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5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扩展语句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03 课 解题锦囊 【解题锦囊】 一、扩展语句的六类题型 (一)逻辑推理型扩展。这种题型在设题时一般提供一段话或一个具体的语境,要求考 生在此基础上根据特定的要求进行逻辑思维,从而合理地推导出一定的结论或填上与上下句 衔接的句子。或在后面继续写一句话或几句话。由于这种题型限制性较大,考生只能在一定 的范围内去推理,解答时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 (二)提供中心式扩展。 这种类型的形式往往是提供一个中心句,要求考生根据这一 中心句扩展内容。具体方法:以所提供的句子为中心内容,然后对其发挥和引申,使之明确、 丰满,形成一个完整的语段。 (三)依据情境式扩展。 情景式扩展是提供一个具体的背景,以某一对象或内容为重 点,要求考生根据这一背景展开联想,进行扩展。 (四)串联丰富型扩展。串联丰富型扩展是提供一组看似没有联系的词语,要求考生写 一段话,将这些词语包含在内。 (五)想像创造型扩展。 此种题型是提供一个意蕴比较空泛的语句,多是诗句,要求 考生运用修辞手法使其丰富起来,描绘出优美的意境。 (六)添枝加叶式扩展。这种扩展就是在句子的主干上添加修饰限制成分,使句子表达 的意思更具体、准确、生动。 二、扩展扩展语句的题型示例 (一)情景演绎式 所谓“情景式扩展”是指命题者设定情景或给出关键词语,要求考生根据这一情景或这 几个关键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进行扩展。情景式 扩展的基本方法是合理想象,使想象的内容符合规定的情景。 【例 1】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伞”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 30 个 字。 情景一:暮春时节 小雨霏霏 我 伞 情景二:盛夏时节 烈日当空 路上行人 伞 【答案】情景一:暮春时节,小雨霏霏,我撑着那把遮风蔽雨的油纸伞,它如同我的朋 友,伴我走过人生风雨路。情景二:盛夏时节,烈日当空,路上行人撑着一顶顶小花伞,远 看像一束束色彩绚丽的鲜花,又像一朵朵惹人喜爱的蘑菇,它给人带来美好的感觉,带来爽 心的凉意,带来一份好心情。 【解析】本题明确要求以“伞”为重点,且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下进行扩展,因此可 以想像“伞”的作用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会因之不同。由此思路展开想像,就能够扩写出切 合题意的句子的内容。 【例 2】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 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 40 个字。 【答案】静谧的夜晚,银河中的星星闪烁着一双双调皮的眼睛,皎洁的月光透过高大的 树木落下斑驳的树影,池塘里不时传来一阵阵蛙声:这迷人的夏夜令人陶醉。 恬静的夜,清风偶尔送来一两蛙声,婆娑的树影悄悄地映在河面上,仰望长空只有银河 那淡淡的身影。 【解析】该题的要求很明确,就是要以“银河”“树影”“蛙声”为基点描写,描写的 内容要做到情景交融。“银河”“树影”暗示了描写的内容应是夜晚,而“蛙声”则说明是 夏天,这就要求所描写的是夏夜的情景。可运用连缀法,即根据原题提供的语言环境,对三 个词语重新组合,按要求合理想象,扩展成一段连贯的话。 【例 3】根据以下规定的情景,以“起跑线”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 30 个字。 情景一:田径场上 情景二:人生某阶段 【答案】情景一:百米竞赛已经举枪,运动员在起跑线上,人人都是从零开始,没有偏 袒和照顾。情景二:童年是接受教育的起跑线。虽然是这样,每个人的预备却是不同的,教 师应努力因材施教。 【解析】做好这道题的关键是要审好题,明确两种情景和一个重点的设题要求。一般来 讲,对情景一田径场上的起跑线的描写应该以实写为主,适当引申拔高;对情景二人生某阶 段上的起跑线的扩展应该以虚写为主,在其比喻象征意义上下功夫。无论怎么写,都要以” 起跑线“为重点,不可游离写作要求。扩展时不能对这一事物进行定义式的解释,而应运用 某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进行生动形象的阐释,并指出其作用及意义。根据题干和情 景提供的信息可知,情景一以叙述性扩展比较容易完成,而情景二以抒情性扩展比较容易完 成。应特别注意的是题干中“分别”二字,就是说情景二,也应以“起跑线”为重点。同时 要清楚人生可分成几个阶段(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暮年)选一个 阶段描写抒情。这些需要考生平时就要进行知识储备,叙述、描写、抒情性扩展也不是截然 分开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综合使用。解答该题的失误是:(1)描写想象不以“起跑 线”为重点,偏移要求重心。如:运动员们站在起跑线上,随着裁判员的号令,各就各位, 那股充满着健与美的肌体的力量即将燃烧,饱蘸胜利信心的眼神坚定地注视着前方。(2) 描写想象苍白,语言不形象。如:离开了幼稚的童年时代,我来到新的起跑线上。看看未来, 我能做的就是拿出力量和智慧,迎接每一次挑战。 【例 4】以“网”为中心续写两段话,第一段描述情景,第二段表达见解。每段不少于 40 字。 有形的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形的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形的网)比如踟蛛网。在两墙之间的空隙,蜘蛛网细细的线,丝丝地扣着, 疏疏的,柔柔的。 (无形的网)犹如人的思维,你好像思维很开放,但你永远在自己编织的网中,只有当你 突破这张网,接触新的思路,你才能知道自己的网,是如此窄小。 【解析】“描述情景”提示考生要实写,“表达见解”则暗含虚写的要求。虚写要注意 运用比喻手法,在生活中找相似点。这道典型的情景式扩展题要求考生根据题干要求,通过 描写、议论的手段,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使语段丰富起来。 (一)添枝加叶式 指命题人提供一句简单话语,要求考生为它增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成分,使它变得 生动具体,血肉丰满。 【例 1】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 40 字。 道路 身影 足迹 (1)描绘一种情景 (2)表达一种感悟 【答案】(1)雨还在哗哗地下着,望着那条泥泞的道路上父亲那蹒跚的身影,我的泪不由 地流了下来。那一串歪歪斜斜的足迹将永远铭刻在我心里,告诉我什么是父爱。(2)人生 道路上,处处都有前人的身影,他们用他们的艰难跋涉而留下的串串足迹告诉后人:生活没 有一帆风顺,只有经历了拼搏的人生才是充实的、完美的。 【解析】这是一道扩写题,扩写的两段话都用上“道路”、“身影”、“足迹”这 3 个 词语并不困难,难的是“描绘一种情景”、“表达一种感悟”。描绘一种情景,道路、身影、 足迹应是实的,构成一种“情景”,要用描写的手法;表达一种“感悟”,则“身影”是实 的,道路、足迹应是虚的,这种感悟可以是人生方面的,也可以是社会方面的。使用象征手 法,托物言志,写出感悟,比较适合用议论抒情来表达。 【例 2】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 30 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 【答案】情景一:①隆重的毕业典礼大会上,同学们展开了赛歌活动。一会儿齐唱,铿 锵有力;一会儿独唱,甜美动人。歌声阵阵,笑语串串。②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不断, 流派纷呈。有学刘欢的,有学孙悦的,也有学韦唯的,更多的是自成一体的。情景二:①考 试前夕,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的歌儿,那歌声伴着 春风在散发着泥土气息的野外飘荡。②期中考试前夕,我唱的歌少了,歌声的韵味也变了, 节奏缓慢,像小溪潺潺地流,像白云悠悠地飘。 【解析】首先,区别“情景”。就是找出题干中“两种情景”的异同。相同点一个:扩 展的“重点”都是“歌声”。不同点两个:一是时间不同,“情景一”是“毕业典礼上”, “情景二”是“考试前夕”。二是人物不同,“情景一”是“同学们”,是个“群体”,是 个场面;“情景二”是“我”,是“个人”,不一定是场面。就是说,“两种情景”氛围不 同,“人物”的行为、情感也应有所差别。其次,紧扣“歌声”。这是根据题干要求———“以 ‘歌声’为重点”,在内容上对“歌声”的描写要浓墨重彩,不能轻描淡写。此外,字数也 不可忽略,写好后,一定要查一下“每段”是否“不少于 30 个字”。 【例 3】请依据某一道理,把下面句子扩展成一句具体丰满的话。 飞蛾(或蝴蝶)值得赞美。 【答案】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自己的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浸在油中的飞蛾, 的确是永远值得我们这些有着高贵生命的人赞美的。 【解析】给定语句是一个简单判断,“飞蛾(或蝴蝶)”为什么值得赞美呢?平日里我 们对“飞蛾”扑火有着肯定(追求光明)或否定(自取灭亡)的认识;此处却已明确指向肯 定的一面,因此考生在扩展时要注意立意,即从积极的人生意义方面去扩展。 【例 4】请将“ 姑娘摘葡萄”扩展为不少于 30 字的句子。 【答案】美丽的维吾尔姑娘从沉甸甸的葡萄架上轻轻地摘下一串玲珑剔透的葡萄。 【解析】这个句子主谓宾也都齐全,但侧重于叙述,我们可采取“(姿态)+(所属) +中心词+(情态)+中心词+(数量)+(形状)+中心词”的方法将其扩展。 【例 5】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 先后,且字数在 20 到 30 字之间。思想健康,语意连贯。 想像 雾 倾听 (1)表现“欢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忧愁”: 【答案】(1)我们的想像也随着林中的雾气弥漫开来,虽然到处朦胧,我们依然能遥 看瀑布,倾听泉声,品嗅百草……(2)倾听着泉水幽幽的哀鸣,蒙着愁绪不结的雾气,你 说,我们忧郁的心中怎能容下想像翅膀的翻腾。 【解析】题中提供了两种情景,扩展时要根据规定情景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使这些情 景变得生动形象,丰富饱满;只要与这两种情景相一致,且分别融进提供的三个词即可。比 如用三个词表达欢快情绪,可设想一个自然环境,在白雾缭绕的林间,倾听大自然声响,心 的愉悦……表现忧愁可运用比喻,写一个人心头的迷雾,心的沉重…… (三)提供中心式 这种类型的形式往往是提供一句内容简洁的话作为语段的中心句,要求考生根据这一中 心句扩展内容。具体方法:以所提供的句子为中心内容,然后对其发挥和引申,使之明确、 丰满,形成一个完整的语段。古诗文佳句扩展,提供的大多是写景的句子,要善于依据意境, 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语言展开,使之更具体、动人。 【例 1】给“写得好”加上一定的上下文,使它分别符合下面的表达要求。(可以只有 上文或下文,字数不限) 例:表达的是“赞扬”:文章有气势,有文采,写得好! (1)表达的是“嘲讽”: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的是“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篇文章是写得好,好得连作者自己都看不懂。(2)他指着举报自己的 人说:“你的举报信写得好,我们走着瞧!” 【解析】“写得好”这个短语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源于“好”字的多义指向,因 而能在不同语境中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来。“写得好”如果表达的是嘲讽之意,就说明写得不 好;要表达的是威胁之意,就意味着所写内容对说话方不利。答题时要理解这一中心内容。 【例 2】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生动。(70 字左右) 踏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天的气息。 【答案】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怀着对春姑娘的深深眷恋,我挥挥衣袖,告别了青山绿水。 衣襟上还沾满着花间露水,嗅一下,还能闻到花的芳香;裙角边还残留着小草的新绿,散发 着泥土的清香。 【解析】做这种题型要展开联想和想象,或运用恰当的动词、形容词等直接摹写,或运 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加以描写,使语句生动具体,形象丰满。 【例 3】例如将“感动是一种养分”扩展为中心明确、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答案】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洗净我灵魂中某个小小的斑点和污渍,每一次深深的 感动都有可能斩断我性情中某一段深深的劣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使我的内心变得 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使我面对每一轮新的日出都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解析】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让我们“感动”,不管是令人欢快的还是使人伤感的, 只要我们“感动”了,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养分”,不断淬砺自我的。 【例 4】请以“窗”为中心,分别写两段话,第一段描绘一个场景,第二段表现某种 哲理。(每段不少于 40 字) 【答案】①这是姥姥家的窗口,是令人着迷的地方,窗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鲜花, 有迷人的吊兰,有散发着香味的茶花等等,从远处看,犹如一幅油画,窗的花海。②有人说 改革开放犹如打开的窗口,阳光会进来,新鲜的空气会进来,当然苍蝇、蚊子也会进来,怎 么办?关起窗户行不行?不行。只有安上纱窗,过滤一下,让轻风与美进来,把不喜欢的东 西挡住。 【解析】①把握扩展重点。试题要求以“窗”为中心,也就是说“窗”是考生描写、议论的 基点和重点。②理解扩展重点的内涵。题目本身没有限定“窗”的内涵,因此,我们可以将 其理解为生活之窗、心灵之窗、哲理之窗等。③展开联想,用色彩鲜明的语言构筑以“窗” 为中心的画面;从“窗”的引申义、比喻义出发,升华出某种哲理。 【例 5】2008 年奥运会火炬上的祥云图案,寓含“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之意,请以“祥 云与奥运”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不超过 50 字。 【答案】起伏连绵的祥云,柔和轻盈,正如少女温柔舒展的手臂,又如飘飞舞动的柳絮, 奥运与祥云渊源共生,祥云与奥运和谐共融。 【解析】本题不属于图文转写(奥运火炬图片略),图片仅仅只给考生提供想象的启发 与依托,因而本题应属于扩展语句题,以“祥云与奥运”为内容,展开想象,比喻或拟人的 修辞手法选用一种,或二者并用均可,因此难度不大。 (四)补写续写式 指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语境补写或续写一段话或一句话。这 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学习的思辨能力与推理判断能力,基本题型为根据所提供的句子或相关 材料续写相关内容,补写或续写出的句子要做到语意上与原句相互联系、协调一致,表达共 同的中心,形成和谐的语境,在句式特点和句子结构上与原句保持一致;在修辞方法、语言 风格等方面与原句保持一致或符合题目的要求。这就要求考生具有很高的理解能力、联想能 力和语言创造能力,能灵活地运用语法、修辞、语境等多方面的知识。 补写续写式扩展的方法不仅要求表意正确,语言形式与前后句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在 内容上要能与前后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要求考生在做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弄清题 目的要求;其次,要认真分析语言环境,弄清整个语段或句子的含义及前后句之间的联系。 所以,解答这类题,必须从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入手来分析和扩展。切忌犯以下两种错 误:一是只顾形式,不顾内容;或只顾内容,不顾形式。二是审题不清,盲目地按照自己平 时的思维定式去做。 【例 1】以下面给出的文字为开头,以“路”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每段续写不少 于 50 字) ①北京的路平直而宽阔 ②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 【答案】示例一:(北京的路平直而宽阔),四通八达,每天都迎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 人们。不管白天黑夜,它总是那么不知疲倦地作着导游,把八方来客,送到广场、商店、书 城、公园,让他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示例二:(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在知识 的海洋中炼就奋飞的翅膀;而走出学校大门,一条通向社会的路布满坎坷,充满曲折,但大 路尽头的世界却是那样的精彩、神奇。或者:(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就像在天边的大海 上航行,有时会风平浪静,行驶顺利;而有时却会是惊涛骇浪,行驶艰难。但只要我们心中 的灯塔不熄灭,就能沿着自己的航线继续航行。 【解析】解答此题,要看清要求,所写的话必须以“路”为中心展开。注意所给中心句 的特点。题①可以描述为主,横向展开,也可以分析为主,纵向展开;题②应以议论抒情为 主,或抒发感慨,或分析原因,或用比喻加以描述,但由于字数限制,只能围绕一个方面展 开.此题要求以“路”为中心,所写必须以“路”为主要描写对象,不要只以“路”为切入 点而大谈与“路”无关的其他内容,如抛开“路”去写路上的行人、路边的树木,或只谈人 生不管“路”;而且要注意前者应是实写,后者应是虚写。此外所写要与所给第一句话衔接 自然,流畅生动。 【例 2】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要求:①先用一句话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 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出租的理由;③不超过 100 字。 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笑星,被某大学聘为教授。 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答案】 示例一:有人说,当好影星得了,何必去抢戴“教授”帽?有人说,他既然能“以独特 的“搞笑”风格塑造众多的小人物”,那他就是一位喜剧大师,做艺术系教授绝对够格! 示例二:有人说,学校当自强,别老想靠明星扩大影响。有人说,艺术也要结合实践, 这位著名影星就是实践专家。有人说,乱送“教授”帽子,反而显得太廉价。有人说,球队 要有单项教练,大学也不妨请“明星老师”。有人说,这是学风的堕落,以后可能会自取其 辱。 自己的看法和出租的理由:有人认为搞笑风格的影星不过是跳梁小丑,不能胜任教授。 我却不这样看。“小人物”是剧本里塑造的艺术形象,能以“搞笑”的风格来诠释小人物, 把小人物的内心和行动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并被广大观众所接受,这样的人不仅仅是影星, 更是艺术家——一个深入人心的艺术家,这样的“大俗”同样是大雅。 【解析】此题近乎要求写一个小论文,且逼近生活实际,很新颖灵活。扩写时要先摆出 靶的,然后加以评价。同学们可从以下答案中来体会命题的匠心。本题类似于驳论文段落的 写作训练。试题材料已经把议论的现象摆出来,“不同的看法”暗示允许有肯定、否定的不 同意见。 (一)开放创新式 开放性扩展有两层含义,一是设题的面广,设题点多,融合了“简明、连贯、得体”仿 写、变换句子和修辞等多个考点;二是不设答案,只提供“原则性评分建议”,开放考生的 思维,注重个性化的表述。 (1)写出推介理由。 推荐语是举办活动,评选人物时,把好的方案、人物或事物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任用 或接受而表述的话语。推荐语的写作,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主要考查提取信息表述观 点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写推荐语最重要的在于阐述推荐的理由,表达自己的看法。阐述时要符合题目的要求, 理由的表述要有连贯性。此题的重点在“推荐理由”上,它可以是作者、写作的题材、文章 的体裁、文章结构形式、情感的抒发、语言风格等等,带有文学评论与鉴赏的成分。写时先 要表明观点,然后要阐述充足的理由,把它当作是具体而微的议论文来写。 【例 1】(2005 年天津卷,第 24 题)请你向张老师推荐一本书,说明推荐理由。要 求不超过 60 字。 【解析】写推荐理由,要选自己熟悉的作品,写出该作品有何特点,要注意条理,可 适当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再就是注意字数要求。开放性扩展题,既是扩展,又考查 了“连贯、得体”,要在联系生活上做文章。 【答案】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有浓重的文化气息,能把人带到历史中去,而且他的 思想能够启迪人,文笔也优美、生动。 【例 2】(2005 年全国卷Ⅰ,第 20 题)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 的推荐活动,请你填写下现的表格,推荐一篇课文。要求表述简明连贯,突出课文特点。 课文题目: 推荐理由(不超过 50 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课文题目《劝学》 推荐理由:《劝学》是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文章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 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努力学习。对今天的求学者仍具有指导意义。 【解析】这道题的重点要写出推介理由。可以从文章体裁,结构形式,语言风格,写作 特点等方面入手,表达自己对课文的喜爱程度。 ⑵描述漫画内容。 “描述画面内容”就是要客观地把画面介绍清楚,实际上是要求考生写一段说明性的文 字。“写寓意”则考查了压缩、概括功能。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整体 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这类题的解题要 领: ①仔细观察画面(漫画的构图,辨清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 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②准确理解内容和寓意。理解应以画面为主,结合注释(文字、符号)。 ③抓住特征说明。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说明,才能清楚地揭示漫画的内 涵。 ④客观描述画面。描述漫画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 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⑤注意说明的顺序。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 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介绍人物时,可按照 “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例 1】观察漫画《等待》,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内容,50 字左右。(漫画略) 【答案】有一个人掉到水里了,只露出一只手,急等着有人来救援。而岸上有一群记者, 扛着摄像机,在等着拍摄救援的场面。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以漫画为命题素材的转换题,读懂了图画就不难得出答案。此 题难度虽不大,但学生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在说明的同时穿插进自己的看法,对记者的做法 大加评论。 【例 2】仔细观察右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漫画略) (1)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 10 个字)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生长。作者借此讽喻了当今 社会种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⑵爱心下的“畸形”或:小树需要更广阔的天空;爱 护过度变成“害”。 【解析】本题要求从揭示寓意和拟写标题两个方面作了考查。画面由两部分组成:中间 的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密匝,其形状像个巨大的“心”,其下面的是两棵小树,一棵柔 弱矮小,一棵树形偏歪。漫画运用了象征手法,让人通过大树和小树的关系,联想到当代家 庭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方式问题,联想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照顾过多,关爱过度,反 而不能使子女健康成长,要么柔弱,要么变坏。通过类比联想,该漫画的内涵就清楚了。 【例 3】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 【答案】(1)描述内容:4 只小狗一起走,领头的拿着望远镜望着远方,后两只昂首 阔步紧跟头狗,最后一只盲狗小心地自己走。遇到了无盖窨井,结果前三只全掉了下去,只 有盲狗安然无恙。(2)漫画寓意:告诫人们要脚踏实地,不能没有主见,盲从别人。或: 别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在摸索中前进。或:优势和劣势是相对的,优势若不加以正确利 用,反而可能成为致命陷阱。 【解析】这一题考查的是描述画面和概括主题。漫画中描画的对象是几只小狗,画面由 两幅图组成,应该用描写结合说明的表达方式。 ⑶巧解汉字内涵。 【例 1】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两个带有“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 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 “半”字是一个很普通的字,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半”字的巧妙运用,却可以表达 出诸多理趣。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在提醒人们最后的坚持尤为重要。又如,_______ 意在_______________再如,_______________意在___________以上这些话,借助“半”字, 生动地道出了耐人寻味的生活体验或人生感悟。 【答案】“半糖主义”,“代表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在若有若无间体味生活的香甜, 领悟甘苦参半的人生真谛”。“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解析】既是仿写,又是扩展。要根据提供的例子,分析熟语中蕴含的哲理,或对熟语 作另类解释,要在联系生活上做文章。 ⑷ 扩展诗句 这种试题,常选用古典诗词中那些意境深远的精美诗句,要求扩展成 100 字以内的文段, 而所扩展成的这段文字则往往是一段景物描写性质的语段。处理这种试题,不少同学常常感 到很棘手,不知如何下手,而有些同学则不得要领地处理成诗句翻译。其实,对于这种诗词 名句类语句扩展试题,我们可以采用“拆分组合法”来处理。 所谓“拆分组合法”,就是首先把所给诗句中的主要意象拆分、提取出来,然后根据诗 句的内容及其所融入的作者情感,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去推知这些意象最可能、最合理、 最合情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分别加以扩展;最后把对这些意象扩展的语句,巧妙加以串 联组合在一起的方法。 【例 1】如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中的一句扩展 成一段话,表现孤独寂寞的心境。 【答案】比如以“枯藤老树昏鸦”为例,答案可拟为:一路征程,不觉已是黄昏时分。 抬眼所见,是一棵缀着稀疏黄叶的千年古树,树身缠绕着几根枯黑的牵牛藤蔓,树顶的乌鸦 “哇哇”叫个不停。不知这种漂泊异乡的日子,何时是一个尽头。 【解析】此题涉及九种景物,只要求扩写任一句中三种,而且所写景必须着上“孤独寂 寞”的情感色彩,做到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例 2】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扩展成一段不少于 60 字的文字。 【答案】青翠可掬的山层层叠叠,清澈碧绿的山泉在诗人身边迤逦而行,蜿蜒的山径依 稀难辨。正当诗人倍感迷惘之时,绕过一道山崖,前面鲜花点缀、绿树浓阴掩映下的几间茅 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解析】首先我们可以从诗句中拆分中“山”、“水”、“柳”、“花”、“村”这些 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分别是:山——重,即“层峦叠嶂”;水——复,即“曲折”;柳 ——暗,即“绿阴正浓”;村——朴素、原始。当然诗句中“村”的特点不明显,但由 “山”“水”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猜测、推断出其特点。接着我们根据诗句中 “重”“复”“疑”“明”可以把握作者的感情:由“迷惘”到“惊喜”的变化。据此,我 们可以分别对“山”、“水”、“柳”、“花”、“村”这些意象分别展开联想、想象,进 行扩展,最后把这些孤立的珍珠——散句,巧妙地加上一些过渡性词语,使之上勾下联,组 合一段连贯通顺的的文字。 【真题演示】 一、(2014 年高考江西卷)20.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 (1) 集中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 (2) 运用疑问句和排比修辞表达情感。 (3) 最后一句能概括全段内容。 (4) 结构相对完事,语言连贯,得体。 (5) 不少于 200 字,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过大年啦,妈妈用最好的柴火做年饭。烧花柴,出刀才;烧豆秸,出秀才; 烧木香,出宰相。柴火好,灶膛里火光熊熊,把半个院子都照亮了。锅里的蒸汽从门里汹涌 地扑出来。白白胖胖的饺子下到锅里去了。饺子熟了,父亲端起盘子,盘子上盛了两碗饺子, 往大门外走去。孩子们为什么紧紧地跟随着他?年夜里的饺子是包进了钱的,我们盼望着能 从饺子里吃出一个硬币,这是归自己所有的财产呀,吃到带钱饺子还吉利呢。过大年的喜庆 祥和的气氛真让我难忘啊! 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 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应注意场景描写和环境描写的区别。场景描写:人物同人物在一定时 间和环境中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 写。环境描写: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静态”的描写。场 景描写常见方法有点面结合、营造氛围、凸显人性格等。就今年的高考题而言,写作要求中 第一条的“集中”比较容易被考生忽视。 二、(2014 年高考四川卷)20.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 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 60 字。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 不和”的谆谆告诫,还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 尚和精神。 示例二:诸侯割据,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生灵涂炭渴盼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期望和平安宁, 战乱频仍祈求国家大治,宏伟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