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5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异域人生10扼住命运的咽喉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蚜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0 扼住命运的咽喉 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 自己的努力来决定。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决定了他生命的长度、高度和亮度。贝多芬更是 如此,面对接踵而至的不幸,他发出了不屈的呐喊:扼住命运的咽喉。 美 字 体 我 要 扼 住 命 运 的 咽 喉 , 绝 不 屈 服 ! 赏美文 贝多芬之魂属于人类 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这是一个庄严、肃穆,值得永久记住的日子。 1827 年 3 月 26 日,暴风雪夹杂着几声闷雷,震撼了整个维也纳。此时,贝多芬走向了他生命 线谱上的最后一个休止符。这是整个人类的失去。 据说,一个人的死法,是他一辈子怎样活过来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他一生道路的顶峰和总结。 如果我们把贝多芬的历程看作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交响曲,那么他临死前的表现和气度,就是最后 乐章的激越轰鸣。 音乐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生命本身又何尝不是时间的艺术?贝多芬生命的最后休止符比他任何 作品中的休止符都更完美,更具感染力、生命力,这也是对本身的超越。在凝固的一刹那,一切 声音都戛然而止,但余音却在人们心灵深处回荡。 贝多芬的作品,往往是超越自己的,这也是为了引导后面更为壮丽的崛起,此处总是充满了创 造力和想象力,充满了种种深意和内涵。在我的心目中,作为一个聋人音乐家的贝多芬,能谱出 如此令人难忘的交响乐,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更是无法比拟的。也因此我认为他是有史以来最伟 大的音乐家、艺术家。 让一个聋人来谱曲,除了靠心灵的颤抖外,还能靠什么?靠心灵谱出来的曲子,能让你渐渐地 沉淀出永恒的自信力,而且能升华为风雨不蚀的信仰,转变成谁也侵占不去的精神财富。贝多芬 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并且成了挺起腰板站着生活的强者,他用他的音乐教会了懦弱者生的勇气和 胆识;教会了精神跪倒的人用独立的头脑忽地站起来;教会了欠缺意志和耐力的空虚心灵奋发向 上。 今天,我们每每欣赏贝多芬的乐曲时,都可以看成是对贝多芬之魂的纪念和崇敬。他用自己的 经历告诉了人们:“这个世界不是意志颓废者的,也不是跌倒了就站不起来者的,而是永不服输者 的。”只要有蓝天白云,就有写不完的人生命运,就有站着永不倒的贝多芬之魂,就有贝多芬的不 朽之作。这是因为他的乐曲是他用生命谱写的。 贝多芬是永远读不完的。因为他的灵魂、他的思想、他的音乐,在历史上将永垂不朽,并给人 类以严肃的思索。 现在,让我们全人类为贝多芬之魂脱帽致敬吧! 1.晚年的贝多芬有一次听到一位朋友弹奏他的《C 小调三十二变奏曲》。听了一会儿, 他问道:“这是谁的作品?”“你的。”朋友回答说。“我的?这么笨拙的曲子会是我写 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啊,当年的贝多芬简直是个傻瓜!”歌德评论席勒的话,完全 适用于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变化,在成长。我每次看到他时,总觉得他的知识、学问和 见解比上一次进步了。”有一时期,贝多芬甚至想毁掉他青年时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莱苔》 和《降 E 大调七重奏》。这绝不是偶然的,像贝多芬这样,真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 非”了。 2.贝多芬将近而立之年时就有了失聪的先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为此不祥之兆而感到 惴惴不安,这是可想而知的。一时间他竟想到了自杀。贝多芬不断地谱写出大量的音乐作品。 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对当时音乐观众所喜闻乐听的音乐的关注日渐减少。但是他却在不 断地获得成功。贝多芬快到 50 岁时已经完全耳聋。结果他不再登台演出,甚至变得更加孤 独怪癖。他并不像先前那样多产,而且作品也给人以佶屈聱牙之感。那时他主要是为自己和 一些理想的未来观众而作曲。据说,他曾对一位批评家说,他的作品“不是为你而是为未来 的一代而创作的。” 如果说这位超乎时空的最富有天才的作曲家饱尝了失聪的辛酸,不如说那就是对命运的 一种最无情的嘲弄;如果说贝多芬不顾失聪的痛苦,以一种超人的毅力继续保证了作品的质 量,那么这就是一种鼓舞人心的、近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功绩。但是事实比想象的还要出人意 料:实际上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岁月里,谱写出的乐章超出了他早期作品的水准。一般人认 为他在晚年的岁月里创作的作品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杰作。他 1827 年在维也纳去世,终年 57 岁。 [写作运用]适合“创新”“进步”“坚强”“抗争”“战胜自我”“身残志坚”等话题。 听贝多芬田园交响曲 这是一部用文字难以描述的诗篇,又是一幅用眼睛看不见的图画,现在就让贝多芬那优 美动人的乐曲带着泥土的芳香和大自然的回响,伴随着我们的脚步漫游那恬静的田园风光 吧! 在一个散发着花香和弥漫着薄雾的春晨,清爽而湿润的空气,漂浮在一片白桦林里,一 阵几乎感觉不出的微风吹过,轻轻地抖动着缀满露珠的树叶,随着苏醒的小鸟清丽的欢歌声, 展示出新的一天的开端。 一辆轻盈的马车从高高的河堤上穿过,欢快的马蹄踩着路面的碎石,发出清脆的、错落 有致的声音。透过那岸边绵延的丛林远远望去,奔跑的马车在茂密的枝叶缝隙中时隐时 现…… 我们来到溪畔,灿烂的阳光拨开遮住它的云朵,把生命的光芒投射到林中的空地。 我仿佛躺在宁静的溪畔的树荫下,听那风笛和羊群在亲切叙谈,远处草丛中昆虫发出了 唧唧声,群鸟在空中尽情地起舞,那岸边的垂柳亲吻着平静的水面,唤起了碧波无限的深情, 那一圈圈惬意的涟漪,像少女羞涩的回眸,一扭头,又悠悠地流向了远方。我,又仿佛躺在 岸边的草地上,自由地呼吸清新的空气,看着那闪光的小溪的胸膛中映出朵朵白云的天空。 在这使人陶醉的柔色里,我,品尝着青青的草叶,凝视着深邃的天穹,思念着遥远的故乡。 在这个深秋季节,人们带着丰收的喜悦,带着土地刚刚耕耘的慷慨的报酬聚集到这里。 姑娘们披着节日的盛装,用歌声来洗涤辛勤的汗水,用舞蹈来庆贺一年一度的收获,这是一 个热烈而又令人激动的场面。歌声,像洪水冲破了用舞蹈筑起的堤坝,淹没了狂欢的人群, 席卷了周围的村庄……突然,远方传来了雷声,恐怖的乌云笼罩着大地。天空,越来越黑; 乌云,越压越低;……逼迫着聚会的人们四散而去,紧接着,一声巨响,霹雷唤来了风暴, 树木在狂呼怒啸的暴风攻击下弯下躯干顽强地挣扎着,不时地在狂风的喘息中挺起抗拒的腰 杆。 暴雨,携带着耀眼的闪电,像无数锋利的刀剑,撕裂天空的帷幔,刺进大地温暖的胸膛, 大地不甘示弱,率领怀抱中的所有生灵,奋起迎击,使咆哮的暴风雨在呼号中不断受阻、减 弱……渐渐地,雨停了,风止了,天空的云层中开始透出金色的光柱,像上帝伸出千万只温 暖的手在爱抚受伤的大地。那浑浊的小溪漂浮着忠诚的花瓣、果实、树叶等,缓缓地流向远 方。两岸的树木用它们的残枝不断地挥舞着,仿佛是在告别,又仿佛是在哀悼,没有衰亡, 便没有生机。 经过暴风雨的洗礼后,一切都苏醒过来。羊群,重新围到了牧人的身边,倾听那悠扬的 牧笛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远方的森林中,露出了教堂的红色尖顶,传来了浑厚的钟声。鸟 儿,又歌唱起来,宁静的田野,在阳光中显得更加辉煌灿烂。大地的乳汁,使树木重新萌出 枝芽,世界又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在今天,文化正成为一种产业,这就意味着它要进入市场,与其他产业进行公平竞争, 没有吐故纳新....的情怀,就很难在残酷的市场上立足。 ②美国纽约市一所高中的学生罗瑞克极具表演天赋,把历任总统的表情模仿得栩栩如... 生.,他把“山寨”照片放在网上后,获得无数粉丝。 ③要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防止已经化 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 ④那个生得如玉琢一般的小男孩,这时候雀跃着步子,粉墨登场....,一会儿努眼,一会儿 张舌,引爆了观众的笑点,忽然开口一唱,深润的童音立即震惊了全场。 ⑤在大学宿舍里,数他性格最为直爽,甚至口无择言....,虽然也触伤过不少室友,但是大 家还是喜欢他的一片童真,宛如山上流出的泉水,净人心神。 ⑥峰会期间,国内古镇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及省市专家、相关领导,与来自全国知 名历史文化名镇的 30 余名代表齐集一堂,就古镇保护和开发问题各持己见....。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②④⑥ 解析:①“吐故纳新”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此句讲文化要进入市 场参与竞争,面临新的挑战,必须要吸收新的、好的东西。“吐故纳新”用在这里正确无误。 ②“栩栩如生”形容生动、形象、逼真,跟活的一样,强调描述的对象是没有生命的,多用 于形容雕塑、画像等。这里使用错误。③“死灰复燃”指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原比喻失势的 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词语使用正确。④“粉墨登场” 多指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亦指单纯的登台表演。这里指演出,使用正确。⑤《孝 经·卿大夫章》有“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意思是一个人的言行都符合法度,无须选择, 形容一个人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类似于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个地方属于误用。⑥“各持己 见”一般用在对立的语境中,多含贬义。词语褒贬不当。在此句中应改为“各抒己见”。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 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B.2016 年,国务院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 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 C.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 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D.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 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解析:本题从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等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 项,结构混乱, 可将“成功发射”提到“自从我国”后。B 项,成分残缺,可在“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 点生产批发企业”后加“的要求”,在“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后加“的 规定”。D 项,结构混乱,一面对两面,可将“的雄厚”去掉,并在“当地”后加“的”。 答案:C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创业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 推动发展,______,________。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 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 中间,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试想一下,如果 13 亿人的创新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那将 给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A.不仅要解放社会生产力,更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B.既要解放社会生产力,又要社会创造力的解放 C.靠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更要靠解放社会创造力 D.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解析:①从语言逻辑看,后文表达中心为“创造力”,添加语句的语义中心也应为“创 造力”,因此应选择“递进”关系的语句。②从句式角度看,选择的句式一致,以保持与其 流畅。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某读者在收到作家的著作后回信:老师,您寄奉的新作已经收到,拜读之后受益匪 浅,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B.今天我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感到万分荣幸;评委老师的点评让我 受益匪浅,谢谢大家的聆听! C.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寻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 如有拾到者,请迅速还我。” D.您的鼎力相助使我获得比赛的成功,送您一点礼品以示感谢,敬请笑纳! 解析:A 项,“寄奉”自己向别人寄东西,敬辞。B 项,“聆听”认真的听,下级对上级。 有敬辞色彩,应用“倾听”。C 项,“请迅速还我”语气过于强硬。 答案:D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手 2016 年 10 月 13 日下午,瑞典文学院宣布 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著名摇滚、民 谣歌手鲍勃·迪伦,表彰其“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这是诺贝尔 文学奖第一次将奖项授予“非文学界”人士。 鲍勃·迪伦 10 岁时便自学了口琴、钢琴和吉他,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大学期间, 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物·迪伦为艺名签约哥伦比 亚唱片公司。 1961 年,鲍勃·迪伦从明尼苏达大学辍学,前往纽约,去追寻美国“民谣之父”伍迪·格 思里,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鲍勃开始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执着地相信自己是其中的一 员。他让诗歌走出文学殿堂,以一种大众的视角重新来到民间歌谣中,以现代音乐形式进行 传播,从而让诗歌又恢复了那种万人传唱的生气。他创作了一首美国民谣史上的经典作品《大 雨将至》,这首歌第一次将民谣和诗歌结合了起来,开启了流行歌曲的新面貌,以至于牛津 大学最权威的“诗歌教授”里克斯认为迪伦“堪与最伟大诗人同列”,迪伦的歌词就是他的 诗,年轻人在他的歌声和歌词中沉溺! 1965 年,鲍勃·迪伦第一次以一种接近摇滚的方式来表现民谣,被当时的听众视为民 谣界的叛徒,但今天,这摇滚民谣已在美国蔚然成风。 鲍勃·迪伦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你想要写的歌曲源于生活。”1963 年到 1964 年间, 他写下一首又一首关于黑人民权运动、关于反战、关于青年对时代的困惑与焦虑的歌曲。如 迪伦创作的著名歌曲《答案在空中飘扬》,提问发人深思,影射美国越战,在当时成为整个 民权运动的圣经,鲍勃·迪伦的歌曲关乎民权、关乎爱情、关乎政治、关乎宗教,内容厚重 真实,远离虚幻,让内容僵化的传统民谣走进了新时代,并开创了民谣的辉煌岁月。 迪伦全身心融入生活,关注历史,这让他写出的歌词能够震撼他当时所生活的年代,经 久不衰。他的歌词不是简单的流行话语,他以丰沛的诗意和真挚饱满的词汇来表现人性、叩 问人生,他用一生的创作阐释了人类生命的意义,他的歌词跨越了国界! 20 世纪 70 年代,鲍勃·迪伦开始涉足其他诸多领域。鲍勃·迪伦曾出版过他的歌词合 集,他还是位优秀的传记作者,2004 年鲍勃·迪伦的自传《像一块滚石》出版,一路畅销; 他的回忆录《编年史》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1971 年他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小 说《塔兰图拉》;自 1994 年以来迪伦已出版了 6 本画作,他的绘画作品也曾在大型艺术画廊 中展出过……2008 年,鲍勃·迪伦获得第 92 届普利策文学奖。 诺贝尔奖组委会常务秘书萨拉认为,鲍勃·迪伦的诗词可以和古希腊诗人荷马和莎孚的 作品相媲美。1997 年,鲍勃·迪伦第一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此后的 1998 年到 2002 年 间,鲍勃·迪伦每年都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迪伦得到过包括格莱美奖、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奖项。2012 年 5 月,迪伦获 得了由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2010 年 2 月他受邀参加奥巴马夫妇在白 宫组织的纪念民权运动的大型音乐会,但他对唱歌之外的事情丝毫不感兴趣,不参加演出前 的宴会,也不愿和自己级别最高的粉丝奥巴马拍照留念,他只给了奥巴马一只苍老的手和一 个微笑。 有关诺贝尔文学奖该不该颁给歌手鲍勃·迪伦成为各国人民争议的话题。《纽约时报》 撰文写道,“瑞典文学院选择一位流行音乐人赢得世界文学界最高的荣誉戏剧化地重新定义 了文学的边界,引发了对歌词是否与诗歌具有同样艺术价值的讨论”;畅销小说《十九分钟》 的作者乔迪·皮考特尖刻地写道,“我为迪伦高兴,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也可以获得格莱美音 乐奖?” 在迪伦获奖的消息公布后,瑞典文学院称一直联系不到现年 75 岁的音乐人鲍勃·迪伦。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 22 日发送电邮请求鲍勃·迪伦的发言人拉里·詹金斯对获奖做出回应, 但截至 23 日发稿时仍未得到回复。有消息说,迪伦目前正在巡回演出。 鲍勃·迪伦是个不平凡的人,他一直在举办他的“永不停息的巡演”,迄今为止,他发 了 40 多张音乐专辑,创造了 20 世纪最令人难忘的经典歌曲。 也许,鲍勃·迪伦不需要诺贝尔奖,但诺贝尔奖需要鲍勃·迪伦! (摘自《新华网》,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在 1895 年 11 月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 产设立“诺贝尔奖基金会”,文学奖是其中之一,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 佳作品的人。 ②《时代杂志》:“鲍勃·迪伦所创作的歌词是优雅的,他所关心的课题是永恒的,不管 在哪一个时代,都只有少数诗人的影响力可以超越他。”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鲍勃·迪伦自小就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大学期间就对民谣产生兴趣,最终开启 了美国民谣时代。 B.作为歌手,鲍勃·迪伦开启了流行歌曲的新面貌,其歌词如诗句一样为人称道,这 使他被公认堪与最伟大诗人同列。 C.由于鲍勃·迪伦在歌词、传记、回忆录、小说、绘画诸多方面的贡献,他获得第 92 届普利策文学奖。 D.本文撷取鲍勃·迪伦人生的若干片断,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等方法来塑造人物 形象,体现了主人公的不平凡。 解析:A 项,从鲍勃·迪伦“前往纽约,去追寻美国‘民谣之父’伍迪·格思里”知道, 他没有开启美国民谣时代。B 项,“堪与最伟大诗人同列”是牛津大学最权威的“诗歌教授” 里克斯的个人观点。C 项,2008 年,鲍勃·迪伦获得第 92 届普利策文学奖的原因原文没有 表述,属于强加因果。而且,上文绘画也不属于文学范畴。 答案:D 6.鲍勃·迪伦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对原文简单的划分,概括全文的事件,然后从事件中提取传主“兴趣广泛, 拼搏进取”“努力开拓,具有创新精神”“淡薄名利,心态平和”“持之以恒,奋斗不止”的 品质。 答案:鲍勃·迪伦的美好品质:①兴趣广泛,拼搏进取。鲍勃·迪伦爱好民谣、摇滚, 还涉猎传记、诗词、绘画、小说等领域。②努力开拓,具有创新精神。鲍勃·迪伦开启了流 行歌曲、摇滚民谣新风貌、新时代。③淡薄名利,心态平和。鲍勃·迪伦不与奥巴马拍照留 念,不关心各种荣誉,有一颗平和的心。④持之以恒,奋斗不止。鲍勃·迪伦发了 40 多张 音乐专辑,并在诸多领域获得不凡业绩,现年 75 岁还在巡回演出。 7.面对颁奖争议,你觉得歌手鲍勃·迪伦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请结合材料谈谈 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原因,分析原因是先分析“诺贝尔奖”的宗旨, 然后分析传主在文学方面取得的巨大的成就,创作的优秀的作品,最后列举事例。 答案:鲍勃·迪伦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 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鲍勃·迪伦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作了优秀的作 品:①鲍勃·迪伦将民谣和诗歌结合起来,出版歌词合集,其歌词跨越了国界。②鲍勃·迪 伦是优秀的传记作者,其回忆录《编年史》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发表超现实 主义小说《塔兰图拉》,获第 92 届普利策文学奖。③牛津大学最权威的“诗歌教授”、《时代 杂志》等都给予他很高的赞誉。 三、创新语用 8.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自我实现者的行为几乎总是表现出手段和目的的界限泾渭分明。一般来说,他们① ____________________ , 手 段 则 相 当 明 确 地 从 属 于 目 的 。 然 而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研究对象经常将对其他人来说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的 经历和活动视为目的本身,这就使情况复杂多了。他们较常人更有可能欣赏纯粹的“做”本 身;他们常常既能享受“达到”的乐趣,③___________。 答案:①关注于目的 ②这种说法过于简单 ③也能欣赏“前往”本身的愉快(意思对 即可) 9.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400 多年前山东省某市庞庄村人开始做麦秸手编,可见,该市历史悠久,文明程度较高。 早期编织的物品主要是草囤子,草囤子俗称“气死猫”,意思是无论猫怎么折腾也打不开草 囤子,吃不到里面的食物,这说明猫身体瘦弱,对草囤子无能为力。后来编织的品种越来越 多,种类达 5 大类 35 种,多是日常生活用具。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产品档次较低的原因, 麦秸手编工艺开始没落,现在编织麦秸的只剩下本村十几个年过花甲的老人。 ①该市历史悠久,文明程度较高并非一定就是做麦秸手编而形成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猫打不开草囤子,吃不到里面的食物不一定是因为身体瘦弱 ③麦秸手编工艺 开始没落不一定只是由于产品档次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