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1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9 赤壁赋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蒋贵,字大富,以燕山卫卒从成祖起兵。积功至昌国卫指挥同知。从大军征交阯及沙漠,
迁.都指挥佥事,掌彭城卫事。
宣德..二年,四川松潘诸番叛,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
一日十数战,大败之。进都指挥同知,镇守密云。七年复命为参将,佐怀镇松潘。明年..进都督
佥事,充副总兵,协方政镇守。又明年,诸番复叛,政等分道进讨。贵督兵四千,攻破任昌大寨。
会都指挥赵得、宫聚兵以次讨平龙溪等三十七寨,斩首一千七百级,投崖坠水死者无算。捷闻,
进都督同知,充总兵官,佩平蛮将军印,代政镇守。
英宗即位,以所统皆极边地,奏增军士月粮。正统元年召还,为右都督。阿台寇甘、凉,
边将告急,命佩平虏将军印,帅师讨之。贼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侍郎
徐晞劾贵,朝议以贵方选军甘州,势不相及。而庄浪乃晞所统,责晞委罪。置贵不问。
明年春,谍报敌驻贺兰山后。诏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出大同迤西,贵与都督赵安
出凉州塞会剿。贵至鱼儿海子,都指挥安敬言前途无水草,引还。镇守陕西都御史陈镒言状,
尚书王骥出理边务,斩敬,责贵立功。贵感奋,会朵儿只伯惧罪,连遣使入贡,敌势稍弱。贵帅
轻骑败之于狼山,追抵石城。已,闻朵儿只伯依阿台于兀鲁乃地,贵将二千五百人为前锋往袭。
副将李安沮之,贵拔剑厉声叱安曰:“敢阻军者死!”遂出镇夷。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阿
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韣惊马,马尽佚。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
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会任礼亦追敌至黑泉,
阿台与朵儿只伯以数骑远遁,西边悉平。
十四年正月,贵卒,年七十。赠泾国公,谥.武勇。
(节选自《明史·蒋贵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
/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B.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
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C.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
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D.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
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解析:D 断句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做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
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参考句意:敌人失去了战马,带着弓箭,步行和
明军战斗。蒋贵放开骑兵,践踏攻击,指挥毛哈阿奋勇冲入敌阵,大败敌军。又把兵分为两翼,
另外派一百骑兵占领高地作为疑兵,边打边行八十里。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
“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
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
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
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
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解析:B “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蒋贵出身低微,作战勇猛。他以燕山卫一名士兵的身份随从成祖起兵,因为作战勇猛,不断
累积军功,从昌国卫指挥同知一路升官,曾经升至总兵。
B.蒋贵身经百战,深受朝廷信赖。阿台侵犯庄浪时,侍郎徐晞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而弹劾了蒋
贵,但是朝廷明察秋毫,追究了徐晞,并没有问责蒋贵。
C.蒋贵身处高位,心系士兵。因为所管辖的都是非常偏远的地方,所以他向英宗皇帝奏请增加
军士的月粮。英宗很生气,于是他被召回担任右都督。
D.蒋贵智勇双全,立功边塞。在征讨阿台时,他不仅分兵为两翼,而且还派一百名骑兵登上高
处布为疑兵迷惑敌人,迫使敌人远遁,从而平定西部边境。
解析:C “英宗很生气”属于无中生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
译文:
(2)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韣惊马,马尽佚。
译文:
答案:(1)(蒋贵)担任右参将,跟随总兵官陈怀讨伐叛军。招募向导,越过险要的地形进军,接
近了敌人的巢穴。(关键词:“充”“乡导”“绝”“薄”)
(2)从小路疾驰了三天三夜,抵达了叛军的巢穴。阿台正在放马,蒋贵突然冲入马群,命令士卒
用鞭子击打弓韣,让马受惊,马都跑散了。(关键词:“间道”“方”“猝”“佚”)
参考译文:蒋贵,字大富,作为燕山卫的士兵跟随成祖起兵。靠累积功劳升职到昌国卫指
挥同知。跟随大军征讨交阯和沙漠,提拔为都指挥佥事,负责彭城卫的军务。
宣德二年,四川松潘的少数民族叛乱,(蒋贵)担任右参将,跟随总兵官陈怀讨伐叛军。招
募向导,越过险要的地形进军,接近了敌人的巢穴。一天打了十多仗,大败叛军。升任都指挥
同知,镇守密云。宣德七年,又被任命为参将,帮助陈怀镇守松潘。第二年,升任都督佥事,代
理副总兵,帮助方政镇守松潘。又过了一年,各少数民族又叛乱,方政等人分路进兵讨伐。蒋
贵率兵四千,攻破了任昌的大寨。会合都指挥赵得、宫聚的队伍,依次平定了龙溪等三十七寨,
斩首一千七百人,投崖坠水的人没法计算。捷报传到朝廷,升任都督同知,代理总兵官,佩戴平
蛮将军大印,代替方政镇守松潘。
英宗即位以后,蒋贵因为所统领的地方都是非常偏远的边境地区,上奏请求增加军士每
个月的粮食供应。正统元年,召蒋贵回到朝廷,任右都督。阿台侵犯甘州(今甘肃张掖)、凉州
(今甘肃武威),边疆的守将向朝廷告急,朝廷命令蒋贵佩戴平虏将军的大印,统帅军队讨伐。
叛军进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阵亡士卒一百四十多人。侍郎徐晞弹劾蒋贵,朝廷开会讨论
认为蒋贵刚选兵出发去甘州,势必来不及救援。而庄浪归徐晞所统率,追究徐晞推脱罪责的责
任。把蒋贵的事情放在一边,不予追究。
第二年春天,谍报敌军驻扎在贺兰山的后面。皇帝下诏命令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
洪出大同向西,蒋贵与都督赵安出凉州长城关口会合围剿。蒋贵到了鱼儿海子,都指挥安敬说
前面的路上没有水草了,率兵返回。镇守陕西都御史陈镒上奏告状,尚书王骥出京负责处理边
疆事务,斩了安敬,责令蒋贵立功免罪。蒋贵感动振奋,正好朵儿只伯害怕罪责被追究,接连派
使者入京上贡,敌人的势头稍稍减弱。蒋贵率领轻骑兵在狼山击败叛军,追到石城。战斗停止
了,听说朵儿只伯去到兀鲁乃地依附了阿台,蒋贵带领二千五百人为前锋前往突袭。副将李安
劝阻他,蒋贵拔剑厉声斥责李安说:“敢阻挡进军者死!”于是出了镇夷。从小路疾驰了三天
三夜,抵达了叛军的巢穴。阿台正在放马,蒋贵突然冲入马群,命令士卒用鞭子击打弓韣,让马
受惊,马都跑散了。敌人失去了战马,带着弓箭,步行和明军战斗。蒋贵放开骑兵,践踏攻击,
指挥毛哈阿奋勇冲入敌阵,大败敌军。又把兵分为两翼,另外派一百骑兵占领高地作为疑兵,
边打边行八十里。正好任礼也追击敌人到了黑泉,阿台与朵儿只伯带着几个骑兵远远地逃走
了,西方边境都平定了。
正统十四年正月,蒋贵去世,时年七十。朝廷追赠他为泾国公,谥号为武勇。
二、语言运用
5.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了一种旷达、超然的洒脱,请根据下面文段的具体语境,模仿画线
句子,再写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构成排比。
人能做到旷达,实在不简单。旷达是对人生的感悟,是对世界的乐观,是对时代的热爱,
是对生活的迷恋。胸怀浩大,但不是野心膨胀;目光深远,但不是肆意贪婪。旷达是崇高的思
想修养与伟大人格的自我表现,是内在美的外在花环。旷达不是山野豪气,山野豪气是草莽间
个人主义的放大。
解析:仿写题注意句式上的要求,本题仍以“旷达”为首。句式是“旷达不是……,……是……”。
答案:(示例)旷达不是玩世不恭,玩世不恭是盲目中自以为是的迷失;旷达不是醉生梦死,醉
生梦死是繁华中生命价值的贬损;旷达不是自在逍遥,自在逍遥是失意时人生烦恼的掩饰。
6.根据下面的文字提示和限定,在语段的横线处扩写相关内容,不少于 60 字。
关切人的生命价值,并给人们以精神支柱,是儒、道、佛三家的共同特征:儒家
;
;
。
在历史上,三家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弥补着彼此的不足。
解析:扩写内容应根据横线前文字内容的提示和形式的限制,横线前的文字是语段的中心观
点句,冒号提示并限制扩写内容应是对中心句的解说,与其形成总分关系。
答案:(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并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给
无数英雄豪杰带来精神鼓舞和巨大满足 道家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
从而为不重功名利禄者或默默无闻者提供精神支持 佛家则关心人的生老病死,关心愿望和
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给有深切痛苦感的人以心理的温暖和慰藉
7.将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一个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为开头的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
但不能改变原意。
辛弃疾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
为,所以他在这一时期,曾热情洋溢地写出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
解析:可先找到“建议”对应的谓语“写”,再组织其他句子,使其成为修饰成分。
答案: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是辛弃疾在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
之其英勇行为受到过宋高宗的赞许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三、创意微写作
8.《赤壁赋》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
我皆无尽也。”世间万物充满着“变”与“不变”的哲理。
请以“变与不变”为话题,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短文。
写作提示:“变与不变”为关系型话题,构思时可先确定角度或范围。如,是写物质生活
的“变”与精神追求的“不变”;还是写芸芸众生一代代“变”与浩大宇宙的“不变”;还是
写单个生命个体的境遇不同(变)与向往、追求不改(不变),等等。然后,将立意落实到“人”
身上,或追求、或理想,突出其可贵,以提升品位与深度。最后,借助恰当的形象来阐明观点,
忌干巴巴的直接说理。
答案:(示例)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唯有空中之嫦娥,遗照千年。
境遇变了。李白从贵妃捧墨、力士脱靴的光耀中降到人世的饥寒苦乐中。不变的是他“安
能 摧 眉 折 腰 事 权 贵 , 使 我 不 得 开 心 颜 ” 的
傲骨。
世事变了。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饱受苦寒,不变的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的忧国情怀。
时空变了。苏轼从京城辗转到黄州、惠州再到海南。不变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
旷达。
战场变了。陆游从真正的战场回到家中,且在梦中回到了战场。时光流逝,不变的是他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豪情。
什 么 都 变 了 , 不 变 的 是 这 一 个 个 鲜 活 的 灵 魂 守 护 着 一 轮 心 灵
月亮。
四、知识讲堂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的方法
1.一般分析法(五种基本的辩证思维)
(1)明确概念法。明确概念就是将概念所指的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明确概念,可借
助于下定义、分类别等逻辑方法。还可借助于具体化和抽象化的方法。具体化,就是将要明
确的概念和具体现实联系起来。比如“谈谦虚”中,可以列举日常生活中谦虚有哪些具体的
表现。抽象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归入某一范畴。比如“谈理想”中,可将“理想”归入“观
念”的范畴。
(2)因果分析法。因果联系是事物间的最重要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果分析包括原因分析
和结果分析。比如“谈勤奋”中,我们既可分析“勤奋”的原因,又可分析“勤奋”产生的结
果。
(3)发展分析法。对概念作发展分析,是指回顾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以帮
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如“谈实事求是”中,我们可将它具体化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我
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过程,就是实事求是的作风发扬光大的过程。这样就能认识到实事求是
的
本质。
(4)比较分析法。一般可从事物的现象、本质,原因、结果等方面入手。越是在不相同的
事物中探求相同点,或在相同的事物中探求不同点,越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比如“自大”和“自
卑”,现象上似乎截然不同,但思想本质(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上是一致的。而“自大”和“自
信”,现象上有相同之处,但是本质却截然不同。
(5)矛盾分析法。分析概念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矛盾分析法。比如“谈理想”,可联
系“现实”分析:一方面理想不等于现实;一方面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理想产生于现
实,理想经过努力可以变为现实。
2.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是在以上五种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的全面深入的分析。
比如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探求事物产生的多种原因以及原因的原因;在各种原因
中,分清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尤其要分清内因和外因,了解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不同意义;了
解原因和结果间的矛盾、转化等等。比如“谈惰性”中,首先可分析惰性产生的多种原因:
环境的影响,意志的薄弱,缺少远大理想等等,其次分析出其中的主要原因,由此得出结论:树
立远大理想,就可能产生坚强的意志,无论处在何种环境中,都能克服惰性,奋发向上。
相关文档
- 2018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构建精神家2021-06-0710页
-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22021-06-077页
- 高中语文第4单元11中国建筑的特征2021-06-0765页
- 高中语文精品课件第7章写作-专题三2021-06-0738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练2021-06-077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名著导读堂2021-06-0716页
-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2和平的祈祷遭2021-06-075页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2021-06-077页
- 高中语文阅读复习笔记,2021-06-0713页
-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课时作业62021-06-0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