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0.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二十五 记叙文
第一节 波
澜
学习目标:
1.
体会叙事波澜起伏的效果。
2.
了解并初步学会
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
方法。
3.
学会将记叙文中的事件写得曲折
有波澜。
【
例文在线
】
(2018
年新课标
Ⅱ
卷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二战
”
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
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
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
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
例文欣赏
】
愿你不被表象迷惑
“
透过现象看本质!
”
这是化学老师每天必不可少的唠叨。
曾经我只是在化学实验室里摆弄各种试剂,看它们是否会
变化色彩、产生沉淀,再根据课本上的化学方程式生搬硬套,
机械地理解着老师的这句话,从没想过把它放在生活中去理解,
从来没有!
高三过了一半时,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对未来的迷茫,使我
心浮气躁。我写作业字迹潦草,上自习心不在焉,上课也频频
走神。可能真的是表现得太明显了,所以按照
“
剧情”的正常
发展,接下来应该是被叫到老班办公室。当然,结果也并没有
出人意料。
那天在办公室,老班和我说了好多,我一直很认真地听,
听他说我从高一到高三的进步与退步以及最近的表现。我印象
最深的一句话是:
“
高三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本质的阶段,所谓
‘
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你最近的表现来看,你骨子里可能是
一个很浮躁的人!
”
我想,谁听到这句
话心里都会不舒服,即
使不在备考状态的我,心也狠狠地疼了一下。
“
我不是这样的
人!
”
我一遍遍告诉自己,在那一刻,我开始想证明自己,也
开始讨厌这个用一段时间观察我后就给我乱下定论的班主任。
后来,我拼了命地努力,拼了命地想要证明自己并非老班
所说的那样。也正是在这场博弈中,我终于沉下心,进入了无
愧于自己、无愧于父母的备考状态,即便当时高三已过了大半。
我终于不再迷茫,不再浮躁,我始终记得老班的那句话,它像
刺一样,扎在我的心里。
所幸,苍天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节节上升,最后的几次
模拟考,我的成绩稳居前十。我当时欣喜万分,我终于可以站
在老班面前理直气壮地告诉他,我不是一个浮躁的人!记得毕
业典礼时,老班对每一个同学都仔细叮嘱,考试时要注意什么,
饮食上要注意什么,事无巨细。等他走到我面前时,我站起来
告诉他:
“
我做到了,我不是一个浮躁的人,对吗?”说完我
就抱着老班哭得一塌糊涂。他在我耳边轻轻地说:“你是一个
执着有毅力的孩子!以前是老师错怪你了。抱歉抱歉啊!”我
突然就释怀了。
可是,当我坐在考场上洋洋洒洒写下这些文字时,我才发
现自己真的好蠢。我没有理解当时老班另类的激励,却一直把
它当成是老班对我的误解。
所幸,我现在明白了。老班,谢谢你!
点评:
以小见大,真实自然。考生就近取材,以记叙的方
式抒写了自己高三后半年的心路历程,形象地演绎了
“
透过现
象看本质
”
的哲学命题,令人耳目一新。考生将高三备考生活
做了简单的加工提炼,延展了
“
本质
”
的内涵,虽是很平常的
生活素材,却写得起伏有致,让文章有了可读性。
细腻传神,有感染力。考生的行文叙事冷静、克制、理性,
但阅卷时仍能感受到其喷薄欲出的强烈情感
——
“
我
”
对老班
的
“
讨厌
”
、意欲证明自己的决心,全文的高潮是
“
我抱着老
班哭得一塌糊涂
”
,文章结尾
“
我
”
的恍然大悟,极具情绪感
染力。细致入微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使
“
我
”
的形象丰满而立
体。
【
技法点拨
】
“
文似看山不喜平
”
,文章的波澜是事物复杂多变性的反
映。从阅读心理来说,一篇一波三折、悬念迭出的文章最能扬
起读者心底的波澜,获得情感的共鸣。张弛有道、动静分明、
跌宕起伏的情节构思也最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引人入
胜的艺术效果。那么,记叙文怎样
“
兴波
”
,写出事件的波澜
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
“
兴波法
”
:
1.
悬念法
所谓悬念,是指在文章的某一部分
(
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
中间
)
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
成读者某种
急切期待和热
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悬念在叙事文学中有神奇的魅
力,这奥妙被清代的李渔一语道破:悬念就是叫人
“
揣摩下文,
不知此事如何
”
,如果
“
使人想不到、猜不着,便是好戏法
”
。
在作品中设置悬念,一是可以使叙事避免平铺直叙,使文
章波澜起伏,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二是可以吸引读者,牢牢
抓住读者的心。常见民间说书艺人说书时
“
卖关子
”
,也是在
利用人们总有
“
欲知后事如何
”
的心理,用悬念来抓住听众。
一个悬念的提出、破译、完成,往往是一个独立事件的圆
满收结,是对主题的一次较为完整的表现。基本模式为:设置
悬念
—
探因解疑
—
解疑明旨。如
2019
年江苏卷满分作文:
碗里乾坤
泛着暗光的古董圆桌上,稀疏地放着一圈白瓷碗。洁白的
瓷碗将灯投下的光线恣意扭曲折射,这光线便顺势将空气中弥
漫着的无比甜香的水汽洇成一朵白花。望着这熟悉而又新奇的
景象,我忽然明白了
——
今晚喝粥。
一年四季,我家都是煮饭的。水与米、与火交织在一起,
便构成了这日复一日的单调日子。在这无限循环的旋律中,水
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音符,匆匆地现身,给那千万粒暗淡的
白米镀上了珍珠般的色泽,它化作舞蹈的精灵,在晶莹的米粒
上默默起舞。
可是,即使是这般看起来完美的食物也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小孩子爱吃硬饭,口中韧劲十足的米粒会给他们带来无限的趣
味;父母爱吃软饭,他们认为软糯的口感更能衬托出菜肴的美
味;爷爷则爱吃焖饭,没牙的嘴中,只有这份柔软能带来些许
慰藉。
今晚,掌勺的奶奶却让水与米实现了完美的融合,水不再
匆匆现身后离开,而是以平等的姿态与米交融在了一起。小小
的白瓷碗中变幻莫测,深不见底,水稻自太阳处汲取的能量也
在这混沌中得到了尽情释放。
家人围坐在桌边,端起手中的白瓷碗。白瓷碗中腾起的阵
阵热气模糊了视线,也似乎化开了生活中积攒下的不快与疲惫。
热量通过白瓷碗传递到手中,让人惊叹其磅礴的能量,手捧白
瓷碗,就好似捧着一颗尽力跳动着的心脏。将白瓷碗端到嘴边,
用筷子扒进一口粥,未等口中巨大的热量化作暖流奔涌到全身
的每一寸筋脉,手上的动作便已停不下来了。
餐桌上一片安静,仅有筷子与白瓷碗相碰的声音,叮叮当
当,振动着碗边弥漫着的热气。平日里常见的吹牛与八卦、争
吵与发泄,似乎都在这无比纯净的热气中消失殆尽。渐渐地,
热气逐渐散开,锅中的粥也见了底。家人的脸色逐渐红润,眼
神也明亮了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足而幸福的笑容。没
有人开口说话,大家都沉浸在原始的美味带来的静谧的幸福中。
终于,年幼的小妹最后放下了筷子。她清脆的声音打破了
沉默:
“
奶奶,
明天还要喝粥!
”
笑容绽放在奶奶满是皱纹的脸上,也绽放在我们其他每一
个人的脸上。
“
好嘞!
”
点评:
立意准确,构思巧妙。一碗清粥解决家人不同的口
感需求,暗扣不同而和的主旨。行文中,作者没有直接对粥做
细致的刻画,而是以白瓷碗、白瓷碗上弥漫着的无比甜香的水
汽、家人喝粥时的状态,侧面烘托粥的美味,使寻常的粥变得
神奇起来,粥能做到
“
调和
”
众人口味便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凤头豹尾,文采出众。文章开头,
“
我忽然明白了
——
”
给人留下悬念,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结尾,用小妹
与奶奶极其精简的对话升华主旨。凤头豹尾,堪称佳作。
2.
抑扬法
“
抑
”
,就是抑制,对人或事物进行贬抑;
“
扬
”
,就是
扬起,对人或事物进行褒扬。抑扬法有两种,一是欲扬先抑,
二是欲抑先扬。如
《
林黛玉进贾府
》
一文中,作者是通过先抑
后扬的手法来刻画贾宝玉形象的。先由王夫人介绍,称他是
“
孽
根祸胎
”“
混世魔王
”
;后写黛玉母亲曾说过他
“
顽劣异常,
极恶读书
”
;再写林黛玉猜想他是位
“
惫懒人物,懵懂顽童
”
;
最后引出两首
《
西江月
》
词正话反说,赞扬了他的叛逆精神。
前三次是抑,最后一次是扬,目的在于以贬抑突出褒扬。值得
注意的是,先抑后扬的目的在于扬,抑的部分或者出于误会,
或者是不重要、非本质的方面。所以,写人的抑常在外表,不
要在人品方面好坏各半,或者本末倒置。
又如一考场优秀作文
《
卖菜人的老茧
》
节选:
那人是这个小区里摆摊卖菜的。没有人关心他的来历,都
形象地称他为
“
卖菜人”。卖菜人从不挪地方,偌大的小区,
他只看上了紧挨着一栋楼
房的这棵老树。老树枝叶很繁茂,甚
至伸到了几户人家的阳台边。他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倒是
那双手上的老茧怪硌人的。加上他摘菜卖菜总顾不上洗手,常
常沾满了泥土。小区内的人都喜欢到他那里买
“
原生态”
的绿
色蔬菜,只是他那双手让很多人有点被动。卖菜人似乎也看出
了这个问题,不知从哪拿来一个旧盆子,备几张零钞,顾客付
钱和找钱都靠这个盆子来充当媒介。这样省了很多事。时间久
了,很少有人再去议论卖菜人那双长满了老茧的大手。
卖菜人照旧在老树下午睡。蒙
眬
之间,他好像听到了
窸窸
窣窣
的声音从老树上传来。睁开眼睛朝树上看去,他呆住了,
三楼阳台的栏杆上竟然半挂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男孩好像
害怕得忘了呼喊,当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所处险境时,老树下已
经三三两两地聚过来了不少居民。大家面面相觑,对着小男孩
惊恐地指指点点。有人在打紧急电话,有人在联络小男孩爸妈,
有几个小伙子在大声呼叫小男孩
“
别松手”。
在众人手足无措之际,有个人身手麻利地爬上了老树,慢
慢地挪到了伸往二楼的一根粗树枝上。他缓缓直起身,一手抓
住三楼栏杆,一手稳稳地托住了小男孩。树下的众人愣住了,
那个人,那个平素沉默寡言的卖菜人,此时正用他那双长满老
茧的手,托起了男孩的生命安全。卖菜人被当地媒体报道后,
被社区评为了救人英雄。
点评:
本文以卖菜人
“
长满老茧的手
”
为线索,这双手
“
怪
硌人
”“
沾满了泥土
”“
让很多人有点被动
”
,但正是这样一
双备受议论的手
“
托起了男孩的生命安全
”
,采用抑扬法写出
了卖菜人虽平凡,却拥有着善良美好的品质。
3.
对比法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人物、事件在不同时期和
不同方面的比较,最能够彰显人物的性格和事件的本质。而强
烈的对比反差,也能够使读者的阅读心理形成落差,获得美感。
如
2019
年江
苏卷的记叙文佳作:
和而不同两君子
我们小区里有两位饱读诗书的前辈,人称愚公和智叟。
愚公今年七十有二,他性情豪爽,仗义执言,动辄拍案而
起。村主任用公款买车,供自家儿媳上下班之用,村里人看在
眼里,气在心里,就是没人敢到老虎嘴上拔毛,可愚公竟去拔
了这根毛。他先找村主任交换意见,村主任不理他,他就跑到
乡里找纪检委。结果村主任老老实实把钱退给村里,还落了一
个警告处分。愚公赢得了众人的夸赞,可村主任心里却留下了
芥蒂。
智叟比愚公还大两岁,他为人谦和,从不得罪人,人缘极
好。在愚公刚有告发村主任的念头时,他出来阻挡:
“
官场里
这样的事多呢,你管得尽吗?告倒一个官,得罪一帮人,自己
又伤神动气,何必呢?
”
可是在村主
任受了处分之后,他又跑
到村主任家里劝村主任:
“
不要记恨愚公,他不告发你,也还
会有别人告发的,和为贵,和为贵。
”
愚公喜欢悲剧,他说悲剧给人力量;智叟喜欢喜剧,他说
喜剧教人平和。愚公喜欢项羽,他赞项羽顶天立地,敢作敢当;
智叟喜欢刘邦,他夸刘邦伸屈自如,进退有路。
两人走到一起常为一些与己无关的小事争论不休。某老师
专业水平很一般,请人代写几篇论文,发表在什么杂志上,又
暗中疏通关节,买通各路神仙,终于获得高级教师的职称,于
是便以学者型教师自居,平日里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动辄便
曰:
“
我是高级教师。”愚公闻之,批曰:“骗来的王冠无光
彩!”智叟则说:“偷来的钞子也是钱。”
一日论及某官不学无术,愚公义愤填膺,智叟说:
“
不学
无术而官运亨通,此术中之大术也,你
学而有术,何以混不上
一官半职?
”
愚公驳曰:“人吃苍蝇会得病,鸭吃蛆虫好长膘,
你愿做人,还是当鸭?”智叟气得
哑口无言,从此两人不再来
往。
有一天,一个小偷趁老人外出,偷偷进入智叟家里,偷走
了抽屉里
2000
元钱。老人回家,在门口与小偷撞个满怀,小偷
打了老人一拳,撒腿
就跑,周围邻居尽作
“
壁上观”,无人去
追拦小偷。这时候,智叟多么希望一个侠客从天而降啊。说来
也巧,侠客真的出现了,他就是智叟的老对手愚公。愚公听到
外面有吵闹声,出来一看,见一小青年狂奔,便上前阻拦,小
青年拔出刀子,向愚公猛刺,愚公缠着他死死不放。众人见有
人与小偷交上手,胆子便大起来,纷纷出来援助,很快将小偷
制服,扭送派出所。
走出派出所,两人相视而笑。愚公说:
“
君子和而不同。”
智叟则曰:
“
小人同而不
和。
”
“
哈哈哈!
”两位老对手
的笑声合二为一。
点评:
1.
立意深
刻,颇
有哲理。两位老人,一个敢于斗争,
一个坚持和为贵,文章通过他们的性格冲突,展示了两种文化、
两种价值观,表达
“
君子和而不同
”
的主题,切合题意,立意
深刻,颇有哲理意味。
2.
构思巧妙,布局合理。文章先展示两位老人行为上的差
异,再展现他们思想上的差异,最后通过智叟家中遭窃盼望侠
客、愚公勇斗小偷的情节,在
“
哈哈哈
”
的笑声中传达
“
君子
和而不同
”
的主题,构思巧妙独特,布局安排合理自然。
3.
选例典型,形象鲜明。文章赋予两位老人以愚公、智叟
之名,选用举报贪官、文学喜好、评人论事等情节,在对比中
刻画人物,一个拍案而起,勇于斗争,一个息事宁人,以和为
贵,选用事例典型,叙事简明扼要,人物形象鲜明。
4.
巧合法
巴尔扎克认为:
“
偶然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若想
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性就行。
”
对生活最精彩的艺术表现,
就在于对带偶然性现象的把握和描述,通过偶然,揭示必然,
通过个别现象,揭示事物普遍性的规律和实质。巧合,既能更
集中、强烈、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又能以其戏剧性,增
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审美魅力。
如课文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就安排了许多巧合。篇首写
林教头巧遇李小二,为下文写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下伏笔。后写
李小二巧遇陆虞候,牵出林冲上街买刀欲复仇的情节。再写草
料场巧遇大风雪。正是风大雪紧,林冲才出门沽酒御寒,途中
见到了山神庙;正是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倒,林冲才被迫到
山神庙安身;正是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大石头顶
住庙门,从而偷听到了仇人的谈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
忍无可忍,愤而杀敌,实现了性格上的质的飞跃。整篇课文连
设巧合,环环相扣,推动着情节的不断发展,给读者带来无穷
的艺术魅力。
【
例文
】
寒冬里
寒风凛冽。一个秃头的老乞丐在街头乞讨。
人们缩颈揣手,行色匆匆,老乞丐一个子儿也没有讨到。
饥寒交迫中,他发现一个衣冠楚楚的绅士朝这边走来。乞丐忙
迎上前去,伸出脏兮兮的手,颤巍巍地说:
“
尊敬的先生,行
行好,赏几个铜板吧。
”
绅士看了看这个裹着破烂棉袄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秃
头老汉,便开始摸自己的衣袋,但摸遍了衣袋也没有找到一个
铜板
——
他身上没有带钱。
可怜巴巴的老乞丐非常失望。绅士踌躇了一下,摘下自己
的帽子,放在乞丐摊着的手上。
老乞丐捧着温暖的帽子不知所措,呆呆地看着绅士在寒风
中渐渐远去
——
因为他发现
,绅士也是个秃头。
点评: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设计了两个巧合。巧合一:
绅士欲给乞丐钱,但却没有带钱。巧合二:绅士把帽子给了乞
丐,秃头乞丐发现绅士也是秃头。这种巧合突出了绅士不是一
般意义上的乐善好施,而是舍己助人。我们把这种兴波澜的方
法叫
“
巧合兴波法
”
。
5.
误会法
误会法就是利用作品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来激化矛盾,
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变化发展,最终释疑解扣。如
《
红
楼梦
》
中写到贾宝玉从父亲那里回来了,此事是吉是凶,黛玉
放心不下,便来看望宝玉。这时刚巧宝钗已在宝玉的院里了。
黛玉叩门,院里的晴雯以为来的是丫鬟,又因与碧痕拌了嘴,
心里正有火气,加上宝钗来访心中更是不快,于是有人敲门便
不加理会。黛玉再敲门,晴雯索性拒绝:
“
凭你是谁,二爷吩
咐了,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
”
黛玉被拒之门外,自然对宝玉
产生了误会。接着,她又在墙角边见到宝玉送宝钗出门,更是
越发气恼,越发悲戚。这样,直接牵制并引发出下文黛玉以残
花自况、荷锄葬花和桃花坡上宝黛二人见面和解的情节,同时
引起了读者的心理期待,蠡测宝黛的爱情纠葛和黛玉的命运归
宿。
【
例文
】
牧羊犬之死
一对年轻夫妇婚后多年没有小孩,两人颇感寂寞,于是养
了一只小狗
——
一只德国牧羊犬。这只小狗非常可爱,他们精
心喂养,把它当成自己
的孩子一样看待。
慢慢地,这只德国牧羊犬长大了,长得很漂亮,而且成为
他们忠诚的朋友。这对年轻夫妇的家里不止一次遭遇到偷盗和
抢劫,每一次都是它冲在前面,将歹徒赶走,使主人免于伤害。
在这只牧羊犬
7
岁的时候,夫妇
俩喜得贵子。两个人对孩
子宠爱有加,慢慢冷落了牧羊犬。牧羊犬似乎也感受到主人的
冷落,于是它开始嫉妒这个孩子,它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听话,
那样可爱了。
有一天,夫妇俩将孩子放在摇篮里睡觉,然后到院子里去
烤肉。院子里香味四溢。过了一会儿,男主人向婴儿房间走去,
他想看看小宝贝睡得怎么样。然而,他在婴儿房间的门口惊呆
了,他看到牧羊犬站在门口,满嘴是血,而且得意地摇着尾巴。
震怒之下,他举起手里的刀将牧羊犬杀死。
接着,他冲进婴儿房间,看到孩子安然无恙,还在摇篮里
睡觉,地上有一条很长的蛇,但是已经被咬死了,他一下子明
白牧羊犬为什么对他摇尾巴了。男主人流着眼泪喊道:
“
是我
错杀了它!
”
点评:
这篇文章写了一个误会。文章的末段之前,通过主
人前后态度的变化,狗前后态度的变化,仿佛让我们产生一种
预感:狗和主人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果然,最终主人以为狗
伤害了婴儿,举起手里的刀将狗杀死。本文的误会留给主人公
的是无尽的悔恨,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思索。
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理解使得人物
之间的对话、行动、感情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从而掀起
事件的波澜。这种兴波澜的方法叫作
“
铺陈误会法
”
。应该说
误会的产生大多是偶然,但如果能用偶然的误会来表现某些必
然的思想感情、人生百态,往往会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6.
突转法
如欧
·
亨利
的
《
麦琪的礼物
》
,圣诞
节到了,妻子把自己唯
一值钱的长头发剪下来卖掉了,为丈夫买来表链。丈夫把自己
心爱的怀表卖了,为妻子买来一套发梳。当双方在圣诞前夜满
怀激动地给对方礼物时,二位都傻眼了,因为双方原本都想给
对方一个意外的惊喜,没想到结果却令自己吃惊,因为对方心
爱的东西都不见了,而且还都是为了自己而牺牲自我,于是这
让人心酸的意外便打动了读者,以至于这种结局被人们公认为
“
欧
·
亨利式结尾
”
。
【
例文
】
一枚古金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法国老战士回到了他们的故乡。
他们当中许多人都生活得蛮不错。弗朗科
·
雷勃因为中了毒气,
始终不曾恢复健康,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很是贫苦。弗朗科
·
雷勃自
尊心素来很强,他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每年,这些老战士要举行一次聚会。有一年,他们在朱力
斯
·
格兰汀家里聚会。格兰汀长得胖乎乎的,钱袋总是满满的。
席间,他兴致勃勃地掏出一枚古金币,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这枚
古币的年代、价值和来历。客人们坐在长桌上一一传着观赏,
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客人们在欢宴中开怀畅饮,谈笑风生,话
题从古金币转到别的上面去了。忽然格兰汀记起了金币,但是,
这枚金币不翼而飞了。
众座哗然。指责的指责,否认的否认,最后,有人提出搜
身的建议。大家深表赞同,只有雷勃反对。朋友们无不为之惊
讶。
“
你不同意搜身?
”格兰汀问道。
雷勃涨红着脸说:
“
是的,我反对搜身
。
”
“
你是否明白,拒绝搜身意味着什么?
”金币的主人不客
气地追问道。
“
我没有偷金币,所以我不允许搜身。
”
雷勃回答。
尽管如此,搜身照样进行。人们一个个把口袋翻开,等着
搜查,但始终不见金币出来,于是大家把注意力又转移到雷勃
身上。
“
现在,你总不见得还坚持自己的意见了吧?
”格兰汀问
道。雷勃默不作声。主人气呼呼
地走出了房间,雷勃则在众目
睽睽之下,狼狈地退了出去。从此,雷勃的声誉一落千丈,人
们有意避开他。雷勃更穷了。不久,他妻子也离开了人世。
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格兰汀家的房子大修时,一位工人
在地板缝里发现了那枚金光灿灿的古金币。
真相既白,格兰汀感到十分内疚。于是,他急忙跑进雷勃
那破旧的小屋,连声道歉。
“
不过,老弟,你也太固执了,既
然金币不在你身上,当时何必反对搜身哩?
”
格兰汀嗔怪道。
雷勃那呆滞的目光停落在格兰汀的脸上。
“
不,我那时确
实是个贼啊!几个星期来,我们全家老少实在饿坏了,我不得
不把餐桌上的食物偷偷地装进自己的口袋,一心想让我那可怜
的妻子跟孩子美美地吃上一顿啊。
”
(
选自
《
现代世界短篇小说选
》
)
点评:
这篇小说波澜起伏,回旋跌宕。开头设置了
“
生活
贫苦
”
而
“
自尊心强
”
,
“
我没有偷金币
”
以及
“
狼狈退出
”
三处伏笔,与结尾
“
不,我那时确实是个贼啊
”“
不得不把餐
桌上的食物偷偷地装进自己的口袋
”
密切照应。
聚会上金币
“
不翼而飞
”
,平地起波澜。雷勃一再坚持反
对搜身,文章由此产生了悬念
——
雷勃到底是不是偷了金币的
贼呢?找到金币,雷勃洗脱贼名。情节又暂趋平缓。但笔锋一
转,
“
不,我那时确实是个贼啊!
”
情节发展实在是既在意料
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
高效训练
】
1.
设置悬念并不难,难的是水到渠成地解开悬念,让读者
觉得并不突兀而又拍案称奇。阅读下面的故事,续写一个结尾,
合理破译故事的悬念。
只借一美元
一位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
来。
“
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
”贷款部经理一边
打量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
“
我想借点钱!
”富豪回答。
“
可以,您想借多少
呢?
”
“
一美元。
”
“
一美元?只借一美元?
”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
。
“
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可以吗
?
”
“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
”经理彬彬有
礼地说。
“
好吧。
”那人从皮
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
“
这些票据作担保可以吗?
”
经理清点之后说:
“
先生,总共
50
万美元,作担保足够了。
不过
……
先生
,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
“
是的。
”富豪不动
声色地回答。
经理干脆地说:
“
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
6%
,只要您付
出
6%
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
50
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
给您。
”
“
谢谢!
”富豪办完
手续后,从容离去。
答案:
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
有
50
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于是,他追
了上去,疑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
“
对不起,先生,我想问您
一个问题。我实在弄不懂,您拥有
50
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
要借一美元呢?
”
“
好吧,我可以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里来办事,需要一
段时间,随身携带这些有价票据很不安全。我曾到过几家金库,
想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
所以就将这些票据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况且借款利息很
便宜,一年只要支付
6
美分
……”
行长恍然大悟: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是幸运的,他们能用
头脑支配金钱;而只有金钱没有头脑的人则是不幸的,因为他
们的头脑被金钱所支配。
经商斗智,善谋者胜。
2.
请运用以上所学方法,在下文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以构成悬念。
巧
遇
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道路泥泞难走,行人很少。
一个男青年,留着乌黑的头发,身穿格套服,脚蹬一双高
跟棕色皮靴,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他哼着小曲儿,好像有
什么喜事,车速很快。他来到一家首饰店,精心挑好了一条项
链,又急忙出门上车。由于路滑,脚没站稳,险些跌倒,一松
手车子摔在地上,把身旁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撞倒了。男青年
扶起自行车,边用布擦车上沾的泥,边用眼瞟了一下那老人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走过来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
(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青年见此情景,站在那儿直发愣。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
老东
西,往哪儿撞,瞎了
?
”
老人慢慢地
爬了
起来,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2)
这姑娘穿着并不怎么讲究,但合身利落,美观大方。那
个男青年一见这姑娘也顾不得擦车了,忙迎上来,满脸堆笑说:
“
这么冷,叫你久等了。都因为碰上这个老东西
……”
说着忙
取出项链送到姑娘眼前。那姑娘没有理睬他,也不接项链,径
直走到老人跟前,掏出手绢给老人擦身上的泥水:
“
爸,摔坏
了吗?来,我扶您走走。
”
(3)
雪仍在下着
……
相关文档
-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重点15 作文2021-06-0720页
- 2018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热点素材汉字2021-06-073页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2021-06-077页
- 高考语文复习 语言表达【逻辑推断2021-06-077页
-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考点2021-06-0710页
-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2021-06-0718页
-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2021-06-074页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2019-2020学2021-06-0729页
- 高中语文阅读复习笔记,2021-06-0713页
- 安徽省肥东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2021-06-07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