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50 KB
  • 2021-06-07 发布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收心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潍坊市诸城一中 2020-2021 常年高三上学期收心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 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 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 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 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 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观家、观国、观天 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 国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内蕴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 文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 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 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 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 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 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节选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 “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说:“修 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 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 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公”可以理 解为公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 - 2 - 相处,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有两 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太平” 概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 有战争。张载提出的“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最重要意义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 而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换句话说,张载要的 是永久的太平。这万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开”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 “开”就不能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开”,就是开拓、开 发、开创。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 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 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 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 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节选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 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一收益”分 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 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 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 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 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 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 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 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 - 3 - 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 来源。 (节选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愿望 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 B. 中华文化的礼治德治和文明教化植根于历史悠久的共同体想象,中国人的世界观使得人类 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伦理自觉。 C. “国”是将“家”和“天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家国天下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 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 D.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 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国人共同的 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B. 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提升,“开”字体现了一种 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C. 基于中国国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沿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或照搬现代社会的公共 理性、法制精神,都是有局限的。 D. 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 “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 3. 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B. “治大国若烹小鲜” C.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D. “大河无水小河干 4. 试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的。 5. 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C 2. D 3. B 4. ①先指明“天下情怀”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分别运用引 - 4 - 证法和例证法加以分析论证;②后阐发“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通过古今对比, 指出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 5. ①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积极投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实践;②厚植家国情怀,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太平”,抓住机遇,努力创造,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页献力量;③将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 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爱国爱家,勇子担当。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 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 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 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 A 项,主观臆断,“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错,材料二的第三自然段,原文为“由于种 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 而存在”,强调“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不是“不可践行”; B 项,强加因果,“中国人的世界观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伦理自 觉”错,材料一第三自然段中可以看出,二者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是阐述的两个不同方面; C 项,正确; D 项,不合文意,“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错,材料三第一自然段中为“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关 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所以不是转变的问题,因为二者并不矛盾。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 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 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D 项,“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错,材料二使用引用, 侧重强调证明的是将“天下”和“公”联系在一起,尚未谈及“太平”。 故选 D。 【3 题详解】 - 5 -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 明确题干问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 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甚至 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或者是观点。 本题材料三的观点是在第二自然段,“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强调 的是家国之间的密切关系; A 项,“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强调家国之间的关系,先齐家,后治国; B 项,“治大国若烹小鲜”是比喻的说法,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 只是强调了“治国”这一方面,不能用来说明“家”“国”二者之间的关系; C 项,“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强调的是家就是国,国就是家,也是二者的密切关系; D 项,“大河无水小河干”是比喻的说法,大河比喻成“国”,小河比喻成“家”,没有国就 没有家,也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 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本题材料二的第一自然段首先点明陈述对象,那就是“天下情怀”,接着指出“天下情怀” 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分别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加以分析 论证。引用《老子》《管子》《礼记》里的话为引证法;宋代大儒张载是例证法。然后第三自 然段阐发“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又使用了范仲淹和张载的例子。最后通过古 今对比,指出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完成论证。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通读全文,多角度多方面获得有效信 息;能从一组文本中获得关联性信息;能根据多个信息来源对文本的事实、价值作出判断。 同时结合现实,阐述自己的观点 本题谈到要践行“家国天下”观,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怎么做,首先材料一第三自然段提到“所 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 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 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由这段文字可知,我们要有公天 - 6 - 下的世界意识,树立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并要付诸行动;第二点关注材料二 的第三段内容,文章强调“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 的内核”,然后明确“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化为现实”,所以我们举国上下都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第三点关注材料三的第二段内容,指出有“热爱 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 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所以我们要追求 民族统一、实现国富民强,爱国爱家,勇子担当。 【点睛】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 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 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 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 (二)现代文阅读 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蝼 蚁 周海亮 婴儿就在他们的头顶上疯狂地嚎哭,他们却无能为力。 他们的头顶上还有士兵。荷枪实弹的士兵,抽着烟,看着婴儿,手指不离扳机。士兵知 道附近肯定有人。这里的人们,绝不可能丢下一个婴儿。 士兵在两小时以前袭击了村子。村人们多被击毙,只有他们躲进地下室。地下室极其隐 蔽,现在,那里藏着三个女人、一个男人和两个孩子。 女人中,她是婴儿的母亲。 本来是她的男人抱着婴儿。逃跑时,男人腿部中了一枪,肩膀又中了一枪。他跌倒,爬 起,继续跑,用着一种怪异并且滑稽的姿势。他们躲进地下室的时候,男人已经冲进院子, 然后,他的后背中了一枪,又一枪,又一枪。男人躺在地上痛苦地挣扎,却用了一种极舒服 的姿势抱着他的婴儿。那时地下室的盖口尚未关上,他看着女人,冲她挤挤眼睛,然后目光 转向别处。他不想让追赶他的士兵觉察到屋子里还有一个地下室。女人甚至认为,他也许是 故意挨上子弹。 女人试图冲出去,可是她被别人强行拖下去。盖口合拢的瞬间,士兵冲进院子。士兵在 男人的脑袋上补了一枪,却留下婴儿。 他知道村子里还有人。 - 7 - 一天前,有村里人帮助游击队偷袭了他们的队伍。战斗中他失去两个兄弟——真正的兄 弟——父亲将他们兄弟三人,一起送上了战场。 他在等待有人自投落网。他相信这件事终会发生,因为他有一个婴儿。 婴儿哭着,喊着,也许是饿了。婴儿有着黄色的头发,圆圆的鼻子,眼珠就像褐色的水 晶球。士兵盯着婴儿,心中泛起波澜。然后,士兵对自己说,战争早一天结束,他就能早一 天回到家乡。 杀光隐藏在暗处的村人,就会距战争结束更近一步。这是长官的想法,也是他的想法。 婴儿一直在哭,一直在哭。 两个女人将地下室里的女人紧紧箍住。女人想不顾一切地冲出去,抱起她的孩子,扯起 她的衣衫,让孩子含住她的乳头,狠狠地吸,狠狠地吸……她想喊出来,可是声音卡在喉咙, 将她噎出眼泪。她薅着自己的头发,浓密结实的头发,此时弱不禁风。 士兵就在他们的头顶。他们甚至可以听到士兵的呼吸。然后婴儿变得安静,女人感觉到 婴儿的体温。 地下室里漆黑一片。不能说话,不能动,不能哭泣,不能点亮任何可以照明的东西。黑 暗里的女人认为自己并不重要——是死是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身边还有两个女 人、一个男人和两个孩子。 婴儿的嚎哭声再一次挤进地下室,每一声都像刀子,一下一下剜着女人的心。女人听到 她的牙齿发出奇怪的声音,张开嘴,伸手去接,她的手心里,多出一颗带血的牙齿。 附近教堂的钟声响起,女人知道,他们躲进地下室里,已经整整一天。 有那么几个瞬间,女人真的想冲出去。冲出去,求士兵放过她的孩子,为此她可以付出 一切——她的身体,她的生命,甚至,地下室里其他人的生命。后来她终于决定这样去做, 却既动不了,也不能说话。他们将她绑起,衣服堵住了嘴。 他们知道,女人随时可能疯狂。 女人感觉她的身体在抖。女人感觉每个人的身体都在抖。她恨他们,又不敢恨。她怕他 们,又不敢怕。后来她想,就算她真的冲出去,又能做什么呢?她相信不管她怎么说,怎么 做,士兵都会将她射杀,将他们射杀,然后,将她的孩子射杀。 婴儿再一次变得安静。士兵的脚步声有节奏地在头顶上响起。她听到士兵划一根火柴, 点燃香烟。然后,一声重重的叹息。 女人静静地倚着墙壁,不动。她的手指将坚硬的墙壁犁开一条深深的沟渠,沟渠里,渗 出鲜血。绑住女人的绳子早已松动,女人随时可以推开其他人,叫喊着冲出去。可是她没有。 - 8 - 或许,她已经放弃。 嚎哭声再一次挤进来,却那么无力,那么微弱。教堂的钟声再一次传来,此时,他们躲 在地下室里,已经整整两天。两天里,孩子没吃一点东西,没喝一点水,她躺在冰凉的地板 上,任寒风将她的脸蛋冻伤,将她的四肢冻僵,任士兵的目光,一遍又一遍将她打量。 女人知道,她的孩子正在一点一点死去。 她再一次有了冲出去的冲动。却不是去救孩子,而是让自己死去——死去,便再不必理 会孩子的死活,也不必理会别人的死活。 她相信,让她在孩子死去以前死去,她会好受很多。 可是她终没有动。她闭着眼睛,十指深深地嵌进墙壁。她感觉不到疼痛。 她是在孩子死去之前死去的。她因痛而死,因绝望而死。宽容的上帝给了她提前死去的 机会。 剩下的人们,安静地等在地下室里,或者等待士兵离开,或者等待被士兵发现。等待活 着,或者等待死亡。 士兵是在三天以后离开的。那个婴儿顽强地撑过三天,终因饥饿而死。 婴儿死去时,士兵落下一滴眼泪。 士兵希望战争结束,他用了他认为正确的方式。当战争结束,士兵就会回到家乡。家乡 有他的妻子,还有他五个月大的女儿。女儿有着黄色的头发,圆圆的鼻子,眼珠就像褐色的 水晶球。 (选自《小说月刊》2014 年第 9 期)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男人躺在地上痛苦地挣扎,却用了一种极舒服的姿势抱着他的婴儿”,“痛苦”与“极 舒服”这对自相矛盾的词语,充分表现了男人无私伟大的父爱。 B. 为了避免女人随时可能发疯,暴露藏身之处而引来杀戮,地下室里的其他人将女人绑起来, 用衣服堵住她的嘴,显示出他们的冷漠麻木和自私自利。 C. 女人为了孩子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甚至,地下室里其他人的生命”,这里的女人似乎 不那么“高尚”,却更加符合一位深爱孩子的母亲的心理。 D. “宽容的上帝给了她提前死去的机会”,女人在痛苦和绝望中死去,这里却说上帝“宽 容”,因为听凭孩子死去而无力施救,对一个母亲来说更痛苦。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两段采用倒叙方式,一入笔直接描写地下室内外紧张恐怖的情势,然后再交代事 - 9 - 情由来,从而造成强烈的悬念,强化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B. 小说多处运用反复和排比手法来增强表现力,如“不能说话,不能动,不能哭泣,不能点 亮任何可以照明的东西”,就突出了地下室的阴暗和压抑。 C. 小说中的人物没有姓名,作者有意识地使用男人、女人、婴儿、士兵这种类型化称谓,意 在消除人物身上的个性色彩,凸显题目“蝼蚁”的隐喻意味。 D. 小说呈现出明显的虚化时空的倾向,战争的年代、地点和具体背景都是模糊的,这种写法 增强了作品内涵的普遍意义和对战争的批判、反省力度。 8. 在小说中,士兵这一人物身上体现出深刻的矛盾,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9. 贯穿始终、无语言、不谙人事的“婴儿”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答案】6. B 7. C 8. ①一方面,士兵身上有着一般的人性,他爱自己的孩子和兄弟,渴望战争结束,回到家乡。 ②另一方面,他深受法西斯思想毒害,认为杀人是结束战争的正确方式,以致冷酷残暴,泯 灭了人性和良知。 9. ①婴儿是小说的中心故事展开的关键,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地下室内外两条线索,都是围绕 婴儿的命运变化逐步展开并推进的。②婴儿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凭借。女人伟大的母爱以 及她的痛苦、挣扎和死亡,士兵的残暴冷酷和人性上的矛盾,都是通过他们对待婴儿的态度 来体现的。③婴儿是小说主旨的集中体现。小说揭露战争、反省人性的主旨,主要是通过婴 儿的悲惨命运具体形象地揭示出来的。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 项,“冷漠麻木、自私自利”不准确,更合理的解释这种行为是一种理智。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 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 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 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 - 10 - 些硬伤。 C 项,“意在消除人物身上的个性色彩”不当,这种类型化称谓意在体现普遍性,使主题具有 更广泛的意义。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先在文章中找到与 表现人物形象相关的内容,再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特别要注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 写的句段。 士兵的矛盾体现士兵形象的两个方面特点,主要体现在文章描写与叙述士兵对待婴儿的文字 中:“士兵盯着婴儿,心中泛起波澜”“士兵对自己说,战争早一天结束,他就能早一天回 到家乡”“她听到士兵划一根火柴,点燃香烟。然后,一声重重的叹息”“婴儿死去时,士 兵落下一滴眼泪”“当战争结束,士兵就会回到家乡。家乡有他的妻子,还有他五个月大的 女儿”表现他热爱家乡亲人闪烁人性的一面;“他在等待有人自投落网。他相信这件事终会 发生,因为他有一个婴儿”“杀光隐藏在暗处的村人,就会距战争结束更近一步。这是长官 的想法,也是他的想法”“士兵希望战争结束,他用了他认为正确的方式”表现他冷酷残暴、 泯灭人性的一面。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把握小说情节构思、布局的能力。解答时,首先找到相关的情节,仔细阅读, 从设置悬念、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内容主旨等角度回答。 本题要抓住对婴儿的描写,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揭示主题等角度分析:“婴儿就在他们 的头顶上疯狂地嚎哭”“婴儿哭着,喊着,也许是饿了”“婴儿一直在哭,一直在哭”“婴 儿的嚎哭声再一次挤进地下室”“婴儿再一次变得安静”“嚎哭声再一次挤进来,却那么无 力,那么微弱”写婴儿从啼哭到死去,这些描写婴儿哭声的句子都位于段首,是关键情节发 展、转换的标志,结构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女人想不顾一切地冲出去,抱起她的孩子, 扯起她的衣衫……她薅着自己的头发,浓密结实的头发,此时弱不禁风”“每一声都像刀子, 一下一下剜着女人的心。女人听到她的牙齿发出奇怪的声音,张开嘴,伸手去接,她的手心 里,多出一颗带血的牙齿”“有那么几个瞬间,女人真的想冲出去。冲出去,求士兵放过她 的孩子,为此她可以付出一切——她的身体,她的生命,甚至,地下室里其他人的生命”“女 人感觉她的身体在抖。女人感觉每个人的身体都在抖。她恨他们,又不敢恨。她怕他们,又 不敢怕”“女人静静地倚着墙壁,不动。她的手指将坚硬的墙壁犁开一条深深的沟渠,沟渠 - 11 - 里,渗出鲜血。绑住女人的绳子早已松动,女人随时可以推开其他人,叫喊着冲出去。可是 她没有。或许,她已经放弃”“她再一次有了冲出去的冲动。却不是去救孩子,而是让自己 死去——死去,便再不必理会孩子的死活,也不必理会别人的死活”“她是在孩子死去之前 死去的。她因痛而死,因绝望而死”女人的痛苦、几次冲出去的冲动,以及最后的死去都是 借助婴儿的命运来表现和完成的母亲形象塑造;战争题材的作品,借助婴儿的悲惨命运表现 人性的残忍冷酷,揭示对人性的反思的主题。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 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 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 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 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 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分值 4 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点,6 分的题答案有三点 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 每一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 点的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 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 题义)角度回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 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 县。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 擒贼,斩以徇。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蝗 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 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后深衔之。天禧中, 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 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 - 12 - 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 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 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 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 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 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 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B.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 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C.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 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D.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 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科举考试到明清发展为四 个级别,最低一级是乡试。 B. “归沐”,本意指“回家沐浴”,后指官吏休假,休假天数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汉代 “五日一休沐”,唐代“旬休”。 C. “三司”,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度支、户 部、盐铁”三司,长官是三司使。 D. “社稷”,古代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要到郊外祭祀,即社稷。后来 “社稷”被用来借指国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迪才华出众,受人赏识。柳开对他写的文章很是赞赏,认为他能堪大任,后来李迪参加 科举考试,果然高中,走上仕途,颇有建树。 B. 李迪富有谋略,亲力亲为。就任亳地知县后,他暗中打听察访,然后部署精锐士兵,最终 擒获一群洗劫城邑的逃兵,斩首示众。 - 13 - C. 李迪为人正直,敢于进谏。李迪屡次上疏劝谏,不同意册立章献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 即遭到了章献皇后的打击报复,贬官衡州。 D. 李迪胆量非凡,富有豪气。元昊攻打延州时,不少守将用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却主 动要求戍守边疆,仁宗皇帝没答应。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2)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14. “社稷臣”,谓关系国家安危之重臣。文末李迪为什么被称为“社稷臣”,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 )当时发生蝗灾旱灾,(仁宗)问李迪用什么办法渡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 库来辅助国家的支出费用。 (2)任徐州知州,李迪想巡行所主管的县凭借高山与祠堂为皇上祈祷丰年。 14. 章献太后想要专制,李迪义正词严,使宦官亲近而又不敢有非分之想,章献太后最终保全 了好的名声,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树立起来。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 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 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本句意为:皇上恍然大寤,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 到雷州,因为李迪朋党傅会,贬到衡州。丁谓派人胁迫他,没有成功,李迪作河南府知府。 “由是”意思是“因此”,是介宾短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AC; “雷州”是“贬寇准”的介词结构后置,归于上句,在其后断开,排除 B。 故选 D。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 14 - A 项,“最低一级是乡试”错误,应该是“院试”。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 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C 项,“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皇后的打击报复”错误。根据原文“初,上将立章献 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后深衔之……仁宗即位,章献太后 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可见,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 预政”之后。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蝗旱”名词动用,发生蝗灾旱灾;济:渡过难关;何以:凭借什么;发:打开; 佐:辅佐;国用:国家经费、指出费用。 (2)中,行县:巡行所主之县;因:凭借,借助;祠:祠堂;岳:高山;为:替,给;祈年: 祈祷丰年。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找出李迪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原文“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 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句意为:仁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有 专制之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等君主宠爱亲信的人不敢有非分之想。从中可知将李 迪为国家做的贡献有:章献太后想要专制,李迪义正词严,使宦官亲近而又不敢有非分之想。 原文“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句意为:等仁宗皇帝 的声德一天天树立起来,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看到了。可将 李迪的贡献概括为,让章献太后最终保全了好的名声,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树立起来。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 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 - 15 - 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 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 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 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 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 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 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迁徙家到濮。李迪学识深厚有 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很赏识,说:“先生有辅佐君王的才能。” 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真宗驾临亳,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亳 州知县。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全部让所发的 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曾 经回家沐浴,皇帝忽然传诏要他在内东门对答,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给李迪 看。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问李迪如何渡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帮助国家增加 经费。皇帝说:“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应当拿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李 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 皇帝很高兴。起初,皇上将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因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仪 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天禧年间,李迪任给事中。周怀政被诛杀,皇帝非常生气,想责 怪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 皇上恍然大寤,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 为李迪朋党傅会,贬到衡州。丁谓派人胁迫他,没有成功,李迪作河南府知府。来京师朝见, 当时太后垂帘听政,(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 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养天子到这种地步,你以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 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太后也高兴。李迪 任徐州知州,李迪想行县因祠岳为皇上祈年,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 还是让他不要去做。”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将有的因为有其他名义躲避战争, 李迪愿意戍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当仁宗初立,章献 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之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等君主宠爱亲信 的人不敢有非分之想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之隐患,李 - 16 - 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等君主宠爱亲信的人不敢有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树立, 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看到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睦州乌龙山禅居 方 干 曙后月华犹冷湿,自知坐卧逼天宫。 晨鸡未暇鸣山底,早日先来照屋东。 人世驱驰方丈①内,海波摇动一杯中。 伴师长住应难住,归去仍须入俗笼。 【注】①方丈: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天色破晓后的月光冷湿、居所逼近天宫,极言禅居之所地处湿寒,山势高峻。 B. 山上已日照东墙,山下晨鸡还未报晓,表明两处差异悬殊的同时,也为后文抒情张本。 C. 诗人虽有出家禅居的想法,但又恐禅师不会应许,无奈还得回到令人烦忧的世俗之中。 D. 这首诗写景生动,抒情自然,借寻常物象传达出真实的感受,语言清丽而又含蓄隽永。 16. 诗的颈联有什么含意?在结构上有着怎样的作用? 【答案】15. C 16. 含意:居于斗室之中想起人世间的奔波辛劳,就像看一杯水中起伏的波 澜,看上去轰轰烈烈,其实微不足道,表现出一种超然达观的心态。 作用:承上启下,由前面的写景转入后面的议论抒情,禅居赏景后,心有所悟,油然生情; 为尾联的抒发胸臆作铺垫,正因有了参悟,才会怀有“长住”的愿望和“入俗笼”的无奈。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 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 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 项,“有出家禅居的想法,但又恐禅师不会应许”理解错误,“长住”未必是想出家,“难 住”也并不是因为“禅师不会应许”,可能是现实的无奈。 故选 C。 - 17 -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题干明确为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 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结构上从铺垫、呼应、过渡等角度分 析。 “人世驱驰方丈内,海波摇动一杯中”是一句富于哲理的诗,理解诗句的含义,首先抓住关 键词:“人世驱驰”,意思是人世间的奔波辛劳;“方丈”形容屋子小;“海波摇动”指一 杯水中波澜起伏。然后结合诗句传达的意思,联系生活哲理分析其内涵,最后分析诗人对待 生活的情志、态度。分析结构上的作用,主要结合其在诗歌中的位置,本句是颔联,前两联 “曙后月华犹冷湿,自知坐卧逼天宫。晨鸡未暇鸣山底,早日先来照屋东”写禅居之所的环 境,以写景为主,尾联“伴师长住应难住,归去仍须入俗笼”表达难以摆脱世俗的无奈之情, 转入抒情,可见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点睛】综合解读诗歌,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 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 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 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 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是故弟子不必不 如师 (4). 师不必贤于弟子 (5). 寄蜉蝣于天地 (6).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关键字:博、省、己、知、蜉蝣、渺、粟。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场上几只黑色瘦胫的羊,正慢慢地啮着草,远远地有一个孩子跷脚躺着,悠然地嚼着 - 18 - 一根长长的青草。难得这么静的下午,我的脚步声和羊群的啮草声都清晰可闻。回头再看看 那曲臂为枕的孩子,不觉有点羡慕他那种“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风度了。几只羊依旧低头择 草,恍惚间只让我觉得它们嚼的不止是草,而是冬天里半发的绿意,以及草场上无边无际的 阳光。 偶抬头,只见微云掠空,斜斜地排着,像一首短诗,像一阕不规则的小令。看着看着, 就忍不住发出许多奇想。记得元曲中有一段述说一个人不能写信的理由:“不是无情思,绕 青江,买不得天样纸。”而现在,天空的蓝笺已平铺在我头上,_____①_____。其实即使有 笔如云,也不过随写随抹,何尝能尽情描绘造物之奇。至于和风劲草,大概本来也想低吟几 句云的作品。只是云彩总爱反复地更改着,叫风声无从传布。如果有人学会云的速记,把天 上的文章流传几篇到人间,却又该多么好呢。 正在痴想之间,发现不但云朵的形状变幻着,_____②_____。半天朱霞,粲然如焚,映 着草地也有三分红意了,就像莽原尽处烧着一片野火似的。牧羊的孩子不知何时已把他的羊 聚拢了,村落里炊烟袅升,他也就隐向一片暮霭中去了。 18. 下列各句中,全都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一组是( ) ①富贵于我如浮云。 ②它们嚼的不止是草,而是冬天里半发的绿意,以及草场上无边无际的阳光。 ③微云掠空,斜斜地排着,像一首短诗,像一阕不规则的小令。 ④不是无情思,绕青江,买不得天样纸。 ⑤只是云彩总爱反复地更改着,叫风声无从传布。 ⑥半天朱霞,粲然如焚,……就像莽原尽处烧着一片野火似的。 A. ①②④⑤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⑥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简化为:“牧羊的孩子已赶着他的羊回家去了。”但不如原文 更有表现力,为什么? 【答案】18. D 19. ①我却又苦于没有云样的笔②而且云的颜色也奇异地转换了;②而且云 的颜色也奇异地转换了 20. ①原文将人物行为置于自然景物中加以描绘,富有诗情画意,更有意境和艺术感染力。② 原文通过“聚拢”“袅升”“隐向”等词语,更能表现出美妙动人的动态过程。③原文在内 容和风格上与前文更为协调统一,其中“不知何时”照应了“我”的“痴想”。 - 19 -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 排比、反问等,本题着重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抓住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相同点, 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构成比喻的关键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 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①“如浮云”是明喻,有比喻词“如”; ②“嚼”“绿意”“阳光”,是拟物修辞; ③“像一首短诗,像一阕不规则的小令”是明喻,有比喻词“像”; ④“天样纸”是明喻,有比喻词“样”; ⑤“云彩总爱反复地更改着”是拟人修辞; ⑥“就像莽原尽处烧着一片野火似的”是明喻,有比喻词“像”。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本题是嵌入型补写。解答此类题 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 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 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 第 1 空,根据“天空的蓝笺已平铺在我头上”“其实即使有笔如云”可知此处应填一个表转 折的句子,内容与“有笔如云”相反,推知可填“我却又苦于没有云样的笔”;第 2 空,根 据“不但云朵的形状变幻着”可知此处呼应“不但”应填递进分句的下句“而且……”,再 根据“半天朱霞,粲然如焚,映着草地也有三分红意了,就像莽原尽处烧着一片野火似的” 可知描写的是云的颜色,据此推知应填“而且云的颜色也奇异地转换了”。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选用句式、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结合语境,从词语运用、句式选 择以及修辞手法等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句子所在的语境以景物描写为主,原句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聚拢”“隐向”等动作描 写形象生动的刻画了牧羊的孩子赶着他的羊回家的过程;“炊烟袅升”“一片暮霭”是环境 描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形态,渲染烘托了环境,使画面增加了美感和诗情画意;“隐向 一片暮霭中去了”用一种文学性的语言描摹,比直接说“赶着他的羊回家去了”更有意境和 - 20 - 韵味。简化后的句子“牧羊的孩子已赶着他的羊回家去了”过于直白,缺少文学韵味,不适 合描写性的语言情境。从语境照应的角度,“不知何时”与上文“正在痴想”形成呼应,使 文章前后语脉贯通。 【点睛】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先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 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 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然后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 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 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 21.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 畅。 ①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②谷雨也不例外。③雨水、小雪、大雪 等节气跟谷雨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④谷雨有“雨生百谷”的意思,⑤降水量增 加,气温迅速升高,⑥田中初插的秧苗在雨水滋润下茁壮成长。⑦谷雨时节已时值暮春,⑧ 许多地方鲜花盛开,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⑨甚至南方一些地区已开始有炎夏的感觉。 【答案】③修改为“谷雨跟雨水、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⑤在“降水量”前面加“此时 (这时节)”。⑦删除“时节”或将“时值”改为“是”。⑨将“甚至”调至“南方一些地 区”后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明确病句的常见六种类型,即: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依次分析各 句的特点,看其有无症状,是哪种语病,并加以修改即可。 ③“雨水、小雪、大雪等节气跟谷雨一样”主客体关系颠倒,应以“谷雨”为主体; ⑤“降水量增加,气温迅速升高”与前句不连贯,缺少时间状语“此时(这时节)”; ⑦“时节”与“时值”语意重复; ⑨“甚至南方一些地区”语序不当,“甚至”应该放在主语“南方一些地区”后面。 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个字。 随着各大港口陆续复工,疫情下的人员聚集和工作效率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中国移动 以 5G 科技全面助力防疫攻坚,以信息化手段为企业复工复产构筑高效安全防疫网。针对目前 港口调运存在开工人员不足、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该公司推出了 5G+智慧港口综合业务平台, - 21 - 实现了龙门吊远控,将人工效率提升 3 倍。该平台还能够实现智能理货、智慧巡检,从而显 著降低人员聚集接触风险,确保港口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答案】①中国移动推出 5G+智慧港口综合业务平台,②大幅度提升港口生产效率,③显著降 低人员聚集接触风险,④确保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两不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在作答时,首先要通读段落,了解文段的内容。其次, 要根据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把每个层次的关键信息,勾画出来。最后,按要求组织答案。 语段介绍的是中国移动在疫情下全面助力防疫、助力为企业复工复产的情况。共有 4 句话, 第 1 句是事件产生的背景和面对的问题,第 2 句是概括说明,信息比较笼统,首先信息时可 以把 1、2 句作为次要信息删除;第 3 句说的是助力复工复产的具体做法和效果,关键信息有 “推出了 5G+智慧港口综合业务平台,实现了龙门吊远控,将人工效率提升 3 倍”;第 4 句说 的是助力防疫的做法和效果,关键信息有“显著降低人员聚集接触风险,确保港口生产经营 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根据 3、4 两句的主要信息进行概括即可。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冠肺炎疫情还在世界各地蔓延。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事情较之疫情之前已经发生了巨 大变化。疫情改变了这个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改变着人 们的眼光、视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且这种改变还在不停地延续着。我们也会发现,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始终没有改变:中国人民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勇气没有变,齐心协力、 共克时艰的精神没有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质没有变,推己及人、命运与共的美德没 有变……是的,有些东西可以变,也必须变;而有些东西不会变,也不能变。 结合材料内容,请你以“疫情下的变与不变”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察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变与不变 殊途同归 我们都变了,我们面戴口罩,保持距离,开口闭口都是“防疫”“消毒”。我们又都没 变,共克时艰的精神古今一体,家国天下的团结信念始终如一。变与不变,都是向着同一个 信念,为着同一个目标:打败新冠,护我河清海晏,家国平安。二者,殊途而同归。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有些东西可以变,也必须变,举国上下都 - 22 - 为之做出牺牲。 2020 年春节前,除夕夜,数万医疗大军星夜驰援武汉。无数医疗工作者改变了原来陪伴 家人过节守岁的习惯,奔赴到抗疫一线。他们知道,为了祖国,这点必须变。14 亿人,居家 隔离,飞必需不得外出,这场人类史上规模最长最严的隔离,前后时长将近两个月。所有人 的生活习惯:晨练、夜跑、聚会、遛狗……都被改变。但我们心甘情愿,我们知道,为了护 佑生命,为了家国,这也必须得变。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开始尝试网上学习,网上办公, 自己做饭……每个人都在变。开学归来,身边的同学虽不能像从前那般亲密无间,但对老师, 对校内为同学们服务的人员,理解增加了许多——这也让我们一下子成长起来。 中国很幸运,她总是被中国人中最勇敢的一些人保护得很好。中国人恒久的勇气、精神, 在基辛格笔下,在本次疫情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只因中流多砥柱,故能千古振英声。良知、感动、理性、正直,这样的品质从未改变。 正是这些材料和元素,构建了一个个“里厄”,不论是挂帅出征,挺身逆行的钟南山院士, 直言发声的李兰娟院士,抑或是护士、职员、记者这些默默无闻的人物,他们都是结实的生 命力量,以情义丰满的血肉之躯,构筑了武汉的精神城墙。 这是中国的不变。上至孔、孟,中述颜真卿、海瑞,下至陈天华、孙文,家国一体,荣 辱与共的精神不变;从“兼济天下”到“粉身碎骨浑不怕”,再到“两弹一星”精神、女排 精神,担当奉献的品质不变。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中国人是不畏艰险、勇克 时艰的龙的子孙。这事实,千年不变。 变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和智慧,不变体现的是一种心性和信念。变与不变如鸟之双翼,车 之双轮,相辅相成。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变与不变,双管齐下,既灵活变通,又执 着坚守,方能正确回应疫情之下“觅渡觅渡觅何处”的嗟问,护我家国平安。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冬日里,不做逐波逐流者,不做无 谓坚守者。如此,方能在春回大地时叹一句:明媚春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 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 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 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 即规定了 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本则材料属于议论性语段,表 - 23 - 达了两个看似相反的观点。第一是疫情之下的改变。从具体现实角度来说,改变了我们的生 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从更远的影响来说,改变了我们的眼光、视野、思想观念和 思维方式,且还会持续影响下去。这里明确了几个点:核心词是“改变”,明确了“改变了 什么”,告诉了我们“改变的影响”。第二是疫情之下的不变。不变的是勇气、精神、品质 和美德。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变的都属于抽象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最后总结本则材料:有的 可变且必须变,有的不变也不能变。这里引发学生思考:哪些是可变的,哪些是不变的?变 和不变的原则该如何把握?变和不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因此,写作时,要写到疫情之下 的变,变要分出层次来,特别要写出对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和改变,为何要改变。还要写 到不变,指出不变的是哪些精神,为何不能改变。二者可以平均用力,也可以以一者为主兼 顾二者。同时要注意,变与不变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最终都指向抗疫的胜利,境界的提高, 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发展。 参考立意: (1)非新无以为进,非新无以为守 (2)变是一份责任与担当,不变是一种坚守与品格 (3)改变或是坚守,皆是民族复兴之帆 (4)在变与不变中昂首前行 素材: (1)自古以来,我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不论是外族的入侵还是本民族内的自 然灾害。但是,不论是再强悍的“豺狼虎豹”入侵,还是多么凶猛的自然灾害,都没有将我 中华民族击倒。虽然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母亲在这一次次的侵袭中被蹂躏得体无完肤,但她 从没有被真正的击倒,因为她倔强的性格和顽强的生命力的背后,是亿万万我华夏子女的抛 头颅,洒热血的勇毅前行,永远不变的是对于民族的信仰! (2)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能改变的。雨,有时会变成云朵,有时会变雪花;日子,有时候会 变得快乐温馨,有时会变得寂寞孤独……蝙蝠,夜晚出来,似乎与人不相往来,现在也变成 人们谈之色变的疫情爆发的宿主。学习,原来是班级授课,在校园交流合作,疫情时期,我 们也宅在家中,自我管理,线上学习。…… (3)它们其中有许多东西是不变的。 云朵和雪花,在诗人心中的情怀不变的;快乐温馨, 寂寞孤独不变的是留守的生活,校园的憧憬;疫情改变了生活,但不变的是人类对生命的守 卫,对知识的追求,对尊严的捍卫。 结构层次: - 24 - 文章开篇统领全文,由“都变了”的表层现象引出“都没变”的深层精神,亮出中心论点; 然后具体阐释“变”与“不变”的内容;谈“变与不变”背后的精神内涵;结尾从“怎么办” 的角度发出呼告:不做逐波逐流者,不做无谓坚守者。全篇语言典雅流畅,妙不可言。 【点睛】“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 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 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 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