• 42.0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今朝风流4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4 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 挫折不可怕,艰苦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丧失自我,是迷失自我。为了杂交水稻的成 功,他整个身心投入到科学试验之中。他记住,上帝给予人的并不多,必须要牢牢抓住一切 机遇。他像是一位到西天取经的唐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劫难,他抓住了,他成功了。 美 字 体 是 知 识 与 吃 苦 成 就 了 我 的 梦 。 袁 隆 平 赏美文 杂交水稻之父 1982 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 技界的一次盛会。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 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 行特大黑体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 真诚友谊和温暖。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帽儿, 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 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 1980 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 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 800 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向斯瓦米纳 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 每月工资提到 1 750 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呀!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 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定的工 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 10 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 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 件事感到内疚。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斯瓦米纳森爽朗地一笑,便竹筒倒豆子般地 把那件往事兜底揭穿了。 “哈哈,原来阁下您也曾亲自参与歧视我的‘勾当’啊!坦率地说,我们在国内是从来不争经 济利益的。可是,到了您这里,拿多少钱可就关系到中国科学家的尊严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 争’到底啊。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作‘不打不相识’。这就像我们国际科技界的朋友们,实际 都是同一阵地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也正因为在同一块阵地上竞争,才有机会成为朋友啊!我和您一 见面就‘打了一仗’,所以我们的友谊也将会更加长久。是不是?”袁隆平说。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 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 不仅有助于中国以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 22%的人口,而且惠及世界。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 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瑟罗纳先生介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 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 7 000 万人的吃饭问题。”湖南郴 州农民曹宏球说:“邓小平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 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 国外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去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 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短见浅识。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 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来,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 无法给他们提供世界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 来干什么呢?” 袁隆平,1953 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 一代大学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生。 1963 年,袁隆平扛起重任,他秉持着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对天下百姓疾苦的自我担当, 向饥饿发起了挑战,正式开始了对杂交水稻的研究。1966 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 的雄性不育》发表,直击当时全世界公认的“水稻杂交无优势”的禁区。然而,这篇文章在 当时科技界引来的更多的是质疑和嘲笑;他所从事的研究,更不被周边的人们所理解,在那 个动荡的岁月里,他亲手种植的试验秧苗甚至被砸了个稀巴烂。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之中,袁 隆平的团队用常人难以忍受的坚韧继续着自己的研究。 天道酬勤。1971 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找到了野生雄性败育稻;1973 年,43 岁的袁 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成功将水稻产量从每亩 300 公斤提高到了每亩 500 公斤以上。接着,9 年攻关,“两系法”研究成功。随后,一期、二期“超级稻”相继成功, 亩产突破 800 公斤。2011 年 9 月 19 日,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 900 公斤 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 926.6 公斤。这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的 又一个高峰。袁隆平下一步的目标是在自己 90 岁之后实现超级杂交水稻亩产 1 000 公斤的 目标。 由于成绩卓著,袁隆平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杂交水稻之父。现任中国工程院 院士、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 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2006 年 4 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 年 4 月,荣登“2010 中国心灵富豪榜首富榜”,2011 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写作运用]适合“爱国”“奉献”“科技”“梦想”“执着”“担当”“突破自 我”“坚持”“毅力”“淡泊名利”等话题。 示例一: 您是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多年来,您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 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您的卓越成 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 树立了丰碑。您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您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 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 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 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贾庆林写给袁隆平八十寿辰的贺信 示例二: 700 公斤、800 公斤、900 公斤……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次的突破。袁隆平是一位真正 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就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 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 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持之以恒去钻研水稻,田间地头是他的工作阵地。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有的人本来准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可最后只是________。 (2)他都知道误入歧途了,竟然不知________,令人遗憾! (3)他本来只想拍一部短片,回来发现题材太过庞大,于是________,拍了一部长片。 A.改头换面 改弦更张 改弦易辙 B.改弦易辙 改弦更张 改头换面 C.改弦更张 改头换面 改弦易辙 D.改弦易辙 改头换面 改弦更张 解析:“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改弦易辙”指改换琴弦,变更 行车道路,比喻改变计划或做法。“改弦更张”指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按上,比喻 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第(1)句根据前后的转折,可知选“改头换面”;第(2)句侧重不改变 做法,第(3)句侧重改变计划,应分别选“改弦更张”“改弦易辙”。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参加 2015 年 9 月 3 日阅兵的将军领队高伟说:“与阅兵的荣誉相比,训练这个苦完 全是微不足道的。”高伟是第 14 集团军副政委、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 两名将军领队之一。 B.为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北京将进一步淘汰不符合首都标准的污染企业,以世 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治理北京市工业污染。 C.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祖父一辈被我们忽略了,他们离我们如此遥远,以至于不知 道他们有着怎样的孤独和悲伤。 D.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市委市政府不仅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媒 体也显示出了难得的宽容和真诚。 解析:B 项,动宾搭配不当,应是“减少……危害”或“降低……浓度”。C 项,成分残 缺,在“以至于”后面添加“我们”。D 项,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仅”移到“市委市政府” 前面。 答案:A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 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层功夫就 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 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 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 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 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地体验 A.②③⑥④①⑤ B.②⑥③④⑤① C.④①⑤②⑥③ D.④⑤①②③⑥ 解析:据题干“三个因素决定”,紧承的应是①④两句,因其里有“它们”“这三者”承 接词,这个很容易发现,所以排除 A 与 B 两项。接着要考虑的是①与⑤两句的关系:①句言 三者影响有好有坏,⑤句言面对“坏”的办法(因为有“坏”,才想“摆脱”),加之①句中 有“它们”这个承接词,所以⑤句在①句之后。可排除 D 项。故选 C。 答案:C 4.下面提供的情景中,不恰当不得体的一项是( ) 东村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赶车的,还有一个是裁缝,另一个是船 夫。一次村中有一户人家闹分家,请他们去“说话”。他们事先在村口碰了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厨师说:“咱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呀碗呀分不清,做成夹生饭。” B.赶车的接过话茬:“咱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 C.裁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咱到那里七嘴八舌,我就不信说不服他们。” D.船夫最后说:“咱到那里见风使舵,看情况办事,实在不行就顺水推舟。” 解析:“七嘴八舌”是人多嘴杂,说法不一的意思,含贬义。另外,裁缝的说法显不出 不离本行的特点,与提示语“能说会道”不相称。 答案:C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上海人,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对一个 24 岁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7 岁成为驻美国公使、34 岁出任外交总 长的人来说,除了用“光芒四射”形容,你还能说什么? 《联合国宪章》上签署的第一个名字,是三个汉字:顾维钧。 1945 年 6 月 26 日,在宪章签字仪式上,因中国代表团在发起国中按字母顺序列于首位, 所以代宋子文担任首席代表的顾维钧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20 世纪 30 年代,一家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曾提到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认为“中国很 少有比顾维钧博士更堪作为典型的人了。平易近人,有修养,无比耐心且温文尔雅,没有哪 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着与和蔼方面能够超过他”。 著名学者温源宁写过一篇印象记,起首便是:“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顾维钧博士,人们都 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光芒四射的星星。” 那是 1934 年,温源宁写道:“作为一名外交官,他的成就称得上辉煌,要加以逐一列举, 人们将不得不从惊讶开始而以赞美告终……他从 1912 年 5 月出任内阁秘书开始,其政治生 涯直到如今,凡是外交官员梦寐以求的最高职位他都已经得到了:驻美国公使(1915—1920)、 巴黎和会代表(1918—1919)、国联理事会中国代表、驻英国公使(1920),并自 1922 年以后 多次出任外交总长,而现在是驻法国公使。有一次,顾博士还做过几个月的代理国务总理。” 50 年后,温源宁在中国台湾去世之前,如果他还记得自己当年这篇充满“溢美之辞” 的小文的话,他也许会微笑。因为顾维钧比温源宁文中所写的更加“光芒四射”,他经历了 更多的大事件,也得到过更多的高职位。 1985 年,顾维钧在纽约逝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载文表示哀悼,中国常驻 联合国代表、驻纽约总领事前往吊唁。 温源宁笔下让人“从惊讶开始以赞美告终”的顾氏履历还需要加上:中国驻外使节升格 后,担任驻法、英、美等国大使;1945 年出席旧金山会议,参与起草和签署联合国宪章; 1957 年后担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直至 1967 年退休;晚年完成 13 大卷、500 多万 字的《顾维钧回忆录》。 温源宁说:“他的朋友和敌人全都会承认,在国外代表中国利益的中国外交官中,再也 不可能有比顾博士更好的了……出席巴黎和会时,顾博士已经由于是中国权益既有尊严又有 才干的捍卫者而闻名于世。” 年方而立的顾维钧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中,位居后进。但当需要向和会最高机 构“十人会”报告山东问题时,他的前辈们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拒绝出席,或者拒绝发言, 顾维钧勇于任事,出面侃侃而谈,痛陈山东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态度,并从国际法的角度 雄辩地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这场精彩的发言成为和会当天的头条新闻。发言刚一结束,美国总统、英国首相便纷纷 向他表示祝贺。 随后,顾维钧在和会上展开穿梭外交,希望能争取到对中国最有利的结果。最终,在无 望的情况下,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而根据外交史学者的研究,“此时独力支撑代表团的顾 维钧对拒签和约的最终实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踏入外交界的那天起,顾维钧的杰出表现一直证明着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对他 的评价——“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 (有删改) 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顾维钧年轻有为,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他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上 名字的人。 B.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认为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更堪作为典型的人,认为他平易近人, 有修养,沉着和蔼,有耐心并且温文尔雅,想到他,人们都会联想到光芒四射的星星。 C.温源宁高度赞美了顾维钧的人生经历,诸如担任驻美国公使,巴黎和会代表,国联 理事会中国代表,驻英、法等国公使,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等。 D.顾维钧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以来,一生在外交界纵横捭阖,为中国立下了汗马 功劳,对得起他的母校校长对他的评价——“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 E.本文通过记述顾维钧的外交生涯,描写了他作为一名杰出的中国外交家的突出成就, 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外交家的感人形象。 解析:B 项,形容顾维钧为“光芒四射的星星”的不是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而是温源 宁。C 项,“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不是温源宁提到的,且温源宁只是赞美了顾维钧 1934 年以前的人生经历。 答案:BC 6.作者多次引用别人对顾维钧的评价,这样写有何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熟悉侧面描 写手法的作用,注意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答案:①侧面烘托了顾维钧的人格魅力以及外交才干;②引用当时人物对于顾维钧的评 论,使文章真实可信;③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7.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被称为“中国权益既有尊严又有才干的捍卫者”,这体现在哪 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准答题区间,即文章 最后四段;然后,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述即可。 答案:①尊严方面:顾维钧在前辈们不出面的情况下勇于任事,侃侃而谈,痛陈山东问 题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态度。②才干方面:顾维钧引用国际法,雄辩地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中国; 顾维钧在和会上展开穿梭外交,在争取山东无望的情况下,他对拒签和约的最终实现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 8.顾维钧的外交生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当代青年可以从他身上 学到什么?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 文本,准确把握顾维钧的精神对我们当代青年人的启示作用;其次要结合生活实际有理有据 地阐发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答案:(1)当代青年需要有爱国热情,有报国豪情。举例:①名校毕业,回国效力;② 巴黎和会为国争光;③在《联合国宪章》上的第一个签字者。 (2)当代青年做人做学问要有理有据,德才兼备。举例:①英国报刊对他的推崇;②学 者对他的赞美;③巴黎和会上的表现。 (3)当代青年想要成功,需要尊严和才干的统一。举例:①为国争光;②穿梭外交;③ 拒签和约。 三、创新语用 9.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 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仿写该题所给的例句,要注意拟人修辞、象征寓意、句式结构等方面。 答案:(示例)(1)桃花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 枫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2)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 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霜,大多在晴天形成。深秋的夜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掀开了被,散热颇多,① ____________________,水气就会凝结形成细细的冰针,或是六瓣的霜花。霜非霜冻,见霜 时的温度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危害庄稼。霜降时 节,百花凋零,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奇斗艳,“撑住残秋是此花”。漫步于 菊花丛中,虽寒意盈怀,仍似融入一片春光烂漫里。 答案:(示例)①如果温度骤然下降/如果气温骤降至零度以下 ②便很容易导致霜冻 ③唯独菊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