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0 KB
  • 2021-06-08 发布

四川省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遂宁市高中2021届第四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 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家在写作某一个故事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以下的情形:笔下的故事的发展与原先的构想已经形成了冲突,作家是按照故事本身的逻辑来完成作品呢,还是削足适履式地回到原先设定的意图上去呢?换句话说,他是听命于自己的思想呢,还是听命于小说本身的智慧呢?‎ 米兰·昆德拉认为,“每一位真正的小说家都在等待听到那种超越个人意识的智慧之声”,“那是小说的智慧”。在这里,昆德拉使用了“等待”一词,它起码暗示了我们这样一个现象:这种存在于小说自身的“智慧”并不是先验的,它与创作过程一同产生,并且稍纵即逝。这个词还试图表明,这种智慧之声并不一定经常出现,而一旦它来临,它的光亮必然会照亮作家的道路。它是小说家真正的福音。正如威廉·福克纳在创作《当我弥留之际》时的情形一样,小说的智慧之光使他原先构思的人物、故事、情节结构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他受惠于这种“光亮”完成了自己的“神构妙品”。‎ 我们据此可以推断,如果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一直没有听到这种“智慧之声”,那么小说创作的意义和价值并未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法国学者兼批评家爱弥尔·法盖和米兰·‎ - 19 -‎ 昆德拉抱有近似的看法。他在评价司汤达的作品时曾经分析到:司汤达似乎在小说的开始就设想好了作品的结局。“当于连·索耐尔在《红与黑》中一露面,就注定了要在最后朝德瑞那夫人射去决定性的一枪”。法盖在这里至少说出了某种实情。‎ 与司汤达的《红与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一书的写作。我们可以从托尔斯泰研究专家日丹诺夫提供的材料中隐约推知《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稿的雏形。作为一个狂热的教徒,托氏【注】原先构思的《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走向大致是这样的: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一个背离宗教原则的妇女,背弃了自已忠实可靠的丈夫与别人私通,最后遭到了惩罚。托尔斯泰原先的初始意图是要表现夫妻关系的永恒性。我们在此不妨引用一下俄国学者巴赫金的著名论点——作家在构思故事并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并非完全为“第一视野”所控制;“第一视野”的内容是先验的、抽象的、空洞乏味的。而我们在公开出版的成书《安娜·卡列尼娜》中,原先的故事框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安娜从一个丑陋、堕落的“妓女”摇身一变为一个风姿绰约、优美动人的贵族妇女。安娜这一人物的变化,作为一个象征性的信号,使托氏的目光从宗教、家庭伦理投向个人情爱的存在状况,他的兴趣和想象力也从社会学转向了存在境遇的复杂领域。实际上,托尔斯泰对故事初衷的背离不仅挽救了一部天才的巨著,而且使他卸下了道德重负,对家庭、婚姻、情爱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崭新的见解。‎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作家赋予了作品以智慧,相反,小说自身的智慧却一直在引导和教育着作家。可以说,小说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作家在多大程度上对创作初衷构成了违背。‎ 这同样也可以说明,一个作家在构思作品时,不能过于周全,有时一个作家的初始意念过于强烈,其结果是,意念本身在写作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控制着作者,作者成了某种意念和价值的奴隶,这将妨害小说本身的价值。这样的例子在中外的小说创作中可谓屡见不鲜。‎ ‎(摘编自格非《故事的内核和走向》)‎ ‎【注】即列夫·托尔斯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威廉·福克纳“等到”了超越自身的智慧之声,这使《当我弥留之际》一书内容与福克纳的原先构思并不相同。‎ B. 对比托氏留下的初稿和公开出版的成书可知,正是因为托氏背离了初衷,《安娜·卡列尼娜》才得以成为一部巨著。‎ C. 安娜这一形象的变化,象征着托尔斯泰放弃了原先的宗教信仰,从而转向对于存在境遇这一复杂领域的探寻。‎ D. 对于如何解决故事发展与原先构想的冲突,作者认为小说自身的智慧与作家的智慧都有价值,应一视同仁。‎ - 19 -‎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式展开论述,结构严谨。‎ B. 昆德拉的话表明,小说自身的智慧伴随创作过程产生,且会对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C. 文章引用巴赫金的论点,说明了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作者本人视角的某种局限性。‎ D. 文章将福克纳、司汤达、托尔斯泰三人创作过程进行类比,展示小说创作的矛盾。‎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与作者观点最相符的一项是(3分)‎ A. 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本意是希望通过阿Q形象的塑造,刻画出沉默麻木的国民的灵魂,这使小说极具现实价值。‎ B. 果戈里的《旧式地主》原本意在揭露地主阶级空洞的精神生活,却被后来的读者解读为揭露了人的某种真实状态,这使小说批判性减弱。‎ C. 茅盾说自己创作《子夜》是想描述“没有出路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然而成书却展现出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这使小说意蕴更加丰富。‎ D. 卡尔维诺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故事极具随意性,从任何一页读起都能连贯往下读,这使小说具有别样的文学成就。‎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无用垃圾,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摘自中国环境网)‎ 材料二:‎ - 19 -‎ 近期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生活垃圾中与国外发达国家对比含有杂质较多,不可燃物质较多,增加了垃圾焚烧难度,杂质复杂在燃烧过程中产生重金属及二恶英等多种有害物质。国内每吨燃烧产生热值是发达国家每吨垃圾燃烧产生热值的1/5-1/6。2012-2018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及增长预测(单位:万吨,%)‎ ‎(摘编灵核网)‎ 材料三:‎ 深圳特区报讯从11月起,《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激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就要正式实施了。昨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办法》公布实施有关情况进行解读。记者获悉,每年全市安排总激励补助资金共6250万元,第一个评选周期统一为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往后以此类推,有效期3年。‎ 从《办法》内容看,此次激励对象类别广。既涵盖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农贸(批发)市场和超市、社会组织等单位,也包含垃圾分类督导员、志愿者、教师和从事垃圾分类工作的其他人员等个人,以及住宅区和家庭住户。根据激励对象不同,分别认定为“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积极个人”“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小区”和“生活垃圾分类好家庭”。‎ 激励对象数量也多。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激励名额为家庭5000个、个人1000个、住宅区500个,单位不限定名额。各区还可以根据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和实际情况,适当扩大激励补助范围。‎ 激励方式为通报表扬和资金补助相结合,通报表扬的同时,“生活垃圾分类好家庭”资金补助为2000元;“生活垃圾分类积极个人”资金补助为1000元;“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小区”资金补助为10万元/1000户,每个小区最高补助不超过30万元;“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或主管部门领导、经办人认定为“生活垃圾分类积极个人”,给予补助资金1000元/人。‎ 除直接激励外,《办法》还提出间接激励措施。如“生活垃圾分类好家庭”可优先推荐申报参评“深圳市文明家庭”和“深圳市最美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优先申报深圳市级绿色物业管理评价标识;认定为“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单位”的学校可优先推荐申报参评“绿色学校”等。‎ - 19 -‎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 ‎4. 下列不属于垃圾分类的意义的一项是(3分)‎ A. 物尽其用,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 B. 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 C. 使分类储存的垃圾由公众私有品转变为公共资源。‎ D. 减少土地资源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国内外各城市垃圾分类方法大致相同,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并结合本地实际来进行。‎ B. 我国生活垃圾杂质复杂,焚烧难度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多,燃烧热值高于发达国家。‎ C. 2012—2018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逐年增加,2018年比2012年增加一倍多,2017年增长率最低。‎ D.《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激励办法》注重评选“绿色小区”“绿色学校”等,体现了国家绿色发展的理念。‎ ‎6. 深圳市垃圾分类激励措施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概述。(6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石 头 李 娟 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在河边捡石头。由于我的“喜欢”,石头们被分成了好看和不好看的两种。由于我的喜欢,世界微微失衡。好在我的这种“喜欢”力量微薄,不足以影响真正的现实世界。顶多影响一下我对两块石头的取舍,顶多影响两块石头的命运吧。‎ 我反复对比,放弃了一块石头,占有了另一块。但被我占有的石头从此之后真的就属于我了吗?不是的,从此之后,它只是和我并列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而已。‎ 贪婪与“喜爱”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每当我独自走在大风中的高高河岸上,看向对岸缠绵起伏的金色沙丘,再看向秋天深蓝无底的天空,长久注目悬于夕阳一侧的半透明的圆月……,便暗暗否定了自己曾深深坚信的很多东西。‎ 当我生活在更加荒凉遥远的南面冬牧场上时,闲暇时间也喜欢在沙漠中长时间散步,寻找脚下的美丽碎片。‎ - 19 -‎ 牧羊人居麻看着我入迷地把玩那些彩色小石子,便问我:“它们值多少钱?”我说:“不值钱。但我觉得很好看。”他表示怀疑。他感慨地说:“这种事只有你们汉族人才知道。你们一看就知道哪块石头值钱。你们专门开几百公里的车来到我们的戈壁滩上捡石头。我们呢,世世代代在这里放羊,天天踩过那么多石头,却什么也不知道。没办法,我们什么也不懂,我们捡的石头都卖不了钱。”他坚信有一个关于石头的秘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捏起我的一块石头看了又看。再次感慨自己的命运。我说:“我只是喜欢它的颜色而已,看,红红的!”他仍然不相信。‎ 在北疆,无论是216国道线还是217国道线,沿着荒凉空旷的公路上下,几乎每过一百公里就可看到几顶帐篷,三五个卖石头的摊位。‎ 那些石头从表面看上去灰头土脸、普通至极。但剖开后,却有着透明而梦幻的内瓤。‎ 我觉得很多时候,它所谓的“价值”并非在于它的美丽,而在于它的这种反差吧?‎ 是的,大家为这种石头冠名为“戈壁玉”。‎ 戈壁玉真多啊。虽然名字被冠以“玉”,但毕竟不是玉。玉应该是更细腻绵密的质地,有着更柔和的光泽。作为荒野中的存在,戈壁玉的确是美丽的,甚至令人眩目。可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 在海南三亚,在全国离阿勒泰最遥远的地方,我也曾见过我们的戈壁玉。满满的,一板车又一板车,堆在街头叫卖。各种形状的吊坠、配饰,十元三件。如塑料制品一样面无表情,如塑料制品一样廉价,同时,如塑料制品一样千篇一律。‎ 可是,一边是戈壁玉成山成海的盛况,另一边,却是大地的千疮百孔。‎ 开始,人们只是在节假日里当作野游一样去郊外捡拾着玩耍。他们把车停在公路边,沿着公路上下行走,碰运气一般翻找大地表层的石头。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专职干这个。他们越走越远,越来越深入。搜罗遍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开始,他们开着小四轮拖拉机进入荒野。后来,开着挖掘机进入。疯狂开采的后果也许就是“十元三个”吧。可是,我却知道这块平凡的小小玉石有着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凡人都壮阔崎岖的经历。我几乎亲眼看到它碎裂于洪荒时代的大地震时期。看着它被海水冲击亿万年。海枯石烂之后,又被泥石流埋没亿万年。接下来,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终于有一天它重见天日,躺在球上一条平凡的河流边,天衣无缝地镶嵌在一个平凡的泥土凹窝里。‎ 我还看到了它的最后一幕记忆。‎ - 19 -‎ 看到它被暴力挖开,露出身下和自己同样形状的洞窟。看到虫子四散奔逃,植物白嫩的根系坦曝在日光暴晒之中。更多的石头在挖掘机的操作下源源不断翻出大地。失陷绝地的蚂蚁们不知所措。一个个保护着蚁后,衔着蚁卵,面对眼下没完没了天翻地覆的世界,不知逃往何处。一窝蚂蚁的毁灭,其惨烈不亚于一个王国的覆灭吧?亿万万蚁窝和虫穴的毁灭,亿万万微小的惊骇与怨恨游荡天地之间,无处可去,便依附于戈壁玉。附着在它的色泽上,附着在它所有细微的裂缝里。所以戈壁玉的颜色黯淡压抑,所以戈壁玉的饰物一碰即碎。还有人不明白城市午夜的街头为什么如此哀凉无望。他经过成堆批发戈壁玉的地摊,还是不能明白。‎ 去年那场大旱,不止令农业受灾,牧业也遭到极大重创。‎ 一位年长的牧人痛心地说:“捡石头!都是捡石头的人害的!”他的意思大约是,捡石头改变了大地的面貌,而这与天气变化息息相关。‎ 我仍然喜欢石头。我喜欢长时间蹲在河边的空地上,一块一块地翻捡,摸索,不停地惊异于每一块石头的独一无二。当我埋首大地,沉迷于眼下这石头的世界,在地球的另一端,漫漫迁徙道路上的海鸟再也看不到去年露出水面的礁石。‎ 我又拾起一块石头。看到石头下的空穴里有弯弯曲曲的细小道路,被突然曝光的虫子惊慌不已。我改变了这只虫子的命运。也许还改变了更多——季节、气候、降雪量。甚至是冰川融化、雪线后退。甚至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了,海平面上升了。我目睹那只海鸟在无望的寻找中筋疲力尽,最终跌落大海。‎ 而在此地,在我的脚下,在全世界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在大陆的最深处,我又看到另一块美丽的石头,却迟迟不敢触碰。‎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牧羊人居麻对“我”仅是因为“喜爱”而捡石头表示怀疑和不相信,表现了牧羊人居麻对石头起了贪念。‎ B. 戈壁玉在荒野中才是美丽的,可一旦离开荒野,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可见作者懂得戈壁玉的真正价值所在,并表现了作者对戈壁玉被疯狂采伐的痛心。‎ C. 作者描写了人们从节假日碰运气一般来捡石头,到后来专职干这个,并开着挖掘机进入来疯狂开采的过程,影射人类的贪得无厌和对自然的无度侵掠,并以此予人们以启示。‎ D. 本文文字素净、灵动,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以及对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8.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6分)‎ ‎▲‎ ‎9. 本文最后写到“我又看到另一块美丽的石头,却迟迟不敢触碰”,这是为什么呢?请结合全文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 19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索靖,字幼安,敦煌人也。累世官族,父湛,北地太守。靖少有逸群之量,与乡人泛衷、张甝、索永俱诣太学,驰名海内,号称“敦煌五龙”。四人并早亡,唯靖该博经史,兼通内纬。州辟别驾,郡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傅玄、张华与靖一面,皆厚与之相结。拜驸马都尉,出为西域戊己校尉长史。太子仆同郡张勃特表,以靖才艺绝人,宜在台阁,不宜远出边塞。武帝纳之,擢为尚书郎。与襄阳罗尚、河南潘岳、吴郡顾荣同官,咸器服焉。靖与尚书令卫瓘俱以善草书知名,帝爱之。瓘笔胜靖,然有楷法,远不能及靖。靖在台积年,除雁门太守,迁鲁相,又拜酒泉太守。惠帝即位,赐爵关内侯。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元康中,西戎反叛,拜靖大将军梁王彤左司马,加荡寇将军,屯兵粟邑,击贼,败之。迁始平内史。及赵王伦篡位,靖应三王义举,以左卫将军讨孙秀有功,加散骑常侍,迁后将军。太安末,河间王颙举兵向洛阳,拜靖使持节、监洛城诸军事、游击将军,领雍、秦、凉义兵,与贼战,大破之,靖亦被伤而卒,追赠太常,时年六十五。后又赠司空,进封安乐亭侯,谥曰庄。靖著《五行三统正验论》,辩理阴阳气运。又撰《索子》、《晋诗》各二十卷。又作《草书状》,其辞曰:“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虫蛇虬蟉,或往或还。” 靖有五子:鲠、绻、璆、聿、綝,皆举秀才。聿,安昌乡侯,卒。少子綝最知名靖每曰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节选自《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少子綝最知名/靖每曰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B. 少子綝最知名/靖每曰/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C. 少子綝最知名/靖每曰/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D. 少子綝最知名/靖每曰/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经史:指经书和史籍,是我国传统图书的两大部类,文中代指各种典籍。‎ - 19 -‎ B. 相:同《张衡传》“出为河间相”之“相”,指辅佐藩王处理政务的官员。‎ C. 阴阳:古代中国哲学概念之一,古人以阴阳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 D. 秀才:原指才能优异之士,文中指的是获得府学、县学入学资格的生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索靖博学多才,广受推重。他在太学时就驰名海内,傅玄张华与他仅见一面就结下深厚情谊,一同任职的众人都很钦服他,武帝对他也很赏识。‎ B. 素靖见识深远,明察时势。他早就预见到天下将大乱,晋王朝将走向衰亡,后来果然应验,发生了西戎反叛、赵王篡位、河间王进犯洛阳等事件。‎ C. 索靖尽心平叛,屡立战功。元康年间,在粟邑屯兵打败叛贼,受三王推举以左卫将军身诛灭孙秀;太安末年,统领雍、秦,凉州义兵大败叛军。‎ D. 索靖擅长草书,造诣深厚。他和卫瓘都以草书知名于世,而在草书艺术上各有所长,著有《草书状》一篇,精辟地论述了草书的艺术特色。‎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州辟别驾,郡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5分)‎ ‎▲‎ ‎(2)太子仆同郡张勃特表,以靖才艺绝人,宜在台阁,不宜远出边塞。(5分)‎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沁园春 陆游①‎ 粉破梅梢,绿动萱丛,春意已深。渐珠帘低卷,筇枝微步,冰开跃鲤,林暖鸣禽。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浊酒一尊和泪斟。凭栏久,叹山川冉冉,岁月骎骎。‎ 当时岂料如今。漫一事无成霜鬓侵。看故人强半,沙堤②黄合③,鱼悬带玉④,貂映蝉金⑤。许国虽坚,朝天无路,万里凄凉谁寄音。东风里,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 ‎【注】①陆游,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曾受邀前往汉中南郑有短暂军旅生活,次年奉召入蜀为官。②沙堤:唐代旧例,凡拜相,府县令民载沙铺路,从宰相私邸到子城东街。③黄合:应为黄阁,汉代丞相听事阁及三公官署厅门涂黄色,称黄阁。④鱼悬带玉:唐制,文武官三品以上服金玉带,佩金符,刻鲤鱼形,谓之金鱼。⑤貂映蝉金:汉时贵职冠饰,侍中、中常侍冠上加金铛,附蝉为文,貂尾为饰。‎ - 19 -‎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上片开头对春暖花开万物萌动的早春气象进行细致的描写,这是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 B. 词作先描写春天的美景,再转而抒发自己的哀怨之情,景物与情感两者之间和谐—致。‎ C. 河的下片连用几个典故含蓄辛辣地讽刺了当权派身居高位安享尊荣淡漠国事的做派。‎ D. 身处蜀地报国无门有谁能理解内心的凄凉,难有灞桥烟柳,一问一答道出了个中委曲。‎ ‎15. 本词下片抒发抑郁不平之志很有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 , ▲ ”两句揭示了蔺相如避让廉颇的根本原因,也表现了蔺相如的爱国之情。‎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通过一个过渡句把全词连起来,以“ ▲ ”对上片景物描写进行概括,又以“ ▲ ”引出下文对周瑜的赞颂。‎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与孙权有关的风流遗迹“ ▲ ”,表达江山寂寞、不胜今昔之感;又借百姓在“ ▲ ”祭祀的场景,体现词人对南宋统治者的正告。‎ 第II卷(表达题 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国家政策。四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 ▲ 。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也让十几亿中国人民走向小康,摆脱贫困。改革开放是历史的潮流,是把握世界发展的机遇,是中国走向富裕的正确道路,对于这个道理,每个有眼光的中国人都 ▲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世界的郑重表态,更是全体国人的普遍共识。( ▲ )。民心不仅是友谊、信任,更是未来。在国与国的交往中,由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发展道路不同等不可避免的因素,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 ,怎样实现民心相通?古人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关系到能否将中国故事讲述得 ▲ ,能否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 19 -‎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项是(3分)‎ A. 印象 了如指掌 那么 委婉动听 B. 印象 了然于胸 那么 娓娓动听 C. 映像 了然于胸 然而 娓娓动听 D. 映像 了如指掌 然而 委婉动听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3分)‎ A. 民心相通,才能走向世界 ‎ B. 民心相通,对走向世界至关重要 C. 走向世界,就需要民心相通 ‎ D. 走向世界,民心相通是需要的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3分)‎ A.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也让十几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 B. 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也让十几亿中国人民走向小康,摆脱贫困。‎ C. 通过改革开放,让中国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 D. 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也让十几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 ‎20.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用简明准确的语言从三个不同角度写出其给人的启示,每条不超过20个字。(6分)‎ 微信朋友圈流传着一个“稻草定律”: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白莱,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卖螃蟹的人拿它去捆绑螃蟹,它的价值就与螃蟹一样。‎ ‎▲‎ ‎21.下面几处情境下的用语分别存在五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5分)‎ ‎①某校园广播站的一则广播稿播出:“《吕梁英雄传》(长篇小说),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马烽和西戎,全书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校广播站将播出专题节目,敬请关注!”‎ ‎②《新白娘子传奇》中张员外答谢白娘子时说:“久闻白娘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您虽是一介女流,但您的作风丝毫不让须眉,真是让人佩服啊!”‎ ‎③《扬子晚报》报道:“‘八一三’淞沪抗战健在老兵重返昔日战场,重游谢晋元墓地,祭奠团长和死难战友的英灵。”‎ ‎④大洋网体育频道报道:“并非体育大省的河南只有7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却有3人染指金牌,成为全国夺金成功率最高的省份。”‎ ‎⑤某公司的一份声明初稿的片段如下:“‎ - 19 -‎ 近日,有不法分子假冒我公司人员在网上发布假的招聘信息,严重损害了我公司声誉。特别警告广大网友,切勿轻信。”‎ ‎▲‎ 四、写作(本题共 1 小题,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读书沙龙”活动中,老师郑重地向同学推荐近期出版的《中国精神读本》。这本书精选了从晚清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一百多年来的华文传世名篇,为读者展现出波澜壮阔的近现代中国精神进化史。其中既有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孙中山的《国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也有入选中学教材的林觉民《与妻书》、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多数同学纷纷表示要认真阅读,但也有同学质疑,这些诗文年代已久,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之又有何益?‎ ‎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请结合自己阅读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回应那些同学的质疑。‎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 19 -‎ 遂宁市高中2021届第四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3分)A【解析】B项,“对比托氏留下的初稿和公开出版的成书可知”错误,原文说“我们可以从托尔斯泰研究专家日丹诺夫提供的材料中隐约推知《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稿的雏形”,可知,托尔斯泰并未留下初稿,我们是通过日丹诺夫的研究中隐约看到第一稿的雏形的。C项,“托尔斯泰放弃了原先的宗教信仰”错误,由原文“安娜这一人物的变化,作为一个象征性的信号,使托氏的目光从宗教、家庭伦理投向个人情爱的存在状况,他的兴趣和想象力也从社会学转向了存在境遇的复杂领域”可知,只是托尔斯泰的目光从宗教、家庭伦理投向个人情爱的存在状况,并不能说明他放弃了原先的宗教信仰。D项,“应一视同仁”错误,由原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作家赋予了作品以智慧,相反,小说自身的智慧却一直在引导和教育着作家。可以说,小说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作家在多大程度上对创作初衷构成了违背”可知,对于解决故事发展与原先构想的冲突,应该遵循小说自身的智慧,而不是“一视同仁”,因为小说自身的智慧一直在引导和教育着作家。 ‎ ‎2.(3分)D【解析】D项,“文章将福克纳、司汤达、托尔斯泰三人创作过程进行类比”错误,福克纳和托尔斯泰的创作过程类似,而司汤达与他们相反,故不能说是“类比”。‎ ‎3.(3分)C【解析】由原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作家赋予了作品以智慧,相反,小说自身的智慧却一直在引导和教育着作家。可以说,小说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作家在多大程度上对创作初衷构成了违背”和“这同样也可以说明,一个作家在构思作品时,不能过于周全,有时一个作家的初始意念过于强烈,其结果是,意念本身在写作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控制着作者,作者成了某种意念和价值的奴隶,这将妨害小说本身的价值”可知,本文的观点是“要遵循小说自身的智慧”,作者的初始意念不能过于强烈。A项,创作本意与成书相符,所以与本文观点不符。B项,创作本意与文学接受(文学解读)不符,与本文观点无关。C项,作者的本意是想描述“没有出路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成书却展现出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这使小说意蕴更加丰富,超出了作者的本意,使作品成功。与本文观点相符。D项,小说特殊的写法,与本文观点无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 19 -‎ ‎4.(3分)C【解析】C项,“使分类储存的垃圾由公众私有品转变为公共资源”,不是垃圾分类的意义,而是垃圾分类在不同阶段的属性。‎ ‎5.(3分)B【解析】B项,“我国生活垃圾杂质复杂……燃烧热值高于发达国家”的表述不准确。从材料二可知:“国内每吨燃烧产生热值是发达国家每吨垃圾燃烧产生热值的1/5-1/6”,显然是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燃烧值。‎ ‎6.(1)奖励资金充足。每年全市安排总激励补助资金共6250万元。(2)激励对象类别广,数量多。涉及单位、住宅区、家庭、个人。(3)激励方式灵活多样。通报表扬和资金补助相结合,除直接激励外,还提出间接激励措施。‎ ‎【评分意见】每点2分,共6分。‎ ‎【解析】细读材料三,从“每年全市安排总激励补助资金共6250万元”,可概括出:奖励资金充足的特点;从“既涵盖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农贸(批发)市场和超市、社会组织等单位,也包含垃圾分类督导员、志愿者、教师和从事垃圾分类工作的其他人员等个人,以及住宅区和家庭住户”等,可概括出:激励对象类别广,数量多的特点。从“通报表扬和资金补助相结合;除直接激励外,还提出间接激励措施”等语句,可归纳出:激励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7.(3分)A【解析】A项错在“表现了牧羊人居麻对石头起了贪念”这一句。原文是“他坚信有一个关于石头的秘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再次感慨自己的命运。”原文表述的是牧羊人居麻不相信我的说法,认为石头的秘密“我”知道而且不告诉他,感慨自己的命运,并不是对石头起贪念。‎ ‎8.(6分) ①人类疯狂开采石头,对戈壁滩的地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所开采的石头制作成商品后在城市售卖,价格却十分廉价。②人类因贪婪对大自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这种伤害让人感到“哀凉无望”。③现代文明对游牧文明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 ‎【评分意见】每点2分,共6分。‎ ‎【解析】分析“还有人不明白城市午夜的街头为什么如此哀凉无望。他经过成堆批发戈壁玉的地摊,还是不能明白”的含义,抓住该句的关键词“哀凉无望”、“批发戈壁玉的地摊”、“不能明白”。把含义题转化为原因概括题。认真读文本,找出原因。文章写了人类疯狂开采石头,极大的伤害戈壁滩地貌,但开采的石头城市售卖时,价格极其廉价。人性的贪婪伤害大自然,这种伤害让人感到“哀凉无望”。‎ ‎9.(6分)因为“我”深深认识到:①“我”虽然喜爱石头,但不能把“喜爱”变成“‎ - 19 -‎ 贪婪”而去占有不属于自己的石头;②触碰石头不仅会改变一只虫子的命运,甚至可能会改变更多——季节、气候、降雪量等,从而造成各种自然灾害。(3)戈壁玉的确美丽,但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 ‎【评分意见】每点2分,共6分。‎ ‎【解析】题干是“最后当我又看到另一块美丽的石头时,为何迟迟不敢去触碰”。该题其实是要求回答“不敢碰触”的原因。属于原因概括题。此举出现在文章最后一句,起到总结作用,所以答案分散在原文。应逐一找到有效的答题区间,概括为“我”虽然喜爱石头,但“喜爱”和“贪婪”不同,“贪婪”是有占有欲和不满足感的。倒数第三说“触碰石头不仅会改变一只虫子的命运,甚至可能会改变更多——季节、气候、降雪量等,从而造成各种自然灾害。”文章第十节中说“作为荒野中的存在,戈壁玉的确是美丽的,甚至令人眩目。可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这些都是作者不敢碰触的原因。最后分条概括答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 B【解析】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小儿子索琳最知名,索靖常说“索綝是朝廷之才,不能仅派作文书之用,州郡官吏不值得玷污我的儿子”。入宫为黄门侍郎,外任参征西军事转任长安令,在官任职期间受到称誉。句中,“靖每曰”的“曰”字后面是引用索靖说的话,需要停顿。排除A项。“不足”意思是不值得,后面的“污吾儿也”是“不足”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 ‎11.(3分)D【解析】D项,“文中指的是获得府学、县学入学资格的生员”解说错误,此处指辟举的优异人才,不是科举之士。‎ ‎12.(3分) C【解析】C项,“统领雍、秦,凉州义兵大败叛军”分析错误,并非“凉州义军大败叛军”,而是索靖统领雍、秦、凉州义军,大败叛军。原文表述为“领雍、秦、凉义兵,与贼战,大破之”。‎ ‎13.(1)征用他为别驾,郡里举荐他为贤良方正,他参加对策,名列前茅。(5分)‎ ‎(2)仆同郡人张勃特地上表,认为索靖才艺出众,应该在台阁任职,不宜远派至边塞。(5分)‎ ‎【评分意见】‎ ‎(1)“辟”,举荐,征用;“对策”,参加对策;“高第”,名列前茅。这三个词各1分,大意正确2分,共5分。‎ - 19 -‎ ‎(2)“特”,特地;“以”, 认为;“绝”,超过。这三个词各1分,大意正确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索靖,字幼安,敦煌人,出自数代为官之族,父索湛,是北地太守。索靖年少时便有超群脱俗的器量,与同乡人泛衷、张甝、索縿、永同赴太学,驰名海内,号称“敦煌五龙”。另四人都早早去世,只有索靖博通经史,兼通谶纬之学,州中征用他为别驾,郡里举荐他为贤良方正,他参加对策,名列前茅。傅玄、张华与索靖仅见一面,就同他结下深厚情谊,索靖任骑马都尉,外任西域戊已校尉长史,太子仆同郡人张勃特地上表,认为索靖才艺出众,应该在台阁任职,不宜远派至边塞。武帝接受了这一建议,提升索靖为尚书郎。与泉阳罗尚、河清据吴郡顾荣同官,诸位都很佩服他的才华,索靖和尚书令卫瓘都以擅长草书而知名,武帝很喜欢他们。卫瓘的笔法胜于索靖,但论书写的规范,卫瓘远不如索靖。索靖在台阁任职多年,担任雁门太守,升任鲁相,又任酒泉太守。惠帝即位,赐爵为关内候。索靖有先见之明,预知天下将要大乱,指着洛阳皇宫门前的铜驼,感叹道:“我将在荆棘之中再见到你了。”元康年间,西戎反叛,授索靖为大将军梁王司马肜的左司马,加官荡寇将军,在粟邑屯兵,攻打叛贼,打败了他们。升任始平内史。赵王司马伦篡位,索靖响应三王的义举,以左卫将军身份讨伐孙秀有功,加散骑常侍,升后将军。太安末年,河间王司马顺带兵进犯洛阳、朝廷授索靖使持节、监洛城诸军事、游击将军,统领雍、秦、凉州义兵,与叛贼交战,大败叛军,索靖也负伤身亡,追赠为太常,当时他六十五岁。后来又追赠司空,进封安乐亭候,谥号庄。索靖著《五行三统正验论》,辩说阴阳气运。又撰有《索子》《晋诗》各二十卷。另作《草书状》,其中论道:“草书的笔势形状,婉转如同银的,飘忽有若惊鸾.展开翼却未高飞,像似升腾又复归安静;虫蛇虬螺,来往游走,”索靖有五个儿子索鲠、索绻、索嵺、索聿、索綝,五人都被荐举为秀才,小儿子索琳最知名,索靖常说“索綝是朝廷之才,不能仅派作文书之用,州郡官吏不值得玷污我的儿子”入宫为黄门侍郎,外任参征西军事转任长安令,在官任职期间受到称誉。‎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 B【解析】B项,“景物与情感两者之间和谐—致”分析有误。本词上片词人是先描写美好的春景,然后抒发哀怨之情,属于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在景物与情感两者之间并非和谐一致。‎ ‎15.(6分) ①通过今昔对比抒发自己年岁老大仍一事无成的迟暮憾恨之情;②通过自己与故人政治处境的对比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凉不平之情;③通过“灞桥烟柳”‎ - 19 -‎ 的意象一语双关抒发自己心系故国河山渴望收复北方失地的拳拳赤子之情。‎ ‎【评分意见】每点2分:手法1分,情感1分。共6分。‎ ‎【解析】陆游的词往往也如其诗,表现雄豪爽朗的爱国情怀。上片通过写景触发情怀, 梅花枝头绽放,萱草展现绿意,蛰居的人们挑起珠帘扶着竹杖出来漫步,冰面融化鲤鱼欢跳,林木葱茏鸣禽翻飞。转眼间又是一年春好处。 可是面对此景词人内心竟升起无限感慨哀伤,以致对酒流泪。为何?下片申述哀伤缘由,“当时岂料如今。漫一事无成霜鬓侵。看故人强半”,当年一腔报国豪情而今落得身处蜀南鬓染霜发,故旧大都身居高位安享尊荣,自己一心许国却屡遭贬抑,两相对比抒发不平之慨。此处的潦倒妻凉向谁诉说,“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也许唯有灞桥烟柳能够体会,一问一答再次申明心志。总体来说,上片触景生情,下片运用对比、双关等手法抒发情志,平淡中彰显匠心。‎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分)(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舞榭歌台 佛狸祠下 ‎【评分意见】错字、漏字、添字、语序错,该句不得分。每句1分,共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7.(3分)B【解析】印象:接触过的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迹象。映像: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模写;反映。根据语境“留下”,应选“印象”。了然于胸:心里非常明白。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此处强调心里明白,应选“了然于胸”。那么:顺着上文语义,申说应有的结果。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此处呈上引出下面的问题,应选“那么”。娓娓动听:话说得婉转生动,使人喜欢听。委婉动听:形容声调温和曲折悠扬,漫长而和谐,引起听者共鸣,产生愉悦感。此处用于讲述中国故事,应选“娓娓动听”。‎ ‎18.(3分) C【解析】括号前在谈“走向此界已经成国人共识”,括号后在谈“民心相通”的必要性,所以“走向世界”应放在句子前部,关键词“民心相通”出现在句子后部更妥帖。‎ ‎19.(3分) D【解析】“通过”是介词,不能和“使”“让”等词连用,否则淹没主语,排除AC;语序上“摆脱贫困”应该先于“走向小康”,排除B。‎ ‎20.(6分)【答案示例】‎ ‎①人的价值有时与自身无关,要看与谁为伍。‎ ‎②人不应该通过攀附他人来提升自己的价值。‎ ‎③一个人即使再卑微,也应该有自己的价值。‎ ‎【评分意见】每点2分,共6分。启示的意思对即可,‎ - 19 -‎ 可以肯定稻草的攀附行为,也可以否定稻草的攀附行为。‎ ‎【解析】题干提供的材料由两部分组成,即“稻草定律”及人们对“稻草定律”的看法。从材料来看,“稻草定律”的内涵是人的价值有时与自身无关,就看与谁在一起;但有人却不认同“稻草定律”,即稻草本身有着自己的价值,稻草没有必要攀附别人。所谓“稻草定律”就是说,稻草本身无价值,但因与他物在一起而有了价值,用途不同,它的价值也不一样。由此引发的感慨是,与稻草一样,人的价值有时也看与谁在一起。这种观点强调,人要找到好的平台,提升自己的价值,要结交成功人士,结交有有眼光本领有智慧的人,因为结交什么样的人,你就能学到什么,你也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当然也有人持另一种观点,认为稻草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稻草,稻草不应通过攀附他人来提升自己的价值。这个角度是强调,人要成为自己,不能靠攀附他人来获取。‎ ‎21.(5分)‎ ‎①“《吕梁英雄传》(长篇小说)”改为“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②“一介女流”改为“一位女子”;③“重游”改为“拜谒”;④“染指”改为“夺得”;⑤“警告”改为“提醒”。‎ ‎【评分意见】每改正确一处1分,共5分。‎ ‎【解析】第①句是一段广播稿,括号中的内容是不能读出来的,所以应将括号去掉,然后将之改成“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第②句考查了对话,“一介女流”含有轻蔑之意,应将其改为“一位女子”;第③句考查的是新闻报道内容,“重游”带有游览、游赏之意,用在祭奠团长和死难战友的英灵的场合中不合适,应改为“拜谒”;第④句中“染指”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也比喻参与或插手分外的某种事情,是贬义词,不合语境,应改成“夺得”;第⑤句是某公司的一份声明,要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和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使用,“警告”是一种警戒性的纪律制裁方式,也是最轻微的一种制裁方式,是指公务员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违纪,应当予以及时纠正和警示。用于网友显得不尊敬,应改为“提醒”。‎ 四、写作(本题共 1 小题,60 分)‎ ‎22.(60分)【评分意见】参照2020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评分意见。建议以45分为基准分。‎ ‎【解析】这个作文题,分为材料和要求两部分。材料部分通过老师推荐的《中国精神读本》,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伟人代表及他们的“中国精神”。其中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有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从“未来”的角度展现的爱国精神;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的坚韧的革命精神、拼搏精神;毛泽东“‎ - 19 -‎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为人民服务精神、红色精神等等。除了材料中给出的这些,考生还可以扩展思维,补充“中国精神”的内涵,比如“工匠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精准扶贫精神”“抗疫精神”等。通过思考这些,考生会对“中国精神”的内涵有初步的了解。材料部分还给出了某些同学的质疑“这些诗文年代已久,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之又有何益?”。要求部分是“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请结合自己阅读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回应那些同学的质疑”,这就相当于告诉考生,要肯定“中国精神”,即使在当代,中国精神也不过时。考生要论述“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不能笼统地说;要阐明为何、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参考立意:‎ ‎1.中国精神永不过时;‎ ‎2.继承并发扬中国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 ‎3.有一种力量,叫中国精神;‎ ‎4. 弘扬中国精神,在困境中崛起;‎ ‎5. 弘扬中国精神,托起复兴之梦;‎ ‎6.弘扬中国精神,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