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00 KB
  • 2021-06-07 发布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A卷)‎ ‎(本试卷共4页,四大题,22小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代之前绘画作品多施染色彩,唐代水墨绘画渐渐盛行并且在唐末宋元发展壮大,逐渐取代色彩绘画的主流地位。唐人有着绚烂多彩的色彩绘画,也有王维、张璪等人的水墨绘画。他们的作品仅用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山水树石,在黑白两色的世界中寄托情思,又给人一种别样的审美体验。‎ 中国绘画史上的这一重大变革,从《唐朝名画录》《历代名画记》《笔法记》等绘画理论著作以及宋代苏轼、米芾的文人绘画理论等可见其脉络。虽唐代传世绘画作品不足,但李白的诗歌和敦煌壁画,皆为唐代的水墨之变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李白诗作中有《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等多首与山水画相关的诗歌,其中不乏对画面内容的具体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当时山水画风格和技法的特点。李白在博平真人王志安处看到了一幅山水壁画,以诗记之:“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李白笔下的这幅山水壁画非常特别,天空江海,游云白鸥构成了绝妙的景致。因此李白觉得特别新鲜有趣,故用诗记录下来。‎ 纵观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从六朝起,山水画便为设色山水,天空一般用青绿着色。隋朝展子虔的传世画作《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全图以青绿设色为主,天空水面、山石树木皆以色渲染,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勾勒出生机勃勃的春之景象。这种技法对唐代山水画尤其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金碧山水影响极大。唐代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充满着变化,除了设色山水以外,更出现了水墨山水,拉开了画史上水墨之变的大幕。张彦远云:“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他肯定了吴道子和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在山水画变革中的引领作用。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鸟画,吴道子都很擅长,在人物画的实践中,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技法,即“莼菜描”,画中人物的衣饰有种动态的美感,后人总结为“吴带当风”。这种技法同样也运用于他的山水画实践,他的疏体山水用笔劲怒,线条多变,山石结构颇有气势。‎ - 26 -‎ 所以说,李白诗歌中提到的天空不设色的山水壁画在唐代是非常少见的,无怪他要认为“粉壁为空天”是王志安处山水壁画的一大特色,特意用诗句记录下来。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画面中留出空白是水墨画重要特征。李白的时代山水画中这种“粉壁为空天”的处理,或许透露出绘画技法转折的一个端倪。‎ 色彩绘画逐渐衰落并失去中心地位,水墨绘画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主流,这是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山水画中天空水面由施染色彩到不施色彩,反映了时代审美风尚的转变。李白所见的那幅天空不设色的山水画、敦煌莫高窟的南壁经变画面,在色彩绘画盛行的当时非常罕见、别具一格,为山水画发展中的水墨之变提供了佐证,说明在初盛唐时期,水墨绘画已经开始滋长,水墨之变已经渐露端倪。 ‎ ‎(选自陈晶《粉壁为空天——李白诗与敦煌壁画对水墨之变的反映》,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经历了从色彩绘画到水墨绘画的过程,唐代成为二者清晰的分水岭,唐以后水墨绘画逐渐发展成为主流。‎ B. 在唐代,色彩绘画的主流地位逐渐被水墨绘画取代,这一变革从《唐朝名画录》等绘面作品中清晰可见,而且变革意义重大。‎ C. 唐代的传世绘画作品不多,但也有《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等诗作和敦煌壁画为之提供佐证,而且有唐宋绘画理论可查。‎ D. 李白诗作中有对山水画面的具体描写,如“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不仅再现了山水壁画,也显示出山水画的风格与技法。‎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部分先提出色彩绘画与水墨绘画的变革,接着为这一变革提供具体的佐证。‎ B. 文章在论证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时,从六朝到隋朝再到唐朝逐层展开论述。‎ C. 文章总体上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手法。‎ D. 文章从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来论证李白作品中“粉壁为空天”的画法处理的独特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李白在诗作中涉及山水画不多,但他对山水画技法有敏锐的观察力,因而唐代很少见的天空不设色的山水壁画被他捕捉住。‎ B. 因为吴道子创造了“莼菜描”的新技法,使画中人物的衣饰有“吴带当风”的美感,张彦远充分肯定了他在山水画变革中的贡献。‎ C. 画面留白而不施染色彩是水墨画的重要特征。水墨绘画与色彩绘画此长彼消,虽然是技法上的变化,折射的却是时代的审美风尚。‎ - 26 -‎ D. 敦煌莫高窟的南壁经变画面的出现与初盛唐时期的画风不一致,因为它显示出当时水墨画的滋长.而在今天其价值则更为重大。‎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唐代成为二者清晰的分水岭”错,从原文“唐代之前绘画作品多施染色彩,唐代水墨绘画渐渐盛行并且在唐末宋元发展壮大”看,二者在唐代前后并非截然分开。‎ B项,“《唐朝名画录》等绘画作品”错,原文,“从《唐朝名画录》《历代名画记》《笔法记》等绘画理论著作以及宋代苏轼、米芾的文人绘画理论等可见其脉络。”由此可见《唐朝名画录》属于绘画理论著作,而不是绘画作品。‎ C项,“唐代的传世绘画作品不多,但也有《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等诗作和敦煌壁画为之提供佐证”的“之”指“唐代的传世绘画作品不多”,而原文为“李白的诗歌和敦煌壁画,皆为唐代的水墨之变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项,“对比论证”分析错误,文中没有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 26 -‎ B项,错加因果,原文,“吴道子都很擅长,在人物画的实践中,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技法,即‘莼菜描’”,“张彦远云……肯定了吴道子和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在山水画变革中的引领作用。”由此可见:“莼菜描”是吴道子在人物画的实践中创造的技法,但是张彦远在山水画中肯定的不是他创造了“莼菜描”的新技法,而是他将这种技法运用到山水画中,使山、水、石有特色。‎ 故选B。‎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日,媒体从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获悉,“星援”App利用粉丝给偶像刷流量的需求疯狂牟利,帮助歌坛“小鲜肉”流量艺人蔡徐坤制造1亿微博转发量,半年内吸金800余万元的案件事实成立。此案件一经公布就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这表明,法治的利剑终于落在了“流量造假”的头上。‎ 在这起“星援”App的刑事犯罪案件中,涉案者高二学生陈芳(化名)称,她每天都会登录“星援”App并完成粉丝组长布置的转发任务。转发,点赞,打榜,做完一系列活动后,她凭借“超话社区”参加抽奖活动,获得更加接近“爱豆”(偶像)的机会,每个月花费约1000元。针对粉丝购买相关服务,通过平台、商家等自动转发评论明星微博的行为,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就曾对媒体表示,虽然这是一种粉丝自愿行为,但属于数据造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中关于实名制注册,不得以虚假身份办理入网手续、实施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的法律规定,应予以禁止。‎ ‎(摘编自曾庆瑞《以法治利剑剜掉“流量造假”的毒瘤》,《光明日报》2019年6月18日)‎ 材料二:‎ 应该承认,数据的确可以成为一个指标,毕竟也不是哪一个明星都能吸引那么多粉丝……问题不在于数据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数据的态度:我们该如何看待数据?‎ - 26 -‎ 现在的粉丝圈将数据视为唯一。这种不自觉的“唯数据论”,会带来深远的恶果。‎ 一个是疯狂的数据造假。央视曾专题列举了8个艺人的相关数据,记录了他们相关数据脱水前和脱水后的具体对比,造假比例最高的居然达到了80%。‎ 另一个糟糕的影响是,造假会给粉丝圈的年轻人带来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哪怕造假了也没有关系,只要最后赢了就行。我不管你什么是非曲直,数据才是硬通货,只要偶像通过数据赢得利益即可。当有人批评她们的偶像时,她们就扔出一堆数据:偶像这么红,你批评就是在黑他!‎ ‎(摘编自陈子非《周杰伦赢蔡徐坤超话登顶,能浇灭流量时代的数据狂热吗?》,《南方周末》2019年7月22日)‎ 材料三:‎ 在资本的影响下,流量创造的粉丝经济,不断抬高流量明星的身价和地位,也让粉丝心甘情愿地掏钱,以致于“刷量”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在无数的刷量、打榜、买热搜的虚假繁荣中,作为评判明星的热度、地位的微博数据也一度“失真”,陷入用户“信任危机”的阴霾。‎ 事实上,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平台自身,对虚假数据流量的抵制一直都在循序渐进:从2018年下半年陆续颁布明星片酬限令,遏制流量价值的衍生;到爱奇艺、优酷等视频平台纷纷关闭前台播放量,减少影视作品逐利刷量;再到微博调整转发、评论计数显示方式,其上限均为100万,超过则显示为100万+。然而,由于缺少健全统一的有效流量度量标准和具有较高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很多流量“李鬼”还广泛存在。‎ 长期看,粉丝经济仍是极具市场活力的类型之一。作为粉丝经济的获益方,社交平台应理性承担起监管的社会责任,守好流量真实的底线,构建公平、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生态系统。须知,越吹越大的流量泡沫和击鼓传花般的虚假繁荣,不仅耗费各家粉丝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透支了平台本身的用户体验和生命周期。‎ ‎(摘编自王法治《社交平台应守好流量真实的底线》,《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7月31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星援”App利用粉丝给偶像刷流量的需求疯狂牟利事实成立,此案件因牵涉到超高流量艺人蔡徐坤而备受社会关注。‎ B. 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明星自身实力的反映,我们不是要否定数据本身,而是要反思自己对于数据的态度,杜绝数据造假。‎ C.‎ - 26 -‎ ‎ 央视曾记录下8个艺人相关数据脱水前和脱水后的具体对比情况,结果显示有的艺人数据造假比例竟达八成。‎ D. 微博调整转发、评论计数显示方式,表明网络平台已经在努力抵制虚假流量,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量造假问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呈现了流量造假的法律后果,警示各方:无论牟利与否,扰乱网络传播秩序就会受到法律的禁止。‎ B. 材料二分析了“唯数据论”可能导致的两个恶果,指出数据造假会给年轻一代带来错误的价值导向。‎ C. 粉丝为了抬高偶像身价地位,疯狂刷量买热搜,反而会让偶像名誉受损,使其陷入“信任危机”的阴霾。‎ D. 流量造假带来的社交媒体虚假繁荣,并不会真正有利于行业发展,反而可能会打击到真正优秀的内容原创者和输出者。‎ ‎6. 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概括遏制明星“流量造假”的办法。‎ ‎【答案】4. A 5. C ‎ ‎6. ①破除“数据迷信”,摆脱“唯数据论”。②社交平台和监管部门应承担起监管的社会责任,守好流量真实的底线,努力抵制虚假流量。③行政部门(国家)应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打击流量造假行为。④建立健全统一的流量度量标准和具有较高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项中“此案件因牵涉到超高流量艺人蔡徐坤而备受社会关注”说法有误,材料一第一自然段中说“此案件一经公布就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引起关注的是案件本身,并不是因案件牵涉到蔡徐坤。属强加因果。‎ 故选A。‎ ‎【5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涉及的内容,并进行比对。本题C项说法有误。材料三中说“作为评判明星的热度、地位的微博数据也一度‘失真’,陷入用户‘信任危机’的阴霾”,所以陷入用户“信任危机”的阴霾的是“微博数据”,选项将对象理解成“偶像”。‎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重要信息,探究解决某一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整体感知并理解文章内容;然后结合题干要求,回归原文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题要求“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概括遏制明星‘流量造假’的办法”。阅读原文,可从大众的态度、粉丝经济的获益方、监管部门三个方面进行思考。结合语句“现在的粉丝圈将数据视为唯一。这种不自觉的‘唯数据论’,会带来深远的恶果”,第一方面可概括为:摆脱“唯数据论”。结合语句“作为粉丝经济的获益方,社交平台应理性承担起监管的社会责任,守好流量真实的底线,构建公平、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生态系统”,可整理第二种方法。结合语句“由于缺少健全统一的有效流量度量标准和具有较高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很多流量“李鬼”还广泛存在”,可整理第三种方法,注意缺少的即是需要建立的,整理时注意变换表述方式。结合材料一中语句“虽然这是一种粉丝自愿行为,但属于数据造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中关于实名制注册,不得以虚假身份办理入网手续、实施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的法律规定,应予以禁止”,可知政府还需从法律法规上加大打击力度。‎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异秉 汪曾祺 ‎①王二是这条街的人看着他发达起来的。‎ ‎②他家在后街濒河的高坡上,四面不挨人家。房子很旧了,碎砖墙,草顶泥地,倒是不仄逼,也很干净,夏天很凉快。这家总是那么安静,从外面听不出什么声音。后街的人家总是吵吵闹闹的。他们家起得很早。天不亮王二就起来备料,然后就烧煮。他媳妇梳好头就推磨磨豆腐。后来王二喂了一头小毛驴,她就不用围着磨盘转了。省出时间,好做针线。‎ - 26 -‎ ‎③每天下午,在人家淘晚饭米的时候,王二就在保全堂药店廊檐下,摆他的熏烧摊子。“熏烧”就是卤味,除回卤豆腐干之外,主要是牛肉、蒲包肉和猪头肉。到了上灯以后,王二的生意就到了高潮。只见他拿了刀不停地切,一面还忙着收钱,很少有歇一歇的时候。一直忙到九点多钟,他媳妇给他送饭来了,他才用热水擦一把脸,吃晚饭。吃完晚饭,总还有一些零星的生意,他不忙收摊子,就端了一杯热茶,坐到保全堂店堂里的椅子上,听人聊天,一面瞟着他的摊子,见有人走来,就起身切一盘,包两包。他的主顾都是熟人,谁什么时候来,买什么,他心里都是有数的。‎ ‎④这一条街上的店铺、摆摊的,近几年,景况都不大好。只有王二的生意却越做越兴旺。后来经人说合,出了租钱,他就把他的摊子搬到隔壁源昌烟店去了。源昌烟店是个老名号,专卖旱烟,但渐渐败落了。王二来了,就占了半边店堂,他所卖的东西的品种也增加了。春天,卖一种叫做“鵽”的野味;卖鹌鹑;入冬以后,就卖五香兔肉。‎ ‎⑤王二的发达,是从他的生活也看得出来的。第一,他可以自由地去听书。王二最爱听书。以前去听书都要经过考虑。一是花钱,二是费时间,更主要的是考虑这于他的身份不大相称:一个卖熏烧的,常常听书,怕人议论。近年来,他觉得可以了,想听就去。下午的书一点开书,不到四点钟就“明日请早”了,这耽误不了他的生意。第二,过年推牌九。王二平常绝不赌钱,只有过年赌五天。过年赌钱不犯禁。下注时,王二把五吊钱稳稳地推出去,心不跳,手不抖。推牌九这玩意,财越大,气越粗,王二输的时候竟不多。‎ ‎⑥王二把他的买卖迁到隔壁源昌去了,但是每天九点后他还是端了一杯茶到保全堂药店来。药店里的“先生”里分为几等,最低等的叫“同事”。“同事”每年都有被辞退的可能。像陶先生,就有三次差点被辞退。他咳嗽痰喘,人也不精明。没有辞退,是因为店伙纷纷说情,加上他也越来越勤勉谨慎了。“先生”以下,是学生意的,叫做“相公”。保全堂现有的“相公”姓陈。陈相公嘴唇厚厚的,说话呜噜呜噜地说不清楚。他老是挨打。挨打的原因大都是做错了事:纸裁歪了,灯罩擦破了。这孩子也好像不大聪明,记性不好,做事迟钝。有时,他会想一会家,想想他的守寡的母亲,想想他家房门背后的贴了多年的麒麟送子的年画。‎ ‎⑦王二每天到保全堂来,是因为这里热闹。总有几个常客,其中有一个叫张汉的。这张汉有七十岁了,年轻时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有一天,张汉谈起人生有命。说凡是成大事业、兴旺发达的,都有异相,或有特殊的秉赋。汉高祖刘邦,股有七十二黑子——就是屁股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谁有过?樊哙能把一个整猪腿生吃下去;燕人张翼德,睡着了也睁着眼睛。就是市井之人,凡有走了一步好运的,也莫不有与众不同之处。大家听了,不禁暗暗点头。‎ ‎⑧张汉猛吸了几口旱烟,忽然话锋一转,向王二道:“即以王二而论,他这些年飞黄腾达,财源茂盛,也必有其异秉。”王二不解何为“异秉”。“就是与众不同,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你说说,你说说!”大家也都怂恿王二:“说说!说说!”‎ - 26 -‎ ‎⑨王二虽然发了一点财,却随时不忘自己的身份,从不僭越自大,在大家敦促之下,只有很诚恳地欠一欠身说:“我呀,有那么一点:大小解分清。”他怕大家不懂,又解释道:“我解手时,总是先解小手,后解大手。”张汉一听,拍了一下手,说:“就是说,不是屎尿一起来,难得!”‎ ‎⑩说着,已经过了十点半了,大家起身道别。管事卢先生向柜台里一看,陈相公不见了,就大声喊:“陈相公!”喊了几声,没人应声。‎ ‎⑪原来陈相公在厕所里。这是陶先生发现的。他一头走进厕所,发现陈相公已经蹲在那里。本来,这时候都不是他们俩解大手的时候。 ‎ ‎(有删节)‎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意兴旺后,王二可以自由地听书和过年推牌九,这反映了他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B. 陶先生、陈相公的境遇和王二形成了对比,与王二相比他们缺少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C. 张汉的出场引出了话题“异秉”,照应标题,使前文看似散淡的材料得以整合提升。‎ D. 本篇小说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语言精炼朴实,体现了汪曾祺作品的独特魅力。‎ ‎8. 请简要分析王二这一人物形象。‎ ‎9. 小说以“异秉”为标题,用意何在?‎ ‎【答案】7. B 8. ①从早起备料烧煮、下午摆摊做生意的情形,可见他勤快、吃苦耐劳;‎ ‎②从清楚客人什么时候来、买什么,搬摊子,增加品种,可见他用心经营,灵活变通;‎ ‎③从平常不赌钱只有过年才赌五天,可见他自守自持,做事有原则;‎ ‎④从发了财但不忘身份不自大,可见他低调朴实,为人诚恳。 ‎ ‎9. ①肯定王二的“异秉”其实是他的勤劳精明,而不是什么异相、特殊的秉赋;‎ ‎②表现陶先生、陈相公对“异秉”的渴望,理解他们渴望美好生活、想发达的心理;‎ ‎③表现作者对人物生活状态的审视,对苦涩人生的悲悯与忧伤,引发读者深思。‎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B项,“他们缺少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错误,陶先生勤勉认真,陈相公也向往美好的生活。‎ 故选B。‎ - 26 -‎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解答本题,从原文对人物的语言描写、行为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结合文本分析,与人物性格品质特点相关的语句有:“他们家起得很早。天不亮王二就起来备料,然后就烧煮。他媳妇梳好头就推磨磨豆腐”“他的主顾都是熟人,谁什么时候来,买什么,他心里都是有数的”“王二平常绝不赌钱,只有过年赌五天。过年赌钱不犯禁”“王二虽然发了一点财,却随时不忘自己的身份,从不僭越自大”,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文本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文本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文本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异秉”突出了具体的人物性格,王二的发达并非奇天赋异禀,这里源于他自身艰苦奋斗,勤劳不屈的一种精神,这就是其“异秉”的体现。小说之中有人物对“异秉”进行一种极为深刻的迷信,说明小说中人物盲目无知的特点,所以,这一标题深刻的揭示出人物的主要特点,深化文本的核心主旨。一个人的成功有其利于他人之处,不能仅仅地归结于命运,要学会去追求美好生活,小说通过这一标题展现出对于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理解与支持,同时也突出对充满迷信的人的一种讽刺。‎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和文章的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戴若思,广陵人也。若思有风仪,性闲爽,少好游侠,不拘操行。遇陆机赴洛,船装甚盛,遂与其徒掠之。若思登岸,据胡床,指麾同旅,皆得其宜。机察见之,知非常人,在舫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器如此,乃复作劫邪!”若思感悟,因流涕,投剑就之。机与言,深加赏异,遂与定交焉。若思后举孝廉,入洛,机荐之于赵王伦曰:“‎ - 26 -‎ 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伦乃辟之,除沁水令,不就,遂往武陵省父。时同郡人潘京素有理鉴,名知人,其父遣若思就京与语,既而称若思有公辅之才。以讨贼有功,赐爵秣陵侯。帝为晋王,以为尚书。中兴建,为中护军,转护军将军、尚书仆射,皆辞不拜。发投刺王官千人为军吏,调扬州百姓家奴万人为兵配之,以散骑常侍王遐为军司,镇寿阳,与刘隗同出。帝亲幸其营,劳勉将士,临发祖饯,置酒赋诗。‎ 若思至合肥,而王敦举兵,诏追若思还镇京都,进骠骑将军,与右卫将军郭逸夹道筑垒于大桁之北。寻而石头失守,若思与诸军攻石头,王师败绩。若思率麾下百余人赴宫受诏,与公卿百官于石头见敦。敦问若思曰:“前日之战有余力乎?”若思不谢而答曰:“岂敢有余,但力不足耳。”又曰:“吾此举动,天下以为如何?”若思曰:“见形者谓之逆,体诚者谓之忠。”敦笑曰:“卿可谓能言。”敦参军吕猗为台郎,有刀笔才,性尤奸谄,若思为尚书,恶其为人,猗亦深憾焉。至是,乃说敦曰:“周顗、戴若思皆有高名,足以惑众,近者之言曾无愧色。公若不除,恐有再举之患,为将来之忧耳。”敦以为然,又素忌之,俄而遣邓岳、缪坦收若思而害之。若思素有重望,四海之士莫不痛惜焉。贼平,册赠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简。‎ ‎(选自《晋书•戴若思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B. 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C. 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D. 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爵,即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帝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侯爵仅次于伯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B. 祖饯,古代出行时举行祭祀祖宗的仪式以求平安,称“祖”,摆酒宴送行称“饯”,即现在所说的饯行。‎ - 26 -‎ C. 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贵族、杰出的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进行评定后所加的称号。‎ D. 赠,即追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戴若思很有指挥才能,曾得到陆机的赏识和举荐。年少时他带领同伙抢劫了陆机的船只,指挥同伙时有条不紊,陆机赞赏他,与他交谈一番后结下友情。‎ B. 戴若思才华横溢,曾多次被举荐,后因功加官进爵,先是被陆机推荐给赵王司马伦,后又得到潘京举荐,被称为“宰相之才”,之后再因军功加官进爵。‎ C. 戴若思两次辞去任命,备受朝廷关注。先是赵王任命他没去赴任,后来朝廷任命他也没去赴任;他领命镇守寿阳,皇帝亲临军营表达慰问之情。‎ D. 戴若思受命平叛,却被叛贼杀害。王敦叛乱,他奉命回兵镇守京城平叛,朝廷 军队战败后,他不惧安危去见叛军首领,最后被叛军王敦杀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机察见之,知非常人,舫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器如此,乃复作劫邪!”‎ ‎(2)敦以然,又素忌之,俄而遣邓岳、缪坦收若思而害之。‎ ‎【答案】10. C 11. C 12. B ‎ ‎13. (1)陆机观察他的举止,知道他不是平常人,在船舱(甲板)上远远地对他说:“你有这样的才能,却(竟然)还做抢劫的事!"‎ ‎(2)王敦认为他的话是正确的,加上平素忌恨他们,不久派邓岳、缪坦拘捕了戴若思并杀了他。‎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 26 -‎ 本题,“见处士广陵戴若思”的意思还是我看广陵的处士戴若思。其中“处士广陵戴若思”作“见”的宾语,所以应在“戴若思”之后。排除项A、B项。“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句式对称,意思是思想足以研究深邃的事理,才识足以识别人才。所以应在“思理足以研幽”的前后都停顿。排除D项。‎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注意此题是选“正确的一项”。‎ A项,“侯爵仅次于伯爵”应是“高于”。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 B项,“祖”:祭祀路神,而不是“祭祀祖宗”。‎ D项,“往往非正常死亡”太绝对。“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但是大臣不一定是非正常死亡的。‎ 故选C。‎ ‎12题详解】‎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项,“后又得到潘京举荐”错,原文,“时同郡人潘京素有理鉴,名知人,其父遣若思就京与语,既而称若思有公辅之才。”所以应是他父亲让他去找潘京。‎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察”,观察;“之”,代词,他的举止;“非常”,不是平常(古今异义词);“舫屋”,船舱(甲板);“遥”,远远地;“乃”,转折连词,却,竟然。第二句关键点:“以为”,认为;“然”,对的,正确的;“素”,平素,一向;“俄而”,不久;“收”,拘捕。‎ - 26 -‎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 参考译文:‎ 戴若思是广陵人。戴若思有风度仪表,性情闲适爽朗,年少时喜欢游士侠客,不拘节操行止。适逢陆机前去洛阳,船上装载的货物很多,戴若思就和他的同伙劫持了船只。戴若思登上岸后,坐在可以折叠的胡床上,指挥同伙,都各得其所。陆机观察他的举止,知道他不是平常人,在船舱(甲板)上远远地对他说:“你有这样的才能,却还做抢劫的事!”戴若思感动醒悟,就流下泪来,扔下宝剑走向陆机。陆机和他交谈,对他非常赏识,便与他结下友谊。后来戴若思被举荐为孝廉,到了洛阳,陆机向赵王司马伦举荐说:“我看广陵的处士戴若思,清高淡泊躬行正道,道德涵养和胸怀气量充实宏达;思想足以研究深邃的事理,才识足以识别人才;他实在是东南一带的遗宝,朝廷的奇异的美玉。希望您留意考察,不使忠诚公允的言论因人而被废止。”司马伦就起用了他,任命他担任沁水县令,(但他)没有就任,接着就去武陵探望父亲。当时同郡人潘京平素有鉴别力,以知人而出名,戴若思的父亲让他找潘京交谈,交谈不多时潘京就称赞他有公辅的才能。‎ 因为讨贼有功,被赐予秣陵侯。元帝为晋王时,让戴若思担任尚书。中兴建国后,让他担任中护军,转任护军将军、尚书仆射,戴若思都拒绝任职。征发投递名帖求官的千人为军吏,调扬州百姓家奴一万人作士兵分配给他,以散骑常侍王遐为军司,镇守寿阳,与刘隗同出京城。元帝亲临他的军营,慰劳勉励将士,临出发时祭祀路神饯行,摆酒宴写诗(送行)。‎ 戴若思到合肥时,王敦兴兵作乱,朝廷颁发诏令让戴若思回兵镇守京都,进封骠骑将军,和右卫将军郭逸在大桁的北面夹道修筑营垒。不久南京失守,戴若思和各路军队进攻南京,朝廷军队失败。戴若思带领百余名部下赴朝廷接受诏命,和公卿百官在南京见到王敦。‎ - 26 -‎ 王敦问戴若思说:“前面的战斗你还有余力吗?”戴若思不道歉回答说:“怎敢有余力,只是力量不足罢了。”王敦又说:“我的这一举动,天下人认为怎样?”戴若思说:“看到的人认为是叛逆,体谅你的人认为是忠诚。”王敦笑着说:“你真称得上是会说话。”王敦的参军吕猗担任台郎,有写文章的才能,性情尤为奸邪谄谀,戴若思任尚书时,厌恶吕猗的为人,吕猗也因此十分恨他。到了这时,吕猗劝说王敦:“周顗、戴若思都有很高的声望,足以迷惑众人,近来他们的言语竟然没有愧色。您如果不除掉他们,恐怕有再次举兵的灾患,这是将来的忧患啊。”王敦认为他的话是正确的,加上平素忌恨他们,不久派邓岳、缪坦拘捕了戴若思并杀害了他。戴若思平素有很高的威望,天下的有识之士无不为之痛惜。平息叛贼后,皇帝下诏追赠他为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为曰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哀郢二首【其二】‎ 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注⑴哀郢(yǐng):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陆游借以为题。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2)徂岁:岁月流逝。下阪轮:下坡的车轮。(3)章华:指章华台,春秋时楚灵王所筑,遗址在今湖北。(4)荆榛:荆树丛。‎ ‎14. 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先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了,接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时光的流逝比作下坡的车轮。‎ B. 颔联紧承首联,由岁月轮转联想到人事代谢,感叹有很多像屈原一样被放逐的人,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 C. 颈联意境苍凉而悲壮,抒发了诗人心中那无法排解的孤独、怨愤、苦闷,深化了颔联的悲情。‎ D. 这首诗首联和尾联皆写景,遥相呼应,思路缜密,结构严谨;中间两联直抒胸臆,感情浓郁,情因景而发,主旨鲜明。‎ ‎15. 诗的尾联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想凭吊章华台 ,却无处可寻,只见郢城霜露侵入、荆榛遍地,一派荒废景象。②暗含着对南宋国土丧失的痛惜之情。③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腐败昏聩的愤懑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B项,“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表述错误。颔联的意思是天地何曾有导致壮士困厄的心,自古以来,皆因人事之非,以至于很多像屈原一样的忠臣节士去国离乡,被流放江湖。所以“天地何心穷壮士”的正确意思为“天地何曾有导致壮士困厄的心”。‎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尾联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这道题要求考生简要分析诗的尾联的丰富意蕴,考生要立足读懂全诗,再分析尾联的意蕴,尾联意蕴主要能够发现出其中包含了诗人怎样深沉而丰富的情感。读懂全诗,精读尾联。本诗首尾写景,中间抒情,情因景而发。首联,“徂岁”,犹言过去的岁月;“下阪轮”,即下坡的车轮,这里用以形容流光迅速。此联是说荆州十月便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了,抒发了词人对时光的流逝的感慨,这是一个胸怀大志、迫切要求报国效命的志士的感慨。颔联,由岁月轮转联想到人事代谢,感叹有很多像屈原一样被放逐的人,抒发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颈联,抒发了诗人心中那无法排解的报国无门的孤独、怨愤、苦闷,深化了颔联的悲情。尾联,勾画出一幅荆榛满地、霜露侵袭的废城惨淡的景象,借景抒情,眼前之景的惨淡,透露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闷与孤独。上下两句通过郢都古今盛衰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土沦丧的痛惜,以及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腐败昏聩的愤懑。‎ ‎【点睛】诗歌的选择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情感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 ,________ ” 两句来描写谪居之处的环境恶劣。‎ ‎(2)李白在《蜀道难》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 26 -‎ ‎【答案】 (1). 住近湓江地低湿 (2). 黄芦苦竹绕宅生 (3). 扪参历井仰胁息 (4). 以手抚膺坐长叹 (5). 佛狸祠下 (6). 一片神鸦社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湓”“近”“芦”“扪参”“历井”“仰”“胁息”“抚膺”“坐”“佛狸”“社鼔”,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长久以来,人们把补钙作为防治骨质疏松和骨折的 ,而科学证据给这种观念泼了大大的一瓢冷水。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保护骨骼健康,降低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呢?‎ 哈佛大学建议首先是运动,其次是合理摄入钙。牛奶是钙的优质来源,牛奶中的钙容易吸收,这一点 。不过哈佛大学并不推荐过多地通过喝牛奶来补充钙,因为当饮食中的动物蛋白含量过多时,骨骼中的钙反而会流失。再次,需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和调节有着 的影响。( ),但在纬度超过40度的地区,冬天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不大,进而难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 值得注意的是,绿色蔬菜不仅是钙的良好来源,它们还能提供维生素K。跟维生素D一样,维生素K在对体内钙的调节和骨质形成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A要参与钙沉积和流失的调控,但应 ,否则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金口玉言 不容置疑 举足轻重 恰如其分 B. 金科玉律 毋庸置疑 举足轻重 恰到好处 C. 金口玉言 不容置疑 至关重要 恰如其分 - 26 -‎ D. 金科玉律 毋庸置疑 至关重要 恰到好处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在纬度超过40度地区,冬天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不多,反而难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 B. 但在纬度超过40度的地区,冬天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不足,从而难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 C. 但在纬度超过40度的地区,冬天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不强,进而难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 D. 但在纬度超过40度的地区,冬天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不大,因而难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 ‎19. 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维生素D的合成是因为皮肤受到太阳光的照射,这很容易 B. 维生素D的获得很容易,它是皮肤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合成的 C. 皮肤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能合成维生素D,所以它很容易获得 D. 我们很容易获得维生素D,只要皮肤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就能合成 ‎【答案】17. D 18. B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成语,然后分析成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成语。‎ 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金口玉言:极难得的可贵的话,后泛指不能改变的话。此处是说补钙是人们公认的防治骨质疏松和骨折的方法,选用“金科玉律”。‎ 毋庸置疑:用不着怀疑。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此处强调喝牛奶能补钙,这是不用怀疑的。所以选用“毋庸置疑”。‎ 举足轻重: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指所处地位重要。至关重要:相当重要,在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的。此处是说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和调节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所以选用“至关重要”。‎ 恰到好处:说话、办事等正好达到适当的地步。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语境强调摄入维生素A要适量,与分寸无关,所以应选用“恰到好处”。‎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 26 -‎ 原句两处语病:一是“紫外线不大”搭配不当,应把“不大”改为“不足”;二是“进而”不合逻辑,紫外线与合成维生素D之间应是因果关系,应该把“进而”改为“从而”或“因而”。‎ A项,“紫外线不多”搭配不当,应把“不多”改为“不足”;“反而……”不合逻辑。紫外线与合成维生素D之间应是因果关系,应该把“进而”改为“从而”或“因而”。‎ C项,“紫外线不强”搭配不当,应把“不强”改为“不足”;“进而……”不合逻辑。紫外线与合成维生素D之间应是因果关系,应该把“进而”改为“从而”或“因而”。‎ D项,“紫外线不大”搭配不当,应把“不大”改为“不足”。‎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 结合语境,括号内句子的论述中心应是“维生素D”,以“维生素D”领起的句子与前文“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和调节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语意上衔接更紧密,故排除C、D项。根据后文“但……,难以……”可知,括号内应先说获得维生素D很容易,再说维生素D的合成条件,依照这样的推理,B项更恰当。‎ 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 26 -‎ 雅斯贝尔斯认为,①_______________,并由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出了各自文化传统的文明,这样的民族才可以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民族”。他盛赞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等文明,②_________________ ,并在各自文明中成为精神导师,从而塑造出了具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气质的希腊文明,具有孔子、老子气质的中华文明,具有佛陀气质的印度文明。“轴心时代”,正是指因为这些伟大思想家的伟大思想,这个时代成为历史的“轴心”,而③_______ ,之后的时代又在对其不断回味。‎ ‎【答案】 (1). ①只有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 (2). ②因为这些文明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 (3). ③之前的时代都为其铺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做题时,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要注意提示性词语,总结性词语,还要注意句中的标点符号,要在感知语段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的语境分析概括。‎ 本题结合上下语境,①处可根据下文“他们”“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来推断句中应有“伟大的思想家”,由下文的关联词“才”推出句中应含关联词“只有”,所以①处可填写“只有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②处则是解释“他盛赞……”的原因,注意与“并在各自文明中成为精神导师”的衔接,所以②处可填写“因为这些文明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③处应与下文“之后的时代又在对其不断回味”呼应,所以③处可填写“之前的时代都为其铺垫”。‎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的一般要求“在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下面是某实习记者撰写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的广播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广播稿的要求,请指出并作修改。‎ - 26 -‎ ‎10月28日上午10时许,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在长江二桥桥面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坠入江中,致十五人死亡。11月2日,从公交车坠江事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事故发生的原因系乘客刘某(女,48岁,万州区人)与驾驶员互殴造成车辆失控。官方通报称两人行为涉嫌犯罪。‎ ‎【答案】①“10时许”改为“10点左右”② “致十五人”改为“导致十五人”③“获悉”改为“获得消息”④ “系”改为“是”⑤“乘客刘某(女,48岁,万州区人)”,应删去括号改为“万州区48岁女乘客刘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准确,这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准确是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注意辨析同义词,吃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2.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3.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本题给的是广播稿,遣词造句要适合不同知识水平的听众。‎ 本题,①“10时许”中的“许”是文言词语,不适合用于广播稿,应改为“10点左右”。②“致”有“招引,引来”的意思,“导致”是指使产生,促成;引起;造成(常用于不好的结果)。此处把“致十五人死亡”改为“导致十五人死亡”,用词更合理。③“获悉”是文言词语,不适合用于广播稿,应改为“获得消息”。④“系”是文言词语,不适合用于广播稿,应改为“是”⑤“乘客刘某(女,48岁,万州区人)”,广播稿里不能出现括号,应删去括号改为“万州区48岁女乘客刘某”。‎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追求快节奏、高效率的今天,很多人无暇观照自己的内心,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我们学会了阳奉阴违,学会了包装掩饰,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成了保护自己的权宜之计,甚至是成熟、入世的标志。当面阿谀奉承、谈笑风生,背后却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在公共场合谈吐优雅、恭恭敬敬,私下里却对保洁人员颐指气使;会议上高谈阔论讲环保,却可能在四下无人时随手丢垃圾……这些都是频繁发生在你我身上的习以为常的小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除诗歌外),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答案】例文:‎ 学会慎独,做一个高尚的人 - 26 -‎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身处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社会公德。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 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的高下,十分分明。‎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入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的邪念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至1960‎ - 26 -‎ 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他们分明站成了一个高尚的人。‎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吧。‎ ‎【解析】‎ ‎【详解】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就属于叙事类作文,材料中列举了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在有他人在场或自己独处时言行不一的现象,要求考生读懂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 具体过程:材料中所列举的各种事例是社会中很多人的行为方式,反映了人们在公众面前和独处之时完全不同的行为或思想的对立。这种集于一身的矛盾主要是人的自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匮乏所造成的。基于此,本次作文可从自身道德修养、个人行为与社会文明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 ‎【立意】参考立意如下:‎ ‎①学会慎独,追求高尚;‎ ‎②保持真诚,表里如一;‎ ‎③身心统一,不违良知;‎ ‎④随心所欲不逾矩;‎ ‎⑤自我反省,净化心灵;‎ ‎……‎ ‎【素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 ‎2、慎独即不自欺。——(宋 陆九渊)‎ ‎3、无论是在别人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 ‎——毕达哥拉斯 ‎4、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或许这梨根本就没有主人。”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 26 -‎ ‎5、《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昔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 ‎6、历览前贤,历史上道德彰显之人莫不慎独。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之礼,席不正不坐,语非礼不言。诗人屈原,虽身处浊世,惨遭罢黜流放,仍能“沐后弹冠,浴后更衣”。‎ ‎7、相传在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槐)不乱”的正人君子。‎ ‎8、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怀壁,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9、道光年间的刑部官员冯志圻有收藏碑帖字画之好。一个下属寻得一帧宋拓名碑,用古锦包好送冯志。冯连看也没看就当即退还。有人劝冯志看看无妨。冯志说:“一看恐怕就不想退了,再接受它就难免为送礼者所利用”。‎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作文开头可以从材料中日常生活中不自觉现象入手,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十分必要。”接着,分析论证“慎独”的内涵,即慎独是什么?每段开头可用个比喻句作为本段的论点,从个人层面上升到社会层面,分别把“慎独”比作“自我完善的必修课”,“道德品质的试金石,”“社会生活的净化器”。然后论证: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最后提出慎独的方法:严格要求自己;自我反省。‎ - 26 -‎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 ‎ - 26 -‎ ‎ ‎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