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5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5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环境情节练含解析

  • 4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5: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环境情节 【基础训练】 1、(17 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像飞一样 立夏 “对了,岛上有汽车吗?”说这话的时候,我和阿龙正坐在一艘晃晃悠悠的小木船上。 去蜈蚣岛的客船每周仅一班,我等不及,让阿龙花钱雇了一条小船。 “哪有!”阿龙哈哈笑了,“本来就没有,现在更不会有了。” 毕业后这些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从学生时代就无比向往的海岛。公司欲开发大型荒岛 求生项目,需要一个岛,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老同学阿龙。 阿龙来自舟山群岛,是我们班唯一来自海边的同学。在他的描述中,大大小小的岛屿像 玉米粒似地随意撒在大海上,而他小时候居住的蜈蚣岛,有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类、固定在礁 石上的贝类、沙滩上爬得飞快的螃蟹、滩涂泥洞里探头探脑的跳跳鱼,还有岛上高高低低的 石屋,渔船拢洋时码头上遍地白花花的鱼……这些场景从善于讲故事的阿龙口中讲出来,在 我的脑中构筑了一个如梦境一般神奇的世界。 阿龙接到我的电话就说:“你们可以去蜈蚣岛啊。” “拜托,我找的是荒岛,蜈蚣岛人丁兴旺,放百八十个人进去活 100 年都不成问题, 还搞什么求生训练啊。”我笑着说。 阿龙说:“唉,如今的蜈蚣岛,就一荒岛,你去了就知道了。” 船一靠岸,果然看到一片错落有致的石屋建在山上,却不见人烟。阿龙说,岛上的人基 本上都迁到陆地或者大岛上去了,现在只剩下几个老人不愿离开,还住在老屋里,他们的家 人每周用客船送些吃的用的过来。 环岛一周,我欣喜异常,这正是我想要的岛。可是走得人都快虚脱了。阿龙说,我带你 找个地方喝口茶坐一会儿。就这样,我见到了阿优婆,老人 70 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乱。 我夸她屋子里的那些旧家具、院子里的大瓦缸……我确实从内心里喜欢这些老东西,怀旧又 精致。她很健谈。一只小黑狗乖巧地伏在她脚边打瞌睡。阿龙告诉我,阿优婆的儿子在大岛 上买了房子,但她死活不肯搬。阿龙指了指脑袋,说阿婆一辈子没出过岛,有点固执,是个 老脑筋。儿子带来的新玩意儿全被她扔在一边。媳妇有一次烫了头发来看她,也被她狠狠骂 了一顿。所以现在儿子媳妇也不大愿意来了。我很惊讶,一辈子没出过岛,是我无法想象。 是的,虽然阿优婆颇为热情,但我感觉得到,她不喜欢我的时装、我的卷发、我的眼影、我 的口红。我也不喜欢她,不喜欢她的封闭,以及言语中对岛外世界的抵触。 紧张的汇报、考察之后,老板最后拍了板,我们的荒岛求生营地终于可以规划建设了。 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联系好登陆艇运了一辆越野车和一辆卡车到岛上。 我驾驶越野车在海边疾驶,突然发现前面有个蹒跚的背影,是阿优婆。我下车,让她坐 上我的车,想送她回家,然而她并不搭理我,漠然地转头便走。我开车继续前行,突然有个 小黑点从路边冲出来,我一个急刹,吓出了一身冷汗。是阿优婆的小黑狗,冲着汽车吠叫。 我从梦中惊醒了。没有海,没有阿优婆,我躺在宾馆的床上,远处传来几声狗叫。我再 也无法入睡,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做那样的梦,但那个蹒跚的背影让我久久难忘。我想,若 我带着一大帮时尚的男男女女,打破这个岛的平静,对于阿优婆这样的老人会意味着什么? 第二天,我和阿龙来到阿优婆家。把我们在这个岛上想做的事,说给阿优婆听。我想, 即使阿优婆不能理解,让她狠狠地骂我一顿,也能让我的心里好受一些。 然而,阿优婆对我们说的似乎挺有兴趣。她说,这个活动好啊,海里全是宝,以前最苦 的时候,我们岛上也没饿死过人。海里可以钓鱼,海边可以捡海螺,泥涂里有跳跳鱼、小螃 蟹。人是饿不死的,就怕你们城里人吃不起苦。我得寸进尺,邀请阿优婆坐车去参观我们的 求生基地。阿龙在一旁摇着头说,阿优婆从来没出过岛,也没见过汽车,她不敢坐的吧。但 是阿优婆竟然同意了。她走到汽车前,小心地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车身,脸上带着孩童般 的好奇。 我驾驶越野车在海边疾驶,放下车窗,打开音乐,海风扑面而来。副驾驶座坐着阿优婆, 满脸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她说:“真的很快啊,像飞一样。” (选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中的“我”是线索人物,由于“我”寻找和考察,才引出阿优婆这一人物,情 节才得以发展;同时,小说还用“我”的时尚来衬托阿优婆的传统。 B.阿龙在小说中不可或缺,没有他,“我”找不到蜈蚣岛并且不会决定把荒岛求生的 项目建在岛上;没有他,我见不到阿优婆。总之,没有他,故事无法发展。 C.阿优婆生活在一个原本热闹但已日渐冷清的荒岛,尽管外部世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但她仍固执地想重复原来的生活方式。然而变化是趋势,谁也得面对。 D.我邀请阿优婆坐我的车回家,但她不搭理我,漠然地走了,连她家平日里看起来乖 巧的爱打瞌睡的小狗都对我不友好,冲着我的汽车吠叫,吓出了我一身冷汗。 E.阿优婆生活的蜈蚣岛是处在飞速发展环境中的很多海岛的缩影。它们曾经人丁兴旺, 但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世界改变着它们的曾经和未来,小说的主题令人深思。 【答案】BD 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内容、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 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①读全文;②抓标题;③辨文体;④ 找线索;⑤理层次。解答本题,考生要紧密结合文本,抓住文章中细节,判断选项对错。 (2)小说的第四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回答。 【答案】(内容)写出了蜈蚣岛曾经的特点:景象神奇,人丁兴旺。②(情节)与下文蜈蚣 岛成为荒岛形成对比,使行文有波澜,故事有起伏。③(结构)与阿优婆介绍“海里全 是宝”在结构上相呼应,可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④(主题)有利于突出主题,让人 深思曾经的古渔村在飞速变化的时代大潮中如何走向未来。 【解析】题干问的是“小说的第四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回答。”答题关键词 “第四 段”“作用”。答题应该从人物、情节、主题、表达效果等角度答题。 (3)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 点睛:探讨文本反映得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价 值影响,并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艺术处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 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 探讨其现实意义。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 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 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1)要点须全面;(2)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 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具体步骤: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 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 1……2……3……”,把理由分点罗列。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 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2、(17 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扎西的菜园子 邢庆杰 扎西的菜园子,是来自山东的援藏干部老马帮扶着弄起来的。 扎西本来对种菜不感兴趣,他已经习惯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放牧生涯。可当他看到老马 什么都亲自动手,从翻地、施牛粪、扎棚、育苗,都盯在菜地里干,就不好意思推辞了。扎 西一不好意思,干起活来的时候就特别卖力气。 一转眼就要过中秋节了,老马休假回山东。临走,他对扎西详细地交代了管理菜园子的 方法。回到家后的第二天中午,饭后,老马正斜歪在沙发上看电视,手机响了。他接起来, 就听到扎西急促的声音:“马顾问!马顾问!你快回来吧!出大事了!” 老马的脑袋“嗡”一下就大了!他定了定神,说:“扎西,别着急,慢慢说,哪里出事 了?”“是、是菜园子,菜、菜出事了!”扎西由于激动,有些语无伦次,“毒药,全是毒 药,您快来吧!吓死人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毒药,全是红的,您还是快点来吧!我们一家 都不敢在菜园边住了。” 老马一听,这个问题严重了,现在,他们这个援藏点上的技术人员都回家过节了,只有 自己跑一趟了。 老马坐飞机赶到日喀则,又坐车来到扎西所在的牧区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 来到菜园子门口,扎西不敢再往里走了,他指着里边,战战兢兢地对老马说:“那里, 就是那里,全红了,像血一样红。” 老马只看了一眼,就有种想哭的感觉。那一片红,是刚刚成熟的西红柿。 想到自己大过节的赶了几千公里路奔到这里,只是因为西红柿成熟了,他就有些生气。 但他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怪扎西,西藏这个地方,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以前除了萝卜土豆, 根本就没有别的蔬菜,扎西从来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这是很正常的。 恐怕,大多数生活在偏远牧区的藏族同胞,都没有见过像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内地司 空见惯的蔬菜……想到这里,他感觉到鼻子酸酸的,心里沉甸甸的,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老马摘下一个大大的西红柿,用衣角擦了擦,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然后又摘下一个递给 扎西,说:“你尝尝。” 扎西看了老马一眼,他相信老马不会骗他的,就学老马的样子,狠狠地咬了一大口!顿 时,扎西瞪圆了眼睛,说:“好甜!这是糖菜呀!” 扎西的菜园子丰收了,扎西一家吃不了,就到处送人。 老马知道后,给他打电话说:“扎西!帮你种莱,不是让你送人的,你要去卖,以后, 这就是你的一项家庭收入。” 扎西惊讶地说:“卖?怎么卖?卖东西多丢人!” 老马知道,传统的藏民,现在还保留着以物易物的习俗,他们还不习惯用人民币来交易。 老马就耐心地对扎西说:“扎西,这些东西都是你花力气种出来的,还有大棚、种子等成本, 别人拿去吃,给你报酬是应该的,就像你拿牦牛皮去换青稞一样。” 在老马的说服引导下,扎西终于答应去卖菜了。老马帮着扎西把已经成熟的西红柿、茄 子、黄瓜摘下来,放在几只篓子里,然后绑在了两头牦牛的背上。 扎西要出发了,老马问:“你不带秤吗?”扎西一愣,问:“秤?秤是什么东西?”老 马笑道:“秤是称分量的,没有秤,你怎么按斤收钱?”扎西摇摇头说:“这个你不用管, 我们藏民,良心就是秤。” 扎西骑着马,赶着两头牦牛走了。离这里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集市。 老马望着他宽厚的背影,心想:这些菜,按斤论价,怎么也得卖个百八十块的,不知道 这个憨家伙能不能卖到钱。 老马钻进了菜园子门口的帐篷里,他要等扎西回来。一觉醒来,老马看了看表,已经是 下午六点半了。老马走下山,远远的,就看到扎西赶着两头牦牛回来了。 看到老马,扎西忽然兴奋起来,他不管那两头牦牛了,打马快跑着赶到老马面前,身姿 矫健地跃下马背,有些激动地说:“马顾问,钱,我卖到钱了。”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 把纸币,炫耀般用双手捧到老马面前。 老马一看,这些钱有五十元的、二十元的、十元的、五元的……大约得三百多块。老马 迟疑地问:“这都是今天卖的钱?这么多?”扎西拍拍胸脯说:“是的,都是今天卖的!” 老马禁不住好奇,小心翼翼地问:“扎西,你没有秤,怎么收钱呀?” 扎西说:“菜就放在地上,谁喜欢哪样菜就拿走,拿多少都行,钱也是随便给,给多少 随心……”老马心里一动,茫然地看着扎西问:“这就是你说的,藏民的良心秤?”扎西重 重地点了点头! 老马的眼睛湿润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一段虽然字数较少,但信息量很大,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身份, 并暗示了小说的主旨。 B.文章第二段在描写老马为扎西建造菜园子时使用了“翻地、施牛粪、扎棚、育苗” 等动词,一方面描写建菜园子需要的各种步骤,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老马对种菜的熟 练。 C.这篇小说把人物对话作为叙事的主要方法,通过扎西和老马的语言描写推动故事情 节发展,如小说先写扎西不喜欢种菜到卖力气种菜,再写菜园子的菜成熟和扎西卖 菜。 D.扎西卖菜的钱款从老马预算的百八十块到最终的三百多块,说明藏区百姓为能吃到 新鲜蔬菜不怕花钱,同时也说明藏区现在还十分落后,还需要更多的老马和扎西的 菜园子。 E.文章用“老马的眼睛湿润了”一句作结,内涵十分丰富,表现了老马看到扎西的变 化以及扎西有一项家庭副业并能赚到钱后的激动心情,同时也感动于藏民淳朴、善 良的品格。 【答案】BE 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 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①读全文;②抓标题;③辨文体;④找线索; ⑤理层次。题中错误的选项主要是对小说情节、主题的考查。 (2)小说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1)小说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点明了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扎西”,故事发生 的主要场所是“菜园子”;(2)文章的标题是全文的线索,文章通过扎西对“菜园子” 的态度和看法的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通过“扎西”与“菜园子”的故事, 反映了援藏干部的无私助人,藏区的落后封闭以及藏民的淳朴、善良,从而凸显小说主 体。 (3)小说中“扎西认为成熟的西红柿是毒药”和“卖菜不用秤”两个情节有何深意?请结 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从扎西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可以看出,藏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援藏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加大力度。(2)从扎西卖菜不用称可以看出,藏民还保 留着比较原始的生活习惯,虽然体现了他们淳朴的品格,但在现代经济大潮中,藏民也 要多与外界接触,与时俱进,不能落后于时代。 【解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扎西认为成熟的西红柿是毒药’和‘卖菜不用秤’两个情节 有何深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答题关键词 “情节深意”“结合文章”。答 题应该从人物、情节、主题、表达效果等角度答题。 3、(17 届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贼 崔立 贼悄悄观察了这家已经好久,32 号楼 501 室,确实是没人居住。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贼终于撬开了房门。贼进屋后,关上门,摁亮了灯。 贼惊喜地发现,屋内居然应有尽有。贼想舒服地仰躺在沙发上,却没躺。看来真的是好 久没人住了,房间里已经覆盖了厚厚一层灰,沙发上自然也不例外。 贼去翻房间,翻了好久。贼发现居然没有一分钱,贼忽然想到这屋一定是哪位领导的, 是哪个想求领导办事的老板送的。贼想想,忙乎半天,居然啥都没有,不免有些沮丧。贼看 了看宽敞的屋,又想到自己狭小潮湿的出租房。 于是,贼就有了另一个想法,决定暂对就在这里安家!贼又忙乎了大半天,终于把几间 房都清洗、打扫了一遍。贼伸了伸懒腰,终于可以舒服地躺在席梦思床上了。贼拿着遥控器, 摁亮了挂在墙上宽大的液晶电视,电视很大,贼也曾想过买一台。但贼不过就是想想,贼在 商场见过,要好几万,见过一次后贼就不想去商场了。贼知道自己买不起。贼不敢去想赚多 少年的钱才能去抱一台回家,贼怕想得头痛。 席梦思床软绵绵的让贼想睡觉,太舒坦了,贼伸展手脚把自己摆放得像一只海龟。 门铃竟被摁响了,把贼吓了一大跳,贼直想往床底钻。不过很快贼就镇定下来了。 如果是屋主来了,定是直接开门进的。贼跑到门口,站在猫眼前看,见是一个中年妇女。 贼打开门,说,有事吗?中年妇女说,我是收物业费的,咋老不见你人啊? 贼笑笑,说,没办法,忙啊。又说,多少钱?中年妇女说,120 块。 贼掏了掏裤兜,掏出一张 100.又找了两张 10 块,递给中年妇女。 中年妇女把那张 100 块钞票在走廊的灯光下照了照,然后点点头,收在一个包里,说, 正好啊。贼笑笑说,麻烦你了!中年妇女说,不客气。 贼关了门,轻轻地松了口气。贼走进浴室,正准备脱衣服洗澡。 门铃忽然又被摁响了。贼暗自骂道,他妈的,咋这么麻烦!骂归骂,贼还是跑到了门口, 透过猫眼,见是一名老伯。 贼开了门,说,有事吗?老伯说,我是收水电费的,咋老不见你人啊? 贼笑笑,说,没办法,忙啊。又说,多少钱? 你上月的电费是 3 个字,水费是 2 个字,一共 4 块钱。字数这么少,你不常回家啊? 贼笑笑,说,前段时间出差,刚回来。这个月字数肯定会多的。贼掏了掏裤兜,掏出一 张 5 块,说,就给你 5 块吧,别找了。 老伯说,别,我可是共产党员,党员是绝不贪污的,老伯硬是摸出枚硬币递给贼。 贼笑笑,说,麻烦你了!老伯说,不客气。 贼关了门,关了门口房间的灯。贼终于可以美美地去洗澡了。 洗完,贼又舒坦地躺在软绵绵的床上。贼在软软的床上第一次睡到了大天亮,贼难得睡 得这么舒服。贼睡醒后,还是觉得晚上来安全些,领导要来至多也是白天来,贼白天就去外 面走走逛逛。 贼下楼时,碰到中年妇女,中年妇女向贼打招呼,出去啊?贼朝中年妇女笑笑,说,对, 去上班。贼在小区门口又遇到了老伯,老伯也向贼打招呼,出去啊?贼朝老伯也笑笑,说, 对,去上班。 贼似乎就在 501 室安了家,早出晚归。贼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终于出现了意外。意外就是领导在一个晚上过来了。 领导打开门时,贼还正躺在床上美美地看着电影。贼听到了门被打开的声音,但已来不 及逃跑。因为领导已站在贼面前,领导一脸威严地问贼,你是谁?为什么跑到我家来? 贼一激灵说,你是谁啊?怎么闯到我家来了? 领导眉头皱了皱,还真没人敢和自己这么说过话,领导面色已经变得很难看了,领导说, 你再不说为什么跑到我家来,我就喊人啦! 贼不是领导的下属,所以贼不吃领导这一套,贼说,这些话好像是该我问你的吧? 领导终于忍无可忍,大步跑到门口,打开了房门,喊,来人啊,抓贼啊! 贼也跑到了门口,喊,来人啊,抓贼啊! 很快就有人听到喊声跑来了,其中就有中年妇女和老伯。 领导看见人来了,就指着贼说,大家快帮我抓贼啊! 来抓贼的人却不动。贼也指着领导说,大家快帮我抓贼啊! 来抓贼的人一下就扑向领导,最积极的是中年妇女和老伯。中年妇女和几个小伙使劲把 肥胖的领导摁倒在地上,中年妇女喊,看你不老实,还诬陷人。中年妇女抬起头,朝贼笑笑, 怎么样?物业费没白交吧! 贼笑笑,点了点头,表示感谢。领导被捆绑了起来,押送去派出所,领导看着贼说,有 本事你别跑!站在一旁的老伯甩了领导一巴掌,说,看你不老实,还敢威胁人! 有个小伙踢领导肥硕的屁股,老实点! (选自《中国最好的小小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以“贼悄悄观察了这家已经好久”开头,不仅拉开了故事的序幕,更是为了突 出贼的睿智,为后文贼安然撬开房门入室居住做了充分铺垫。 B.贼为了安心居住,把房间都清洗、打扫了一遍,也心安理得地交了物业费与水电费 并下楼逛逛,这种形神兼备的表演使人物特别符合生活真实。 C.小说擅长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如“老伯甩了领导一巴掌”“小伙踢领导肥硕 的屁股”都表现了人们对领导诬陷并威胁好人的义愤填膺。 D.本文截取一个个片段,情节层层铺垫,结尾意外突转,意料之外的结尾能感染读者, 引发深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答案】D 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内容、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 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①读全文;②抓标题;③辨文体;④ 找线索;⑤理层次。解答本题,考生要紧密结合文本,抓住文章中细节,判断选项对错。 (2)小说中的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 析。 【答案】(1)胆大妄为。他不仅偷主人东西,还“鸠占雀巢”,摇身一变为主人;(2)狡 黠镇定。由偷窃前精心观察、从容应对收费者等情节可知。(3)作者主要采用了语言 描写、心理描写等表现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小说主体部分即是对话。 【解析】题干问“小说中的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刻画这个人 物?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一般按 “XXX 是一个 XXX 的人”的格式写。而分析人物形象主要是概括人物的性格和社会地位、 身份。分析人物的方法大致可归纳为:通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 物性格,通过侧面烘托分析人物性格。 (3)崔立的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比较注重情节的一波三折;而且故事有丰富的意蕴,令 人回味无穷。请简要分析。 【答案】情节的一波三折:(1)小偷偷完东西后不仅不走,反而在此安家。这出乎读者的 意料之外;(2)小偷居然代替主人交 120 元物业管理费和 5 块钱水费,同样让人不可 思议;(3)主人进门,小偷倒打一耙,称主人为小偷,导致二人发生冲突;在小偷与 主人发生冲突过程中,众人一边倒支持小偷,痛打主人,并将主人扭送派出所,主人变 成了贼。丰富的意蕴;贼的角度:(1)得意不可忘形。黑白不可颠倒,恶行终将暴露。 (2)“众人”的角度:要有清明的双眼,不能被假象蒙蔽。其它合理理解亦可酌情赋 分。 点睛:探讨文本反映得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价 值影响,并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艺术处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 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 探讨其现实意义。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 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 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1)要点须全面;(2)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 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具体步骤: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 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 1……2……3……”,把理由分点罗列。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 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4、(17 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丽乡村 芦芙荭 那天早上,他刚进办公室,电视台的总导演就找到他。说,电视台准备拍一部关于乡村 记忆的纪录片。地点选在你老家的那个村子,你得给我们帮帮忙。 他的老家距县城有七十多里,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小山村。村子里的房子、门楼、 院墙以及鸡舍、猪圈、牛栏清一色都是用青石板砌成。虽然没有街道,但户连户、舍连舍勾 连成一片,错落有致,看起来特别美。他虽然离开村子多年,每年总会回去转上几次。这些 年,他在城里盖起了一栋栋大楼,心里却总是割舍不了那些石板房。那里每个角落都有他美 好的记忆。 一听说在他老家拍电视片,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总导演说,是这样的,我们已到你老家那个村子踩过几次景了,一切都满意,唯一缺的 就是人了。 缺人?他有些不明白。 是的。你的老家你知道。这几年村子里的人外出的外出,搬走的搬走。那天我们去村子 里踩景时才发现,偌大的一个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而且都是老人。问题是,我们拍纪录片, 不能拍个空村子吧,那么好的景致,没有人,拍出来又有什么意思呢? 他明白了总导演的意思,可这比出钱的难度还大。 别给我说难。我知道你的能耐,凭你在村里的威信,这事对你来说就不算个事。 送走总导演,他就开始给村子里在外的人打电话。 一开始,大家听说要在老家的村子里拍电视,都兴奋得不得了。其实,每个人的心里还 都装着那个村子。可一说到具体的事情上,问题就来了,有的说生意忙走不开,有的说小孩 要上学得照看,推三挡四找各种理由。 尽管难度大,最终他还是做通了全村人的工作。事情总算定了下来。竟然还有一个意外 之喜。村子里一户准备给孩子结婚的人家,也被他说动,决定将婚礼搬回村子里办。 在摄制组开拍的前两天,他和村里的人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了村子里。 那时孩子们刚好放寒假。为了还原生活,他还特意买来了红辣椒、玉米棒子,将它们穿 起来,挂在各家各户的山墙上。石板墙红辣椒,一下子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过去的岁月。 生活其实是不用导演的。大人们平时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火塘里生起火,围在 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小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自由的小鸟一样,在村子里追来跑 去。偶尔响起一声两声狗叫,村子就一下子活起来了。 电视开拍的第二天,那户给孩子结婚的人家,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场院里摆起了酒席, 全村的人都来喝喜酒。主家还请来响器班子,吹吹打打地热闹了起来。大家几乎都忘了拍电 视的事。 电视片拍得是异常顺利。杀青那天,总导演握着他的手说,多么好的乡村生活呀。唯一 遗憾的是,没有下雪,要是下一场雪,孩子们再在村子里打雪仗,堆上雪人就更有意思了。 送走摄制组的那天晚上,他让老婆将炕烧热,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些年他在外打拼还真 的没有好好睡过一次安稳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真是好呀。 早上起床,他一打开门,外面竟然下起了雪。转过墙角,他却发现,村子里好多人正将 他们带回来的行李往公路上搬。那里停着他们开回来的车。有些手脚麻利的,已经将车发动 了起来。 怎么就不能在村子里过一个年呢?他回过头往村子看去,此时,整个村庄一下子又安静 了下来。雪越下越大,那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要将整个村子掩埋掉。 (选自 2016 年第 23 期《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第二自然段文字属于倒叙,既交代“他”老家的地理位置和村子的概貌,又呼应标 题与开头,自然引出下文的故事。 B.“他”和村民听说电视台要到自己家乡拍摄一部关于乡村记忆的纪录片,都很兴奋, 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村子。 C.“他”家乡村民的艺术素质都较高,不要导演的任何指导就使得电视片拍得异常顺 利,赢得总导演的啧啧称赞。 D.作品有意模糊美丽乡村的具体特点,淡化讲故事的技巧,模糊人物身份、肖像和姓 名,旨在突出故事的典型性。 【答案】D 【解析】A.第二自然段文字属于倒叙,既交代“他”老家的地理位置和村子的概貌,又呼 应标题与开头,自然引出下文的故事。“倒叙理解有误”。B.“他”和村民听说电视 台要到自己家乡拍摄一部关于乡村记忆的纪录片,都很兴奋,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村 子。“都很兴奋的是村民”。C“家乡村民的艺术素质都较高”理解有误。 (2)小说三处写到“雪”(见文中画线句),各自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第一处,雪景以及雪中孩子嬉闹的场景,更能表现出乡村生活的美好。②第二处, 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惊喜和遗憾,推动故事发展,突出人们离乡的迫切心情。③第三处,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失落与迷茫的心情,暗示作品主题。 (3)“美丽乡村”的村民为何“不能在村里过一个年”?这一现象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 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因为村民们不是要到外面做生意,就是已经搬迁到城镇居住,虽然对于依山傍水的 美丽乡村有着美好记忆和诸多不舍,但终究抵不住城市生活的诱惑。这便反映了一个问 题,即现代社会中如何消除城乡差别、建设美丽乡村,如何实现“看得见青山绿水,留 得住缕缕乡愁”。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思想、习俗等也发生了潜移默化 的变化,对于年俗文化的传承也成了一个令国人尴尬而心痛的话题。重拾传统文化,建 设美丽乡村,已经迫在眉捷,值得大家深思。(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是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文本中某个文体结合自身探究类试题,考生首先要从理解 文本内容入手,然后结合内容的理解阐释是的观点和态度。本题可以作答为,因为村民 们不是要到外面做生意,就是已经搬迁到城镇居住,虽然对于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有着 美好记忆和诸多不舍,但终究抵不住城市生活的诱惑。这便反映了一个问题,即现代社 会中如何消除城乡差别、建设美丽乡村,如何实现“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缕缕乡 愁”。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思想、习俗等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对 于年俗文化的传承也成了一个令国人尴尬而心痛的话题。重拾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已经迫在眉捷,值得大家深思。 5、(17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一天晚上,少安回家后不多功夫,就被父亲有点神秘的叫到院子里,把刘玉升要重建 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 “我上了二十块布施。我品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 钱……”孙玉厚咄讷地对儿子说。 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巴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 应该出!” 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咱 又不在乎那么两个钱。万一……” “万一怎?”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我不会出这钱!哪里有什么神神鬼 鬼!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 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虎子这半年已经上 了小学一年级。他很想在外面悄悄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 孙少安怀着一种惆怅而激动的情绪,一个人慢慢遛达着。 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 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 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院子里蒿草长了一人 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叽叽喳喳,飞进飞出,那副篮球架已经 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这就是当年他上过学的地方!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这里上 过学。而现在,他的儿子却不得不离开这地方,搬到曾经喂驴拴马的棚圈里去念书了。这是 历史的耻辱,也是双水村的耻辱。 “不过,你孙少安大发感慨,可又给双水村做了些什么事?”有一个声音突然在内心中 问他。孙少安怔了怔,忍不住仰起脸向天空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仅仅在这一刹那间,某种想 法便不由地主宰了他的意识,他猛然想:是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座学校重新建造起来呢? 连神汉刘玉升都有魄力重建庙坪的破庙,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 一种使命感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使他浑身不由滚过了一道激奋的颤栗! 好,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咱们就唱它个对台戏! 孙少安旋即走出这座颓败的学校院子,转而来到不远处的原二队饲养院。他蹑手蹑脚来 到“教室”窗户前。窗户是临时垒的,栽几根粗糙的木棍,破麻纸被风吹得哗哗价响。他透 过窗户上的破纸洞,看见姚淑芳老师正领着孩子们读拼音。里面黑乎乎的,一股牲畜的粪便 味直冲鼻子。他半天才看见虎子背抄着双手,小胸脯挺着在念拼音。他鼻根一酸…… 孙少安拧转身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他更加迫切地感到,他有责任让孩子们尽快和 这个饲养院永远地告别,重新回到更好的环境中去念书。 他直接去找他的朋友金俊武。俊武听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也很兴奋,立刻表示他将全力 支持他办这件大事。两个人同时还商定,他们也成立一个会,叫“建校委员会”,由少安任 会长,俊武任副会长。少安表示,他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如果剩余下钱,还可以建立“奖 学金”什么的。 当天晚饭后,少安也神秘地把父亲叫到院子里,给他说了他的打算。 玉厚老汉嘴一张,结果连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连敬神的几十块钱都 不愿出,却拿这么一大笔钱修田福堂震坏的那个破学校! 出乎少安意料的是,平时勤俭的秀莲却特别痛快地支持他搞这件事。事情由生病的妻子 最后画了“圈”,就算敲定了。 当天夜晚掌灯时分,少安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静静地环视着 月光朦胧的双水村……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从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直想到 了现在。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往 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 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 了。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 月亮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 不疲倦的歌。 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于是,双水村出现了“今 古奇观”:两个民间组织——以孙少安、金俊武为首的“建校会”和以刘玉升、金光亮为首 的“建庙会”,叫人哭笑不得的是,许多人竟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划线的句子描写的孙少安儿时读书学校荒芜衰败的景象,其作用是勾起孙少安 儿时的回忆和感伤,为下文他决定重建学校做铺垫。 B.孙少安赚了钱后下决心为乡亲们做点事,于是他来到儿子读书的地方,看到由饲养 院改成的小学简陋破败,决定重建他和弟妹们读过书的学校。 C.刘玉升和金光亮集资重建庙宇受到双水村不少村民的支持,孙玉厚老汉也捐了二十 块,这说明当时农村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农民精神生活空虚。 D.这段文字以孙少安目睹双水村小学的破旧而发生的心理变化为线索,重点描写了少 安捐款重建双水村小学的过程,语言朴实动人,富有感染力。 【答案】A 敢有所非议,而不是“精神生活空虚”。D 项应是“以孙少安目睹双水村小学的破旧, 捐款重建双水村小学为线索,重点描写孙少安的心理变化”。 (2)小说中的孙少安是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形象:小说中的孙少安是一位明辨是非、依恋故土、热心为家乡做贡献(或:有社 会责任感、关心教育等也可以)的新农民形象。 分析:①明辨是非,从他反对重建庙宇而决心重建学校一事可以看出;②依恋故土,从他对 家乡的回忆可以看出;③热心为家乡做贡献,从孙少安关心家乡教育,拿出一大笔钱来 重建小学可以看出。 【解析】本题是变相的考查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 加以概括。孙少安的人物形象,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 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明辨是非,从他反对重建庙宇而决心重建学 校一事可以看出;依恋故土,从他对家乡的回忆可以看出;热心为家乡做贡献,从孙少 安关心家乡教育,拿出一大笔钱来重建小学可以看出。 点睛:本题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 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3)小说表现了当时农民的哪些不同的思想观念?并谈谈给你哪些启示。 【答案】思想观念:①以孙少安为代表的先进农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于是投资办教育, 致力建设新农村。②以刘玉升为代表的一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还是十分陈旧,他们只是 希望通过建庙来寄托自己渺茫的希望。③而相当大部分的农民还缺少自己的主张,他们 更多的是观望和跟风。 启示:①真正能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教育。②先致富的人应有使命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才能带领大家,改变贫穷,走向发展。 【提升训练】 1、(17 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家落 马卫巍 老于闯当前最想干的一件事就是写本《百家落村志》,这个想法他在三十年前就已酝酿 好了。老于闯对自己的文笔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他是百家落村公办小学的首任校长,当然, 也是最后一任。在他将要退休的前一年,这所学校被迁到山下与另两个村子的学校合并了。 三年前老伴去世之后,老于闯最喜欢做的就是看山、看云。孩子们在外面城市里安了家, 这个催那个催的让自己去城里享福。老于闯心想:百家落就不能享福?百家落的天蓝着呢, 水清着呢,空气新鲜着呢!所以,他还是留在了村子里。 陪老于闯看山看云的还有李老拐。李老拐一本正经地说:“你说百家落这些人说没怎么 就没了呢?百家落没人,还能叫百家落吗?老张头被他儿子接到城里住了,说是等死了之后 会烧成一把灰,然后往大海里一撒……他永远也回不来了。老冯跟着儿子搬出百家落好几年 了,不知现在死了没有?”老于闯有些伤感,眼前的云彩变得模糊朦胧起来,山风吹过,这 些云朵便飘远了。他叹口气说:“这些人也是云彩啊。” 两个人默不作声了。老于闯在想《百家落村志》开头第一句话怎么写呢?文要开篇,这 头一句是最难的。 老段也来了,有些兴奋地说:“那件事情我想好了,就那么办!”李老拐也凑过来说: “咱们哪天把事办了?”老于闯说:“后天吧。” 说来也怪,在百家落举村要办事儿的前一天,老于闯的脑子里突然冒出来开写村志的灵 感,说是灵感,其实是一种念头,说念头吧,又像是盼头。盼什么呢?老于闯自己也不清楚。 百家落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本来没什么可写的,但真要把村志写好,也不是一件轻松 的事情。短短的几句话,薄薄的一本书,白天思夜晚想,终于小心翼翼地开了头:百家落, 明洪武年三月迁徙而至,时有姓氏四十五家,人口九十有余,故称百家落村。 老于闯的思绪打开了,那些遥远的记忆像洪水一样滚滚而来。在开笔之前,他到祖坟上 烧了纸。那些打着卷儿的灰屑从坟头上直腾腾升起来。老于闯突然看见了他早已作古的祖父 和父亲,他们的脸颊有些温润,像是在大山深处复活而至。老于闯觉得要是祖宗有灵肯定也 会为有一本百家落村志而欣慰。一个村子传承四百年,历经了多少风雨坎坷?一个只有九十 来人的小山村能这么多年延续下来,足可证明这是祖先早就选好风水宝地。老于闯在发黄的 笔记本上洋洋洒洒挥毫文字,半天时间至少写了五六千字。 办事儿的日子来了。赵秀花、老庞头、李老拐、老于闯,几个人结伴到老段家去。村里 只有老段家羊圈里还有一只山羊羔。老于闯说:“今年除夕,咱几个老家伙聚在一起杀只羊 过个年,也算让整个百家落热闹热闹。” 这几个人都进了羊圈。老庞头攥着绳子,慢慢地靠近那小羊羔。说是小羊羔,其实长得 肥壮结实,满身的毛就像盖上了一层雪。它的眼睛明澈清凉,好奇地看着老庞头。当老庞头 把绳子搭在羊羔身上的时候,它才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它轻轻一跃,跳起一轮弯弯的月光, 轻而易举的挣脱了老庞头,并且一头把老庞头顶出去了。 赵秀花赶紧攥着刀子,会同老段和李老拐慢慢呈合围之势把羊羔包抄起来。他们猛的往 前一扑,但身形尚未落地,羊羔又是一跃,它越过李老拐和老段的头顶稳稳地跳上墙头,然 后身形一晃冲到了山路上。 “快追!”老于闯大喝一声,率先追了上去。紧接着,老段,李老拐、老庞头都跑出了 院子。赵秀花一手拿刀也紧赶了过去。 这只羊羔简直把老于闯这帮人的肺给气炸了。“追!咱跟着它一直向山上跑。”于是, 老于闯带领大家向山顶爬去。他们来到山顶时,羊羔正对着远山怔怔出神。路在脚下,而世 界却在远方。羊羔它回头看了看,眼睛里漾起溪水般的一抹清澈,然后冲着太阳沉落的地方 奋力一跃。 老于闯扑通坐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大家伙静静地站在那沉默不 言。山头飘来夕阳的火红之色,映照着每个人的脸颊。 老于闯说:“过了年大伙都散了吧……”他心里想,《百家落村志》是写不成了。大家 都不言语。“再住在这里就没什么意思了。”老于闯站起来拍了拍老庞头、老段和李老拐的 肩膀,又冲着赵秀花说:“走吧,咱下山!”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布局精巧,先写几个老人家商量定下“百家落举村要办事儿”,后文才表明原 来是要宰羊过年,这里制造悬念,使情节波澜起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人物描写惟妙惟肖,生动逼真,灵活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 手法,刻画了百家落村有谋略、有使命感的“领头羊”老于闯的形象。 C.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富有乡土气息,如“百家落的天蓝着呢,水清着呢,空气新鲜着 呢”写出了百家落的幽美宁静,这正是几个老人不愿离开百家落的原因。 D.小说语言富有意蕴,耐人寻味,如文中老于闯感慨“这些人也是云彩啊”,这里的 “云彩”暗喻那些离开百家落,不得落叶归根的老人们。 【答案】D (2)小说重点叙述了百家落几个村民追杀“羊羔”的情节。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羊羔” 这个物象的作用。 【答案】①从形象的角度,小羊羔肥壮结实,眼睛明澈清凉,反衬几个老人年老体衰;②从 情节的角度,小羊羔奋力逃脱追捕,与老人留守百家落的艰难处境作对比,突出老人们 的无奈//从情节的角度看,“羊羔”是“追杀羊羔”情节的核心物象,小羊羔的三次 “一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从主旨的角度,羊羔的“一跃”使村民热闹过年的愿望 落空,预示百家落日益衰败的命运;④从环境的角度,村里只剩一只小羊羔,烘托百家 落的萧条景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的作用,“羊羔”这个物象的作用,需要结合小说人物形象 塑造、情节发展、文本的谋篇布局等方面分析。如从情节的角度,小羊羔奋力逃脱追捕, 与老人留守百家落的艰难处境作对比,突出老人们的无奈//从情节的角度看,“羊羔” 是“追杀羊羔”情节的核心物象,小羊羔的三次“一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点睛:对于人物形象作用题,考生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作答。1.从对人物形象上:烘 托突出主人公性格(性格上对比差异)。2.从对主题上:深化主题(次要人物性格与 主题间联系)。3.从对情节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站在次要人物角度推动故事发展)。 (1)烘托气氛的作用。考生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思考作答。 (3)小说最后一段写到“他心里想,《百家落村志》是写不成了”。老于闯是否应该放弃 写村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不应该放弃。①写村志留下村落历史,可以告慰祖宗;②百家落生 生不息的传承值得记录下来让后人铭记;③百家落风景幽美,生态良好,是一块风水宝 地,值得写入村志,提醒后人代代守护;④写村志是老于闯在贫乏乡村生活里的精神寄 托,值得坚持。 答案示例二:我认为应该放弃。①百家落偏僻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最终会消亡,村志存 在的意义不大;②大部分人离开,村人并不关心村志的撰写,村志难以传承下来;③老 于闯年岁已高,精力不足,靠一己之力难以完成村志;④放弃写村志,老人家的晚年生 活或许会更轻松自在。 2、(17 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阳光路十七号王虹莲 新婚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出去打工了。他们山村的男人几乎全出去谋活路,山上的东西 实在是不能养活他们。 她在家里,种地、养猪、赡养老人,等待着他从远方来寄来的信和钱。 每个月,他都会给家里寄来钱,或多或少。她似孩子一样,跑到储蓄所存起来,舍不得 花掉一分钱。他们文化都不高,写封家书还是够用的。他的字丑陋,可是她喜欢,那字里行 间,满是对她的牵挂和惦念。她也回信,羞涩地表达着惦记。正是新婚,她的每一瓣心花里, 全是那个黑黑瘦瘦的男子。 他的地址她早就背下来了——阳光路十七号。 阳光路,多好听的名字。在那个繁华的大城市,这条路一定是铺满了金灿灿的阳光。何 况,他在来信中说,阳光路是一条非常漂亮的路,绿阴蔽日,碎石铺就,这里条件相当好, 住的是有露台的那种房子,虽然是打工,可并觉得不苦。 于是她的想像就更加完美,问,那阳台上有杜鹃花吗?有水仙花吗?那围墙上青藤爬满 了吗?这种幻想让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感。所以,等待着阳光路十七号的来信成了她最 大的快乐。 她喜欢听他描述外面的世界,那些红白相间的房子,那些穿着漂亮衣服的女孩子,那悠 扬的钢琴声;他还说起过麦当劳,说,什么时候你来,我带你去吃。 但那年的春节,他却没有回来。他说,公司组织去海南旅游,机会难得,还是明年再回 去吧。她逢人便说,我们家男人去海南旅游了,公司组织的。好像公司是个很气派的词,好 像海南是国外一样。 存折上的钱越来越多了,她跟他说,明年你回来,我们一起盖个新房子吧。他们在信上 的计划是那么美好,盖个新房子,买几只小猪仔,再种点玉米,生一个小孩子。想着想着, 她就会甜蜜地笑。 他离开家快两年了,她想他想得快发了疯了。于是她准备动身去找他,想给他一个惊喜。 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她到达了那个城市。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大都市,她一下子就晕了,如 果不是警察帮助,她简直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她把写着“阳光路十七号”的纸条递给警察。 警察说,很远的地方,在郊区呢,离城市还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她呆住,以为听错了,他明 明说是在市中心啊。 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她又打听这个地方,有人指给她说,往前走,那边搭的简易棚子就 是! 她终于看到一块破牌子上写着——阳光路十七号。 那是一块简陋的木牌子,上面有水泥和白灰。她也看到了那些简陋的房子,真是红白相 间,红的砖,上面画着白线。而刚才路过那些漂亮的小区时,她也的确看到了带露台的房子, 听到了钢琴声,可那都是别人的快乐。 旁边的人说,这片大楼快盖完了,这片简陋的房子也快拆除了,这帮农民工也应该回家 了。他们在这儿干了快两年了,为挣钱都舍不得回家,可春节时老板跑了,连路费都没给他 们留。 站在那简陋的房子前,她哭了。她没有去找他,而是又坐三天三夜的火车回了家。 回家后她写信给他:我想你了,回家吧。 一个月后,他带着大包小包回了家,当然,还带着一份不再新鲜了的麦当劳。她让他吃, 他说,你吃,我在外面总吃。她含着眼泪吃完那个叫汉堡的东西,然后说,不好吃,不如红 薯粥好喝呢,怪不得你说吃腻了。 整整一夜,他给她讲外面的世界,一直说阳光路十七号,她听着,在黑暗中流下眼泪。 最后,她握住他的手:因为有你,那条路才叫阳光路。 她一直没有说,她去过阳光路十七号。 那是她一个幸福而心酸的秘密。 (选自《中国青年》杂志,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二段写她“等待着他从远方来寄来的信和钱”,一方面体现了他们原本生活 的艰辛,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她对丈夫的牵挂和惦念。 B.小说结构严谨,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如前文丈夫来信中写到“带露台的房子”“钢 琴声”,与后文写到她遇到的真实情况形成了呼应。 C.女主人公勤劳质朴,看重爱情,她独自在家劳作,并赡养老人;男主人公辛苦节俭, 细心体贴,不断寄钱回家,还用善意的谎言安慰妻子。 D.小说以小见大,透过一对小夫妻的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同时也写出了社会 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彰显了他们卑微生活之中的人性美。 【答案】D 【解析】D.小说以小见大,透过一对小夫妻的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同时也写出了 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彰显了他们卑微生活之中的人性美。“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 不是小说的主题,小说重在赞美人性之美。 (2)小说以“阳光路十七号”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案】①本义:“阳光路十七号”既是他打工的地址,又是他信中经常提到的地点。 ②结构:是小说的线索,作者围绕“阳光路十七号”讲述故事,使情节紧凑集中。 ③内容:“阳光路十七号”的简陋破败和人物心中的美好形成对比,预示着他们夫妻的生活 虽然艰辛但充满阳光,歌颂了美好的人性,凸显追求幸福的主题。 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 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 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 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 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含义的分析注意从 表层和深层的角度进行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作答,深层含义注意结合文 章的主旨作答。 (3)请探究文章结尾划线句的意蕴。 【答案】①那里的条件极差,丈夫的打工生活太艰苦,挣钱太难,她感到心疼,这让她心酸。 ②丈夫怕她担心才把那里描绘得非常美好,才把生活说得非常惬意,这让她感到幸福,因为 她借此发现了丈夫的体贴与真爱。 ③她把去阳光路十七号找丈夫而发现了真相的事藏在心里,不向丈夫透露。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划线句子含义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小说的文本理解,把句子 放在文中去深入的分析,那里的条件极差,丈夫的打工生活太艰苦,挣钱太难,她感到 心疼,这让她心酸;丈夫怕她担心才把那里描绘得非常美好,才把生活说得非常惬意, 这让她感到幸福,因为她借此发现了丈夫的体贴与真爱;她把去阳光路十七号找丈夫而 发现了真相的事藏在心里,不向丈夫透露。 3、(17 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聂耽 聂鑫森 聂耽的这个名字很特别,繁写的“聂”字是三个“耳”,加上“耽”字的一个“耳”, 共有四只耳朵。当年写《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家聂耳,姓名中也是四只耳朵。 聂耽的耳朵大而长,读小学和初中时,伙伴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大耳朵”。他性格内 敛,不喜欢疯跑乱叫,好静,尤好静中读书。初中毕业,他选择了去读中专技校,是“家有 万金不如薄技在身”的古语对他起了作用。 技校毕业,聂耽被分配到一家国营纺织厂当保全工。保全工就是维修工,哪台纺纱机、 织布机出故障了,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和他的工友便提起工具包,立赴现场去处理。待机器 重新运转,他们便如鸟儿归巢,回到保全班的值班室里。 四十多年过去了,聂耽退休了。 但在聂耽临近退休时,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巷中人不能不对他刮目相看。 全国纺织系统的保全工大赛,经过层层选拔,十个优胜者再参加中央电视台决赛,聂耽 居然蟾宫折桂,夺得了冠军!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在一个巨型车间里,几十台纺纱 机、织布机一齐开动,机声喧闹;被蒙上眼睛的聂耽,坐在车间的上端,他能在嘈杂的机声 中,听出哪台机器有了毛病,毛病出在什么地方,百分之百的准确。 现场直播的事,是聂夫人失口说出去的。正好是星期天的上午,全巷的男女老少都在看。 很多特写镜头,都停留在聂耽的耳朵上,又大又长不说,而且在聆听时,耳郭会敏感地扇动, 忽快忽慢,让人啧啧称奇。当决赛结束,评委主任宣布聂耽排名第一时,巷子里响起了经久 不息的鞭炮声。 欢呼之余,大家也有了愧意,几十年来对聂耽了解得太少了。这个功夫聂耽是怎么练出 来的? 聂耽耳朵虽大,却无先天的特异功能,是后天练出来的。练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上 班没活干时,工友们都坐在值班室里等候,聂耽却提一把小凳子坐在车间一角,闭着眼静听 喧闹的机声,身子可以一两个小时纹丝不动,扇动的只是他的耳郭;其二,是他家的小院里, 花树之间立着几个木架子,木架上挂着长短、大小、厚薄不同的铁片、钢条、铜圈,有的还 故意凿出裂纹,一一编上号,聂耽闭着眼坐在台阶上,让家人轻重缓急地敲击它们,他边听 声音边叫出编号的位置,或者干脆只听风声、雨声击打金属的声音,听开花、落叶、虫鸣的 声音。 业余爱好,除听声音之外,便是读各种专业技术书籍和文史方面的闲书,闲书中最钟情 的是《淮南子》、《山海经》、《世说新语》、《阅微草堂笔记》、《幽梦影》之类。 聂耽把获奖的十万元,全捐给了市里的“爱心救助工程”,一个子儿都不留。 与聂耽隔着巷道门对门住的是刘聪。 刘聪四十岁出头,留过洋,现在是一家大医院五官科的主治大夫,在治耳呜、假聋、耳 膜破损等方面名声远播。他对聂耽的超常听力很感兴趣,希望从中找出什么奥秘,或许会有 助于他对耳疾的治疗。可聂耽不乐于与人打交道,令他束手无策。 秋日的午后,聂家的门打开了,聂耽领着七八个小伙子和姑娘,朝巷尾走去。刘聪知道, 这群年轻人是慕名而来的,眼下吃过了午饭,聂耽领着他们去雨湖公园溜达,他便悄悄地跟 在后面。 游柳堤,看水中游鱼历历。过花坞,嗅清苦的菊香。倚八仙桥的红栏,看天上雁字横斜。 然后他们坐进周家山的听风轩,听秋风飒飒。 聂耽的耳郭忽然动了起来,然后用手一指,说:“那阶边的一颗小石子,压住了一只蝈 蝈的腿,它叫得很痛苦。”大家感到很惊异。一个小伙子飞快地跑过去,扒开一块小石头, 蝈蝈嗖地跳起来,很快乐地鸣叫着。 有人问:“聂师傅,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聂耽说:“因为听多了,听熟了。” 坐了一会儿,他们又朝湖心亭走去,有一条宽宽的水上石栈道通向那里。年轻人簇拥着 聂耽:又说又笑。还有三三两两的游人跟在后面慢行,老人的拐杖声,女人的高跟鞋声,孩 子的喊叫声,此起彼落。 走在最后的刘聪,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一个一元钱的硬币,让它垂直落下,硬币掉到石板 上,清脆地一响。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见了钱币落地的声音,都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目光搜索 着发出声音的方位。 只有聂耽什么也没听见,依旧向前走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前半部分详写了聂耽大赛获奖及练耳的情节,对其他事情则一笔带过,一方面 突出了聂耽对工作的热爱,另一方面说明聂耽缺乏自我宣扬意识。 B.小说多次写到聂耽耳朵的特殊之处,一方面起到了线索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了突 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C.聂耽钟情闲书,最喜欢看《淮南子》、《山海经》等书,这样写一是突出了他文学 修养水平高,二是照应上文“不喜欢疯跑乱叫,好静”。 D.“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见了钱币落地的声音”说明当今社会人们对金钱特别敏感,批 判了我们的社会还存在严重拜金主义的现象。 【答案】B (2)刘聪这一人物的出现在小说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1)起到推进情节的作用,正是刘聪的出现,才有了下文用硬币测试聂耽的听力 的情节(2 分)(2)起到深化主题突出形象的作用,通过刘聪的发现,赞扬聂耽敬业、 专注的精神品质。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题干“刘聪这一人物的出现在小说中起了怎样的 作用”,“刘聪”这一次要人物的作用要联系小说情节、主旨角度答题,先点明作用, 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答题时不可以只列术语,脱离文章内容答题。 (3)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答案】特点:情节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一向听力异常灵敏的聂耽这回却什么 也没听见。(3 分)效果,这让读者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聂耽的听力为什 么会如此不同,又在清理之中,聂耽只对特殊的声音听力超常,这样写回味无穷,发人 深省,久久难以忘怀,并借此深刻地反映主题。 4、(17 届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 题。 白皮鞋 【苏丹】阿卜·白克尔·哈里德 天色暗下来了,水汽预示着将有一个不愉快的黑夜。我坐在市场的一家咖啡馆里,苦苦 地思索着下月的日子该怎么过……我在责怪着自己由于一时冲动买了一双白皮鞋。按我这样 地位的小职员来说,真不该如此,就是想买也该等下月再说。我埋怨我干的荒唐事儿。正在 烦恼的时候,耳旁传来一声声叫擦皮鞋的声音…… 抬头一看,面前站着一个约摸十一岁的孩子,披着一件不称体的长衬衣,两条瘦腿活像 竖在地上的两根细棍,苍白的圆脸庞上长着一对炯炯发光的、满是孩子气的大眼。或许他早 就以为我会坐下来的,所以竟没来得及等我张口告诉他这双皮鞋还是刚上脚的,他的两只小 手就已经在身旁的小木箱里匆忙地翻寻着什么了。 他严肃而又小心翼翼地卷起衣袖,从木箱里取出一个铁匣,立刻埋首在这项“艰巨”的 工作里。 我百般无聊地看着电影院前熙来攘往的人群,现在不比公共假日那天,很少见到中学生 的影子。站着的尽是些套“吉尔巴”(一种苏丹民族服装)或穿着形形色色衣衫的童工,男 女摊贩杂在人群里跑来跑去兜售吃食。 我本以为这个孩子很快就会擦完的,而他不时顾盼着影院前的观众,低声问身旁另一个 孩子: “听,开演了吧?” “我早看过了,你要瞧,你自个儿去吧?” 这孩子一边说着,一边玩弄着手里的木棍,一面又频频抬眼留心一个闲散地等着友人赴 约的青年。 擦鞋的责备而又痛苦地扫了他一眼,便拿起我那擦好鞋油的一只白皮鞋放在墙脚下,稍 晾一会儿再打光。熙熙攘攘的顾客不知是谁在鞋上踩了一下,这一脚几乎使他前功尽弃,他 掸掉灰尘,狠狠地骂了一句:“你怎么不长眼哪!” 说着又伸出两只小手聚精会神地开始他的擦鞋工作。 片刻间天空里越积越厚的乌云又一次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我听到他自言自语地在嘟哝: “真主保佑,这场雨下来,看不成电影还没什么,断了我的粮可怎么办?” 雨说下就下,稀疏的大滴雨点开始落了下来。人们蜂拥地躲进咖啡馆,渐渐把我和孩子 的距离越挤越远了。 滂沱大雨,倾盆如注。我端着座椅退进屋里,坐下后先忙着把两只光脚丫子塞进桌肚里, 但心里止不住胡思乱想起来:这孩子哪儿去了呢?准拿走了我的皮鞋……唉,多讨人喜欢的 一双新皮鞋,不用费多大劲就可以脱手的。本来嘛,眼看着浓云蔽日,预示着有一场大雨, 大街小巷尽是泥水,我干吗还一定要让他再擦呢?真是活见鬼! 根本的问题倒还不是对这双丢失的鞋感到特别惋惜,问题是要我光着脚在这么一个漆黑 的夜晚步行回家,倒是生平第一遭。 折磨人的整整一小时过去了。在这一小时里,我的心简直是随着表上的分针在移动。而 这个小东西看来却毫不在意地计算着这一寸寸蚕食我的耐心、让我神经都快爆裂的时光。 希望孩子送回皮鞋的幻想已成泡影了,这个该杀的家伙竟这么拿着我的皮鞋就溜跑了。 我开始认真地考虑回去的那条道,当然,最好能雇一辆车,可是车停在大马路上;还有, 钱呢?看来惟一的办法只能光着脚在我们那条既窄又危险的巷子里冒上一次险了。 又过了一小时,雨仍下个不停,咖啡馆里挤得水泄不通,等着孩子把鞋送回来似乎没什 么希望了,抑制不住的气恼和郁闷阵阵袭上心头。播音机响了好长一阵终于静下来了。靠在 躺椅上的、捏着帽子站久了的人都活跃起来,坐在一旁长凳上的还在热心地讨论着雨…… 时间将近午夜,雨势渐弱,最后天空里只飘落着星星点点的雨丝儿,人们可以回家了。 人们开始离开咖啡馆,不到半小时,屋里便走空了。侍者动手收拾桌椅,示意说:你也该走 了。 老实说,我本也打算最末一个离开这儿,因为我不相信我的神经能经受得住自己光着脚 在众目睽睽下走回家去。 我低着头走出大厅,刚穿过活动门,冷不丁地一下子怔在那儿了,两条腿似乎瘫陷在淤 泥里,半步也提不起来,张大了的嘴不知说什么好,一个不到十一岁的孩子——好熟的脸哟 ——光着上身,胳膊肘支着一只小木箱,倒在墙角里睡着了。他的另一只手紧紧捏着一包东 西,我过去轻轻地摇醒了他,他跳起身来,小手揉了一阵眼睛,迷糊中他忆起了我是谁。他 连忙打开布包,一边忸怩地向我道歉。我这时才发现他是那么困倦,瞌睡沉重地压着他的眼 皮。 付了钱,帮他披上那件不称体的、包过我皮鞋的长衬衣,我默默地踏上了归途。 满街的泥水,人们早就进入香甜的梦乡……周围是一片漫长、寂静得怕人的黑夜,电线 杆上的街灯散出一团团灰白的光芒,似乎连这个也给雨水浇了个透湿。这种时刻四周见不到 一点活的东西,哪怕是一只丧家的狗还是一只迷途的猫。 一幅使我无法入眠的景象萦回在我的脑际,那个孩子——我们的孩子,仿佛就坐在我床 边,胳膊肘支着一只小木箱,另一只手里紧握着一双白皮鞋。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佳作选》春风文艺 1998 年 3 月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运用语言、动作、心理多种细节描写,如男孩与伙伴的对话、娴熟的擦皮鞋的 动作、用衬衫包裹白皮鞋等等“小”笔触,塑造了一个勤谨自强、诚信守责的小男 孩形象,引发读者对以小男孩为代表的弱势人群深深关切的善良之情 B.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大篇幅地对“我”进行心理描绘,“我”的种种心态,伴 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改变,使得故事更显真实,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C.“白皮鞋”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围绕“白皮鞋”展开叙述;“我”的“白皮鞋”洁 净、珍贵,与擦鞋孩童的生活与心灵形成对照,恰恰折射出“我”内心的自私、虚 荣与身处上流社会的优越感 D.结尾处对小男孩形象的描述,以及我把擦鞋孩子称为“我们的孩子”,体现出“我” 内心的反省与悲悯情怀 E.文章具有明晰的镜头感,对景物、人物的描写绘声绘色,故事环境逼真生动,使人 如入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答案】A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 项,对小男孩并未用到心理描写。 C 项,“内心的自私、虚荣与身处上流社会的优越感”过于绝对。 (2)文中划线处多次描写雨势的变化,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答案】在情节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正因为下雨,我才与小男孩失散,为下文我的揣测 以及小男孩等候等情节埋下伏笔。 在人物塑造上:将我等鞋子过程中的焦虑不安的心理烘托得更为传神。 在主旨上:结尾处用夜雨浇注后的泥泞街道,渲染出阴暗肃杀的氛围,深化了主旨,表现了 我对小男孩命运的悲悯与对弱势人群的关切之情。 (3)对比是本文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小说中运用了那几组对比,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在境遇上,男孩窘迫贫穷,地位卑微;在人品上,他毫不贪财,坚守诚信。困苦的 环境对比其行为的难能可贵,把人物形象凸显得鲜明高大。 “我”的行为、思想与擦 鞋孩童形成反差,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擦鞋孩童,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失去诚信, 守候皮鞋的主人,突显擦鞋孩童纯朴品质。前后情节形成鲜明对照,与小男孩离散后, 我对小男孩的猜测与小男孩对待白皮鞋的实际情形,截然相反,写出“我”对擦鞋孩童 的误解,使文章感染力强烈,形成鲜明的戏剧冲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手法分析,结合题干提示可知是对比手法。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对比的 运用,如在境遇上,男孩窘迫贫穷,地位卑微;在人品上,他毫不贪财,坚守诚信。困 苦的环境对比其行为的难能可贵,把人物形象凸显得鲜明高大。“我”的行为、思想与 擦鞋孩童形成反差。前后情节形成鲜明对照,与小男孩离散后,我对小男孩的猜测与小 男孩对待白皮鞋的实际情形。 点睛: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 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 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如本题“我”的行为、思想与擦鞋孩童形成反差, 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擦鞋孩童,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失去诚信,守候皮鞋的主人, 突显擦鞋孩童纯朴品质。 5、(17 届安徽省百校论坛高三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深情 徐建英 我出生的豫南地区,山高林密,各类野兽世代驻扎在深山之中,紧挨山边的庄稼跟着常 遭罪,各村成立的护农小组中,父亲年轻时候就是其中的一位铳手。《枪支管理法》实施后, 父亲的那杆双管猎枪被公安机关列入收缴之列,到父亲重新持证换上单管猎枪时,山下的庄 稼人开始一茬茬往城里卷,山上的野兽下山无食可觅,也很少再来作孽,而父亲此时的年岁 也大了。 庄稼少后,荒地多了,从前热闹的围猎随着护农小组成员一样相继老去。父亲平日里侍 弄完屋檐外廊墙角的几丘菜地,余下来的时间,还是喜欢一个人柱着那支老式的单管猎枪上 山转悠。只是年岁大后,从前健步杠在肩上的猎枪,如今经他拄在脚下,成了一支看起来很 滑稽的拐棍。而他总是习惯说:“转转吧,习惯了咱湖村的山,转转也好。”特别是雪落的 冬季,父亲每隔两日,必定在清早进山一趟。 就是这样的一个冬季,父亲遇上了那个人。 那个人,父亲时常在我们湖村周边碰到。笼着雾罩泊着小筏的湖边,袅袅升腾着炊烟的 早晨,更多的时候,父亲会在密匝匝被夕阳涂得金灿灿的林子里遇到他,那些橡树,槲树, 青杉,松柏什么的,平日里庄户人家司空见惯的树们,在那个人眼里像似镀过金的宝贝。有 时他弓着腰,有时会曲膝半蹲着地,伴随着那个人手中的玩意儿“咔嚓”“咔嚓”的灯光闪 过,有时还会哗啦啦一下跪在地下,样子庄严肃穆,像似要完成一件很重要的庆礼。再看那 个人时,父亲就常常忍不着多瞅几眼,更多时会瞅他背上封得严严实实的洋玩意儿。 那年冬季的雪很大,母亲的阻止没能如愿,反而加速了父亲进山的频率——隔日一趟转 成了一日一趟。 那天一大早父亲又拄他那杆老猎枪,鬼鬼祟祟地瞒着母亲从菜窖里拎出一条棉布小袋, 踏着积雪穿过村口,走上了村后被雪落镶白过的南拢凹。那被大雪厚厚覆盖的山路上,一行 脚印直向镶白的树林子,一股啸冷的雪风在父亲错愕的神情里吹动树条子上缀满的冰挂。 顺着那行脚印,父亲很意外地在南拢凹岔路上碰到了那个人。他立在路边,像似在等着 什么,背裹里封得严严实实的洋玩意儿缀上了一层薄雪。迎着父亲错愕的目光,他对着父亲 笑笑算是招呼,然后跟在父亲身后,也上了山。 父亲拄着猎枪的步子在前方停了下来,他紧了紧手中的棉布袋子,看着同时停下来的那 个人,折返身向另一座山头走去。那个人在原地仅停了一下,也折转身子跟向父亲身后。 父亲再次停下来,看着那个人,拄着的猎枪在雪地上不满地跺了跺,一动不动地立在雪 地上望向那个人。那个人在父亲的目视下,后退了几步,复又走上前,父亲的猎枪再次在雪 地上跺了跺,一动不动地望着他。那个人停在原地半晌,才背着包一步一回地绕向另一个山 头。父亲站在雪地中,直见那个人在林子里只剩下一个小黑点时,才折转身向南拢凹的深山 走去。 父亲在晌午时拄着猎枪空着手走进家门,棉布袋中装着几粒不知名的树木坚果,他边拍 打着肩上的残雪,边絮絮叨叨地唠着那个人的不是,唠那个人扰了他的好事。母亲见此很不 满地在一旁接口:“就是没人惊扰你,你平素不也照样是空手回家的。”而父亲听罢,嘻嘻 哈哈地笑了起。对此,我们再一次把父亲所有的举动归咎于他老小孩的心理在作梗。 这件事不久我返城找到了新的工作,应新同事约,我陪他参加一个摄影大赛的颁奖会。 在获奖作品展厅中的一角,一幅叫《深情》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雪地里半蹲半跪 着一位老人,老人的模样慈眉善眼,在他的伸手的前方,是一只灰色的野兔,看到老人,灰 兔眼神像极了委曲的孩子,挣扎着向老人身边挪近,一旁的雪地上,一只棉布小口袋散在雪 地上,几只鲜红的萝卜露出袋口在雪地中格外醒目。远处一棵枫树,被积雪压弯的树桠下, 隐隐有支陈旧的单管猎枪在雪风中飘。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样子庄严肃穆,像要完成一件很重要的庆礼”,写出了“那个 人”认真严肃和敬业的精神。 B.父亲“加速了进山的频率”却依然打不到猎物,主要是老小孩的心理在作梗以及“那 个人”摄影的干扰。 C.小说中多次出现了雪、树林、风等环境描写,这就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生活 背景和社会背景。 D.小说选择第一人称为视角,由“我”来讲述故事,既让人感到可信与亲切,又起到 了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B 项,主要是因为他根本不 想打猎物;C 项,没有提供“社会背景”;D 项,没有“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2)分析画横线句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冬季,父亲遇上了那个人”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①打破了平铺直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为后面的摄影情节作铺垫。 【答案】①在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照片《深情》结尾,出人意料, 照应标题,安排巧妙;②在情感表现上,深情地呈现出猎人与猎物由于爱而达成的一种 和谐;③在思想内容上,把一个平凡的“狩猎”事件,上升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 深化了主题。 点睛: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对语句内涵的挖掘,本题第一问就是如此,答题时首先明确句 子的内涵,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 的启示。本题需要结合题干要求分析,从艺术结构、情感表现、思想内容三个角度分析。 【真题训练】 1.【2016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天气清凉,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 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马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 起来。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 是吴秋明。 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 也还不错。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马骁驭心里打了个闪, 想起了母亲。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 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 马骁驭说,不知道。 吴秋明说,是上个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 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用奶瓶喂养。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些,但却总是 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 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结果哈洛惊奇地发现,小猴子只 会在饿了时才去“铁皮妈妈”哪里吃奶,绝大多数时间,它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 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温暖的怀抱对小猴子来说 非常重要。 马骁驭说,不愧是心理学博士,太有意思了。 吴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儿童村,都要一个个挨着去拥抱那些孩子。尤其是两三岁的 孩子,我会多抱他们一会儿。我给不了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 我知道那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也许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何况我不仅仅是“绒布妈妈”, 我还有温暖,有心跳,有笑容。我真心爱他们。 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 他暗想,也许吴秋明没有意识到,这拥抱其实是彼此需要的。她作为一个女人,肯定有 做母亲的天性,每周和孩子们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处。何况,一个长期单身的女人,也 是需要拥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车,他们一起走入一条小巷。 吴秋明虽然个子矮小,步子却很大,马骁驭感觉和他走在一起速度蛮接近。进入一条小 巷,眼前出现了一个四木门,马骁驭一眼看到了门旁边壮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儿童村。 吴秋明熟门悉路地进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围上来叫吴妈妈。吴秋明左揽右拖, 踉跄地往里走,和迎上来的老师们一一握手,并把身后的马骁驭介绍给他们。 后院停着一辆卡车,几个老师在搬运卸下来的纸箱,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在帮忙搬,马骁 驭也连忙过去帮忙,但被老师们阻止了,她们热情地把他拉进办公室,要她喝茶。马骁驭咨 询了老师们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这些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和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 在心理上有许多不同。马骁驭边听边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 马骁驭从办公室出来,一眼看到院子里一个场景——吴秋明挽着袖子在给几个女孩子洗 头。初秋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让这普通的场景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丽。一个已经洗好头的女 孩儿,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在一旁递毛巾,吴秋明舀起一瓢水,缓慢地淋到水池边另一个女孩 子的头上,阳光穿透水径,发出宝石的光芒。 马骁驭定定地站在那里。这样的场景他在哪里见过?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灵魂,随时都 在,却无法捕捉。他一动不敢动,害怕惊动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动心了,再次动心了。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动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 在他们这个年龄,需要无数次的小动心,才能汇合成冲破藩篱的勇气。 他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很认真,很仔细,脸上洋溢着一种光芒,这光 芒让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 他走过去,帮吴秋明把用过的毛巾搓干净,一一晾在铁丝上,转过身时,②看见一个头 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的怀里,左右摇晃,半个脸埋在她怀里。半个脸沐浴在阳光 下。另一个小男孩儿跑过来说,还有我,还有我,吴妈妈!吴秋明伸出另外一个胳膊搂住了 他。 马骁驭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而后他走到她身边,以从未有过的语调说,以后我每次都和你一起来! (节选自裘山山《琴声何来》,有删改) 19.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①突出了吴秋明心理学博士的身份,说明她懂得“温暖的怀抱”对孩子的重要性; ②交代吴秋明穿碎花薄棉衣去儿童村的原因;③引出下文,马晓驭对吴秋明产生了新认 识;④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与孩子们的亲密互动做铺垫。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解答。从内容上看,“绒布妈妈”实验是一个心理 学实验,吴秋明知道“绒布妈妈”实验,并有深刻领悟,暗示了吴秋明心理学博士的身 份;“绒布妈妈”实验通过对猴子进行实验而验证了一个道理,就是孩子不仅需要物质 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爱,吴秋明非常认同实验的结论,说明她懂得“温暖的怀 抱”对孩子的重要性。从结构上看,“绒布妈妈”实验写在文章的第 5 至第 7 段,有承 上启下的作用,而引出这个话题的正是上文所写的是吴秋明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 衣,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作为也正验证了“绒布妈妈”实验所讲的道理。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小说情节的作用,这类题目一般的提问方式是:某情节在文中起什么 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有什么作用?答题时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一般的答 题格式为:某情节写了……内容,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人物、中心)。本 题考查的情节在第 5 至第 7 段,已属于中间部分,中间部分的情节一般有如下作用:起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呼应;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的…内容;照应 上文的…内容;或衬托人物作用,或渲染烘托某种氛围(描写环境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氛 围)等。本题按照上述思路分析即可。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4 分) (1)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2 分) (2)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 分) 【答案】(1)马晓驭对吴秋明敞开了心扉,把吴秋明放进了自己的心里。 (2)细节描写,用“趴”“摇晃”“埋”等动词,描写出一个充满母爱光辉的温馨而圣洁 的画面,体现女孩子对吴秋明深深的依恋和吴秋明对孩子浓浓的爱意。 【解析】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小说语言的鉴赏。(1)考查对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这类题目解答 时最重要的是将其放置于原文,联系上下文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一该句子中有没有具 有象征含义的意象;二句子中有没有指代很强的代词;三句子中有没有比喻句,其中隐 喻要格外注意;四有没有言外之意;五是否是一个表意矛盾但又不矛盾的句子。本题所 给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因此分析时就要找出比喻的本体,“栏杆”“抬起来”运用了比 喻的手法,说明马骁奴已经放弃了对吴秋明的戒备;“通过”,则表明吴秋明已经走进了 马骁奴的内心,马骁奴已经爱上的吴秋明。(2)考查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解答 时可首先确定句子使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可从以下角度思考:一修辞手法,二描写手 法,三抒情手法;然后思考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突出了什么 样的人物形象等。本题画线句子从手法上看属于细节描写,从内容上看,描绘了主人公 吴秋明和儿童村女孩相偎依的场景,整幅画面温馨和谐而惬意,充满温情,令人感动, 既突出了主人公吴秋明对孩子的爱,也突出了女孩对吴秋明的信赖、依恋和爱。 21.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4 分) 【答案】吴秋明是一个细心、耐心,有爱心,充满吸引力的单身心理学女博士的形象。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从文中看,吴秋明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单身心理学女博 士。她有很高学识,熟知儿童心理,知道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帮助更需要亲情的关爱, 能够学以致用;“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可以看出她为人质朴、细心;她 善良,有爱心,她真心关爱儿童村的孩子,经常去看望他们,并用自己的怀抱温暖他们, 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母爱。考生依据这些信息总结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这类题目是高考小说阅读必考题目,解答时要 注意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中,抓住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分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 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借助 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阅读时要注意从文本中进行筛选。 另外,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倾向,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一般解题思路:①总 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②画出 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 价性的语句。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 来。本题所考查的人物形象是本文的主人公,考生在解答时可首先明确她的身份——单 身心理学女博士,然后再筛选出吴秋明的言行及马骁奴对她的评价,概括她的性格特点。 22.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 分) 【答案】①三次心理冲动将马晓驭对吴秋明的了解认识逐层展开,使小说脉络更加清晰;② 三次心理冲动写出了马晓驭不同的思想感情,从侧面塑造了吴秋明形象;③三次心理冲 动都源于吴秋明对孤儿的独特关爱所呈现的善心和爱意,吴秋明付出爱的同时也获得了 爱,深化了主题。 【解析】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探究题,这类题目往往就小说中的某个环节提出问题,然后让考生谈 自己的理解。答题时首先要读清题干要求,明白命题人让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接下来要 明确是联系全文还是联系现实分析,然后按要求回答。需要注意的是,山东卷最近几年 的现代文阅读探究题都属于向内探究,即向文本探究,答案都是不开放的,今年也不例 外。本题探究的是人物心理,考生首先应按题干要求找出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然后 思考“三次心理冲动”在展开小说情节、表现小说人物、突出小说主题方面各起到什么 作用。从全文来看,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分别位于小说的前半部分、中间部分、结尾 部分,从结构上串连起全篇内容,增加了小说的层次感,使小说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三次冲动表现出马骁奴心理的起伏变化,使马骁奴的形象逐渐鲜明丰满;三次冲动越来 越强烈,而且都与吴秋明有关,与吴秋明对儿童村孩子们的爱有关,表明马骁奴对吴秋 明的爱越来越深,从而突出了主人公形象,也使小说主题逐渐得到升华。 2.(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 11~14 题。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留在田 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 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 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 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不看他,只顾拔草。达子还是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了看, 好像有些喘息。……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 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 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 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 达子蹲下来,吸着了一支烟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 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 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 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 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①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 翻吧……”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田野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最手 也跑回家了。 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 衣,戴了斗笠。那雨衣有蓝的,红的,还有淡黄的,迷茫的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啊。邻地 的达子穿得更高级一点:军用雨衣。 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蹲在田埂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的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 怎么就穿了它来!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 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 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的蓑衣,蓑衣的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小格站 起来,那球成一团的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漂亮的草做的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 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田埂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的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 一声: “小格——!小格——!” 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的。达子好像看到了她那被蓑衣 遮住一边的脸庞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的颜色。 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的人们开始收工了。 小格将草叶捆到一起,提起来往回走去。田头小路上的人很多,各种雨衣摩擦着,发出 声音。人们高声地谈笑着,议论庄稼,也议论人。小格默默地往前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 可是有几个老头子谈论起她的蓑衣了:“蓑衣这东西好!我过去夜里看秋、雨天排涝, 都穿蓑衣!”“蓑衣比塑料雨衣可好,它又能遮雨又能当草荐子铺,穿到身上人也暖和。” “哎哎,一时一兴,自从兴了塑料雨衣这洋玩艺儿,蓑衣你贵贱也买不着了……”“蓑衣好! 蓑衣好!……” 第二天早晨,小格很早就来到了自己的田里。 ②这片土地变得漂亮了,耕过、耙过,就像蓬乱的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一样——达子的 头发倒变得蓬乱了,正在他的地上忙着。 小格知道这是达子的小拖拉机耕的。她问:”达子,你一夜都守在这地里吗?” “一夜刚好耕完” “啊……达子!” 小格想:这土地要让我一个人用锨翻,不知要多少天呢!她心里感激达子,可又不知道 说些什么才好。……她很想告诉他:雇拖拉机的钱两家一起拿吧!但她就是说不出口。她怕 达子笑话她小气。达子有钱呢一一雇拖拉机这点钱,在他来说可算不了一回事。 她在靠近他的地边上做着活儿。 达子忙了一会儿,伸着懒腰走过来。她注意地瞥了瞥他的鞋子:老鹰上沾了稀泥。他说: “趁着土湿,今天就把种播上吧……嘿嘿!明天地里就没活儿了,真棒!” 小格问:“没活了再做什么?” “驾上我的轻骑!” 小格不作声了。 达子问:“你做什么?” “我……”小格轻轻咳了一声,“不做什么。” “你编蓑衣吧!” 小格恼恨地看了他一眼。 达子的脸有些红,微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真的!你没听老人们说到处 买不到蓑衣吗?我想了想,真是的,这一年我到处去,就是没见到蓑衣……你编吧,会赚钱 的,芦青河湾那儿一片一片蓑衣草……” “哼,鬼主意……”小格将身子转向一边。 达子失望地看了她一眼,接着嘴角挂上了一丝笑容:“你不懂——‘信息’……明白了 吗?明年我准备好好研究一下‘信息’……” 小格笑了。 夜晚,月亮很早就升起来了。小格在里屋坐了一会儿,听到院子里有露水滴落的声音, 就走了出来。 大地朦朦胧胧,一片白色。她觉得心上不知怎么热乎乎的,很想往远处走一走……走着 走着,她的脚步急了起来;再后来她听到河水的声音了。 她来到芦青河湾了。 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油绿。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 茂盛极了。 “啊!蓑衣草……多么好的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 11.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答案】抵触——感动——欣赏 【解析】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价 D。 【名师点睛】本题要求分析人物心理变化历程,属于人物形象分析类题型,因为心理的变化 一定与情节的发展有关,所以本题也涉及对小说情节梳理能力的考查。答案信息比较明 显,题目难度适中,只是答案限定三个词语,似有些局限,考生梳理出小格的态度变化 过程,表述意思正确就应该给分。 12.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概括达子形象的特点。 【答案】新型的农村青年形象: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头脑灵活,新潮时尚,善于接受新知, 能敏锐捕捉商机。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对小说的情节 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达子其人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解题思路可分四步走: 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 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 的词句表述出来。本文中的达子从身份看,是一个农民的形象,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农民, 他看到小格自己种地很困难,就主动帮忙,连夜帮小格把地耕好,表现出他的勤劳善良 乐于助人的品格;达子用轻骑贩卖葡萄,听到老人们议论蓑衣买不到了,马上想到可以 编蓑衣致富,表现出他有灵活的头脑,善于捕捉商机;穿军用雨衣,这在当时是很时髦 的事,表现出达子新潮时尚的一面;达子要研究“信息”,表明他善于接受新知识…… 这些信息都表明达子是一个新型农民的形象。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价 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属于传统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 唯一有可能会对考生形成困扰的是小说中人物与考生生活背景的差异。考生从文本中不 难分析出本文小说主人公是一位农民,他善良勤劳、乐于助人,但要进一步深入分析, 则需要结合小说的写作时间,也就是文后给出的“1984 年 11 月”,根据这个信息,可 以判断出小说的主人公生活的背景是改革开放之初,他的种种行为表明这是一个新型农 民形象。 1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题。 (1)请依据画线 1 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的心理活动。 (2)画线 2 处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 【答案】(1)因达子要帮忙,小格内心有所触动,可是由于自尊要强,犹豫后还是决意自己 翻地。 (2)把耕耙过的平整的土地比作梳理后整齐的头发,形象地写出了达子的耐心与细心。将 耕耙后土地的平整与达子头发的蓬乱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出达子劳作的辛苦。 【解析】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文本中句子的赏析,属于现代文阅读中常考题型。两个小题,各有 侧重,一个重在分析内容,一个重在分析手法,就本题而言,设题合理,指向明确,难 度适中。但若联系 11.12 题考虑,本题中第一个小题与 11.12 题同属于分析人物形象 类题目,而且与 11 小题同属于分析同一个人物心理类题目,虽然考查角度略有不同, 但有考点重复之嫌。 14.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审美意蕴上,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生机勃勃, 使小说更具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审美的空间与回味的余地。 (2)艺术手法上,所描绘的蓑衣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象征 了新时期农民美好的新生活,象征了小格与达子之间萌发的美好情感,象征了小格和达 子身上具有的人性美。 (3)思想内容上,使小说主题得到深化,通过对蓑衣草的赞美,体现出人们对传统事物的 重新认识。表现了当时农村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4)情感表现上,将小格的情感表现得更为充分,通过对蓑衣草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小 格对达子的佩服、依赖与朦胧的爱意。 (5)人物形象上,使小格的形象更加丰满。小格纯朴勤劳而又自尊敏感,结尾隐含着她对 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显示出她乐观自信的一面。 (6)艺术结构上,呼应前文且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结尾照应小说标题,并与前文对蓑衣 的多处描写和达子的编蓑衣的建议形成呼应,同时使读者心中对小格的未来充满想象。 【解析】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能力,是一道探究题,采用的是安徽高考现代文 阅读探究题的一贯题型,今年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题干只提示“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 人寻味”,让考生谈看法,角度大,范围比较广,若考生平时没有做过针对性训练,对 这道题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其实考生不妨将这个题目分解一下,既然是考查最后两个 段落,那么就可以将题目分解为分析段落作用和赏析段落妙处,分析作用一般从内容和 结构入手,赏析则从手法和内容入手,再考虑小说的特殊性,这样就可以得出几个答题 的角度,最后考生只需选择自己把握最大的两个角度来写出答案就可以了。 3.(年高考新课标 1 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 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 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 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 ,你最好还是抽空跟 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 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 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 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 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 “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 :“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 :“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 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 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 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 一 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 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 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 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 说 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 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遣物时,我意外地 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 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 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 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 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 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亊,还鼓动她到医脘 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 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 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 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 道徳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答案】答 E 给 3 分,答 C 给 2 分,答 D 给 1 分,答 AB 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 分。 【解析】 试题分析:A 项“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错,从下文情节来看,三孬所说是 真实的,也是出于对马兰花的关心;B 项“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 圆滑、反复无常”错,只能说马兰花的丈夫不明人情事理,看重金钱而斤斤计较;D 项 中“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的说法有些欠妥,麻婶的女儿 确实是个通情达理,又是一个精明的人,但说她“内心深处很欠别人的情”就不当,从 来信中根本看不出这一点,从信中倒是能看出,她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 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的考查围绕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这两大方面来考查,目 的还是要考生能够能真正读懂这篇小说,进而能够欣赏这篇小说,这也应是文学类文本 阅读所应达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命题从小说的基本要素出发,本题共五个选 项,分别涉及到小说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其刻画、故事情节与安排和小说的主题,可 以说,这几个选项基本涵盖了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与情节,对这几个选项能作出正确的 判断,也就能证明读懂了这篇小说,命题者抓得比较准。另外这五个选项的安排,也可 看出命题的用心。这五个选项是按照小说情节发展顺序的相关内容和情节来呈现的,先 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再到小说情节安排的赏析,最后到小说主题的分析把握,符 合人们一般的阅读习惯和逻辑思维习惯。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耍分析。(6 分) 【答案】第一问(2 分)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 程。 第二问(4 分)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 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 【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明暗两条线的交织安排,是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的突出特点,命题抓住了这 一特点,并通过考生对小说明暗两条线的概括,对小说这样安排妙处的分析,引导考生 去梳理并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去关注这两条线上的人物形象,进而去理解这篇的主题, 这个点抓得好。本题所给的答案概括归纳很凝练,对于类似于分别围绕马兰花与丈夫、 麻婶与女儿情节梳理型的答案也应给予肯定。 (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近视。②善解人意。见 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尽管 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 【解析】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价 D。 【名师点睛】本题的考查内容及试题描述中规中矩。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中 的常规题型。一种是考人物形象特点,一种是考人物性格特征。答题形式要么概括, 要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中马兰花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题干说得很明确: “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对答题形式也作了明确要求,简要分析。试题所提供 的答案,很规范,也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要求。 (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 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 分) 【答案】具体分析 6 分。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 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 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 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 然。(每答一点给 2 分) 说明效果(2 分):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人间自 有真情在”的主题。 【解析】 试题分析:答什么,怎么答,一定要审题,借助于题干的提示。“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 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呈现的是 两小问,具体分析是马兰花三次流泪的表现以及所表达出的情感,要说明的是这三次细 节(神态)描写的效果。因此要在文中找到这三处的描写,提取三次流泪表现的关键词 语或句子,第一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第二次:“眼里含着泪”;最后一次: “满眼的泪水”,然后就要注意这三次描写之前的情节,也就是明白马兰花流泪的原因, 进而把握马兰花这一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情,至于效果,这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可从人 物形象与小说主题方面考虑。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价 D。 【名师点睛】本题的命制彰显出命题者的功力和对试题材料的驾驭能力。马兰花的三次流泪, 表现不同,代表的心情也不一样,第一次是强忍泪水,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 第二次是含着泪水,表达出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最后一次是 满眼泪水,所体现的心情比较复杂,既有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又有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 的感激,还有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三处泪水折射出人物内在品质,这三处 神态细节描写凸显了小说主题。命题者敏锐地捕捉地了这一好题材,从小处切入,透过 泪水去窥探人物的内心,去撬动小说的主题。再者,试题的题干积极地给学生思考与答 题以提示,“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这是告诉考生应答哪些内容; “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这是告诉考生应怎么答, 做法和要求都很明确和具体。 4.(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11--15 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 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 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 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 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 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 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 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 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 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 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 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 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 搬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 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 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 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 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 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 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 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 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 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 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 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 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 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 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 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 ——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 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11.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答案】(2 分)①老丑;②邋遢;③怪异 【解析】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价 D。 【名师点睛】本题题干简洁明了,答题的内容是人物形象特点,答题的形式是概括,答题的 区间是文章第三段,短短一句话,就给考生带来这几点提示或要求。再者,从题干中可 以看出,本题又与一般常规的考查不同,那就是常规的考法,常常是立足于小说的全篇, 而本题就是着眼于小说的第三段。当然,这一点也是由试题的材料的特点所决定。说到 底,那是试题材料选得好。最后,如果把五个题目放在一起来看,由人物形象——人物 描写方法——情节安排——人物意义,是一个完美的逻辑链接。这也表明,命题者的思 维是清晰的,思维是严密的,考什么,不考什么,怎么考,都有自己的思维认知。 12.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答案】(4 分) ①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 ②把读者引入情境,增强现场感、真实感。 【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考查小说第四自然段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 么效果,来考查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这虚拟的旁观者在文中的评说内容虽不多,但 代表是人们对这个“捡烂纸的老头”的看法态度,也预设了这个“捡烂纸的老头”的人 物结局与命运。本题看似简单,但回答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一是虚拟旁观者评说内容的 查找,二是对旁观者评说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都有一些难度。总之,要想答好不容易。 13.赏析文中划横线部分。 【答案】(4 分) 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 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 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 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解析】 试题分析:赏析类题的解答,首先是要准确判断出所给材料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就是要分 析表达效果。不过解答题目,还是要有文体意识,这是篇小说,画线的句子又是描写人 物的,因此答题要注意几个指向:指向人物,要考虑的是描写人物的方法,人物的性格; 指向情节,要考虑画线的本身其实也是个情节,这个情节本身写出了什么,这个情节与 上下情节有什么关联,这就要考虑呼应、照应、伏笔等。做题还要注意,着眼于画线, 还要立足于上下文这个具体的语境。另外,还要注意画线句子的性质,这样答题才能不 错不漏。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通过文中的一个句子,来考查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进而领会人物形象及其描 写方法,从一点出发,从小处着眼,这是本题的特点。再从所给的答案来看,也很好地 体现了文体意识,答案具体指向表现手法,指向人物,指向小说的故事情节;从一般的 答题思路来看,也指句子本身,指向结构。可见,本题仅从一般的答题思路上去考虑, 是不够的。它要求考生要好好审审题干中“赏析”的字眼的含义。所以,本题的考查还 是着眼于考生能力的考查。 14.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 【答案】(5 分) 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 ②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 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 惊奇。 【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命题者充分利用这篇小说的结构 特点,并借此引导考生对小说的要素、小说中的人物、小说情节和小说主题的分析理解 和把握领会,体味作家的文学匠心与艺术魅力,可谓是一箭多雕。这个点抓得好,抓住 了这篇小说阅读的要害之处。但有点遗憾的是,所给的答案,第二个要点,是几个术语 的堆砌,未免空洞,考虑也不周。小说开头可以说是热闹的市井生活,结尾是“捡烂纸 的老头”凄凉结局,这繁简的对照中仅是为了反差巨大,制造结构奇峻峭拔?作者为什 么以“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为独立段作结,仅是为了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本题的 答案也应该有小说主题层面的考虑。 1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答案】(5 分)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 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换人们关 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解析】 试题分析:考虑好这样几个问题:“捡烂纸的老头”的人物形象特点及性格特征是什么;作 者对这个“捡烂纸的老头”的情感倾向是什么;“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社会 现实意义。回答好这几个问题,答案也就有了。“捡烂纸的老头”在浓厚的市井氛围中 出场,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就勾勒出一个老丑、邋遢、怪异的“捡烂纸的老头”形象, 为了自己的尊严,向人叫阵;人们看不起他,鄙视他,最后留下巨款悄无声息地死去。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不管这答案是什么,都无关紧要,但它最起码能说明“捡烂 纸的老头”也有自己的打算,有自己梦想和世界。作者对这一小人物的死、不人物的命 运是同情的,用“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引起人们的思考,是不是在引导人们对老头 的认识与思考?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 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师点睛】探究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这是个常规性的题目。 但这一题,题干虽然指向于人物,还是要透过人物形象的理解,去把握这篇小说的主题。 命题者还是想让考生真正理解小说中作者刻画的“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形象,真正 领会这篇小说的主旨,这应是考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但回答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 这是一个小人物,不是高富帅,也不是高大尚,命题者潜意识里也有唤起对弱势群体关 注的理念。人物形象——用意,本身就蕴含思维的过程,所以,本题也能体现考生的逻 辑思维能力。 5.【2014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安娜之死 俄]列夫·托尔斯泰 ①在火车进站的时候,安娜夹在一群乘客中间下了车。她想着,如果没有回信就准备再 乘车往前走,她拦住一个挑夫,打听有没有一个从渥伦斯基伯爵那里带信来的车夫。 ②她正询问时,那个面色红润、神情愉快、穿着一件挂着表链的时髦外套、显然很得意 那么顺利就完成了使命的车夫米哈伊尔,走上来交给她一封信。她撕开信.还没有看,她的 心就绞痛起来。 ③“很抱歉,那封信没有交到我手里。十点钟我就回来。”渥伦斯基字迹潦草地写道。 ④“是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她含着恶意的微笑自言自语。 ⑤“好,你回家去吧,”她轻轻地对米哈伊尔说。她说得很轻,因为她的心脏的急促跳 动使她透不过气来。“不,我不让你折磨我了,”她想,既不是威胁他,也不是威胁她自己, 而是威胁什么迫使她受苦的人。她顺着月台走过去,走过了车站。 ⑥几个年轻人盯住她的脸,怪声怪气地又笑又叫,从她旁边走过。站长走过来,问她乘 车不乘车。一个卖汽水的男孩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天哪,我这是到哪里去呀?”她想,沿着 月台越走越远了。她在月台尽头停下来,几个太太和孩子来迎接一个戴眼镜的绅士,高声谈 笑着,在她走过来的时候沉默下来,紧盯着她。她加快脚步,从他们身边走到月台边上。一 辆货车驶近了,月台震撼起来,她觉得自己好像又坐在火车里了。 ⑦突然间她回忆起和渥伦斯基初次相逢那一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她醒悟到她该怎么 办了。她迈着迅速而轻盈的步伐走下从水塔通到铁轨的台阶,直到匆匆开过来的火车那儿才 停下来。她凝视着车厢下面,凝视着螺旋推进器、锁链和缓缓开来的第一节车的大铁轮,试 着衡量前轮和后轮的中心点,估计中心点对看她的时间。 ⑧“到那里去!”她自言自语,望着投到布满砂土和煤灰的枕木上的车辆的阴影。“到那 里去,投到正中间,我要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摆脱我自己!” ⑨她想倒在开到她身边的第一节车厢的车轮中间。但是她因为从臂上往下取小红皮包而 耽搁了,已经太晚了;车厢中心开过去。她不得不等待下一节车厢。一种仿佛她准备入浴时 所体会到的心袭上了她的心头,于是她画了个十字。这种熟悉的画十字的姿势在她心中唤起 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笼罩着一切的黑暗突然破裂了,转瞬间生命以它过去 的全部辉煌的欢乐呈现在她面前。但是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开过来的第二节车厢的车轮,车轮 与车轮之间的中心点刚一和她对正了,她就抛掉红皮包,缩着脖子,两手着地投到车厢下面, 她微微地动了一动,好像准备马上又站起来一样,但又扑通跪了下去。就在这一刹那,一想 到自己在做什么,她吓得毛骨悚然。“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她想 站起来,闪开身子,但是什么巨大的无情的东西撞在她的头上,从她的背上碾过去了。“上 帝,饶恕我的一切!”她说,觉得无力挣扎。一个正在铁轨上干活的矮小的农民,咕噜了句 什么。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 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 永远熄灭了。 (选自《安娜·卡列尼娜》,周扬、谢素台译,有删改) 12.本文前五段写出了安娜的绝望,请简析其具体内容。(6分) 【答案】尽管期待渥伦斯基的回信,但先已绝望;看信后对两个人情感的彻底绝望;由此推 广到对生存背景(人生、世界、命运等)的绝望。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3.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分) 【答案】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 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做本题最怕弄错,本题问的是对周围人的描写的特 点,而不是周围人的特点,也不是一般意义上描写的特点,考生很可能答成什么样的描 写——“侧面描写”或“衬托”。至于作用,则很容易答出,描写周围人,就是在侧面 写安娜。可见答题时,还是要审好题,问什么答什么。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4.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4分) 【答案】内心活动:恐惧、迷惑、悔恨。意义:表现了安娜之死的偶然性,增强了悲剧意味。 【解析】对安娜自杀的心理活动描写,既有动作上的,“她就抛掉红皮包,缩着脖子,两手 着地投到车厢下面,她微微地动了一动,好像准备马上又站起来一样,但又扑通跪了下 去。”也有内心所想的,“就在这一刹那,一想到自己在做什么,她吓得毛骨悚然。”还 有语言上,“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上帝,饶恕我的一切!” 把这些找出来,再加以概括即可。它的意义就在于小说的人物形象以及小说的主题的表 现。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5.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 分) 【答案】“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 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 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