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50 KB
  • 2021-06-07 发布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高三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觉得,中国文化似乎有一个特征,是主体和客体往往会合而为一,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很像“行为艺术”。它体现在操守、品行、生活方式,礼仪活动上,当我们看见天坛、地坛,还有那些巨大的青铜器时,也许我们就不难想象,古代那些祭祀的仪式该是多么的宏伟壮观。孔子周游列国,在一个交通特别不发达,人对于距离相当敬畏的年代,一个人坐着马车上路,一个国家接一个国家地宣传他的理论,这不也正像行为艺术吗?‎ ‎《史记·刺客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豫让曾臣事智伯,智伯死后他决意为其报仇,第一次剌杀赵襄子未果,被赵放了,豫让将自己毁客弄哑,企困再次刺杀。朋友问:你要报仇,何苦用这种方法,尽可以假装臣服于赵乘机行刺。豫让答:我不能为人臣怀二心。第二次要刺杀赵时被抓住,赵问:你曾是范氏、中行氏的人,他们都被智伯杀死,你为什么只是忠于智伯?豫让答;他们是以奴仆待我,而智伯却是以国士待我,是有知遇之恩,我亦要以国士的品级回报。豫让“请赵之衣而击之”后伏剑自杀。豫让的忠诚有着人性、尊严、情感的美学内容,他的复仇也像是一个艺术仪式,只是这种艺术行为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不可能客观地保存下来。‎ 许多民间的习俗也是艺术化的。我曾目睹过一场葬礼。村子中最壮的十六个男子,先是喝酒,然后大喝一声“起杠”,拾起厚重无比的棺材出发了。在后面跟随的,第一批是家中的男眷,他们用三寸的棍子拄地,弓着腰,发出低沉的呜咽的声音;接下来一批是家中的女眷,她们身披重孝以高音的啼泣诉说着。艺术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 多年以来,这个场景在我的记忆中不断地翻新,让我联想起礼乐中的“乐”。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也见到了相似的葬礼。这种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同样依附于时间之上,随波逐流。‎ 中国的诗词仿佛对水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也许人们用“水”这个字眼的时候,正是在想象那些附在“水”上一去不返的东西,中国人似乎从来不在乎把一些东西留下来,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载在时间上,总在流逝,一旦欣赏之后,享受之后,就只能撒手放开,随它去了。我记得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艺术是把不存在的变为存在。中国人却是将有变成无,这大概是我们与他所不同的地方。于是中国文化也就随之变得像行为艺术。‎ 摘编自王安忆《中华文化与中国出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中国文化主客体往往可以合而为一的特征来说,它很像行为艺术。‎ B. 豫让对智伯的忠诚体现了美学中的人性、尊严等内容,他的复仇就是一个艺术仪式。‎ C. 艺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习俗中,扎根民间,深入人心,久传不变。‎ D. 因为对水有特别的情感,国人视一切都是载在时间上的,总在流逝。‎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用天坛、地坛巨大的青铜器及孔子周游列国印证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的认识。‎ B. 文章引用豫让复仇的故事,阐述了中国文化很像行为艺术,并指出这种艺术行为不能客观保存。‎ C. 文章提及自己目睹的一场葬礼以及莫言《红高粱》中的葬礼意在说明民间的习俗都是艺术化的。‎ D. 对于中国文化,文章从操守、品行、生活方式、礼仪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深化了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孔子知道他的周游列国像表演,就不会去一国接一国地宣传自己的理论了。‎ B. 如果豫让不讲究复仇方式和遵守为人臣不怀二心的道义,他的复仇就可能成功。‎ C. 以民间习俗形式存在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是能够依附于时间之上的。‎ D. 中国人将有变成无,与文中所提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的观点似乎是截然不同的。‎ ‎【答案】1. A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他的复仇就是一个艺术仪式”错误,“就是”错误,原文说“也像是一个艺术形式”;‎ C项,“久传不变”错误,原文信息为“这种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同样依附于时间之上,随波逐流”,并非“久传不变”;‎ D 项,“因为对水有特别的情感……”错误,选项强加因果关系,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中国的诗词仿佛对水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中国人似乎从来不在乎把一些东西留下来,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载在时间上,总在流逝”,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 C项,“都是”的说法太绝对,由“许多民间的习俗也是艺术化的”可知,文中是“许多”,选项变成“都是”。‎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A项,“如果孔子知道他的周游列国像表演,就不会去一国接一国地宣传自己的理论了”无中生有,第一段中提及孔子的周游列国,作者只是谈了自己的感受,并非涉及孔子本人的想法。‎ 故选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屠夫老六(文/黄小邪)‎ 老六原是不想做屠夫的,他想当个教书先生。哪知书没念两年,病入膏肓的老爹就将六个儿子相继唤到病榻前。老爹不想让传了几辈的手艺就这样丢了。可不等老爷子讲完,其他五个弟兄就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老六孝顺,爹由来最疼他,这事自然就落到他头上。‎ 老六爹一死,老六拿起屠刀。‎ 老六第一次拿起屠刀,是在村长娘大寿前一天。那天一早,男人们就将一头大肥猪捉住捆在案子上,老六灌了一盅烧酒算是壮胆,他学着爹生前的样子,一步一挪走向案前,闭闭眼,用力将尖刀往猪脖子捅去。登时,鲜血殷红直冲而出,伴随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嚎,那头肥猪开始疯狂地狂扭动身子,血溅了老六一身,他猛地一颤,后退几步,将屠刀扔出几米远,转身就要跑,几个汉子见势,架起老六的胳膊,把他往猪面前送,又强行将屠刀塞入老六手中。老六极力挣脱开几个汉子,扔下刀,疯了般奔往墙角掩面大哭,那哭声直叫人揪心。‎ 老六第一次操屠刀,以那样惊心动魄的失败而告终。‎ 那天夜里老六梦见死去的爹。他说:“爹,我觉得我不适合做屠夫。那猪看得我心慌。”爹说:“你这傻孩子,猪本是凡间一碗菜!你不杀,自有他人杀。”‎ 说来奇怪,自爹托梦后,老六渐渐不再犯怵。一次次给猪开膛破肚,心、肝、肺拿在手里也不觉得恶心,清洗大、小肠,剁骨剔肉,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老六很快适应了这门手艺,这手艺养活了老六和他娘。‎ 人总笑老六:看你生得慈眉善目,如何做起这屠宰行当?老六笑而不答。后来,渐渐就没人再问起这些。老六人缘极好,平日乡邻见面都得尊称一声“老六哥”‎ 没几年,老六娘过世,老六娶妻生子,老六妻随娘信佛,从不杀生。‎ 又有人笑老六妻:你不杀生,咋跟你婆婆一个样,偏挑了个屠夫呢?她只笑笑。老六每次抡起屠刀前,妻总是默默点上三炷香。老六呢,嘴里不忘念叨:“猪呀猪,我爹说你是凡间一碗菜。莫怪莫怪!”猪好像也通了人性,到了老六手里,吼几声便由他宰割。‎ ‎“你不愿意我杀猪?”老六问妻。‎ ‎“不愿意咋整?你有你的难处!”妻答。‎ 老六自家后院拴着一大一小两只羊,那母羊是早些年娘舅家送来给娘补身子的。那年娘一场大病,半年滴米不进,得亏这羊奶续命。如今虽说娘已不在人世,但羊还在后院拴着。老六谨记娘的话,这羊对他们家有恩,不能杀。‎ 可眼下小儿染上恶疾,大夫开的药方得用鲜羊肝做药引。老六愁了,这正赶上饥荒哪里去弄鲜羊肝。看着日渐消瘦的小儿,老六心里不是滋味,他想起后院拴的两只羊。“这大的对我娘有恩不能杀,小的总能杀吧?”老六自言自语别上刀。‎ 刚要抓起羊角,小儿立在身后。“爹,你咋啥都杀呢,你答应过奶奶不杀羊。”老六叹气,扔下刀。老六在院外踱来踱去,眼看已天黑,小儿愣是抱着那两只羊不放。‎ 小儿眼窝深陷,老六心疼极了。他和妻商量一番后,趁小儿睡着打着手电折回后院,哪知小儿听见动静猛地坐起身。‎ ‎“爹,是不是我的病好了你就不杀羊?”‎ 见老六点头,他又说:“爹,那小羊仔腿受了伤,一天没吃东西了,你明天能找大夫给它治治吗。”‎ 老六喉头一阵发痒,不知如何回答,只知眼下小儿身体要紧。这一宿小子愣是没合眼,抱着老六说什么也不让他往羊圈去。老六暗自思忖,等天一亮就把那羊仔给杀了,小儿的病不能再拖。‎ 第二天小儿比老六起得更早,红扑扑的小脸蛋突然有了光泽。“爹,我感觉我的病好了!”小儿倚在羊圈边护着。‎ 老六伸手往小儿额头探去,滚烫:“瞎说!”‎ ‎“爹,咱不杀羊好吗?”小儿“噗通”一声跪在老六跟前。老六的心猛地一颤。‎ 老六不言语,吧嗒吧嗒坐在地上抽旱烟。‎ 那天深夜,老六默默跪在爹的灵位前,自言自语一宿没合眼。‎ 后来,老六竟改行,当起了兽医。小儿的像,就挂在他兽医所后墙上,是小儿六岁的样子。‎ ‎(选自《大观》2016年第7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描写老六第一次杀猪前的动作与心情,为的是与他失败的杀猪经历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老六的善良,暗示了其矛盾的心理。‎ B. “猪本是凡间一碗菜!你不杀,自有他人杀”,这句话体现出老六天生的慈悲心与严酷的生活现实之间的冲突,体现了作者对世俗观念的批判。‎ C. 作者对老六的小儿着墨不多,但寥寥几句语言与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位天真善良的孩童形象,朴实的语言饱含着巨大的力量。‎ D. 小说运用了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视角,简要勾勒了老六的几个人生片段,写出了老六在面对小羊和儿子的生命时艰难的人生抉择。‎ ‎5. 小说以“屠夫老六”为题,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 ‎6. 小说的结尾“是小儿六岁的样子”暗示出老六怎样的选择?你认同老六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4. B 5. (1)题目首先揭示了老六的职业特点。“屠夫”与老六内心的慈悲善良形成了对比,他不愿意成为屠夫,但迫于生计从事杀猪行业,以“屠夫老六”为题能揭示主人公内心的挣扎。(2)“屠夫”与老六后来的职业“兽医”形成了对比,杀生与救命的转变,体现了老六在面对不同的生命价值时人生抉择。 ‎ ‎6. ①“是小儿六岁的样子”暗示老六当年并未杀羊拯救儿子的生命,儿子也因此失去生命。②认同。面对儿子的生命与小羊的生命,老六经过了内心的挣扎,但生命平等的观念占据了上风,而且不杀羊,既是老六对母亲的承诺,也是对儿子请求的尊重。或不认同。亲情是其他情感的基础与原点,爱自己的亲人才会推己及人、推己及物,老六牺牲儿子生命的行为不可取,是对生命的另一种形式的残忍。‎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体现了作者对世俗观念的批判”错误,“猪本是凡间一碗菜!你不杀,自有他人杀”,他老六本不愿意成为屠夫,但迫于生计从事杀猪行业,这句话是梦中父亲对老六说的是话,这句话体现出老六天生的慈悲心与严酷的生活现实之间的冲突,并没有对世俗观念的批判。故选B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斌欧体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以‘屠夫老六’为题,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小说标题设题,侧重考查标题的含义。本文的标题“屠夫老六”是以小说的主要人物来命名,“屠夫”是人物的职业,“老六”是人名,小说的标题就告知读者主人公的身份职业,即“屠夫”,而从文中来看,老六“原是不想做屠夫的,他想当个教书先生”,且老六的性格长相都与“屠夫”这一职业不合,第一次杀猪,老六是“失败的”,老六的善良慈悲与“屠夫”这一职业形成对比,小说标题突出“屠夫”这一职业,透露出主人公老六内心的挣扎;老六在文中的职业有两个,一开始的“屠夫”和最后的“兽医”,一个杀生,一个救命,这两者又形成对比,老六最终选择了“兽医”,这一选择体现出老六面对不同生命价值时的人生抉择。考生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的结尾‘是小儿六岁的样子’暗示出老六怎样的选择?你认同老六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考生要根据“是小儿六岁的样子”判断出老六的选择,同时要对老六的做法做出评价,再陈说自己的理由。考生到上文找到老六选择的内容,即杀死小羊救活儿子和放过小羊失去救活儿子的机会,从小说结尾墙上悬挂的是小儿“六岁的样子”这一信息可知,老六应是放过小羊,并没有杀死小羊来拯救儿子,儿子失去生命。对老六的这种做法,考生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如果认同,则从生命平等以及老六对老母亲的承诺、对儿子请求的尊重角度陈述理由;如果不认同,要从亲情、爱子等角度分析老六的行为,老六放弃杀羊因而也放弃了儿子的生命,这其实也是对生命的残忍。考生可以从这个方面陈述理由。‎ ‎【点睛】‎ 解答标题类题目,一般从如下角度思考。首先是标题本身,点明写作对象,分析标题本身的语言特点,多体现为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标题;分析标题本身的意境特点。然后分析情节结构方面,统领全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是文章的线索,或串起文章的哪些情节,或见证记录了什么事件的发展变化,或写了什么与这个物象有关的经历。接着是内容主旨方面,作者借标题表达某种态度,标题是文中主人公某种精神品质的载体,标题比喻或象征某种形象,标题揭示了某种精神或哲理,突出了某种主旨,升华了主题。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最后是表达效果方面,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渲染营造了某种氛围,标题与文中某个内容相呼应,或与文中什么内容形成对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全球电影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日益密切的大环境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电影大国。从大国走向强国之路,如何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成为中国电影人考虑的关键问题。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认为,创作有影响力的电影是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对制片公司来讲,产业链条的强化和发展很重要,要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这样才能支撑电影产业发展,否则电影强国的实现是没有依据的。”他指出,我国影视产业还处在发展期,电影发展机会多,未来,中国的影视产业依然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对此,马中骏也表示赞同,他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好的时代和机遇期,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工作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你有专业性,你做得足够好,市场自然认可。”‎ ‎(选自“央广网”2018年6月19日)‎ 材料二:‎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暗流涌动,一些人打着“重写历史”“范式转换”“还原真相”等旗号,鼓吹“告别革命”,大肆歪曲历史、诋毁英雄,意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些言论通过网络不断地发酵和扩散,起到了相当恶劣的作用。因此,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系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安全。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积极运用新媒体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 ‎(选自“光明网”2018年4月23日)‎ 材料三:‎ 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把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品。比如,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武侠片中“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等,都是辨识度很高的文化符号。这也是《英雄》《十面埋伏》等武侠片在海外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把中国好故事变成好作品,还有一个案例是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它不仅在亚洲其他国家好评如潮,还发行了美国版。‎ 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学会把好故事“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中,“融通中外”正是中国电影国际化创作必须遵循的要旨,要选择能激起中西方共鸣的故事,既在内容上融汇中国文化,又在形式上实现国际表达。比较成功的例子是2015年的《狼图腾》和《滚蛋吧,肿瘤君》,这两部影片都是典型的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代表作,它们曾在数十个国家展映,各国观众或为草原生活的艰难所震撼,或为身患绝症的坚强所感动。‎ 与此同时,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力量的努力,更让我们插上了巡游世界的翅膀。比如,我们与拿督黄纪达基金会的合作让中国经典默片《神女》配乐放映,在各大电影节绽放异彩;与英国电影学会(BFI)的合作,则让中国享誉世界的影史名作《小城之春》修复版成为在英格兰地区发行的第一部修复版中国经典影片……‎ ‎(选自孙向辉《“融通中外”,如何用电影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四:‎ 站在新时代大门口反观反思中国电影,我们同时看到隐患和欠缺。许多平庸之作呼应我们周遭弥漫的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气而生。平庸之作多表现为雷同化、表面化和粗疏化:只关注娱乐不关注思想;只关注生活表象而不探究生活中的发展趋势。对生活没有新发现,对艺术没有新表达;盲目跟风克隆,执着于缺少新意的翻拍与续拍。平庸创作一味在市场热项目中寻找风向,模仿效法。2017年生产故事影片708部,在影院公映的影片只有396部,一半的国产电影因平庸、粗疏被电影市场淘汰。创作平庸之风势必弱化原创力,弱化精品意识。于是,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才时不时地大行其道。容忍平庸之作,容忍创作平庸之风,就会放弃国产电影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就会丧失创作的主体精神和新时代的创作目标感。必须对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的平庸之风,说不!‎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4月12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才能支撑电影产业发展,实现电影强国的梦想。‎ B. 把中国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品,是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的有效手段。‎ C. 《狼图腾》和《滚蛋吧,肿瘤君》等大获成功是因为它们内容上融汇了中国文化,形式上实现了国际表达。‎ D. 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的盛行导致原创力和精品意识弱化,致使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等平庸之作时不时地大行其道。‎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分析了全球电影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B. 材料二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坚定了人们认同历史、尊重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C. 由材料四可知,因一味追求平庸、粗疏的创作风向,2017年我国生产的故事影片有一半被电影市场淘汰。‎ D. 从四则材料可知,“中国好故事”是指具有中国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能激起中西方共鸣的故事。‎ ‎9.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电影如何开拓国际市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 D 8. C ‎ ‎9. 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用电影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力量;强化原创力,强化精品意识,坚决拒绝平庸之作。‎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D项,根据原文信息,弱化原创力、弱化精品意识才是轻电影等大行其道的原因,而导致弱化精品意识和原创力的原因是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盛行,致使平庸之作呼应而生;总体来说,此处原因错位。另外,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不一定是平庸之作。‎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文中,确定答题区域范围,联系上下文,筛选答案。‎ C项,“一味追求平庸、粗疏的创作风向”曲解文意,原文是“平庸创作一味在市场热项目中寻找风向”。另外,“因一味追求平庸、粗疏的创作风向,2017年我国生产的故事影片有一半被电影市场淘汰”强加因果,原文是“一半的国产电影因平庸、粗疏被电影市场淘汰”。‎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 作答本题,要先明白题干重点“中国电影如何开拓国际市场”,就是要筛选概括出每一则材料与此相关的信息,考生可以圈出直接陈述中国电影开拓国际市场的内容,还可以圈出中国电影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他国电影成功的经验,然后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依据材料一“如何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成为中国电影人考虑的关键问题”,以及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认为的“创作有影响力的电影是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可知中国电影开拓国际市场需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依据材料二“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系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安全。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积极运用新媒体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可知中国电影开拓国际市场需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 依据材料三“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把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品……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学会把好故事‘讲好’”“与此同时,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力量的努力,更让我们插上了巡游世界的翅膀”,可知中国电影开拓国际市场需用电影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力量。‎ 依据材料四“创作平庸之风势必弱化原创力,弱化精品意识。于是,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才时不时地大行其道。容忍平庸之作,容忍创作平庸之风,就会放弃国产电影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就会丧失创作的主体精神和新时代的创作目标感”,可知中国电影开拓国际市场需强化原创力,强化精品意识,坚决拒绝平庸之作。‎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孔镛,字韶文,景泰五年进士。知都昌县,分户九等以定役,设仓水次,便收敛,民甚赖之。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镛慰劳振恤,俾复故业,道路渐通,县治遂复。都御史叶盛征广西,以镛从。诸将妄杀者,镛辄力争,所全活甚众。成化元年,擢高州知府。前知府以瑶警,闭城门自护,乡民避瑶至者辄不纳,还为瑶所戕。镛至,开门纳来者,流亡日归。‎ 时贼魁冯晓屯化州,邓公长屯茅峒,屡招不就。镛一日单骑从二人直抵茅峒。峒去城十里许,道遇贼徒,令还告曰:“我新太守也。”公长骤闻新守至,亟呼其党擐甲迎。及见镛坦易无驺从,气大沮。镛徐下马,入坐庭中,公长率其徒弛甲罗拜。镛谕曰:“汝曹故良民,迫冻馁耳。前守欲兵汝,吾今奉命为汝父母。汝,我子也。信我,则送我归,赉汝粟帛。不信,则杀我,即大军至,无遗种矣。”公长犹豫,其党皆感悟泣下。镛曰:“馁矣,当食我。”公长为跪上酒馔。既食,曰:“日且暮,当止宿。”夜解衣酣寝,贼相顾骇服。再宿而返。公长遣数十骑拥还。镛止骑城外,独与羸卒入,取谷帛,使载归。公长益感激,遂焚其巢,率党数千人来降。‎ 公长既降,惟晓恃险不服。镛选壮士二百人,乘夜抵化州。晓仓皇走匿,获其妻子以归,抚恤甚厚,晓亦降。治绩闻,赐诰命旌异。遭丧,服除,改广西。瑶僮闻镛至,悉远循。旋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清平部苗阿溪者,桀骜多智,守臣皆纳溪赂,骄不可制。镛至,询得溪所昵者二人。遂以计擒溪,磔之。镛居官廉,历仕三十余年,皆在边陲,触瘴成疾。乞骸骨,不许。弘治二年召为工部右侍郎,道卒,年六十三。‎ ‎(节选自《明史•孔镛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B. 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C. 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D. 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指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参加殿试及第者,进士科一甲三人,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B. 服除指守丧期满后脱掉孝服,是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其中大功服穿一年,小功服穿六个月。‎ C. 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明代封赠一品至五品官员时授以诰命。‎ D. 工部是我国古代官署名,属中央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镛仁厚爱民,治理有方。任县令时,他把粮仓建在水边,方便百姓交税;任知府时,他大开城门,接纳躲避灾祸的民众;恢复生产,修建道路,赢得百姓爱戴。‎ B. 孔镛守信有义,以德服人。做太守时,深入盗贼地盘,留宿两晚后安全返回,并信守承诺送给他们粮食布匹;善待匪首冯晓妻儿,最终感化冯晓率领部下投降。‎ C. 孔镛有勇有谋,处置果断。贵州苗人阿溪桀骜不驯,又狡猾异常,通过贿赂买通了当地官员,因此更加气焰嚣张;孔镛到任后,巧用计谋活捉阿溪并处死了他。‎ D. 孔镛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他为官清正廉洁,三十多年里一直在边疆地区为官任职,贡献卓著。后因接触瘴气染病,他提出退休请求但未被批准,最终死于边陲。‎ ‎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将妄杀者,镛辄力争,所全活甚众。‎ ‎(2)汝曹故良民,迫冻馁耳。前守欲兵汝,吾今奉命为汝父母。‎ ‎【答案】10. D 11. B 12. D ‎ ‎13. (1)对于胡乱杀戮的各位将领,孔镛总是极力劝阻,所保全存活的人很多。‎ ‎(2)你们本是善良百姓,做盗贼也是逼迫于挨冻受饿而已。前任太守打算加兵于你们,我现在奉命做你们的父母官。‎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出没”的地点是“邻境”,“窜”的主语是“县民”,排除A项、C项。“相率还”的主语是“民”,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B项。句意:改任连山知县。瑶、僮出没于邻境,县中百姓都逃窜了。孔镛前往招抚,老百姓被吓跑了。孔镛在民舍里面烧火做饭,留下钱抵偿其价值后才离开。百姓才渐渐了解亲近了孔镛,相继而回。故选D。‎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大功服穿一年,小功服穿六个月”错误。大功服穿九个月,小功服穿五个月。故选B。‎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结合文本内容“弘治二年召为工部右侍郎,道卒,年六十三”分析,“他提出退休请求但未被批准,最终死于边陲”错误。弘治二年被召为工部右侍郎,孔镛在赴任的路上去世,终年六十三岁。故选D。‎ 点睛: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也就是说,不仅要能概括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所导致的结果或某个(几个)人物的所作所为,还要能揭示出这个事件的意义,或者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或者某种现象的本质,或者某种观点等。‎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诸将妄杀者”(定语后置句);“力”,极力;“活”,使……活下来;“众”,多。(2)“汝曹”,你们;“迫”,受逼迫;“冻馁”,寒冷饥饿,受冻挨饿;“兵”,加兵;“汝”,你们;“为”,做;“父母”,‎ 父母官(古今异义词)。‎ ‎【点睛】参考译文:‎ 孔镛,字韶文,景泰五年考中进士。任都昌知县,分户口为九等来决定劳役,在水边建立粮仓,便于收赋税,百姓很依赖他。改任连山知县。瑶、僮出没于邻境,县中百姓都逃窜了。孔镛前往招抚,老百姓被吓跑了。孔镛在民舍里面烧火做饭,留下钱抵偿其价值后才离开。百姓才渐渐了解亲近了孔镛,相继而回。孔镛慰劳赈恤,使他们恢复常业,道路渐通,县政于是恢复清明安定。都御使叶盛征讨广西,让孔镛跟随。诸将中有胡乱杀戮的,孔镛总是极力劝说,保全了很多人的性命。‎ 成化元年,提升为高州知府,前任知府因瑶人的警情,关闭城门自救。对躲避瑶人袭击的乡民都不接纳,这些人回去都被瑶人杀害。有怀疑百姓暗地里依附贼人,就杀死他们。贼人趁此激起民众愤怒,作为内应,城池于是陷落。孔镛到后,打开城门接纳来者,流亡在外的百姓逐渐回来。当时贼人的首领冯晓屯居在化州,邓公长屯居在茅峒,屡次招抚而不降。一天,孔镛单骑只带两人跟从直抵茅峒,邓公长突然听说新太守来了,急忙招呼其党羽穿着铠甲迎接。孔镛缓缓下马,进到庭院中坐下,邓公长率领他的党羽解甲罗列而拜。孔镛晓谕他们说:“你们本是善良百姓,迫于挨冻受饿罢了,前任太守打算加兵于你们,我现在奉命做你们的父母。你们,是我的儿子。信任我,就送我回去,退给你们粮食布帛。不信任我,就杀了我,大军很快来到,就没有活下来的人了。” 邓公长犹豫,其党羽都为之感悟而流出眼泪。孔镛说:“我饿了,应该给我饭吃。” 邓公长跪着为他献上酒菜。吃完后孔镛说:“天要黑了,我应该留下住宿。” 晚上脱下衣服酣睡。贼人相视惊服。住了两晚才回去。邓公长派几十个骑兵护送孔镛回去。孔镛让这些骑兵留在城外,只与羸弱的士卒进城,取来粮食布帛,让他们装载而回。邓公长更加感激,率党徒数千人来降。‎ 邓公长已降,只有冯晓凭借险要的地势不服。孔镛挑选壮士二百人,乘夜抵达化州。冯晓仓皇逃跑藏匿,孔镛俘获了他的妻儿而回,孔镛对他们抚恤丰厚,冯晓也投降了。提升为按察副使,又招降了大盗侯大六、邓辛酉等人,给他们田产,分别到内地为官。治理的政绩闻于朝廷,皇上赐诰命褒奖。不久巡视贵州。酋人阿溪桀骜多智慧。守御大臣都收受阿溪的贿赂,骄横不可制服。孔镛到来,询问得知阿溪所亲近的两人。于是用计擒住阿溪,对他处以磔刑。孔镛居官廉洁。任职三十余年,都在边陲,接触瘴气成病。乞求退休,皇上没有应准。弘治二年召为工部右侍郎,在路上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柳长句 杜牧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①庙里低含雨,宋玉②宅前斜带风。‎ 不嫌③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④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注】①巫娥,指巫山神女,亦泛指美女。②宋玉,战国楚国人,是楚国继屈原之后的第二大诗人。仕途坎坷,政治上终不得志。③不嫌,一作“莫将”。④与桃花,一作“感杏花”。‎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颈联两句,色彩艳丽,“翠”和“红”是春天常见的颜色,突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 B. “不嫌”一作“莫将”,“不嫌”写出了柳树的自信,“莫将”则写出了柳对榆荚的蔑视。‎ C. 尾联借柳伤别,新春柳绿,在游宦的别离中抒发对家人的依依不舍,抒情真切、自然。‎ D. 诗的前六句写景,写柳树的婀娜多姿,柳在榆荚桃花映村下的妖娆,景中融情。‎ ‎15. 本诗的颔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含”“带”二字写柳因雨重而低垂,因风拂而斜飘,突出柳树的动态美,表达了诗人对柳的喜爱。②“巫娥”“宋玉”用典,诗人以“巫娥”来象征自己美好高洁的情趣;诗人以宋玉自比,表达了虽怀才不遇、宦途失意而仍矢志不渝的操守。‎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形象以及情感的能力。‎ B项,“写出了柳对榆荚的蔑视”错误,从诗中来看,诗人用榆荚衬托柳树,并无蔑视之意。‎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颔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首先把握颔联的意思,“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这两句主要是写景,结合诗歌标题“柳长句”以及首联“柳何穷”等信息可知,这颔联描写的对象依然是柳树,“低含雨”“斜带风”是形容柳树的姿态,“低”是情态,而“含雨”是“低”的原因,“斜”是情态,而“带风”是“斜”的原因,由此可知,这两句是斜柳树因雨重而低垂,因风拂而斜飘,展现的是柳树动态的画面,可以看出诗人对柳树这一自然景象的喜爱;再结合诗歌注释来看,①“巫娥,指巫山神女,亦泛指美女”,②“宋玉,战国楚国人,是楚国继屈原之后的第二大诗人。仕途坎坷,政治上终不得志”,这里使用两个典故,即“巫娥”和“宋玉”的典故,接着分析两个典故的内容,如“巫娥”是神女是美女,使用这一典故,诗人是用“巫娥”来象征自己美好高洁的情趣;诗人又以宋玉自比,表达自己虽怀才不遇、宦途失意而仍矢志不渝的操守。‎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述自己临危受命及忠于国家的思想。‎ ‎(2)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建造阿房宫所用的钉子数量极多。‎ ‎【答案】 (1). 受任于败军之际 (2). 奉命于危难之间 (3). 嘈嘈切切错杂弹 (4). 大珠小珠落玉盘 (5). 钉头磷磷 (6). 多于在庾之粟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言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关注如下字词:际、奉、嘈嘈、钉、磷磷、庾、粟。‎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双十一”网购节前夕,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行政指导座谈会,其指向性和释放的监管信号 。‎ 电商平台集中促销活动是一种正常的自发性商业行为,但大型促销节点往往也是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的高发期,电商平台之间的恶性竞争也 ,监管部门就此给电商平台打预防针,显得很有必要。‎ 针对执行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不得先涨价再打折等热点问题,根据座谈会前期调研活动具体做出了部署,更引发了特别的关注,而通过禁止电商平台协议等方式限制、排斥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 -----------它针对的正是少数电商平台要求商家“二选一”、禁止商家在其他平台搞促销的问题。要求商家只能“二选一”,实际上也是对平等、协作的互联网精神的背离。‎ 时至今日,电商平台之间还搞这种 ‎ 的做法,不仅减损互联网电商市场的整体竞争活力,也示范了一种错误的玩法,不利于中国互联网电商市场真正走向开放。‎ ‎2018年5月29日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7》显示,(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所取得的成就 ,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回避,特别是随着各电商平台的做大,须警惕那种固守平台和“领地”疆界,不自觉地向自我封闭方向回潮的倾向。‎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座谈会根据前期调研活动做出了具体部署,而禁止电商平台通过协议等方式限制、排斥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更引发了特别的关注。‎ B. 座谈会根据前期调研活动做出了具体部署,而通过禁止电商平台协议等方式限制、排斥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更引发了特别的关注。‎ C. 座谈会根据前期调研活动具体做出了部署,而禁止电商平台通过协议等方式限制、排斥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更引发了特别的关注。‎ D. 根据座谈会前期调研活动具体做出了部署,而通过禁止电商平台协议等方式限制、排斥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更引发了特别的关注。‎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电商平台的前景仍将持续看涨。‎ B. 电子商务的前景仍将持续看涨。‎ C. 电商平台的前景仍可能持续看涨。‎ D. 电子商务的前景仍可能持续看涨。‎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言而喻 层出不穷 嫁祸于人 有目共睹 B. 不可理喻 屡见不鲜 嫁祸于人 众望所归 C. 不可理喻 层出不穷 以邻为壑 众望所归 D. 不言而喻 屡见不鲜 以邻为壑 有目共睹 ‎【答案】17. A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 ‎“根据座谈会前期调研活动具体做出了部署,更引发了特别的关注,而通过禁止电商平台协议等方式限制、排斥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第一个问题,“根据……,更引发了……”成分残缺,句子没有主语,可以改为“座谈会根据前期调研活动做出了具体部署”,排除D项;‎ 第二个问题,“具体做出了部署”语序不当,“具体”应该修饰“部署”,可以改为“做出了具体部署”,排除CD两项;‎ 第三个问题,“而通过禁止电商平台协议等方式限制、排斥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成分残缺,“通过……的促销活动”是介宾结构,无法做主语,应改为“禁止电商平台通过协议等方式限制、排斥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排除B项。‎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结合前面发布的报告《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7》以及后面句子“中国电子商务……”可知,中间句子应该也是说“电子商务”,是说“电子商务的前景”,这就排除AC两项;‎ 分析BD两项,一项是说“仍将持续看涨”,一项是说“仍可能持续看涨”,后者只是表示一种可能性,而结合后面语境“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所取得的成就”可知,这并非仅是一种可能,所以此处补写的句子应为“仍将持续看涨”,排除D项。‎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不可理喻”指不能用常理使那个人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由语境“其指向性和释放的监管信号”可知,此处如使用“不可理喻”则对象不当,应使用“不言而喻”。‎ 第二处,“层出不穷”, 比喻事物或言论接连不断地出现,尚未穷尽;“屡见不鲜”, 常常见到,并不新奇;语境是说电商平台之间的恶性竞争常常见到,应使用“屡见不鲜”。‎ 第三处,“嫁祸于人”,把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结合上文可知,这是说电商平台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应使用“以邻为壑”。‎ 第四处,“众望所归”,用于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有目共睹”,形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是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所取得的成就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应使用“有目共睹”。‎ 故选D。‎ ‎20. 下面五句话,分别有不妥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①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回忆起校园的点滴生活,更加垂念师恩。值此元旦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②会前介绍:樊东升教授是我国运动神经元病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荣任“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③围棋冠军争霸赛赛前采访:明天我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夺得了冠军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④广播稿: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60周年的校庆日,经校领导研究决定,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体育馆全部开放。‎ ‎⑤致歉信:我们最快的交货期要到7月初,你方订购货品目前无法交货,请知悉。‎ ‎【答案】(1)“垂念”改为“感念”;(2)“荣任”改为“荣获”或“荣膺”;(3)“承让”可改为“手下留情”等;(4)“全部”易产生歧义,可改为“全都”;(5)“请知悉”可改为“请谅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 ‎①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书信,“垂念”不当,“垂念”是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此处是说自己对老师,所以错误,改为“感念”。‎ ‎②是会前介绍,“荣任”不当,“荣任”称颂人光荣担任某一职位,此处“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是称号,不是职位,应改为“荣获”。‎ ‎③是围棋冠军争霸赛赛前采访,“承让”不当,承蒙相让的意思,一般是在比赛后优胜者谦虚客气时说的话,此处是赛前,错误,可以改为“手下留情”。‎ ‎④是广播稿,“全部”容易产生歧义,这是广播稿,“全部”与“全不”音同,可以改为“全都”。‎ ‎⑤是致歉信,“请知悉”不当,“请知悉”,请知晓,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用于上对下的文书、信件,与“致歉信”这一场合不合,可以改为“请谅解”。‎ ‎21.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可以适当增加词语,但每句不超过20个字。‎ 示例:山中的石,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材料:天地 宇宙 境界 墙角的花 空中的雁 水中的鱼 孤芳自赏 遨游大海 展翅蓝天 ‎【答案】(1)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2)空中的雁,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3)水中的鱼,你遨游大海时,境界就宽了。‎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由例句“山中的石,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可知,句子结构是:……,你……时,……就……。在内容方面,“你背靠群峰时”是具体做法,“意志就坚了”是结果。墙角的花、空中的雁和水中的鱼,仿照这样的结构组成句子,在内容方面,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遨游大海时,境界就宽了。 ‎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则某杂志记者的采访调查,引起了广泛热议。大部分地区贫困户家门口醒目的位置都有扶贫公示牌。这个牌子上的信息有:贫困户姓名、致贫原因、收入水平、帮扶责任人和联系电话等。‎ 围绕扶贫公示牌,网友的主流观点有:扶贫公示牌侵犯了贫困户的隐私,扶贫公示牌有利于扶贫工作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公示牌能让贫困户“知耻而后勇”……‎ 假如你是某报的特约评论员,你将怎样回应网友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扶贫——以人为本 某地扶贫公示牌公示的是贫困户姓名、致贫原因、收入水平、帮扶责任人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有网友认为这侵犯了贫困户的隐私,也有网友解释,这是为了扶贫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会让贫困户知耻而后勇。我认可第一个说法,反对后一种的解释,因为它没有以人为本。‎ 首先,挂牌“示贫”侵犯了贫困户的隐私权,不是以人为本。公民的个人信息、家庭情况属于个人隐私信息,不宜完全公开,而“贫困”也是一种“隐私”,毕竟这不是“军属光荣”。“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在贫困户家门口挂个“穷牌”,是将其“家丑”公开,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亲戚前面抬不起头、在村民面前“矮一截”,严重打击贫困户脱贫的自信心,也容易挫伤他们脱贫致富的斗志和信心。政府不能因为帮助了人家,就无视其隐私,就不理解、不尊重。对扶贫干部来说,工作不仅需要做实、做细,还需要做“暖”,这样才能与贫困群众携起手来同奔小康。‎ 其次,挂牌“示贫”是炫政为本,不是以人为本。表面看扶贫公示牌方便了精准认定、结对帮扶,有利于扶贫工作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质这些牌是挂给上级部门看的,是为了“迎检”时让上级看见帮扶责任人是谁。现在的贫困户都建档立卡,其信息在扶贫手册、收入明细表里都有详细记录,如何针对贫困户开展扶贫工作,扶贫干部心知肚明,为何还要广而告之?贫困户也都有扶贫干部的联系方式,需要挂牌子么?‎ 其三,扶贫公示牌能让贫困户“知耻而后勇”的说法也欠妥。人无贵贱之分,贫困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很多时候,贫穷并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方的耻辱,这是由于地理环境、交通、经济发展等各种因素造成,身处其中的人也根本无法选择。如果说贫穷是耻辱的话,应该是当地政府的耻辱。扶贫需要每一个扶贫干部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奉献真诚的爱心,真真正正地去了解体谅这些苦难,做到以人为本,不仅让贫困户的生活富足,更要尊重他们的人格,重视他们的存在,政府当“知耻而后勇”,以人为本才是。‎ 扶贫的本质在于爱心,不恰当的扶贫方式,比如挂“扶贫公示牌”,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所谓的公开透明和监督作用,但同时也会给贫困户的心灵带来伤害。就像现在许多支教志愿者中,更多人选择短期支教,名义上你为社会做贡献,其实你为自己的人生镌刻上一朵纯洁的花,同时也为你的人生简历上增添一篇谈资广阔的丰盈文字。可是,那些山区贫困的孩子们得到了什么?‎ 扶贫者应拥有本不应该缺失的人文关怀,应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以人为本考虑问题。扶贫,要走的路还很长。‎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本题是一则时事类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任务是:假如你是某报的特约评论员,你将怎样回应网友的观点?首先分析所给材料的内容。材料中第一段主要叙述扶贫公示牌引发热议。第二段主要列举了网友的三个主流观点,比如扶贫公示牌侵犯了贫困户的隐私,扶贫公示牌有利于扶贫工作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公示牌能让贫困户“知耻而后勇”。这一段内容主要是突出网友对扶贫公示牌的主流观点。材料所给的三个观点其实也是思维的触发点:扶贫公示牌是否侵犯了贫困户的隐私?扶贫公示牌是否有利于扶贫工作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公示牌能否让贫困户知耻而后勇?保护贫困户的隐私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能否结合起来?‎ 然后根据写作任务,明确自己的看法。写作任务要求中“你将怎样回应网友的观点”,网友对扶贫公示牌的看法虽有褒有贬,但审题立意必须围绕网友的观点展开讨论,体现思考、权衡、选择。指令考生写议论文。“假如你是某报的特约评论员”,指令考生写作时站在评论员的角度,有身份意识,有读者意识,语言和观点要掌握分寸,符合公共媒体风格,符合时代主题和正能量价值观。写作时要围绕扶贫公示牌该不该挂的问题,围绕扶贫来写,还要关注网友的观点,另外扶贫牌上的信息也要关注。‎ 最后确定参考立意:1、扶贫诚可贵,隐私价更高。2、挂牌扶贫不可行。3、“扶贫公示牌”,委婉甚好。4、扶贫,不在于牌子。5、看得见的“隐私”。 6、扶贫,以人为本。‎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