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 M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03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
一、【18 届广西区高级中学高三 11 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是一张有故事的老照片
毕淑敏
那一年,我刚满二十岁,是实习军医。刚当医生的女孩,别提多自豪、多骄傲了,真想
照好多幅照片,对全世界的人宣布,我是大夫啦!
可我所实习的驻军医院,在新疆一座偏远的小城,根本就买不到胶卷。只得给远在北京
的妹妹写信,叫她给我寄来。关山迢迢,第一次寄来的胶卷照出相灰蒙蒙的,一点也不威风。
战友们戏说,别是你妹妹给你买的胶卷是处理的吧?
这当然是绝不可能的。只怨路途遥远,路上大概经了雨雪风霜,曝了光。
只得让妹妹重寄。这回胶卷一到,马上邀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星期天起个大早,一同留
影。
先照了几张合影。
年轻的女孩总是这样,她们以为友谊会一辈子常青。今天,我重新面对那些稚嫩得仿佛
能滴下水来的脸庞,有许多已叫不出名字。
然后各自单兵教练。她们都是护士,就照了许多用大号注射器从盐水瓶子里抽药的照片,
你照完了我照,①眼睛都亮晶晶的。
为表示无菌观念强,全戴着大口罩。我说,你们这么照,寄回家去,你妈妈认得出来是
你吗?
她们一起回答:看眼睛啊!
是啊,每个女孩青春的眼睛都是不一样的。我怎么连这都不懂?
轮到我照了。我是医生,所取的姿势就同她们不一样。我潇洒地披着白大衣,把听诊器
看似很随意实则很精心地挂在脖颈上,双手老练地插在衣兜里,在病房走来走去,挑病情不
太重的病人做我的道具。那些慈祥的维吾尔族老人和腼腆的小战士,都温和地服从我的检查。
我做出给病人检查的架势,然后对着镜头微笑,要拿机子的人快照。
胶卷像线轴一般卷过去。只剩下最后一张了,摄影师郑重地宣布。我们突然有了片刻的
沉默,该照的都照了,好像不知该如何处置这最后一张胶片。
“你们照一张当医生的相吧。”我说。因为在我照相的时候,我看到她们②眼里跃跃欲
试的闪光。
那怎么行呢!我们是护士啊。她们羞怯地推辞着,但③眼里的光更密集了。
那时的部队,等级观念森严。你是护士若要模仿医生,就是不安心本职工作,罪名不轻。
“怕什么呀?我们不过是玩玩的。再说,现在时候这么早,没有人会看到你们的。只要
你们自己不说,我永远也不会说的。没准儿你们以后自己也当医生了,那这张照片只不过算
是提前照了一点,不会怪你们的!”我起劲地鼓动她们。
“好吧……那就依你说的办……”她们之中两个胆大的决定一试。其他的人也保证绝不
泄露。
摄影师忠实地跟着我们,表示一定把这张照片拍出水平。
现在轮到我们费斟酌了。她俩不敢到病房里像我那样大张旗鼓地招摇,我们就决定把背
景迁到医生睡觉的值班室,所以照片里的墙上贴有两张地图,这在正规的病房是不允许的;
所以面向走廊的窗户上隔有浅浅的纱帘,这也是病房不曾配备的设施。
好像万事俱备了。两位勇敢的女兵换上了医生的白大衣(护士的工作服样式不同),脖
子上也悬挂起具有象征意味的听诊器……我们突然发现了致命的缺憾——那就是——谁来
扮演病人?!
虽说病室里的任何一位病人,都会志愿为辛勤服务的白衣天使充当这一角色,但出于道
义和保密的要求,我们不能再劳驾他们。
好了,现在你想想,还能让谁来出任这一艰巨的形象?
那几个连当医生的魄力都没有的小女兵,自然不会在这最后一张底片上留下倩影。
既然这主意是我出的,关键时刻我就该挺身而出。
义不容辞!
于是有一个人,她脱了鞋躺在医生值班室的床上,手搭在手上冒充病人。因为她实在没
有生病的经验,竭力想做出呻吟的表情,可脸上还是笑眯眯的。她本该躺下,那样才更像重
病卧床沉疴不起。可因为摄影师是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她有点不好意思,就取了相片上半
坐的姿势……那两个充作医生的女孩,多少有些拘谨,她们毕竟没有真正地诊视过病人。不
过,这并不妨碍她们以后都成了优秀的医生。不知道是不是这张照片在冥冥之中暗示了她们
的未来?
现在,你可猜出了相片上的病人是谁?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标题“这是一张有故事的老照片”中,题眼是一个“老”字,突出这一张照片距离
现在遥远、值得珍藏的特点。
B. 第二段交代作者实习的驻军医院所处的地点和交卷不易得到,主要是突出环境的偏
僻和照相的机会难得。
C. 文章较细腻地描写了作者照相时的姿势、动作、神情等,栩栩如生地表现了作者作
为一位医师的自豪与骄傲。
D. 文章写摄影师宣布交卷只剩下最后一张时,大家沉默了,不知如何处置这张交卷,
这为作者的不寻常提议作铺垫。
2.文中三处画线部分对护士们眼睛的描写,分别表现了她们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简要
回答。
3.文章倒数第二段运用第三人称进行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
1.A
2.①表现了护士们的激动、兴奋;②表现了护士们想照一张当医生的相的强烈愿望;
③表现了护士们表面上推辞,而内心想照一张当医生的相的愿望更强烈了的心情。
3.①使用第三人称可以更好地对“我”的表情、笑容进行描写;②在第一人称(或有
限视角)的描写中插入一段第三人称(或全知视角)的描写,能打破一种叙述角度叙述到底
的单一、呆板状况,呈现出描述手段的灵活多变‘显示出构思的新颖。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 项,“题眼”是
一个“老”字错,题眼应是“有故事”,后面的分析也不恰当。
2.试题分析:文中三处画线部分对护士们眼睛的描写,属于外貌刻画中的细节描写,
①“眼睛都亮晶
点睛:现代文中,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
感。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第三人称:能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一篇文章中,人称相互变
换可以使文章变得生动不那么古板。
二、【18 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 11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垂 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
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
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
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
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
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
半夜。只有几艘兵舰在海雾中隐约可见,海雾浓了它们就淡,海雾淡了它们就浓,有时以为
它们驶走了,定睛一看还在,看了几天都没有移动的迹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
我们在海边说话.尽量压低了声音,怕惊动了冥冥中的什么。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
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
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
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
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
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
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
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
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
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
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
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
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
的固守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
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
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
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篇散文从作者观海写起,第二段文字是作者对大海、海鸥、吠犬、兵舰等的描写
和感受,主要是为了突出海参崴的独特魅力,从而表现自己对大海的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B. 作者着重从外貌特征、情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等方面对垂钓的胖老人和瘦老人进行
了精心的描述,两人一正一反,一喜静,一喜动,对比鲜明,真是相映成趣。文章最后通过
妻子和自己对两位老人垂钓的评价,揭示出最大的对手也是最大的朋友的哲理,升华了主题。
C. 这篇散文从平淡的叙述中娓娓道来,有关人生哲理的感悟完全源于一次轻松的旅游,
一次偶然的发现,既有对环境的描写和感触,也有对人物不同心理的揭示。字里行间渗透了
作者的主观感受,如文中对大海、垂钓老人的描写,就分别写出了作者的一种惶恐和震惊敬
佩之情。
D.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沉重的笔触来书写自己关于生命哲学的思考,富于深刻的历史
理性。这篇《垂钓》笔调凝重、深沉,思想幽邃深刻,可谓见微知著,体现了作者的博学、
睿智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5.作者初见海参崴,对海鸥、 猎犬和兵舰做了细致的描绘,其用意是什么?
6.纵观全文,胖老人和瘦老人各是一个怎样的人?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题目“垂
钓”的理解。
【答案】
4.C
5.这是环境描写。作者通过对海鸥“不敢远翔”、 猎犬“凄惶的吠叫声”和兵舰“像
一座座千古冰山”的描绘,形象地烘托出大海的的恐怖、迷蒙、凄惶的特点(或:渲染了一
种凝重、深沉、荒凉的气氛),为下文两位老人的出场作环境上的铺垫
6.形象:胖老人是一个随和、活泼、容易满足,追求物质与快乐的人;瘦老人是一个
执著、倔强、孤独悲壮,追求精神与崇高的人。题意:一是指胖老人和瘦老人在海边垂钓;
二是指胖老人和瘦老人一个倾向物质,一个倾向精神的不同人生价值追求,二者相互依存,
加在一起构成和谐完美的人类。
【解析】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 项,第二段属
环境描写,是为了渲染气氛,从而为下面写两位垂钓老人作铺垫。B 项,文章着重写的不是
两位老人的外貌,而是心理活动,两人的生活理想不同,谈不上谁正谁反。D 项,余秋雨的
散文大多是写自己对文化枯荣的感慨而非生命哲学的思考,这篇《垂钓》笔调轻灵、淡定而
非凝重、深沉。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类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
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
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1)勾勒环境(概括
什么样的画面,
三、【18 届安徽皖西南 50 所名校联盟高三 11 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蜜蜂
李娟
多时候纯粹自来熟。,不管认不认识的人,打起招呼来甜美又亲热。她有一绝招,把人
家的职业与称谓挂钩。这样,永远不用费心记人家的姓名,也不怕搞错。挖煤的,她管人家
叫煤老板;烧砖的,叫人家砖老板;养獭兔的,则是獭老板……獭老板无可奈何,只得装没
听到。隔壁那几家种地的,则统统都是“地老板”。至于养蜂的,当然就是蜂老板咯。
粉是葵花开花时节的一项重大工作。每年到了这个时候,相邻的土地都会联合起来雇蜂。
可今年的葵花收成的惨淡已成定局。地老板们损失惨重,加上前段时间雇工和化肥的价格大
涨,病虫害严重,每家每户的农药钱也花了不少。很多地老板一时都拿不出钱来。虽说雇蜜
蜂比人工授粉便宜多了,一亩地才二十块钱。可几百亩下来也不是个小数字。我家就这么一
点地,也得花好几千块钱呢。
不知出于什么规矩,化肥农药都可以赊账,但蜜蜂绝不事后给钱。一时间,大家都急上
了火。我妈一看到蜂老板上门收账就想溜之大吉。
在这件事上,我妈还曾幻想,到时候悄悄赖过去……
她说:“大家的地一块挨着一块连在一起,又没拉网,也没挂牌子,蜜蜂怎么知道哪块
地付过钱哪块地没付过?它们给我们隔壁授粉的时候肯定会顺便飞到我家干点活的!”
虽然觉得她很无赖,但又觉得她说得有理。
后来才知,人家蜂老板才没那么笨呢!授粉之前,这一大片地得统一收齐了钱才开箱放
蜂。哪怕只有一家的钱没到位,他都死活不会放蜂。就算蜂老板不催你,其他种地的邻居也
会车轮战碾死你。花期紧张,如果拖拖拉拉不交钱,错过花期再授粉就来不及了,到时候结
出的葵花子全都空壳。
可随着花期一天天到来,不但地老板们急了,蜂老板也急了。
他四处催账,步行走遍这片万亩土地,挨家挨户喝茶、聊天、诉苦。
他可能终于意识到这一次大家是真穷,真的和他赌上了。
蜂老板赌的是花期,是万亩向日葵的收成。
而地老板赌的是蜜蜂的命。
——就这一点而言,蜂老板的焦虑不下于所有的地老板吧?蜂箱已经到了地头,一直关
着。蜜蜂们一天天只能靠吃白糖吊命。
可白糖只能管一时的饥,蜜蜂吃多了无异于毒药。
我不知道最后谁先妥协了。总之蜜蜂放出来了。
我妈说得没错——“满天都是”!
万亩的向日葵金光灿烂,万千金色蜜蜂纷起跳跃,连“嗡嗡”声都亮得灼灼蜇眼。
对此,我妈只能形容到“满天都是”的份上。
但似乎也只有这么说才最最合适:“满天都是”!
满天都是啊……
我突然想起我家荒弃在南面荒野腹心的那一小块地,那边不但停了水,这下连蜜蜂也没
了,肯定得彻底绝收。
我妈说:“不管它了。唉,也管不了了。”
又神秘地说:“放心,有花的地方自然就有蜜蜂。何况我们种的是油葵,油葵比食葵香。
再远的路,蜜蜂也能找到。”
然后她说起了去年的事。
去年损失惨重,种子补种了一茬又一茬,然后缺水,接下来又闹“老头斑”——所有有
经验的农人都预言这种病治不好……
何止焦头烂额!我妈简直从头焦到尾。
去年几乎所有地老板都种赔了。
才开始我妈以为自己也赔了。好在我家只种了两百亩,还赔得起。
可到了最后,却发现赔得不算多。最后那点侥幸成活,又顺利开花的葵花,产量再低,
也能留下种子。这样,等到第二年再种地,至少就不用再花钱买种子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妈又发现,不但赔不了,哈,居然还能保本!
——由于葵花全面歉收,当年的葵花子供不应求。前来收葵花的老板出价越来越高,比
头一年的价格翻了一倍……
葵花价格出来那几天,我妈喜滋滋的。一到吃饭的时候,就端着碗边刨饭边算账。越算
越美:一亩能收多少公斤,估价多少,卖多少,成本多少,投入了多少……况且和最开始的
估算相比,好像还有一笔重要费用省下了。这一省下,就成了赚到的……可到底是什么费用
呢?
她想啊想啊……
突然一个激灵跳起来!
——蜜蜂!
忘了雇蜜蜂!……
据说每年每块地都有种地大户带头组织这件事,然后陪着蜂老板挨家通知、收钱。可这
一年大家赔的赔, 撤的撤,再无人想到这件事。
我妈大痛!完了完了,好容易撑到最后,熬得只剩最后一口气,结果还是赔在蜜蜂上了!
她扔了碗就冲向大地……
然而又大叫起来。
她说:“我看到了蜜蜂。”
当然,并非“满天都是”,但已经足够了。
这些金色的精灵,连种地的人都放弃了土地啊,它们却还惦记着丰收。
我妈站在地窝子前转身遥望。仍然四面茫茫。永远四面茫茫。
谁家的蜂?它们从何得知花的消息?它们怎样找到了这里?怎样越过这千里大地,茫茫
旷野……
至今是个谜。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我妈”的“绝招”起笔,在表现人物形象特点的同时,很自然地切入了对
“雇蜂授粉” 事件的叙述,匠心可鉴。
B. “我妈” 赖账的道理虽然无赖,却有坚实的生活经验作支撑,“我”家荒弃在南面
荒野腹心的那一小块儿地的情况,就是最好的证据。
C. 从轻松诙谐如话家常的语言中,读者不难体会在北疆大地上讨生活的人们“家常”艰
辛以及它们能被轻易满足的“家常” 喜悦。
D. 田户、蜂农本属两个阵营,但随着形势变化有些田户却帮蜂农向同行催账,作物歉
收本应大亏,但随即葵花涨价,种地能保本甚至有赚,这些转化别有趣味。
8.请概括分析“忘了雇蜂” 这段叙事中“我妈”的心路历程。
9.“雇蜂授粉”和“忘了雇蜂” 两段情节,叙事文学要素的侧重多有不同,请结合全
文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
7.B
8.“损失惨重”的焦虑→“赔得起”和“赔得不算多”的自我安慰→“保本”甚至“赚
到”的喜悦→“忘了雇蜜蜂”的大痛→“看到了蜜蜂”的惊喜。
9.要点:①前者侧重于环境要素,着力表现北疆农耕生活的风貌(雇蜂授粉、蜂地对赌、
白糖吊命等),后者侧重于情节要素,着力表现事件的戏剧性;②在“人物”要素上,前者
侧重表现人与人的关系(蜂农和田户的制衡、田户之间的阵营变化),后者侧重表现人与自然
的关系(自然用天灾造成人的损失,又用蜜蜂平衡这种损失;人放弃了土地,但是自然还惦
记着丰收)。
【解析】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 项,“荒弃在南
面荒野腹心的那一小块地”是否有蜜蜂到来,还未发生,不能作为“生活经验”支撑“赖账
的道理”的证据。
点睛:选择题在现代类文本阅读中算是比较难的一道题,命题人常常会从多个角度来设
置一些令考生迷惑性的或隐性的陷阱,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人物精神、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结构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
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要把选项与原文内容
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
8.试题分析:作答时先从文本中找出“我妈”“忘了雇蜂”相关内容,然后分析“我妈”
的心路历程。
四、【18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 11 月校际联合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湖底的书香
白荣敏
①湖泊是造化的眉眼。那一汪清凌凌绿莹莹的湖水,给粗犷的大山增添了一些柔媚。翠
屏湖,让汉子一样的闽东山区县古田,有了诗性的润泽。
②翠屏湖是一个人工湖。我们造访的时节,它还未进入汛期,发电用水使翠屏湖水位降
低,露出了一溜儿黄色的土棱。新建的溪山书画院就在景区的入口处附近,看着崭新的建筑,
我体味到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的用心,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旧溪山书院已没在湖底的某一处。
③我的目光投向了烟波浩淼的湖面,那碧澄澄的深处还依稀闪现着朱子的身影。
④宋宁宗庆元二年,韩侂胄发动了反对道学的斗争,称道学为“伪学”,进而列“逆党”
名单五十九人,朱熹名列第五。朝廷对与“伪学”有牵连的人进行打压。原来与朱熹交游的
朋友和跟随朱熹的门人,贬的贬,逃的逃,叛的叛。庆元三年,年近古稀的朱熹遭受奸党迫
害,为避“伪学”和“党禁”之难,应古田门人邀请,从闽北建阳来到了古田。
⑤贫病交加、仇怨相攻的朱熹行走在古田的土地上,大难随时都可能降临。一般人到了
这样的境地,也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孤凄、绝望,还能有什么作为!但穿透几百年的时,
我们看到,当年那个年迈的身影在今日翠屏湖的湖底却脚步从容,目光坚定。他在溪山书院
讲学,为书院前的欣木亭题诗:真欢水菽外,一笑和乐孺。
⑥这位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杰出的教育家,其一生为学“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
实”。在古田期间,他以溪山书院和地处杉洋镇的蓝田书院为轴心,来往于古田境内的螺峰、
谈书、魁龙等多个书院,巡视教务,设帐授徒,宣讲理学,培育后秀。这是一个性格倔强的
老头,我行我素;又是一位宅心仁厚的长者,心无旁骛,一心教学。他在随时有暴风雨降临
的暗夜里,把自身当作火把,点燃同行者的希望。
⑦站在翠屏湖畔,望着这群山环抱中的浩瀚湖水,我似乎有所明白,朱子在困厄中坚持
行走,在绝望里坚持理想,源自于他站位的高蹈、学问的高深;而像这湖水一样柔软的坚强,
也正是支撑生命前行的力量。据说,溪山书院的前身是古田县东北的双溪亭。自朱熹遣高足
林用中至此地讲学,亭宇始得开拓。不久,朱熹为亭题匾日“溪山第一”。溪山书院于明嘉
靖年间圮于水,崇祯年间按原貌重建。上世纪 50 年代,政府修建古田溪水库,书院被淹没
湖底。没于湖底的,当然还有整个古田县城。但我知道,对于古田人民,这溢满书香的湖底,
依然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县城的建筑可以淹没,但是经过漫长时光培育起来的文化信仰、精
神底蕴已和深深的湖水融为一体。
⑧古田安顿过朱熹晚年一段困厄的时光。朱熹在古田的门人,表现出了对理学的坚定信
念和对朱熹的一片忠心,他们和朱熹患难与共,险夷不变其节,给朱熹带来了莫大的慰藉;
而朱子的过化,为古田培育了浓浓书香。古田的士人学子靠着正宗师承,人才脱颖而出,单
南宋时期就出了大约 100 名进士。
⑨时至今日,蓝田书院得以重修,朱熹的“蓝田书院”石刻被罩以玻璃进行保护,而且
书院不时会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国学班;还有人提议从水库中的溪山书院旧址里抢救朱熹碑
刻。
⑩这湖底的书香,已随着源源不断的电流,点亮了这片土地。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翠屏湖的柔媚与诗意,引出
下文将要写的朱熹以及溪山书院等内容。
B. 第⑤段引用朱熹为溪山书院前的欣木亭题诗“真欢水菽外,一笑和乐孺”,写出了朱
子在孤绝之境中陶然自乐的达观情怀。
C. 文章写上世纪政府因修建古田溪水库淹没书院,与现在新建溪山书院形成鲜明对比,
也暗含了作者对书院被淹没湖底的不满。
D. 朱熹的门人及士子大都对理学有着坚定信念,他们缅怀朱子的功绩,继承朱子的事
业,使古田的文脉源远流长,从未中断。
11.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朱熹的形象特点。
12.文章写湖底的书香,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
10.C
11.要点:①从容坚定;②身体力行;③倔强执着;④宅心仁厚;⑤奉献自我;⑥学问
高深。
12.①对溪山书院沉入湖底的惋惜;②对朱子传播文化精神的赞美;③对传统文化的延
续弘扬的欣慰。
【解析】
1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C 也暗含了作者对书院被淹没
湖底的不满,错。无中生有。
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首先确定答题区域在 5、6、7 三段,第
二,抓住作者评价朱熹的议论性的句子和词语,第三,抓住朱熹的事迹进行概括。相关语句
有:“脚步从容,目光坚定”“ 这是一个性格倔强的老头,我行我素”“又是一位宅心仁厚的
长者,”“心无旁骛,一心教学”“把自身当作火把,点燃同行者的希望”,把这些语句整合概
括要点即可得出答案。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
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
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
征。
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就要抓住饱含作者
感情的语段和
者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弘扬的欣慰。
五、【18 届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期中)】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文后各题。
历史是一条河
沈从文
我小船已把主要滩水全上完了,这时已到了一个如同一面镜子的潭里。山水秀丽如西湖,
日头已出,两岸小山皆浅绿色。到辰州只差十里,故今天到地必很早。我照了个相,为一群
拉纤人照的。现在太阳正照到我的小船舱中,光景明媚,正同你有些相似处。我因为在外边
站久了一点,手已发了木,故写字也不成了。我一定得戴那双手套的,可是这同写信恰好是
鱼同熊掌,不能同时得到。我不要熊掌,还是做近于吃鱼的写信吧。这信再过三四点钟就可
发出,我高兴得很。记得从前为你寄快信时,那时心情真有说不出的紧处,可怜的事,这已
成为过去了。现在我不怕你从我这种信中挑眼儿了,我需要你从这些无头无绪的信上,找出
些我不必说的话……
三三,我因为天气太好了一点,故站在船后舱看了许久水,我心中忽然好像彻悟了一些,
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中得到了许多智慧。三三,的的确确,得到了许多智慧,不是知识。我
轻轻地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
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们平
时不是读历史吗?一本历史书除了告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什么?但
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
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
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先前一时
不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为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不需我们来可怜,
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
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么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他们在他们那份习
惯生活里、命运里,也依然是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更感觉到这四时交递的严
重。三三,我不知为什么,我感动得很!我希望活得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
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三
三,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爱憎,
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受难者
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三三,倘若我们这时正是两人同在一
处,你瞧我眼睛湿到什么样子!
三三,船已到关上了,我半点钟就会上岸的。今晚上我恐怕无时间写信了,我当说声再
见!
这里全是船了!
注:“三三”是沈从文对妻子张兆和的爱称。
1934 年 1 月 18 日
1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中“可怜的事”是指沈从文想起的昔日给张兆和寄信的事,“可怜”既包含着
被张兆和从信中“挑毛病”的委屈,又有着一种可爱的幸福感。
B. 沈从文说“一本历史书除了告诉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什么”,
说明他认为历史书上记录的事件是不真实的。
C. 作者说“这时节我软弱得很”是因他“爱了世界,爱了人类”,内心也变得更加温和,
对世间万物有了更多的爱意与深情。
D. 本文以第一人称口吻叙写,亲切动人,流畅自然,借由男女之爱情诉说,通向对人
世、世人之爱的表达。
14.请问“河”在本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5.作者说“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请结合
文本,深入分析作者“得到了什么 ”。
【答案】
13.B
14.①结构上,贯穿全文,观赏河景触动作者情思,进而对河水、河边景物有了更深沉
的思考。②以河为喻,深化文章内涵,说明历史像一条河,向前流淌不会停留。③艺术效果
上文章自然流畅,亦如河水流淌,娓娓道来,耐人寻味。
15.①领悟到真正承载历史的,是如“石头、沙子”一般的普通人;②认识到普通人以
平静、韧性面对自己的命运,值得人尊敬;③受这些平凡而伟大的生命的感染,作者获得自
己前行的方向与力量。
【解析】
13.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
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语言和手法的鉴赏。解答此题时要通读全文,
关注细节,明确主旨,分析手法,结合内容做出准确判断。B 项,“事件是不真实的”理解
错误。这句话的是意思是史书记载的多是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战争,史书中看不到生活的丰
富和趣味,感悟不到历史永远前行而不可逆转的形势。
14.试题分析:从标题来看,作者说“历史是一条河”,这是一个比喻句,“历史”是本
体,河是喻体,二者的相似性在于历史和河都是永远向前,不会回头,这就表达出作者对历
史的认识。从行文来看,作者由“河”写起,引发联想,结尾上岸,结束于“河”,所以“河”
贯穿于全文。作者在“河”上且观且思,文章内容逐层展开,娓娓道来,达到了自然流畅的
效果。
点睛:本题考查对文章中一个关键意象的赏析。这类题目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
行,第一,看内容,包括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
第二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文章中心,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
发点;第三如果是写人的文章,要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
人物的评价和态度。第四看修辞手法:是否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五,综合上述思考所得总结出答案。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文本,尤其是画线句子
的上下文来分
六、【18 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大地的声音
向迅
(1)秋虫唧唧的叫鸣,把个初秋的夜晚闹腾得丰腴而清凉。
(2)不是一颗枯叶上的露珠,我也沉浸于如此浓稠却又轮廓分明的夜晚——像是有人握
着橹,在墨绿色的水面摇落起一片一片珍珠似的水声。一整个夏天,就是在它们的鸣叫声中
过去了;我经历的那些不算短的岁月,就是在它们的鸣叫声中过去了。那些唧唧声,好似时
间的一种比较具体的呈现形式。我实在是太粗心大意了,近三十个夏天,竟被我故作大方地
一掷而去——我没有一次认真地聆听那些动人的唧唧声。直到这个晚上,我才坐在一方池塘
边,平心静气地聆听了一次那来自山野和草木间的小提琴交响曲。
(3)繁星一般密集的鸣叫声,从池塘对面的一叠浓墨泼就似的小山里和岸边的草丛中源
源不断地传诵出来。
(4)唧——唧——啾——啾——
(5)此起彼伏,高低错落,远近有致。
(6)初闻其声,以为杂乱无章,重复无趣,只是风吹草动惊起的回声罢了。但倘若把眼
睛闭起来,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了——安详的大地,就如一架巨型琴键,而
那些不甘寂寞的虫子呢,都是一些技艺绝佳的琴手,或避于一片树叶下,或站在一块爬满了
青苔的石头上,或攀在一根草茎上,对着渺远的夜空,优雅发声,忘乎所以地尽兴弹奏——
但我总是在它们的声息中,闻见了那么一点淡淡的哀戚和愁绪。我想,这大概是因它们把自
身的生命体悟也融进了曲子吧,抑或是命运逼迫它们用身体发出唧啾之声的呢。
(7)可这样的比喻总是有些欠妥——它们的鸣声,是那般有序,节奏分明,层次丰富,
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又像是来自深沉的大地。
(8)我又想它们到底为何要这么不辞辛劳地夜夜长鸣呢?是在低声祈祷吧,是在高声歌
唱吧,是在朗诵诗篇吧,是在念诵经文吧,是在呼朋引伴吧,是在促膝长谈吧……有那么一
个时刻,我躺在池塘边湿漉漉的条凳上,双手情不自禁地和着那隐秘的节奏,在空气中像音
乐指挥家那么划动起来——那些音乐竟神奇地在我的手臂和呼吸间流动起来;那些音乐,像
低垂的夜幕里极柔和的云朵,更像来自我的身体,我的灵魂。
(9)我在一处草丛边蹲下来,捕捉到了两首独奏曲,它们分别来自两只我并未发现身影
的促织。啾——啾——,我学不来它们的叫声。我莫名地惊诧,继而又莫名地激动起来。我
感觉天与地在此刻与我离得特别近,我就像一个睡在襁褓中的婴儿,在旋律优美的摇篮曲中,
抵达天堂。
(10)我心底还是无比清楚的,那鸣声,分明是生命的歌声,是生命的象征,是生命的旗
帜——是大地的声音。
(11)不止是那池塘对岸林深叶茂的山林,只要是那些没有被水泥覆盖和倾轧的泥土里,
夏秋时节,就会有虫子们的歌唱和伴奏。这无言的故乡,就生长着无数生命。即使是那些密
实而堡垒森严的水泥地之下,也有生命在无声活动;即使是干净而空荡的水泥地之上,那些
哪怕是仅仅落得下一粒草籽的小小坑洼里,也会有精瘦的绿色,可怜巴巴地冒出来呢。
(12)我知道,很多虫子的生命仅止于夏秋两季。秋天一过,它们要么深入泥土预备度过
一个漫长的冬天,要么连同它们飘荡在草木间的歌声和一缕精魂,化成了那么一小点泥土。
生命究竟是短暂的,可它们用歌声构筑的那个音乐世界,是多么宽广啊——整个世界,都变
成了它们的舞台,大地万物,都变成了它们的听众。不仅是包括我在内的人,就是那些树木
与月儿,也都静静地聆听着那生命精彩的绝唱。
(13)虫子们的精神世界,真是海阔天空。
(14)歌者的一生,哪怕繁华落尽,却仍然余音不绝。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作者集中笔墨写虫鸣,是因为秋虫动人的唧唧声引发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感喟,并在
平心静气聆听虫鸣的过程中获得了深沉的体悟。
B. 第二自然段中的“小提琴交响曲”,喻指来自山野和草木间源源不断的秋虫的唧唧声、
水面传来的摇橹的声音等各种声响。
C. 作者笔下秋虫的鸣叫声构成了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它们高低错落,节奏分明,既
具有韵律美,又似乎蕴涵情意,触动了作者心灵。
D. 秋虫不辞辛劳夜夜长鸣,或呼朋引伴,或促膝长谈,在作者看来是为了抓紧时间及
时行乐,使短暂的生命具有丰富的生活内容。
E. 文章融描写、抒情于一炉,既充满感情地描摹了“我”所听到的各种各样的秋虫声,
也由此引发出关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
17.围绕着虫鸣声,作者的情感主要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8.第(11)段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
16.BD
17.①意识到时光在秋虫的唧唧声中流逝,“我”深悔从前粗心大意,虚掷光阴;②在
倾听虫鸣声的过程中,“我”的心灵与大自然的节拍相应和,为之陶醉;③“我”因促织之
声“惊诧”“激动”,展开联想,赞美秋虫顽强的生命力与海阔天空的精神世界。
18.①从实写秋虫之声联想到无数生命的生长,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意蕴;②
综合运用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强调虫子乃至大地上一切微小生命的顽强,使文章更具感
染力;③承上启下,结构严谨,既形象地诠释了“大地的声音”的内涵,又引发后文对虫子
们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赞颂。
【解析】
1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综合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B.“水面传来的摇橹的
声音等各种声响”
1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结构安排,考查某段的作用。此题可以从内容、手法、结构三
方面回答。内容上概括段意:从实写秋虫之声联想到无数生命的生长。手法分析:拟人、反
复,突出强调虫子乃至大地上一切微小生命的顽强。上下文结构,因为在中间段落,自然想
到承上启下,然后具体解说。
点睛:文章中段落内容的作用: 1、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 ; 2、深
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 ; 3、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4、
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5、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
文章中结构的作用:开头:1、开篇点题; 2 、设置悬念 ;3、引起下文; 4、总领全
文,为下文做铺垫。中间:1、承上启下;2 、照应开头 ;3、做铺垫; 4、埋伏笔; 5、
对比。结尾:1、照应题目;2、首尾呼应;3、是文章结构更严谨完整; 4、照应前文; 5、
总领全文。
七、【18 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面小题。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 278 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泪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郑都,
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 i}x,父的时候,就已
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
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间大夫坐在了泪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
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扰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
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
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间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
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忧如江面的
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
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
墨水的上游,是泪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限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
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二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
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
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擂米的私质,擂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
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
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
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私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
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
神上抵档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间
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
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疡)和泪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
岸,插艾篙、挂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
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泪罗江注
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间大夫而言,
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
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
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
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
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
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
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
是一缕阳光,从泪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
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9.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写泪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
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 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泪
罗江”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
C. 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
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D. 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
端午节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
20.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1.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
【答案】
19.B
20.①写了屈原在五月五日自沉泪罗江的事件,点明丁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纪
念屈原的来山)。②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③它照
应了题目,引发了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
21.①它是公元前 278 年的五月端午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
②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或精神的光芒)。③它是端午节的文化之光。屈原的爱国、
正直,屈原的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进后人的内心。
【解析】
19.试题分析:A 项,作者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与名胜之地的关系。C 项,理
解错误,“屈原
八、【18 届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小题。
黄玫瑰的心
林清玄
为了这绝望的爱情,我已经过了很长时间沮丧,疲倦,像行尸走肉的日子。昨夜从矿坑
灾变中采访回来,因疼惜生命的脆弱与无助,躺在床上不能入睡。清晨,当第一道阳光照入,
我决心为那已经奄奄一息的爱情做最后的努力。我想,第一件该做的事是到花店买一束玫瑰
花,要鹅黄色的,因为我的女友最喜欢黄色的玫瑰。
刮好胡子,勉强拍拍自己的胸膛说:“振作起来。”想到昨天在矿坑灾变前那些沉默哀伤
但坚强的面孔,就出门了。往市场的花店前去,想到在一起 5 年的女朋友,竟为了一个其貌
不扬、既没有情趣又没有才气的人而离开,而我又为这样的女人去买玫瑰花,既心痛又心碎,
生气又悲哀得想流泪。
到了花店,一桶桶美艳的、生气昂扬的花正迎着朝阳,开放。找了半天,才找到放黄玫
瑰的桶子,只剩下 9 朵,每一朵都垂头丧气,“真衰,人在倒霉的时候,想买的花都垂头丧
气的。”我在心里咒骂。
“老板,”我粗声地问,“还有没有黄玫瑰?”
老先生从屋里走出来,和气地说:“没有了,只剩下你看见的那几朵啦。”
“每一朵的头都垂下来了,我怎么买?”
“喔,这个容易,你去市场里逛逛,半个小时后回来,我包给你一束新鲜的,有精神的
黄玫瑰。”老板陪着笑,很有信心地说。
“好吧。”我心里虽然不信,但想到说不定他要向别的花店调,也就转进市场逛去了。
心情沮丧时看见的市场简直是尸横遍野,那些被分解的动物尸体,使我更深刻感受到悲苦的
世界,小贩刀俎的声音,使我的心更烦乱。
好不容易在市场里熬了半个小时,再转回花店时,老板已把一束元气淋漓的黄玫瑰用紫
色的丝带包好了,放在玻璃柜上。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说:“这就是刚刚那一些黄玫
瑰吗?”——它们垂头丧气的样子还映在我的眼前。
“是呀,就是刚刚那黄玫瑰。”老板还是笑眯眯地说。
“你是怎么做到的,刚刚明明已经谢了。”我听到自己发出惊奇的声音。
花店老板说:“这非常简单,刚刚这玫瑰不是凋谢,只是缺水,我把它整株泡在水里,
才 20 分钟,它们全又挺起胸膛了。”
“缺水?你不是把它插在水桶里吗?怎么可能缺水呢?”
“少年仔,玫瑰花整株都需要水呀,泡在水桶里是它的根茎,就好像人吃饭一样。但人
不能光吃饭,人要用脑筋、有思想、有智慧,才能活得抬头挺胸。玫瑰花的花朵也需要水,
在田野里,它们有雨水露水,但是剪下来后就很少人注意它的头也需要水了,整株泡在水里,
很快就恢复精神了。”
我听了非常感动,愣在那里:呀,原来人要活得抬头挺胸,需要更多智慧,应当把干枯
的头脑泡在冷静的智慧水里。
当我告辞的时候,老板拍拍我的肩膀说:“少年仔,要振作呀!”这句话差点使我流泪走
回家,原来他早就看清我是一朵即将枯萎的黄玫瑰。
回到家,我放了一缸水,把自己整个人埋在水里,体会着一朵黄玫瑰的心,起来后通身
舒泰,决定不把那束玫瑰送给离去的女友。
那一束黄玫瑰每天都会泡一下水,一星期以后才凋落花瓣,但却是抬头挺胸凋谢的。
这是在十几年前,我写在笔记上的一个真实的事。从那一次以后,我就知道了一些买回
来的花朵垂头丧气的秘密。最近找到这一段笔记,感触和当时一样深,更确实地体会到,人
只要有细腻的心去体会万象万法,到处都有启发的智慧。
一朵花里,就能看到宇宙庄严,看到美,以及不屈服的意志。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他的
结论是:“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人闻得到,他的结论是:“因为
白天人的心太浮了,闻不到夜来香的香气,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静,就会发现夜来香、
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结论是:“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
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会开了。我们看人也是一样,一个人在
年轻的时候没有志气,中年或晚年是很难有志气的。”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愈是昂贵的花愈容易凋谢,那是为了要向买花的人说明:“要珍惜
青春呀,因为青春是最名贵的花,最容易凋谢。”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
让我们来体会这有情世界的一切展现吧,当我们有大觉的心,甚至体贴一朵黄玫瑰,以
心印心,心心相印,我们就会知道,原来在最近最平凡的一切里,就有最深最奇绝的睿智呀!
22.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昨天的矿灾让“我”懂得珍惜生命中的一切,“我”决定买黄玫瑰送女朋友,为奄奄
一息的爱情做努力。
B.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运用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花贩总结的花心里
蕴含的哲理,充满启发的智慧。
C. 买玫瑰花的故事以回忆式倒叙的手法写自己的感情经历,因为它是几十年前“我”
写在笔记上的一件真实的事。
D. 黄玫瑰和“我”一样,都需要脑袋泡在“水里”,去汲取养分。黄玫瑰给了“我”人
生的启迪,因而成了“我”一生中难忘的记忆。
23.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24.说说题目“黄玫瑰的心”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案】
22.C
23.当人遭受挫折失意时,只有冷静下来,用心去感悟人生的真谛,才能看到美、坚强,
从而智慧地去面对人生。
24.①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统领全文,首尾呼应,巧妙地把花和由花感悟到的哲理融合
到一起。②黄玫瑰的心,象征着庄严、美、不屈服的意志。③突出主题,要用心体会万象万
法,洞察其中的睿智和美,智慧的生活。
【解析】
2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 项,“买玫瑰
花的故事以回忆式倒叙的手法写自己的感情经历”说法错误,直接回忆往事,是为下文作铺
垫,不是倒叙。
点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
人物精神、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结构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
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
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
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
2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先找出句子所在文中的位置,看其
上下文的内容,
整株泡在水里,很快就恢复精神了。”由此明白本句的含义是:人不能光吃饭,人要用脑筋、
有思想、有智慧,才能活得抬头挺胸。“干枯的头脑”,是人受到挫折的时候,当人遭受挫折
失意时,只有冷静下来,用心去感悟人生的真谛,才能看到美、坚强,从而智慧地去面对人
生。
2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常常透漏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
章的主旨,串连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题目“黄玫瑰的心”在
文中象征着庄严、美、不屈服的意志,作者巧妙地把花和由花感悟到的哲理融合到一起,突
出主题,即:要用心体会万象万法,洞察其中的睿智和美,智慧的生活。另外,“黄玫瑰的
心”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统领全文,首尾呼应。
九、【18 届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暮色中的炊烟
迟子建
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
黑的烟道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飘渺。
无云的天气中,它们就是空中的云朵;而有云的日子,它们就是云的长裙下飘逸着的流苏。
如果你晚霞满天的时候来到山顶,俯瞰山下的小镇,可以看到一动一静两个情景,它们
恰到好处地组合成了一幅画面:静的是一幢连着一幢的房屋,动的则是袅袅上升的炊烟。房
屋是冷色调的,炊烟则是暖色调的。这一冷一暖,将小镇宁静平和的生活气氛完美地烘托出
来了。
女人们喜欢在晚饭后串门,她们去谁家串门前,要习惯地看一眼这家烟囱冒出的炊烟,
如果它格外地浓郁,说明人家的晚饭正忙在高潮,饭菜还没有上桌呢,就要晚一些过去;而
如果那炊烟细若游丝、若有若无,说明饭已经吃完了,你这时过去,人家才有空儿聊天。炊
烟无形中充当了密探的角色。
炊烟总是上升的,它的气息天空是最为熟悉的了。这气息,常让我忆起一个与炊烟有关
的老女人的命运。
在北极村姥姥家居住的时候,我喜欢趴到东窗去望外面的风景。窗外是一片很大的菜园,
种了很多的青菜和苞米。菜地的尽头,是一排歪歪斜斜的柞木栅栏,那里种着牵牛花。牵牛
花开的时候,那面陈旧暗淡的栅栏就仿佛披挂了彩带,看上去喜气洋洋的。在木栅栏的另一
侧,是另一户人家的菜地,她家种植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从东窗,还能看见她家的木刻楞
房屋。
这座房屋的主人是个俄罗斯老太太,我们都叫她“老毛子”。她是斯大林时代避难过来
的,早已加入了中国国籍。北极村与她的祖国,只是一江之隔。所以每天我从东窗看见的山
峦,都是俄罗斯的。她嫁了个中国农民,是个马夫,生了两个儿子。她的丈夫死后,两个儿
子相继结了婚,一个到外地去了,另一个仍留在北极村,不过不跟她住在一起。那个在北极
村的儿子为她添了个孙子,叫秋生。秋生呆头呆脑的,他只知道像牛一样干活,见了人只是
笑,不爱说话,就是偶尔跟人说话也是说不连贯。秋生不像他的父母很少登老毛子的门,他
三天两头就来看望他的奶奶。秋生一来就是干活,挑着桶去水井,一担一担地挑水,把大缸
小缸都盛满水;再抡起斧子劈柴火,将它们码到柴垛上;要不就是握着扫帚扫院子,将屋前
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所以我从东窗,常能看见秋生的影子。除了他,老毛子那里再没
别人去了。
那时中苏关系比较紧张,苏联的巡逻机常常嗡嗡叫着低空盘旋,我方的巡逻艇也常在黑
龙江上徘徊。不过两国的百姓却是友好的,我们到江边洗衣服或是捕鱼,如果看见界河那侧
的江面上有小船驶过,而那船头又站着人的话,他们就会和我们招手,我们也会和他们招手。
那时村中的人很忌讳和她来往。她似乎也不喜欢与村中人交往,从不离开院门,只呆在
家里和菜园中。我到玉米地时,隔着栅栏,常能看见她在菜园劳作的身影。她个子很高,虽
然年纪大了,但一点也不驼背。她喜欢穿一条黑色的曳地长裙,戴一条古铜色三角巾。她的
皮肤非常白皙,眼窝深深凹陷,那双碧蓝的眼睛看人时非常清澈。我姥姥不喜欢我和她说话,
但有两次隔着栅栏她吆喝我去她家玩,我就跃过栅栏,跟着她去了。我至今记得她的居室非
常整洁,北墙上悬挂着一个座钟,座钟下面是一张紫檀色长条桌,桌上喜欢摆着两个碟子,
一只装着蚕豆,一只装着葵花子,此外还有一个茶壶、一个茶盅和一副扑克牌。这些东西展
现了她家居生活的情态,喝茶,吃蚕豆,嗑瓜子,摆扑克牌。她的汉语说得有些生硬,好像
她咬着舌头在说话。她把我领到家后,喜欢把我抱起,放在一把椅子上。我端端正正地坐着
的时候,她就为我抓吃的去了。蚕豆、瓜子是最常吃的,有的时候也会有一块糖。我自幼满
口虫牙,硬东西不敢碰,而她虽然已是个老人,牙齿却格外地坚实,嚼起蚕豆有声有色的,
非常轻松和惬意。与她熟了后,她就教我跳舞,她喜欢站在屋子中央,扬起胳膊,口中哼唱
着什么,原地旋转着。她旋转的时候那条黑色的裙子就鼓胀起来了,有如一朵盛开的牵牛花。
北极村的很多老太太都缠过足,走路扭扭摆摆的,且都是小碎步;而老毛子却是个大脚片子,
她走起路来又稳又快,我那时把她爱跳舞归结为她拥有一双自由的脚,并不知道一双脚的灵
魂其实是在心上。
那些不上她家串门的邻居,其实对老毛子也是关心的。他们从两个途径关心着她,一个
是秋生,一个就是炊烟了。人们见了秋生会问他,秋生,你奶奶身体好吗?秋生嘿嘿地笑,
人们就知道老毛子是硬朗的。而我姥姥更喜欢从老毛子家的烟囱观察她的生活状况,那炊烟
总是按时按晌地从屋顶升起,说明她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很有规律。大家也就很放心。
冬天到来的时候,园田就被白雪覆盖了。天冷,我就很少到老毛子家去玩了。玻璃窗上
总是蒙着霜花,一派朦胧,所以也很少透过东窗去看那座木刻楞房屋了。她家的炊烟几时升
起,又几时落下,我们也就不知晓了。
老毛子在冬季时静悄悄地死了,她是孤独地离开这个冰雪世界的。那几天秋生没过来,
人们是通过她家的烟囱感觉她出了事的。住在她家后一趟房的人家,每天早晚抱柴生火时,
总要习惯地看一眼老毛子的烟囱,结果她连续两天都没有发现那烟囱冒出一缕炊烟,知道老
毛子大事不好了,于是喊来她的家人,进屋一看,老毛子果然已经僵直在炕上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暮色苍茫的时分看到过那幢房屋飘出炊烟,尽管村子里其它房
屋的炊烟仍然妖娆地升起,但我总觉得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
2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一段,不仅概述了炊烟的特征,而且还描写了它会带给人们独特的信息,
为下文有关内容的展开作铺垫。
B. 文章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将作者的回忆和北极村的特点进行了有机
的结合。
C. 作者通过回忆展现了一个冷漠,孤僻又热爱劳动,对我关心的俄罗斯老太太的形象。
D. 本文以《暮色中的炊烟》为题,即可以形成贯穿全文的线索又可以让整篇文章笼罩
在一种独特的氛围之中。
26.如何理解文章划线语句,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27.文章结尾说“尽管村子里其它房屋的炊烟仍然妖娆地升起,但我总觉得最美的一缕
已经消逝了”,请根据全文内容分析这样安排的目的。
【答案】
25.C
26.①我当时认为老太太爱跳舞时因为她的脚大,跳舞方便
②真正让老太太跳舞的是她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她有一颗热情奔放的心
③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俄罗斯老太太的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态度的赞美。
27.结尾作者说俄罗斯老太太的炊烟最美,寄寓了对老人的怀念和赞美。
①怀念俄罗斯老太太的勤劳和和热情好客。她在自家院子里种植各种植物,而且热情的
招待我这个小客人;②赞美了俄罗斯老太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情奔放的心。虽然独居
异国,但是她仍然把自己的家大理的井井有条,虽然邻里很少交往,但是她仍然没有放弃用
舞蹈放松自己;③深化文章的主题,言有尽而义无穷,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解析】
25.试题分析:C 项,“冷漠、孤僻”理解错误,文中强调似乎是这样,实际上她是充
满生活热情的老
点睛: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对内涵比较丰富的语句要注意
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进行分析,答题步骤:抓关键词——上下勾连;对使用特殊表现手法
的语句,就要抓住它使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答题步骤:还原手法+作用+情感(把握修
辞——由表及里);对结构复杂的句子,对句子每一部分都要给以解释,答题步骤:复杂句
子简单化+写关键解析+作用+情感。
27.试题分析:从内容上看,上文说“人们是通过她家的烟囱感觉她出了事的”,结尾
说“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作者把炊烟与人的生命联系起来,“最美的一缕”“消逝”,也
就是指俄罗斯老太太去世,“最美”表明了俄罗斯老太太在作者心中的位置,表达出作者的
赞美和怀念之情,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考生组织答案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美”的具体
表现。从结构上看,结尾段在写一种景象,也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
十、【18 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小题。
安康访水
周舒艺
①巴山秦岭间,汉水过安康。
②一条宽阔的汉水,从陕西汉中宁强县境内的潘冢山发源,自西而东流经陕南小城安康,
将这片北依秦岭、南靠巴山的土地劈成南北两半。若是站在安康城的高处鸟瞰,如今的汉水
两岸满是郁郁葱葱和现代化楼群。几座雄伟的大桥横跨汉水,零星的船只正在江面上游弋。
远方尽头的天际,群山连绵起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明朗澄净,连成了一片,真分不清
哪里是天空,哪里是群山,哪里是江水了。
③有意思的是,这里地处西部,却让人觉得不论是自然风貌还是文化特质,都与西部的
粗犷有着明显的不同。虽在行政区划上归属陕西,但与同属一省的陕北也极不一样,分明呈
现出一派南方的秀美和盈润。
④当悠悠汉水流淌到这片土地上时,停下脚步,做了一次美丽的驻足。在安康市区西南
十八公里处的天柱山脚下,因为安康水电站的兴建,被大坝拦截的汉水在此形成了西北五省
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它四面环山,一片水波荡漾,它还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瀛湖。“瀛
湖”一名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但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瀛洲”一词却屡屡被提起,最著
名的莫过于李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刚开篇便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瀛洲”在古人的心里是令人神往的仙境所在之地。或许,最早命名这片水域为“瀛湖”的
人,正是感叹其有如瀛洲般的仙境气质。的确,谁能想到,在被植被覆盖的崇山峻岭之间,
竟然有这么一大片清澈的水域,在看上去十分闭塞的陕南山区里,却隐藏掩映着如此美丽的
湖光山色!
⑤瀛湖被称为“陕西千岛湖”。说起来,瀛湖在很多方面确与江南的千岛湖很相像:都
是因水库而形成——千岛湖的形成源于新安江水库;湖区内有很多小岛。总面积一百零三平
方公里、水域面积近七十八平方公里的瀛湖,星罗棋布般地分布着大大小小多座岛屿,金螺
岛、翠屏岛……岛上绿树葱茏、花木繁盛,还有典雅古朴的亭台楼阁宝塔等建筑。登至岛上
的六层塔顶,放眼望去,蓝天白云的色泽好像水洗过一样,远处的群山和近处的岛礁上披满
了浓得化不开的绿,那一汪湖水如同明镜般清澈,风吹过,塔尖的铜铃摇曳着发出丁零丁零
的声音。不过,最美的还是夕阳西下时分。太阳把脸藏到了远处的山脉身后,那天际间映现
的绚丽的晚霞,将所有的水、天、山染成一片金黄,在落日的余晖里,一切平静而美好。我
们坐在船上,将手伸入湖水中,轻轻拨弄着湖水,感受到汉水的体温。听说前段时间,这湖
水中还发现了桃花水母,一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对水质环境要求极高的生物,由
此也可见瀛湖优良的生态环境。
⑥初次到安康,热情的安康人会告诉你,这是一片肥沃的河谷盆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种子植物多达三千多种,繁衍生息着四百多种野生动物,包括羚羊、朱鹮、大熊猫等几十种
珍稀动物,还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茶叶、蚕茧、油桐、生漆主产地。然而,在我看
来,安康最大的资源,正是水。汉水在安康境内全长三百四十公里,另外还有大大小小的支
流,形成了这片土地上的江河密布。
⑦一切皆因汉水,安康这片北方大地才多了几分南方的神韵。一千五百三十二公里的汉
水,是安康的母亲河,她对安康格外青睐。这里,既有以紫阳、旬阳为代表的民歌,更有以
汉剧、道情为标志的戏曲。安康是汉剧的重要发祥地,汉黄二调和紫阳民歌已被列入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调二黄更成为国粹京剧之祖山。汉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秦巴盆地子
民,塑造着这块土地的文化品格。于是,汉水融进的安康,把汉调二黄拉得那么悠远、凝重
和沉静,一切的悲喜剧都已远去,只留下历史的回响;我们所见的西北小城安康,唱的不是
那黄土高坡上的信天游,而是只属于汉水的船夫号子,上水、下水、扯篷、活锚、推帆、靠
岸、过滩……听,古老的汉水上,那号子声是多么深沉而悠长啊。
⑧一直以为,有水的土地是灵动的,有江河的家园是幸福的。水,是命脉,更是文脉。
江河,打造出一块土地的自然面貌,也建构着这块土地的文化特质。人们常说,一方水土一
方人,有土有水,形成了“一方人”的文化基因。安康如此,何处不是如此。
⑨已是晚上十点光景,小城依然灯火通明。穿城而过的汉水静静地流淌,城市的灯火倒
映在江面上,微微摇曳着。坐在岸边亲水广场的露天茶社喝茶,风轻轻地吹过脸庞。那风,
捎来了汉水的味道,如汉调二黄般深情,如汉水号子般悠长……
28.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对汉水的发源、流向等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为下文描写、抒情铺垫,在全
文结构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B. 在第 2 段中,作者对安康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文末又以描写安康夜色结束,一昼
一夜,时间流逝,首尾呼应,构思严谨,尽显安康之美。
C. 汉水源远流长,江面宽阔,静静流淌,塑造了安康特有的文化品格,汉调二黄的悠
远、凝重和沉静正是这一文化品格的典型代表。
D. 作者安康访水,发现了安康的自然美和人情美,表达了对汉江的感激之情,饱含着
对安康美丽风光和幸福生活的赞美。
29.文章④⑤段从哪些方面对瀛湖进行了描绘?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30.根据文章第⑧段的议论,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并另举两个例子加以印证。
【答案】
28.A
29.①从瀛湖的成因、瀛湖的得名、瀛湖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瀛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四个方
面对其进行描绘②紧扣题目,印证了前文对安康的“分明呈现出一派南方的秀美和盈润”的
评价。
30.水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源,逐水而居是人们的自然选择,也是必然选择。江河之水滋
润了土地,滋养了生命,也建构了这方土地的文化品格。例如:武汉,居长江和汉水交汇处,
城市依江而建,催生了城市的繁荣,浩大的水势也成就了大武汉豪放的气魄和个性;九江,
地处长江之滨,鄱阳湖浩浩汤汤,由此汇入长江,宽阔的江面,浩渺的湖水造就了大九江开
阔的眼界和包容的胸怀。
【解析】
28.试题分析:A 项,“在全文结构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有误,是起着铺垫的作用。
本题具有一定
瀛湖的成因;第二层,“名从何而来”“瀛州”介绍了名称的由来;第三层,“仙境气质”“清
澈”“美丽”写出了瀛湖风景优美。第五段集中介绍瀛湖的风景,突出它优良的生态环境。
从内容上看,四、五两段集中写瀛湖,也就是写水,有点题的作用;从结构上看,这两段紧
承第三段结尾“分明呈现出一派南方的秀美和盈润”的评价而来,有印证这一评价的作用。
30.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首先要概括出第八段的内容,然后再联系实际举例出两个“水”
的例子来印证就可以了。第八段分别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来写水,物质层面,水是生命所
必需的资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精神层面,水是“文脉”,建构了一方土地的文化特质。
举例时考生也从这两个层面分析即可。
点睛:这是一探究题,就文章中的环节提出问题,然后让考生或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
或联系全文谈自己的看法。答题时首先要读清题干,明白命题人让探究的问题是什么,然后
提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要明确要求是联系全文还是联系现实,按要求答题。这类题目答案
往往是开放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格式有:①观点+文本。这种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
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等。②观点+事例。分析过
程要注意事例的叙述简洁,分析到位,材料与观点要相互融合。③文本+现实+观点。标志性
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理由)”等。本题属于第二种,解
答时从文本中得出观点,再联系现实举例即可。
十一、【18 届河南省豫南豫北名校高三精英联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奶奶和 1953 年的诺贝尔奖
董玉洁
1930 年,20 出头的奶奶养了一群鸡鸭。那年,一窝鸡蛋孵到只剩两天出壳,母鸡却意
外死亡。奶奶只好把鸡蛋移至灶头人工孵化,同时赶紧物色新的母鸡续任。在奶奶将新母鸡
物色好之前,有 4 只性急的鸡仔先期出壳了。这 4 只第一眼看错了妈妈的小鸡仔在此后的日
子里总是跟在奶奶的身前脚后打转,而对“继母”。后来,这四只小鸡仔因为缺少母鸡的庇
护先后夭折。
在此之前,奶奶及奶奶的前辈们就明白一个理儿:小鸡小鸭总是把它出生后看到的第一
个在眼前晃动的物体当作妈妈,而且以后很难改变。所以小鸡仔一出世就要和它妈妈呆在一
起。
在奶奶孵鸡的同时,万里之遥的奥地利,一位名叫洛伦兹的小伙子正在观察一群小动物。
1935 年春天,洛伦兹偶然发现一只刚出世的小鹅总是追随自己,几经分析,他推测这是因
为这只小鹅出世后第一眼看见的是人,所以把人当作了它的母亲。进一步的实验证实了这一
推测。继而,洛伦兹总结出“铭记(impriting)现象”,又称“认母现象”,并提出动物行
为模式理论,认为大多数动物在生命的开始阶段,都会无需强化而本能地形成一种行为模式,
且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极难改变。洛伦兹藉此成为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人,并于 1953 年
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奶奶在洛伦兹之前就知道鸡、鹅有这种被称为“认母行为”的现象,但奶奶不能将此推
广至所有的动物,更不能提出一套理论,建立一门学科,所以她与诺贝尔奖无缘,她一生也
从未听说过诺贝尔和他的那个奖。奶奶与 1953 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如此地近,又是如
此地远。
洛伦兹出生于医学世家,毕业于医学高等学府,一生著述 200 余万字。奶奶出生于农民
家庭,没上过一天学,一字不识。在我父亲中学毕业以前,奶奶爷爷前后三代人中没有一人
算得上知识分子。
洛伦兹后来曾在维也纳大学及科尼斯堡阿尔贝图斯大学出任教授,成为当时的动物行为
学权威,周游欧洲诸国,一路鲜花铺道。奶奶的生活半径不出 15 公里,去得最远的是家乡
小县城,共有 3 次,第 4 次是到城郊的火葬场。
洛伦兹一生拥有诸多头衔:医生,大学教授,科学杂志的创办者和主编,动物学家,动
物行为学创始人,诺贝尔奖得主。奶奶终其一生都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年轻的时候,人们
呼她张小姑,出嫁后喊张婶,再后称张大妈,最终成了张婆婆。
1942 年,洛伦兹被德国军队强征为战地医生。1944 年德军溃败,苏军把他视作德军医
抓俘投入集中营,饱经拷问折磨。1948 年,获释回奥地利。不久,重操就业,一边行医,
一边从事动物行为学研究,思路仍是那只认他为母的小鹅。奶奶身经民国年间的军阀混战、
日本入侵、解放战争、剿匪、历次政治运动,但都没对她构成太大的影响,包括“文革”及
三年饥荒。奶奶出旱田下水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稀的干的一般都能捞个饱。
洛伦兹膝下三子,长子死于战难,二子死于疾病,幺子过着常人的生活。尽管殊荣在身,
但洛伦兹晚境不佳,孑然一身,落落寡欢,终年 75 岁。奶奶生有六子一女。子女中最得意
的是我父亲,一名高级教师,学生远及欧美,包括洛伦兹的故乡。家庭事件中常被人谈起的
是我二伯 60 岁时用进城回乡的两元车费摸奖,竟中一辆桑塔纳轿车。奶奶在世时子孙后代
已达 30 余户,整整一大湾人家都尊奶奶为活祖宗。奶奶是突然老故的,享年 84 岁。
我保存着两张照片,一张是洛伦兹获得诺贝尔奖后的笑,一张是奶奶找到了走失的小鸡。
问他们谁笑得更幸福?有人说是洛伦兹,有人说是奶奶,至今尚无定论。
(有删改)
3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描写了一件有关奶奶养鸡的平常小事,写出了小鸡仔对奶奶的依恋,同时
也为下文对“认母现象”的描述打下基础,语言平实中不乏幽默。
B. 在标题中,作者把奶奶和诺贝尔奖这貌以毫不相干的人和事物放在一起,看似突兀,
却用意明显,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也有利于揭示文章主旨。
C. 本文写洛伦兹借“偶然”发现的一个现象推导出“认母现象”,从而成为现代动物行
为学的创始人,揭示了做事要深入思考,方能有所建树的道理。
D. 奶奶与洛伦兹有着同样的发现,可囿于知识的局限,没能提出一套理论乃至一门学
科,作者对此虽有些许遗憾,但并没有否定奶奶看似普通的一生。
32.本文在写作构思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3.文章的结尾说“问他们谁笑得更幸福?有人说是洛伦兹,有人说是奶奶,至今尚无
定论”,
你认为他们谁笑得更幸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31.C
32.①本文构思上的最大特点是对比。②文章从始至终贯穿着奶奶与诺奖得主洛伦兹的
对比,从发现“认母现象”、出生、生平经历等多方面进行对比。③新颖的构思,激发了读
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33.示例一:我认为洛伦兹笑得更幸福。
①因为他以自己的敏锐和智慧发现新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让人生更有价值;
②而奶奶找到的仅仅是一只走失的小鸡,二者价值自然无法相比;
③况且奶奶早在洛伦兹之前就发现了“认母现象”,却无法提升为理论,这样的人生只
能是平淡的,而无幸福可言。
示例二:我认为他们笑得都很幸福。
①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他们对幸福的定义也不一样;
②洛伦兹利用敏锐的洞察力,经过不懈的探究,在科学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因此他是
幸福的;
③奶奶找到小鸡,虽然价值上不能和获得诺奖相提并论,但她的幸福真实而易得,因此
也是幸福的。
【解析】
3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C 项,对本文
主旨理解错误,作者在文中写奶奶和洛伦兹的事,是要借此引发读者对两种人生的思考,学
习方法上的启示不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阅读各个选项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
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最后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比照判断即
可。C 选项中“揭示了做事要深入思考,方能有所建树的道理”,不是本文的思想主旨。
3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把握文学作品构思和具体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文本 3—9 段
将奶奶与诺奖得
十二、【18 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小题。
①这几年,我发觉自己是越来越离不开乡村了,过三五个月,总要去老家豆村小住;有
时去南京、上海一带办个事,中途也要从滁州下车回豆村看看。其实很多时候也仅仅是看看。
不看,心里总觉得欠缺一点什么似的。
②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吧,我对二十四节气也越来越在意了。春夏的几个节气感觉还
好些,秋天就不同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霜降,像坐滑梯似的,止都止不住;况且
它们的手一个比一个凉,表情也一个比一个冷漠、生硬,但又不得不跟着它们一步步地往岁
月深处去,哪怕后退半步也是不可能的。走着走着,一场铺天盖地的白霜便突然降临了。
③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比如风,它来的时候也是有路数的。如果站
在田野的高处,就不难发现远处的那些亭亭玉立的玉米、高粱,开始悠悠地摇曳起来,一起
一伏的,形似一个水波的巨弧,慢慢地推过来,推过来,经过身边时,嗖的一声,就蹿过去
了。节气也是如此。就说惊蛰吧,也不是陡然的一声响雷这么简单。据我多年的观察,惊蛰
也有着怀柔的一面,在它到来之前,常常会有几个暄透的好日头,笑容可掬的样子,把藏匿
于瓦砾、枯草里星星点点的残雪悄悄消融掉,再把僵硬的泥土弄得酥软了,然后才是一记重
雷。
④乡村就有这么个好处,它使你觉得这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根有脉、有因有果的,
不是一味地胡来。不像我们人,只要心血一来潮,就会轻举妄动,结果做出许多蠢事,然后
再慢慢地反思、修正。比如霜降,它的威严是由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一点一点铺垫起来
的,节气就是这样有规矩,也守规矩,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该立的立,该废的废。
然而冷与热,立与废,都使你心服口服。
⑤对于草木、庄稼和一些小生灵,惊蛰是一道关,霜降也是一道关。这两道关,一个主
兴,一个主衰。可谓一阳一阴,一道一魔,它们配合得多么默契!在我看来,惊蛰的那一记
霹雳,无疑是春天提炼出的一颗灵丹,那些沉睡的草木、庄稼和小生灵们,就着甜丝丝的雨
水服下去,嘴巴咂呀咂的,一个个如灵魂附体,仿佛刹那间,一切该醒的都醒了,就连落在
房顶瓦沟里的小小草籽也不肯错过机会。此时沉寂已久的村庄和田野,到处眨动着惺忪的小
眼睛,到处弥漫着慵懒的呵欠声。至于霜降,我想它更像是秋天念出的一句黑色的咒语。一
语既出,该谢的,得谢,该落的,得落,没有什么好通融和商量的,即使心怀不满与怨恨,
也不得不委曲求全,姑且抱着“留得青山在”的态度,暂时蛰伏下来,或者远走他乡吧。不
知你留意过没有,霜降之夜总是出奇地静,一切生灵都缄默不语,就连絮絮叨叨的风婆子也
闭上了嘴巴。是的,草木、庄稼和一切生灵也该静一静了。伫立在霜降之夜无涯的寂静里,
呼吸着清冽的空气,我们不难从这大静大美之中,隐隐感悟到天道的伟大。
⑥这使我想起一桩往事。那是政治闹猛的年代,我和祖父在豆青河畔看管生产队里窖藏
的红薯,霜降那天晚上,我半夜起来解溲时吓了一跳,乖乖,满地的银霜!当我咝咝呵呵重
新回到窝棚里,祖父自言自语地说,落霜了。然后诡秘地笑笑,说,豆子,爷爷考考你,你
说这世上谁最伟大?我想了想,说道:“是哪个伟人吧?”祖父摇摇头,小声说出“时令”二
字。我一时没听明白,感到祖父的话有些不可思议。他说睡吧,到了我这把岁数你就会明白
的。
⑦祖父对时令是敬若神明的,他常常因为播种的时间问题与生产队长发生争执,每次他
总会说,二十四节气虽然不会张口说话,但它心里比什么都清楚,人是糊弄不了它的。祖父
后来是不是霜降走的,我已经记不清了,但他跟所有的人一样,的确是在该走的时候走的,
连一声叹息也没有留下。如今他的坟茔就匍匐在豆青山的荒草丛中,好安静啊。
[注]节气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包
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等。
3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说自己离不开乡村,出差中途也要下车看看,是因为觉得自己对乡村有所
亏欠。
B. 文章第③段中,作者借风来对比,说明每个节气的到来都是自然而然的,都是有路
数的。
C. 文章插入对政治闹猛时代的回忆,意在表现爷爷对节气的迷信执着,以及对爷爷深
深的思念。
D. 文章主要选取了“惊蛰”“霜降”两个节气加以详细描述,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表达对节气的思考。
35.请从内容和形式丙个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部分。
36.本文写节气蕴含着作者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人类行为的深刻思考。请根据文分析阐
释。
【答案】
34.D
35.①内容上,强调了惊蛰时期一声惊雷,润泽万物,唤醒生灵;表达对“主兴”的惊
蛰的礼赞。②形式上,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语言形象,生动活泼,表达了对生机勃勃的
自然万物的喜爱之情。
36.①自然规律有自己的路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像节气,阻止不了,后退半步
也是不可能的。②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有根有脉,有因有果。③人们应该敬畏自然,尊重
规律,“有规矩,也守规矩”,节气的冷热立废,让人心服口服。
【解析】
点睛:散文中的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
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
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此题注意答出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3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题目的内容是“写节气蕴含着作者对自然规
律的认识和人类行为的深刻思考”,答题的关键是找到相关“自然规律”“人类行为”的语句,
然后分析概括。此题的答题区位在文章的 2——4 段,如根据文中的句子“乡村就有这么个
好处,它使你觉得这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根有脉、有因有果的,不是一味地胡来”可
以概括为“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有根有脉,有因有果”。
十三、【18 届内蒙古赤峰二中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
⑴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
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
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⑵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
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
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⑶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
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
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
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
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的女儿?押着唐韵,携着汉风,一点点地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
片温润的水域。
⑷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⑸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
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
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
艳丽和谐的统一。
⑹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袅娜的炊烟,鸡
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温暖和最原
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还是安静。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
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
⑺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
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
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
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
⑻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
过往?它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远去的歌谣。我看见空地上面的
水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⑼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
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拔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些被开垦的梯
田就那么闲散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颗萝卜
成了这些被弃置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⑽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
⑾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
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时光的隧道里独自演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美丽与
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
⑿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
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硕大的两把巨伞,卫士一样的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
时爷爷种下的。
⒀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
这些山里的果子。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十年的
家!”
⒁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变得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
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
⒂她在守望着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
(选自《散文百家》2010 年第 2 期,有删改)
3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的人群”代表着现代文明的繁华喧嚣,表达作者想暂
时逃离这喧嚣的城市。
B. 第 7-9 段写村庄的各种景象和自己感受,是希望人们对美丽村庄行将消失给予高度
关注。
C. 本文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使景、事、情、理完美融
合。
D.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采用“移步换景”的记游手法,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写
景状物淡而有味。
38.“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9.文章末段文字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
37.D
38.(1)承接上文内容,直接点名小山庄“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自己暂时
逃离喧嚣城市、享受到自然美景后的喜悦心情。(2)与后文写荒凉的村庄形成鲜明对比,揭
示主题,以便更好地突出作者对美丽山村行将消失和人类精神世界越来越荒芜的痛惜之情。
39.(1)老人孤独地守望着被他人遗弃,独有自己一人的村庄和精神家园。(2)被人遗弃
的村庄孤独地守望着被弃置的土地,怀念着过去美好的田园生活。(3)作者对传统田园生活
深切热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作者和老人都只能孤独地守望着这美丽的精神家园(心灵栖
息地)。
【解析】
37.试题分析:“语言朴实”错误。
3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句子作用的题目,答题的要点是明确句子含义,然后分析
和上下文以及主旨的关系,此题句子的含义是直接点明小山庄是“世外桃源”,全文表现的
是一种“逃离喧嚣城市、享受到自然美景”的追求,可见这句话点明主旨,此句后面的内容
是“荒凉的村庄”二者的关系对比。
点睛:这是一道分析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的题目,语句的含义注意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语
进行分析,然后还要考虑语句的位置,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是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
下文和阅读兴趣、照应标题,文章的结尾应该是升华主旨、照应标题和开头等,文中的中间
是承上启下等作用。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主要是文章的线索或或文章的中心主旨有关。
十四、【18 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范爱农
鲁迅
在东京的客店里,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安徽巡抚恩
铭被 JoShikiRin 刺杀,刺客就擒。”大家一怔之后,便研究这刺客是谁。
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物,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
位。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
尽。人心很愤怒。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
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
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
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到,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
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
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
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
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
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良。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
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
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
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
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
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
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在衙门里的
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我从南京移到北京的时候,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
命前的爱农。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也
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
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做了四首诗,现在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
“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中间忘掉两句,末了是“旧朋云
散尽,余亦等轻尘。”
后来我回故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一天,几个新的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
来已过夜半,又是大风雨,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劝阻他,也不听,自己说
是不会掉下去的。但他掉下去了,虽然能浮水,却从此不起来。
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
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
40.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乡重逢,作者和范爱农相认后都笑起来,他们在相互嘲笑曾经的剑拔弩张,也为因
深深误会而多年杳无信息感到悲哀.
B. 文中画线句集中描述了光复后紹兴当局换汤不换药的现状,巧妙地将范爱农的悲剧
命运和革命前后的病态社会联系起来。
C. “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诗句体现了作者对范爱农
心忧国事不为民众理解、终至消亡的悲剧命运的悲悯之情。
D. 本文写人记事朴实平易,刻画人物多用白描手法,人物个性尽现其中,行文感情跌
宕起伏,于平实的叙述笔调中蕴含着真挚深厚的感情。
41.从相识到永诀,作者对范爱农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联系文中所叙事件加以概
括。
4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范爱农这个人物形象。
【答案】
40.A
41.①东京初识,在同乡会争执,生出憎恶之感,②故乡重逢,饮酒谈心,逐渐相熟相知,
友情漸深。③身居异乡,惊闻范爱农溺水身亡,深深哀悼、怀念。
42.范爱农是一个倔强而执拗、觉醒但贫弱、孤独且痛苦的知识分子。①倔强而执拗。
白多黑少的眼球,看人总像在藐视,与“我”争执咄咄逼人,冷峻倔强的外表下是愤慨的心
情和几乎不近人情的执拗。②觉醒而贫弱。酒都不喝,急着要去看光复后的绍兴,对革命抱
有热情,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却无法改变现实,处境艰难,境况困穷。③孤独且痛苦。为当
时黑暗的社会所不容,到处受到轻蔑、排斥和迫害,几乎无地可容,不被别人理解,生活无
望,内心孤独苦痛。
【解析】
40.试题分析:其一,他们的相互嘲笑和悲哀主要由此刻境遇生出。曾经胸怀壮志、愤
世嫉俗的青年
点睛:情节的概括是散文常见的命题方式,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
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
和短尾的句子。
4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文章的情节入手,
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酒都不
喝,急着要去看光复后的绍兴,对革命抱有热情,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却无法改变现实,处
境艰难,境况困穷”等情节中概括出其“觉醒而贫弱”的形象特征。
十五、【18 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面小题。
山路马帮
简云斌
近来在乡镇工作,每天上下班要坐四十分钟的车,一般早上八点出发,晚上六点回家,
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来回奔波,天天如此。坐车时,我喜欢打量窗外风物。本地属于采煤区,
公路沿线多是光瘠、裸露的石灰岩山壁,间或有些茶山、竹林、庄稼地,由于灰尘重,色调
并不清绿,路旁的农舍更是灰扑扑的。这样的感觉自然不太舒服。只有马帮在公路上出现时,
才令我眼睛一亮。
早上看见的那些马,同人一样,是出门干活的。晨光中,几匹矮小、结实的马,在公路
边排成一队,驮着沉重的货物,摇着尾巴,低着头,悄然地走着。每匹马左右两边各挂着一
个大竹筐,装的多是水泥、石灰、片石等建筑材料,两个竹筐用木棍架起,紧紧压在马背上。
行进中,它们的身子洒满了阳光,黄色、褐色或黑色的毛发沾着尘土,稀疏而脏乱,散发出
热腾腾的汗水,马蹄在坚硬的路面“嗒嗒”作响。
赶马的是些普通村民,有时甚至是老人、妇女,拿着树枝类的马鞭,并不吆喝,也不鞭
挞,只是牵着缰绳,那些马就老老实实地跟着他们走。主人不说话,马儿也不吭一声,像一
队默默移动的石头。偶尔,一匹马因不堪重荷,会抬头喷一个响鼻,顺便打量一下我们的汽
车。它的嘴是咧着的,似在憨厚地向我们笑,它的眼神特别温驯、纯朴,像山里那些孩子。
有一次下乡,碰见一位正在运料的老乡,顺便向他打听了一下马的行情。据他讲,一匹
马身价大概两千元左右,每天吃十几斤饲料,主要是豌豆、玉米、小麦和草料,成本二十多
元,而马干一天活,可以挣七十八元!那位老乡说着,很自豪地拍了拍身边一匹正喘着粗气
的黄马。那马已干了一整天活,此时,身上仍驮着两大袋水泥,背部早勒出了几道深深的血
痕。我摸了摸它的背,它也向我甩了甩尾巴,不知是不是表示感激。
每当看着这些低眉顺眼、老实巴交的矮种马,我总在心底发出一声感叹:这就是命运呵!
同样是马,北方的马可以在草原、大漠上扬鬃奋蹄、驰骋如风,大地是它们的舞台,自由是
它们的性格,奔跑是它们的形象。而南方这些马,生来就是负重,套着缰绳,驮着比自己还
重的货物,在山路上无休无止地跋涉、劳苦,一直到衰疲、老死。终其一生,它们除了行走
在这些坑坑洼洼的山道,身体被荆棘、乱石擦出层层血痂外,从不曾梦见过辽阔的草原、浩
瀚的沙漠和坦荡的阳关大道,也从不曾拥抱过奔驰的梦想。
但是,这些矮种马身上表现出的坚韧品格,却着实令人敬重。人们常把干沉重的体力活
叫着“当牛做马”。相对来说,马比牛更忠实、更勤恳。牛一般不会累死,如果它实在不能
负重时,会消极怠工,赖在地上不肯动,所以牛虽然勤劳,但有时也博得一个不雅之称:懒
牛。马则不一样,虽有“良马”、“劣马”之分,但从未有“懒马”之说。它是宁愿累死,也
不会停下跋涉的步子。面对这些朴素的马,我想起曾经读过的几句诗:“我是一匹埋头于千
年耕作的老马/忘记了奔腾/挣不脱鞭子和故乡”。我想,当这些马驮着重物,艰难行走在大
山深处时,一定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在支撑着它们。不然,它们如何爬得上那么高的山口,跨
得过那么深的沟壑?
我还听说过一件事:本地一个叫“奥陶纪公园”的景区,开发之初,业主请了一些马帮
驮运材料。因工期紧,运输量大,那些马匹没日没夜地奔劳,先后有四匹马累死在了工地上。
这个故事令人伤心。我觉得,公园业主应该为那四匹马修一座纪念碑,让人们在游玩时,记
住这些为人类幸福献出了生命的牲灵。虽然,它们在大地上活着时,是那样卑微、无声,但
谁又能说,在仁慈的神明面前,它们的灵魂不比我们人类更为圣洁高尚?
下班路上,碰见马帮时,则是另一番情景。夕阳落山,暮霭四合,马儿们完成了一天的
劳作,迈着轻快的步子,从陡峭的山上一路溜达下来,是那样轻松、自在。树林漏出的夕晖
中,晃动着它们矫健的身子。沿路都是青草、野花,一些马忍不住停下来,惬意地啃上一两
嘴,主人也不急着催促它们。有些马儿身上的竹筐里,还盛着一大堆青草,那是主人顺路扯
的。马儿和它们的主人一起,沿着公路,悄无声息走上一阵子,就回到那些亮着桔红灯光的
农舍,那是他们歇息的地方。
我们的车走远了。回头看时,马帮早已不见,薄雾冥冥,宛若缰绳般纤细的一条条山路,
也隐进了夜色之中。我不知道,在那样的夜晚里,当那些马立在厩旁、默默嚼食时,会不会
忘掉白天的辛劳,偶尔揣想一些与奔跑有关的事情……
4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用语不多,突出了矿区山间山石多、尘土重且暗淡无光
的特点,表现了作者暗淡的心境,同时也为了反衬见到马帮的兴奋心情。
B. 作者将负重的马描绘成行进的石头,比作山里淳朴的孩子,这都表明,作者对马的
隐忍负重持褒扬赞美态度,并且这种态度单一不变,贯穿始终。
C. 运料的老乡分析马的行情,分析马干活的成本和利润,这都表明马帮运货的功利色
彩,也预示着这些马的工作虽然让人敬重,但最终难以避免悲剧性的结局。
D. 作者在行文中引用“”的诗句,突出马坚韧不屈的崇高形象,这样写使行文典雅、
更有意蕴,自然引出作者的推断联想。
44.请结合作品具体内容,对散文最后一段进行赏析。
45.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这一线索布局谋篇的?
【答案】
43.B
44.运用比喻,描绘出傍晚山区朦胧幽静的景致,结尾巧妙,引人遐思。以“我不知道”
起笔,联想马休憩进食的情景,含蓄表达了对其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其不能奔跑驰骋的惋惜之
情。
45.线索:我对马的所思所感。正面描叙,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绘马负重前行的情
景;回顾往事,分析马帮成本,说明马贡献巨大;进行联想,与北方纵横驰骋的马、与偷懒
的牛形成对比,强调马任劳任怨、忠诚勤恳;穿插马累死在工地上的故事,突出其圣洁高尚;
描摹意境,表现马劳作返程时的轻松惬意,展示出马和主人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解析】
4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B 项,“作者对马的褒扬
赞美态度单一不
点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方法一般有:(1)抓句子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都有
凸显其含义的关键性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2)
抓句子的位置。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
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
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
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3)抓句中
的修辞。对含有修辞的句子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
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4)抓句子的修
饰、限制成份。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
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份。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
用。
4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的线索与结构。标题是“山路马帮”,本文以我对马的所
思所感为线索展开叙述与描写,开头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绘马负重前行的情景;接着回
顾往事,分析马帮成本,进行联想,与北方纵横驰骋的马、与偷懒的牛形成对比,强调马任
劳任怨、忠诚勤恳;中间穿插马累死在工地上的故事,突出其圣洁高尚;最后描摹意境,表
现马劳作返程时的轻松惬意。
十六、【18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八校高三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
题。
年三十夜的爆竹
这些年,年三十夜几乎每年都是回乡下陪父母过。按乡下的说法,叫花子都有个年三十
夜,这普天同庆的日子,无论你贫穷、富有,生活在城市、乡村,是在自己的出生地,或是
流浪在异乡,在年三十夜,哪怕是远隔千万里的游子,都要不辞辛劳,奔赴自己的家乡,与
亲人们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开开心心过个热闹的年!
在我们那儿乡下,年三十夜吃年夜饭前先要祭祖,家家户户,堂屋香火前八仙桌上摆上
酒菜,焚香、化纸钱,对着祖宗牌位三叩九拜,然后放爆竹,但听得满村的爆竹声在群山回
响,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更为热闹的时刻则是凌晨“开财门”。我们那儿的习俗,年三十
夜,吃过晚饭,约十点钟左右,每家每户都要大门紧闭,亲友串门只能从侧门进出,称之为
“封门”;到了凌晨一至三点,在堂屋里点上红烛,斟上美酒,焚香,击磬,随着悠扬的磬
声,化纸钱,祭拜天地,然后打开大门(即为“开财门”),燃放爆竹烟火,迎春纳福,迎接
新的一年到来。谁家的爆竹声响得久、烟火放得多,喻意这户人家兴旺发达。一时间,爆竹
声铺天盖地在群山回响,绵延不绝;黑暗的天空被焰火点亮,璀璨夺目,把年三十夜推向高
潮!
这几年回乡过年,有时我一个人回去,有时是带着妻儿回去;弟弟也偶尔带着弟媳回去;
父亲长年病着,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家里有个病人,气氛难免有些压抑,年夜饭常吃得寡淡
无味。斟上酒祭祀,遇弟弟也回去过春节的时候,为了烘托节日气氛,兄弟俩也喝上三两杯,
浅尝则止,索然无味。隔壁的其敏表哥每年年夜饭吃得早,这几年常叫我去陪他喝酒,说与
几个儿子喝不起兴,有我这个省城去的“客”,才能喝得尽兴。表哥礼数繁多,先是与他喝
几杯,再安排三个儿子、媳妇,甚至于孙子分头向我敬酒,最后他还要作“总结”,几巡下
来,常是一二十来杯酒下肚,让我醉意朦胧。这边还没喝完,屋下的其兵表哥又来邀了,说
年三十夜,我这个贵客不能只光顾一家,他家那儿怎么也得去喝杯新年酒。又跟随着去,同
样的礼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喝得昏天黑地,不知身在东西南北矣!
饭罢哪里还守得了夜,开得了“财门”,连有些串门来想见见我的寨邻都无暇顾及,早
早地就去见周公,任凌晨“开财门”铺天盖地的爆竹炸响,我昏沉沉地,一觉即到天明。
家父自 2007 年摔伤致残,行动多有不便,故土难离,不愿外出,母亲守着他;每年回
去,想到父母不辞辛劳把我们兄弟三人养大,到了老年,妹妹远嫁他方,我们兄弟又在贵阳
生活,家中只剩下他们两位老人留守,唯有寂寞相伴,心底未免郁郁于怀;前年秋,家父因
病去世,春节回去陪母亲,百年老屋,只剩下母亲一人,人去屋空,触目伤怀,叫人情难自
禁,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
母亲去年已到贵阳与我一起生活,快要过年的时候说是要回乡料理些事,还吩咐我别回
去过年,她在乡下过完年即回来。因此,猴年的除夕,我没有回乡去,留在贵阳过。年三十
夜,与岳父母,还有岳父弟弟一家及襟兄等,一大家子人,满满的两桌席,酒也喝了不少,
幸而未醉。妻带着女儿在国外旅游,回到自己家里,我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屋子,听那窗外
新年的爆竹声阵阵炸响。
我是一只倦飞的鸟,此刻,故乡远隔千山万水之外,感知不到故乡年三十夜的欢腾。城
里人的爆竹是图个喜庆,也没个讲究,常是没来由地有一挞没一挞地乱放。
于是,在年三十夜,我一个人,听了城市半宿七零八落的爆竹声。
(有删节)
4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提及乡下关于年三十夜的说法,引出对家乡风俗的介绍,也为下文写作者
这几年回乡过年做好铺垫。
B. 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倦飞的鸟,而前文作者醉酒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作者觉得回乡来回奔波太累,自己也已经远离家乡,不想回乡。
C. “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写出了作者对无法陪伴双亲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
也寄托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D. 文章前后写到年三十夜的爆竹,乡下的“铺天盖地”而城市的“七零八落”,前后形
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身在城市作者内心的冷清。
47.文章第 2 段介绍家乡年三十夜的风俗,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8.作者笔下的“年三十夜的爆竹”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
【答案】
46.B
47.①让读者对作者乡村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引出行文线索“年三十夜的爆竹”。②
家乡年三十的风俗,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承载,既展示了家乡的淳朴民风,也传达出乡民
对新年美好的祝愿。③承上启下,照应了文章标题“年三十夜的爆竹”;又为下文表哥们热
情请我喝酒做好铺垫。
48.①“年三十夜的爆竹”既是庆祝节日的风俗,也是行文的线索。②“年三十夜的爆
竹”传达了亲人团聚欢乐及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③“年三十夜的爆竹” 寄托了作者对
亲人及故乡深切的怀念之情,亲情牵绊,乡土情结是永恒主题。④“年三十夜的爆竹”也是
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载体,作者赋予它深刻的文化内涵。⑤“年三十夜的爆竹”在乡村热
闹,在城市则稀落,触发人们在现代城市文明之下,对乡土文化、传统民俗远离进行深刻反
思。
【解析】
46.试题分析:文章末尾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倦飞的鸟,文中提到“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
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
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
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的作用。
48.试题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
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
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
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收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此题答题的关键点是
结构上答出线索的作用,内容上答出是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对亲人及故乡深切的怀念之情、
是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载体、触发人们在现代城市文明之下,对乡土文化、传统民俗远离
进行深刻反思。
十七、【18 届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小题。
百年震柳
梁衡
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
约在百年前,1920 年 12 月 16 日晚 8 时,在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
震级 8.5,裂度 12,死 27 万人,震波绕地球三圈,余震三年不绝,史称环球大地震。是日
晚 8 时,忽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霎时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
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
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 所
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 237 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
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
田畴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
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
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
立在空谷之中。
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蹲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
纵横交错,遮住了半道山沟。但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
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半个树中间可穿行一
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
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
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的树龄已经有 500 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 400 岁的高龄,
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 100 岁。
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
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却找不到一丝的年轮。
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
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
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过后,它又慢慢
地挺了过来。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
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
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
所以柳树常被人用作多情的象征。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贺知
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西北的气候寒冷
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
秋天落叶最迟的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柳树
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
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
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
而不折。
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 27 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
而不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一百年了,它站在这里,敞开
胸怀袒露着伤痕;又举起双臂,摇动着青枝。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9.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不仅概述了海原地震的发生过程,而且还详细描述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
坏,为下文表现“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作铺垫。
B. 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详实的数据,比如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地裂缝的长度、
古柳的树龄、遇难的人数等,是为了增强文章叙事的真实性。
C.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惨不忍睹”的丑进行
对比,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
D. 本文格调昂扬,文笔凝练,“山移、地裂、河断、城陷”简洁准确概括了地震的强度,
而“阳光暖暖地抚慰”“细雨轻轻地冲洗”则充满了生命的温暖。
50.文章第五段插入关于柳树的介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1.震柳作为“活化石”给后人带来什么样的意义和启示?请根据文本分析探究。
【答案】
49.D
50.①说明原因。第五段介绍柳树的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
原因作进一步补充交代。②丰富内涵。文章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俗、诗句等,使文章内涵更
加丰富,文学性更强。③照应上文。文章前四段集中写震柳经历强震而不死,第五段则对柳
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
51.①“百年震柳”是灾难的见证者,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②震柳是顽强生
命力的象征,面对灾难不要灰心丧气,而应坚韧不拔,顽强坚守。③启示后人,生命具有惊
人的力量,它可以创造奇迹,拥有生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
【解析】
49.试题分析:A 项,“为下文表现‘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作铺垫”理解错误。强调
地震的巨大破坏,
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
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
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
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51.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题目,探究的是“震柳“的启示,答题的重心是“震柳”
的特征,然后根据“震柳”的特征谈启示,震柳的特征是“是灾难的见证者”“坚韧不拔,
顽强坚守”“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启示“生命具有惊人的力量,它可以创造奇迹,拥有生
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
相关文档
- 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语文第十二次模2021-06-0713页
-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2021-06-0715页
-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2021-06-074页
-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2021-06-075页
-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2021-06-079页
-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筛选并整2021-06-078页
-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散文阅读2021-06-079页
- 福建省漳州市 2017 届高三语文毕业2021-06-0717页
- 2020-2021年新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2021-06-076页
- 2018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默写常见的2021-06-0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