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特色透练 3 小说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远山上的崖柏
胡新春
妻子的糖尿病到了晚期,已经走不了路,有时一句话还没说完就睡着了。清
醒的时候,她跟海芳说,别治了,捱到几时算几时吧。海芳就骂她,你走了,我
和孩子怎么办!
海芳带妻子来到省城的医院,病房里住满了病人和陪护家属,被压抑和痛苦
填充,只有窗外几条梧桐的嫩枝,给这惨白拥挤的空间增添些许亮色。
靠窗边住的也是一位妇女,跟海芳妻子年龄相仿,她的丈夫蹲在床边角落里,
整日不声不响。
海芳下楼给妻子买饭,正要往回走,天上扯下淅淅沥沥的春雨。他拐进旁边
的超市,买了把雨伞。
刚进病房,那个男人也买饭回来,他没有伞,外套被雨淋湿了一片。进屋后,
男人把外套脱下,露出后背烂了一个大洞的破秋衣。男人带回四个馒头,一小份
豆腐脑。他将一个馒头掰碎,丢进豆腐脑里,搅匀了,将妻子扶起,一勺一勺喂
给她吃。妻子吃完后,男人用秋衣袖子帮她抹了抹嘴,蹲到角落去吃剩下的馒头,
依旧是不声不响。只一会儿,三个馒头就被他吃进肚里。
海芳扶妻子躺下后,走过去说,兄弟,吃得饱吗?
男人站起来,黑脸上露出干净的笑,说,吃得饱,吃得饱。
海芳说,正好我要去吃饭,咱俩一块儿,好做个伴儿。
男人正要推辞,被海芳拉着出了门。
走出病房楼,雨下得更大了,男人帮海芳撑着伞,一起走进雨里。
男人把伞整个罩住海芳,自己身子露在外面。海芳不肯,男人说,没事,大
哥,俺山里人身子骨强,这点雨根本不算啥,倒是你,淋了雨怕是会生病。
海芳心里暖暖的,快步走进医院门外的小饭店,坐下来点了四个菜。男人不
住地说太多了,会浪费的。
- 2 -
男人说,他叫程永林,家在洛宁县上戈镇。早年妻子在屋里烧炭,煤气中毒,
落下了病根,前些日子眼看不行了,这才来省城的医院。
两个同病相怜的男人是不缺话题的,越聊越近乎。程永林的妻子每天要测六
次血糖,后来程永林不让护士测了。海芳问他为什么,他说光这一项,一天得百
十块,他们没钱。
海芳就偷偷替他交了费,安排护士照常测。
程永林的妻子先出的院。程永林收拾好东西,走过来紧紧握住海芳的手,连
说谢谢,说你帮着交钱的事我早知道了,人穷志短,现在要走了,才敢把感谢二
字说出口。
海芳说,咱们一个屋檐下住了半个月,早成了兄弟,不说客气话。我知道你
身上没钱了,这五百块钱你拿着当路费。以后弟妹用钱的地方多着呢,等我回到
家,再帮你想办法。
回到淮阳,海芳张罗着找朋友为程永林捐钱捐物,把东西打包后寄到一个叫
上坡子村的地方。不久,海芳收到程永林的短信。再过些日子,有山核桃一类的
东西从上坡子村寄过来。
妻子的病情稳定后,海芳决定跟朋友一起去一趟上坡子村。下了高速,车子
一头扎进豫西绵延的大山里。
山坡上零星分布着村落,土屋土院。海芳想,上坡子村多半也是这个样子。
正想着,朋友说到了。海芳抬头一看,前面山坡上有一级平地,平地上有一个村
子,果然是土屋土院。
一位村民热情地在前面带路,一行人从村东走到村西,招出了整个村子的人,
都说老程家来了山外的贵客。
程永林和他的老父亲、妻子,还有一双儿女,已经在门外等候了。看到海芳,
他慌慌张张迎过来,接过海芳带来的大包小包的东西,朋友的儿子把一个熊猫玩
具塞到程永林女儿怀里。
走进院子,程永林指着低矮的砖屋,说去年政府给了五千块钱,起了这间新
屋,他们一家才从屋后的窑洞里搬出来。
- 3 -
走进堂屋,海芳一阵心酸,山里的贫穷现状是他之前无法想象的。
程永林的父亲跟儿子一样,朴实憨厚,一双儿女也十分乖巧可爱。小女孩已
换上了海芳送的花裙子,躲在一边,紧紧抱着怀里的熊猫玩具,大眼睛里波光闪
闪。
当阳光直照在挂在窝棚横梁上的鸡窝篮时,海芳起身要走。程永林和父亲拉
住海芳的手,说什么也不肯。程永林扭头让妻子去捉鸡,海芳一听急了,说这可
使不得,你这一家老小还指望着这几只鸡下蛋卖钱。
院子里有一丛灌木,海芳的朋友认出是崖柏,蹲下身子看。
程永林说,一丛草稞子,准备晒干当柴火烧,你们要是不嫌麻烦,就拿走吧。
海芳说,这个可值钱啊。
程永林说,这能值啥钱?山上到处都是。说完,搬起崖柏,放到海芳车子后
备箱里。
海芳临上车前,硬塞给程永林两千块钱。这一家人,跟着车,直送到村外的
隘口。
回来的路上,朋友的儿子突然说,那个姐姐跟我讲,那棵小树,是她爸爸从
很远的山上带回来的。她爸爸说,等拿到镇上换了钱,就让她去上幼儿园。
海芳慢慢把车停靠在山路边,看着耸立在眼前的大山,默默点起一支烟。
一支烟没有抽完,他已经泪流满面。
(《小小说月刊》,2019 年 10 期)
Ⅰ 检验读懂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小说详细描述到上坡子村的路及周围的环境的作用是:①群山连绵,土地
贫瘠,说明山民生存环境恶劣,交代贫穷的原因;②山高路险,衬托不避艰险看
望“兄弟”的海芳的高大形象;③场景描写具体、细致,使读者身临其境,增强
故事的真实感。( )
答案 √
2.小说两次写到程永林蹲到角落里“不声不响”,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山
- 4 -
区农民憨厚、朴实的形象,突出了程永林不堪重负而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 )
答案 ×
解析 “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分析错误,原文中“露出干净的笑,说,
吃得饱,吃得饱”,表现了程永林坚强、乐观。
3.小说描写人物的语言极其简练却传神。如程永林离开医院时与海芳的对话,
既表现了程永林的感激与真诚,又突出了海芳对程永林的体贴与关心。( )
答案 √
4.海芳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陪护生病的妻子时,发现程永林只吃剩下的三
个馒头,就邀请程永林到小饭店吃饭,并偷偷地为他交了医院里的费用。( )
答案 √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海芳的妻子之所以会对海芳说“别治了,捱到几时算几时吧”,是因为她
知道自己的病情确实已经严重到了几乎无法再医治的程度。
B.小说第二段对梧桐的描写突出了梧桐树的娇嫩,“增添些许亮色”一语营
造了温馨的气氛,让读者感受到悲凉生活中的一抹希望。
C.“大眼睛里波光闪闪”,描写出小女孩在得到漂亮衣服和玩具时内心的兴
奋激动之情,对小女孩的描写更能唤起读者对程永林的同情。
D.“一支烟没有抽完,他已经泪流满面”一句表现了海芳离开程永林的家后
内心之中充满着对于像程永林一样贫困山区人的同情与怜悯。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 项,“对于像程永林一样
贫困山区人的同情与怜悯”错误,一是“像程永林一样贫困山区人”扩大了范围,
二是“泪流满面”更多地表现的是海芳内心的感动。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通过程永林穿着“后背烂了一个大洞的破秋衣”这一衣着的描写,寥
寥数字写出了他家庭的贫穷,为下文具体写他的家庭做了铺垫。
- 5 -
B.第五段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掰碎”“丢
进”“搅匀”“扶起”“抹了抹嘴”这些细微的动作表现了程永林对妻子关爱。
C.海芳在下雨时拉着程永林到医院外面的小饭店吃饭,小说中的雨既是故事
发生时的一个自然环境和特定场景,又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D.“下了高速,车子一头扎进豫西绵延的大山里”,此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
手法,“一头扎进”使车具有了人的动作,从侧面描绘出大山的深广。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力。B 项,“扶起”不属于细微的动
作,原文中“将妻子扶起”不属于细节描写。
3.程永林把很值钱的崖柏说得极不值钱,还说“山上到处都是”,作者这样
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在性格上,刻画出了程永林知恩图报的性格特征;把原本值钱的崖
柏说得毫不值钱是为了让对方坦然接受,由此可见程永林知恩图报的真诚和质朴。
②在情节上,与下文他女儿说的话形成反差,使情节富有波澜。(每点 2 分,意思
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中重要情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理解情节的作用可以
从情节的内容本身、和其他情节的关系、人物形象、中心思想、小说结构等几个
方面思考。这处情节本身表现了程永林对朋友帮助自己的感激之情,从人物形象
上看,表现了程永林不计利益用真情回报真情的纯朴善良和坦荡;从情节上看,
这处情节和女儿所说的真相形成反差,故事富有波澜并引人深思。
4.小说为什么要以“远山上的崖柏”为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远山上的崖柏”为题可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
读兴趣;②“远山上的崖柏”是本文的抒情载体,它承载着程永林对海芳的真情,
以它为题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海芳的善良、乐于助人和程永林的朴实憨厚、
懂得感恩;③“远山上的崖柏”富有象征意蕴,程永林知恩图报的高贵品质和这
- 6 -
株崖柏一样珍贵而难得,以此为题,有助于表现文章的主题。(每点 2 分,意思对
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标题的分析可以从读者的
阅读感受、小说的人物形象、主题等几方面思考。这篇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远
山上”指程永林所居住的地方,“崖柏”指程永林和海芳之间真情的见证。以它
为标题能吸引读者阅读;同时崖柏承载着程永林对海芳的真情,以它为标题突出
了程永林的人物形象和高贵品质,表现了文章主题。
Ⅲ 读写结合
学会感恩
感恩是心灵对爱的展现,是心灵对真、善、美的传播,是一种处世哲学,也
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存在于生活的细节中:一句温情的话语、一个感激的眼
神、一次小小的馈赠……居里夫人给自己的小学老师寄去机票,帮助老师实现多
年的愿望;困窘的小贝利给帮助过自己的教练挖了个树坑,当作圣诞礼物;小黄
香冬天为父亲暖被,夏天为父亲赶蚊子的“孝亲”行为;本文中程永林将贵重的
崖柏赠送给海芳的感恩行为……
感恩父母,是他们养育我们成长;感恩老师,是他们教授我们知识;感恩同
学,是他们鼓励我们前行……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卑微;无论你生
活在何地何处,或是有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会
更加美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长满茅草的土地
蒙福森
老高走进小喜家时,看见小喜正从网兜里把捕获的一只只小鸟捉出来,放进
木笼里。几十只绝望的小鸟在木笼里叽叽喳喳地乱叫乱撞。
“哎呀,三叔,你咋回来啦?啥时候回来的?”小喜抬头看见老高,十分意
外,惊讶地问。
“我再不回来,我的地不知道被你糟蹋成啥样子了!”老高语气里带着火药
- 7 -
味,怒气冲冲地回了一句。
小喜赶紧停了手中的活,擦了擦手,从裤兜里掏出纸烟,递给老高:“来,
三叔,抽根烟,消消火。”
老高看见了烟,烟瘾被勾起了,火气消了点。他拿了一根,凑到小喜的打火
机前,点燃了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又一口,然后慢悠悠地吐出来,一串烟圈儿
打了几下旋,飘散在空气里。
“唔,还是在老家好啊,想喝就喝,想逛就逛,想吸烟就吸烟,多好!”老
高眯着眼,一副沉醉的样子。
“三叔,你这次回来,打算住多久?”
“住多久?这是我的家,我不走啦。哦,还有,我的地,我要收回来了。你
小子不实诚,净整一些花花架子!”
“三叔,我咋不实诚了?”
“我问你,好好的地为啥不种庄稼种草了?”
“种草咋啦?种草不行吗?种草比种水稻、花生、玉米的收益高多了。再说,
你把地租给了我,我喜欢种啥就种啥!”小喜抬高了声音。
“地是用来种庄稼的,种草就不行!”老高气愤地说,“我种了一辈子地了,
村里谁不夸我种得好,地里长这么多野草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几年前,老高的老伴儿去世了,儿子不放心他一个人在老家,接他到省城去
住。家里那几亩地就转租给小喜。老高一辈子种惯了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他跟土地的感情甚至比老伴儿还要深。老高人在城市里挤来挤去,他的魂却在乡
下游荡。城市生活简单方便,他整天除了做做饭,也没别的活干,日子一久便觉
得很无聊。老高知道,自己还是喜欢老家民风淳朴的邻里关系,喜欢老家那条清
澈见底的河流,喜欢那散发出清香气息的土地和庄稼。最初,老高几乎天天发梦,
梦见一望无际的田野,梦见小桥流水竹木掩映的村庄,梦见自己在挥汗如雨地收
割庄稼……很多个晚上,老高醒过来,泪湿枕巾,唏嘘长叹,辗转反侧。
有一次,老高到城郊去,看见城市在继续扩张,路在不断延伸,一个即将拆
迁的村庄,孤零零的,什么都没有,只留下断壁残垣和走不动的树,以及在寒风
- 8 -
中瑟瑟发抖的杂草。那一刻,老高触景生情,潸然泪下,蹲在地上很久起不来。
恰好,儿子要回到家乡的县城办事,他就跟儿子的车回来住几天。
老高一回到乡下老家,顾不上旅途劳顿,顾不了满院杂草丛生,墙壁潮湿泥
粉剥落,甚至水也不喝一口,立刻扛着锄头,到他的地里去了。
野外,阳光明媚,云淡风轻。田野里,正抽穗扬花的水稻、花生、玉米葱茏
翠绿,像绿色的地毯绵延到远方,一望无际。城市里,哪有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景
色!老高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踩着曲曲折折的田间小路,闻着泥土和庄稼散发出
来的清香气息,高声哼唱着家乡小调。
可等老高走近了他的地时,却看见高过人的茅草,葳蕤茂盛。最初,老高以
为小喜外出打工,抛荒不种地了,仔细一看,不是抛荒,而是他种了草。高密的
茅草,在四周绿油油的庄稼地里,分外惹眼;茅草上布满细小的丝网,有几只小
鸟不小心碰到了网,挂在上面,绝望地挣扎哀鸣。
老高气得差点昏倒,问了在附近地里锄草的邻居,才知道小喜这几年来,一
直在老高的地里种草捕鸟,每年捕鸟的收入有十几万。
老高气冲冲地来到小喜家,他要收回他的地,不租了。
小喜说不过老高,便拿出租地合同:“三叔,你看看,你的地租给我了,这
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你可不能反悔!”
老高瞄着上面的字,他一笔一画的签名,眼前浮现出地里又高又密的茅草,
茅草上挂着几只被丝网缠住的绝望挣扎哀鸣的小鸟,气得七窍生烟,猛地夺过租
地合同,三下两下就撕得粉碎,纷纷扬扬的碎纸片像蝴蝶飞舞。
“三叔,你毁约……”小喜望着满地碎纸片,像被人掐住了喉咙,说不出话
来。
后来呢,后来老高就留在了乡下,他离不开那片种了一辈子的土地。
老高的儿子找到我,想让我劝说他爹离开老家,跟他去城里享受幸福生活。
我费尽口舌,老高始终没有答应。我到老高的地里时,看见他正挥汗如雨地忙活
着。
老高的背影融入秋日的夕阳下,满头白发被晚霞染得一片灿烂。
- 9 -
(选自《广西文学》,2019 年第 4 期)
Ⅰ 检验读懂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本文的结尾属于补充式结尾,这种结尾有对上文情节的补充和呼应作用,
点明了老高这次没有跟着儿子去城里“享受幸福生活”,而是留在了老家,因为
他离不开他那片种了一辈子的土地。使老高热爱、珍惜土地的老一辈农民形象更
加鲜明,并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
答案 √
2.小说结尾段的环境描写营造了温馨气氛,通过这一环境描写让读者体会到
老高重新种回自己土地的愉悦心情,深化了文章主旨。( )
答案 √
3.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个性化鲜明,符合人物身份,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
特征。如:“种草咋啦?种草不行吗?种草比种水稻、花生、玉米的收益高多了。”
小喜的这句话就把他唯利是图、不珍惜土地的性格特征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
答案 √
4.小说中的“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跟鲁迅的《孔乙己》中的“我”在文
中的作用是一样的。( )
答案 ×
解析 鲁迅的《孔乙己》中的“我”是贯串全篇的线索人物,起到了结构全
篇的作用。本文中的“我”没有这样的作用,“我”只是见证了老高重新种回土
地的喜悦心情,交代了文章的结局,并不是全篇线索人物,没有起到结构全篇的
作用。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喜让老高抽烟,老高抽烟时感受到农村的自由和快乐,老高沉浸在喷烟
圈的快乐中,暂时忘记了小喜荒废自己农田的闹心事儿。
B.“像被人掐住了喉咙”,其实小喜并没有被掐住喉咙,作者这样描述表现
- 10 -
了小喜面对老高的做法内心无法接受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C.结尾处“我”劝说老高回城里的情节,一方面表现了老高儿子对父亲的孝
顺,另一面也强化了老高对土地、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D.最后一段描写了老高在秋天的夕阳下认真劳作的身影,“满头白发被晚霞
染得一片灿烂”让读者感受到老高获得真正归宿时的满足感。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暂时忘记了小喜荒废
自己农田的闹心事儿”属无中生有,由后面内容可知,老高并没有忘记。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通过老高偶遇即将拆迁村庄时的伤感、老高的梦境和老高田地里挣扎
哀鸣的小鸟,渲染出了老高对土地、对农村生活的深深的依恋之情。
B.文中画线部分用生动、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优美、繁茂、充满生机的乡村田
园风景图,烘托了老高回家看到田地后自由自在、愉悦兴奋的心情。
C.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叙述顺序,作者先交代老高找到小喜讨要说法,再从头
叙述老高离开家乡将田地租给小喜,小喜却用来种荒草捕鸟的事情。
D.本文以“长满茅草的土地”为标题,是因为“长满茅草的土地”是老高和
小喜产生矛盾的焦点。这一题目还可以为读者提供解读主题的路径。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力。“老高田地里挣扎哀鸣的小
鸟”不能表现老高对土地、对农村生活的深深的依恋之情,它表现了作者对小喜
这种唯利是图、不珍惜生命行为的批判。
3.在这篇小说中老高和小喜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请结合文意分析他们二
人为何会产生矛盾冲突。(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们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冲突是因为二人对待土地的态度不同。以老高
为代表的老一代农民对土地有深深的感情,他们将种地看作自己的使命,在他们
的意识里土地只有用来种庄稼才能实现土地的价值和其个人的价值;而以小喜为
- 11 -
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更看重利益,他们对土地没有感情,他们认
为土地就是赚钱的工具,只要能赚钱,土地可以用来做任何事情。两代人观念不
同,自然会产生强烈的矛盾冲突。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矛盾冲突的分析能力。小说的矛盾冲突的设计,主要
是为了表现人物形象、中心思想,同时也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此题考查矛
盾冲突发生的原因,从小说内容入手可知,老高和小喜因观念不同而产生了强烈
的冲突,老高是老一代农民,对土地怀有深刻的感情,他们一生的衣食住行都来
自于土地种植的庄稼,在他们的意识里土地用来种庄稼才是正途;而小喜作为城
市化进程中的新一代农民,他们只看重利益,对土地感情淡漠,只要能获取利益,
土地用来干什么都可以,所以二人会产生强烈的矛盾冲突。
4.小说中小喜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认真阅读文章进行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通过小喜在良田种草的行为折射出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人唯利是图
的做法,表达了对城市化进程中不良社会现象的批判;小喜和老高构成鲜明对比,
在小喜的反衬下使老高热爱土地、珍惜土地和依恋土地的形象更加突出;二人言
行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逐渐消亡的惋惜。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人物形象作用的分
析,首先要了解人物形象特征,然后再放到文中,看人物形象和其他人物形象是
否构成对比或衬托作用,看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关系,看人物形象在文章结构上的
作用。本篇小说中,小喜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农民,他反映了现实中的此类不良社
会现象;他和老高构成鲜明对比,反衬出老高热爱土地的形象;同时他的人物形
象也表现了作者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逐渐消亡的惋惜。
Ⅲ 读写结合
“新”农民
习主席给“新”农民的注解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龚丽红的无公害蔬菜已经被端上千千万万户家庭的餐桌,她带领周围农户解决了
- 12 -
国家“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难题。朱一鸣在家中茶厂原有白茶的基础上,
引进了新茶黄金芽,革新茶叶炒制技术,坚持无农药有机肥种植茶树。顾若君在
自己的农庄里养鸽子产蛋形成收益,鸽子粪浇灌葡萄园、桃园,果园中的杂草喂
猪,猪粪滋润农田,农田中的作物用来养殖鸽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健康的无污
染的绿色循环模式……
这些“新”农民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他们用科技手段改变了土地
的种植方式,他们用新的理念改变着农村落后的面貌,他们用智慧的头脑改变着
农民的生活。他们不同于文中投机取巧的小喜,他们跟老高一样,深爱着自己的
土地。为了土地能有更好的收获,他们不断改变,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敲铜锣的孩子
袁省梅
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铜锣黄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
来,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
敲铜锣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宽大的棉袄随着胳膊的摆动,像罩了个罩子
般硬撅撅地晃,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他看上去也不冷,额头冒着汗,
把一面铜锣敲得嘹亮。戏台子下蹲的、站的来了好多人。冬闲,人们都出来看个
热闹。
开始演出了。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已经脱了棉袄棉裤,光着脊背,只穿条灰
白的单裤子,在一个黑脸大汉的指挥下,钻火圈、骑单车、抛大缸……
表演顶尖刀的是敲铜锣的孩子和黑脸大汉。一把亮闪闪的尖刀,一头顶在那
孩子的脖子上,另一头顶在黑脸大汉的脖子上。一旁的铜锣皮鼓噼里啪嚓,敲打
得紧紧慢慢。看热闹的人心也跟着紧紧慢慢地乱扑腾,就见那黑脸大汉和那孩子
顶着尖刀,伸开着两臂,一步一步转着圈走得缓慢、沉重。只见那孩子的脸涨得
紫红黑亮,眼睛瞪得溜圆,眼珠子快要蹦出来般,凸出了眼眶,亮的尖刀已经深
深戳进了他的喉里。细的棍子一点点弯曲,弯曲……终于,在一阵急促的锣鼓声
中,在人们的唏嘘中,棍子咔嚓折断。那孩子和黑脸大汉慢慢收了气息,微微笑
- 13 -
着向一周的人鞠躬致意。
人们看着那孩子,顺出一口气,旋即就嗷嗷地叫起好来。人们是没想到这小
小的孩子,黑黑瘦瘦的,还有这般好的气功。有胆大的娃娃悄悄走上去,想摸那
孩子的肚子。那孩子故意将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们小心地刚碰到他的肚子,他
忽地瘪了下去,吓得娃娃手一弹,倏地缩回。那孩子就嘿嘿笑,一旁的人都嘿嘿
笑。
锣声又响在羊凹岭的巷子时,敲铜锣的孩子开始挨家挨户地收粮食了。
那孩子见了门,不进去,站在门口把铜锣敲得响亮。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
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或者是,一瓢麦子三四个玉米穗,反
正是,家里有啥,就给点啥。那孩子见人拿了东西出来,就不敲了,鞠一下躬,
翻过铜锣,接了粮食。出了门,他把铜锣里的粮食装到一只灰的布袋子里。
走到二豁子家门口时,巷里闲坐的人使着眼色不让那孩子在二豁子家门口敲
铜锣。二豁子没有男人,一个寡妇扯着七个淌鼻涕的娃娃,日子过得烂抹布样皱
巴。况且,凭着二豁子的性格,她除了能给你一口唾沫一顿斥骂,还能有什么?
那孩子看着人们给他挤眼扯嘴的,以为人家跟他开玩笑,他也朝人们挤眼扯
嘴地逗闹。笑闹中,就站在二豁子家门口把铜锣咣咣地敲响了。
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的二豁子看见那孩子手上捧着锣,站在当门口,脸上
就黑下一层,撅着嘴,不耐烦地摆着手,走走走。
那孩子却不走。
二豁子看那孩子的黑眼睛溜溜地瞪着她,短的头发硬撅撅地直愣愣,就有点
可笑。
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
那孩子不说话,也不走。
门口看热闹的人哄地笑了,都说留下吧,给二豁子当儿子吧。
捧铜锣的孩子还是不说话,笑笑,把铜锣往二豁子脸前凑。二豁子看见铜锣
暗哑的光映出那孩子一张谦卑的倦容,抬眼就看见那孩子的眼神也清明,也倔强,
好像是,还有点忧郁。
- 14 -
二豁子的心莫名地疼了一下。
这娃。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
有人说,做她娃多好,省得你跟个讨饭的一样可怜。
那孩子突然敲响了铜锣,咣的一声,响亮,突兀,也寒凉,冰块般撞向每个
人。人们一个哆嗦,还没回过神来,那孩子缓缓地说,我不是讨饭的。说着,一
手提着铜锣,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上,在人们的一片惊叹中,走了。
那孩子走了好一会儿了,木槌撞在铜锣上的声音,当当当,还清凉凉地响在
二豁子的耳边,细碎,纷乱。
这娃,脾气还挺大。
嗤,再大也是个耍把戏讨饭的。
别说了。二豁子突然大吼一声,白白黑黑的碎语刀切般没了,人们瞪着二豁
子,不明白她好好的,咋就生气了。
二豁子从裤腰里摸出一个黑灰的手绢,抽出五角钱,把手绢包好,又塞到腰
里,一手抓了三四个玉米棒子,踏踏地跑了出去。人们面面相觑,抬头看天,讪
讪地,天要变了,好像是。
人们撵着二豁子时,她已经往回走了。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
铜锣,又敲了一下。人们看见那孩子的手上捏着一张皱巴巴的五角钱。过了一会
儿,那孩子提着铜锣还在那儿站着。
夕阳红亮,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
(有删改)
Ⅰ 检验读懂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敲铜锣的孩子在表演顶尖刀时“眼睛瞪的溜
圆”“眼珠子快要蹦出来一般”的描写,体现了表演的危险,也表现了敲铜锣的
孩子的吃苦耐劳的品质。( )
答案 √
2.小说虽是以“敲铜锣的小孩”为题,但其主要描写对象是二豁子。写敲铜
- 15 -
锣的小孩的目的是从侧面衬托二豁子的形象。( )
答案 ×
解析 “但其主要描写对象是二豁子”错误,小说主要描写的是敲铜锣的小
孩,主要是为了突出小孩自尊自强的性格特点,而二豁子则是作者描写的次要人
物。
3.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手法,能够直接、客观的展现敲铜锣的孩子的
表演以及敲铜锣的孩子和二豁子之间的故事情节,叙述比较灵活自由,不受限制。
( )
答案 √
4.小说通过描写敲铜锣的孩子通过表演向人们收粮食这一故事,写出了敲铜
锣的孩子的独立自强,希望通过自己的汗水去换取粮食。( )
答案 √
5.小说开头“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的环境描写,不仅交代了
故事发生的季节、时间,还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
答案 ×
解析 开头的环境描写,目的是突出天气的寒冷,与主人公的出场的衣着作
对比,从而表现主人公的形象。
6.“二豁子从裤腰里摸出一个黑灰的手绢,抽出五角钱,把手绢包好,又塞
到腰里。”作者连用了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二豁子拿钱的动作,表现了二豁
子的善良心性。( )
答案 √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一段“铜锣黄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来,咣,咣,咣。正在玩
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对于耍把戏的欢迎说明羊凹岭精神生活的贫
乏。
B.演出结束后,敲铜锣的孩子挨家挨户收粮食时,“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
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这说明羊凹岭人们的慷慨。
- 16 -
C.文中“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这是二豁子故意为难孩
子,想让孩子知难而退,不问自己要粮食。
D.文章倒数第二段,“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
下”,运用动作描写,表现敲铜锣的孩子对二豁子的反转行为有点懵,下意识地
用敲锣表示感谢。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B 项,“这说明羊凹岭人们
的慷慨”错误,应是表现了羊凹岭物质生活的艰苦。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敲铜锣的孩子表演顶尖刀时极其紧张,演完后则微笑地向人们鞠躬致意,
幽默地逗弄着娃娃们,前后对比鲜明,一位在艰难生活中乐观抗争的人物形象跃
然纸上。
B.作者注重对出场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敲铜锣孩子“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
露了半截”,二豁子“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等描写,用笔精省,却凸显人物
的生活状态。
C.周围看热闹的人们听见锣声就拿出家中粮食给敲铜锣的孩子,并且劝孩子
不要在二豁子门口敲锣,以免自讨没趣等情节,说明羊凹岭地区乡风淳朴,人们
与人为善。
D.“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这一细节描写充分体现了二豁
子的心理活动:她非常同情、喜欢敲铜锣的孩子,但是否收养这个孩子,她内心
还是犹豫。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综合分析能力。D 项,“但是
否收养这个孩子,她内心还是犹豫”概括不准确。结合上下文分析,敲铜锣的孩
子并未承诺做她家孩子,二豁子让敲铜锣的孩子当她儿子也只是句玩笑话,所以
这样的心理描写不合理。
3.小说中敲铜锣的孩子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 17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老成和有担当。敲锣召集观众的是他,表演最惊险节目的是他,挨
家挨户收取粮食的也是他。②活泼顽皮,不失稚气的天性。表演结束后和村子里
的娃娃开玩笑,误会村人的意思朝他们挤眼扯嘴逗闹。③不卑不亢。挨家收粮食
时不进门,接粮食前鞠躬。④自尊和倔强。村人轻慢他跟讨饭的一样,他以锣声
表达抗议并转身离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考生应到文中圈出描写孩子的
内容,然后根据这些描写进行概括。如“敲铜锣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表演
顶尖刀的是敲铜锣的孩子和黑脸大汉”“敲铜锣的孩子开始挨家挨户地收粮食
了”,从任务的分派来看,这表现出孩子的少年老成和能担当的特点;如“那孩
子故意将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们小心地刚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瘪了下去,吓
得娃娃手一弹,倏地缩回。那孩子就嘿嘿笑”,这表现出孩子的活泼顽皮,不失
稚气的天性;如“那孩子见人拿了东西出来,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过铜锣,
接了粮食”,这表现出孩子处事的不卑不亢;如当别人说他是乞丐的时候,“那
孩子突然敲响了铜锣……在人们的一片惊叹中,走了”,这表现出孩子的自尊和
倔强。
4.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②通过环境描写,赞美艰难困
苦中绽放的人性美的光辉,升华了主题。③语言含蓄,蕴含丰富而强烈的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这是针对
小说结尾设题。一般从结构、人物形象、主旨等角度思考作答。“夕阳红亮,将
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这是以环境描写收尾,这与第一段“初
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的景物描写形成呼应,首尾圆合;“红亮”“温
暖”说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人情,羊凹岭的生活也许是贫瘠的、艰苦的,但在
这种艰苦的生活中,我们依然能看到温暖的人情,作者借助环境描写,赞美艰难
困苦中绽放的人性美的光辉,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文章以环境描写收尾,一般都
- 18 -
是意味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
Ⅲ 读写结合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一手铜锣,一顶尖刀,敲走了懒惰,赢来了自尊。
一个人可以贫穷,但不可以没有尊严,敲铜锣的小孩,虽然艰苦,但却坚持
用自己的努力来换取粮食。就像《礼记》中的那个齐国人,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
之食。然而,现在的社会却莫名多了很多“不劳而获”的人,他们朝出夜归,看
似辛苦之极,实则坐落街头,伸手索取。
俗话说,“人穷志不短”,人穷并不可怕,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磨炼的舞
台,它可以很早地让我们学会自尊自爱,也可以让我们懂得父母的艰辛,促使我
们长大。但是如果一个人失去志向,失去尊严,那么他就失去了在这个世界奋斗
的机会,也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做人应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
之静美,或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貂皮大衣
马克·吐温
收到通知接受遗产的信后,阿曼达的快乐简直无以形容。她是多么希望她的
丈夫还在世,这样他们就可以用这笔馈赠安享老来福了。
她并不那么穷,凭她的工作所得,她也生活得不错。然而,她并不满足于 25
年来所过的俭朴生活,她向往的是五光十色的奢侈品——那些她过去根本无力问
津的东西。
阿曼达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令她暴富的信。那可是一大笔钱,远远超出了她的
期望。而今她所面对的问题是:怎么花这么多的钱呢?当然消费方法成千上万,
可是,在她的内心深处,答案早已存在:一件貂皮大衣。她一辈子梦寐以求的,
就是一件貂皮大衣。
一旦决定,她马上走进一家皮草行,在那里看遍了所有的貂皮大衣,而后选
- 19 -
出了她最喜欢的一件。
“您穿正合适,夫人。”当然了,那还用说,她感觉美妙极了,恨不得马上
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华贵,并向每一个人示善。
她随便地数出了钱,傲慢地付清了账。正是早春二月,其后的十余天里,貂
皮大衣令阿曼达尽领了风骚。生平第一次,她觉得生活是如此的幸福和快乐。每
晚就寝前,她都要仔细端详它,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起它。所以,她真
害怕这心爱之物会被盗去。她为它保了险,保金不菲。
在家待着时她就放心,她的貂皮大衣不会遭遇不测。出门时她也不怕,她可
以穿着它。尽管如此,也烦恼频生:要弄脏大衣可太容易了。天气日渐转暖,阿
曼达的烦恼也与日俱增。她不能穿貂皮大衣出门的季节来得太快了。四月的第三
周,她突然发现世间万物中,她最恨的莫过于夏天了。在绝望中,她眼见夏天逼
近,尽管她的绝大多数朋友都厌恶漫长的冬季,翘盼晴暖的天气。
夏天最终来到了。晴空万里,骄阳似火,阿曼达被迫只得待在家里与大衣为
伍。她偶尔出去一趟,把大衣留在家里,却又惶惶然不知所措。后来,她惊奇地
发现自己对貂皮大衣已经恨之入骨了。她跑出去,跳上出租车,直奔皮草行。“我
想退了它,”她说,“你们看,它还跟新的一样。”可是店主告诉她,由于貂皮
跌价了,所以她只能得回原价的五分之一。阿曼达的心凉了。“真抱歉未能满足
您的要求,夫人,”店主说,“再见。”打那以后,阿曼达处心积虑地构想如何
除去这个大包袱。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无法卖掉它,但她可以遗
失它,不是吗?大衣是保了险的。如果她成功地丢了它,就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
百分之百的赔偿。要“遗失”一件貂皮大衣也绝非阿曼达所想的那般容易,但是
她还是成功了。她坐上出租车,在闹市区下了车,并将大衣弃置在后座上,仿佛
她真的忘了似的。然后她徒步回家,又变成了自由人。
一到家,她马上写信向保险公司索赔。十天后,她去了保险公司。
“我们已收到了您的信。一切都安排好了。”
“你要记住,保险政策第十五条给予我们以赔偿实物的选择权。我们正准备
这样做。”
- 20 -
“什么!”
“很简单,您只能再选一件貂皮大衣。我们会付钱的。”她乞求,她哀号,
可都无济于事。她必须有一件貂皮大衣,她被判了“终生监禁”。
(有删改)
Ⅰ 检验读懂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阿曼达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令她暴富的信”,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她不敢
相信眼前的巨额财产属于自己,她想通过读信来确定这是真的。( )
答案 √
2.阿拉曼接受了那笔财产,她希望她的丈夫还在世,这样她就可以不用工作,
用这笔馈赠安享晚年了。( )
答案 ×
解析 “这样她就可以不用工作”于文无据。
3.小说开头写到,她收到接受遗产的信后,简直快乐得无法形容,体现了她
是一个贪婪的人,这也为她后来遗弃大衣骗取保险做铺垫。( )
答案 ×
解析 “体现了她是一个贪婪的人”错误,只是客观地写出了她的开心。“这
也为她后来遗弃大衣骗取保险做铺垫”强加因果。
4.“每晚就寝前,她都要仔细端详它,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起它”
可见,貂皮大衣已成为阿曼达生活里重要的一部分,是阿曼达为物所累的前奏。
( )
答案 √
5.阿曼达遗弃大衣后她感觉自己变成了自由人,在保险公司赔偿她大衣时她
感觉自己被判了“终身监禁”,这体现了她将无法摆脱追求华贵生活所带来的烦
恼。( )
答案 √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21 -
A.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可以概括为:接受遗产买大衣——享受大衣——看守
大衣——遗失大衣——获赔大衣。情节的发展逐步展现了主人公阿曼达的性格特
征。
B.“她为它保了险,保金不菲”,这一情节一方面说明了阿曼达对这件貂皮
大衣喜爱至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貂皮大衣的华贵,同时为下文的情节埋下了伏
笔。
C.“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对貂皮大衣已经恨之入骨了”,表明阿曼达对奢侈品
有了新的认识,客观感受到大衣带给自己的麻烦。
D.“晴空万里,骄阳似火”,阿曼达一向最恨的季节的到来,更增添了她心
情的烦躁。这一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的性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D 项,由第
七段“她突然发现”可知,夏天不是阿曼达一向最恨的季节。此外这一环境描写
也没有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这篇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顺叙的叙述顺序,使得情节的展开
紧凑而有条理,这也便于读者接受理解。
B.小说以“貂皮大衣”作为标题,点明了小说写作的主要内容,文中所展现
的“拜金主义”思想也在其映衬下变得形象可感。
C.阿曼达由一个自食其力、生活俭朴的人变成一个贪图享乐、虚荣至极的人,
都是由于那一笔意外的遗产所得,这也反映出“金钱是万恶之源”的主题思想。
D.小说最后的画线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刻画了阿曼达作茧自缚的处境,
同时也一语双关,道出了人被物奴役囚禁的社会现象。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C 项,“金钱
是万恶之源”并非本文的主题,本文所表现的是对人性虚荣和贪婪的批判。
3.小说主人公阿曼达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 分)
- 22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阿曼达是一个爱慕虚荣、追逐奢华,却又虚伪贪婪,最终为奢华(或财
富)所累的女性形象。她不满足于俭朴的生活,对奢侈品梦寐以求,拥有之后觉得
幸福快乐;后又被奢侈品带来的现实的烦恼搞得焦头烂额,想要以欺骗的方式获
得全额赔偿,最终还是落了个无法摆脱的下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作品对人物所
进行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体会其性格特点,还要注意在情
节发展中把握人物性格。从“她并不满足于 25 年来所过的俭朴生活,她向往的是
五光十色的奢侈品”“她感觉美妙极了,恨不得马上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华
贵”“如果她成功地丢了它,就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百分之百的赔偿”“阿曼达
处心积虑地构想如何除去这个大包袱”,我们可以看出她爱慕虚荣、虚伪贪婪,
而又为财富所累。
4.小说的结局独具匠心,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情节上,以阿曼达仍获赔一件貂皮大衣作为结局暗合了上文“貂皮
降价”的伏笔,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2)人物形象上,阿曼达最后的“爆发”,进一步凸显了她为物所累,无法摆
脱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主题上,阿曼达最终无法实现其获赔全款的如意算盘,并且以近乎荒诞的
结局收尾,深刻地讽刺了如阿曼达一类爱慕奢华却又虚伪贪婪之人,批判了当时
社会“物欲最大化”的腐朽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的能力。此题可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回答。情节上,阿曼达获赔貂皮大衣
照应上文貂皮降价的伏笔,非常巧妙;人物形象上,阿曼达最后的“乞求”“哀
号”进一步凸显了她为物所累,无法摆脱的形象;主题上,阿曼达的结局讽刺了
如阿曼达这一类爱慕奢华、虚伪贪婪的人,批判了当时社会物欲横流的现象和追
逐物欲的腐朽思想。
- 23 -
Ⅲ 读写结合
别让自己成为金钱的傀儡
菲尔丁说过:“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那他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金钱
最像魔鬼的地方,就是它以虚荣迷惑人们的心灵,让人们为之付出代价。阿曼达
因为虚荣进入了华贵生活的“监牢”。马蒂尔德因为虚荣让自己经历了 10 年劳苦
的节俭生活。现实中有很多人本着“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原
则,杀人放火,勒索抢劫,这些人对金钱的崇拜远远超过了人格的本身。
其实,金钱并不是罪恶的,罪恶的是我们对于金钱的态度,不应将其视为准
则,也不要过分地鞭笞诋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确对待财富,生活才可如
鱼得水。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心本就是一汪清澈的湖水,我
们应该坚守本心,避免污秽的侵蚀。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喀秋莎
田洪波
中午时分,响彻在两边战壕上空的枪声开始零星起来。渐渐地,硝烟也一丝
丝散去,意味着酷烈的战斗进入一个休整的间隙,很多人都长出了一口气。十余
个尚是娃娃脸的士兵全身心放松下来,逐渐恢复他们本真的一面,开始嬉闹起来。
连长安德烈无声地笑笑。看到这样的场面他很欣慰,毕竟在德军猛烈的炮火中他
们毫发未损。这是一支多数由青年人组成的步兵加强连,他们刚刚在与德军的交
火中占了上风。
时间真快啊!安德烈闭目想着心事。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他领着这群孩子与
德军奋战。当初,他们的父母信任地把孩子们领到他面前时,他还是有一丝担心
的。可是,经过炮火的洗礼,安德烈现在觉得他们已经是成熟的战士了。
士兵们轻声哼起了歌,安德烈依然淡淡笑着。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旋律:正
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漂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
春光……安德烈把身体往壕沟的深处偎了一下,摸出宽宽的烟叶卷了支烟叼在嘴
- 24 -
上。喀秋莎,正义的喀秋莎,那是他们心灵深处最神圣的三个字了。
“嘘,你们听!”突然有人把手指压在了唇上,示意大家注意德军那边传出
的声响。
安德烈急忙把烟按灭在焦黑的泥土里。大家都悄然侧起身,屏息静听德军的
风吹草动。大家的笑容开始收紧了。“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
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
见鬼,居然有人在唱《喀秋莎》!是德国人在唱吗?他们也喜欢《喀秋莎》?
怎么会呢?那是我们苏联人民的歌曲啊!安德烈惊诧地瞪大了眼睛。他感觉周身
的热血在沸腾。该死的德国佬,不许你们玷污神圣的喀秋莎!
大家都听得真切,都把目光转向安德烈。安德烈分明听到自己身体里的每一
个骨节都在炸响,他一脸凛然地拿起了望远镜。果然,他看到几个德军士兵正围
在一架留声机前,有滋有味地跟着哼唱。让安德烈万分气愤的是,他们居然那样
陶醉,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战场上。
安德烈觉得这是不能熟视无睹的,他甚至认为,这全然就是德军在向他们挑
衅!是的,他们拥有先进于己方数倍的武器,他们人数占优,他们中的许多人战
斗经验丰富,但他们不可以唱我们国家的歌曲,不可以用这种方式蔑视我们!这
就像自己的孩子,不共戴天的敌人可以随便地抱吗?可以肆意地喜欢吗?那无异
于剜我们的心头肉!
“准备战斗!”安德烈下达了命令。他的声音听上去很决然。
可是副连长瓦西里用手压住了他的枪身,事实上瓦西里一直在观察安德烈的
情绪变化,现在他不能不挺身而出了。瓦西里缓和着语气说:“没有接到上级命
令,这仗不能打!力量太悬殊了,刚才的胜利并不能说明什么。作为一连之长,
你不能意气用事!”
安德烈冷笑:“情况特殊,不请示也没错!就算我答应,那你问问孩子们答
不答应!”安德烈等到的是青年人的一致响应,他们摩拳擦掌,义愤填膺,纷纷
将子弹推进枪膛。瓦西里还想再说什么,安德烈已经大手一挥,指挥战士们各就
各位,随着一声号令,密集的子弹就雨点一样向德军阵地射去。
- 25 -
战斗又开始了,这一次持续的时间似乎更长,也更惨烈,双方都不断有人倒
下去。安德烈杀红了眼,带领几个勇敢的战士冲锋在前,打退了敌人,占领了德
军刚刚还逍遥自在听歌的阵地。
到处是残垣断壁,一些树木还在燃烧。在一条战壕里,安德烈看见那架留声
机还在转动,《喀秋莎》的旋律还在飘扬。他走上前用手搬开了唱针,拿起唱片。
阵地上死一般寂静。
瓦西里悄悄站在安德烈身后,沙哑着嗓子轻声说:“孩子们……都牺牲了!”
他看见安德烈身体摇晃了一下,然后那个庞大的身躯慢慢跪了下去,最后匍匐在
地,哭成颤动的一团。
(有删改)
Ⅰ 检验读懂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安德烈觉得这群孩子在德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中毫发未损,自己感到很欣慰,
说明他们经过炮火的洗礼,现在已经变得成熟了。( )
答案 √
2.小说在刻画人物时,使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等,在描述敌我双方实力
的对比时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答案 ×
解析 “夸张的修辞手法”错,这里没有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3.如果德军没有哼唱具有挑衅意味的《喀秋莎》,这群孩子可能不想再投入
战斗了,因为他们对战争非常痛恨。( )
答案 ×
解析 表述错误,原文没有这样的信息。
4.这篇小说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正是这无情的战争,把这些富有朝气的孩子
们的美好生活和前程给断送了。( )
答案 √
Ⅱ 解答题目
- 26 -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安德烈“把烟按灭在焦黑的泥土里”,大家“悄然侧起身”“屏息静
听”“笑容开始收紧了”都说明战士们情绪的变化,最后变得愤怒了。
B.在特殊的一段历史岁月,《喀秋莎》具有象征意义,敌军唱自己国家的歌
曲,让我们的战士们都觉得是在蔑视自己,是对我军的挑衅,激起了战斗的热情。
C.副连长瓦西里是次要的人物,在具体情节中起到衬托的作用,他认真观察
安德烈的情绪变化,通过行动控制安德烈,这说明他对当前的形势有清晰的判断。
D.安德烈跟青年人一起对战敌人的场面描写,说明了战争的惨烈,虽然占领
了敌方阵地,但是死伤是惨烈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也说明了战争的无情。
答案 A
解析 A 项,“按灭”“侧起身”“屏息静听”“笑容开始收紧了”是对人
物的动作和面目表情的描写,能够看到人物情绪的变化,但是没有体现情感的愤
怒。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开头的环境描写突出了激烈的交战之后短暂的平静,年轻的战士们也恢复
了本真的一面,这为后文哼唱歌曲、听到歌曲做了铺垫。
B.德苏两军力量悬殊,然而处于劣势的苏军两次击退了敌人,说明《喀秋莎》
的歌曲在战斗中起到了鼓舞人心的巨大作用。
C.小说善于使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同时辅以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凝
练传神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既有群体形象,也有个体形象。
D.文中用“娃娃脸”“本真”“嬉闹”“孩子”等词语来形容这群年轻的士
兵,字里行间饱含对这些保家卫国的青年战士们的喜爱之情。
答案 B
解析 B 项,文中没有提及《喀秋莎》在第一次战斗中起到的作用。
3.小说中《喀秋莎》的歌声出现了多次,请简要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4
分)
- 27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结构方面:贯穿全文,是小说的线索,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喀秋莎》
是苏联战士心中正义和神圣的化身,德军的哼唱激起了他们内心的愤怒,进而引
发又一次的战斗,到最后年轻的战士们全部牺牲,连长捧着唱片失声痛哭。②人
物方面:丰富了人物形象。当心中正义和神圣的象征被德军玷污,年轻的战士们
挺身而出,甚至不惜为之献出生命,凸显了战士们誓死捍卫祖国尊严与荣誉的精
神。③主题方面: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喀秋莎》的温情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对
比。借美妙的歌声控诉战争的罪恶,表达战士们对美好爱情、安定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线索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喀秋莎》的歌声在文中多次
出现,多次出现的东西一般是小说强调的内容或者是小说的线索,《喀秋莎》的歌
声就是小说的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另外,很多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小说
反复提到的东西对小说的人物形象以及主题有什么作用,如丰富人物形象,深化
文章主题。《喀秋莎》的歌声也有这样的作用。小说中,本来已经取得短暂的胜利,
但休整的战士听到德军哼唱《喀秋莎》后,觉得心中正义和神圣的化身被玷污了,
便不顾一切又一次发起了战斗,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凸显了年轻战士誓
死捍卫祖国尊严与荣誉的决心,同时《喀秋莎》的温情与战争的残酷也形成鲜明
对比,对罪恶的战争进行了有力的控诉。
4.文章最后一段画横线的句子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
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这是特写,以慢镜头的方式展示了安德烈听到“孩子们都牺牲了”
的噩耗后经受不住打击而倒下去的过程;特写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从另一个
侧面凸显了战争的残酷。②表现了安德烈极度矛盾的心理,他的痛苦是因为自己
的“意气用事”还是因为战友的牺牲,或许两者兼有?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③结尾富有艺术感染力,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同时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赏析重要句子的艺术效果,要分析句子的含意和作用。在分析句子在文章中的作
- 28 -
用时,应从结构、内容、艺术效果三方面考虑。从字面意思看,这个句子展现了
安德烈听到“孩子们都牺牲了”的噩耗后经受不住打击而倒下去的过程。从结构
上看,尾句一般起到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的作用。从内容上看,要看
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从艺术效果上看,可以从修辞手
法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行文技法的角度分析,如设悬生疑、对比映衬等。这个
句子采用了特写的方式,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让我们对安德烈的痛苦原因进
行想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Ⅲ 读写结合
罪恶的战争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普通民众经历了无数次无情的战争,而一场场灭
绝人性的战争,摧毁了无数美好的事物,给人间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多少英雄含
恨九泉,多少百姓撒手西去,多少血肉之躯被炸成肉泥……我们经历了历代王朝
的相继更迭,也经历了世界大战的狂轰滥炸;经历了国内战争的相互争权,也经
历了列强国家的肆无忌惮。
世界原本是一家,为何战争会爆发?是欲望、贪婪和霸权。
控制欲望,反对霸权,不再让《喀秋莎》的故事重演,让我们和睦相处,世
界和谐发展,共同构建同属于地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乞丐
契诃夫
“仁慈的老爷!行行好,请顾念一下我这个不幸的挨饿的人,我三天没吃东
西了……我当了八年的乡村教师,现在失业了。请帮帮忙,行行好!”律师斯克
沃尔佐夫打量着他,瞧瞧他那件灰蓝色的破大衣,混浊的醉眼和脸上的红斑。他
觉得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人。
“听着,在前天,我好像在花园街遇见过您,”他说,“不过那时您说您是
被开除的大学生,还记得吗?这很下流,这是诈骗!”
斯克沃尔佐夫大发脾气,毫不留情地痛斥这个求告的人。这家伙一味说谎,
- 29 -
利用别人的仁慈,恰恰亵渎了他出于纯洁的心灵喜欢周济穷人的一片好意。破衣
人起先一再辩解,后来不作声了,羞愧得低下了头。
“先生!”他说,一手按住胸口,“确实,我……说了谎!我原来在俄罗斯
合唱团里任职,由于酗酒,我被赶了出来。不说谎又有什么办法呢?”
“什么办法?”斯克沃尔佐夫大喝一声,逼近他,“工作呀,这就是办法!
您应该工作!”
“这个我自己也明白,可是上哪儿去找工作呀?去当看门人吧,谁也不会要
我,工厂也不会要我,工人要有手艺,我却什么也不会。”“胡说!您总能找到
借口!那么,您愿意去劈柴吗?在我家里劈柴您愿意吗?”
“好吧,我可以劈……”
斯克沃尔佐夫高兴地搓着手,把厨娘叫了出来。对她说:“奥莉加,把这位
先生领到板棚里去,让他劈木柴。”破衣人耸了耸肩,似乎感到纳闷。话已出口
的他犹豫不决地跟着厨娘走了。斯克沃尔佐夫赶快走进餐室,那里的窗子正对着
院子,斯克沃尔佐夫看到他们进了院子。奥莉加气呼呼地打量她的同伴,打开锁
着的板棚,“砰”地一声恶狠狠地推开了门。那个冒牌教师和冒牌大学生坐到木
墩子上,用拳头支着红腮帮,想起心事来。
厨娘把一把斧子扔到他脚旁,破衣人迟疑地拉过一块木柴,把它放在两腿中
间,胆怯地用斧子砍下去,木柴摇晃起来,倒了,那人又把它拉过来,很小心地
砍下去,木柴又倒下了。
斯克沃尔佐夫的气愤已经消散,他感到有点不安,有点惭愧。他回到书房里,
“我这样做是为了他好。”
一小时后,奥莉加来报告,木柴已经劈好。“拿着,把这半卢布交给他,”
斯克沃尔佐夫说,“要是他愿意,让他常来,活总是有的。”从此,他经常出现:
有时把雪扫成堆,有时收拾板棚里的杂物。斯克沃尔佐夫搬家时,雇他来帮忙。
破衣人没有喝酒,很少说话。搬运完之后,斯克沃尔佐夫吩咐人把他找来。
“噢,我看得出来,我的话对您起了作用,”他说着,递给他一个卢布,“这
是给您的工钱。我看得出来,您没有喝酒,也不反对工作。您叫什么?”
- 30 -
“卢什科夫。”
“那么,卢什科夫,我现在介绍您去做另一份工作。您拿上这封信,明天去
找我的一个同行,他会给您一份抄写的工作。好好工作,把酒戒了,别忘了我对
您说过的话。再见吧!”
斯克沃尔佐夫很得意:自己总算把这个人拉到了正道上。两年过去了。有一
天,斯克沃尔佐夫站在剧院的售票处付钱买票,看到身旁站着一个身材矮小的人,
翻着羊羔皮领子,戴一顶旧的海驹皮帽子。
“卢什科夫,是您呀?”斯克沃尔佐夫问,“喂,怎么样?现在做什么事?
日子过得好吧?”
“还可以,现在我在一位公证人那里工作,每月拿三十五个卢布,先生。”
“哦,谢天谢地。太好了!我为您感到高兴,非常非常高兴,卢什科夫!要
知道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我的教子。要知道这是我把您推上了正道。”卢什
科夫说:“我既感激您,也感激您家的厨娘,求上帝保佑这个善良而高尚的女人
身体健康!说实在的,真正救我的是您家的厨娘奥莉加。”
“这是怎么回事?”
“当初我去您家劈柴,我一到,她总是这样开始:‘噢,你这个酒鬼!你这
个天地不容的人!’然后发起愁来,瞧着我的脸,哭着说:‘你是个不幸的人!
你活在世上没有一点快活,就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你这酒鬼,也要下地狱!你这
苦命人啊!’您知道,尽是这类的话。但重要的是,她替我劈柴!先生,我在您
家里连一根柴也没有劈过!为什么她要挽救我,为什么我瞧着她就决心痛改前非,
这些我对您也解释不清。我只知道,她的那些话和高尚的行为使我的心灵起了变
化,是她挽救了我,这件事我永世不忘。该入场了,里面正在打铃。”
卢什科夫鞠躬告辞,找他的楼座去了。
(有删改)
Ⅰ 检验读懂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卢什科夫以冒牌教师、冒牌大学生身份行乞,根本原因是失业、挨饿,才
- 31 -
沦落到如此地步。虽然他工作能力强,有手艺,但别人不要。( )
答案 ×
解析 “根本原因是失业、挨饿,才沦落到如此地步”错误,根本原因是“酗
酒”。“虽然他工作能力强,有手艺,但别人不要”错误,文中说“去当看门人
吧,谁也不会要我,工厂也不会要我,工人要有手艺,我却什么也不会”。
2.斯克沃尔佐夫开头毫不留情地痛斥乞丐,是因为乞丐利用了他的仁慈,亵
渎了他的好意。这与两年后他见到卢什科夫时感到非常高兴形成鲜明的对照。
( )
答案 √
3.斯克沃尔佐夫“高兴地搓着手”“气愤已经消散”,说明他被乞丐的可怜
身世感动了,动了恻隐之心,想要帮助他,为下文作伏笔。( )
答案 ×
解析 “可怜身世感动了”不准确,应该是为斯克沃尔佐夫为卢什科夫被自
己说服且能够帮助卢什科夫感到高兴。
4.奥莉加先“恶狠狠地推开了门”,后骂“就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你这酒鬼,
也要下地狱!你这苦命人啊”,可见她对乞丐始终没有丝毫好感、同情。( )
答案 ×
解析 “可见她对乞丐始终没有丝毫好感、同情”错误,有同情,由后文可
知,正是因为同情才替他劈柴。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卢什科夫在谎称自己是失业的乡村教师等身份时被戳穿后羞愧低头的表情
动作,说明卢什科夫并非顽固不化,毫无廉耻之心。
B.奥莉加“气呼呼打量”“恶狠狠地推门”“发愁”等细节描写,写出了她
对卢什科夫自暴自弃行为的痛心及担忧。
C.卢什科夫答应到斯克沃尔佐夫家劈柴是因为他急需一份糊口的营生,解决
失业问题,因此对斯克沃尔佐夫充满感激之情。
D.文章主要运用顺叙、插叙方式,情节富有波澜;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了
- 32 -
一个立体有变化的乞丐形象,揭示出深刻的社会主题。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从文中第八
段中“耸了耸肩,似乎感到纳闷。话已出口的他犹豫不决地跟着厨娘走了”可见,
卢什科夫并不是因为急需一份糊口的营生才去的,他只不过是话已出口不好拒绝
才去的。他当时对斯克沃尔佐夫并无感激之情,后来改过之后最感激的也不是斯
克沃尔佐夫而是他的厨娘。C 项错误。
2.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面对卢什科夫的哀求,斯克沃尔佐夫当面揭穿了他的谎言,并且严词拒绝
了他的请求。这表现了斯克沃尔佐夫对欺骗行为的痛恨。
B.卢什科夫先在谎称自己是失业的乡村教师时神情慌张,后来又主动道出了
实情,说明卢什科夫撒谎实属无奈。
C.卢什科夫勉强答应干劈柴的活计时,斯克沃尔佐夫“搓着手”——这个细
节表现了斯克沃尔佐夫为终于能够揭开卢什科夫找借口的把戏感到高兴。
D.这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重视人物心理刻画,并且通过人物之间的对
比与衬托,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A 项,小说
中没有“严词拒绝”的情节。B 项说“主动道出”与文意不符,原文是“斯克沃尔
佐夫大发脾气,毫不留情地痛斥……破衣人起先一再辩解,后来不作声了”,可
见他并非主动道出,而是被逼无奈说出的。C 项,让斯克沃尔佐夫感到高兴的应是
他说服了卢什科夫并能够帮助他。
3.“奥莉加”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推进情节。“奥莉加”是卢什科夫命运转变的参与者,奥莉加的帮
扶督促等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促成了卢什科夫的转变。②衬托人物。小说中
- 33 -
主人公斯克沃尔佐夫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奥莉加”的行为同时也反衬出斯克沃
尔佐夫助人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人物形象特征。③丰富文章主旨。卢什科夫
对奥莉加发自内心的感激告诉我们乞丐是可以改变的,主要看我们采用何种方式。
斯克沃尔佐夫居高临下的帮助固然能改变乞丐一时的生活,但只有真诚平等的帮
助才能挽救他们的心灵。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解答时,先回忆“次要人
物的作用”这一知识点,如烘托反衬主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作为贯穿全文的
线索,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主旨等,然后据此分析“奥莉加”这一人物的作用。
①奥莉加是卢什科夫命运转变的关键,所以她推动了情节发展;②奥莉加的存在
反衬出斯克沃尔佐夫助人时居高临下的态度;③奥莉加帮助人的态度揭示了文章
的主旨,即只有真诚平等的帮助才能挽救人的心灵。
4.小说叙述了卢什科夫“乞讨”“劳动”“释疑”等行为,这样写的作用是
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通过描述卢什科夫行乞时信誓旦旦的谎言直观地揭露了人性的缺
陷,批判了社会中行乞者利用人性善良博取同情心的丑恶行为。②通过“劳动”
情景的描写,表现出了卢什科夫好逸恶劳、懦弱无能的形象特征,从而表达了作
者对不愿通过劳动改变生活的丑恶现象的批判与否定。③通过“释疑”情节的插
叙,我们发现同样是帮助,奥莉加的帮助显出平等态度和对人的尊重,更显真诚,
因而才真正产生“帮助”的效果,从而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深化了主题:帮助人
的关键是真诚、尊重与平等。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此题可从人物形象、思想主旨等
角度来回答。“乞讨”情节表现了卢什科夫的谎话连篇,批判了行乞者利用人性
善良博取同情的丑恶行为;“劳动”情节表现了卢什科夫的好逸恶劳,表达了作
者对此类人的否定与批判;“释疑”情节表现了帮助人的关键是真诚、尊重与平
等的主题。
Ⅲ 读写结合
- 34 -
尊重比施舍更高贵
我国古代圣贤孟子曾言:“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
不屑也。”比之斯克沃尔佐夫,厨娘奥莉加的行为也许更易让受助者接受,这也
说明了一个道理:您的施舍,我的尊严,我们之间更需要真诚、尊重和平等。
正如希腊诗人乔治·赛弗斯写道:“无论是黄昏,还是晨曦初露,茉莉花,总
是洁白的。”人的尊严就像那朵洁白的茉莉,无论地位高低,还是身份尊卑,都
因自尊而愈发迷人,散发着永久的幽香。
同样,真正的慈善不是故意标榜的高调,也不需要受助者往施予者脸上贴金,
更不应让受助者失去应有的尊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济人以财,不
如济人以自尊,并辅以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帮助需要发自本心的尊重与关怀,这
比施舍更为高贵,更令人心生敬意。我们要相信:发自内心的尊重比粗暴的施舍
更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