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 MB
  • 2021-06-07 发布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课案1理解实词含义课件新人教版

  • 15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 解析 : A   A 项 , 而 , 均为连词 , 表转折。 B 项 , 之 , 助词 , 的 ; 助词 , 用于主谓之间 , 取消句子独立性。 C 项 , 以 , 连词 , 表目的 , 来 ; 介词 , 因为。 D 项 , 为 , 动词 , 是 ; 介词 , 替。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文章起笔就勾画了从建安到盛唐群雄争胜的诗坛景象 , 为下文高度评判宗臣的才华和成就提供了一个气势恢宏的文学史背景。 B. 宗臣凭着才气能做到“理不必天地有 , 而语不必千古道” , 而李攀龙和王世贞都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 所以宗臣对他们两人很不屑。 C. 宗臣也有治世才能 , 任职地方能保境安民 , 又能“为儒生师帅”。他曾担任的考功郎属于京官 , “出参闽藩”是离开京城到福建任职。 D. 文章将议论与描写结合 , 使阐发主张和塑造人物相得益彰。对宗臣与人论诗时动作的描写 , 虽只寥寥数笔 , 其形象就跃然纸上。 解析 : B   B 项 , 宗臣之所以对两人表示不屑 , 不是因为两人达不到这样的境界 , 而是因为两人“不敢尽斥矩镬而创其好”。 解析 : 断句要依据文意和语法、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屈法而伸其才”和“屈才而就法”的结构一致 , 其后均应断开 ; 同样 , 两个“乃往往”前也应断开 ; “悲夫”表示强烈的情感 , 根据文言文句子的习惯 , 应单独成句 , 前后均应断开 ; “以子相之诗”作状语 , 其后可断开也可不断开。 答案 : 以子相之诗 // 足无憾于法 / 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 / 其文足尽于才 / 乃往往屈才而就法 / 而又不假年以没 / 悲夫 / 然具是不朽矣 解析 : 涉及固定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 (1) “人才” , 人的力量。“岂……哉” , 难道……吗。“盖” , 表推测 , 大概。“微” , 精妙。“旨” , 意图。 (2) “尚” , 崇尚。“通显” , 通达显赫。“日” , 名词作状语 , 常常。“无毛发之用”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 指没有丝毫的用处。 答案 : (1) 那么难道都是人的力量 ( 造成的 ) 吗 ? 大概也有上天精妙的意图吧。 (2) 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崇尚通达显赫的人 , 常常讥笑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 参考译文 : 呜呼 ! 这广陵宗子相的诗歌就像他的文章一样。武昌的吴国伦给他写了传 , 而吴郡的王世贞给他写了序 , 说 : 以前在建安时期 , 曹氏父子文采出色 , 公幹 ( 刘桢 ) 与他们不相上下。到了晋代的潘岳和陆机 , 辞藻华丽 , 太冲 ( 左思 ) 追求质朴 , 唐代诗人沈佺期、宋之问文采华丽 , 必简 ( 杜审言 ) 锋芒毕露 , 李白、杜甫并驾齐驱 , 龙标 ( 王昌龄 ) 洒脱不羁。古代的豪杰之士在文辞方面 , 常常志向相合而水平相当 , 文气方面虽不同却又能互相借鉴 , 那么难道都是人的力量 ( 造成的 ) 吗 ? 大概也有上天精妙的意图吧。 有一天 , 我和于鳞 ( 李攀龙 ) 在燕中游历 , 子相带着吴国伦和天目山人 ( 徐中行 ) 来了。子相文才高超、气魄雄健 , 沾沾自喜 , 曾经和吴国伦多次论诗 , 不能取胜 , 就趴在酒杯上 , 把它咬裂了 , 回家后整日沉思默想 , 到了喀喀呕血的地步。当他恣意的时候 , 心神与文才互助互成 , 灵感自发 ,( 这感觉 ) 就像一敲乐器则声音清越 , 合乎五声音阶 ; 一读文章就爽快舒畅 , 如风吹于腋下而饮露于咽喉 , 然而当他达到恣意的程度而意犹未尽之时 , 那么所悟的道理不一定是天地间有的 , 语言不一定是千百年来人们常用的 , 是偶尔之间悟到的。凭借着于鳞那样的才华 , 然而不敢完全排斥规则而创作他喜欢的作品 , 更何况王世贞呢 ? 子相只是对此时常表示不屑 , 说宁做有瑕疵的玉 也不做似玉的石头。我却无法诘问子相。众人中称赞子相的 , 认为子相超越常规而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 年轻人中反对子相的 , 认为子相想达到更高的境界而舍弃了常规。然而这向来不是子相的意思。扩充我构思撰述的思路 , 扩大我才华的界限 , 来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境界合 , 那么我就获得了全部的精华 ; 境界不合 , 我姑且取其精华放任瑕疵。字不能牵累句子 , 句子不能牵累篇章 , 我经常用上等马 , 按照顺序来和天下的中下等马来对决 , 有一场不胜利 , 而没有第二次不取胜 , 就像这样罢了。今天 , 他的文章都在 , 即使公幹、太冲、必简、龙标这些人略微贬损自己 , 而附于各位贤才之末 , 子相也以此为乐啊。 子相的文笔尤其奇特 , 只是笔力足以冲破冗腐之文风 , 成就一家之言 , 吸引人们的注意的 , 却主要是在北地郡的李梦阳。凭子相的诗 , 足以在文法上没有缺憾 , 却往往违背文法而彰显他的才华 ; 他的文章足以显现他的才华 , 又常常不能充分发挥才华而去遵守文法 , 然而他寿命不长 , 早早去世了。可悲啊 ! 然而这样 , 他也是不朽了。 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崇尚通达显赫的人 , 常常讥笑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子相唯独不这样。 ( 子相 ) 担任考功郎有声誉 , 因为不能依附权贵 , 不久外调担任闽藩的布政参议。接连有倭寇侵扰福建沿海 ,( 他 ) 安置吏民 , 调拨军粮 , 才干为一方之首。不久又辅佐臬台成为儒生师帅。等到死了 , 家里的人祭祀而世人痛哭 , 但子相在活着时始终不高兴 , 说 : “麒麟凤凰 , 怎么能和鸡犬一样用呢 ? 不得到这样的人 , 不能成就圣世。我讨厌自己成为鸡犬一样的人 , 将要离去了 ! ”于鳞非常赞赏他 , 写了一首诗说 : “一为麟凤言 , 三叹加飧食。”他的同辈对他的评价到了这种地步。 解析 : A  “发言”意为开口说话。 解析 : B   B 项 , 两个“其”都是第三人称代词 , 他。 A 项 , 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 , 的 ; 第二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 不译。 C 项 , 第一个“于”是介词 , 在 ; 第二个“于”引进动作涉及的对象 , 不译。 D 项 , 第一个“所” , 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 是虚指代词 ; 第二个“所”与前面的“为”构成固定结构“为……所……” , 表示被动。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作者认为 , 对真正的儒者而言 , 读书不应雕章琢句 , 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 , 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 , 匡正时弊 , 有益社会的进步。 B. 颜太初考中进士后 , 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主簿是县令的属官 , 户曹是知府的属官。县令的上级是州牧。 C. 颜太初宽厚正直 , 才识过人 , 效法嵇康、阮籍 , 诗文讥刺时事 , 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 , 终身仕途不顺 , 郁郁不得志。 D. 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 , 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 ; 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 , 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 解析 : C  张冠李戴。对照原文可知 , 效法嵇康、阮籍的是青州牧 , 不是太初 , 太初对这种做法是“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 , 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解析 : 首先 , 通读文章 , 大致了解文意 ; 其次 , 理解要求断句部分的语意 ; 再次 , 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 , 如文中的“又”“虽”“故”等词前面要断开 ; 最后 , 根据句意和句子的语法结构再断。 答案 :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 / 又其文多指讦 / 有疵病者所恶闻 / 虽得其文 / 不甚重之 / 故所弃失居多 / 余止得其两卷 答案 : (1)( 颜太初 ) 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 , 不是仅仅称道它 , 用来夸大欺骗世人 , 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 (2) 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 , 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 , 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 ? 解析 : 涉及一词多义、反问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1) “既” , 已经 , ……以后。“徒” , 只是 , 仅仅。“夸诳” , 夸大欺骗。 (2) “显” , 显赫。“夭” , 寿命短。“岂” , 难道。“身不显于时”和“言立于后世”都是状语后置句。注意反问语气要译出。 参考译文 :    天下不崇尚儒者很久了。当今世上的士大夫 , 开口说话一定自称儒者。儒者究竟是怎样的呢 ? 高高的帽子、宽大的衣带、宽大的衣袖 , 这样穿戴的称为儒者吗 ? 手持书简 , 俯身苦读 , 吟咏不停的称为儒者吗 ? 又何况醉心文辞、苦心构思 , 写出华丽文章的人称为儒者 ,( 这和儒者 ) 也差得太远了。除去上述种种不说 , 至于西汉的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 , 东汉的欧阳歙、张酺、胡广 ,( 这些 ) 世人所说的大儒 , 果真足够符合儒者的名称吗 ? 鲁人颜太初 , 字醇之 , 常对这种情况很气愤。 ( 他 ) 读先王的文章 , 不研究章节句子 , 一定要探究其中的义理才行。 ( 颜太初 ) 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 , 不是仅仅称道它 , 用来夸大欺骗世人 , 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 ( 只诵读先王的文章 ) 对他自己来说与邻里相比也就没有突出的地方 , 对他之外来说就不能发扬光大 ( 先王的义理 ) 。不能发扬光大 , 先王之道就遮蔽起来了 , 于是 ( 他 ) 探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的得失 , 创作诗歌和文章来宣扬倡导它。景祐初年 , 青州牧以荒废政务、逸乐过度、恣意放任为能事 ,( 他 ) 仰慕嵇康、阮籍的为人 , 当时各地的士大夫喜欢他不受礼教的束缚 , 一致效仿他 , 渐渐形成风气。太初厌恶他 , 认为他是使风俗大乱的根源 , 作了《东州逸党》诗来讽刺他。诗最终传到皇上那里 , 皇上立即追究青州牧的罪过。又有郓州牧因为下属的县令清廉正直与自己不同而生气 , 就诬陷他犯罪 , 将他在狱中拷打致死。他的妻子和孩子弱小不能自己去告状 , 太初平日与这个县令交好 , 怜悯他冤死 , 写了《哭友人》诗 , 郓州牧也因此而被罢免了。 这时有人举荐太初博学有文采 , 天子下诏任用他为国子监直讲。恰逢有个平日不喜欢太初的御史 , 上书说太初放纵而不遵礼法 , 不可以担任学官。诏书就要到了 , 又改任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 , 其实宽厚、善良、有政绩 , 不是放荡不羁的人。从临晋又改任应天府户曹 , 主管南京学校方面的事 , 死在睢阳。先前的制度规定 , 判、司、簿、尉四个官职的考核 , 没有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的 , 照例按县令录用。就算愚笨、懦弱、昏惑、老迈没有可用之才的人 , 凭年数积累 , 也一定能得到。而太初才华见识如此 , 中进士做官近十年 , 到死都没能摆脱判、司、簿、尉的行列 , 他死时大概四十多岁。唉 , 这是上天要毁灭儒者 , 使他们一定达到这么坏的地步啊 ! 将会像狗对自己奇怪的事吠叫一样 , 品行正直、与众不同的人一定要被铲除吗 ? 怎么他的仕途和寿命两者都如此困厄呢 ? 世人看到太初官职不能震动人 , 又加上他的文章多指责批评 , 有缺点毛病的人讨厌听到 , 即使得到他的文章 , 也不很重视它。所以丢弃遗失的占多数 , 我只得了他的两卷。在同州又得到他写的《题名记》 , 现在集在一起 , 为它作序。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 , 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 , 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 ? 他日有见到它的人 , 看到他的《后车》诗 , 就不会忘记借鉴警诫了 ; 看到他的《逸党》诗 , 礼义就不会衰败了 ; 看到他的《哭友人》诗 , 残酷的官吏就会心生惭愧了 ; 看到他的《同州题名记》 , 地方长官就了解政治的腐败了 ; 看到他的《望仙驿记》 , 地方长官就不经营驿站了。由此来说 , 带来的益处不也很多吗 ! 解析 : B  “可惜”是古今异义词 , 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 , “可”是“值得” 的意思 , “惜”是“爱惜”的意思。 解析 : B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以、之、其、而”的用法。 A 项 , 以 : 介词 , 用 / 连词 , 表目的 , 可译为“来”。 B 项 , 之 : 都是助词 , 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 ,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 项 , 其 : 代词 , 那些 / 连词 , 表选择。 D 项 , 而 : 连词 , 表递进 / 连词 , 表修饰。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作者对非议郑玄等人且否定古注的“今之言者”深表不满 , 对这些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扰乱治学的不良学风更以“欺乱”斥之。 B. 作者提倡以据实控有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上的成败兴废、事业踪迹 , 厘清因果 , 比较优劣 , 这样“足以应当时之务” , 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C. 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 , 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重耳 , 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 D. 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对同龄友人推许鼓励 , 倾吐怀抱 , 笔端流露真情 ; 谈论治学之道 , 眼界开阔 , 见解精辟 , 语言洁净简要。 解析 : C   C 项 , 张冠李戴。第 5 段中“但随见随忘 , 随闻随废 , 轻目重耳之过 , 此亦学者之一病也”指出了这是学者的弊病 , 而不是说作者自己。 解析 : 首先 , 通读文段 , 大致了解整个文段的内容。其次 , 根据画波浪线句子的前后语境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 , 因为名词和代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 , 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 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初步断句。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仆、足下”都是人称代词 , “仆”作“自知顽滞”的主语 , 可在“顽滞”后断开 ; 两个“足下”分别作“美”与“教”的定语 , 中间不能断开 , 而“足下之美”与“足下之教”分别作了“欲成”“既受”的宾语 , 因此 , 可在其后断开。再次 , 看标志性虚词的位置 , 进一步断句。“假使”“亦”常放在句子开头 , 前面应该断开 , “之”跟在动词“施”后。因为“恳恳”修饰“欲成”作状语 , 所以“之”应为宾语 , 故在“之”后断开。最后 , 通读整个句子 , 试着翻译一下 , 看句意是否通顺。 答案 : 仆自知顽滞 / 不能苦心为学 / 假使能学之 / 亦不能出而施之 / 恳恳欲成足下之美 / 异日既受足下之教 / 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答案 : (1) 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 , 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 ,( 时机 ) 恰好在现在 , 岂可不努力啊 ! (2) 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 , 清楚完备 , 即使圣人复活 , 也定会提携他们 , 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 参考译文 :    我与您年龄相同然而主张不同 , 您性情俊逸通达、坚定明智 , 内心正直 , 态度温和 , 用温和谨慎修饰 ( 自己 ), 所以为人处世光明高尚没有过失、后悔的事。 ( 我 ) 在京城期间 , 家里的事 , 人际往来 , 整天局促束缚 , 不能够每天说出心中所想来使自己明白 , 自然不敢用同辈之流期待你啊。  去年请假 , 从江、汉之间回京城 , 才知道您调任地方官的缘由 , 敢于做正义的事 , 以前我期望您的心思 , 果然不是谬误 , 私下里自己恭喜道贺 , 您果然没有辜负上天托付给予的、我期望仰慕的 , 这两者就是我恭喜道贺您的原因 , 好啊 , 好啊。我不值得一提 , 虽然能做学问 , 也没有什么长进 , 像您的才华、时机 , 真是值得爱惜啊。以前所说的俊逸通达、坚定明智 , 内心正直 , 态度温和 , 用温和谨慎修饰 ( 自己 ), 这才华值得珍惜 ; 年龄四十岁做刺史 , 得到偏僻小郡 , 有衣服和食物 , 没有做吏的苦楚 , 这是时机值得爱惜啊。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 , 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 ,( 时机 ) 恰好在现在 , 岂可不努力啊 ! 我常想百代之后 , 不一定不幸 , 为什么呢 ? 因为那些书记载详尽而且所记事情繁多。现在的谏官一定说 : “假使圣人精深微妙的意旨没有流传 , 就是写注解的郑玄等人的罪过。”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 , 清楚完备 , 即使圣人复活 , 也定会提携他们 , 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假使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不值得学习 , 那就得圣人复活 , 像周公、孔子那样亲自教授精深微妙的意旨 , 这样以后才能做学问。那么圣人不复活 , 就终生不能做学问了 ; 假使圣人复活 , 也就跟随并且扰乱他们。这是不学习的人 , 喜欢口出大话 , 欺骗扰乱常人罢了。自从汉朝以来 , 那些诸侯的成功失败、衰败兴盛 , 功业行迹 , 不计其数 , 各种各样的事 , 根据事实 , 都可以描述出来 , 考察它们的由来 , 判定它们的是非 , 十件里能有四五件 , 就能够用来应对当代的事务了。 孔子说 : “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这就是依据所见所闻 , 能够不丢失见闻并且细致思考的结果。楚王问蓬草的果实 , 回答说 : “我以前听童谣知道的。”这就是把小孩子当作老师罢了。用上古时代的知识来检验它们 , 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反复斟酌 , 才能成为圣人啊。诸葛孔明说 : “你们这些人读书 , 是想做博士啊。”这就是因为被自己的见识阻滞 , 不知道适宜地变化 , 叫迂腐的儒生 , 这也是求学的人的一个弊病。 我自从元和年间以来 , 直到今天 , 自己见到听到的名家才子的讨论 , 常法制度 , 征讨叛逆作乱 , 考察他们当时的情形 , 用古代事迹进行检验 , 能够做到不丢失见闻并且细致思考 , 也能够成就一家的事业了。但是随时见到随时忘记 , 随时听到随时丢弃 , 轻视看到的重视听到的 , 这也是求学的人的一个弊病。像您有上天给予的天赋 , 我与您差距太大。我知道自己顽固凝滞 , 不能耗费心思做学问 , 假使能学成 , 也不能够拿出来散布 , 诚挚殷切地希望成全您的好事 , 改天在接受您的教导之后 , 对于官吏事务没有过错罢了。自古以来没有不学习却能在后代人中流传名声的 , 您努力吧。 1. 选文特点 浙江卷文言文的选材有其自身的特点 , 从 2015 年开始的文本选择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 选材始终有意避开单纯的史传类文章 , 而是采用议论性散文 , 其阅读难度大于史传文。 议论性散文是一种借助人、事来表达观点的文体。它包括三类 : 一类是标以“论”“辩”等字眼的纯论述文 , 如古代的论辩、杂说、奏议等 ; 一类是标以“记”等字眼的议论成分较多的杂记和游记 ; 一类是标以“疏”“书”“序”等字眼 , 以实用文体形式表现的论述文。议论性散文一般融记叙性、议论性于一体 , 或夹叙夹议 , 或先叙后议。 2. 题型特点 题型比较稳定 , 分别是实词题、虚词题、概括欣赏题、断句题、翻译题 , 其中前三个知识点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2015 年、 2016 年两年的 5 个小题总分为 19 分 , 从 2017 年起 ,5 个小题总分为 20 分 , 其中文言文翻译题增加了 1 分。 课案 1   理解实词含义 ( 对应学生用书第 144 页 ) 关注五类实词 ( 一 ) 一词多义 多义实词是实词的主体 , 数量庞大 , 掌握它们众多的义项耗时费力。除了要通过教材、试题和大量阅读积累外 , 还要注意两点 : 1. 追溯词的源流 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 本义 , 就是词的本来意义 , 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 , “道”的本义是“道路、路途”。 引申义 , 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 , “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 “道”的本义是“道路、路途” , “方向、方法、道理”就是它的引申义。又如“一”的本义是表数量“一只” , “专一”“全”“一样”是它的引申义。 比喻义 , 就是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 , 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 , 现在属于贬义词 , 比喻坏人的党羽 ; “草菅人命”中的“草菅” , 本义是野草 , 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假借义 , 因假借而产生的含义。古文中通常出现通假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 , 即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 , 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 , 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文字来替代。 2. 寻找义项联系 多义词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 , 众多义项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识记多义实词 , 一定要找出其本义或基本义项 , 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找出本义 , 关键是看该字的造字方法 , 从其构造的字形上推导出本义 ( 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 ) 。找到这个“源” , 顺“流”而下 , 就可以发现其他义项的来龙去脉。 答案 : 释义 : ①边邑  ②以……为边邑  ③鄙陋、见识短浅 ④粗俗 , 未开化  ⑤轻视、看不起  ⑥自称谦辞 关联 : “鄙”本义是“边邑” , 处在边邑的人一般都是“粗俗、未开化之人” , 既然“未开化” , 肯定是“见识短浅之人” , 一般要被人“轻视 , 看不起” , 用于“自谦” , 合适不过。 答案 : 释义 : ①背东西  ②担负 , 使……承担  ③依仗  ④辜负  ⑤违背  ⑥失败 关联 : “负”的“本义”一说是人自以为有钱就了不起 , 可以“依仗” , 一说“本义”是“背东西” , “背东西”正向的可以是说“担负” , 反向的就是“辜负”“违背” , 由此导致“失败”。 ( 二 ) 古今异义 1. 古今异义类型 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 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 ( 同形 ) 的词语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 , 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六种。 (1) 词义扩大 : 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中国” , 古义只指“中原地区” , 现指“整个中国”。 (2) 词义缩小 : 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 , 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谷” , 古义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 故有“五谷”“百谷”之说 ; 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 , 在南方专指“稻谷”。又如“妻子” , 古义是指“妻子儿女” , 今义是指“男子的配偶”。 (3) 词义转移 : 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今当远离 , 临表涕零”中的“涕” , 古义是“眼泪” , 今义是“鼻涕” ; 又如“牺牲” , 古义是指“为祭祀宰杀的猪牛羊” , 如“牺牲玉帛 , 弗敢加也” ; 今义是“为了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 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4) 词义弱化 : 同样的词语 , 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 , 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弱。如“怨” , 古义表示仇恨、怀恨 , 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5) 词义强化 : 同样的词语 , 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 , 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强。如“诛” , 最初只是责备之意 , 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6) 感情色彩变化 : 词语在使用过程中 , 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 ,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 , 古义是“地位低 , 见识浅” ; 今义是“品德低” , 含贬义。 答案 : (1) 内外亲属 , 指父母兄弟 , 词义扩大  (2) 金属 , 词义缩小  (3) 黄河 , 词义扩大  (4) 出使的人 , 词义转移  (5) 扬言 , 词义转移  (6) 爪子和牙齿 , 感情色彩变化  (7) 严重的饥饿 , 已到接近死亡的程度 , 词义弱化  (8) 遗憾 , 词义强化 2. 关注同形异义双音词 文言实词以单音节为主 , 现代汉语实词则是复音词 ( 主要是双音节 ) 居多。学习古今异义词 , 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文言文的两个单音节实词误以为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节实词。因语言习惯 , 学生很容易将文言文中古今同形异义的双音词或双音节结构的词组错判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如《指南录后序》中“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 “可以”应辨析为两个单音词 , 即“可以凭借”。这样的例子很多 , 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游于是乎始” , “于是”译为“从此” ;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中“然后”译为“这样以后” ;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中“凡是”译为“所有的这”等。 答案 : (1) 求学的人 ; 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 成人自立 ;( 组织、机构等 ) 筹备成功 , 开始存在 ,( 理论、意见 ) 有根据 , 站得住  (3) 报答 ; 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4) 不前行 ; 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5) 上前进献 ; 向前行动或发展  (6) 形体容貌 ; 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7) 那地方 ; 次第较后 / 第二  (8) 吃饱的样子 ; 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9) 跟随并且 ; 连词 , 上文是原因、方法等 , 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10) 那个人 ; 尊称别人的妻子  (11) 祖辈父辈 ; 父亲的父亲  (12) 智谋力量 ; 理解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不一定 ; 事理或情理上的不需要  (14) 它的实际数目 ; 实际情况  (15) 小的方面学习 ; 教育的初级阶段。 ( 三 ) 词类活用 1. 名词活用 (1)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 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 , 只是动作化了。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现象 :(1) 名词后带宾语 , 补语 ;(2) 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 ;(3) 名词前面有副词 ;(4) 名词后面跟介宾短语。    答案 : ①祝寿 ②杀 ③登记 ④灭族 ⑤驻扎 ⑥安排住处    答案 : ①游泳 ②杀 ③吃饭 ④下雨 ⑤走十步 上述几例中 , 名词前均有能愿动词 , “水”“刃”“饭”“雨”“十步”等名词均活用作动词。    答案 : ①穿 ②称王 ③像国君 ; 像臣子 ④发芽 上述几个例子 , 加点的字都处在副词的后面 , 作动词。 上述几例中 , 名词后面均带上介宾短语 , 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2) 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 , 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 , 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一般名词作状语 , 时间名词作状语 , 方位名词作状语。    答案 : ①向下 ②从上边 ③用箕畚 ④依法 ⑤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⑥像对待兄长一样 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依据、手段或工具、特征或状态及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答案 : ①在早晨 ; 在傍晚 ②在夜里 ③每日每夜 ④一天天 ; 一月月 ⑤按时 ⑥每天 用于动词前作状语 , 主要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答案 : ①在右边 ; 在左边 ②在外边 ③向上 ④在外边 ; 在里边 文言文中 , 方位名词也可以直接用作状语 ,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3)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用动法 , 是指名词作动词时 , 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指标的人或事 , 即表示使宾语怎么样。 答案 : ①使……复活 ; 使……长肉 ②使……下来 ③使……灭族 ④使……称王 名词的使动用法 , 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 , 并且使宾语代表的人和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和事物。 (4) 名词的意动用法 当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 , 表示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怎么样。    答案 : ①把……当作宾客 ②以……为师 ③以……为鉴 名词的意动用法 , 就是把宾语所代表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名词作状语与名词作动词的推断 ①文言句子中 , 两个名词连用时 , 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②文言句子中 , 名词和动词连用时 , 动词前的名词往往活用为状语。 用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去观照文言文 , 我们知道 , 句子一般由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构成 , 它们的位置大致如下 :[ 状 ]( 定 ) 主 [ 状 ] 谓 < 补 >( 定 ) 宾 < 补 > 。 在学习词类活用时 , 应注意以下两点 : ①主谓之间只有状语。 ②主谓宾中 , 主语常常省略 , 谓语不能省略 , 谓语大多由动词充当 , 在文言文中尤其如此。 当两个名词连用时 , 由于谓语不能省 , 因此必须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 , 变成主谓式或动宾式。由于主语常常省略 , 绝大多数均是动宾式 , 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和动词连用时 , 因已有动词充当谓语 , 前面的名词要么充当主语 , 要么充当状语。如果充当主语 , 和现代汉语语法一致 , 就不是活用了 , 因此几乎可以肯定 , 一旦问动词前加点名词的活用情况 , 一定是名词作状语了。 例如“使使 , 君君 , 将将” ( 名词作动词 ) 的翻译 : ①使使——派使者。 ②君君——侍奉国君 ( 把国君当作国君 ) 。 ③将将——指挥控制将领。 再看名词作状语的例子 : ①以身翼蔽沛公——翼 : 像鸟的翅膀一样。 ②吾得兄事之——兄 : 像对待兄长一样。 答案 : 不同。①名词作状语 , 因“望”是动词 ; ②名词作动词 , 因“人”是名词。 答案 : 相同。都是名词作动词。①取道。本句谓语只能由“道”充当 ; ②向东进军。本分句只能是“东”字充当谓语。 答案 : 相同 , 都是名词作状语。①②句子的谓语动词分别是“至”“食” , 那么“间”“上”修饰谓语动词 , 处在状语的位置上 , 都是名词作状语。 2. 动词活用 (1) 动词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 , 动词放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或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定时 , 活用为名词。    答案 : ①射箭的技术 ②伏兵 ③收藏的珍宝 ; 搜集的珠宝 ④活着的人 ; 死去的人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 , 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 , 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 , 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 名词作状语与名词作动词的推断 ①文言句子中 , 两个名词连用时 , 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②文言句子中 , 名词和动词连用时 , 动词前的名词往往活用为状语。 用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去观照文言文 , 我们知道 , 句子一般由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构成 , 它们的位置大致如下 :[ 状 ]( 定 ) 主 [ 状 ] 谓 < 补 >( 定 ) 宾 < 补 > 。 (2) 使动用法 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 , 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 , 即谓语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的意思。 答案 : ①使……挨饿 ②使……愤怒 ③使……起舞 ; 使……哭泣  ④使……学习 ⑤使……跟从 ⑥使……吃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 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活用作使动的动词 , 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 , 用于使动时 , 后面就带有宾语。 “使动”和“意动”的辨析 使动用法 : 某些动词或用作动词的形容词等在充当谓语时 , 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 , 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施行这个动作 , 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如“ ( 单于 ) 尽归汉使者路充国等。”意即“ ( 单于 ) 让汉朝的使者路充国等人全都回归” 。 意动用法 : 用作动词的形容词或名词 , 在充当谓语时 , 表示主语以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做“谁”或“什么”的一种用法。意动用法的谓语动词往往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成什么”的意思。“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是名词 , 用作意动 , “当年万户侯” , 是它的宾语。全句意思是 : 把当年的万户侯看做粪土一样。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发展演化到现代汉语中就是“兼语式” , 使动用法是把兼语后面的动词或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和名词放到兼语前面 , 意动用法即是把兼语后面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和名词放到兼语前面。使动和意动都是把兼语式变成“主——谓——宾”形式 , 使语言精炼化。在句子中 , 要分辨名词、形容词是用作一般动词 , 还是使动 , 或意动 , 就要注意从整个句子的意思来领会 , 从上下文来分析。用作一般动词的 , 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由主语直接施行的 ; 用作使动的 , 其宾语不是动作的接受者 , 而是主语使宾语具有动词所表示的动作 ; 用作意动的 , 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施行的。使动和意动的用法 , 其特点是都带有宾语。有的虽没有宾语 , 但从表达的意义上来看 , 仍可根据这些特点来判断它是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 3. 形容词活用 (1) 形容词用作名词 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 , 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 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答案 : ①小的方面 ; 大的方面 ②忠良诚实的人 ③坚固的铠甲 ; 锐利的武器 ④才能 ⑤小处 ⑥年少的 ; 年长的 ⑦英俊之才 ⑧圣人 ; 愚人 在语句中 , 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 , 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 , 它就活用为名词。 (2)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有时候形容词不再表示事物性质 , 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答案 : ①有很多 ; 缺少 ②痛恨、因……而痛苦 ③与……交好  ④发白 ⑤宽恕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 多数是由于后面带了宾语 , 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 (3)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当形容词带宾语时 , 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 , 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 : ①使……遭受痛苦 ; 使……劳累 ②使……完好 ③使……急 , 逼迫 ④使……劳 ; 使……苦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 , 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 , 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4)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 , 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 这就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 ①以……为异 ②以……为耻 ③以……为羞 ④以……为美 ⑤以……为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种现象 ,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区分 : ①看动作的施动者。如果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 , 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 , 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 ( 怎么样 ) ”的意思 , 那么就是使动用法 ; 如果谓语动词具有“认为 ( 或以为 ) 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 动作是主语意念上发出的 , 那就是意动用法。 ②看动作与事实的关系。当动作已成为事实或即将成为事实时 , 便构成使动用法 ; 当其为内心感受、规划想法等主观认识 , 并没有形成客观事实时 , 便为意动用法。如《鸿门宴》“项伯杀人 , 臣活之”中的“活”是已成为事实的动作 , 所以它是使动用法 ;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中的“羞”是一种心理活动 , 所以它是意动用法。 ( 四 ) 通假字 通假 , 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音近的字可以相互借用的现象。通假字有两个特点 : 读音相通 , 字形相似。 通假字包括三类 : 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当某个字用它的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的时候就可以考虑通假字。同时 , 如果在读音或字形方面存在相通或相似的另一个字可使整个句子通顺时 , 就可以确定它是通假字。 1. 通用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相通的字 , 在古代可以写这个 , 也可以写那个。如“虽有槁暴 , 不复挺者”中“有”通“又”。 2. 假借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 , 在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假借字中“本有其字”而古人不用的情况比较常见 , 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蚤”通“早”。 3. 古今字 古时候有某一字 , 后来为了区分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 , 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 , 形成了一个或几个今字 , 让原来的古字表示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如“至莫夜月明”中的“莫”通暮”。 ( 五 ) 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 , 一般是一个字一个词 ; 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 ( 合成词 ) 为主 , 两个字一个词。但古代汉语中也有特殊现象 , 存有少量双音节词 ( 即复词 ), 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就是较典型的两类复词。 1. 同义复词 同义复词 , 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如“根本”中的“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 , “谤讥”中的“谤”“讥”都是“批评”的意思。 2.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 , 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 , 而词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 , 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虽然它在古汉语中很少 , 但如果不了解、掌握它 , 就会成为阅读的障碍。应如何掌握呢 ? 一要弄清两个语素的构成方式意义上相近或相对 , 二要结合语境加以揣摩、判断。如“沛公则置车骑 , 脱身独骑”中的“车骑” , 结合下句则可知偏在“车”义。偏义复词具有临时、动态、借用的性质 , 一定要借助语境判断。 解析 : C   A 、 B 、 D 三项为偏义复词 ,C 项为同义复词。 解析 : D   A 、 B 、 C 三项为同义复词 ,D 项为偏义复词。 推断五法 ( 一 ) 语境推断法 主要是利用语境 ( 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 ) 语句连贯、相承相接 , 其意义也是上下连贯、相承相接的特点来推断实词含义。这是推断最主要的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 , 语境有小大之分。最小的语境即词语所在的句子 , 稍大的语境是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句 , 最大的语境即词语所在句子的所有相关文句。有时候 , 对词语的解释符合小语境 , 甚至还符合上下句构成的语境 , 但不符合完整的大语境。这种符合局部语境 , 但与完整语境不符的情况极具迷惑性。所以 , 结合语境来辨析对词语的解释是否恰当的时候 , 绝不能只是将解释代入句中 , 看在本句中是否恰当 , 也不能只满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 , 而必须找到所有的相关语句 , 在完整的语境中揣摩词语解释是否恰当。如下例 : “借书满架 , 偃仰啸歌 , 冥然兀坐 , 万籁有声。” ( 归有光《项脊轩志》 ) 此句中的“借”字显然不能解释成“借来”“借进”“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之类的意思 , 为什么呢 ? 因为借三五本书尚合乎情理 , 岂有借“满架”书之道理 ? 况且作者归有光出自书香门第 , 自然家中藏书不会少 , 大可不必借许多书读之。根据语境 , 这里的“借”解释为“堆积”“错乱地摆放”这类意思为宜。 解析 : A  这里的“谢”是“感谢”的意思 , 需结合语境理解含义。 参考译文 : 梁高祖义师兴起之后 , 四面八方很多人来响应 , 梁高祖派仙琕的老朋友姚仲宾去劝说仙琕投靠高祖 , 仙琕在军营中将姚仲宾斩首示众。起义队伍到了新林 , 仙琕仍带兵守在长江西岸 , 每天抢夺义师从水路运输的粮食 , 建康城被攻陷后 , 仙琕号啕大哭了一个通宵 , 这才解散队伍 , 到高祖跟前谢罪。高祖慰劳他说 : “管仲箭射公子小白的衣带钩 , 寺人披割断重耳的衣袖 , 前人都不计旧怨。卿不要因为杀了使者、切断粮食运输这些事情痛恨自己而与我有隔阂。”仙琕道谢说 : “小人我如同丧家之犬 , 只要有人喂养 , 就会为后来的主人效力。”高祖笑着赞美他。不久 , 仙琕的母亲去世 , 高祖知道他很贫穷 , 送给他很多财物帮助他办理丧事。仙琕失声大哭 , 他对弟弟仲艾说 : “我们已经蒙受了再造之恩 , 还未报答。今天又受到特殊照顾 , 今后我当和你共同全心全意为高祖效力啊。” 天监十年 , 朐山百姓杀死琅邪郡太守刘晣 , 把城献给魏国投降了 , 梁武帝命令仙琕持符节前往征讨。魏国的徐州刺史卢昶率领十多万大军赶到那里。仙琕与卢昶军作战 , 多次打败魏军 , 卢昶逃走。仙琕派兵乘胜追击 , 魏军逃脱者仅十分之一二 , 收缴魏军的兵器、军粮、牛马、器械等等 , 不可胜数。 他在边境时 , 经常孤身一人潜入敌人的庭帐 , 偷偷侦察壁垒村落险要处所 , 所以每次作战大多能够获胜 , 士兵们也心甘情愿地听他指挥 , 为他所用 , 高祖非常喜爱和器重他。仙琕在州上任事四年后去世。被追赠为左卫将军。谧号为刚。 ( 二 ) 结构句式推断法 古人行文 , 喜欢用整齐的句式 , 如排比句、对偶句等 , 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 , 这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的词性、词义。如 : “怨天尤人”中“天”与“人”相关 , “怨”与“尤”也必当相近 , 由此可知“尤”应为“怪罪 ; 归咎”义 , 这种现象在各种典籍中均存在。例如“忠不必用兮 , 贤不必以” , 从位置上看“用”和“以”处于相同的位置 , 而“忠”与“贤”意思又是相同或相近的 , 那么我们可以推断“用”和“以”的意思也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故从“用”的词义可推断“以”的词义为“任用、重用”。 解析 : B  “穷”在语境中的意思与“通 ( 仕途顺利 ) ”相反 , 指人生走到穷途末路。 参考译文 : 但是韦苏州在世的时候 , 人们并不太重视 , 一定等到诗人死后 , 人们才珍重他的作品。……因此 , 八九年以来 , 我与足下做官顺利 , 就以诗互相告诫 , 遭到斥逐就以诗互相勉励 , 各自独居的时候就以诗互相慰问 , 在一起的时候就以诗互相娱乐。与我相交的和怪罪我的 , 大都由于诗啊 ! ……我经常跟您说 , 任何人作文章 , 都偏私以为自己的好 , 不忍心删削 , 有时缺点就在繁多上 , 其好坏自己又辨 ( 别 ) 不清。一定得依靠朋友做出公允的评价而不加宽容 , 进行讨论删削 , 这样以后繁简恰当不恰当才能处理合适。况且我与足下 , 写文章特别怕繁多。 ( 三 ) 语法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 , 组合是有规律的 , 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 , 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 , 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 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1) 划分句子成分法 “信义著于四海” ( “信义”作主语 , 可判断“信”是名词 , 作“信用”讲 ) “烟涛微茫信难求” ( 状语 , 确实 ) “楚王贪而信张仪” ( 谓语 , 信任 ) (2) 看搭配 “辍耕之垄上” , “之”后接表地点的“垄上” , 很明显 , “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配。 “自放驴 , 取樵炊爨” , “樵”字前有动词“取” , 后有动词“炊爨” , 上下文联系起来 , 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 , 是名词 , 应该是“木柴”的意思。 解析 : B  “名当世” , “名于当世 , 在当世闻名”的意思 , “名”在这里不是名词 , 而是动词。 参考译文 : 宦官选择葬地于此 , 竟然另外在葬地旁边建立了大寺 , 让僧人住在里面 , 作为他们葬地的守墓之人。然后又请中朝的贵人 , 一般是闻名于当世的朝中大臣替他们写碑文 , 然后刻在石碑上来记下这些文章。 从西直门经过高粱桥 , 往西北再走三里左右 , 那里是宛平香山的畏吾村 , 有一座寺庙叫大慧寺。从很远的地方看 , 高出桧树的树梢 , 它的中堂有座大佛 , 长五丈多 , 本地人也称呼它为“大佛寺” , 是明武宗正德年间 , 司礼太监张雄建造的。寺庙后面土坡积成了小山 , 山石堆成了山 , 山又高又陡 , 从山上往下看平地大概有好几仞。那些石头都是从吴县的震泽用船运送到这里的。 ( 四 ) 形旁推断法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中“缳”是个形声字 , 形旁是“纟” , 而形旁是“纟”的汉字意义往往与“丝”“线”“绳”等有关。再据语境看“缳”应该是“绳套”之类的意思 , “投缳”就是“上吊”“自缢”的意思了。 ( 五 ) 联想推断法 课文中选了大量典范的文言文 , 那里有丰富的文言词汇。如果我们既能熟练地掌握课文中的文言词语 , 又能在阅读其他文言文的时候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求同析异的迁移 , 就会很容易地推断某些文言实词的意义。联想推断法有课本联想推断法和成语联想推断法两种。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 , 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文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 ,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 , 举一反三 , 相互比照 , 辨其异同 , 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不少成语源于文言文 , 因此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 , 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 , 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 推断出文言词义。 (1) 利用课本联想推断法 ①诸将争欲攻之 , 汉不听。听 : 准许 联想课文《陈情表》中的句子 : 听臣微志。 ②若不敢来 , 公转营迫之。 迫 : 逼迫。联想课文《指南录后序》中的句子 :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