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00 KB
  • 2021-06-08 发布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练习含解析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劝学   时间:40分钟   满分:48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木直中绳,以为轮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君子生非异也 答案 C 解析 A.“”通“煣”;B.“有”通“又”,“暴”通“曝”;D.“生”通“性”。‎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C.以为轮,其曲中规 规:规则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利用 答案 C 解析 规:圆规。‎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风雨兴焉 蛟龙生焉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而寒于水 D.蚓无爪牙之利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答案 B 解析 B.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译为“从这里”或“在这里”。A.动词,形成/动词,写作。C.介词,从/介词,比。D.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动词,到。‎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木直中绳,以为轮 B.蚓无爪牙之利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答案 D 解析 D.“须臾”古今意义相同,都是“片刻”的意思。A.“以为”,古义是“把……做成”,今义是“认为”。B.“爪牙”,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比喻坏人的党羽(贬义)”。C.“寄托”,古义是“藏身”,今义是:①“托付”;②“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5.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吾尝跂而望矣 C.蟹六跪而二螯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答案 B - 4 -‎ 解析 B.连词,与例句都是修饰关系。A.连词,表递进。C.连词,表并列。D.连词,表假设。‎ ‎6.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甚矣,汝之不惠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以为轮,其曲中规 答案 A 解析 例句和A项都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主谓倒装句;C项是判断句,也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省略句。‎ 二、类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劝学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②,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③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潃④,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⑤,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⑥酸而蚋⑦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节选《荀子·劝学》)‎ ‎[注] ①蒙鸠:鹪鹩,一种善于筑巢的小鸟。②苇苕(tiáo):芦苇的穗。③麻:苎麻,一种植物。④潃(xiǔ):臭泔水。⑤柱:折断。⑥醯(xī):醋。⑦蚋(ruì):蚊类小虫。‎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巢非不完也 完:完备,坚固 B.而临百仞之渊 临:面对 C.所渐者然也 渐:浸渍 D.必象其德 象:象征 答案 D 解析 象:符合,依随。‎ ‎8.下列分别能体现“要注重环境的影响”和“要注重自身的修养”的一组是(3分)(  )‎ A. B. C. - 4 -‎ D. 答案 B 解析 A项第②句不能体现“要注重自身的修养”。C项第①句不能体现“要注重环境的影响”。D项第①②句体现的都是人要注重自身的修养。‎ ‎9.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用“蒙鸠”系巢于芦苇穗之上,风至苇折、卵破子死的比喻,说明人应该注意立身的方式。‎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组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 C.作者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寓于浅显的比喻之中,“醯酸而蚋聚”比喻人要善于选择良好的环境。‎ D.作者用“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来比喻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 答案 C 解析 “醯酸而蚋聚”不是比喻“人要善于选择良好的环境”,而是用来说明人“要注重自身的修养”。‎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5分)‎ 译文:                                    ‎ ‎                                    ‎ ‎(2)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5分)‎ 译文:                                    ‎ ‎                                    ‎ 答案 (1)所以君子居住一定选择好的环境,交游一定接近品行兼优的人,用来防止沾染邪恶的东西以接近正道。(关键词:游,就,所以,中正)‎ ‎(2)林木茂盛,斧头就会随之而来砍伐;树木成荫,鸟雀就会群栖在上面。(关键词:斤,至,息,焉)‎ 参考译文 南方有一种小鸟,名叫蒙鸠。它拾取羽毛做巢,又用毛发密密编织,而系托在芦苇的穗上,大风一至,芦苇的穗被风吹折,卵都摔破了,小鸟也都死了。这并非蒙鸠的巢筑得不坚固,而是它所系的芦苇的穗使它这样。西方有种小草,名叫射干,茎长不过四寸,生长在高山之上,面临百仞深渊。不是射干的茎能长得很高,是茎所生长的地方使它这样高。蓬草生在长麻的地中,不用扶持,也能挺直;洁白的沙子混在黑泥里,也会跟它一起变黑。兰槐的根是香芷,假若兰芷浸在臭泔水里,无论是有地位的君子,还是平民,一定会弃而远之,不肯佩带。这不是兰芷的本质不美,而是所浸渍的臭泔水使它这样。所以君子居住一定选择好的环境,交游一定接近品行兼优的人,用来防止沾染邪恶的东西以接近正道。‎ 事物聚集成类,一定有开始的原因。荣辱的到来,一定符合他的品德行为。肉腐烂了,一定出虫;鱼枯干了,一定生蛀虫。松懈不谨慎,忘记自己应守的规范,灾祸就发生了。物太刚强,则自取摧折;物太柔弱,则自取束缚。邪恶污秽在身上,‎ - 4 -‎ 必将为怨怒所结。把木柴同样放置,火总是向干燥处烧。一样平的地方,水总是向潮湿处流。同类的草木生长在一起,同类的禽兽群聚在一起,世间万物大都各从其类。所以箭靶的靶心已经张设,弓矢就会随之而射到上面;林木茂盛,斧头就会随之而来砍伐;树木成荫,鸟雀就会群栖在上面;醋形成酸味,蚊类小虫就会争着聚集到里面。所以言语有时会招来祸患,行为有时会招致侮辱,君子要慎重选择立身行事之道啊!‎ 三、语言运用(11分)‎ ‎11.课文推介,就是向别人推荐一篇课文,介绍其有关内容及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并阐述推介的理由。请向没读过《劝学》的同学推荐这篇课文。要求表述简明连贯,突出课文特点,50字左右。(6分)‎ 答:                                    ‎ ‎                                    ‎ 答案 (示例)《劝学》是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文章以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努力学习。对今天的求学者仍具有指导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针对此题,应理清逻辑关系,围绕课文内容、情感、写作特点及影响组织语言。‎ ‎12.把下面五句话,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5分)‎ ‎①任何新的知识,取得的途径只有一条,那便是学。‎ ‎②只学而不“习”,即使学到了一些知识,也是不牢靠的。‎ ‎③但是学了,懂得了,并不等于掌握和拥有这些知识。‎ ‎④要使这些知识成为自己的东西,就必须“习”。‎ ‎⑤有人不理解“习”的重要性,学得多,甚至什么东西都学,却不肯付出经常温习的时间,结果是随学随忘,收不到成效。‎ 答:                                    ‎ 答案 ①③④⑤②‎ 解析 通读五句话,理解语段大意。本语段谈的是“学”和“习”的关系,句①③谈“学”,句④⑤谈“习”,句②是总结。‎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