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 KB
  • 2021-06-07 发布

人教新课标必修5:(9说“木叶”)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9 说“木叶”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者简介 林庚:著名学者、诗人。1910 年生于北京,1933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并开始新 格律体诗的写作。1933 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7年后,历任厦门大学、 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和中国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专于中国文 学史,尤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 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他还出版过《春野与窗》《问 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二、重点字词 1.字音 袅袅.(niǎo) 灼灼..(zhuó zhuó) 寒砧.(zhēn) 征戍.(shù) 筌.(quán) 窸窣..(xī sū) 桅.杆(wéi) 迢.远(tiáo) 2.字形 饱满 缠绵 洗练 疏朗 飘零 丰富多彩 相去无几 3.词语理解 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丰富多彩:(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 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二、课文详解 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 1—3 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 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 1 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列举了 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的例子来说明。 第 2 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 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本段列举事例翔实 丰富,充分说明了“木叶”之重要。 第 3 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 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最后一句自然过渡到下一段。 2 第 4—6 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 4 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看出, 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 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 叶的形象,“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 第 5 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 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 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 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 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 6 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 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 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 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 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 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 7 段是小结。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 是一字千里。 整合感悟 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 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所以本篇文章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的表现力进行 了精辟的透视,不但使我们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文学鉴赏力,还能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 从中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疑难探究 1.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 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参考答案: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 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 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 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2.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 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 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三、技巧鉴赏 1.结构严谨 文章题目为“说‘木叶’”,正文也是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文章采用首句标义法,每段 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例如,第 1 段“袅袅兮秋风,洞 庭波兮木叶下”,引用屈原《九歌》诗句交代“木叶”的来源。第 2 段“木叶是什么呢”,以 设问开头,引出用“木叶”与“树叶”的诗歌,运用分析指出“木叶”即树叶,这是诗人大 胆的艺术创造。以下几段也是这样,环环紧扣,有条不紊。 2.文章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这是一篇诗歌理论文章,旨在探讨诗歌形象与概念之间的异同,寻找鲜明生动的诗歌形 象背后隐藏的艺术规律。分析诗歌领域的形象问题,势必引用大量诗句,如何透过诗句表面 3 认识内部规律,需要敏锐的艺术眼光和严谨的思维逻辑。作者采用层层设疑、由表及里的比 较分析方法,使文章井然有序,亲切自然,让“木叶”的艺术魅力跃然纸上。在比较分析的 过程中,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模式。先由诗句总结“木叶”出 现的场合,再由此深入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由于作者紧扣诗句,并对诗句意境进行想 象挖掘,读者也一同进入了诗歌鉴赏的境界,学会了品味诗歌的内部和外部语言。 文章让我们领悟了诗歌语言的鉴赏技巧,也领悟了“说”的艺术,即要说而有序、说而 集中,又要旁征博引、切中要害。 四、合作探究 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通 或相似的事物(如课文中的“木叶”),但也有的时候,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它们会表现不同 甚至相反的感情。请以梅为例,试作一点辨析。 明确:如王安石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感 情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