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7非连续文本实用类阅读讲含解析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07 非连续文本(实用类)阅读 精讲目标 1.回顾高考非连续性文本(实用类)阅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熟练掌握并运用高考非连续性文本(实用类)阅读试题答题技巧。 精讲考向 考向一: 筛选信息 【真题典例】 1.【2017 年高考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 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 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 2001 年的 7955 万人次增长到 2014 年的 7.2 亿人次,13 年 间增长了 8 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 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 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 3000 万件(套)藏品, 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 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 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 要载体。2010 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 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摘 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 2008 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 献逐渐弱化。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 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 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 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 变化情况如下图: (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注:计算或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 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 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材料三: 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 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 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 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01~2014 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 2001 年, 最高的年份是 2014 年。 B.除 2007 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 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 C.按 2001 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 长势头。 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 份是 2014 年。 【答案】B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仔细阅读各选项内容,找准答题区间,再认真比较。题 中,各项的答题区间都是材料二的图表,要注意根据图例正确区分图表中的两类数值。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这种 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 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 C.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 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 D.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 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 E.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 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 【答案】BC 【解析】题中,A 项“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说法无中生有。D 项错误 在于同材料二中“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 的说法不同。E 项错误在于同材料三中“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 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的说法相悖。 【考点定位】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能力层级 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仔细阅读各选项内容,找准答题区间,再认真比较。题 中,A 项讲的是博物馆的开放对公众的好处,与之相关的是“材料一”的开头部分;同 D 项相关的内容在“材料二”中;同 E 项相关的内容在“材料三”中。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4 分) 【答案】①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出丰富的科研成果;②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 的科研力量,培养出科研团队。 【考点定位】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回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在科研方面的作用”一语在三个材料中仔细筛选相 关内容,然后进行归纳概括。必须注意的是,三则材料都讲到了博物馆对社会各方面的 作用,答题时要注意将只符合“在科研方面的作用”这个要求的信息筛选出来。 【考点直击】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考点,题型比较稳定,一是四选一客观选择题, 一是五选二的客观选择题,三是总结概括题。可单独设题,也可与概括要点,评价作者观点 态度、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探究等考点结合,综合命题。 【技巧揭秘】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2017 年三套课标卷中均出现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形式,从命题趋势来看,非连续性文 本阅读必将成为阅读与考试的常态题目。通过对高考题目(包括涉及图表、漫画、相关链接 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的近三年高考题)的研究,可以了解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筛选信 息类试题题型及命题规律,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基于阅读教材与生活实际情况,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 (1)挖掘各种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材料,让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的阅读 互为补充,拓宽学生的认知角度与视野。 (2)在进行连续性文本的学习时,可以引入非连续性文本,将两种文本有机整合,发 挥非连续性文本简洁、直观性强的优势,帮助学生建构阅读图式,提高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效 率。 (3)利用目前教材中综合性学习、交流平台等板块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进行非连 续性文本阅读训练。积极关注,充分理解编者意图进行阅读教学,转换选取阅读材料的视角, 以多元化的阅读材料类型满足训练的不同要求。 (4)在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中提高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活动 有很多传统的做法比如重视报刊资源的阅读,尝试开展媒体热点话题的讨论等培养阅读非连 续性文本的能力。 3 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筛选信息的方法: (1)读,把握全文内容 面对实用类文本,不管命题人需要我们筛选什么样的信息,我们都必须先静下心来,通 读所给材料,观其大略,摸清每一则材料最基本的内容,弄清楚它写谈了什么现象或问题, 分几个层次,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基本倾向是怎样的等等。这是筛选并整合信息的基础。不少 考生在解答筛选信息类试题时,往往只关注题干涉及的信息,而忽略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从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2)寻,寻找筛选目标 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非连续性材料的核心。信息有虚实、隐显之分,明显的信息容易获 取,而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首先从题干要求出发,明确筛选目标,这是做题的前提。有 的题干中的筛选标准暗藏陷阱。其次审准筛选范围(区间),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要善于 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 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认真研究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是否有与其并列,承 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段落。 (3)辨,辨析整合材料 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 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编者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 结论。 需要提取的信息点理清之后,还要注意答案的加工整合,该分解的要分解、该合并的要 合并、该概括的要概括,语句不完整的要添加完整,前后没有条理的要使之条理化,有些从 文本中提取出来的词语表意不明确的,要使之明确化。 尤其要注意将那些零散的、描写具体的信息材料,归纳并梳理成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的要 点,不能什么都照抄原文。确实能摘抄的,也要适当加以转换。概括的内容往往不止一点, 一定要分点列举、分条作答。 (4)选,确定选择题答案 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元 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训练提分】 1.【2018 届安徽省蚌埠二中第二学期高三 4 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这种升温一方面在于在线教育类产品是面向家长市场,但体验 者却是孩子的这样的一种用户错位的产品,因此它需要准确切中家长的心理需求。当前,中 产阶层家庭队伍逐步壮大,对子女教育投入见涨,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愿 意为孩子的教育下血本。而中产阶层对于知识、阶层与未来的焦虑往往会压在下一代身上, 导致在线教育市场尤其是基础教育需求也逐步庞大。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处于基础教育的人 口接近 1.8 亿,预计到了 2020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100 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指出,相较于传统线下教育,在线教育在这方面的优 势十分突出,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学习时间碎片化的需求, 提升了学习效率。在线教育还可以跨越由地域等方面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问题, 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 在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之前被紧紧封 锁在学校围墙之内的知识信息,正在通过在线教育的形式被广泛传播出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一对一直播、一对多直播及录播相结合等多种 在线教育形式,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尤其是近几年盛行的在线教育直播课程,更是受到 不同群体的欢迎。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不再是老师们自说自话的单方面授课形式,而是有了交 流、分享的过程,这无疑提高了学习效果。 “同时,在线教育机构在运营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房租等成本,使得在线教育 体现出价格优势。”熊丙奇认为。 ——搜狐网 2017 年 08 月 18 日 材料二: 近段时间,“小猿搜题”涉不雅内容,指控“作业帮”蓄意抹黑陷害,两大在线教育平 台激烈开打,再次将人们的视野拉回到这个已经被业内冷落许久的行业,隐藏在其背后的乱 象及问题也浮出水面。 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程方平认为,健全行业自律不失为一剂良方。 “我国可以建立一 个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它们的主要责任是,对在线教育机构的教学成果进行追踪认 定,不管是颁发的相关证书,还是作出的效果评价,都是真实而有效的。“该认证机构作为 第三方,与在线教育机构和学员之间都不存在利益瓜葛,作出的评判可信度较高,但若该认 证机构有失公允,则要负一定责任。”程方平解释说。 对于建立权威认证机构,姚建龙认为可以借鉴,他建议我国建立完善有序的行业规则, 帮助行业内部自查自纠,提高行业积极性。储朝晖指出,建立公正客观的行业标准,就要明 确奖惩规则,对有良知的在线教育机构应积极鼓励,对粗制滥造、剽窃盗版甚至冒用他人名 声宣传的,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采取零容忍态度。 “除此之外,我国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也成为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因素。”储朝 晖建议,应当把握“内容为王”的原则,优秀教师和优秀内容才是在线教育发展的保证,才 会有市场。 熊丙奇认为,在线教育行业知识库体系庞大,专业多且层次深,因此行业内部需要注重 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鼓励行业协会创建一套丰富的知识库体系,丰富在线课程的种类及内容, 让整个行业受益。 ——新华网 2017 年 08 月 15 日 材料三: 如果要从源头抓起,准入资质是第一道环节。程方平认为:“教育服务与其他社会服务 类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线教育机构还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因此,教育机构不能以纯商 业模式运作,工商注册管理和教育部门的双重认定方能取得办学资格,不仅不能放松,还需 要严管才行。” 姚建龙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出台在线教育培训法,在立法上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协调部 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共同治理。完善在线教育的资质审核,规范相关手续流程,加强 对在线教育机构的审查,不仅要依法依规有序发展,还应将其子公司、分公司、加盟店等纳 入审查范围,争取将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 程方平也建议,应当在立法上明确在线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从事在线教育的教师 都要经过互联网和教育方面的培训,获得相关资质证书才能进行授课。 “大力发展在线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进步,更是时代的要求,因此立法上对此也应该加 以鼓励,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性政策。”姚建龙建议,应当将《教育法》第六十六条加以细化, 增强我国的网络环境建设,打造更有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环境,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在线教 育的投入,对发展优良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建设一批质量优、口碑好的在线教育品牌。 ——新华网 2017 年 08 月 15 日 (1)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与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及中产阶层队伍对知识、阶层与 未来的焦虑密切相关。 B.在线教育依托越来越高的互联网普及率,广泛地传播知识信息,有利于扩大教育影 响面,促进社会进步。 C.与传统线下教育相比,在线教育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学习效率、改变教育资 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 D.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作为近年盛行的一种在线教育形式,将用户纳入交流分享过程, 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答案】C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材料一从外部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在线教育自身的优势两个角度,探讨了在线教育市 场规模扩大的原因。 B.材料二和材料三具体分析了在线教育市场的乱象,并从行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 面提出了解决办法。 C.依法依规对在线教育的规范管理,主要体现在机构资质审核和教师资格认证,以及 鼓励性政策等方面。 D.多种在线教育形式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重点是形式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兼 顾课程种类及内容。 E.发展在线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政府不仅要打造有利的环境,还要建 设一批良好的品牌。 【答案】AC 【解析】B 项,材料二和材料三并未“具体分析在线教育市场的乱象”,仅在材料二开头提 及在线教育行业隐藏乱象,并未具体分析。D 项,“重点是形式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 不恰当,根据材料二第四段“应当把握‘内容为本’的原则”及第五段内容可知,重点 是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内容。E 项,政府“要建设一批良好的品牌”不恰当,建设良好 品牌不是政府的职责,政府只能在政策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线教育行业自我完善发展的具体可行措施。 【答案】(1)健全行业自律:①建立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②建立完善行业标准,明确 奖惩规则。(2)加强知识内容体系建构,丰富课程种类及内容,培育优秀教师团队。 2.【2018 届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综合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5 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2)4%,较 2014 年上升了 0.4 个百分点。从 阅读量来看,2015 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58 本,与 2014 年相比增加了 0.02 本,但对比 2013 年的 4.77 本还有微弱下降。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 54.76 期和 4.91 期,与 2014 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 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阅读环境,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数字化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 片化时间重要的阅读方式。据统计,2012 年至 2015 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 2.35 本、2.48 本、3.22 本和 3.26 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5 年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率变化 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大多数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 数字化阅读形式。 在数字化阅读用户中,90 后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军,占比达到 53%;80 后以 22%的占比 紧随其后;其他年龄层占比 25%。 (摘编自《2016 年国人阅读数据分析报告》) 材料二: 2014 年,我国基础教育进一步普及,15 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较 2007 年增加了 3.48%,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 2007 年上升 4.97%;高等教育发展有效提高了国民综合文 化素质。近 5 年来,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与年均图书阅读量均稳步上升。这反映了随着消 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 求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图书产业发展, 也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颁布《读书振兴法》、美国颁布《卓越阅读法》, 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图书市 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摘编自《2017-2022 年中国图书零售连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三: 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纸质图书平均阅读量差距不小。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 中一大原因是:没时间。首份《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 时间仅 3.156 个小时,而工作时间则达到(3)249 小时。有限的休闲时间,国人又大把 扔进了应酬、交际中。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娱乐化的阅 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品味。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影 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习,读死书,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摘编自天下趣事网《2016 年中国人读书数据》等)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一,虽然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但数字化阅读更受年 轻人的喜爱,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 B.从材料一可以看出,2015 年数字化阅读的各类载体中,手机阅读的增速最快,光 盘阅读变化最小。 C.材料二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不断增长的阅 读消费需求将支撑图书市场进一步发展。 D.材料三认为,我国国民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比日韩等国少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 的工作强度全世界最大,导致国民没有时间读书。 【答案】B (2)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A.材料一显示 2013 至 2015 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中,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呈逐年下降 的趋势,而电子书的阅读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B.材料一显示,2015 年手机阅读增速最快,这一趋势与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任 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阅读的倾向一致。 C.材料二中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方式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的社会读书氛 围来促进国民阅读,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D.材料三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了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这充分说明 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国民的阅读情 况虽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 【答案】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 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 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 项,纸质图书 2015 年的阅读量高 于 2014 年。D 项,“抵触”一句分析不恰当。E 项,“都认为”错误,材料一并没有和 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同时,材料三没有任何信息表明“越来越好”。 (3)请你对提高我国国民阅读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 【答案】①制定我国的《阅读法》,从立法角度保障国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权利。韩、美均 颁布读书法,我国尚未就阅读立法,这方面的空白需要填补。 ②提升国民综合文化素质,进一步养成和深化国民的阅读习惯。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国民识 字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摆脱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材料显示,不少人受困于应试教育抵触读书,我们应该摆脱这 一负面影响,静心读书,忌死读。 ④国家干预,增加劳动者休闲时间。中国人的休闲时间太短,这是制约公民读书热情的一大 原因。 点睛: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 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 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 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如本题,摆脱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国家干预, 增加劳动者休闲时间等。 考向二: 概括评价 【真题典例】 2.【2017 年高考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 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 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 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 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 300 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 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 年 4 月 5 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 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 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 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 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 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 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 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 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 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 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 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 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 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 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 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 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 年 5 月 6 日《人民日报》) 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 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 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 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 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 要原因。 【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阅读各选项表述文字,然后在文本中找准相应的答题区间,再 认真加以比较,明辨正误。题中,根据材料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 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的说法可知 D 项说法错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信息筛选能力的题目。答题的关键在于将材料及图表的意思读懂, 并且能对图表中所列数字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归纳概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判断此题中的前两项的正误,主要依据在图表;判断此题中后两项的正误,主要依据则 在文字内容。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 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 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 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 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答案】AE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 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对材料进行分析并加以评价的能力的题目。答题时要认真阅读各 选项内容,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考查各选项说法是否合乎文本实际,是否正确。题中, A 项说法合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同 B 项相关的内容在材料二中。同 C 项相关的内 容在材料一中,其中有“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 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几句,说明该项说法是正确的。同 D 项相关的内容在材料二第三段,其中与《生活垃圾 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相关的内容并没有说此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 施”。由此可知此项错误。同 E 项相关的内容同样在材料二的第三段,其中只说“《生活 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并无具体内容的说 明,所以此项也是错误的。 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答案】①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②从政府来说,要完 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 【考点定位】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主观题,答题时,一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二要将文本的相 关信息全部筛选出来,以便完整归纳概括;三要注意题干中“简要”二字,不能啰唆; 四要注意最好分条概括,所分条数有时还应结合分值考虑。此题 4 分,可根据材料内容 按居民和政府两方面分条。 【考点直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概括内容要点,评价作者观点态度,主要包括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主要 内容;分析、比较文本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写出探究结果;整合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 论等。一般为单独命题,题型多为主观题。 【技巧揭秘】 1.熟悉高考,掌握命题规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 2017 年课标卷出现的新型文本阅读形式,而且必将成为阅读与考 试的常态题目。通过对高考题目(包括涉及图表、漫画、相关链接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 的近三年高考题)的研究,可以了解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概括要点类试题题型及命题规律, 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提高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非连续性文本一般可按正面的步骤阅读: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比如课标 2 卷的一组文本,四则材料陈述的角度不同:材料一介绍央视纪录频道的特点; 材料二用图表显示央视纪录频道在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材料三介绍央视纪录频道 运营的模式;材料四介绍美国的国家地理频道的特点、运营模式。把握了基本事实,就可形 成一定的关联:央视纪录频道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可以有多方面的对比,可以求同,也可以 求异。 (2)通读材料,关注细节。 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 比如课标 1 卷的关于“垃圾分类”的新闻材料,文段中提到“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 难以有效推进”,原因何在呢?需要进一步的细读材料,抓住核心性语句进行细读。通读材 料一和材料二,发现问题的提出在材料一而答案在材料二:“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 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 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本句由两个分句构成,包括两层意思:一是 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二是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 不完善。两层意思是并列关系,不能互相包容。有了这样的语句分析过程,7 小题很自然就 可以选出要求的答案 D。7 小题的 D 项“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 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只关注了一个方面,就确定为“主要原因”,与 原文的信息不对称,认定语义夸大或者以偏概全就很容易了。 (3)明确主旨,辨清关系。 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 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课标 3 卷由三则材料组成。材料一交代了博物馆作为重要载体的作用:学校教育的 “第二课堂”,地区的文史中心,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 体。材料二以图表的方式呈现了博物馆事业增加值的变化情况。材料三介绍了博物馆对国民 经济的贡献方式。综合三则材料,这组非连续性文本着重表现的是博物馆的积极意义,只是 角度不同而已,范围逐渐扩大,作用由具体到抽象。第 9 小题要求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 面的作用,题旨范围很明确,只要求在“科研方面”,很快就能判断材料一与题旨一致,“依 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 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 文史研究中心”,前一句关乎科研的对象及成果,后一句涉及科研团队,组合在一起就是问 题的答案。 3.掌握答题方法: (1)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 ①解题思路:通读选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 寻找答题点;精读相关语段,抓住关键语句、字词;综合句意,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整体 把握,得出答案。 ②注意事项: 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过渡句、 中心句,这些句子常常是归纳文段(或全文)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依据。 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 不可忽视。 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 制准确,表述要精练确切。 要充分发掘题干中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寻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 答题。 (2)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类题型常常采用小论文的方式拟题,解答要注意以下环节: ①正确解读文本,辨清立场态度。每一则材料都包含着作者的立场态度,有相近的,也 有相反的,文本价值也受这两方面的影响。 ②联系社会现实,进行立体考察。既要看到每一则材料的正面作用,也要看到它的负面 效应,甚至是将来的潜在价值,必须把文本当时的环境中考察、判断和衡量。 ③提出独到观点,做出规范阐述。获得了正确的认识之后,还必须进行提炼整合,提出 自己的观点,整理分析,做到主在前,次在后,条理清晰。 (3)探究:写出探究结果,整合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①常见题型主要有评析类、结论类、方法类。 ②多采用阐述题或论述题的形式,解答时要善于捕捉每一则材料的要点,科学分析提炼 概括,准确个性化解读。 ③探究的角度和层次一般包括:a 材料写作的时代与社会背景;b 作者的写作动机;c 每一则材料的思想意义;e 材料的隐含意义等。 4.答题小技巧: (1)把握题干要求,把握答题要点。研究文本的深层意蕴,注意题干的重点指向和相 关提示语,准确理解阅读答题的已知条件和设题要求,内容与语言要求,字数限制。这是答 好阅读题的基础。 (2)答案忠于原文。注意词在句中,句在段中,段在篇中,答案寓于原文之中,这是 解答新闻阅读题的基本原则,绝大部分题目答案在文章中都有迹可寻,因此尽量利用文本中 的相关语句作答,或摘取词语连缀,或压缩主干调整,或抽取要点组合。即使找不出原词句 组织答案,也要追寻文章思路,应当牢记原文中的一切信息都是答题的已知条件,保证答案 准确。 (3)注意答案规则: ①要从正面直接解答,做到观点鲜明,答案确切,不用描写或比喻等表达含蓄的语句。 ②综合分析要有理有据,先提出观点,然后引用文本语句解释,禁止只有抽象观点,没 有分解释。 ③答案必须完整,逻辑性强,不要遗漏项目,要点要尽量分条概括陈述,看分值答问题, 提高题目的得分率。 【训练提分】 1.【2018 届湖南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二战后,主 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 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目前已成为国际惯例。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 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 公祭当天,国家元首、议会议长、各大党派领袖都会到场敬献花圈,并公开发表讲话。 同时,公众的参与度也相当高,参加公祭的人数少则万人,多则 10 万人以上。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 12 月 13 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 祭日。届时,我们将以国之名义沉痛祭悼 30 万南京大屠采遇难同胞。公祭活动的主场地将 设于“侵华日军南京大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其所在地便是曾经的“万人坑”丛葬地遗址。 材料二 记者: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来理解国家公祭活动? 张宪文:南京大屠杀绝非南京一城一地之事,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受难的象征,这些遇难 者,是为国家、民族做出了牺牲。国家设立公祭日,决不是单纯为了纪念和宣传,更不是为 了累计仇恨,而是要在扼腕思考惨痛历史的同时,凝聚起国家、民族的信念和力量。 记者:中国这次用立法的形式确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张宪文:为重大民族灾难设立公祭日属于国际惯例。南京大屠杀是二战中三大惨案之一, 也是民族灾难,人类浩劫。设立国家公祭日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敬畏生命的理念,它要求人们 以史为鉴,反对侵略战争,促进人类文明,维护世界和平。纪念活动不仅应该上升到国家的 高度,更应该上升到国际层而,在国际上明文设立纪念日。 (节选自 2014 年 12 月 13 日《光明日报》第 2 版《以国之名祈愿和平》) 【注】①张宪文: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 材料三 【外联网 2017 年 12 月 13 日电】外媒关注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日媒报道仅称“南京事 件” 法新社报道指出,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忧虑的纪念日之一。 路透社引述了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发言: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 的珍贵。 新加披《海峡时批》关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深入报道百岁幸存者管光镜的故事。 美国华文媒体《侨报》报道: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来自各界的 500 余人,向 80 年前 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默哀并献上白色玫瑰。 韩联社称,中国选择在国家公祭日这天邀请文在寅进行国事访问,可能是为了在日本歪 曲历史问题上,力争捍卫正义立场,实现中韩合作。 此外,新加坡《联合旱报》、美国《世界日报》、印度新德里电视台、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等越来越多的外娸开始关注和报道中国的公祭活动,并重点转述中方立场。 日本 NHIK 新闻网、朝日新间等虽有报道,但都将此次纪念活动称为“南京事件”80 周 年,只有每日新闻社提及了“南京大居杀”一词。 材料四 以国之名,我们呼唤中华儿女勤力同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从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 争伟大胜利,开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报兴的重大转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铭记历史中砥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在缅怀同胞和先烈中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一 定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新征程上不断夺取新胜利。 以国之名,我们呼吁世界各国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世界。中华民族经历了同胞惨遭屠戮,山河喋血的痛苦,更懂得和平“受益而不 觉,失之则难存”,更坚定“坚持和平发展,共同开创世界和平充满希望的未来”的决心。 从“一带一路”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付诸实践,中国 始终把为入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仝球发展的贡 献者、匡际秩序的维护者,同各国一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12 月 12 日社论—《不忘历史,矢志复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国际惯例、他国做法和|本国实情等多角度介绍了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背 景。 B.材料二张宪文认为:对设立公祭日的解读应由灾难本身上升到国家、民族、国际层 面。 C.材料三表明:越来越多的外媒开始关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活功,并支持中方立 场。 D.材料四“以国之名”呼吁中华儿女同各国一道,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作出更大的贡 献。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C 项,结合文本内容“新加坡《联合旱报》、 美国《世界日报》、印度新德里电视台、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越来越多的外娸开始关注 和报道中国的公祭活动,并重点转述中方立场”分析可知,越来越多的外媒“重点转 述”中方立场,而非“支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材料可知,从首个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设立到今,已历经四个公祭日,其影响也逐 年扩大。 B.材料二是访谈,材料四是评论,它们均属于新闻体裁因而也具有新闻短、平、快的 特点。 C.四则材料虽都以直接报道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为中心事件,但写作的侧重点各有 不同。 D.各则材料或隐或显,均有对日本政府隐瞒事实、歪曲历史的批判和对日媒冷漠态度 的谴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 项,“短、平、快”不是新闻的特 点,而是常用来形容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也是排球术语, 还用来貶称那些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的“学者”。C 项,不是“直接报道”,材料一主要 展示背景,材料二重在专家解读,材料三整合了外媒对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关注和报道, 材料四是社论。D 项,“对日媒冷漠态度的谴责”集中在材料三中,而非每则均有。 (3)综合四则材料,说说我们应该如何以史为鉴,维护人类和平。 【答案】纪念宣传,铭记惨痛教训;以人为本,敬畏生命;以史为鉴,反对侵略战争;正视 真相,捍卫正义立场;建设强国,实现民族复兴;呼吁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点睛: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 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 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 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如本题,结合“设立国家公祭日体现了以人为 本和敬畏生命的理念,它要求人们以史为鉴,反对侵略战争,促进人类文明,维护世界 和平”分析可知,维护人类和平的方式之一,以人为本,敬畏生命,以史为鉴,反对侵 略战争。 2.【2018 届湖南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高三月考试卷(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从 2007 年开始,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已经进入公益慈善领域,降低 了筹款门槛,便利了民众捐赠。从 2013 年开始凭借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公益慈善 传播的速度得到了极大提高,互联网在善款支付、慈善传播这两方面助力,快速推动了我国 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更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进一步改变了慈善项目的运作模式。受各种 因素的影响,传统慈善方式常常面临资源与需求难以匹配的问题:捐赠人找不到好的慈善项 目,有需要的人得不到慈善救助……互联网和慈善的结合缓解了这个问题,它使得捐赠人的 捐赠意愿。求助者的慈善需求和慈善机构的公益项目三方能够良好的衔接,提升慈善的专业 性与效率。 (有删改) 材料二 据不完全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施行一年来,通过网 络实施的捐赠超过 10 亿人次。“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扶贫济困”正在成为一种社会生活 方式和文明风尚。2017 年 9 月,腾讯“99 公益日”活动就动员社会捐赠 13 亿元,1268 万 人次参与捐赠。近年来,来自于互联网的捐赠已经占到一些慈善组织捐赠总收入的 80%以上, 以企业为捐赠主体的旧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提高公众对公益慈善的信任度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网络公益环境。努力实现慈善信息公 开透明是要加强对网络募捐平台的监管,加强慈善信用管理和联合惩戒。经《慈善法》授权, 民政部指定了首批护理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为慈善组织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同时采取 巡检、约谈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要求平台有序引导个人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 的慈善组织对接,加强审查甄别,设置求助上限,强化信息公开和使用反馈,做好风险防范 提示和责任追溯,切实维护捐赠人、受益人和慈善组织等慈善活动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2017 年 9 月 4 日,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 正式开通。民政部要求各类慈善参与主 体依托该平台填报法定公开信息,对于敷衍了事、弄虚作假透明度差的慈善组织,将依法纳 入。执法监察范围。 (有删改) 材料三 尽管一些捐款平台要求筹款人提交病例、身份证等证明信息,但对广大网友来说,核实 信息真伪的成本太高,只能假定信息真实。伴随一些“骗捐”事件的曝光,“互联网+”慈 善模式面临新的慈善困境,不仅仅有信息失真和诚信问题。,还有掩藏在筹款模式背后的资 本运作和精英主义。资本运作,进一步放大了“互联网+”慈善模式的弊端。一旦“互联网+” 慈善模式成为资本牟利的工具,就会极大削弱网络筹款的公益性质,在“互联网+”慈善模 式下,精英比大众有更强的动员能力,往往能够主导一场规模巨大的募捐行动。然而,如何 实现规范化?对此既不能寄托于大众,亦不能对精英和资本抱有幻想,只能依靠政府的规范 和引导,确保“互联网+”慈善模式的公益性质。 (有删改) 材料四 2017 年 11 月 2 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在北京发布《2016 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数据显 示,网络募捐日益规范,移动端成为主流,其中手机捐助金额占总金额的七成以上,民政部 指定的首批 13 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中,腾讯公益平台、蚂蚁金服公益平台、 淘宝公益平台 3 家平台全年筹款达 12.89 亿元,比 2015 年增加了 3(1)79%。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可知,互联网在单款支付等方面助力,推动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升 了慈善的专业性与效率。 B.从材料二可知,民政某要求各地各类慈善参与主体依托“慈善中国”平台填报法定 公开信息,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慈善组织,将依法纳入执法监察范围。 C.刚才廖世可知网络募捐日益规范,移动端成为主流。图表信息显示,近两年来腾讯 公益平台筹款总金额最高淘宝公益平台参与募捐的人数最多。 D.从材料四的图表可知,腾讯公益平台筹款金额在 2013 年和 2014 年相对较少,但在 之后两年大幅度增长,可见腾讯公益平台是最强的公益平台。 【答案】D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 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 后进行辨析。D.从材料四的图表可知,腾讯公益平台筹款金额在 2013 年和 2014 年相 对较少,但在之后两年大幅度增长,可见腾讯公益平台是最强的公益平台。推断有误, 评价一个平台不光要用筹款金额,例如图表中体现的参与捐款的人数。 (2)下列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改变了慈善项目的运作模式,互联网和慈善的结合,缓解了捐赠人找不到好 项目,有需要的人得不到慈善救助的问题。 B.民政部指定了首批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不仅能为慈善组织服务,还能加强事 中、事后监管,提高公众对公益慈善的信任度。 C.近年来,来自互联网的捐赠已经占到慈善组织捐赠总收入的绝大部分,以企业为捐 赠主体的旧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D.“互联网+”慈善模式面临新的慈善困境,就是隐藏在筹款模式背后的资本运作和精 英主义。 【答案】A 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 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 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学@#科网 (3)阅读材料后,你对我国目前“互联网+”慈善模式有哪些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阐述。 【答案】①不断加强对“互联网+”慈善模式的宣传,构建安全、便捷的互联网信息平台, 优化慈善项目的设计实现慈善机构的创新发展。 ②加强《慈善法》监管力度,强化信息公开和使用反馈,切实维护捐赠人、受益人和慈善组 织等慈善活动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 ③慈善模式一定要划清资本和慈善的界限,不要让“互联网+”慈善模式成为资本牟利的工 具。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 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你对我国目前“互联网+” 慈善模式有哪些建议。考生在回答这类试题的时候,首先要找到“互联网+”慈善模式 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材料中进行筛选和整合即可。 考向三:读懂图表 【真题典例】 1.【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 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 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 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 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 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 展纪录》) 材料二: 注:群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 标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 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 表示该类目标观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 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 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 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 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 (下)》) 材料四: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国家 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 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 播运用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 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 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 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 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 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 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摘编自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答案】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考生应重点分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吻合度。 原文有“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 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给电视观众的是“康卡斯特电信公司”。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 主旨错误,也有细节错误。解答此类题的方法:通读全文,关注细节。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 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 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 C.2011年,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电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三 类人群分别是: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 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 断地攀升。 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较为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 源调度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 【答案】B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 项目的错误,原文为“央视纪录频道在内 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以 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D 项归类错误,由图 表可知,55 岁以上人群及“大学及以上”学历关注度下降。E 项肯否不当,原文是说需 要“地方政府的批准”,可见也是有限制的。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通读全文,关注细节。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文本基本事实,分 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结合选项之间的关 系做出准确判断。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 模式方面的不同。(4分) 【答案】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 制作基地;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先泛读:了解文章大意、结构,圈出关键词、句;再审题:确定范围、角度、 要求;然后精读:寻找相关信息,筛选关键词语;最后加工:按题目要求整合信息。 【考点直击】 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文字和统计图表结合是常见的文本形式,一篇非连续性文本中 涉及的图表常常为一到两幅,有的阅读文本中图表自成一则材料,有的阅读文本中图表与文 字共同构成一则材料。命题形式包括单独考查读懂图表并进行文字转换的题型,将材料中的 相关文字信息转换为图表的题型,借助图表读懂文本的题型,借助文本读懂图表并进行文字 转换的题型等。 【技巧揭秘】 1.熟悉高考,掌握命题规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文字和统计图表结合是常见的文本形式,通过对高考题目(包括涉 及图表、漫画、徽标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的高考题)的研究,可以了解高考非连续性文 本图表类试题题型及命题规律,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对文本材料采取分类阅读策略 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类型多、形式多样,要根据文本类型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策 略进行分类阅读。文本类的要理清结构层次,抓住每个层次的中心词,归纳主旨大意;图形 类的重点阅读标题和简要的文字提示;表格类的通常要关注表头中的重点栏目和数据变化等 等;清单、目录、索引、说明书等条款型宜采用快速阅读策略,抓住关键信息;材料探究型 的要进行分析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 得出结论。 例 1.有研究者对 200 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比 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回答这类表格类型试题,不仅要进行字词辨识,还需要读题、对图例和数据分类、浏 览文字说明才能整体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整体信息,涉及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归纳概括能力、分析推断及书面表达能力。 阅读图表,考生观察得知表格数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发表处女作的年龄,一部分是 发表代表作的年龄。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发表处女作,主要集中在 25 岁前后;发表 代表作,主要集中在 35 岁前后。以上只是描述一个现象,根据数据得出以上解读并不难。 试题要求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所以要特别关注发表代表作的年龄与发表 处女作的年龄之差,由此思路推断出答案:大多数作家需要经过十年左右时间的创作积累, 才能进入创作的成熟期。这是试题命制者暗示的真实意旨。 3 掌握读懂图表的方法: (1)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 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 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 顺序等。 (2)归纳认读结果,注意: 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 到观点的源头。 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 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 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如果是选择题就要对照选项一一比对,找出答案,如答是 简答题,就要按题目要求归纳概括,符合简答要求。注意:简答题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 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 可用的词语有 “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 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 55%—70%)”“绝 大多数(比例占 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例 2.从下表中筛选有关信息,在后面的空格内填写三个结构相近的短语。 某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 调查 项目 家庭作业情况 睡眠状况 吃早餐情况 体育锻炼情况 百 分 比 2 小时以 上 2 小时以 上 8 小时以 上 8 小时以 下 吃早餐 不吃早餐 1 小时以 上 1 小时以 下 84% 16% 27.5% 72.5% 70% 30% 21% 79%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该市小学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 该表格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提供了四种情况,却只能填三个短语,解题时要注意抓住答 案前的“普遍存在着”,排除并非普遍存在的“吃早餐情况”,就可得到正确答案:课业负 担过重,睡眠时间不足,体育锻炼不够。 ⑤注意事项:解答图表题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顾此失彼,只看到图表的部分,或只 看图表而忽略相关的文本材料,因而未能正确全面理解图表内容。图表的特点之一就是有横 向和纵向两方面,就像数学上所讲的 X 轴和 Y 轴一样,另外还要注意思考图表与相关材料之 间的联系以免答题不完整。 【训练提分】 1.【2018 届安徽省六安一中高三第九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已启动研究传统燃油车的退出时间表。使用新能源汽车是 行业的趋势,也是未来出行的必然选择,事实上,很多国家也出台了类似的禁售日程,英国、 法国今年宣布将于 2040 年开始禁售传统柴汽油车,擲威、荷兰更将这一节点提前至 2025 年。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市场,但相比 2016 年中国乘用车 2500 万辆的总产销量,同年新能源汽车 50 万的销量,仍只是九牛之一毛、而从另一个角度 看,这也预示着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所以,中国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和举措,不是盲 目跟风,而是深思而行;不是一时变通,而是长久之计。 在交通领域,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也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虽然伴有挑 战,但只要聚精会神把质量搞上去,新能源汽车总有一天会“大行其道”。 (摘编自 2017 年 9 月 14 日《人民日报》) 材料 》 材料二 2017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全年产量 7(3)4 万辆,销量 7 (1)7 万辆,产销量连续 3 年居世界首位。 材料三 新能源汽车真的环保吗?从新能源汽车诞生之日起,这一争论从未停止。有人认为,新 能源汽车只是把城市尾气污染转移到电厂周边,同时电池回收困难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污染转移”质疑,相关人士认为,目前中国电力来源中,清洁能源 发电占到 1/3.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变和升级,未来清洁能源发电将越来越多。电池问题是新 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目前电池制作材料在不断革新升级,未来最有希望广泛应用的是燃料 电池,比如氢作为燃料,燃烧后变成水可实现零排放,同时,在国家政策积极引导下,越来 越多的汽车企业正积极进行技术创新,重点是电池回收研究。如某企业将市场上回收来的电 池在储能电站实现再利用,电池中的锂、钴、镍等金属进行化学回收再利用。 “相信未来我们的能源是清洁的,排放是趋零的。”这位专家说。 (摘编自搜狐网) 材料四 近两年来,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车桩充 电接口不兼容的情况普遍存在,公共充电桩平均利用率低、充电接口安全标准有待提升、充 电信息和支付网络安全风险等问题仍然不能忽视。 电池的性能是掣肘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从市场来看,续驶里程是电动汽车技术进步 的重要标志,而电池直接决定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但这一问题不是简单增加车载电池量就能 解决,因为这会带来整车设备质量的增加,单位电耗显著增大,随之带来的是碳排放增高。 (摘编自 2018 年 1 月 17 日《科技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以框架图的方式考核,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 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C 项对应的原文 应该是“未来最有希望广泛应用的是燃料电池”,现在还不能做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做法,我国也开始研究传统燃油车的退出时间表,这是相关部 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面向未来作出的选择。 B.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市场,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只要产品质 量过硬,新能源汽车未来就会取代传统汽车。 C.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呈增长态势,且这一趋势将会延续;从增速来看,经历 了 2016 年的波动之后,2017 年整体呈上升趋势。 D.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长,势必增加电池的需求量,这在给环境保护带来压力的同 时,也给相关企业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新课题。 E.材料一展望了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材料二用具体数据印证;材料三、四则分析了这 一领域面临的问题,并分别提出了解决方案。 【答案】CD (3)从材料来看,当前新能源汽车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应当怎样解决? 【答案】问题:(1)电池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或动力来源是否清洁,能否实现有效回收再 利用) (2)电池性能是否可靠 解决:(1)加强清洁能源利用和电池回收研究 (2)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电池性能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 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 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 句。 2.【2018 届河南南阳一中高三第十四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2017 年 4 月 18 日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 告》) 材料二: 2014 年,我国 15 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较 2007 年增加了 3.48 个百分点,基础教育 进一步普及,人口识字率持续上升;2014 年 6 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 2007 年上升 4.97 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发展有效提高了国民综合文化素质。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并发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 告》,对国民图书阅读量、阅读习惯、数字阅读发展趋势等进行统计研究。近 5 年来,成年 国民图书阅读率与年均图书阅读量均稳步上升,2014 年人均图书阅读量 4.56 册、成年国 民图书阅读率为 5(2)00%,反映了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 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图书产业发展, 也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颁布《读书振兴法》、美国颁布《卓越阅读法》, 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图书市 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摘编自《2017-2022 年中国图书零售连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三: 在 0-8 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 90.00%,较 2015 年的 8(1)1%提高了 2.9 个百分点: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 24.15 分钟陪孩子 读书,较 2015 年的 23.69 分钟略有增加。 此外,2016 年我国 0-8 周岁儿童的家长平均每年带孩子逛书店 3.07 次,比 2015 年的 2.98 次有所增加。近五成(46.6%)的 0-8 周岁儿童家长半年内至少会带孩子逛一次书店, 其中三成多(34.8%)的家长会在 1-3 个月内带孩子逛一次书店。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2017 年 4 月 18 日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 告》) 材料四: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 “全民阅读”第三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曾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出现“倡导全民阅读’这 6 个字的 时候,我们都很振奋;但后来就感觉不过瘾了,因为还是在原地踏步。我觉得倡导’二字起 码应该变成‘保障’。“全民阅读立法”的说法提出后,曾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也产生 了很多误读,甚至有人提出“难道还要通过法律去强迫一个人读书?”对于这个问题,多年 来一直倡导阅读立法的全国政协委员邬部书林说:“为全民阅读立法,不是要强迫人民群众 读多少本书,而是规定国家要为全民阅读提供一定的保障和必要条件。” (我自 206 年 3 月 10 日(中国故常》)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媒介阅读时长,2015 年和 2016 年最多的是手机阅读,最少的是电子阅读器阅读。 B.在传统阅读媒介中,2016 年图书阅读时间最长,与 2015 年相比增长较大。 C.2016 年与 2015 年相比,各种媒介阅读时长有增长,也有减少,大部分是增长的。 D.各媒介阅读时长,2016 年比 2015 年减少最多的是报纸,最少的是电子阅读器。 【答案】B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 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 寻找细微的差别。B 项,图表显示图书阅读时间与 2015 年相比有增长,但不大。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 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 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 仔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显示,手机阅读时长最多,而报纸、期刊阅读月时少,并且逐年减少,因此 我国图书市场空间将来会被进一步压缩。 B.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投入碧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以 及不断增长的阅读需求将支掉图书市场发展: C.2016 年与 2015 年相比,亲子共度时长增加,家长更多地带领孩子途书店,体现了 我国政府推进全民阅读取得了一定成效。 D.全民阅读立法能够保护公民的阅读权,从现阶毁我国社会发展来看,进行全民阅读 立法十分重要。但目前尚无立法可资借鉴。 E.以上四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虽须出我国民的须读情况,四则材料的对比显示,我国匡 民的阅读情况饭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 【答案】BC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 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 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 项,“因此我国图书市场空间将来会被进一步压缩”因果关 系无据。D 项,由材料二可知,有美韩国立法可资借鉴。E 项,只有材料二涉及中外阅 读对比。 (3)请结合以上材料,就推进全民阅读揭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l)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2)从极推进学习型家庭 建设,推进亲子共读;(3)政府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国民阅读立法,为全民阅读 提供一定保障和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