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1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点 3 传记类文本
时间:40 分钟 分值:31 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2 分)
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
1911 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父亲专制而保守,在萧红初中毕业以前,就为
她订了婚,毕业后不再让她上学。这样,她的接受教育及自由婚姻的权利过早地被剥夺了。周遭房客的女
人、农妇,和她们的女儿,以不断重复着的险恶的命运呈示给她。她感到恐怖。出于叛逆和反抗,萧红离
家出走,流浪生活。这使她由一个地主的女儿沦落为流浪者、穷人,进而构成她命运的全部,包括文学的
命运。萧红的文化身份自然生成了两个视角:一个是女性,一个是穷人。
从写作第一个小说《王阿嫂的死》开始,萧红就把她的文学,献给了“永远被人间遗弃的人们”,其
实也就是穷人和妇女这两部分人。众多穷苦女性的受难与惨死,在萧红笔下,更多的是来自她们的丈夫、
婆婆、尊长,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歧视、侮辱和迫害,来自文化压迫。但是,萧红并不作抽象的描述,而是
把不幸和死亡联结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每一个网眼都透出人类的愚昧。萧红说过,文学就是跟人
类的愚昧作斗争。
萧红在尝试创作时,曾经接受过左翼政治的影响,但在一生的写作过程中,基本上弃除了意识形态的
规训,而坚持个人的自由写作。在她那里,穷人与女性的双重视角,充满着人本主义色彩,与当时建基于
阶级斗争理论的中国左翼文学是很不同的。
萧红与文学史上以表现乡土著名的右派作家,如废名、沈从文等人也有根本的不同。废名笔下的中国
农村不曾出现压迫、苦难与挣扎,他写的是现代的“世外桃源”,恬淡、空灵,周作人称之为“梦想的幻
景的写相”。沈从文在一些作品中虽然也写及农村的苦痛,但是,他和废名同样喜欢制作牧歌情调,说到
底,它源自东方的一种文人情结。
萧红没有这种文人气,她直接介入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没有距离,没有创作家的所谓“美学观照”,
她把自己也烧在那里面。
即便是女作家,在写作中也未必一定用女性视角观察和处理生活。比如张爱玲,在她叙述的时候,她
是冷静地旁观着的,使用的是“第三只眼”。五四时的涂女士、卢隐,都是持女性视角的,但也跟许多知
识分子作家一样,缺少穷人的视角。像萧红这样兼具了穷人与女性视角的“复眼”者,在中国现代作家中,
恐怕是唯一的。
英国作家,女性主义者伍尔芙说:女性的风格是自由的风格。拿这句话来概括萧红的写作,是最恰当
不过的了。萧红的自由的风格,表现在她对社会和人生悲剧的诗性书写上。同时,她将小说散文化,逶迤
叙来,无边地伸展,只需忠实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通过自由联想连缀起来,而无需依赖虚构的
想象。
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学生机勃发。鲁迅曾经为《生死场》作序,赞赏作者的描写的细致、明丽和新
鲜。胡风写了读后记,称作“不是以精细见长的史诗”。他认为作者把一种女性的纤细感觉与非女性的雄
迈的胸境相结合,在女性作家中是独创的。
萧红同聂绀弩谈文学时,曾经这样说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
西,一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她不承认小说有所谓“范式”或者“顶峰”,不同意对她的小说的散文化写法的批评意见。她坚持自己。
五四之后的一代作家中,萧红因袭的负担最小,她的文学资源主要来自新文学传统,这个传统刚刚形
成,说不上深厚,但因此也就最少腐朽和保守的东西;它是现代的,开放的,尊重个性与自由的,这就给
她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带上更多的个人天才的特点。
(摘编自林贤治《回首看萧红》)
相关链接
①她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独特的
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促
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
(徐晓红《论萧红的小说创作》)
②《生死场》是描写东北人民愚昧麻木的,是描写东北大地苦难生活的,是描写整个民族痛苦遭遇的,
但更是描写东北人民对自身的拷问的,更是描写东北大地对“生”的追求的,更是描写整个民族对“自
强”的渴望的……阅读萧红的作品能够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这些对于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们如何不断奋
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今天我们再读萧红的意义所在。
(刘勇《今天为什么再读萧红》)
(1)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萧红写作“自由的风格”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 分)( )
A.萧红的小说有别于传统的叙事模式,是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边缘文体。
B.《生死场》是表现民族苦难的,阅读这样的作品会激发、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
C.萧红的小说大多源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使得她的小说具有自传小说的特点。
D.萧红认为小说没有一定的范式,认为作家是各式各样的,作品也是各式各样的。
答案 B
解析 “《生死场》表现民族苦难”主要是从萧红作品内容出发,“激发、增强读者的忧患意识”则
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谈阅读萧红作品的感受,这些表述均不符合题干中所说的萧红写作的“自由的风
格”。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A.萧红认为“文学就是跟人类的愚昧作斗争”,所以她的小说以塑造愚昧的人物形象为主,并予以
批判,以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
B.萧红的文学创作受到当时多种思想的影响,尤其深受左翼政治思想的影响,使她的写作更多地关
注底层的穷苦人民。
C.萧红和许多女作家一样,并不以女性视角观察生活并进行创作,因为她们想要尽可能冷静客观地
叙述,以避免过多融入自己的私人感情。
D.萧红的作品在今天仍有重要的价值,除了超前的文体风格外,主要还在于她作品中所描写的苦难
和“自强”的渴望,会促使今天的人们奋进。
E.萧红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自然是因为她左翼作家、女作家的身份,但更是因为她超
越了这些身份,最终形成了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的风格魅力。
答案 DE
解析 A.“她的小说以塑造愚昧的人物形象为主”没有依据;B.原文只说受到左翼思想的影响,但
不能称为“深受”,尤其是后来“弃除了意识形态的规训”;C.萧红是以女性视角观察生活并进行创作的。
(3)为什么说萧红是“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因为她是唯一兼具穷人视角与女性视角的作家;②她的创作不像左翼文学作家那样受意识形
态的规训,也没有其他作家的文人气;③她的小说兼具女性的纤细与女性的雄迈,在女性作家中是独创的;
④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⑤她是少有的过着贫穷、流浪生活的作家;⑥她的文学创作是献给穷人
和妇女的。(每点 1 分,答出五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 从题干来看,本题的关键词是“独一无二”和“贫民”。“独一无二”主要从她的创作特点进
行分析,如她的写作视角和“萧红体”等。而“贫民”则主要从穷人视角和她的生活是贫穷的,她的创作
也是献给穷人和妇女等角度分析。
二、文言文题组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试题。(19 分)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司徒崔浩以《国史》之被收也,敕允为诏,自浩已下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
允持疑不为,频诏催切。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允曰:“浩之所坐,若更有余衅,非臣敢知。
直以犯触,罪不至死。”世祖曰:“无此人忿朕,当有数千口死矣。”浩竟族灭,余皆身死。
高宗践祚,司徒等皆受重赏,允既不蒙褒异,又终身不言。其忠而不伐,皆此类也。而允谏言帝从容
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左右以待之。礼敬甚重,晨入暮出,
或积日居中。
有上事陈得失者,高宗省而谓群臣曰:“朕有是非,允常正言面论,至朕所不乐闻者,皆侃侃言说,
无所避就。朕闻其过,而天下不知其谏,岂不忠乎!汝等在侧,曾不闻一正言,不自愧乎?”遂拜允中书
令。有司..曰:“允虽蒙宠待,而家贫布衣,妻子不立。”高宗怒曰:“盍先言?今见用,方言其贫。”是
日幸.允第,惟草屋数间,布被缊袍,厨中盐菜而已。
高宗重允,常不名之,恒呼为“令公”。“令公”之号,播于四远矣。高宗崩,显祖居谅暗[注],乙浑
专擅朝命,谋危社稷。太后诛之,引允禁中,参决大政。允曰:“臣闻经纶大业,必以教养为先。请制郡
国庠序..。立博士取博关经典、世履忠清、堪为人师者,学生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谨、堪循名教者。”显祖
从之。郡国立学,自此始也。允秋月巡境,问民疾苦。至邵县,见邵公庙废毁不立,乃曰:“邵公之德,
阙而不礼,为善者何望。”乃表闻修葺之。劝民学业,风化颇行。后允以老疾,频表乞骸骨...,诏不许。卒,
年九十八,谥“文”。
(选自《魏书·高允传》,有删改)
[注] 谅暗,指帝王居丧时所住的房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
左右以待之
B.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
左右以待之
C.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
左右以待之
D.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
左右以待之
答案 C
解析 文言断句要先推断句子大意,再结合断句的一般规律,如“帝”“或”“事”“允”这些词可
判断,同时据“帝从容听之”一句即可确定本题正确答案是 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本文中的“有司”与《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及《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中的“有司”一样,均指专职官吏。
B.封建时代皇帝亲临某处,叫“幸”;受皇帝宠爱,也叫“幸”。本文“是日幸允第”的“幸”与
《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幸”都含有这两个意思。
C.“庠序”,指古代乡学,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后泛指学校,如《寡
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庠序”就是指学校。
D.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称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本文
的“乞骸骨”和《张衡传》“上书乞骸骨”中的“乞骸骨”意思一样。
答案 B
解析 B.“都含有这两个意思”错,都只有第一个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高允为人正直,敢于直谏。司徒崔浩因《国史》案被判灭族,高允进谏,认为崔浩对朝廷虽有触
犯,但判罪过重,宜轻判。世祖最终听从了高允的建议。
B.高允尽职忠君,受帝礼敬。高允忠诚而不自我夸耀,很多情形都如此,并且得到皇帝高级别礼遇
和尊敬,有时早晨进宫晚上出来,有时连日居住在宫中。
C.高允一心为公,清贫廉洁。高允身为高官,可家里贫穷得如同百姓一样,妻儿都无以为生,家中
只有几间草屋、粗布被子和粗布做的袍子,厨房中只有咸菜。
D.高允重视教育,劝民学业。高允认为治国大业必须以教育和培养为先导,建议在郡府设立学校;
他巡视邵县时鼓励百姓学习学业,使风俗教化盛行起来。
答案 A
解析 A.错在“世祖最终听从了高允的建议”。世祖只是听从了高允的部分建议,赦免了其他人的
连坐之罪,从“无此人忿朕,当有数千口死矣”“浩竟族灭,余皆身死”可以看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朕有是非,允常正言面论,至朕所不乐闻者,皆侃侃言说,无所避就。(5 分)
译 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曰:“邵公之德,阙而不礼,为善者何望。”乃表闻修葺之。(5 分)
译 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我有过失,高允经常以正直之言当面辩论,说到我不乐意听的,都理直气壮地说,不加回避。
②(高允)于是说:“邵公贤德,使之受损毁又(不修复)对它不尊敬,行善的人还敬仰什么呢。”于是
上表使皇帝知晓并(请求)修复邵公庙。
解析 文言翻译要先确定关键词,之后串联成句,注意补充省略成分,努力使翻译的句子语意通顺,
本题涉及的关键词有①“是非”,偏义复词,过失。“面”作状语,当面。“侃侃”理直气壮。“避就”
偏义复词,回避。②“阙”,使动用法,使之受损毁。“礼”,尊敬。“何望”,宾语前置,敬仰什么。
“闻”,使动用法,使之听闻。
参考译文
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司徒崔浩因《国史》案被拘捕,世祖下诏令高允撰
写诏书,自崔浩以下共一百二十八人全部夷灭五族。高允怀有疑问而没有拟写诏书,世祖频频下令急切地
催促办理。高允请求再次拜见皇上,然后再撰写诏书。世祖叫他前去,高允说:“崔浩所犯的罪,如果还
有除著述《国史》之外的别的什么罪行,那不是臣胆敢知道的。(崔浩)凭秉笔直书对朝廷有所触犯,罪还
不至于处死。”世祖说:“如果没有这人(高允)对我不满,就该有数千人死了。”崔浩最终被判处灭族,
其余人仅身遭杀戮。
高宗即位以后,司徒等人都受到皇帝重赏,高允既没有受到特殊的褒扬嘉奖,又始终不发一言。他忠
诚而不自我夸耀,都像此类情形。而高允的进谏之言,高宗从容静听,有时有冲撞冒犯之处,皇帝不忍再
听下去时,就让身边的人将他扶出去。遇有不便当朝劝谏的话,高允就请求私下进见,高宗知道高允的心
意,就在屏风旁迎接并等待他。高允得到很高的礼遇和尊敬,有时早晨进宫晚上出来,有时连日居住在宫
中。
有人上书陈述政治得失,高宗察看奏章后对群臣说:“我有过失,高允经常以正直之言当面辩论,说
到我不乐意听的,都理直气壮地说,不加回避。我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而天下人不知他在规劝,这难道不
是忠心吗!你们在朕左右,我不曾听到一句正直的话,你们就不愧疚吗?”于是高宗任命高允为中书令。
有官吏说:“高允虽然蒙受圣上恩宠,但家里贫穷得像百姓,妻儿都无以为生。”高宗怒道:“怎么不早
说,现在被朕重用,才说出他家境贫困。”当天,高宗来到高允家中,只有几间草屋,粗布做的被子和粗
麻做的袍子,厨房中只有咸菜而已。
高宗敬重高允,通常不呼他的名字,常称为“令公”。于是“令公”之号传遍四方。高宗去世,显祖
居住在守丧的地方,乙浑专权独揽朝政,图谋危及国家。太后杀了他,召请高允到朝廷参与谋断大事。高
允说:“我听说筹划治国大业,必须以教育和培养为先导。请在郡府兴建学校。录用博士应是博通涉猎儒
家经典、世代忠贞清白、能为人师表的人,学生挑选郡府中家世清白、品行美好谨慎、能遵循礼教的人。”
显祖听从了他的意见。郡府成立学校,就是从此开始的。高允秋季巡视疆界,询问百姓疾苦。到了邵县,
发现邵公庙塌毁而未重新修建,于是说:“邵公贤德,使之受损毁又(不修复)对它不尊敬,行善的人还敬
仰什么呢。”于是上表使皇帝知晓并(请求)修复邵公庙。之后,鼓励百姓学习学业,风俗教化很是盛行。
后来高允因年老多病,屡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皇帝不许可。高允去世,时年 98 岁,谥号为“文”。
相关文档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0语言运用之2021-06-078页
- 高考语文 优秀作文大全 息者,生也2021-06-071页
- 2020_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2021-06-0735页
- 2021届高考语文新题型——信息类文2021-06-0716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021-06-075页
-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兴安杜鹃可以2021-06-074页
- 2018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面对善2021-06-073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4写作2021-06-0715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大题现2021-06-078页
- 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三扫描版2021-06-0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