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0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7-2018高中语文专题二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第4课鲁周公世家试题苏教版选修史记蚜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4 课 鲁周公世家 1.通假字 (1)太公、召公乃缪.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坠天之降葆.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其璧与圭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周 公 藏 其 策 金 縢 匮. 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王少,在强葆..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武王蚤.终,成王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周 公 乃 自 揃 ( 剪 断 ) 其 蚤. 沉 之 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故 中 宗 飨. 国 七 十 五 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作 《 立 政 》 , 以 便 百 姓 。 百 姓 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岁则大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唐 叔 得 禾 , 异 母. 同 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成 王 ) 乃 泣 , 反. 周 公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穆”,虔诚 (2)同“宝”,宝贵 (3)同“馈”,奉送 (4)同“柜”,柜子 (5) 同“襁褓”,包裹婴儿用的被子和带子,代指极年幼 (6)同“叛”,背叛 (7)同“早”,早 早地 (8)同“爪”,指甲 (9)同“享”,享有 (10)同“悦”,高兴 (11)同“熟”,丰收 (12) 同“亩”,代指土地 (13)同“返”,这里是“召回”的意思 2.一词多义 (1)戚 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未可以戚.我先王: (2)克 武王克.殷二年: 禹为人敏给克.勤: (3)国 慎无以国.骄人: 周国.大恐: 曰吉,遂国.之: 答案 (1)亲戚/感动 (2)战胜/能 (3)封国/国都/建都 3.虚词归纳 其 我以其.璧与圭归: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 王其.无害: 自今后其.无缪卜乎: 惟朕小子其.迎: 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 答案 代词,那些/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推测,可译为“当,可以”/语气副词,表推 测,可译为“恐怕”/语气副词,表肯定期望,可译为“一定”/语气副词,表未来时,可译 为“将” 4.古今异义词 (1)用事..居多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久为小人..于外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明日..,武王有瘳。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古义:主持朝廷政事。今义:行事。 (2)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3)古义:地位低的人。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4)古义:现在上天。今义:说话时的这一天;现在,目前。 (5)古义:简便易行。今义:(性情或态度)谦逊,和蔼;(文章)浅近易懂。 (6)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 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 (1)东.伐至盟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史策.祝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密靖..殷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曰吉,遂国.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诸侯咸服宗.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词作状语,向东 (2)名词作状语,用简策 (3)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4)使动 用法,使……安定 (5)使动用法,使……返回 (6)使动用法,使……安定 (7)名词作动 词,散布流言 (8)意动用法,把……当作国都 (9)意动用法,以……为臣,把……当作臣 子 (10)意动用法,以……为宗,把……当宗主 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维长终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异于群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宾语前置句 (2)状语后置句 (3)判断句 (4)判断句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刚接受三位先王之命,让您只须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之计,别无他虑。 (2)周公死后,成王也谦让,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 (3)为政不简便易行,人民就不会亲近;政令平易近民,人民必然归附。 背景展示 鲁,始建国于公元前 11 世纪,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 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到第 33 位国君顷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 256 年, 为楚所灭。 周公,名姬旦,亦称叔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后世 尊为周公;他辅佐武王灭商,建西周王朝,“制礼作乐”,有功而受封于曲阜,虽然他未到封 地而留佐武王,但其封国在鲁,又称鲁周公。周公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 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做出了巨大贡 献。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 今在中华民族文化理念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 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世 家 《史记》中的“世家”实际上是为诸侯作的传记。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所以把为 他们作的传记叫做“世家”。从西周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先后称霸称雄,盛 极一时,用“世家”体裁记述这一情况,是非常妥当的。司马迁把孔子和陈涉也列入“世家”, 算是一种例外。将孔子列入“世家”反映了当时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将陈涉列入“世家”, 把他的功业和商汤流放夏桀、周武讨伐商纣、孔子创作《春秋》相提并论,将他写成震撼暴 秦帝国统治、叱咤风云的伟大历史英雄,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史记》中共有世家 30 篇。 1.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1.脉络梳理 鲁周公世家 以身质为武王祈福,武王病愈 代成王摄政当国,不避流言 平息管、蔡、武庚、淮夷之反 建都洛邑,还政于成王 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 作《立政》,以便百姓 立德立功立言 2.初读感知 周公旦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在历史上建立了怎样的功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周公旦是一个“立德立功立言”的道德楷模,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 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主要功绩:(1)辅助武王剪灭殷商;(2)质代王死临危摄政; (3)平定叛乱营建洛邑;(4)还政成王制礼作乐。 1.全文对周公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试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与侧 面描写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面描写内容:①幼年时代笃仁纯孝,②辅佐君王忠心耿耿,③牺牲私利义无反顾, ④代理国政忍辱负重,⑤平定叛乱坚定果断,⑥辅佐成王鞠躬尽瘁,⑦治理国家仁爱尽职。 侧面描写内容:①风雷示警,金縢书感动成王;②原始察终,后世愧对周公。 2.周公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千百年来感动着后 世的有识之士,成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2)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了数百年后孔孟儒家学 说的形成,奠定了我国“文明礼仪”之邦的思想文化基础。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司马迁对鲁周公的崇敬景仰之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司马迁正是饱含着激情来塑造周公形象的,详尽赅赡地叙述了周公的一生:幼年时代 的笃仁纯孝,平定管蔡分裂叛乱时的坚定果断,牺牲个人时的义无反顾,代理国政时的忍辱 负重……司马迁用与主人公性格相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语言,娓娓道来,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胸 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司 马迁对周公的崇敬景仰之情。 4.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露那些腐朽没落的统治者的丑恶本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用周公的品德与后世的无道君臣进行对比。(2)用鲁国的所谓“洙泗礼仪之邦”的 高雅招牌与鲁国后期统治者的淫乱、凶残、猥琐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从而尖锐深刻地揭露 了某些统治者斤斤于揖让之节的表面形式,而讽刺其荒淫之欲、诛杀之能的极度虚伪行径, 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和高度现实主义精神。 孔子曾称赞周公曰:“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周公, 其达孝矣乎!”(《礼记·中庸》)孔子在其年老体衰之时,甚至慨叹道:“甚矣吾衰也!久矣 吾不复梦见周公!”可见孔子非常推崇周公。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为什么对周公极 为敬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学说多来源于周公制礼作 乐。孔子曾不远千里,从当时的鲁国到京都来求教周礼。而周礼则是周公在摄政期间,为新 统一的王朝制定的一套典章文物制度,史称周公“制礼作乐”。可以说礼乐之制是中国最早 的、较完备的法典。同时,礼乐之制也是儒家之源。周公的思想影响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 余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孔子特别倾慕周公:“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可以 说孔子是周公的隔代传人,而周公则可谓儒家的“先驱”。 1.课本素材 点击素材 招贤纳士,才能成就伟业 鲁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他为国纳才、求 贤若渴的所作所为影响了一代代“治国平天下”的英才。曹操曾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的诗句,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招纳贤才,创立了千秋功业。 运用示例 试想,从古到今,有多少帝王因为选贤授能、“兼听”,而开创了一个个太平盛世。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终有三国鼎立;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后来刘 邦的强兵壮马。而又有多少帝王因为轻信谗言、“偏听”,而使国家走向衰落、灭亡。楚怀王 亲小人远贤能,怒疏屈原,楚国不久就走上了亡国之途。 2.课外素材 方祖岐赤子之心抒真情 长路逐梦,真情流露。近期,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上将创作了 10 篇以“乡愁”为主 题的散文作品。2016 年 4 月 26 日,20 余位文化界专家、学者在古城南京围绕方祖岐的文章, 展开了热烈地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方祖岐的散文,用生命体验表达感恩心态,以自我 重塑表达忠诚信仰,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现实针对性,展现了将军赤子对 国家、对民族命运的深深思索。 方祖岐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局面。在他的乡愁画卷中, 既有对中华大地上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回忆,对鸦片战争、太 平天国、辛亥革命等的追问,也有对当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民生等各个领域 现实课题的关注,更有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畅想。方祖岐以经 历作笔,以深情为墨,让思想之舟激荡在中华民族苦难与辉煌的历史长廊之中。 选材感言 信仰、信念、信心。方将军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和重塑,戎马生涯铸就了他特殊的 人生情怀。在他笔下,处处透露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和对 国家、民族未来的坚定信心。对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台湾回归 祖国怀抱、革命优良传统继承、贫困人口脱贫等一系列现实课题,信心满怀,铿锵有力。 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 谈忠诚 黄宗羲曾经说过:忠诚是人生的本色。左拉说过:忠诚是通向荣誉之路。① 为什么人们给忠诚那么高的评价呢?原因就是忠诚自古以来就是人的立足之本,生存之 道,成功之路。 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北上伐魏,为了让蜀后主刘禅在他不在身边时不昏庸执政,导致 内忧外患,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出师表》,②表文中,他透彻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语重心 长地劝诫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要“开张圣听”,“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忠诚二字在他 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他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决心。陆游都发出了“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感慨,这是对君主的忠诚。 南宋时,朝廷腐败,金军压境,内忧外患,就在这危急存亡之秋时,岳飞率领岳家军殊 死反抗,他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百姓爱戴,因此大 败金军,令金军闻风丧胆,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虽说他最终被昏庸的高宗以莫须 有的罪名杀害,但他的精神却流芳百世,这是对国家的忠诚。 然而,忠诚不只是对君主、对国家忠诚,更是对知识、对事业的忠心。③ 居里夫人为了科学研究,不怕自己身体被辐射侵害,住在简陋屋棚里亲自冶炼废渣数年, 终于研究出了造福人类的放射性元素——镭。这便是对事业的忠心,对理想的追求。 忠诚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老师“春蚕到死丝方 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学者,是科学家,是职员,是学生,是所有为梦想、为目标努力 奋斗的人。④ 是学生,就要对学习忠诚;是职员,就要对事业忠诚;是恋人,就要对爱情忠诚;是政 客,就要对国家忠诚;是科学家,就要对科学忠诚;是人,就要对梦想忠诚! 只要认定去做某事,无论贵贱、好坏,一定要对它忠诚,我们要做忠诚的实践者、守护 者,要让忠诚贯穿我们的心中! 思悟要点 ①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提示 本段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引出本文论点“忠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②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提示 举例论证,证明了分论点:对君主的忠诚。 ③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 本段为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④本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提示 运用排比手法举例论证,增强语势,充分证明了本文论点。 课时作业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 B.无坠天之降葆命 C.成王少,在强葆之中 D.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 答案 D 解析 A 项“归”同“馈”。B 项“葆”同“宝”。C 项“强葆”同“襁褓”。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 傅:辅助 B.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放:放走 C.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D.岁则大孰. 孰:同“熟”,丰收 答案 B 解析 放:流放。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无以”相同,两个“反”也相同 B.两个“无以”相同,两个“反”不同 C.两个“无以”不同,两个“反”相同 D.两个“无以”不同,两个“反”也不同 答案 D 解析 无以:两个词,无,“不要”;以,“因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反:同“返”,召 回/造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告纣之.罪于天 ②使管叔、蔡叔傅之. ③以旦代王发之.身 ④子孙骄奢忘之. ⑤尔之.许 我,我以其璧与圭归 ⑥发书视之.,信吉 ⑦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⑧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 ⑨使太保召公先 之.洛相土 ⑩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 A.①③/②④⑥⑧⑩/⑤/⑦⑨ B.①③⑨/②④⑥⑧/⑤/⑦⑩ C.①③⑦⑨/②④⑥⑧/⑤/⑩ D.①③⑦/②④⑥/⑤⑧/⑨⑩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字用法的辨析。①③句中“之”是结构助词“的”;②④ ⑥⑧⑩句中的“之”作代词用,并且都是作它前面的谓语动词的宾语;⑤句中的“之”用在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⑨句中的“之”是动词,“到”的意思。 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B.奸神命者乃旦也 C.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 D.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分析与判定。A、B、C 三项均为判断句。D 项是一般的陈述句。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 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 “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 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 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 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 以国骄人。”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武王既崩. 崩:天子死 B.于是卒.相成王 卒:始终 C.周公戒.伯禽曰 戒:告诉 D.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当:主持 答案 C 解析 戒:告诫。 7 . 文 中 画 波 浪 线 的 句 子 凝 为 成 语 是 ____________ , 用 以 形 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捉(握)发吐哺 延揽人才而操心忙碌的样子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 季、文王交代。 (2)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 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 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 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 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 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左杖黄 钺,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诸侯不 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 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 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纣反 走,登鹿台,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群公奉明水,卫康叔封布采席,师尚父牵牲, 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 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 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莱侯来伐, 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 国。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 太史公曰: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 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 固大国之风也!(节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有删节)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 倾:推翻 B.逆旅..之人曰 逆旅:客栈 C.未能集.远方 集:平定 D.自泰山属.之琅邪 属:属于 答案 D 解析 属:连接。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果遇太公于.渭之阳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 填然鼓之. C. 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D. 太公闻之,夜衣而.行 吾尝终日而.思矣 答案 D 解析 D 项均为连词,表修饰。A 项介词,在/介词,表被动。B 项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音节助词,不译。C 项连词,来/介词,用。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尚曾经穷困,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西伯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 卦辞说能够得到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西伯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吕尚。 B.文王死后,武王即位。九年,武王想继续完成文王的大业,东征商纣察看诸侯是否云集 响应。兵至盟津,各国诸侯不召自来有八百之多。 C.吕尚到齐国后,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挥渔业盐业优势, 因而人民多归附齐国,齐成为大国。 D.司马迁认为齐地从泰山连接到琅琊,北至大海,沃土两千里,因而那里的人民心胸阔达 而又深沉多智,这些都是由于吕尚的圣明。 答案 D 解析 原文为“其天性也”,而 D 项却误以为“这些都是由于吕尚的圣明”,属于强加因果。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 法太公的基本策略。 (2)我听说时机难得而容易失去。这位客人睡得这样安逸,恐怕不是去封国就任的吧。 (3)广盛博大呀,的确是大国风貌啊! 13.齐太公做了哪些工作,奠定了齐国强大的国力基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挥渔业盐业优势。 参考译文 太公望吕尚,是东海边的人。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吕 尚曾经穷困,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西伯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 “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西伯于是出猎,果然在 渭河北岸遇到太公,与太公谈论后西伯大喜,说:“自从我的先君太公说‘定有圣人来周, 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的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吕尚为“太公望”, 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周西伯昌从羑里脱身归国后,暗中和吕尚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 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太公的基本策略。 周西伯为政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诗人称道为受天命的文王。西伯 又讨伐了崇国、密须和犬夷,大规模建设丰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多半是太 公谋划筹策的结果。 文王死后,武王即位。九年,武王想继续完成文王的大业,东征商纣察看诸侯是否云集 响应。军队出师之际,被尊称为“师尚父”的吕尚左手执持黄钺,右手握着白旄誓师,说: “苍兕苍兕,统领众兵,集结船只,迟者斩首。”于是军队到达盟津。各国诸侯不召自来的 有八百之多。诸侯都说:“可以征伐商纣了。”武王说:“还不行。”班师而还,与太公共同写 了《太誓》。 又过了两年,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武王又将征伐商纣,占卜一卦,龟兆显 示不吉利,风雨突至。群臣都害怕,只有太公强烈地劝武王进军,武王于是出兵。十一年正 月甲子日,在牧野誓师,讨伐商纣。商纣军队彻底崩溃。商纣回身逃跑,登上鹿台,于是被 追杀。第二天,武王立于社坛之上,群臣手捧明水,卫康叔封铺好彩席,师尚父牵来祭祀的 牲口,史佚按照策书祈祷,向神祇禀告讨伐商纣罪行之事。散发商纣积聚在鹿台的钱币,发 放商纣囤积在钜桥的粮食,用来赈济贫民。培筑加高比干的坟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把象 征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迁往周国,修治周朝政务,与天下人共同开始创造新时代。上述诸事 多半是采用师尚父的谋议。 此时武王已平定商纣,成为天下之王,就把齐国营丘封赏给师尚父。师尚父向东去自己 的封国,边行边住,速度很慢。客舍中的人说他:“我听说时机难得而容易失去。这位客人 睡得这样安逸,恐怕不是去封国就任的吧。”太公听了这话,连夜穿衣上路,黎明就到达齐 国。正遇上莱侯带兵来攻,想与太公争夺营丘。营丘毗邻莱国。莱人是夷族,趁商纣之乱而 周朝刚刚安定,无力平定远方,因此和太公争夺国土。 太公到齐国后,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挥渔业盐业优势, 因而人民多归附齐国,齐成为大国。太公死时一百余岁。 太史公说:我到齐国,看到齐地从泰山连接到琅琊,北至大海,其间沃土两千里,那里 的人民心胸阔达而又深沉多智,这是他们的天性。由于太公的圣明,树好立国根基,由于桓 公的盛德,施行善政,以此召集诸侯会盟,成为霸主,不是顺理成章吗?广盛博大呀,的确 是大国风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