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01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限时集训(十三) 文言文阅读(一)
(限时 80 分钟)
一、(2018·潍坊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元祐三年,范忠宣公[注]为尚书右仆射,有吴处厚者,以蔡確《题安州车盖亭》诗来,宣
仁太后得之,怒曰:“蔡確以吾比武后,当重谪。”吕汲公为左丞,不敢言。忠宣乞薄確之
罪,不从。忠宣因乞罢,以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
刘挚罢,哲宗与宣仁太后复用忠宣为右相。宣仁太后寝疾宰辅入问后留忠宣曰卿父仲淹
可谓忠臣在章献太后朝劝后尽母道在仁宗朝劝帝尽子道卿当似之。呜呼,宣仁后之所以望忠
宣者,群臣莫及也。
哲宗亲政,吕汲公欲迁殿中侍御史杨畏为谏议大夫,忠宣曰:“天子谏官当用正人,杨
畏不可用。”汲公方约畏为助,谓忠宣曰:“岂以杨畏尝言公耶?”忠宣曰:“不知也。”
盖上初召忠宣,畏尝有言,上不行,忠宣故不知也。后杨畏首叛汲公,凡可以害汲公者,无
所不至。
一日,哲宗震怒,谓门下侍郎苏辙曰:“卿安得以秦皇、汉武上比先帝?”苏门下下殿
待罪。吕汲公等不敢仰视,忠宣从容言曰:“史称武帝雄材大略,为汉七制之主,盖近世之
贤君,苏辙果以比先帝,非谤也。陛下亲政之初,进退大臣不当如呵斥奴仆。”哲宗怒少霁。
罢朝,苏门下举笏.以谢忠宣曰:“公佛地位中人也。”苏公与忠宣同执政,忠宣寡言,苏公
平昔若有所疑,至此方知其贤。
章惇用事,吕汲公南迁,忠宣斋戒..上书救汲公,惇怒,亦谪节度副使,永州安置..。忠宣
欣然而往,每诸子怨章惇,忠宣必怒止之。江行赴贬所,舟覆,扶忠宣出,衣尽湿,顾诸子
曰:“此岂章惇为之哉?”至永州,公之诸子闻韩维少师谪均州,其子告章惇以少师执政日
与司马公议论多不合,得免行,欲以忠宣与司马公议役法不同为言求归,白公,公曰:“吾
用君实荐以至宰相,同朝论事,不合即可,汝辈以为今日之言,不可也。有愧而生者,不若
无愧而死。”诸子遂止。
(节选自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第十四,有删改)
【注】 范忠宣公:范纯仁,谥忠宣。范仲淹次子,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宣仁太后寝/疾宰辅入问/后留忠宣曰/卿父仲淹可谓忠/臣在章献太后朝劝后尽母道/
在仁宗朝劝帝尽子道/卿当似之
B.宣仁太后寝疾/宰辅入问后/留忠宣曰/卿父仲淹可谓忠/臣在章献太后朝劝后尽母道/
在仁宗朝劝帝尽子道/卿当似之
C.宣仁太后寝疾/宰辅入问/后留忠宣曰/卿父仲淹可谓忠臣/在章献太后朝劝后尽母道/
在仁宗朝劝帝尽子道/卿当似之
D.宣仁太后寝/疾宰辅入问后/留忠宣曰/卿父仲淹可谓忠臣/在章献太后朝劝后尽母道/
在仁宗朝劝帝尽子道/卿当似之
C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住标志词,采用排
除法。“宣仁太后寝疾”指宣仁太后病重,后面要断开,可排除 A、D 两项。“宰辅入问”
独立成句,指宰辅们入宫探问病情,前后要断开,可排除 B 项。故选 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知,主持,管理。文中的“知颍昌府”,即担任颍昌府知府之职。
B.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手板,可以记事。文中苏辙“举笏”,有羞愧之意。
C.斋戒,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
D.安置,宋官吏被贬,轻者称送某州居住,稍重者称安置,更重者称编管。
B [B 项,文中苏辙“举笏”,是向范忠宣公表示谢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范忠宣公不畏权势,敢于直谏。宣仁太后认为蔡確以诗诽谤自己而大怒,要重惩蔡
確,范忠宣公直言劝谏,请求减轻对蔡確的处罚。
B.范忠宣公知人善任,举才公正。吕汲公欲任杨畏为谏议大夫,多少有些出于私心的
考虑;而范忠宣公却放弃了与杨畏的个人恩怨纠葛。
C.范忠宣公沉着镇定,处事灵活。哲宗震怒,他及时出言相劝,并指出其做法的不妥
之处,化解了君臣间的一场危机,赢得了苏辙的信任。
D.范忠宣公心胸宽广,品德高尚。为了搭救吕汲公,范忠宣公也被章惇贬谪外地;但
他还是欣然前往,并时常告诫儿子们不要心存怨恨。
B [B 项,“知人善任,举才公正”错,“而范忠宣公却放弃了与杨畏的个人恩怨纠葛”
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后杨畏首叛汲公,凡可以害汲公者,无所不至。(4 分)
译文:
(2)江行赴贬所,舟覆,扶忠宣出,衣尽湿,顾诸子曰:“此岂章惇为之哉?”(6 分)
译文:
【答案】 (1)后来杨畏首先背叛了汲公,凡是可以用来陷害汲公的手段,他没有什么
不用的。(4 分,一句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2)江中行船,到他贬官的地方,船翻了,人们扶忠宣公出来,他衣服全都湿了,还回
头对儿子们说:“这难道也是章惇干的吗?”(6 分,一句 1 分)
【参考译文】
元祐三年,范忠宣公担任尚书右仆射,有一个叫吴处厚的人,把蔡確的《题安州车盖亭》
诗呈上,宣仁太后见到后,大怒,说:“蔡確把我比作武后,应当重重地责罚。”当时,吕
汲公担任左丞,不敢为此说话。忠宣公请求减轻蔡確的罪责,太后没有听从。忠宣公于是就
乞求免除自己的职务,以观文殿大学士身份担任颍昌府知府。
刘挚撤职后,哲宗与宣仁太后重新起用忠宣公担任右相。宣仁太后病重,宰辅们入宫探
问病情,(要离开时)太后留下忠宣公说:“你的父亲范仲淹可以说是一位忠臣,在章献太后
在朝时曾劝太后尽行为母之道,在仁宗在朝时就劝皇帝尽行为子之道,你应当像你的父亲一
样。”哎,宣仁太后对忠宣公的期望,朝中的各位大臣没有能比得上的。
哲宗主持朝政,吕汲公想任命殿中侍御史杨畏作谏议大夫,忠宣公说:“天子的谏官应
当任用端正之人,杨畏不能被任用。”吕汲公正想让杨畏成为自己的辅助,对忠宣公说:“难
道是因为杨畏曾说过对你不利的话吗?”忠宣公说:“我不知道(有这种事情)。”原来皇上当
初召用忠宣公,杨畏曾在皇上面前说过对他不利的话,皇上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所以忠宣
公并不知此事。后来杨畏首先背叛了汲公,凡是可以用来陷害汲公的手段,他没有什么不用
的。
一天,哲宗大怒,对门下侍郎苏辙说:“你怎么敢把秦皇、汉武拿来与先帝相比?”苏
门下走下殿去等待治罪。这时,吕汲公等人不敢仰视皇上,忠宣公镇定沉着地说:“史书上
称赞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认为他是汉朝七制之主,是近世以来的贤明君主,苏辙果真拿他们
与先帝相比,这不是诽谤啊。再说,陛下刚刚主持朝廷政务,不应当像呵斥奴仆那样地对待
大臣。”哲宗怒气稍微缓解。退朝时,苏门下举着笏板向忠宣公表达谢意:“您是佛一样的人
啊。”苏公与忠宣公同朝执政,忠宣公少言寡语,苏公平常对他好像有所怀疑,到这时才知
道他的贤明。
章惇掌权,吕汲公被贬谪到南方,忠宣斋戒后上书救汲公,章惇大怒,也让他降职做节
度副使,贬谪到永州。忠宣公欣然前去任职,每当他的几个儿子怨恨章惇时,忠宣公一定会
发怒制止他们。江中行船,到他贬官的地方,船翻了,人们扶忠宣公出来,他衣服全都湿了,
还回头对儿子们说:“这难道也是章惇干的吗?”到永州后,他的几个儿子听说少师韩维贬
谪均州,韩维的儿子把少师执政时与司马君实意见多不合的情况告诉了章惇,而免于贬谪,
也想把忠宣公与司马君实争议役法不和的事情告诉章惇来求得回京,他们把这个想法告诉了
忠宣公,忠宣公说:“我因为司马君实的推荐才官至宰相之职,同朝议论政事,意见不合的
情况是可以的,你们几个却想把这作为回京的借口,不行。心有愧疚而求取生路,不如心中
无愧而死去。”几个儿子于是就终止了这种打算。
二、(2018·郑州二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张曰韬,字席珍,莆田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注]纵其党横行
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韬兼绾府县印召父老..约曰:“彬党至,
若等力与格。”又释囚徒,令与丐者各具瓦石待。已,彬党果累骑来。父老直遮之境上,曰:
“常州比岁灾,物力大屈,无可啖若曹。府中惟一张推官,一钱不入,即欲具刍秣,亦无以
办。”言已,彬党疑有他变,乃稍退,驰使告彬。曰韬即上书巡按御史..言状。御史东郊行部
过常州,谓曰:“事迫矣,彬将以他事缚君。”命曰韬登己舟先发,自以小舟尾之。彬党果
大至,索曰韬,误截御史舟。郊使严捕截舟者,而阴令缓之。其党恐御史上闻,咸散去,曰
韬遂免。彬亦戒其党毋扰,由是常州以南诸府得安。世宗即位,召为御史。杨廷和等之争织.
造.也,曰韬亦上言:“陛下既称阁臣所奏惟爱主惜民,是明知织造之害矣。既知之,而犹不
已,实由信任大臣弗专,而群小为政也。自古未有群小蒙蔽于内,而大臣能尽忠于外者。崔
文辈二三小人尝浊乱先朝,今复蒙惑圣衷,窃弄威福。陛下奈何任其逞私,不早加斥逐哉?
臣闻织造一官,行金数万方得之。既营之以重资,而欲其不责偿于下,此必无之事也。”帝
不能用。席书以中旨拜尚书,曰韬与同官胡琼各抗疏力争。既受杖,犹占疏劾奸人陈洸罪。
未几,竟死。隆庆初,追赠光禄少卿。
(节选自《明史·张曰韬传》,有删改)
【注】 江彬:曾任明朝边将,后成为明武宗义子,恃宠擅权。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
曰韬兼绾府县印/
B.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
韬兼绾府县印/
C.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
曰韬兼绾府县印/
D.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将抵常州/民争欲亡匿时/知府暨武进知县咸入/觐曰
韬兼绾府县印/
C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时”翻译为“这时”,作时间状语,前面要断开,排
除 A 项和 D 项;“入觐”意思是“入朝见天子”,中间不可断开,而且觐见的不可能是张曰
韬,所以“曰韬”不能作“觐”的宾语,只能作下句的主语,在“曰韬”前面要断开,排除
B 项。故选 C。]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推官,官名,唐朝始置,掌推勾狱讼之事,明朝时为各府的辅佐官,掌理刑名、赞
计典。
B.父老,古代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年岁大德望高的人担任,有时也用作老年
人的尊称。
C.御史,先秦时为负责记录的史官,其后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
吏,并承担缉捕盗贼等职责。
D.织造,明清于江宁、苏州、杭州各地所设的专门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的机构,也指
该机构的相关官员。
C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 项,“缉捕盗贼”不属于御史
的职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张曰韬不惧江彬,智勇以对。江彬放纵党羽横行州县,在他们将抵达常州时,张曰
韬发动民众积极应对,最终使江彬党羽疑有他变而退去。
B.张曰韬机智上书,得以脱身。阻止江彬党羽之后,张曰韬立即上书巡按御史说明江
彬横行情况,恰逢御史东郊率领部队路过常州,设计保护了他。
C.张曰韬积极进言,指陈政弊。杨廷和等争论织造之利弊,张曰韬积极上言希望皇上
明辨是非,信任大臣,斥逐小人,但进言未被采用。
D.张曰韬不惧龙威,抗疏力争。皇上下旨任命席书为尚书,他与同僚胡琼上书竭力反
对;受杖刑后他仍口述奏疏揭发奸臣陈洸的罪行。
B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 项,“行”意为“巡视,巡察”,
“行部”意为“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而非“率领部队”。]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常州比岁灾,物力大屈,无可啖若曹。(5 分)
译文:
(2)既营之以重资,而欲其不责偿于下,此必无之事也。(5 分)
译文:
【答案】 (1)常州连年灾害,物资耗尽,没有什么吃的可以给你们(招待你们)。(关键
词:“比岁”,连年;“屈”,匮乏;“若曹”,你们,各 1 分;大意 2 分)
(2)已经用重金谋取了职位,却想要他不向下面索取补偿,这一定是没有的事情(或“一
定没有这样的事情”)。(关键词:“营”,谋取,谋求;“责”,索取,索要,各 1 分;判
断句 1 分;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张曰韬,字席珍,是莆田人。正德十二年考中进士。被授职常州推官。明武宗南巡,江
彬放纵他的党徒横行州县,他们将要抵达常州,百姓争相打算逃亡藏匿。这时知府和武进县
知县都去朝见天子了,张曰韬同时掌管知府和县令官印,(他)召集乡里父老相约说:“江彬
的党徒到了,你们要全力与他们对抗。”又释放囚徒,让他们与乞丐各自准备瓦石等待。不
久,江彬的党徒果真接连骑马来了。父老们径直在州境上拦住他们,说:“常州连年灾害,
物资耗尽,没有什么吃的可以给你们(招待你们)。府中只有一个张推官,一文钱也没有,即
便是想准备牲畜饲料,也没办法置办。”说完,江彬的党徒疑心有别的变故,于是慢慢退去,
速派使者禀告江彬。张曰韬立即上书巡按御史说明情况。御史东郊巡视辖区经过常州,告诉
他说:“事情很紧迫啊,江彬将以其他事情为借口逮捕你。”让张曰韬登上自己的船先出发,
自己以小船尾随其后。江彬的党徒果真大批到来,搜索张曰韬,误截了御史的船。东郊(表
面上)严令抓捕截船的人,暗中却命令慢慢进行。江彬党徒担心御史向皇上报告,都散去了,
张曰韬于是幸免。江彬也告诫他的党徒不要四处扰乱,从此常州以南各府得以安宁。世宗即
位,召他为御史。杨廷和等人争论织造利弊的时候,张曰韬也向上进言:“陛下既然称赞阁
臣所奏是爱国君同情百姓,这表明知道织造的危害。既然已经知道了,却还不停止,实在是
由于信任的大臣不够专一,而众小人干政啊。自古未有众小人在朝内蒙蔽皇上,而大臣能在
朝外尽忠的。崔文等几个小人曾经扰乱先朝,现在又蒙蔽惑乱圣主之心,私下里作威作福。
陛下为什么放任他们肆意营私,不早点加以贬斥驱逐呢?我听说织造这一官职,行贿数万金
才能得到。已经用重金谋取了职位,却想要他不向下面索取补偿,这一定是没有的事情。”
皇帝未能采用。席书因皇帝的旨意而被任命为尚书,张曰韬与同僚胡琼各自直言上书竭力争
辩。受杖刑后,仍然口述奏疏弹劾奸人陈洸的罪行。不久,竟然死去。隆庆初年,被追赠为
光禄少卿。
三、(2018·潍坊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缪燧,字雯曜,江苏江阴人。贡生..,入赀为知县。康熙十七年,授山东沂水县。时山左..
饥,朝使发赈,将购米济南。燧以路远往返需日,且运费多,不便。请以银给民自买,当事
以违旨勿听。燧力争以因地制宜之义,上疏奏请,得允。既而帑金不足,倾囊以济之。洊饥
之后,民多流亡,出私钱为偿逋欠,购牛种,招徕复业。
三十四年,授浙江定海县,故舟山也。设治未久,百度草创。海水不宜谷筑塘岸以御咸
蓄淡修复塘碶百余所田日增辟缮城浚濠葺学宫建祠庙役繁而不扰地瘠民贫,完赋不能以时,
逾限者先为垫解,秋后输还。旧有涂税,出自渔户网捕之地,后渔涂被占,苦赔累,为请罢
之。地故产盐,无灶户,盐运使屡檄设厂砌盘,官为收卖。燧持不可,请仿江南崇明县计丁
销引,岁完盐税银四十二两有奇,著为例。定海子弟十三四皆樵牧,不知诵读为何事。出私
修院延师,以厉子弟入学。学额多为外籍窜冒,援宣平县例,半为土著,半令他县人认垦入
籍。又以土著不能副额,扩建义学,增廪额以鼓舞之,文教兴焉。民间日用所需,多航海市
诸郡城,关胥苛索,请永禁,立石海关。海屿为盗薮,随监司历勘,凡羊巷、下八、尽山诸
岛皆查,所获权度要害措置之,盗风顿戢。同归域者,海上死事诸人瘗骨处,捐赀修葺,建
成仁祠,以劝忠义。
五十六年,卒于定海。士民援唐王渔、宋赵师旦故事,留葬衣冠...,奉祀于义学,名之曰
蓉浦书院。蓉浦,燧自号也。遗爱久而不湮,光绪中...复请祀名宦祠。燧任定海前后二十二年,
后虽擢官,迄未离任。
(节选自《清史·缪燧传》, 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海水不宜谷/筑塘岸以御咸蓄淡/修复塘碶/百余所田日增/辟缮城浚濠/葺学宫/建祠
庙/役繁而不扰/
B.海水不宜谷/筑塘岸以御咸蓄淡/修复塘碶百余所/田日增辟/缮城浚濠/葺学宫/建祠
庙/役繁而不扰/
C.海水不宜谷/筑塘岸以御咸蓄淡/修复塘碶/百余所田日增辟/缮城浚濠/葺学宫/建祠
庙/役繁而不扰/
D.海水不宜谷/筑塘岸以御咸蓄淡/修复塘碶百余所/田日增/辟缮城浚濠/葺学宫/建祠
庙/役繁而不扰/
B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住标志词,采用排
除法。“百余所”修饰“塘碶”,指一百多所海塘水闸,后面要断开,可排除 A、C 两项。
“缮城浚濠”两个动宾短语并列,指修缮城墙,深挖河道,前后要断开,可排除 D 项。故选
B。]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贡生,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由府、州、县学推荐到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
B.山左,此指山东省。中国古代,以东为左,山东省位于太行山东侧,故有此称。
C.葬衣冠,即埋葬衣冠。文中是百姓在定海县为缪燧建造衣冠冢以表纪念之情。
D.光绪中,是年号纪年,与姜夔《扬州慢》中的“淳熙丙申”纪年法完全相同。
D [D 项,“淳熙丙申”是年号干支兼用法。]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缪燧舍私济民。任沂水县令时,倾尽钱财帮助灾民;在连年饥荒后又拿个人钱财购
买牛和种子以吸引流民回乡复耕。
B.缪燧减赋免税。渔户因渔涂被占而遭涂税之苦,百姓出海购买日用品而遭关卡胥吏
索重税。经缪燧努力,这些税皆被免除。
C.缪燧查寇缉盗。定海县海域盗贼猖獗,为清剿盗贼,缪燧亲随有关官员到各岛缉查;
抓捕的盗贼依法处治,盗风遂敛。
D.缪燧劝学兴教。为改变定海县教育现状,缪燧葺学宫,扩义学;借鉴其他县均分学
额、增加廪额等经验,文教遂兴。
D [D 项,从“援宣平县例,半为土著,半令他县人认垦入籍。又以土著不能副额,扩
建义学,增廪额以鼓舞之,文教兴焉”等句可知,增加廪额不属于其他县经验。]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请以银给民自买,当事以违旨勿听。燧力争以因地制宜之义,上疏奏请,得允。(5
分)
译文:
(2)定海子弟十三四皆樵牧,不知诵读为何事。出私修院延师,以厉子弟入学。(5 分)
译文:
【答案】 (1)(缪燧)请求把银两分给百姓让他们自行购买,负责此事的人以违旨为借
口(认为违旨)没有采纳。缪燧依据因地制宜的道理尽力争辩,上奏请示,得到允许。(1 句 1
分,共 5 分)
(2)定海县十三四岁的子弟都在砍柴放牧,不知道读书是什么事。缪燧拿出自己的钱财
修建书院,延请名师,来鼓励青年子弟入学读书。(第一句 2 分,其他每句 1 分,共 5 分)
【参考译文】
缪燧,字雯曜,江苏江阴人。成为贡生,取得做知县的资格。康熙十七年,被授予山东
沂水县县令。当时山东发生饥荒,朝廷使臣开仓救济百姓,打算到济南购买米粮。缪燧认为
济南路途遥远,往返需要耗费时间,况且运费很多,不方便。(缪燧)请求把银两分给百姓让
他们自行购买,负责此事的人以违旨为借口(认为违例)没有采纳。缪燧依据因地制宜的道理
尽力争辩,上奏请示,得到允许。不久库存银钱不足,缪燧倾尽所有来救济百姓。连年饥荒
后,百姓大多流亡,缪燧拿出个人钱财为他们偿还拖欠的赋税,并替他们购买耕牛和种子,
吸引他们回乡恢复耕种。
三十四年,被授予浙江定海县县令,就是以前的舟山。设县不久,百废待兴。此地海水
多,不宜种植粮食作物,他就修筑塘岸来防御海水,积蓄淡水,修复海塘水闸一百多所,开
辟的农田日日增多。修缮城墙,深挖河道,修缮学宫,建造祠庙,劳役很多但做得井井有条。
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不能按照期限缴纳赋税,缪燧规定超过期限的,官府先为其垫付,垫
付部分秋后交还。此地旧有滩涂税,由渔户负担,后来滩涂被占,百姓苦于(继续纳税的)
亏耗负担,缪燧为百姓请求废除此税。此地原本产盐,没有制盐的人家,盐运使屡次下文书
设场砌盐盘制盐,官家进行收卖。缪燧认为不可,请求仿效江南崇明县按照丁口发放营销凭
证,每年缴纳盐税银四十二两多点,记为定例。定海县十三四岁的子弟都在砍柴放牧,不知
道读书是什么事。缪燧拿出自己的钱财修建书院,延请名师,来鼓励青年子弟入学读书。当
地学额多为外籍学员暗中顶替,缪燧援引宣平县旧例,一半名额给当地居民,一半让其他县
的人到此处认领土地耕种并加入当地民籍。又因为当地学生仍不满额,缪燧扩建义学,增设
官府发放口粮的名额来鼓舞他们,于是文教兴盛。百姓的日用品,大多需要渡海到周边郡县
购买,关卡吏役乘机勒索,横征重税。缪燧请求永远禁止,并在海关竖立石碑以告后世。定
海诸岛是强盗聚集的地方,缪燧跟随监司到处勘查,凡是羊巷、下八、尽山等岛屿都缉查,
所抓获的盗贼根据罪行轻重分别处治,盗风顿时收敛。同归域是海上殉难者们埋骨的地方,
缪燧捐资修缮,建成仁祠,来劝勉忠义。
五十六年,死于定海。士民援引唐王渔、宋赵师旦旧例,建造衣冠冢,在义学供奉祭祀
他,并把这里命名为蓉浦书院。蓉浦,是缪燧为自己起的号。他流传于世的德行长久不湮灭,
光绪年间将其牌位入祀于名宦祠。缪燧任定海县令前后二十二年,后虽升官,但始终没有离
任。
四、(2018·石家庄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6 题。
张存,字诚之,冀州..人。举进士,为安肃军判官。天禧中,诏铨司以身言书判[注]取士,
才得二人,存预其选。知大名府朝城县,寇准为守,异待之。御史中丞王曙,屡荐为殿中侍
御史,迁侍御史。仁宗初亲政,罢百官转对..,存请复之。又言:“前者曹修古辈同忤旨废黜,
布衣林献可因上封事窜恶地,恐自今忠直之言,与夫理乱安危之机,蔽而不达。”因引周昌、
辛毗事,以开帝意。西边动兵,以天章阁待制..为陕西都转运使。黄德和之诬刘平也,存奏言:
“平与敌接战,自旦至暮,杀伤相当,因德和引却,以致溃败。方贼势甚张,非平搏战,其
势必不沮;延州孤垒,非平解围,其城必不守。身既陷没,而不幸又为谗狡所困,边臣自此
无复死节矣。”朝廷采其说,始遣文彦博按治,由是平得直,而德和诛。元昊求款附,议者
犹执攻讨之策。存建言:“兵役不息,生民疲弊。敌既有悛心,虽名号未正,颇羁縻之。”
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以母老惮行,徙泽州,还为待制。契丹与元昊结昏,阴谋相首尾,
聚兵塞上而求关南。存言:“河北城久不治,宜留意。”乃以为都运使,尽城诸州。入知开封
府,复使河北。王则反,坐失察,降知汀州。久之,以吏部..侍郎致仕。存性孝友,尝为蜀郡,
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
不见与宾友燕接,垂足危坐终日,未尝倾倚。枣强河决,势逼冀城,或劝使他徙,曰:“吾
家,众所望也,苟轻举动,使一州吏民何以自安。”讫不徙。卒,年八十八,谥恭安。
(节选自《宋史·张存传》,有删改)
【注】 身言书判:吏部选官的一关,其内容,先试书判,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为
合格;再察其身言,身必体貌丰伟,言须言辞辩正。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
子孙非正衣冠不见/
B.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
子孙非正衣冠不见/
C.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
子孙非正衣冠不见/
D.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
子孙非正衣冠不见/
D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堂上”应作“布之”的补语,用其修饰“恣兄弟择
取”没有意义,由此排除 A、C 两项。“一人失所”是“不使”的宾语,“家居”指(张存)
平时在家,“家居”作后边内容的状语,所以排除 B 项。答案为 D。]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冀州,九州之一。古代九州代指中国,但九州说法不一,《周礼》中指扬、荆、豫、
青、兖、雍、幽、冀、并九个区域。
B.转对,是指唐宋时期,大臣们轮流到皇帝面前接受皇帝的询问,并指陈时政得失。
C.待制,官职名,唐诏京官五品之上值守中书、门下两省,宋时各殿皆置待制之官。
D.吏部,是古代掌管文武官员任免升降的官署,与“户、礼、兵、刑、工”并称六部。
D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 项,错在“文武”,吏部只管
文官。]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张存很受赏识。他担任大名府朝城县令后,受到太守寇准的厚待;后来,御史中丞
王曙又多次推荐他,让他担任殿中侍御史。
B.张存敢于进谏。他请求恢复转对制度时,指出了拒受忠直之言的危害,同时还引用
古代正直大臣进谏的事例,以开悟皇帝的心意。
C.张存有胆有识。契丹和元昊结盟后,他察知危险,建议注意黄河之北的城防;枣强
一带黄河决口,洪水逼近冀城时,他不肯迁走,以此来安定百姓。
D.张存秉性正直。黄德和诬陷刘平时,张存为之申辩,认为没有刘平,一定挡不住敌
人,一定打不下延州,从而使其冤情被昭雪。
D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 项,错在“一定打不下延州”,
原文说的是“延州孤垒,非平解围,其城必不守”,说明延州是宋军守卫、敌人所攻之城,
故应为“一定守不住延州”。]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恐自今忠直之言,与夫理乱安危之机,蔽而不达。(5 分)
译文:
(2)朝廷采其说,始遣文彦博按治,由是平得直,而德和诛。(5 分)
译文:
【答案】 (1)我担心从今以后忠诚正直的言论,与那些治理纷乱安定危局的策略,隐
藏起来无法传到陛下耳中。(得分点:恐、机、蔽各 1 分,大意 2 分)
(2)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才派遣文彦博查问惩办,因此刘平得到昭雪,而黄德和被
处死。(得分点:始、按治、直各 1 分,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张存,字诚之,冀州人。考中进士,担任安肃军判官。天禧年间,皇帝下诏要求铨司以
身言书判选拔官员,仅录取了两人,张存是其中之一。担任大名府朝城县令。寇准是太守,
认为他不同于一般人。御史中丞王曙,屡次举荐他担任殿中侍御史,升为侍御史。宋仁宗亲
政之初,停止了百官每隔几日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的制度,张存请求恢复它。又说:“以
前曹修古等人一同忤逆圣旨被罢官,布衣林献可因为呈上密封奏章而被流放到险恶的地方,
我担心从今以后忠诚正直的言论,与那些治理纷乱安定危局的策略,隐藏起来无法传到陛下
耳中。”于是引用周昌、辛毗的事例,以开悟皇帝的心意。西部边境发动战争,他以天章阁
待制的身份担任陕西都转运使。黄德和诬陷刘平的时候,张存上奏说:“刘平与敌人作战,
从早到晚,我军伤亡的数目与敌军伤亡的数目相当,因为黄德和引兵后退,以致军队溃败。
当时敌人的气焰很嚣张,如果不是刘平奋勇搏杀,那形势一定不会终止;延州是一座孤城,
如果不是刘平解围,那城一定不能守住。他已经牺牲在战场上,却不幸又被谗言和奸人所困
扰,边防的臣子恐怕从此不再有死节之士了。”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才派遣文彦博查问
惩办,因此刘平得到昭雪,而黄德和被处死。元昊请求归附,商议的人依然坚持攻打讨伐的
策略。张存建言说:“战争不停止,百姓疲惫不堪。敌人既然有了悔过之心,虽然其名号还
未改正,但可以笼络他。”升任龙图阁直学士,担任延州知州。因为母亲年老害怕远行,转
调到泽州,又入朝做了待制。契丹与元昊缔结姻亲,阴谋互相支援,聚兵到塞上而求取关南
的土地。张存说:“黄河以北的城池很长时间没有修治,应当对此留心。”于是让他担任都
运使,在各州修缮城池。入京担任开封府知府,又出使黄河以北。王则造反,他因为失于察
觉获罪,降职做汀州知州。很久以后,以吏部侍郎的身份退休。张存天性孝顺友爱,曾在蜀
郡任官,得到珍奇的缯帛和有纹饰的锦缎归家,他全都陈列在大堂上,任凭兄弟们挑选并取
走。他收留救济本宗的亲属,给穷困的寡妇办婚事,不让一个人没有安身之处。平时在家,
如果子孙衣冠不整就不见他们。举办宴会接待宾客朋友,他一整天垂足正襟危坐,不曾歪斜
身子。枣强一带黄河决口,洪水直逼冀城,有人劝他转移到其他地方,他说:“我的家,是
大家都观望着的,如果轻举妄动,让全州的官吏百姓靠什么来安定自己?”最终也没有转移。
去世时八十八岁,谥号恭安。
相关文档
-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专题2021-06-0714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小题天天练(2021-06-074页
-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基础知识2021-06-0716页
-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2021-06-077页
- 2020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新方案精2021-06-078页
- 2019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文2021-06-0713页
- 2018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2021-06-0718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021-06-075页
-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2021-06-0721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5文学2021-06-0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