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25 KB
  • 2021-06-07 发布

山东省枣庄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省枣庄市一中高一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2021 年 1 月 4 日 (时间:150 分钟 分数:15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2.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 0.5mm 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 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 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 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 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 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 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 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 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 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 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 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 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 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 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 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 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 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 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 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 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 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 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 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 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 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 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 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 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 正在失去约束力。这可以称之为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 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 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 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 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 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材料三 “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 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 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 体性特征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 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 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 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 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 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 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 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 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 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固守乡土。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乡村之间的彼此关系的孤立与隔膜, 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村社会的农民,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而现在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 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 D.“熟悉的社会”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在村落共同体中信息对称,村 民个体之间知根知底,能够达成默契。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 往原则是有区别的。 B.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 会中的一纸契约。 C.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 体会到这种特性。 D.材料二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与材料一的 一些说法相近。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 (3 分) A.“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B.“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D.“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5.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小说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6~8 题。(本题共 4 小题,15 分) 月下美人泪 肖建国 惠州城有两大养花高手,一个叫黄金,一个叫季献民。 称得上高手的,总得有点绝活。 先说黄金。 从黄金记事起,他家就是花匠。别人养花大都为了观赏,而黄金家是为了生活。他家以种花卖花过日 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靠花。所以黄金从小就跟着家人干养花的活。八岁,黄金去上小学。 刚好学校的校园在翻整,墙角要种一排花。有员工过来问,种什么花?校长沉吟一会说,种白鹤仙吧,陆 游不是说过“芳兰移取偏中村,余地何妨种玉簪”吗? 校长对古诗词有研究,这玉簪就是白鹤仙。 黄金一听,就说不行不行。这玉簪不能种墙根,炕都会炕死。少儿雌黄,校长哪放在心上。果然种上 不多久,这玉簪全都晒死了。 校长对黄金刮目相看.黄金读到初二,辍学了。他成绩不好,整天就想着如何侍弄花草。校长说,你回 去也好,花草有本心,说不定能让你黄金万两。 校长也真说对了。十多年后,黄金成了惠州城花卉行业的大佬。他不种一般的花,只种奇花异草。比 如兰花走俏时,惠州城里的花匠都去养。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你方唱罢我登场。朝京门的王 胡子竟养出了猴脸小龙兰。一茎一花一雷公,粉面蒜鼻红头发。嘿,奇了。轮到黄金出手,养的是蝴蝶兰。 品种虽一般,可花蕊里包含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栩栩如生,绝了。 再比如,养昙花,也叫月下美人。 黄金能让昙花在白天开放。这个,稍有养花经验的人都会。将昙花用黑布蒙起来,不让其见光。到了 晚上,则用射灯对着照,照得昙花“阴阳颠倒”。一个星期后,昙花彻底蒙了,不得不顺从人意,在白天 开放。 虽然都会,然而都没黄金的昙花开得艳,开得大,开得多。黄金的诀窍在哪里?据王胡子说,黄金爱 搞嫁接,不是一类的花,也硬要把它们“嫁上”。 黄金的昙花供不应求。为防假冒,他在每盆花上都系个标牌:黄金之花。王胡子有次在黄金家喝了点 酒,对他说,你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黄金心里咯噔一声。 季献民是教书匠,退休后回到家里,开始养花。他只养四种花,梅花、兰花、昙花、菊花。可能因为 竹子不方便“院养”,就换成了昙花。他养的花不卖,只送人。 送人也看对象。王胡子同季献民认识多年,也只得到过一盆。 季献民养花好在哪里呢?黄金想去看看。 季献民家住在东江边,门前有棵木棉树,老干横枝,雄姿英发。据说每到春天,木棉花开,这树冠就 成了燃烧的火焰山。 有同行来访,季献民忙迎出屋外。黄金开口便说,听说你的花种得很好,特来向你请教。按照黄金的 想法,若季献民不愿意,稍稍皱下眉头,他寒喧两句便走。毕竟有技艺的都怕外露。 没想到季献民非常高兴,连说岂敢岂敢,今日你来得正好,晚上我有昙花盛开,正好一起品赏。 季献民的花种在后院,有三四个屋地大小,木架上按品种分类,养的全是花。有幼苗,有成品,有的 正热热烈烈地开放。花香扑鼻。 黄金仔细嗅了嗅,这花香与他那里香得不一样。香得纯粹,甘甜。真是奇怪了。 再看昙花,黄金更为惊讶。有很多盆都是他家的,“黄金之花”标牌还在呢。季献民说,这都是别人 丢掉的,我捡回来重新修整。昙花期短,可它命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花一命,它知感恩。 这高论,黄金第一次听说。晚上,季献民刷牙漱口、洗面洗手,清理好自身,才进入后院,后院里没 有灯,星月辉映,影影绰绰。黄金莫明地感到一阵心虚。 就这样赏花? 对。不过,你坐着,我还要做点事,来,看着这盆昙花,今晚她将为我们绽放。季献民边说边拿出一 管笛子来.黄金发现今晚要观赏的,正是从前他的昙花。 笛声响起,婉转悠扬,伴随习习凉风,如清水般掠过黄金心田。黄金不懂旋律,更不懂诗文,但此刻, 这如怨如慕的笛声让他觉得身心变空,身体在变轻盈,有一种想飘起来的感觉。 醉了,还是晕了?黄金想不明白。他只想随着这笛声向上走,向上飘,最好能飘到云端去,再也不回 来。然而,笛声戛然而止。 昙花开了。 在月光的映照下,悄悄然,昙花的花蕾慢慢翘起。随着笛声的缠绵,昙花如同少女一般,很害羞地将 淡紫色的外色慢慢打开。一层层,一片片,有序地展现洁白芬芳的玉体。当花心褪到最后一层时,忽地, 满院飘香,如雪般的大花朵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绽放了。最让人惊奇的是,每朵花片上都凝聚一滴晶莹的泪, 在月光下闪着温润的光,并当着黄金的面滴落而下。有的落到了黄金的膝盖上,沁人心脾的凉! 黄金彻底呆了。好久,他才醒悟过来。 月偏西,黄金告辞季献民回家。转身,他发现季献民家门口贴了副很显眼的对联: 相看何须尽解语 爱花最是惜花人 这联,进去时怎么没看到呢?黄金自言自语。 (选自《百花园》2018 年第 5 期)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篇就交代了黄金、季献民两人是养花高手,但是两人有明显区别:黄金花匠家庭出身,养花卖花; 季献民教师出身,退休后养花,养花送人。 B.次要人物王胡子,在小说中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是王胡子将黄金跟季献民养花做了比较,才 使得黄金产生好奇心理,从而引出季献民。 C.小说详细描写了季献民后院,又通过黄金的嗅觉、看昙花的视觉以及主人说话的听觉描写,写出黄金经 历了奇怪、惊讶、心虚的复杂心理过程。 D.小说结尾那副显眼的对联意义深刻,养花不求回报和索取,只问耕耘,追求内心的安宁,季献民是践行 者,尾段黄金自语说明对季献民的不理解。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名字暗示其形象特点,取名“黄金”暗示他追求物质;取名“献民”表明他追求精神 境界,可以看出作者用心。 B.校长对古诗词很感兴趣,季献民是退休老师;但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目的是通过对比衬托季献 民的养花的技艺高超。 C.在笛声中昙花开放,把昙花置于夜的常态背景之下,展开对昙花描写,语段运用了拟人、比喻、叠词又 融入了视觉和嗅觉。 D.标题“月下美人泪”中的“泪”意义深刻,其一是对黄金对昙花的践踏的一种无声的批判;其二是对季 献民对昙花的尊重的感激。 8.“称得上高手的,总得有点绝活”黄金的“绝活”体现在哪儿?请结合文章具体说明。 (4 分) 9.王胡子认为黄金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你从中悟出了哪些人生道理?请结合文意分析。(5 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本题共 5 小题,24 分) 甲 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 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因大脯①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黄幡绰曰:“此乃 泰山之力也。” (节选自段成式《酉阳杂俎》) 乙 同治四年....,福成参督师侯相曾公②幕府事于徐州。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 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盘曲上登,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览徘徊 始去。越南天门,折而东行。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山之大势,桐城姚姬传先生尝记之。凡今登山, 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不当道者俱不往。 方余未至南天门时,级道陡耸,巍矗天半。俯视则一线危磴,窈深莫测,目眩神骇,趑趄却顾。屏息 释虑,鼓勇复前。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乃趋岱顶,极目四 眺。诸峰起伏环列,相背相依,若拱若蹲。汶水东来,蜿蜒似带。遥睇穹碧,渺若无外。俯视云烟,瞬息 变灭。是夕宿碧霞宫。四更..后,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风雨骤至,寒甚,良久雨止。极东红光一缕, 横亘凝云之下。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体不甚圆,色正赤,可逼视。其上明霞五色, 如数百匹锦。顾视女墙..,日景甚微,忽又不见。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 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 (节选自薛福成《登泰山记》,有删改) 丙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 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注】 ①大脯:皇帝诏赐大臣聚饮。②曾公:曾国藩。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 三里入山/ B.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 三里入山/ C.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 三里入山/ D.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 三里入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泰山,又名岱宗、东岳等。源于“泰山之力”的典故,后人转称妻父为“泰山”“岳父”,称妻母为“泰 水”“岳母”。 B.同治四年,是帝王年号纪年。与姚鼐《登泰山记》中提到的“戊申晦”干支纪年一样,都是古人记录时 间的方法。 C.四更,在十二时辰的丑时,即凌晨一时至三时,也叫“四鼓”。古代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以 打更击鼓报时。 D.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是古代传统的防御建筑。刘禹锡就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 墙来”的诗句。 12.下列对材料有关“泰山”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泰山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泰山就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祭拜游历的名山,其中也寄予了他们的家国情 思和人生感怀。 B.泰山景色险峻秀丽。薛福成笔下的泰山,山势险峻,道路崎岖,诸峰环抱,形态各异,博大壮美,如诗 如画,令人沉醉。 C.泰山日出气象万千。薛、姚撰文从登山循道到观日写景如出一辙,都写了泰山日出前中后,变幻莫测异 彩纷呈的景象。 D.泰山给人创作灵感。观泰山景抒人文情,薛福成文末自语含意深刻,给人以启迪;姚鼐的描写形象生动, 使读者如临其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文内翻译 (1)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4 分)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4 分) 文外翻译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 分) 14.乙、丙两文都描叙泰山之巅观日出,从中你悟出了哪些道理?(3 分) (二)理解性默写(12 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本题共 1 小题,12 分) ★学习是永恒的话题。从《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到当今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我修养。《劝学》和《师 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 (1)《劝学》一文多处运用比喻论证,“青”和“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糅木为轮” 和“ , ”的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改变人的品性。 (2)《师说》善于运用对比,通过士大夫对待自己的孩子跟对待自己从师而学的问题,揭示出了“ ” 后果。士大夫之族看到从师学习现象就“群聚而笑”,理由是“ , ”。 (3)《师说》一文引用孔子的话“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论证“ ”的道理,而《劝学》中 “ , ”总结了人学习要善于借助外物弥补不足,所蕴含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赤壁之下,多少英雄往事,多少骚客留情。赤壁的美,赤壁的妙,在大文豪苏轼的笔下,以极简的笔墨 跃然生辉,意境悠长,令人陶醉。苏子的人生哲理,虽有佛老思想的随遇而安、唯我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 但也身处逆境而不消极颓废,豁达开朗,超然物外。在当时是难能可贵了! (4) 《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与远方的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 。” (5)《赤壁赋》中客人说的“ , ”两句蕴含人与自然哲理,但客人却局限于人的渺小而痛 苦,起消极作用,从而也衬托出苏轼的不消极颓废,豁达开朗,超然物外的思想。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11 分)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写道,思乡往往可以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而我的乡思落 脚点却不是河湾、小树和苍苔, ① 。 灯火,是一个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晚曦殆尽,乡野渐渐被黑幔吞噬,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 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落也亮了,一盏再一盏,全亮了。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 抚着,相互守护着,直到整个村落安然眠睡,高枕无忧。一盏灯火赫然醒来,在狗吠中也赫然有了起床声, 赫然有了开门声,一个村落苏醒了,透过门窗的灯火穿过黑色热烈地奔向远方,于是一盏又一盏灯火醒来, 一个村落醒来了。透过门窗的万家灯火穿过黑色依旧奔向远方,一个接连着一个,大大小小左邻右舍的村 落齐刷刷地全醒了。 村落与村落似乎很近,近得只要有一盏有意无意的灯火,整个乡村便都在注目; ② ,远得让乡 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千折百回,才能完结一段心事,收获一次喜悦。在我的乡思里,不断演绎 着一幕幕播种和传颂乡情的美丽记忆。 16.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 (3 分) A.对偶、借代、排比 B.对偶、借代、夸张 C.拟人、比喻、夸张 D.拟人、比喻、排比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为:“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另一村 落,一盏再一盏,全亮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19.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①旧书店与图书馆的意义有着某种相通之处,既是知识的海洋,蕴藏着精神财富,②更重要的是探寻 文化的宝地,是人与书亲密接触的地方,③可以说,因为旧书店绝不是故纸堆里的旧时光,④恰恰相反, 它是传承知识、传递书香的文化场所。⑤让旧书店成为城市的有机部分,不仅能让更多人与好书相遇、被 书香浸润,⑥更能塑造文化地标、装点城市风景、提升城市气质。⑦在这个意义上,有其存在的文化价值。 ⑧留住旧书店,不能只靠情怀。⑨近年来,不少旧书店都寻找新的生长点,或是在开发文创产品上做文章, 或是在书籍品质提高上下功夫,线上线下齐发力。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5 分)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 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 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 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 分) (2)在世界多元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保留?请说明你的理由。(3 分) 四、写作(60 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一个人一生中如果从来没有被一本好书吸引过,打动过,甚至征服过,俘虏过,那将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或者说是一种最大的悲哀。 一个人一生中可以拥有的东西很多,但真正能够提升生命质量、作为永久生命支撑的却很 少,书则是其中之一。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读书。 要求:请以“尽享读书的美好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高一学情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1.A [B 项,强加因果,根据文意,“所以”前后分句不是因果关系。C 项,曲解文意,材料二中说“熟悉 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D 项,曲解概念,似是而非。根据材料三, “‘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 或社会网络状况”。] 2.B [无中生有,“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中无据。] 3.C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一般喻指报恩父母,材料一无此观点。] 4.①开篇提出观点,开门见山,旗帜鲜明;②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性强;③综合运用了 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④论证语言通俗自然,深入浅出。(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①增加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②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③突破狭隘思想, 追求普遍真理(或“普遍原则”)。 6.D [ D 项,“尾段黄金自语说明对季献民的不理解”错,作者借黄金的自言自语,来暗示“黄金”在季 献民家里收获了养花的技艺的精髓,同时也看出,来之前黄金只是靠养花来追求金钱的人。] 7. B [B 项,“但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目的是通过对比衬托季献民的养花的技艺高超”理解有误。 “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说法想当然,文中校长和季献民不存在对比反衬关系。故选 B。] 8. ①8 岁时,能准确判断学校校园墙角不适合种“白鹤仙”赢得校长的刮目相看,可谓“绝活”。②养品 种一般的蝴蝶兰,花蕊里包含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栩栩如生,可谓“绝活”。③黄金能让昙花在白天 开放,并通过“嫁接”的方式,让昙花比别人的开得艳,开得大,开得多,可谓“绝活”。④黄金搞嫁接, 即便不是一类的花,也可以把它们“嫁上”,可谓“绝活”。 9. ①人生更需要有精神追求。黄金养花是为了生活,而季献民是为了观赏;黄金养花是为了卖给别人,而 季献民养花不卖,只送人。②无私共享技艺不仅能促进技艺的提高而且也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精神上的愉 悦。黄金担心养花的技艺外露,而季献民是高兴地愿意和别人共赏技艺。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才是 最美的。黄金养花是通过人工干预让昙花白天开放、通过嫁接的方式改变花木本性、追求新奇;而季献民 是顺应花木本性,赢得花儿的最美开放。④人生应懂得感恩,感恩身边的一切事物。黄金把养花当作谋生 的手段、花木是其赚钱的工具,不存在感恩;季献民尊重花木,认为花木有灵,懂得感恩。⑤要尊重并珍 惜自己拥有的事物。黄金养花不懂得尊重或爱惜花;而季献民则是用爱和珍惜在养花,是真正尊重并珍惜 花的人。 10.D [原文标点: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 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11.B [“戊申晦”是干支纪日。] 12.D [薛文最后引用的是曾国藩的话,不是自语。] 13.(1)不久就登上了天门,道路忽然变得平坦了,一种不同的景象顿时展开,我见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 才庆幸自己先前没有立即停下来。 (2)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好像鞠躬的 样子。 (3)所以无论高贵低贱,无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4.①登高则望远;在生活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景色就越壮阔。②无限风光在险峰;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③有付出才有收获;美来自艰辛的付出。(言之成理即可) 15.(1)(故)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2)小学而大遗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圣人无常师 君子生非 异也 善假于物也 (4)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5)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参考译文】 甲 唐明皇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张说任封禅使。张说的女婿郑镒,本来是九品官,按照过去的惯例,封 禅结束了,爵位在三公以下的都升迁了一级,只有郑镒凭借张说的关系一下子升到了五品官,并且赐给了 红色官服。因为举行盛大宴会按品位排列座次,所以唐玄宗发现郑镒的官位飞跃上升,感到奇怪,就问他 原因,郑镒没有词儿来回答。优人黄幡绰说:“这全靠泰山的力量啊。” 乙 同治四年,我在徐州督师侯相曾国藩的幕府中做事。第二年,他到山东济宁驻守,因为巡视河防,绕 道泰安,观察地势,于是登上泰山。我和李榕等人都跟从。四月十六日,我们乘着山轿,从郡城的北门出 去,走了三里,便进入了山中。沿着盘曲的山路登山,走了将近四十里地,经过十来个十分著名的地方, 都尽情观赏,流连良久才离开。越过南天门,转过来向东走。又向北攀登,就是泰山顶了,也就是天柱峰。 泰山恢弘的气势,桐城的姚鼐先生曾经记述过。今天登山所经的道路,都是姚鼐先生所走过的道路,那些 偏僻的不在主道旁的景点没有去。 当我没有到南天门时,看到石阶路陡峭高耸,耸入半空中。向下看,险峻的石阶成为一线,幽深莫测, 眼花目眩,心神惊骇,进退两难。屏住气息,抛弃杂念,又鼓起勇气向前行进。不久就登上了天门,道路 忽然变得平坦了,一种不同的景象顿时展开,我见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才庆幸自己先前没有立即停下来。 等到达泰山山顶,极目四望。诸峰起伏环列四周,相互依靠,有的像拱,有的像蹲。汶水从东方流来,蜿 蜒曲折好似一条带子。远远地注视深远青碧的天空,缥缈得好像没有边际。俯视云烟,瞬息变化。这天晚 上我们住在碧霞宫。四更后,到达泰山顶峰东侧的日观峰,等候日出。风雨骤然而至,很冷,过了很长时 间雨才停。极目东望,看到一缕红光横跨在浓云之下。不久,璀璨耀目,如轮的太阳由云端露出,摇曳不 定,像从地面涌出来一样。太阳的形状并不很圆,颜色正红,可以直接用眼睛观看。在它的上面有明亮的 五色彩霞,好像数百匹丝锦。回头看短墙上,日影隐约,一会儿又不见了。侯相曾国藩因整夜下雨,没有 来看日出,笑着(对大家)说:“你们各位记住(这个道理),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不可以主观猜测;稍稍艰 难的事,不能够中途停止啊。” 16.D [此语段中没有运用夸张、借代的手法。] 17.原文运用反复手法,从点到面,富有动态感,生动形象,更能充分表达作者对故乡灯火次第亮起来的喜 悦之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18.①而是无数个乡村的灯火 ②却又好像很远 19.②把“更重要的”改为“也”或“还”;③把“因为”删除;⑦在“有其存在的”前加“旧书店”;⑨ 把“书籍品质提高”改成“提高书籍品质” 20. (1)中国人对待洋节的态度和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2)示例一:可以保留。当今世界是个多元化的世界,西方节日及其文化传入中国是一种潮流。只是我们无 论追崇哪种节日,都应该将其跟节日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能盲目地追逐所谓的时尚。(谈不保留,只要 合情合理酌情给分。) 21.【解析】本次作文要求以“尽享读书的美好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提供了两段材料,第一段强调, 一个人一生中一定得读过好书;第二段强调书能提升生命质量、作为永久生命支撑,强调读书对人的重要 性。这两段材料都是表达人一定要读书,读好书,因为书对人的精神生活,对人的生命质量影响太大。“尽 享读书的美好时光”,要写读书的时光是美好的时光,是一种享受,要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去写谁读了什 么书,享受了什么样的美好时光,收获了什么,对自己或别的读书人有什么影响。运用细节描写,以情动 人。比如,可以这样行文构思:开头可以通过桌上的一本书让自己进入回忆。写自己读某书的缘起,读书 的经过,具体描写享受读书的过程,可通过心理描写,或虚拟与作品人物的对话,表达读书给自己(或别 人)带来的美好时光。结尾可以照应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