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8.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2020 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内测模考
语 文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 准条
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实题材戏剧创作难,究竟难在哪里?简单来说,就是故事不好编。我们传统戏曲曾经名
为“传奇”,看看那些经典名作,几乎都是表现人物命运的重大变故,如忠奸斗争、爱恨情
仇、生离死别等。而现实题材面对的却多是和平岁月、日常工作,又要立足于歌颂,又不能
太多暴露生活中的阴暗面,甚至还有真人真事的局限,要出好戏谈何容易?
究其实质,这就是从“宣传品”到“艺术品”的跨越之难,转化之难。这里既有领导管
理等方面的问题,更有创作者自己的观念、功力和创作态度方面的问题。我们各级领导感兴
趣、下力气抓的现实题材戏,基本就是以崇高精神、英雄风采、道德楷模、时代号角、民族
脊梁、社会良心等为题材的主旋律戏剧,因为这些戏有明确的宣传教育功能。“宣传教育”
与“艺术审美”两者虽有相互融通的一面,但更多的却是矛盾。即使是相互融通的一面,其
实也是殊途同归,在实现途径和呈现样貌上是大相径庭的两个范畴。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本来
不是个问题,但在实践中却是个绕不过去的大问题。
这首先是对作者观念、眼光和功力的考验:你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发现,超越真人
真事,在这类题材中挖掘出富有时代特质、人性魅力的矛盾冲突,编织出具有戏剧张力的人
物命运故事?在现实的采访中,往往很难发现真正有价值的戏剧冲突,都是非常琐碎平常的工
作,让采访对象谈也谈不出来多少“料”。这就需要我们基于对时代生活的把握和理解,调
动我们相关的生活感受和积累,把散碎的素材串联、熔铸、升华,进行典型性的提炼、联想
和概括,化为舞台上扣人心弦的故事和人物的命运交响。
为什么我们很多主旋律戏剧中的英雄形象不受人待见?就是因为不真实、不可信、不可爱,
- 2 -
这是最要命的问题。我们往往不能从人性的基点出发来感受人物、刻画人物,而是从一些政
治正确的概念出发,英雄人物开口就是脱离普通人性的激情和高调。这怎么能让人入心、感
动?
困境是激发人物精神升华的必需条件和催化剂。田汉、洪深谈到写戏的诀窍时说:“写
戏等于挖个陷坑,然后看人物怎么往上爬,爬得上来是喜剧,爬不上来是悲剧。”施勒格尔
说:“人性中的精神力量只有在困苦和斗争中才能充分证明自己的存在。”心灵的伟大随痛
苦而增长,行动的伟大被困境所激发。这个困境可能是外在的对立力量,也可能是感情上的、
道德选择上的困境。没有命运困境,就没有戏剧张力,就无法吸引人,也激发不出人物内心
的矛盾和挣扎,以及为走出困境的顽强意志和奋力一搏的戏剧动作。
往往是人的弱点才使人物显得真实可爱,才使戏跌宕起伏。没有缺点的人,有一个最大
的、最要命的缺点就是缺乏人性温度,不真实。过分鲜明单一的英雄主题往往成为一览无余
的简单乏味。好的文学或者戏剧作品在审美效果上往往要追求某种混沌感。感慨万千而又一
言难尽,是一种高品位的审美感受,表现的是人生人性的真味。《重渡沟》中写主人公马海明
在过去曾因盲目推广种烟叶给乡亲们造成了损失,让他“把终生的愧悔背负”。他的这种经
历,在农村基层干部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一笔虽然着墨不多,却使马海明的形象更真实、
更可信,有了一种似乎可以触摸的质感。
作为一个剧作者,你的思想认识、人道情怀,你对时代生活和艺术的独立思考与发现,
是一部剧作能否成功、出新突破的关键。越是任务戏,越需要你的独立思考与发现,这样才
可能在创作中坚守艺术的维度,超越“任务”之上,实现思想和艺术上的突破,创作出吸引
人、感动人、启迪人的好戏来。
(摘编自姚金成《现实题材创作的难点与突破》)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传统戏曲之所以流传于世,就在于它们在创作过程中集中表现了人物命运的重大变
故。
B. 现实题材作品能否从“宣传品”变为“艺术品”,最关键的是领导是否具有高超的管理艺
术。
C. 作者需要在平常的工作生活里发现戏剧冲突的动机,感知人性的炽热,聆听时代潮汐的涌
动。
D. 一部剧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创作者对时代生活和艺术有无独立的思考与发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
A. 文章提出“现实题材戏剧创作难”这一论点后,主要从创作者的角度探讨“难在哪里”。
B. 文章分析主旋律戏剧中的英雄形象时,正反论证,对比鲜明,使读者深受启发。
C. 文章第 5 段引用中外名人经典语句分别从“戏剧创作”和“人性成长”论述了困境的重要
性。
D. 文章第 6 段通过列举马海明这一形象,有力地论证了对英雄的塑造应该追求复杂及真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高明的作者有可能凭借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发现来解决教育和艺术审美之间的矛盾。
B. 文学作品中的“英雄”需要具备很多普通人的缺点才显得真实和可爱,才会被读者接受。
C. 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中,需要为人物创设困境,利用外在环境来促使人物内在的成长。
D. 人生人性的真味不能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它往往是复杂的,感慨万千而又一言难尽。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
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
出错等。
A 项,“就在于它们在创作过程中集中表现了人物命运的重大变故”分析错误,从原文第 1 段
“看看那些经典名作,几乎都是表现人物命运的重大变故”可知选项扩大了范围。
B 项,“最关键的是领导是否具有高超的管理艺术分析错误,从原文第 2 段“这里既有领导管
理等方面的问题,更有创作者自己的观念、功力和创作态度方面的问题”可知这里作者强调
的“创作者自己的观念、功力和创作态度方面的问题”比“领导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C 项,“作者需要在平常的工作生活里发现戏剧冲突的动机”分析错误,从第 3 段“这就需要
我们基于对时代生活的把握和理解,调动我们相关的生活感受和积累,把散碎的素材串联、
熔铸、升华,进行典型性的提炼、联想和概括,化为舞台上扣人心弦的故事和人物的命运交
响”可知戏剧冲突是作者调动相关的生活感受和积累,把散碎的素材串联、熔铸、升华,进
行典型性的提炼、联想和概括得出的。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
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
- 4 -
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
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
B 项,“文章分析主旋律戏剧中的英雄形象时,正反论证,对比鲜明”分析错误,从原文第 4
段“为什么我们很多主旋律戏剧中的英雄形象不受人待见?就是因为不真实、不可信、不可
爱,这是最要命的问题”可知文章没有从正面分析。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
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
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
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
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
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
确率。
C 项,“利用外在环境来促使人物内在的成长”分析错误,从原文第 5 段“这个困境可能是外
在的对立力量,也可能是感情上的、道德选择上的困境”可知这个困境可能是外在的对立力
量,也可能是感情上的、道德选择上的困境。题干说的不够全面。
故选 C。
【点睛】科技文阅读要揣摩的命题陷阱:
1.以偏概全——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
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阅读科技文原文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凡、凡是、所有、都、全、
几乎、到……为止、除……之外、一些、某些”等表范围的词语。严格区别“部分”与“整
体”。做这类题关键是沉着细心推敲。
2.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注意:在做题时要
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有效信息句合理地推断
出来。
3.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4.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
5.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间关系。
6.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中相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常见是漏字、添字、换字、
- 5 -
错位。
7.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方法:要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
“这个”、“哪个”、“其”、“即”等词。联系上下文,弄清楚它们的指代内容。
8.转化失误——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化成另一个句子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全称变特称,变相对为绝对,变绝对为相对,把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通信技术从 1G 到 4G 的代际升级,主要体现在通信速度、传输速率的提升,而通信速度、
传输速率也是制定通信标准时最主要的参考评价标准。高代际往往伴随着高速率、大带宽、
低延迟和高可靠性。5G 时代的到来,则主要是这些具体技术指标的实现。
业内把 2019 年称为全球 5G 元年,同样中国的 5G 发展也进入了冲刺阶段。随着 5G 技术
的成熟,许多新兴的行业,如智能安防、无人驾驶、智能城市、智能家居等都将得到极大发
展。5G 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将引领更多的新兴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未来电子
信息技术的诸多创新将主要依赖 5G 通信技术。随着 5G 标准和频谱生态环境的统一发展,各
国加快了 5G 的商业化进程,在 5G 技术的发展道路上竞相卡位,竞争激烈。
中国 5G 发展已进入全球 5G 研发第一阵营,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在为 5G 提供关键的中频
频谱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华为联手安立公司在业内率先完成 5G 射频一致性测试;由于无线
基础设施的显著优势,中国的无线运营商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数百次大规模 5G 测试:华为率
先完成中国联通多款异厂家 5G 手机互通测试,华为率先完成中国联通 5G 独立组网核心网第
一阶段内场测试,华为携手中国联通完成首个基于 5G 终端芯片巴龙 500 务应用验证。
(摘编自李丹《5G 的发展现状分析》)
材料二:
外媒称,当美国和欧洲还处于组建和启动 5G 网络的阶段时,中国就已经在日常生活中的
具体技术实施方面取得了进展。
据拉美社 7 月 10 日报道,6 月中旬,中国四川宜宾发生地震,当地医院启用了 5G 城市灾
难医学救援系统,以远程会诊等方式对伤员展开救治。会诊专家团队在详细询问伤员受伤情
况以及查看伤员各项影像学检查结果后,为 200 多千米外的震区医护人员提供了精确的诊疗
指导。
报道称,这套 5G 城市灾难医学救援系统是由四川省人民医院和中国移动共同研发的,可
- 6 -
向数百或数千千米外的专家实时传输高分辨率医学图像。该系统以 5G 急救车为基础,配合人
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打造全方位的医疗急救体系。
报道认为,如果没有中国在 5G 领域的飞跃式发展,这样的突破将很难实现。
(摘编自《外媒:5G 在中国开始得到广泛应用欧美仍在启动阶段》,参考消息网 2019 年 7
月 12 日)
材料三:
10 月 21 日下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担任联络单位
的“5G:开创数字经济新时代”论坛在浙江乌镇召开。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提出,5G 是全联网的时代,是数字转型和
数字经济的时代,是智能化、自动化和自主化的时代。由于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科技
界和企业界孜孜不倦的努力,中国在 5G 技术上的发展和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并且最有可
能引领这股大潮在全球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指出,5G 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
键信息基础设施,对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大
力推进 5G 商用部署。目前,5G 基站、手机、模组等产业链关键环节进一步成熟,5G 网络已
在全国主要城市城区实现连片覆盖,“5G+工业互联网”加快探索,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数字
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国际电信联盟(ITU)副秘书长马尔科姆·琼森代表国际电联感谢中国在促进 5G 标准方面
所做的努力。他介绍了国际电联在 5G 频谱和国际标准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强调要与中国
进行更多的合作,希望中国的企业界和学术界更加广泛加入到 5G 的技术应用开发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5G 作为网络新技术的集中体现,给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技术融合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它的发展面临频谱资源选择、网络安全挑战等系列问
题,带来了隐私保护法律适应性的新风险,应从技术、管理、法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与应对。
(摘编自《乌镇峰会 5G“论道”:开创数字经济新时代》,央视网 2019 年 10 月 23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技的发展促进通信技术不断代际升级,而 5G 的主要特性就是高速率、大带宽、低延迟
和高可靠性。
B. 5G 技术的不断成熟将会促进许多新兴行业的发展,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C. 中国 5G 研发已进人全球 5G 研发第一阵营,华为联合其他公司已率先完成各项测试。
D. 5G 城市灾难医学救援系统利用 5G 网络的特性,支持远程会诊与医学影像数据的高速传输,
提高诊疗效率。
- 7 -
5.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在 5G 技术上的发展和应用走在世界前列,离不开中国政府对科技发展创新的高度重
视,以及中国科技界和企业界的积极助力。
B. 5G 对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起着极大的支撑引领作用,深化 5G 与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将推
动我国乃至全球数字化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C. 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推进 5G 商用部署,积极开展 5G 网络建设,加快推广 5G 技术的应用,
5G 网络目前已在全国大、中城市城区实现连片覆盖。
D. 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我们既要看到 5G 技术的强大,也要正视并应
对 5G 技术带来的包括网络安全在内的系列问题。
6. 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5G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答案】4. C 5. C
6. (1)开启万物互联新时代,催生各领域各行业不断创新发展;(2)为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生产
方式与生产力的巨大革新;(3)人们日常生活将变得更加智能、高效与便捷;(3)支撑经济数
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促进中国经济新增长;(4)实现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交流,提升中国国
际影响力;(5)带来网络安全等新风险。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
C 项,“华为联合其他公司已率先完成各项测试”错误。结合材料一最后一段中“华为联手安
立公司在业内率先完成 5G 射频一致性测试;由于无线基础设施的显著优势,中国的无线运营
商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数百次大规模 5G 测试;华为率先完成中国联通多款异厂家 5G 手机互
通测试,华为率先完成中国联通 5G 独立组网核心网第一阶段内场测试,华为公司携手中国联
通完成首个基于 5G 终端芯片巴龙 5000 的业务应用验证”分析,华为联手其他公司正在进行
5G 测试,而且只是部分项目测试,不是“各项”。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
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三相关
- 8 -
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已经确定了答题区域为材料三,然后浏览选项的内
容,到文章材料三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
C 项,“5G 网络目前已在全国大、中城市城区实现连片覆盖”说法不符合原文,材料三第二
段中说“5G 网络已在全国主要城市城区实现连片覆盖”,而本项“大、中城市”的说法扩大
了 5G 网络覆盖范围。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
要求,比如本题要求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5G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然后通读文本,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答题区域,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
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通读文本,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仔
细阅读这三则材料,可以从中筛选出“随着 5G 技术的成熟,许多新兴的行业,如智能安防、
无人驾驶、智能城市、智能家居等都将得到极大发展”“5G 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也将引领更多的新兴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据拉美社 7 月 10 日报道,6 月中旬,中国四川
宜宾发生地震,当地医院启用了 5G 城市灾难医学救援系统,以远程会诊等方式对伤员展开救
治。会诊专家团队在详细询问伤员受伤情况以及查看伤员各项影像学检查结果后,为 200 多
千米外的震区医护人员提供了精确的诊疗指导”“报道称,这套 5G 城市灾难医学救援系统是
由四川省人民医院和中国移动共同研发的,可向数百或数千千米外的专家实时传输高分辨率
医学图像。该系统以 5G 急救车为基础,配合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打造全方位
的医疗急救体系。报道认为,如果没有中国在 5G 领域的飞跃式发展,这样的突破将很难实
现”“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提出,5G 是全联网的时代,是数字转型
和数字经济的时代,是智能化、自动化和自主化的时代。由于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科
技界和企业界孜孜不倦的努力,中国在 5G 技术上的发展和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并且最有
可能引领这股大潮在全球的发展”“5G 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对促进经济社
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5G 基站、手机、模组等产业链关键环节进一步成
熟,5G 网络已在全国主要城市城区实现连片覆盖,‘5G+工业互联网’加快探索,有力支撑了
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国际电信联盟(ITU)副秘书长马尔科姆·琼森代表国
际电联感谢中国在促进 5G 标准方面所做的努力。他介绍了国际电联在 5G 频谱和国际标准方
面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强调要与中国进行更多的合作,希望中国的企业界和学术界更加广泛
加入到 5G 的技术应用开发中”“5G 作为网络新技术的集中体现,给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
- 9 -
术融合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它的发展面临频谱资源选择、网络安全挑战等系列问题,
带来了隐私保护法律适应性的新风险,应从技术、管理、法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与应对”等
信息,根据这些整合分析,分条概括 5G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
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
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
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
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
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
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
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
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
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
巴金
祖父(高老太爷)在床上呻吟着,奇怪的药和药引煎在药罐里,成了一碗碗浓黑的苦水。
然而祖父服了药,病反而加重起来。祖父的病并没有给这家庭带来大的骚乱,人们依然在笑,
在哭,在争闹,在争斗。
医药不能够有大的效力,于是人们便开始求助于迷信。这全是由贫弱的脑筋里想出来,
可如今却由陈姨太发起而为那几个所谓“熟读圣贤书”的人所主持而奉行了。一个无知识的
妇人居然成了一种支配的势力,其结果便是一个鬼的世界代替了人的世界。
最初是几个道士在大厅上作法念咒。到了夜深人静时,便由陈姨太一个人在天井里拜菩
萨。“见鬼!”觉慧骂着,“你只配干这些事!”
然而另一个花样来了,这就是克明、克安、克定三弟兄的祭天。三人过于严肃以致成了
滑稽的样子。觉慧的批评也是同样的:“见鬼!”几个钟头以前,克安和克定还在打牌、喝酒,
和女人调笑,现在却跪在这里诵读那愿意代替祖父死的祷告辞。
在觉慧想着“你们的手段不过如此”的时候,新的花样又来了。这一次不是“见鬼”,
- 10 -
却是“捉鬼”。傍晚,每个房间的门都紧闭着,霎时间全公馆变成一个静寂的世界,显得很
凄惨。不知从什么地方请来了一个尖脸的巫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做出种种凄惨骇人的怪
叫和姿势,把病人骇得用被盖蒙了头而惊叫起来。满屋是浓黑的烟,爆发的火光和松香的气
味,地板也烧焦了两处。
然而花样又来了,据说这公馆里到处都布满着鬼。这说法也有些人不相信,可是没有一
个人敢出来反对。觉慧虽然有这勇气,然而没有人听他的话。于是决定在第二天晚上举行大
扫除,要捉尽每个房间里的鬼,说是这样祖父的病才可以痊愈。于是第二次的滑稽剧又在预
定的时间开演了。
有的人躲开了,小孩哭着,女人叹息着。
觉慧心里充满了愤怒。他觉得身子被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黑暗。他想他不能屈服,
不能让这样的事在他的眼前出现。
不久那巫师走到了觉慧的房门口敲门。觉慧在里面大声叫着:“我不开。我这里没有鬼!”
忽然有人在外面猛烈地敲着门。他的愤怒被激动起来了:“你们究竟要做什么!”
“慧侄,快开门。”是三叔克明的声音。“你要明白事理,大家都希望着祖父病好,难
道你一个人就不愿意?”
“我不开!”他烦躁地在房里躺着,觉得头脑快要爆裂了。
“三少爷,你不顾到你爷爷的病吗?你这样不孝顺!”
觉慧注意到了一个熟悉的尖锐女音,声音这是他平日讨厌听的,这时却挟着一种不可抗
拒的力量向他打来。他的愤怒因此增加了。
“三弟,快开门,我有话和你说。”这是觉新的声音。
觉慧痛苦地想着:“你也这样说!自己做了懦夫还不够!”他觉得他的心也快要炸裂了。
“好,我给你们开吧。”这样自语着,门一开,立刻现出了一些带怒的、涨红的脸,责备的
话语要从这些脸上爬出来,像蛇要爬出洞那样。愤怒占有着他,热情鼓舞着他。他完全忘却
这些人是他的长辈。他愤怒地、轻视地问道:“你们究竟要做什么?”他憎恨的眼光强烈地在
众人的脸上扫。
众人呆着了。克明、觉新这些人无论如何是没有脸说出“捉鬼”两个字来,他们知道自
己究竟还有一点知识,而且他们根本上就不相信捉鬼的办法。
“给你爷爷捉鬼。”陈姨太究竟勇敢多了,她挺身出来说。
“捉鬼?你倒见鬼!”觉慧把这句话向她的脸上吐去。“你们不是要捉鬼,你们是要把祖
父活活地闹死!”
- 11 -
“你——”克明的脸气得变成了青色。
“三弟。”觉新要来阻止觉慧。
“你还好意思说话,你不害羞吗?”觉慧把眼光定在哥哥的脸上。“你也算读了十几年
书,料不到你竟然没有知识到这样程度!呸,你们会孝顺祖父,笑话!我昨晚亲眼看见祖父
被那巫师骇成了那样子。我一定要看你们怎样谋杀祖父,谁敢进这房里来,我就打他的嘴巴!”
平时这样的话也许会给他招来一些麻烦,这时反而因了语气太重的缘故,他倒占了上风
了。他站在门口,身子立得非常坚定,面貌异常严肃,眼光十分骄傲。他觉得自己理直气壮,
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克明第一个羞愧地低了头,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痛悔。觉新又是气,又是悔,眼泪流在脸
上也不去揩拭。陈姨太平日总是仗着别人的威势,看见克明一走,便好像失了靠山似的,连
一句话也不敢说了,敷衍般地骂了觉慧几句带着满面羞容扭着身子走开了。
陈姨太一走,其余的人也就一哄而散了。虽然娘姨中间有人暗暗发了不满意觉慧的议论,
然而这一次觉慧是大获全胜了,完全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
(选自《家》,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刻画人物心理富有层次感,随着高公馆中荒诞的迷信闹剧的“花样”逐层加深,觉慧
的心理活动也经历了多次变化。
B. 同样是让觉慧开门,陈姨太、克明与觉新说的话却各不相同,作者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展
现了他们各自的身份与性格特征。
C. 觉慧怒斥觉新是本文最深刻的矛盾冲突,二人同样接受过新思潮的影响,觉新却怯于反抗,
内心承受着新旧思想的斗争的巨大痛苦。
D. 小说采取写实手法,展现了高公馆中各色人物在闹剧中的言行举止,将作者的爱憎之情、
褒贬态度寓于冷静、客观的描摹之中。
8. 本文结尾为什么说觉慧的胜利是一次“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的“大获全胜”?请结合
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9. 巴金在和读者谈到《家》时说:“封建大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这个信念鼓舞我写出这部封
建大家庭的历史。”请结合本文中三代人的表现,分析小说中“家”崩溃的必然性。
【答案】7. A 8. ①“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是因为觉慧在家庭中地位辈分低,对于“捉
鬼”的抗议本来没有人听他的话:②“大获全胜”是因为觉慧凭借勇气和坚定的立场,最终
结束了这场闹剧,没有让他们在自己的屋里捉鬼。③更通过痛骂揭穿了陈姨太、克明虚伪的
- 12 -
“孝顺”和觉新的糊涂懦弱,使他们在自己的勇气与理智面前感到愧悔。
9. ①第一代人高老太爷奄奄一息,“家”被一个愚昧无知的陈姨太支配摆布,暗示了“家”
必定走向衰亡。②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代表的第二代,打牌、喝酒,顺从于封建迷信,
过着放荡、腐朽的生活,注定无法阻止“家”的崩溃。③以觉慧为代表的第三代,思想进步,
敢于挑战封建迷信和宗族秩序,揭露传统礼教的虚伪,终将冲破“家”的牢笼,终结封建大
家庭制度。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涉及情节作用、形象特征、主旨把握、
手法运用等方面。此类题要求学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结构、主旨、手法的基础,明了各个
选项的设题角度,仔细辨别,判定正误。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
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A 项,“觉慧的心理活动也经历了多次变化”错误,觉慧的心理活动并没有经过多次变化。从
“‘见鬼!’觉慧骂着”“觉慧的批评也是同样的:‘见鬼!’”等描写可以看出,觉慧对
迷信活动始终是反对的。一直表现出的是强烈的讽刺和愤怒之情。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
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分析
文章可知,“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可见他本不以为自己会胜利,之所以不认为自己胜利,
是因为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种种规矩压制着他,使他本来不能对长辈的行为提出抗议,倘若
抗议,则会遭到全族的压制,而这一回竟然反抗成功,令他自己也十分意外。“大获全胜”
是指他不允许捉鬼的进入自己房间,“平时这样的话也许会给他招来一些麻烦,这时反而因
了语气太重的缘故,他倒占了上风了。他站在门口,身子立得非常坚定,面貌异常严肃,眼
光十分骄傲。他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可见他是靠自己的理智、勇
气战胜了家里的人,用“你们不是要捉鬼,你们是把祖父活活地闹死”“你们会孝顺祖父,
笑话!我昨晚亲眼看见祖父被那巫师骇成了那样子。我一定要看你们怎样谋杀祖父”等话,
揭穿了这些人借着“孝”的幌子所做的糊涂事,讽刺了愚昧的陈姨太,虚伪的克明和软弱的
觉新,让他们狼狈离开。
【9 题详解】
- 13 -
本题考查小说内涵意义的探究能力。主要从情节入手,分析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追溯作者
的写作目的和写作主题。也可选择不同人物体现的品质结合文章主旨进行分析。本题要求“结
合本文中三代人的表现,分析小说中‘家’崩溃的必然性”。首先分析第一代人高老太爷, 结
合“祖父在床上呻吟着,奇怪的药和药引煎在药罐里,成了一碗碗浓黑的苦”,可如今却由
陈姨太发起而为那几个所谓熟读圣贤书的人所主持而奉行了。一个无知识的妇人居然成了一
种支配的势力,其结果便是一个鬼的世界代替了人的世界”,可见高老太爷奄奄一息,“家”
被一个愚昧无知的陈姨太支配摆布,暗示了“家”必定走向衰亡。接着分析第二代人,结合
“几个钟头以前,克安和克定还在打牌,喝酒,和女人调笑,现在却跪在这里诵读那愿意代
替祖父死的祷告辞”“慧侄,快开门,”是三叔克明的声音。“你要明白事理,大家都希望
着祖父病好,难道你一个人就不愿意?”,可见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代表的第二代,打
牌、喝酒,顺从于封建迷信,过着放荡、腐朽的生活,注定无法阻止“家”的崩溃。最后分
析第三代人,结合觉慧心里充满了愤怒。他觉得身子被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黑暗。他想他
不能屈服,不能让这样的事在他的眼前出现。从“你还好意思说话,你不害羞吗?”觉慧把
眼光定在哥哥的脸上,“你也算读了十几年书,料不到你竟然没有知识到这样程度!呸,你
们会孝顺祖父,笑话!我昨晚亲眼看见祖父被那巫师骇成了那样子。我一定要看你们怎样谋
杀祖父,谁敢进这房里来,我就打他的嘴巴!”可见以觉慧为代表的第三代,思想进步,敢
于挑战封建迷信和宗族秩序,揭露传统礼教的虚伪,终将冲破“家”的牢笼,终结封建大家
庭制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
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
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
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
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
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
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是时,方筑朔方,
公孙弘谏,以为罢敝中国。上使买臣难诎弘,语在《弘传》。后买臣坐事免,久之,召待诏。
是时,东越数反覆,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更
- 14 -
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
也。”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买臣顿.
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初,买臣免,待诏,
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
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
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
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
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
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
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食诸尝
有恩者,皆报复焉。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
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选自《汉书·朱买臣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
B. 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
C. 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
D. 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阙,宫门两侧的高台,中间有道路,台上起楼观。后借指朝廷或京城。
B. 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也用为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
C. 上计,指地方官员在年终将户口、赋税、狱讼等编造计簿,呈送朝廷考核。
D. 九卿,是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秦之后“九卿”代指的官员一直是固定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买臣不治产业,穷且益坚。他靠砍柴卖钱来维持生计,但他喜欢读书,常在劳动中高声
诵读文章,非常自信。
B. 朱买臣富有韬略,受到重用。他在皇上面前论说《春秋》《楚词》,被任命为中大夫。后与
韩说等人一同打败东越有功,被任命为主爵都尉。
C. 朱买臣精于兵法,善抓战机。东越反复无常,朱买臣认为其原先盘踞之地不易被攻取,己
方应抓住其南迁的战机。
- 15 -
D. 朱买臣有情有义,不念旧恶。他厚待前妻,报答故人,并不计较他们对自己的嫌弃与嘲笑,
他的美德助其战胜东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
(2)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
【答案】10. A 11. D 12. D
13. (1)他原来的妻子和她现在的丈夫一起来上坟,看见朱买臣饥寒交迫,就喊他去吃饭喝水。
(2)(朱买臣)把朋友、供给他饮食及对自己有恩的人全都召来相见,都一一报答。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
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
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守邸与共食”的意思是守邸
人和他一起吃饭,语意完整连贯,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D 两项;“前引其绶”“视其印”
的主语同为“守邸”,这是两个行为,中间需断开,排除 C 项。这句话的原文标点是:买臣
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这句话的
意思是: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
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
D 项,“一直是固定的”错,“九卿”所指官员随朝代更替而不断发生变化。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
- 16 -
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
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本题中,
D 项,“他的美德助其战胜东越”于文无据,文中朱买臣的美德与他击破东越没有直接联系。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
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故:原来的;冢:坟墓;饭饮:吃饭喝水。
第二句得分点:悉:都;故人:朋友;尝:曾经;报复:报答。
【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
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
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
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
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
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
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朱买臣,字翁子,是吴县人。(他)家里穷,却喜欢读书,不懂治理产业,常常去砍柴,靠卖柴
来供给食用,挑着两捆柴草,一边走,一边诵读书。他的妻子也背着柴跟在后面,多次制止他在
路上诵读。他越发大声地读,妻子认为这是一件羞耻的事,请求离他而去。朱买臣笑着说:“我
五十岁时将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你(跟着我)苦了很长时间,等我富贵了,一定报答你。”
他的妻子愤怒地说:“像你这种人,最终会饿死在沟中,怎能富贵呢?”朱买臣不能留下她,就
听任她离开。此后,朱买臣独自在路上边走边诵读,背柴从坟墓间经过。他原来的妻子和她现
在的丈夫一起来上坟,看见朱买臣饥寒交迫,就喊他去吃饭喝水。几年后,朱买臣跟随上计吏当
差,押送重车到了长安,到朝廷上书,奏书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回复。在公车府等待诏命,粮食吃
完了,上计吏手下的役卒轮流施与他吃的东西。正好同乡严助位尊且受宠幸,举荐朱买臣。(朱
买臣)得到召见,(在皇.上面前)论说《春秋》《楚词》 , 皇上(听了)很高兴,任命朱买臣为中
- 17 -
大夫,与严助同为侍中。这时候,(朝廷)正在修筑胡方城,公孙弘(向皇上)进谏,认为(筑城的
举措)会使得汉朝疲劳困敝。皇帝让朱买臣诸难折服公孙弘,言辞在《公孙弘传》中。后来朱
买臣因事获罪被免职,很久后,又被征召为待诏。此时,东越归顺反叛变化无常,朱买臣于是
说:过去东越王盘踞固守泉山,一个人守住了险要之地,一千人也攻不上去。现在听说东越王向
南迁徙,距离泉山有五百里,住在大泽之中。现在派兵乘船渡海,直接奔向泉山,排列好战舰和
士兵,向南方席卷而进, (就)可以消灭他们了。”皇上任命朱买臣为会稽太守。皇上对朱买
臣说:“富贵之人不回到故乡,就如同穿着锦绣衣裳在夜唤晚行走, (没人看得见,)现在你感觉
怎么样?”朱买臣磕头谢恩。(皇上)下诏让朱买臣回到会稽郡后,修治楼船,准备粮食、水和
作战器具,等到(进军的)诏书到达,军队和他一起进发。起初, 朱买臣被免了职,穿着过去的
衣服,怀揣官印和系官印的绶带,步回到郡邸。至值上交计薄的时候,会稽郡(来京上交计薄)的
官吏正一起聚着饮酒,对朱买臣都不看一眼。朱买臣走进屋内,守邸人和他一道吃饭。吃到快
饱的时候,买臣稍微露出那系着官印的绶带,守邸人对此感到奇怪,就.上前拿那绶带,端详着
那方印章,正是会稽太守章。守邸人吃惊,出屋告诉了上计掾吏。(掾吏们)都喝醉了,大喊
道:“乱说大话!” 守邱人说:“(你们)试着把它拿来看看吧。”朱买臣的旧友中有个一向樵
不起朱买臣的走进室内看了官印, (吓得)转身就跑,高声嚷道:“的确如此!”在座的人惊慌害
怕,将此事报告守丞,相互推拥着排成队列到中庭拜谒朱买臣。朱买臣慢步走出了门。一会儿,
长安厩吏乘着四匹马驾的车来迎接,朱买臣于是乘坐传车离去。会稽郡听说太守将要到了,发
动百姓修整道路,县吏一起去迎接,车有一百多辆。进入吴县境内,朱买臣见到他原来的妻子和
她现在的丈夫在修路。朱买臣停下车,叫后面的车载上他们夫妻一起到太守府,把他们安置在
园里,供应他们的饮食。住了一个月,朱买臣的前妻上吊自杀,朱买臣给她丈夫钱,让他把她安
葬了。(朱买臣)朋友、供给他饮食及对自己有恩的人全部召来相见,都一一报答。过了一年多,
朱买臣接到诏书领军出征,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人一-起打败东越,取得战功。被征召入京做主
爵都尉,位列九卿。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四月二十三二日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①
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②
- 18 -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针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注】①本诗为诗人在杭州任职期间所作。太冲、表之、公实,是诗人三位友人的宇。②武
武陵源:指桃花源。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山峦耸立、田野葱翠、村落绵连,写出了乡野秀美而淡远的特点。其中“四山矗矗”
和“野田田”是崇峻美和秀丽美的对照。
B. 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用典等手法描写景物,形象地写出郊野景色的幽美迷人,自然地引出
了后面的理趣“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C. 颈联直抒感怀,说游览所逢所见,处处皆是画意诗情,这天然的美景,无须彩笔点染,也
是笔墨和言语难以刻画和形容的。
D. 尾联为诗人的卓见和此诗的旨趣。诗人最爱赏的是农民的“插秧针”,他看得几乎忘了归
去,更坚定了其辞官归隐的决心。
15. 有人认为本诗是景、情、理的完美结合,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4. D 15. 答案:本诗写于初夏的傍晚,同友人在郊野漫步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山峦耸立,田野葱翠,村落连绵,写出了乡野秀美而淡远的特点,充满诗意和如画的景致引
发了作者的哲理性思考,诗人用空间艺术的画跟时间艺术的诗进行了对照,认为这世间一切
美好的事物完全出自天然,是无法用笔墨语言描绘出来的,诗歌尾联写出作者最爱赏的是农民
的“插秧针”,他看得几乎忘了归去,在这农忙的画面之中,作者领悟到只有辛勤劳动,才
可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道理,也表达对田园生活,对田园风光以及农事的喜爱之情。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进行综合赏析的能力。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多方面。
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
的含义不对,手法判断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
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 项,“更坚定了其辞官归隐的决心”,说法不当。诗歌尾联“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
黄昏”这两句表明,诗人最爱赏的是农民的“插秧针”,他看得几乎忘了归去,直到黄昏时
候,农夫在田间劳作,诗人和朋友拄着藜杖时徙时倚,仿佛贪看于插秧,夕阳西下,黄昏来
临,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对田园风光以及农事的喜爱之情,并无辞官归隐之意。
- 19 -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
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景、情、理的完美结合”,提示我们这首诗歌应鉴赏它的景、体会
景物中蕴含什么情感,景物中又体现出什么道理。
本诗首颔二联描写游杭州近郊所见。诗人所见,有山峦、田野、人烟和村庄,还有飞鸟、丛
花和流水。诗人所闻,除了晚钟外,也还有鸟语、花香和流水声。二联种种意象所交织的成
一幅幅迷人的画图,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诗章。颈联承接前两联美好景物而来,是作者感慨
所见即诗、画,非能来写、说。他不需要、也无可能用笔墨和言语把这些大自然的杰作描写
出来。这一联诗人用空间艺术的画跟时间艺术的诗进行了对照,说游览所逢所见,处处皆是
画意诗情,这天然的美景,无需彩笔点染,也是笔墨和言语难以刻画和形容的,这是作者从
美景之中体会到的道理,美好景物无需言语。尾联为诗人的卓见和此诗的旨趣。“看插秧栽
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这两句表明,诗人最爱赏的是农民的“插秧针”,他看得几乎
忘了归去,直到黄昏时候,农夫在田间劳作,诗人和朋友拄着藜杖时徙时倚,仿佛贪看于插
秧,夕阳西下,黄昏来临。大概是因为他领悟到只有辛勤劳动,才可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在这农忙的画面之中,作者领悟到只有辛勤劳动,才可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道理,整首
诗作者将对田园风光的景和田园生活以及农事的体悟融合到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
对田园风光以及农事的喜爱之情。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
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
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
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
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描述女主人公在夫家一天到晚地忙碌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0 -
(3)韩愈《师说》中以孔子从师为例,指出想学有所成,必须广泛学习,重视师道,并以此进
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1). 夙兴夜寐 (2). 靡有朝矣 (3). 采菊东篱下 (4). 悠然见南山
(5). 圣人无常师 (6).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
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
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
别字形。
(1)“一天到晚地忙碌”是提示,同时注意“夙”、“寐”、“靡”的书写;(2)“怡然自
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是提示,同时注意“篱”的书写;(3)“以孔子从师为例”是提
示,同时注意“郯”、“苌弘”、“襄”、“聃”的书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
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
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
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
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中国人来说,提起瓷器,最 的只怕便是青花瓷了。这不仅是因为青花瓷
是中国瓷器史上难得的长盛不衰的名瓷,还源于它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融入了华
夏子孙的骨血。 ( )。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属釉下彩瓷。青花瓷的成分是含氧化钴的钴矿为
原料,在陶瓷坯体上装饰花纹,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
蓝色,所以青花皆是白胎青彩。青花瓷以白底蓝花为主要特征,瓷面洁白晶莹,青花幽雅苍
翠,色泽清新,纹饰优美。尽管只有一青一白两种颜色,却将美发挥到极致。青花瓷如水墨
画般拥有 的绘画意境美。水墨画是中国人文精神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彻化遗产之一,画风与中
国人的观念 ,印证了中国儒家的伦理学、道家的自 然观和佛家的禅语等。 青花
瓷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代能工巧匠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 族性格和
民族感情,融入青花瓷器的外观造型与图案绘画中,并寄寓了中华民族最传统的审 美观念与
- 21 -
审美情怀, 的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和千年传承的人文理想。青花瓷那 云影山光、龙凤和
鸣的如仙境界,正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向往的艺术与人生。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数家珍 兼收并蓄 息息相关 浸透
B. 耳熟能详 兼容并包 休戚相关 浸润
C. 耳熟能详 兼收并蓄 息息相关 浸透
D. 如数家珍 兼容并包 休戚相关 浸润
18. 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不仅是中国瓷器史上一抹淡雅的“青”,也是中国文化中一抹光耀的“青”
B. 它不仅是中国瓷器史上一抹光耀的“青”,也是中国文化中一抹淡雅的“青”
C.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中一抹淡雅的“青”,也是中国瓷器史上一抹光耀的“青”
D.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中一抹光耀的“青”,也是中国瓷器史上一抹淡雅的“青”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青花瓷的成分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花纹
B. 青花瓷是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装饰花纹
C. 青花瓷是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花纹
D. 青花瓷的成分是含氧化钴的钴矿,在陶瓷坯体上装饰花纹
【答案】17. C 18. B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近义成语的语意侧重点、
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成语来
逐个排除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耳熟
能详”意思是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根据语境,强调的是中国人对青花瓷
听的多,所以对这个名字很熟悉,所以应选“耳熟能详”。
“兼收并蓄”意思是不管哪方面的(多指不管好坏、有用无用等)全都接收进来,保存下来。
(建立在对保存的内容了解的基础上);“兼容并包”意思是把各个方面全都容纳包括进来。
(对要包含的内容不是很了解,一股脑全部包含)根据语境,水墨画的绘画意境美应是接收
各种技巧形成美感,所以应选“兼收并蓄”。
- 22 -
“息息相关”是形容彼此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多指人与
人之间,这里用来形容“画风与中国人的观念”,所以应选“息息相关”。
“浸透”意思是 1.泡在液体里以致湿透;2.液体渗透;3.比喻饱含(某种思想感情等)。“浸
润”意思是一指沾濡滋润,亦谓恩泽普施;二指浸染熏陶;三指逐渐渗透,引申为积久而发
生作用。这里是说青花瓷中有中国人的精、气、神和千年传承的人文理想,属于情感,所以
应选用“浸透”。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一定要结合整个语段的语境,分析四个选项的不同,结合不
同点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
谐的角度选取答案。
从句子结构上考虑,前后是递进关系,青花瓷应首先是瓷器史上的成就,所以排除 C、D 项,
它在瓷器史上地位影响巨大,所以在瓷器史上应该是光耀的,故排除 A。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试题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从
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对句子进行分析;做题时还要比较四个选项的不同,从不同点入手结合病
句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原句的错误有两个,一是“的成分……为原料”杂糅,应为“的成分是……”或“以……为
原料”,排除 A;二是“装饰花纹”搭配不当,应该为“描绘花纹”,排除 BD。
故选 C。
【点睛】此类试题是将连贯,辨析并修改病句,成语辨析合并考查。这就更加要求考生具有
对文段整体把握的能力,拥有正确使用成语恰切表意的能力。所以读懂文段主要意思,结合
语境是作答的前提。较传统的考查题型,辨析并修改语病的难度其实是有所降低的,考生可
以比较选项与原文之间,选项与选项之间的不同点来确定正确答案。
20.下面是某中学 90 周年校庆公告初稿的片段,其中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做修
改。
90 载不忘初心,踏歌而行。2020 年,XX 中学将迎来 90 周年诞辰,学校将于国庆佳节期
间组织召开一系列校友联谊和学术交流活动。到时,我们热切期盼历届校友重返敝校,诚挚
邀请各界宾朋拨冗惠顾。让我们相约 2020 年 10 月 2 日,在灵秀的寿屏山下、美丽的清远河
- 23 -
畔,畅叙情谊,共襄盛典,同谱华章!
【答案】“诞辰”改为“华诞”;“召开”改成“开展”或删除“召开”或将“组织召开”
改成“开展”;“到时”改为“届时”;“敝校”改为“母校”;“惠顾”改为“莅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得体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问题得体主要
是要符合特殊问题的特殊要求,语体得体要注意讲话者的身份、环境、尊卑、主客以及“谦
辞”和“敬辞”的运用。
本题,题干已经指出语段是“安徽省树人中学 90 周年校庆公告的部分初稿”,且“在表达上
有五处不妥当”,要求“找出并作修改”。做题前首先明确书信应该用书面语,明确校庆公
告属于公文,公文注意要用书面语,然后仔细阅读这段校庆公告的部分初稿,可发现信中:
①“诞辰”,诞生的时辰,即出生的时间。此处是说树人中学将迎来 90 周年生日,表达不准
确,可改为“华诞”;②“召开……活动”搭配不当,可将“召开”改成“开展”,或删除
“召开”或将“组织召开”改成“开展”;③“到时”是口语,不符合公告的文体,可改为
“届时”;④“敝校”是对他人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此处的对象是校友,表达不得体,可
改为“母校”;⑤“惠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此处是邀请各界宾朋拨冗来学校参加校庆,
表达不得体,可改成“莅临”。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
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
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
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
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21.2020年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将在三亚举办,会徽于2019年10月25日正式发布(如下图),
请写出除文字和数字以外的画面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 24 -
【注】图中太阳取自亚奥理事会会徽。
【答案】构图要素:太阳、运动的人形、椰树、海浪、鹿以及不同元素巧妙组合成的一个阿
拉伯数字“6”。
寓意:取自亚奥理事会会徽的“太阳”,寓意为亚洲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运动的人形”传
达了一种健康向上、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椰树、海浪、鹿”极富当地特色,又传递着海
南三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观;阿拉伯数字“6”,传递出第六届的信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画
面的内容,找出其表现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
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本题要求就 2020 年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的主体图案说明构图要素及图案寓意。首先解读会
徽时注意关注会徽的名称,本题是“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然后观察这幅画的主要对象,
总体轮廓是阿拉伯数字“6”,由运动的人形、椰树、海浪等要素组合而成;还要观察细节,
如“太阳”等信息。解读寓意时注意结合会徽的标题信息,概括主题要准确,联想要合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疫情当前,武汉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迅速集结,向着武汉出
发;曾奉命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完医疗队主动请战,誓言“若有战,召必回, 战
必胜”……传统佳节,因坚守而动人;防控疫情,用奋战来回应。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用自
己的行动,承载了多少人的健康;用自己的舍弃,换来了多少家庭的团圆,这不仅体现着敬
业与奉献的价值追求,更展现出一种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
作为高中生的你,读了上面的材料有何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 25 -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下
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抗疫路上,为你而歌
是你们,为我们托起冬日暖阳。
病毒无情,人间有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你们牢牢地把自己“钉”在“战
场”上,筑起了牢不可破的“生命防线”。
这是一场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战争,也注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嘹亮的军号,你
们已然集结起来,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疫情是魔鬼,
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你们向“疫”而行。感人的一幕幕,在抗“疫”战场上接连上演。
没有轰轰烈烈,你们只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的初心。“等疫情过后,我们就结婚!”“我
是一名医生,在患者需要的时候,就算有再大的风险,我都要坚守岗位。”……你们舍小家,
为大家;你们泪别亲人,守护病人,你们没有多么感天动地,毅然战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的第一线,成为坚定的最美逆行者,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没有什么超能力,你们只有豁出去的勇敢。这些向“疫”而行的医务工作者,你们是丈
夫、是妻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面对肆虐的疫情,你们毅然决然地在团聚时选择告别和逆
行,在畏惧时选择坚守与担当。把医院的角落当软床,把医院的过道当食堂……你们跟病毒
进行着殊死搏斗,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生命防线”。
与病毒争夺时间,用生命点燃生命。长时间穿戴着口罩、护目镜、防护服、隔离衣、手
套等多层防护,加上负压病房空调的温度,你们几乎在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身体透支。
目的只有一个,抢救那一个个的鲜活生命。防护面具在脸上留下的红红痕迹,脱下防护服后
湿漉漉的身体,都在诉说着他们的不畏艰辛。这一幕幕看哭了无数网友:“穿上防护服的您,
所向披靡!摘下口罩的您,却令人泪目!”
与死神赛跑,与疫情抗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你们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你们
以护佑生命的大爱、舍己为人的奉献,为疫情笼罩的寒冬带来了丝丝温暖;用勇敢的牺牲精
神,临摹出壮丽又动人的画卷!我们不知道你们都是谁,但我们心里都明白你妈妈是为了谁。
疫情面前,是你们让我们心安。
疫情终会散去,这个冬天,是你们为我们托起了冬日的暖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
- 26 -
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
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
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
审题:作文材料取自我们当今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事例,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材料共分两个层次。第一层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展示在抗击新
冠疫情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们奔赴抗疫一线,不顾个人安危逆行而上,用实际
行动书写了当代国人的‘硬核’担当”的事迹;第二层以抒情的笔调礼赞他们,关键词句是
“坚守”“奋战”“行动”“舍弃”“敬业与奉献的价值追求”“超越‘小家’、成就‘大
家’的高尚境界”等。由此可知,本次作文要以“抗疫”为背景材料,以“广大医务工作者”
为书写对象,以“坚守”“奋战”“行动”“舍弃”“敬业与奉献的价值追求”“超越‘小
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为关键词,以“讴歌和赞美”为主题,写一篇表达感想的
文章,注意“作为高中生的你”的要求,即要求所写文章要“有我”。文体自由,写作难度
不大。
参考立意:(1)坚守与奉献(2)超越“小家”、成就“大家”(3)热情讴歌新时代最可爱
的人(4)致敬英雄
参考素材:
(1)“2003 年,我还太小,17 年后刚刚好。”在来势汹涌的疫情面前,不少 90 后选择“逆
行”,奔赴抗击疫情一线。“如有不幸,请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武汉科技大学天
佑医院肿瘤科 95 后的年轻护士李慧,在疫情严重的时间节点上,主动请缨,要求到任务重、
风险高的呼吸二病区参与一线工作。为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90 后女孩、武
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神经内科护士单霞剃光了及腰长发,她说:“头发没了可以再长,现
在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今年 24 岁的佘沙是 2008 年汶川地
震幸存者,也是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一名护士,在医院征集援助武汉的医护人
员时,她主动请战,“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一句话,感动了无数人。
(2)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新年。过年总意味着成长,而这一次,我们收获的是关怀、责任、
担当、勇敢,面对生命的挑战和威胁,我们义无反顾。疫情阻隔了交通,却不能阻隔一颗颗
怀着大爱心向光明的心。隆冬总会结束,明媚春光在前!
(3)很多人常常庆幸生活在太平盛世,很多人常常感慨岁月静好,可是我们知道“哪有什么
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还记得,2008 年汶川地震时,救援士兵背影的
坚毅;还记得,2015 年天津爆炸事故时,消防战士背影的决然;还记得,2019 年四川大凉山
- 27 -
火灾时,消防战士背影的无畏……当灾难带着恐惧、无助向毫无防备的我们袭来时,无数的
逆行者挺身而出、迎难而上、负重前行,他们用实际行动给我们吃下一颗定心丸。如今,面
对武汉的可怕疫情,我们始终坚信这场灾难很快会过去,中国会变得越来越好,因为我们有
无数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正在逆行武汉、奋战武汉,为我们的健康生活奋斗着!
(4)当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汹涌来袭,是他们选择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抗
击疫情的钢铁长城,阻挡病毒前进的脚步。他们是白衣战士,从九零后的姑娘到八十四岁的
钟南山院士,他们响应号召,奋勇直前,九死不悔,用生命护佑我们的生命和健康。他们是
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他们是疫情防控物资的供应者,他们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者……各
行各业的工作者们舍小家为大家,英勇地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让我们向勇士们致敬!让我们携手同心,众志成城,共同打赢这
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结构示例:《抗疫路上,为你而歌》,议论性抒情散文。开篇“是你们,为我们托起冬日暖阳”
热情讴歌,形象贴切,意蕴深厚。首先提出医务工作者向“疫”而行、与病魔较量、守护生
命的崇高精神面貌;然后抒写医务工作者拥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的初心,用青春和热血捍
卫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再写面对肆虐的疫情,医务工作者们以豁出去的勇敢,为我们筑起
了一道道坚固的“生命防线”;最后写与病毒争夺时间,用生命点燃生命,医务工作者们与
死神赛跑,与疫情抗争。结尾照应开头,收束全文。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
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
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
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
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
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
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
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
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
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
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
视角度。
- 28 -
-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