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 MB
  • 2021-06-08 发布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抢分点四文言翻译题--词要落实句要贯通课件

  • 8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步翻译法 1 . 化句成词。 就是把要翻译的语句以词为单位 , 一一切分。切分的目的是准确断句 , 弄清句意 , 分清实词 、 虚词 、 句式 , 以便找准翻译点 。 2 . 定采分点。 确定采分点是翻译的关键,一个被翻译的语句中,不可能每一个字都重要,采分点就是重要且必须翻译准确的字词、句式,比如多义词、活用词、古今异义词、关键的虚词,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句式。 3 .字字落实。 字字落实是翻译的重要原则 , 实词的每一个字 , 都要对应翻译 , 把单音词翻译为双音词 ; 虚词都要确定其用法 , 决定如何翻译 。这是 “ 信 ” 的要求。 4 . 连缀成句。 这一步是文意的贯通,补充成分,删除赘余,润色语句,力求实现 “ 达 ”“ 雅 ” 的要求。 考点诠释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的重头戏 , 也是抢分的关键点 。做好翻译题,一是要熟知翻译的标准,即信、达、雅;二是要懂得翻译的方法,即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更重要的是准确落实实词、虚词、句式等翻译点,用好四步翻译法。 【 典题示例 】 —————————————————————————————————— [ 典例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彦博字大临,通书记,警悟而辩。开皇末,对策高策,授文林郎,直内史省。隋乱,幽州总管罗艺引为司马。艺以州降,彦博与有谋,授总管府长史,封西河郡公。召入为中书舍人,迁侍郎。高丽贡方物,高祖欲让而不臣,彦博执不可,曰: “ 辽东本周箕子国,汉玄菟郡,不使北面,则四夷何所瞻仰? ” 帝纳而止。 (《 新唐书 · 温彦博传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 分 ) [ 答题流程 ]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 第 1 步:化句成词 辽东 / 本 / 周 / 箕子国,汉 / 玄菟郡,不 / 使 / 北面,则 / 四夷 / 何所 / 瞻仰? 第 2 步:定采分点 ①重点实词: ②重点虚词: ③特殊句式: “ 本 ” ,本来; “ 周 ” ,周朝; “ 北面 ” ,称 臣; “ 四夷 ” ,西方边境民族; “ 瞻仰 ” ,敬仰,看。 “ 使 ” ,副词,让; “ 则 ” ,连词,那么; “ 何 ” , 疑问代词,谁。 “ 本周箕子国 ” , “ 汉玄菟郡 ” 都是判断句,翻译 时加判断词 “ 是 ” ; “ 不 / 使 / 北面 ” 是省略句,要补充成分; “ 四夷何所瞻仰 ” ,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 第 4 步:连缀成句 将不连贯的地方加上恰当的关联词 , 并补出省略部分 , 做到翻译后的句子文通句顺 。 [ 规范作答 ] 辽东本来 ( 是 ) 周朝 ( 时期的 ) 箕子国, ( 是 ) 汉朝 ( 的 ) 玄菟郡, ( 如果 ) 不让 ( 他们 ) 称臣, ( 那么 ) 四方边境景仰谁呢? [ 评分细则 ] 本句共 5 分,采分点有 “ 北面 ”“ 瞻仰 ” 以及判断句、省略句和宾语前置句的准确翻译。 参考译文: 温彦博,字大临,精通公文书信,机警敏悟善于辩论。开皇末年,参加朝廷的对策取士,考中优等,授任文林郎,在内史省当值。隋末大乱,幽州总管罗艺引荐他担任司马。罗艺率全州归降,温彦博参与了谋划,被授任为总管府长史,并受封为西河郡公。召入朝廷任中书舍人,升任中书侍郎,高丽贡献特产,高祖想拒绝接受而不使他们称臣,温彦博坚持说不可以,说: “ 辽东本来是周朝时期的箕子国,是汉朝的玄菟郡, ( 如果 ) 不让他们称臣,那么四方边境景仰谁呢? ” 皇帝接受建议不再坚持。 [ 类题拓展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后面的问题 。 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 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稍习善,求为狱小吏,因学律令,转为狱史,县中疑事皆问焉。 太守行县,见而异之,署决曹史。又受 《 春秋 》 ,通大义。 举孝廉,为山邑丞,坐法免,复为郡吏。元凤中,廷尉光以治诏狱,请温舒署奏曹掾,守廷尉史。会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其辞曰: “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 ” ( 节选自 《 汉书 · 贾邹枚路传 》) 答案: (1) 他的父亲做东里的看门人 , 让路温舒去牧羊 , 路温舒就采集水中的蒲草 , 裁成简牍的形状 , 用绳子编缀起来 , 在上面写字 。 (2) 太守巡察各县,见到他,觉得他不是凡夫俗子,就让他担任决曹史之职。他又拜师学习 《 春秋 》 ,略知大意。 (3) 他是这样说的: “ 我听说秦朝有十大过失,其中之一现在还存在着,那就是审理刑狱的官吏。 ” 参考译文: 路温舒,字长君,是巨鹿郡东里县人。他的父亲做东里的看门人,让路温舒去牧羊,路温舒就采集水中的蒲草,裁成简牍的形状,用绳子编缀起来,在上面写字。学得稍有长进,就请求做小狱吏,乘机学习律令,升转为狱史,县中每遇到疑难案件,都向他请教。太守巡察各县,见到他,觉得他不是凡夫俗子,就让他担任决曹史之职。他又拜师学习 《 春秋 》 ,略知大意。被举为孝廉,做山邑县丞,因犯法而被免职,后来又做郡的属吏。元凤年间,廷尉李光审理奉天 子诏令而被押的犯人,请路温舒代理奏曹掾,兼行廷尉史之职。正赶上汉昭帝去世,昌邑王刘贺 ( 立为天子又马上被 ) 废除,汉宣帝刚刚即位称帝,路温舒向汉宣帝上书,建议应该崇尚仁德、减轻刑罚。他是这样说的: “ 我听说秦朝有十大过失,其中之一现在还存在着,那就是审理刑狱的官吏。 ” 误区一:不辨通假 —————————————————————————————— [ 典例 1]   (2016 · 高考全国卷 Ⅱ) 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译句: 点评: 正译: 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舔舐射雁的箭头,便装入袋中给 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 “ 舔舐射雁的箭头 ” 理解错误, “ 矢 ” ,通 “ 屎 ” ,粪 便。 “ 雁矢 ” 即 “ 雁粪 ” 。 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 陈登云看,陈登云随即送至朝廷。 答案: (1) “ 内 ” 通 “ 纳 ” , 接纳 , 接受 。 (2)( 李芃 ) 又到魏州进军围攻田悦, ( 田悦 ) 部将符璘率五百精锐骑兵在夜里投降,李芃收纳了他们。 参考译文: 李 芃 ,字茂初,赵郡人。德宗即位,授任 ( 李 芃 ) 为检校太常少卿,兼任河阳三城镇遏使。第二年,皇帝诏令他与河东节度使马燧等诸军在洹水攻破叛将田悦, ( 李 芃 ) 因立功升任检校兵部尚书,多次受封最高被封为开郡王,实封一百户。 ( 李 芃 ) 又到魏州进军围攻田悦, ( 田悦 ) 部将符璘率五百精锐骑兵在夜里投降,李芃收纳了他们。田悦的谋反没有成功。 两方法找通假字 对句中是否存在通假字的判定 , 有两个方法 : 1 . 依据平时积累 , 根据通假字特点 —— 字音相同 ( 相近 ) 或字形相近 。 2 .字面意思有悖于整个句子的逻辑或句意,或词性上不能与前后词语构成句子或搭配,就可考虑通假。 误区二:不分古今异义 ——————————————————————————— [ 典例 2]   (2019 · 高考全国卷 Ⅰ)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译句: 点评: 贾谊又数次上疏皇帝,说诸侯或者连接几个郡县,这 不是古代可控制的,可以稍微削弱他们的势力。 翻译中,考生有三个古今异义词没有准确把握,造成 翻译错误。 “ 或 ” ,有的,不是 “ 或者 ” 。 “ 制 ” ,规格, 不是 “ 控制 ” ; “ 稍 ” ,渐渐地,不是 “ 稍微 ” 。 正译: 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诸侯封地有的太多,甚至多 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减其封地。 答案: (1) “ 属 ” , 连缀 , 引申为写作 ; “ 古体 ” , 古代的文章体式 ; 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古体诗的 “ 古体 ” 。 “ 因为 ” ,因此成为;不要误解为今天的连词 “ 因为 ” 。 (2) 刘之遴喜好写文章,多学古代的文章写法,与河东人裴子野、沛国人刘显常共同讨论书籍,因此成为好友。 参考译文: 刘之遴,字思贞,是南阳涅阳人。刘之遴八岁就会写文章,十五岁举茂才的对策,沈约、任 昉 看了都很惊异。刘之遴喜好写文章,多学古代的文章写法,与河东人裴子野、沛国人刘显常共同讨论书籍,因此成为好友。 辨析古今异义词两技巧 1 .语境推断法。 如 “ 可怜体无比 ” 中的 “ 可怜 ” , 在现代汉语中是 “ 值得怜悯 ” 的意思 ; 而在这个语境中 , 搭配的是 “ 体无比 ” , 可知古今意思不同 , 这里是 “ 可爱 ” 之意 。 2 . 音节分析法。 如 “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 中的 “ 非常 ” 是两个词,指 “ 意外的变故 ” ;现代汉语已成为一个表程度的副词了。 误区三:不明词类活用 ——————————————————————————— [ 典例 3]   (2019 · 高考全国卷 Ⅰ) 乃短贾生曰: “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 译句: 点评: 正译: 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 “ 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 经验,一味想独揽权力,纷纷扰乱许多事情。 ” 在这句话中, “ 短 ” 和 “ 纷乱 ” 都有词类活用现象; “ 短 ”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诋毁,翻译正确; “ 纷乱 ” ,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没有翻译出来。 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 “ 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 经验,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 答案: (1) “ 粗缞 ” , 名词活用为动词 , 穿着粗麻布制成的丧服 ; “ 短 ” ,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 诽谤 , 说坏话 。 (2) 碰上母亲的丧事,高祖不让回归华阴服丧,赵莹就穿着粗麻布制成的丧服跟随高祖左右,有人因此非议他。 参考译文: 赵莹,字元辉,华阴人。当初赵莹担任从事时,碰上母亲的丧事,高祖不让回归华阴服丧,赵莹就穿着粗麻布制成的丧服跟随高祖左右,有人因此非议他。等到入阁为相,以敦厚谦让提拔后学为己任。 词类活用判定口诀 名词连用多活用 , 代前副后谓语通 ; 不能带宾强带宾 , 多是意动或使动 。 谓前不愿做主语, 时间方位状语共。 区分活用看仔细, 切记放在句子中。 误区四:用词不规范 ——————————————————————————— [ 典例 4]   ( 2019 · 高考天津卷 ) 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 译句: 点评: 正译: 这就是人的伦理所以明了、教育感化所以取得成就的 原因。 在这句话中, “ 人伦 ”“ 教化 ” 不用翻译; “ 所以 ” 是 “ …… 的原因 ” ,翻译时,要规范用词,不要误译、漏译 和因用词不规范造成赘余语病。 这就是人伦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 答案: (1) “ 昆弟 ” 不要翻译为口语 “ 哥哥 、 弟弟 ” ; “ 故人 ” 要翻译为 “ 所以人们 ” , 不要误解为老朋友 ; “ 长者 ” 要翻译成 “ 有德行的人 ” , 不要误解为 “ 年龄大的人 ” , 也不要不翻译 , 否则 , 文白夹杂 。 (2) 兄弟们因贫穷来投奔的,又分给他们田宅奴婢。他释放许多奴婢为平民。所以人们多称他是有德行的人。 参考译文: 察罕是西域人。他体格魁伟,天资聪慧,博览群书,强于记忆,通晓多国文字。当初,察罕出生在河中。察罕天性孝顺友爱,他在河中的田宅,都分给了众位兄弟。兄弟们因贫穷来投奔的,又分给他们田宅奴婢。他释放许多奴婢为平民。所以人们多称他是有德行的人。 规避用词不规范 两点注意 1 . 严格按照 “ 直译为主 , 意译为辅 ” 的方法翻译 , 注意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 , 从根本上避免文白夹杂现象的出现 。 2 .翻译过程中注意不要使用方言、俚语、口语词等,不要出现病句,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规范和语法规范。 误区五:不辨感情色彩 ——————————————————————————— [ 典例 5]   (2019 · 高考浙江卷 )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 译句: 点评: 正译: 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崇尚通达显赫的人,常常讥 笑文人没有用处。 这句话翻译的问题是没有译出鄙薄的语气, “ 薄 ” “ 毛发 ” 没有译出,感情色彩不够鲜明。 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崇尚通达显赫的人,常常讥 笑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 答案: (1) 注意句中的 “ 训诱 ” 一词 , 不要翻译为 “ 引诱 ” 。 (2) 吴澄根据学生的天赋,反复讲解,循循善诱,常常直到半夜。无论寒暑都不改变。 参考译文: 吴澄字幼清,是抚州崇仁县人。至大元年 (1308) ,朝廷征召他为国子监丞。吴澄到任后,每日早晨在堂上点上蜡烛,国子监生按次序接受学业,但是拿着经书来向他请教疑难问题的人,络绎不绝。吴澄根据学生的天赋,反复讲解,循循善诱,常常直到半夜。无论寒暑都不改变。 文言文感情色彩化图例 1 . 词义的强化 、 弱化 2 . 褒义 、 贬义变化 关键点一:分清译与不译、译准关联关系 ————————————— [ 典例 1]   陛下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所以人思苟免,莫能尽力。 ( 节选自 《 贞观政要 》) 译句: 点评: 陛下不审查其根源,轻易地肯定否定,笃守道义的人 被一天天疏远,谋取功名的人一天天得到晋升。所以人人都 想着苟且免损,没有人肯尽忠效力。 在这句话的翻译中,第一句的 “ 其 ” 不需要翻译;一、 二句之间的 “ 而 ” 表顺承,有强调意味,需要翻译; “ 所以 ” 表原因,不表结果,应准确翻译为 “ 因此 ” 。 正译: 陛下不能审查其根源,就轻易地肯定或否定,笃守道 义的人被一天天疏远,谋取功名的人一天天得到晋升。因此 人人都想着苟且免损,没有人肯尽忠效力。 答案: (1) 至于 、 之 、 焉   (2) 芳香馥郁的气味 , 浓艳美丽的颜色 , 甜美可口的滋味 , 人们对这些东西都有着强烈的欲望 。 参考译文: 宋先生说:芳香馥郁的气味,浓艳美丽的颜色,甜美可口的滋味,人们对这些东西都有着强烈的欲望。有些芳香特别浓烈,有些颜色特别艳丽,有些滋味尤其可口,这些在自然界有着特殊的安排! 答案: (1) 于、 则 、 且 、 矣   (2) 一旦被玩物拖累 , 那么聪明智慧会耗尽 , 贤良与坏人就分辨不清 , 国家社会秩序和国家法纪就会萎靡不振 。 参考译文: 陛下日理万机,所依靠的是心而已。一旦被玩物拖累,那么聪明智慧会耗尽,贤良与坏人就分辨不清,国家社会秩序和国家法纪就会萎靡不振。希望陛下清心寡欲,来消除祸乱的源头。 1 .可不译的虚词 (1) 句式标识词 : 之 、 也 (2) 发语词 : 夫 、 且夫 、 盖等 2 . 必须翻译的虚词 (1) 范围词: 恶、皆、咸、具等 (2) 程度词: 稍、略、愈、更等 (3) 时间词: 既、曾、初、寻、俄、旋、猝、卒、斯须等 (4) 语气词: 必、诚、固、弗、勿、得等 (5) 频率副词: 屡、数、辄、每、累、又、亟等 (6) 固定虚词词组: 所以、奈何、是以、无以等 关键点二:译准句末语气 ———————————————————————— [ 典例 2]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译句: 点评: 正译: 人生可贵的是舒适自得,为什么要在几千里之外束缚 为官来谋取功名爵位呢! 这是一个强烈的反问句,应译为 “ 怎么能 ” 。 人生可贵的是舒适自得,怎么能在几千里之外束缚为 官来谋取功名爵位呢! 答案: (1) 然、而 、 以 、 则 、 奈何 、 哉 (2) 可是等到他一旦回头幡然悔悟 , 改变平日所为而不像过去那样处事 , 而留心于先前所说的可尽力达到的道义与德行 , 那么 , 什么弊端不能去掉 ? 怎么能把对凡庸之才的要求施加到他们身上呢 ? 参考译文: 喜欢钱财沉溺酒气中,意气用事,自视很高,瞧不起人,志向气概一表露就超然远离,不能用礼法限制束缚。可是等到他一旦回头幡然悔悟,改变平日所为而不像过去那样处事,而留心于先前所说的可尽力达到的道义与德行,那么,什么弊端不能去掉?怎么能把对凡庸之才的要求施加到他们身上呢?他们不肯拘泥地遵从礼法,却一定迫使他们来做那样的事,这就是上面的人的过失了。 文言文句子的语气,通常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等。我们看句子的语气要把握好两个关键: 一是标点符号,如问号,则处理为疑问语气; 二是根据文意,在人物对话中,要留意说话人的心理、个性,以及表达目的等。 一、注意分清句式 —————————————————————————————— [ 典例 1]   (2019 · 高考全国卷 Ⅲ) 文曰: “ 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译句: 点评: 正译: 田文说: “ 因为这我在你的官位之上。 ” 吴起这才明 白自己不如田文。 这句翻译的大意是对的,但没有译出 “ 此乃 …… 也 ” 的 判断句式。 田文说: “ 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 ” 吴 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 答案: (1) “ 卿二千石子 ” 判断句 ; “ 奈先君何 ? ” 中 “ 奈何 ” 是固定句式 。 (2) 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做这样下贱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 参考译文: 吴 祐 字季英,是陈留长垣人。吴祐二十岁时,父亲去世,生活十分贫困,却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常在家乡水边放猪,同时漫步吟诵经书。遇到父亲生前的老朋友,对他说: “ 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做这样下贱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 ” 吴祐只是表示谢意,坚守志节并不改变。 分清四种常见句式 1 . 判断句。 如 : “ …… 者 , …… 也 ” 句式 , “ 乃 ”“ 为 ”“ 即 ”“ 则 ” 表判断 。 2 . 被动句。 如: “ 见 …… 于 ……” 句式, “ 被 ” 字句和无标识被动。 3 . 倒装句。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和主谓倒装句。 4 . 省略句和固定格式。 如: “ 孰与 ”“ 奈何 ”“ 何如 ” 等。 二、注意调整语序 ————————————————————————————— [ 典例 2]   ( 2018 · 高考全国卷 Ⅱ )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译句: 点评: 正译: 百姓思念他的恩德,为他建造祠堂在安阳亭西,每到 吃饭时就奏乐歌咏祭祀他。 这句话中 “ 为立祠安阳亭西 ” 是介词结构后置句,译 句没有准确调整。 百姓思念王涣的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 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答案: (1) “ 胁以帝所赐铜瓜 ” 状语后置句 , 应调整为 “ 以帝所赐铜瓜胁 ( 之 ) ” 。 (2) 江彬把蒋瑶关在空房子里打击羞辱他,并且用皇帝所赐的铜瓜威胁他,蒋瑶不为之慑服。 参考译文: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不久出京担任荆州知府。修筑了黄潭堤坝。调任到扬州。武宗南巡到扬州,蒋瑶只是给皇帝提供随行的用具而已,没有赠送东西。各受宠的近臣都很生气。江彬想抢夺富民的住房作为威武副将军府,蒋瑶执意不可。江彬把蒋瑶关在空房子里打击羞辱他,并且用皇帝所赐的铜瓜威胁他,蒋瑶不为之慑服。 四种文言倒装句 1 . 主谓倒装句。 例如 : “ 甚矣 , 汝之不惠 ” 为主谓倒装句 , 应译为 “ 你不聪明 , 到了极点 ” 。 2 . 宾语前置句。 例如: “ 大王来何操 ” 可译为 “ 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 ” 。 3 . 定语后置句。 例如: “ 村中少年好事者 ” 可译为 “ 村中有个好事的少年 ” 。 4 . 状语后置句。 例如: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可译为 “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比蓝草颜色更深 ” 。 三、注意补充成分 —————————————————————————————— [ 典例 3]   (2019 · 高考全国卷 Ⅲ)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译句: 点评: 等悼王死了,宗室大臣作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王尸 旁藏在那里。 这句话中 “ 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 是省略句,考生没 有准确补出成分,应先补充为 “ 吴起走之 ( 于 ) 王尸而伏之 ( 于 上 ) ” ,这样意思就明确了。 正译: 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 逃到悼王停尸的地方,伏在悼王的尸体上。 答案: (1)( 有 ) 蜚语言役夫谤讪 ( 朝廷 ) , ( 朝廷 ) 恐有变 , 命辰往验 ( 之 ) 。 (2) 有流言说役夫诽谤朝廷, ( 朝廷 ) 恐怕发生变故,命郑辰前往调查 ( 这件事 ) 。 参考译文: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永乐四年 (1406) 中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江西安福的百姓报告有人谋逆,朝廷命郑辰前往查访,全部查清诬告的情况。福建有番客杀了人,皇帝又命郑辰前往,郑辰只将首恶治罪,其他的都释放了。皇帝下诏在南京建报恩寺,役使囚犯上万人。有流言说役夫诽谤朝廷, ( 朝廷 ) 恐怕发生变故,命郑辰前往调查 ( 这件事 ) 。谣言不合事实,没有一人获罪。 补出三种省略 省略句成为考查最多的特殊句式 。可是不少考生对此重视不够,在翻译中只是满足于字字落实,对省略成分缺少足够的分析,导致译出的语句不通。要注意三种情况的补充: 1 .省略了的主语、谓语、宾语要补充。 2 .省略了的介词 “ 于 ” 等要补充。 3 .判断句要补上判断词;无标识被动要补出被动词。 一、整体读文: 理清人物生平事迹 ,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你的理解分析 。 传主 : 王嘉 生平 : 以明经射策甲科为郎 —— 超迁 —— 出为 —— 为丞相,封新甫侯 —— 系狱绝食呕血而死 —— 追谥为 。 主要事迹 :① ; ② ;③ 。 太中大夫 九江、河南太守 忠侯 在九江、河南太守任,治甚有声 哀帝时,举荐贤才 遭受弹劾绝食呕血而死 二、模拟训练: 根据文本及你的理解 , 完成下列题目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嘉遂装出 / 见使者再拜受诏 / 乘吏 / 小车去盖不冠 / 随使者诣廷尉 / 廷尉收嘉丞相新甫侯印绶 / 缚嘉载致诏狱 / B .嘉遂装出 / 见使者再拜受诏 / 乘吏小车 / 去盖不冠 / 随使者诣廷尉 / 廷尉收嘉丞相新甫侯印绶 / 缚嘉载致诏狱 / C .嘉遂装出见 / 使者再拜受诏 / 乘吏小车 / 去盖不冠 / 随使者诣廷尉 / 廷尉收嘉丞相新甫侯印绶 / 缚嘉载致诏狱 / D .嘉遂装出见 / 使者再拜受诏 / 乘吏 / 小车去盖不冠 / 随使者诣廷尉 / 廷尉收嘉丞相新甫侯印绶 / 缚嘉载致诏狱 / 解析: “ 乘 ” 后应有宾语 “ 小车 ” , “ 去盖不冠 ” 的动作发出者应是王嘉,故 “ 小车 ” 应该属上而不应该属下,由此可以排除 A 项和 D 项; “ 见使者 ”“ 再拜受诏 ” 的动作发出者都应是王嘉,故 “ 见 ” 字应该属下而不应该属上,由此可以排除 C 项。 答案: B 2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射策 , 是汉代考试取士之法 , 应试者任取简策上的试题回答 , 再由主考官确定优劣 。 B .宣室,指汉代未央宫中的宣室殿,汉文帝曾在此召见贾谊;后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 C .廷尉,是官名,秦时设置,负责宫门警卫工作,为古代中央政府高官 “ 九卿 ” 之一。 D .国除,指封地被废除, “ 国 ” 是战国时公卿及汉代以后王侯的封地,子孙可以继承。 解析: C 项, “ 负责宫门警卫工作 ” 错,宫门警卫工作由卫尉掌管,廷尉掌管刑狱。 答案: C 3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王嘉位高望尊 , 富有政治才能 。他入相封侯,为人刚毅有威望,受到皇上的敬重;鸿嘉年间入宫对答政事得失,任九江、河南太守时,治理政事有名声。 B .王嘉心系时政,积极上书进言。哀帝初立时,他上书推荐儒者能吏;皇上欲封董贤为侯,他和贾延反复上书表示反对,皇上却不为所动,愈发爱重董贤。 C .王嘉遭受弹劾,狱中感慨叹息。他因为受到孔光等人的弹劾而被关进诏狱,狱中他感叹自己并未尽到宰相选拔贤才、罢退愚才的责任,从而辜负了国家。 D .王嘉绝食而死,身后深享哀荣。他被囚狱中二十多天,不吃食物,最终吐血而死;后来皇上下诏书追录忠臣,他被追谥为忠侯,其子王崇被封为新甫侯。 解析: B 项 “ 他和贾延反复上书表示反对 ” 错,原文为 “ 嘉复奏封事 ” ,反复上书的只是王嘉; “ 皇上却不为所动 ” 错,原文为 “ 上感其言,止 ” ,皇上虽然最终封董贤为侯,但也曾被感动而暂停此事。 答案: B 答案: (1) 此时 , 侍中董贤被皇上喜爱宠信 , 皇上想封董贤为侯 。 ( 关键点: “ 爱幸于上 ” 被动句式; “ 侯 ” ,名词活用为动词。 )(2) 将相不面对法官陈述冤情,这样沿袭已成旧例,您应该自杀。 ( 关键点: “ 对理陈冤 ” 是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 “ 故事 ” ,古今异义词; “ 君侯 ” 对王嘉的称谓; “ 引决 ” ,自杀的意思 ) 答案: (1) 使者端坐在府门上 。主簿又上前送上毒药,王嘉拿过药杯掷到地上。 (2) 大司马丁明素来看重王嘉并且很同情他,皇上就罢免了丁明,用董贤代替了他。 参考译文: 王嘉字公仲,是平陵人。考中明经射策甲科做了郎官。鸿嘉年间, ( 朝廷 ) 举荐敦厚朴实能直言的人,王嘉被召到宣室,对答政事得失,破格升任为太中大夫。出京任九江、河南太守,治政很有名声。建平三年代替平当作丞相,封为新甫侯,加授食邑一千一百户。王嘉为人刚强正直严厉有威望,皇上很敬重他。哀帝刚刚即位,想要匡正成帝的政事,多有变动,王嘉上疏推荐儒者公孙光以及有才能的官吏萧咸等人,都是原来食俸二千石中有名声被称颂的。天子都接纳而任用了他们。此时,侍中董贤被皇上喜爱宠信,皇上想封 董贤为侯。王嘉与御史大夫贾延进上密封的奏书。皇上被他们的话感动,停止了这件事,过了几个月,终于下命令封董贤为高安侯。此后过了几个月,出现了日食,皇上命令推举敢于直言的人,王嘉又进上密封的奏书。于是皇上渐渐不高兴了,却更加宠爱董贤,无法控制自己。光禄大夫孔光、左将军公孙禄弹劾王嘉迷乱国家欺罔皇上不守道义。有诏令暂借给谒者符节,召丞相到廷尉诏狱。使者到了府上,府上的掾、史等官员哭泣着,一起调和毒药给王嘉喝,王嘉不肯服用。主簿说: “ 将相不面对法官陈述冤情,这样沿袭已成旧 例,您应该自杀。 ” 使者端坐在府门上。主簿又上前送上药,王嘉拿过药杯掷到地上,对属吏说: “ 丞相有幸得以位居三公,执行职务时有负国家,应当在都市中服刑来警示后人。丞相难道是小儿女吗?为什么要吃毒药而死! ” 王嘉于是着装出门,见到使者拜了两拜接受了圣旨,乘坐着小吏坐的小车,去掉车盖摘下官帽,跟随使者拜见廷尉。廷尉收回了王嘉的丞相、新甫侯印绶,绑缚王嘉用车载到诏狱。皇上派将军以下的官员和五个二千石官吏共同处置。狱吏稍稍冒犯王嘉,王嘉喟然仰天叹道: “ 我有幸得以充任宰相,不能 选拔贤才、罢退愚才,因此辜负了国家,即使被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罪恶。 ” 狱吏询问贤与不肖的人的名字,王嘉说: “ 贤才,前丞相孔光、前大司空何武,不能举拔;恶人,高安侯董贤父子,谄媚邪僻扰乱朝廷,却不能罢免。我罪当处死,死也没有什么怨恨。 ” 王嘉被拘囚在牢狱二十多天,不吃食物,吐血而死。大司马丁明素来看重王嘉并且很同情他,皇上就罢免了丁明,用董贤代替了他。王嘉担任宰相三年被诛杀,封地被削夺。死后皇上读他的答词而思考他的话,又用孔光代替王嘉做了丞相,征用何武做了御史大夫。元始四年,下诏书追录忠臣,封王嘉的儿子王崇为新甫侯,追谥王嘉为忠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