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4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试卷类型:A
高一语文
2020.07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废弃的工厂、关停的煤矿、古老的作坊……这些曾经的“工业引擎”承载着城市记忆,见证了历史风貌,如今却因各种原因沉睡,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脚步中被遗忘。如果能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工业遗产,让其由“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转变,不仅能传承工业精神、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还能唤醒沉睡的价值。如何变“锈”为“秀”,让工业遗产不再“沉睡”?
首先,需要对工业遗产进行甄别区分。所谓工业遗产,是指在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工业遗存。不同的工业遗产之间,其价值千差万别。对于各方面价值较高的工业遗产,应保护优先,以用促保。同时,既要防止因过度开发而保护失当,也要尽量规避因过分限制而难以改造利用。
其次,要挖掘历史底蕴,赋予文化内涵。这些年不少改造完成的老旧工业文化项目,除了工业遗存各有不同外,在形象与内容上都普遍趋同,难言特色。工业遗产的重新开发和利用,需要充分发掘其背后凝聚的独特文化理念,各地宜从自身实际出发,不可照搬照抄。位于成都的立巢航空博物馆,就被设计成航空科技与历史综合展馆、城市候机厅、多媒体学术报告厅、模拟飞行厅、航空主题餐厅等功能区,让民众“看得到航空,听得到航空,摸得到航空,甚至吃得到航空”,把高大上的航空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专业人士前来参观,并成为“2020年成都八大消费新场景”之一。
工业遗产是城市的固体记忆,让其不再“沉睡”,需要审慎、巧妙地进行加减法设计,留住工业时代的“锈色肌理”,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方能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并呼应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
(摘编自吴徽平《让工业遗产不再“沉睡”》)
材料二:
工业遗产最基本的形态是厂址、厂房、设备以及相关的史料。近年来工业遗产的概念在持续扩大,包括工人的住宅、使用的交通系统及其社会生活遗址等,都已纳入工业遗产的范围。工业遗产的意义首先在于它的历史价值。它们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天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人类所创造并需要长久保存和广泛交流的文明成果,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护历史,保护城市记忆与国家记忆。
然而作为需要被保护的工业遗产,仅仅有历史价值是不够的。如果仅仅着眼于“历史记忆”,那么工业遗产大可以通过别的成本更低的方式,如照片、影片、文字等等来呈现,而不必保留那么一大片厂房与厂址。工业遗产在历史价值之外还要具备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工业遗产应该是多重价值的相得益彰。
长期以来,人们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普遍缺少重视,世界各地的工业遗产一直面临着毁坏遗弃以及掠夺式开发导致的严重威胁;在我国,随着城市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在工业遗产拆与保、遗弃与利用等问题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如今这样的局面正在逐渐好转,国家与社会都越来越重视对于“工业遗迹”的保护工作。然而很有必要提醒的一点是,即便以前不少工业遗迹遭到了破坏,但其现存数量依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全部纳入“保护”之列既无必要也不现实,因而必须要有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什么是“芜”?什么是“菁”?应该依据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这五个指标来判断。它们是“遗产”,同时又活在当下与未来,是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们不应该被看作后人甩不掉的包袱,而是可以继续发挥功用、创造价值,甚至融入创意空间、数字经济的潮流之中的。而去芜存菁的过程,也就是删繁就简的过程。“简”,才可以凸显精华,才可以节省保护的成本。
(摘编自翟春阳《保护工业遗产要去芜存菁》)
材料三:
将工业遗产与创意产业园相结合的“以用促保”模式,是当前国内较主流的一种工业遗产开发模式。如上海M50创意园、广东中山岐江船厂改造等等,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有赖于所处城市的经济实力、文化氛围与消费人群。
就山西省阳泉三矿工业遗产的开发而言,因不具备这些经济、文化及区位优势,所以不能简单地模仿和跟风。而应在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基础上,不断挖掘自身的特质,确立符合本区域发展特点的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指导,打造出一套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保护和再利用方案。
“以用促保”的保护模式,需要先期高昂的资本投入。除一些经济规模较大的城市之外,许多地方遗产保护工作都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各方面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这是遗产保护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省、市两级政府可以在财政规划方面给予阳泉三矿保护项目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时还需制定一整套优惠政策以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民众加入到遗产保护的队伍中来。
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阳泉现阶段正处于城市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时刻。鉴于此,阳泉三矿的遗产保护工作应纳入阳泉市总体规划的部署和安排之中。否则,在未来的城市变迁中,这一保护项目极有可能与未来的建设产生抵触。因此,从城市发展的大局出发,应将这一保护项目上升到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的高度。只有做到了系统化、前瞻化,这项工作才能真正与城市发展融合起来。
工业遗产“以用促保”最重要的目的是重点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艺术、文化价值,而不是将工业遗产通过“经济开发”的方式变为盈利的工具,使工业遗产的开发充溢商业气息。此外,阳泉三矿是山西省首个“国家工业遗产”项目,该项目的顺利建设与推进还需尽快出台与此相关的保护、开发、再利用的地方性法规,以免在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因法律法规的缺失而导致保护主体不明、技术规范缺失、责任主体不确定等问题的出现。
(摘编自李钺《因地制宜留住文明》)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工业遗产之所以被遗忘,是因为它们已经失去了自身的存在价值。
B. 并非所有的工业遗产都需要被保护,对于一些价值不高的工业遗产可以拆除或遗弃。
C. 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问题上,应该保护优先,绝不能因开发而对工业遗迹进行改造。
D. 工业遗产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应挖掘自身的特质,制定符合本区域发展特点的方案。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文化氛围等条件,“以用促保”的开发模式才可能取得成功。
B. 对工业遗迹“去芜存菁”,有助于节省保护成本,重点保护各方面价值较髙的工业遗迹。
C. 阳泉三矿工业遗产保护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
D. 工业遗产既是城市与国家的记忆,又是当下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和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A. 意大利都灵工业遗址被改建成公园,原工业区域中的有些机器设备被清走,金属冷却塔被保留在遗址公园中,成为工业时代的纪念。
B. 曾经是连片的采煤塌陷区的江苏徐州潘安湖,通过对采煤塌陷破坏的土壤进行重构,恢复土地生态调节功能,脱胎换骨为“城市之肺”。
C. 德国慕尼黑杜伊斯堡风景公园是由旧有工业区改建成的公众休闲、娱乐场所,保留下来的原有工业设施,似乎向人们诉说着钢铁厂曾经的辉煌。
D. 由原粤中造船厂旧址开发成的中山市岐江公园保留着不少造船厂房和设备,见证着那个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沉淀为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4. 材料一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5.
假如你的家乡正在进行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请结合材料三,就工业遗产如何保护和利用,向当地政府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 D 2. A 3. B
4. ①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如何让工业遗产不再‘沉睡’”,接着分层阐述做法,最后进行总结。②局部采用并列式结构,第二段与第三段分别从“甄别区分” “赋予文化内涵”两个层次进行论述。
5. ①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工业遗产的保护提供资金保障。②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使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相融合。③重在保护、利用,避免过度商业化开发。④出台保护、开发、再利用的地方性法规,明确各方责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画出文中相关语句,加以分析概括,之后加以比较。
A项,“是因为它们已经失去了自身的存在价值”理解错误,由材料一“废弃的工厂、关停的煤矿、古老的作坊……这些曾经的“工业引擎”承载着城市记忆,见证了历史风貌,如今却因各种原因沉睡,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脚步中被遗忘。……还能唤醒沉睡的价值”可知,它们的价值只是“沉睡”,并没有“失去”。
B项,“对于一些价值不高的工业遗产可以拆除或遗弃”理解错误,由材料一“所谓工业遗产,是指在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工业遗存。不同的工业遗产之间,其价值千差万别。对于各方面价值较高的工业遗产,应保护优先,以用促保”可知,原文说“工业遗产”本身就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工业遗存”,并且只是说“对于各方面价值较高的工业遗产,应保护优先”,并未说其它工业遗产“可以拆除或遗弃”。
C项,“绝不能因开发而对工业遗迹进行改造”表述绝对化,由材料三“工业遗产‘以用促保’最重要的目的是重点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艺术、文化价值”可知,“以用促保”也是保护工业遗产价值的一种方式,“绝不能”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浏览选项,然后结合文本确定相关区域,结合作者的观点从原文中找到依据加以分析。
A项,“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文化氛围等条件,‘以用促保’的开发模式才可能取得成功”错误,“只有……才……”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由材料三“就山西省阳泉三矿工业遗产的开发而言,因不具备这些经济、文化及区位优势”“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各方面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这是遗产保护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省、市两级政府可以在财政规划方面给予阳泉三矿保护项目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时还需制定一整套优惠政策以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民众加入到遗产保护的队伍中来”可知,山西省阳泉三矿工业遗产的开发在不具备此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别的方式也可能取得成功。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层次,明确文中的论点、论据、及其论证方法,然后浏览选项逐个分析判断。
B项,“曾经是连片的采煤塌陷区的江苏徐州潘安湖,通过对采煤塌陷破坏的土壤进行重构,恢复土地生态调节功能,脱胎换骨为‘城市之肺’”错误,材料二核心观点为“去芜存菁”,
由材料二“而去芜存菁的过程,也就是删繁就简的过程”可知,潘安湖的改造是“重构”“脱胎换骨”,而不是去除部分后有所保留,所以不能体现工业遗迹的“去芜存菁”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把握文章结构层次,首先要通读文章,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然后依据意思划分层次。也可以从标题入手,以主题为先导,捕捉关键句,尤其需要注意主旨句、观点句、概括句、段落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以及标志层次的关键词等。
题目要求简要分析材料一在论证结构上的特点,首先应概括材料以每个段落的内容,然后依据各段内容之间的关系确定论证的层次结构即可。第一段由“如果能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工业遗产,让其由‘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转变,……还能唤醒沉睡的价值。如何变‘锈’为‘秀’,让工业遗产不再‘沉睡’”可知,主要提出要唤醒工业遗产的价值,让它不再“沉睡”。由段首句“首先,需要对工业遗产进行甄别区分”可知,第二段写对工业遗产进行甄别区分,由段首句“其次,要挖掘历史底蕴,赋予文化内涵”可知,第三段写工业遗产的重新开发和利用,要挖掘历史底蕴,赋予文化内涵。由“让其不再‘沉睡’,需要审慎、巧妙地进行加减法设计,留住工业时代的‘锈色肌理’,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可知,第四段总结让工业遗产不再“沉睡”的做法。 由第一段“如何变‘锈’为‘秀’,让工业遗产不再‘沉睡’?”提出问题,到二、三两段分层论述解决办法,到第四段再次总结做法,因而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由“首先”“其次”两词可以看出二、三两段采用了并列结构。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实际上是在考查考生阅读文本内容以及联系社会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注意不要脱离文本来谈自己的见解。
题目提出联系家乡进行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结合材料三,就工业遗产如何保护和利用,向当地政府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解答问题时要注意抓住其中的关键词“结合材料三”“就工业遗产如何保护和利用”“向当地政府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来作答。
由“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各方面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这是遗产保护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可以看出,要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就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工业遗产的保护提供资金保障。
由“从城市发展的大局出发,应将这一保护项目上升到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的高度。只有做到了系统化、前瞻化,这项工作才能真正与城市发展融合起来”可以看出,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就要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使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相融合。
由“工业遗产‘以用促保’最重要的目的是重点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艺术、文化价值,而不是将工业遗产通过‘经济开发’的方式变为盈利的工具,使工业遗产的开发充溢商业气息”可以看出,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重在保护、利用,避免过度商业化开发。
由“该项目顺利建设与推进还需尽快出台与此相关的保护、开发、再利用的地方性法规,以免在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因法律法规的缺失而导致保护主体不明、技术规范缺失、责任主体不确定等问题的出现”可以看出,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还要出台保护、开发、再利用的地方性法规,明确各方责任。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酒楼上
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了我的家乡,就到了S城。我午餐没有饱,又没有可以消遣的事情,便来到先前有一家很熟识的小酒楼。狭小阴湿的店面和破旧的招牌都依旧,但从掌柜以至堂倌却已没有一个熟人,我在这儿也完全成了生客。然而,我竟不料在这里意外地遇见朋友了,——假如他现在还许我称他为朋友。那上来的分明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阿,——纬甫,是你么?我万想不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阿阿,是你?我也万想不到……”
我就邀他同坐,但他似乎略略踌躇之后,方才坐下来。我起先很以为奇,接着便有些悲伤,而且不快了。细看他相貌,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然而衰瘦了。精神很沉静,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采。
“我们,”我高兴的,然而颇不自然地说,“我们这一别,怕有十年了罢。我早知道你在济南,可是实在懒得太难,终于没有写一封信。……”
“彼此都一样。可是现在我在太原了,已经两年多,和我的母亲。我回来接她的时候,知道你早搬走了,搬得很干净。”
“你在太原做什么呢?”我问。
“教书,在一个同乡的家里。”
“这以前呢?”
“这以前么?”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支烟卷来,点了火衔在嘴里,看着喷出的烟雾,沉思似的说,“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
“我一回来,就想到我可笑。”他一手擎着烟卷,一只手扶着酒杯,似笑非笑地向我说。“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
“这难说,大约也不外乎绕点小圈子罢。”我也似笑非笑地说。“但是你为什么飞回来的呢?”
“也还是为了无聊的事。”他一口喝干了一杯酒,吸几口烟,眼睛略为张大了。“无聊的。——但是我们就谈谈罢。”
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来,排满了一桌,楼上又添了烟气和油豆腐的热气,仿佛热闹起来了;楼外的雪也越加纷纷地下。
“你也许本来知道,”他接着说,“我曾经有一个小兄弟,是冬岁上死掉的,就葬在这乡下。今年春天,一个堂兄就来了一封信,说他的坟边已经渐渐的浸了水,不久怕要陷入河里去了,须得赶紧去设法。母亲一知道就很着急,几乎几夜睡不着,——她又自己能看信的。然而我能有什么法子呢?没有钱,没有工夫:当时什么法也没有。“一直挨到现在,趁着年假的闲空,我才得回南给他来迁葬。我在城里买了一口小棺材,带着棉絮和被褥,雇了四个土工,下乡迁葬去。到得坟地,果然,河水只是咬进来,离坟已不到二尺远。我站在雪中,决然的指着他对土工说,‘掘开来!’待到掘着圹穴,我便过去看,然而出乎意外!被褥,衣服,骨骼,什么也没有。”
“其实,这本已可以不必再迁,只要平了土,卖掉棺材,就此完事了的。但我不这样,我仍然铺好被褥,用棉花裹了些他先前身体所在的地方的泥土,包起来,装在新棺材里,运到我父亲埋着的坟地上,在他坟旁埋掉了。因为外面用砖墩,昨天又忙了我大半天:监工。但这样总算完结了一件事,足够去骗骗我的母亲,使她安心些。一阿阿,你这样的看我,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但我现在就是这样子,敷敷衍衍,模模糊糊。我有时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见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然而我现在就是这样。”
他又掏出一支烟卷来,衔在嘴里,点了火。
“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模模糊糊。模模糊糊地过了新年,仍旧教我的‘子曰诗云,去。”
“你教的是‘子曰诗云’么?”我觉得奇异,便问。
“自然。你还以为教的是ABCD么?我先是两个学生,一个读《诗经》,一个读 《孟子》。新近又添了一个,女的,读《女儿经》。连算学也不教,不是我不教,他们不要教。”
“我实在料不到你倒去教这类的书,……”
“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随随便便,……”
“你借此还可以支持生活么?”我一面准备走,一面问。
“是的。一我每月有二十元,也不大能够敷衍。”
“那么,你以后预备怎么办呢?”
“以后?——我不知道。你看我们那时预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
堂倌送上账来,交给我;他也不像初到时候的谦虚了,只向我看了一眼,便吸烟,听凭我付了账。
我们一同走出店门,他所住的旅馆和我的方向正相反,就在门口分别了。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见天色已是黄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
(选自鲁迅《彷徨》,有删改)
[注]小说写于1924年,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五四运动”落潮时期。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见蜂子或蝇子……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吕纬甫的这番自述,充满着对自己变化的自责与无奈。
B. 吕纬甫为弟弟迁坟这一情节,主要表现了他做事死板、迂腐的性格,同时也反映出他对母亲的孝敬。
C. 小说中的“我”叹惋吕纬甫的衰颓,但又没能力帮助他走出困境,这与《祝福》中的“我”有相似之处。
D. 小说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依次向读者展示了热血的吕纬甫、无聊的吕纬甫、迷惘的吕纬甫。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主要情节借助“我”与吕纬甫的对话来展开,这样写,既便于展现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又有助于展示主人公吕纬甫的内心世界。
B.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一个悲剧式的新知识分子形象,意在表达作者对逐渐沉沦的知识分子的批判,并对当时的知识分子予以警醒。
C. 小说刻画人物简练传神。如在刻画吕纬甫这一人物时,用“格外迟缓” “颓唐”“失了精采”等描写,深刻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
D. 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只写了与朋友相遇后的对酌言谈,既无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无激烈的矛盾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批判现实的力度。
8. 鲁迅的作品语言具有“简新、精深”的风格,请简要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精深”之处。
(1)仿佛热闹起来了
(2)然而我现在就是这样
9. 结尾段划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6. B 7. D
8. (1)“仿佛”说明酒楼上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冷清的场景,同时也暗示出“我”与朋友因多年未见而略显拘谨、尴尬的心理。(2)“然而”流露出吕纬甫对自己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现状不满,但又无力改变的苦闷。
9. ①照应上文中雪势描写,使行文更加严谨。②用黄昏和密雪,营造了暗淡、沉闷、压抑的氛围。③用“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隐喻社会环境,揭示了封建思想依旧弥漫的社会现实,深化了小说主题。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答题的关键是从遣词造句、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找到句子的特殊之处,然后结合句子的内容加以具体分析,注意联系上下文。
B项,“主要表现了他做事死板、迂腐的性格”错误,在迁葬的过程中,辛辛苦苦地在雪地里忙碌了大半天,如果仅仅是为了骗骗母亲,他是无须这般一丝不苟的,看来还是出于兄弟之情、母子之情,不这样尽职地完成“迁葬”, 他会过意不去,会留下感情的负累,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具有善良之心,为人诚恳实在,所以“主要表现了他做事死板、迂腐的性格”说法错误。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鉴赏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题要通读全文,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结构、内容、人物、主题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注意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同时注意作品中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D项,“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批判现实的力度”错误,文章虽然“只写了与朋友相遇后的对酌言谈”,但却反映了吕纬甫有以前的自信、激进到现在的消沉、颓唐的变化,作者对吕纬甫“敷敷衍衍”、“模模糊糊” 的对待现实的消极情绪给予尖锐的批判,将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作为彻底反封建的对立物来加以针砭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批判现实的力度”说法错误。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语言表达艺术的考查一般是从艺术效果、语言风格、语句(语段)赏析方面设题。设题角度一般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修辞的运用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作答中注意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1)“仿佛”一词的意思是好像是这样,但实际上不是。由上文“我高兴的,然而颇不自然地说”“他一手擎着烟卷,一只手扶着酒杯,似笑非笑地向我说”“我也似笑非笑地说”可以看出“我”与朋友因多年未见而场面一度尴尬、冷清。所以上下文 “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来,排满了一桌,楼上又添了烟气和油豆腐的热气”“楼外的雪也越加纷纷地下”中体现的“热闹”是指酒店环境的特点,是表面的,通过“仿佛”一词实际上写出了“我”与朋友见面似的尴尬、拘谨。
(2)由文中“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可以看出吕纬甫以前是一对激进、对改革充满热情的人;由文中“但我现在就是这样子,敷敷衍衍,模模糊糊。我有时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见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可以看出“我”的现状是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然而”表明了吕纬甫虽然对自己这种消极现状不满,但又无力改变的苦闷。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往往是考查的重点。解答题目时,先要找出环境描写的语句,然后从环境自身、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分析其作用即可。
题目要求分析结尾段划线处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结构、环境、主题、手法、效果等角度加以分析。从结构上看,结尾“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对雪的描写照应上文“楼外的雪也越加纷纷地下”,突出雪势很大,使文章更加严谨。从环境本身看,“天色已是黄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用黄昏和密雪突出环境昏暗、阴沉,营造了沉闷、压抑的氛围。从主题上看,用“纯白而不定的罗网”运用比喻的手法,隐喻社会环境黑暗、压抑,揭示了封建思想统治笼罩的社会现实,深化了小说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二)
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惶恐再拜,介甫参政诛议阁下:
曩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窃见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远近之士,识与不识,咸谓介肃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成被其泽矣。天子用此,起介甫于不可起之中,引参大政,岂非欲望众人之所望于介甫邪。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下至闾阎细民、小吏走卒,亦窃窃怨叹,人人归咎于介甫,不知介甫亦尝闻其言而知其故乎?窃意门下之士,方日誉盛德而赞功业,未始有一人敢以此闻达于左右者也。非门下之士则皆曰:“彼方得君而专政,无为触之以取祸,不若坐而4之,不过二三年,彼将自败。”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如光则不然,忝备交游之末,不敢苟避谴怒、不为介甫一一陈之。
(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10. 下列各项中句式说明与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举先王之政 举:推举
②今介甫从政始期年 期年:满一年
③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 定语后置句
④下至闾阎细民 闾阎:原指里巷的门,这里指平民百姓。
⑤未始有一人敢以此闻达于左右者也 闻:听闻
⑥忝备交游之末 忝:有愧于,谦词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⑥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④⑥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
B. 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
C. 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
D. 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提出的种种指责,引出“名实”这一根本问题,高屋建瓴,意在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为变法正名。
B. 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政见不同,但是在书信往来中始终抱着互相尊重的态度委婉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并坚持自己的政见。
C. 司马光充分认可王安石的个人能力和学识,并且支持皇帝对王安石的重用,但他对王安石坚持变法可能产生的后果深感忧虑。
D. 司马光既不对王安石歌功颂德,也不坐观成败,而是客观地指出社会各阶层对变法的态度,并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2)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
14. 简要说明文言文(一)的语言特点及效果。
【答案】10. B 11. D 12. B
13. (1)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不算拒绝批评。对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镑,本来预先就知道会这样啊。
(2)意见屡有不合,不知道您已经察觉到了或是没有察觉到,然而对于我来说,对您的向往、敬慕之心始终没有改变。
14. 特点:①多用短句,②句式整齐。效果:鲜明地表现了作者斩钉截铁的坚决态度,增强了辩驳气势。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掌握常考文言实词的基本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同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①“举先王之政”意思是效法先皇的英明政治。“举:推举”错误,应为“施行”。排除AD两项。
②“今介甫从政始期年”意思是到现在您执政才一周年。“期年:满一年”正确。
③“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意思是在朝廷的及来自各个地方的士大夫。句式结构为 “中心词+修饰语+者”,正常语序为“在朝廷及自四方来士大夫”,定语后置句说法正确。
④“下至闾阎细民”意思是下至平民百姓、小吏差役。“闾阎:原指里巷的门,这里指平民百姓”正确。
⑤“未始有一人敢以此闻达于左右者也”意思是没有一个人敢把这些情况通报给您。“闻:听闻”错误,应为“传报”。排除C项。
⑥“忝备交游之末”意思是有愧作为你的朋友中的一员。“忝:有愧于,谦词”正确。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
“若是者”意思是想这样的人,作后两个并列句式“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的主语,所以“若是者”之后应断开,排除A项。“此志”作动词“信”的宾语,“此志推而行之”的主语应为“介甫”,“此志”之后应断开,排除B项。“之”,代词,指代这个变法主张,作“推而行”的宾语,意思完整;“及”,等到,后接时间名词“二三年”,意思是等到二三年之后,作时间状语,“及”后不能断开,排除C项。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仔细比对。
B项,“但是在书信往来中始终抱着互相尊重的态度委婉地表达个人的观点”错误,由文(一)“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和文(二)“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可知,两人都是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态度委婉”。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1)句得分点:“辟”,批驳;“难”,排斥;“怨诽之多”,定语后置句;“固”,本来。第(2)句得分点:“数”,屡次;“违戾”不合;“向慕”,向往、敬慕;“移”,改变。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以从遣词造句、整体语言风格、修辞手法、文体的特点等角度加以分析。
文(一)中“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意思是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在于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名义和实际的关系一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解决了。文章以短句开头,语言简洁,观点明确,说理性强。之后“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用一组短句兼排比的形式,批驳对方的话,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坚决,气势更强。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一)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在于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名义和实际的关系一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解决了。如今您来信用以指教我的,认为我的做法是侵犯了官员的职权,惹事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反对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则认为遵从皇上的旨意,在朝堂上公开讨论和修订法令制度,责成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英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是搜括钱财;抨击荒谬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怨恨和诽谤如此众多,那是早就预知它会这样的。
(二)
从前,跟您议论起朝廷的政事,意见屡有不合,对此,不知道您已经察觉到了或是没有察觉到,然而对于我来说,对您的向往、敬慕之心始终没有改变。私下观察您独享天下的大名已经有三十多年,才能出众,学识丰富,难于起用,易于引退,远近的士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说介甫不起用便罢了,一起用就会立即求得天下太平,黎民百姓都会受到他的恩泽。天子因此起用您于不可起之中,任用您参与国家大政,岂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众人所厚望的您身上吗?到现在您执政才一周年,在朝廷的及来自各个地方的士大夫,没有一个不责备您,就像是从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的;下至平民百姓、小吏差役,也都窃窃私语,埋怨叹息,所有的人都把罪责推给您,不知道您可曾听到过这些议论并且知道是什么原因吧?我私下认为您的门下之士,正在天天称誉您的盛德,赞颂您的功业,没有一个人敢把这些情况通报给您。而不是您的门下之士就都说:“他正受到君王的信任而专断朝政,不要触犯他而自取其祸,不如坐着等待,不出二三年,他将自己遭到失败。”像这样的人不仅是不忠于您,也是不忠于朝廷的。如果您真的坚信变法主张,推广实行,等到二三年之后,则朝廷所受的祸害已经很深重了,怎么能够挽救呢?像我就跟门下之士和非门下之士的态度不同,有愧作为你的朋友中的一员,不敢只求目前免于您的谴责、愤怒,而不向您一一陈述自己的恳诚。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嗅梅
无尽藏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首诗中“尽日”交代了寻春心情的急切和行动的持久,“踏遍陇头云”用夸张手法表现出寻春的艰辛。
B. 第一首诗“笑”字意味丰厚,既有对自己艰苦寻春而不见春的暗笑,也有对归来后感受到春就在身边的自得。
C. 第二首诗情感富有变化:诗人因寻春不得而惋惜和遗憾,因看到大林寺桃花盛开而惊异,因发现春景尚在而欣喜。
D. 两首诗语言华丽,构思精巧,立意新颖,既富有情趣,又包含深刻哲理,读来耐人寻味,感觉耳目一新。
16. 两首诗蕴含的哲理有何异同之处?请简要说明。
【答案】15. D 16. 相同哲理:有些东西苦苦追寻未必能得到,却往往于不经意时能够获得。不同哲理:第一首:美好东西往往就在身边,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或:人们历经千辛万苦、梦寐以求的东西往往是原本拥有而未加珍惜的)第二首:人生难免遭遇挫折与失败,只要理想信念不倒,就可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或:事物千差万别,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刀切)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D项,“两首诗语言华丽”错误,由第一首诗“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春在枝头已十分”和第二首诗“芳菲尽”“桃花始盛开”“不知转入此中来”等语句可知,两首诗写“花”和人的活动用语自然朴实,明白如话,所以应为“语言朴素”。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考点要求从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四个方面对古代诗歌进行评价,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侧重概括诗歌的主旨和简析形象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侧重对诗歌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情感倾向以及作品局限性的评价。鉴赏时,首先必须明确其表层意思与深层意思,把握其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要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题目要求简要说明两首诗蕴含的哲理的异同,作答时先要理解诗歌的意思,然后加以对比,明确异同之处。第一首诗“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两句的意思是诗人寻春不得,兴尽而归,哪知道笑拈梅花而嗅,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经盎然十分了——春天竟在自家的门庭内!第二首诗“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意思是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由“已十分”和“不知”等词可知,两首诗都写了诗人苦苦追寻的东西却在不经意间得到。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首诗写“归来”后发现,说明美好的事物就在身边,要善于发现或应该倍加珍惜;第二首诗写“长恨”表明作者经历了很多痛苦、挫折,“不知转入”恰恰说明没有放弃,只要不放弃美好的事物最终会得到。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題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揭示君主在“殷忧”和“功成”时不同的处世态度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一诗中,用 “ 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心系天下、忧思时局的感受。
(3)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用 “_______________”句写出了湖水明净光洁和湖面的广阔;用“_______”句写出了月夜下湖天一片澄明的美好境界。
【答案】 (1).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2).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 戎马关山北 (4).
凭轩涕泗流 (5). 玉鉴琼田三万顷 (6). 表里倶澄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识记这些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竭”“戎”“轩”“鉴”“澈”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昏,替人们安排好了一个幻变的又充满了诗意的童话般的世界,朦胧微明,正像反射在镜子里的影子,它给一切东西涂上银灰的梦的色彩。牛乳色的空气仿佛真牛乳似的凝结起来,但似乎又在软软地粘粘地浓浓地流动哩。它带来了阒静,你听:一切静静的,像下着大雪的中夜。这静,静得恰到好处,仿佛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幽美的轻适的阒静软软地粘粘地浓浓地氤氳在人们的心头,灰蓝的天空像一张薄幕;树木,房屋,烟纹,云缕,都像一张张的剪影,静静地贴在这幕上。这里,那里,点缀着晚霞的紫曛和小星的微光。黄昏真像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童话;像一曲徜徉在月光下的悠扬的笛声, ① ,② 。此时的黄昏之美,说不出来,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会;意会之不足,只能赞叹……
18. 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B. 做阅读理解题有两个办法。办法之一:先读题干,再读原文。办法之二:直接读原文,读完再做题。
C.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直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D.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的团结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19. 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之与划线句子组成排比句,每处不超过20个字。
【答案】18. D 19. ① 一缕萦绕在屋瓦上的袅袅的炊烟② 一味久藏于深巷中的醇厚的酒香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及准确辨析标点符号的误用,能根据考查的标点有针对性的分析句子的语气、停顿、结构及意义等。
文中冒号后的话“一切静静的,像下着大雪的中夜”上文“它带来了阒静,你听”的内容,所以句中冒号的用法是表示提示下文。
A项,“这”指代上文“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冒号后面的句子“这就是……的缘故”是对上文的总结,所以句中冒号表示总结上文,与文中不同。
B项,冒号后的话“先读题干,再读原文”“直接读原文,读完再做题”是具体解释说明“两个办法”分别是什么,所以句中冒号表示注释和说明,与文中不同。
C项,冒号后的话“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是对上文“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手中的竹竿)下端开了裂”的情况的总结,所以句中冒号表示总结上文,与文中不同。
D项,冒号后的话“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的团结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是上文“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的内容,所以句中冒号表示提示下文,与文中相同。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分析所给示例的特点,按照要求结合话题、结构、修辞等方面加以仿写。
语段是围绕“黄昏”展开的,要体现黄昏的特点,并且上文还提及“树木,房屋,烟纹,云缕”等环境,作答时也可以有所联系,如答案一联系“烟纹”来写;形式上总体结构要仿照冒号前的话“像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童话”来写,单句格式要与前一句中的“一曲徜徉在月光下的悠扬的笛声”一致,构成排比,运用比喻的修辞,要体现意境之美,照应后文“此时的黄昏之美”只能“意会”“赞叹”之意,如答案二写到“醇厚的酒香”。
20.下面是某中学广播站一则招聘启事的广播稿,在表达上存在多处问题,请找出五处并修改。
①校报编辑部拟招收两名编辑。②招聘对象为高一、高二年级学有余力的同学均可参加。③主要负责文字编辑、来稿筛选和部分校内新闻采写工作。④符合以下条件的同学均可报名:⑤一是态度端正,有责任心,能够认真细致地做好文字工作;⑥二是热爱文学,热爱写作,有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字水平;⑦三是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⑧欢迎有意向尽绵薄之力的同学,发送个人简历至邮箱X X@ X x。⑨截止曰期为3月25日以前。
【答案】①“拟”改为“计划”或“将”②删去“均可参加”③将“来稿筛选”置于“文字编辑”前面⑥“文字水平”前加“较高的”⑧去掉“尽绵薄之力”⑨去掉“之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这类题目需要学生阅读文段,注意文段的特点,在了解文段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语言运用是否恰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地位,注意说话场合和谦敬词的运用。本题为某中学广播站一则招聘启事的广播稿,要注意语言表达口语化。①“拟”,说法更正式,用于广播稿可改为“计划”或“将”;②“招聘对象为高一、高二年级学有余力的同学均可参加”句式杂糅,此处保留“招聘对象”与下文“主要负责文字编辑……”衔接自然,删去“均可参加”;③“文字编辑、来稿筛选”语序不当,将“来稿筛选”置于“文字编辑”前面;⑥“有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字水平”搭配不当,“较强的”不能修饰“文字水平”,在“文字水平”前加“较高的”;⑧“欢迎有意向尽绵薄之力的同学”误用对象,“绵薄之力”是谦词,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此处用于修饰“同学”不当,去掉“尽绵薄之力”;⑨“截止曰期为3月25日以前”语义重复,去掉“以前”。
21.学校高一 “《红楼梦》研究会”拟组织以“人物性格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为主题的 《红楼梦》读书会,请你任选《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围绕读书会的主题写一段发言稿。要求:观点明确;人物生活环境概述准确;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分析准确;表达条理清楚;150字左右。
【答案】我认为环境影响性格。王熙凤生于富贵之家,其家庭与商业界接触较多,这让她过早地懂得了金钱的“功用”,也养成了贪财好利的性格。王熙凤幼小时被家中当做男孩子教养,父母将希望寄托在她身上,因此养成了泼辣、果断性格。贾府成员众多,上下尊卑,等级森严,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王熙凤要保住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利,就必须懂得 如何讨好主子,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这也促成了她八面玲珑的性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微写作的要求是能用精炼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感情;能写简短的应用性语段。通过微写作考查名著经典阅读,也是常见的做法。解答微写作题目,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抓住关键词进行解读,然后再结合相关作品按要求选择相关内容进行写作,注意表达方式、字数的要求。题目要求任选《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围绕“人物性格与生活环境的关系”这一主题,写一段参加《红楼梦》读书会的发言稿。如答案示例所给,作答中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我认为环境影响性格”;然后按照所选人物(个人喜欢的或具有典型性的均可)分析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物性格产生的不同影响,如王熙凤出生的富贵家庭、父母的教育以及后来生活的等级森严的贾府都对她的性格产生了不同影响。同时注意发言稿的写作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字数在150字左右。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
②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
③重庆脚夫冉光辉十年扛出一套房,他的成功,得益于自己付出的汗水,也得益于简单、纯粹的生活。
④2020年1月13日,“时代楷模”陈俊武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召并。70年来,中国从依靠进口 “洋油”发展成为炼油技术强国,陈俊武功不可没。时至今日,已经 93岁高龄的他依然出语坚定:“愿始终站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人生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各阶段发展道路的科学设计和规划过程。高中时期是一个人由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也是开始人生规划教育的最好时期。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写作。
(1)以学生代表身份写一篇国旗下讲话的演讲稿,表达你对未来的思考及畅想。
(2)以学生“杨中华”的身份给长辈写一封信,谈谈你人生规划的方向和理由。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任务一例文
青年择业,心系国家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青年择业,心系国家”。我们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未来如何择业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现在的学习和成长。今天我想就青年人的择业观谈谈自己的想法。
马克思说:“职业选择应该遵循的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诚如斯言。我们青年人在择业时,不仅要考虑自我,更要关注“大我”,关注国家需要,这样才能既无愧于心,又实现自我价值。
诚然,择业时需要考虑自我的需求,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视野未免太过狭隘。有些人可能愿意做“墙角的花”,喜欢孤芳自赏,虽然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可是,就像冰心说的那样,他们的“天地便小了”。
何塞·马蒂有言:“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这种“以祖国需求为重”的择业观,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誓言犹如洪钟大吕,依然响彻耳边。民国时期的鲁迅,看到“风雨如磐暗故园”的国家面貌后,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诺言。新中国成立以来,众多海外华人放弃国外的优渥生活,投身到祖国轰轰烈烈的建设大业中!“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于敏说:“青年人选择职业和专业方向,首先要选择国家急需的。”他说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放弃了原来的基础研究,为了国家需要而转向氢弹研究。和他同时期的钱学森、邓称……无不秉持“以祖国需求为重”的择业观,也使得他们更好地实现了自身价值。这一系列闪光的名字,永远在史册中熠熠生辉,照亮后人择业之路。
“以祖国需求为重”的择业观,也是我们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追求。放眼当下,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秦玥飞,没有流连于都市的繁华,而是扑身于湖南的贫困山村,因为那里是国家需要的地方;被总书记在新年献词里点赞过的黄文秀,是北师大硕士,却躬耕于扶贫一线,让青春在朴实的大地上散发出闪亮的光芒,因为那是“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心系国家的择业观,才让自身更有意义和价值。因此,我辈应以此为榜样,为实现国家的复兴梦添砖加瓦!
然而,现实中也不乏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在择业时,拈轻怕重,心想着什么轻松就干什么,什么赚钱就选什么。为了追求一己之私,甚至挑战底线,更遑论对国家需求的关注。这样的择业观,注定要栽跟头。
因此,我们青年人在择业时,一定要关注国家需求,把自身兴趣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报考,而不能仅仅把它当做考大学的门路。
青年人欣逢盛世,择业时心系国家,方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解析】
【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任务+要求”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解答这类题目,一般要从审材料、审任务、审要求三个方面来进行。
材料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则材料用比喻的形式告诉大家:一个人在青年时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第二则材料体现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与责任、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即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应该使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第三则材料重庆脚夫冉光辉的事例告诉大家,职业选择无贵贱之分,只要目标明确努力奋斗就一定会实现自身价值。第四则材料以时代楷模陈俊武的事例告诉大家个人的职业选择要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
任务部分由关键词“人生规划”“高中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可知提示学生写作中应着重思考高中时期的学生应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任务一要求写作身份“学生代表”,文体是“演讲稿”,主题是对未来的思考及畅想。任务二写作身份是学生“杨中华”,文体是书信,主题是谈人生规划的方向和理由。结合材料部分分析,综合青年人要做好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将实现人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等几个方面立意即可。要求部分提示要注意结合材料内容,切合身份,贴合背景,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并注意字数要求。
立意:
1. 青年择业,心系国家
2. 国家需要,就是我的需要
3. 青年立志存高远
4. 关注国家需要实现自我价值
素材:
1. 梁启超说,“人生需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负责任的乐趣”,戴维斯讲,“自己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既要挑起小家的责任,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更要立志远大、勇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当我们负重前行,伟大的中国一定可以傲立东方。
2. 司马迁 他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
3.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句话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4. 牛顿 他7岁时就立定志向要成为打开自然之谜的人,对于各种物理现象都认真观察,到了10岁就能观测天象和探索天体物理规律,16
岁就用实验的方法测量风速等物理量,23岁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4岁开始数学微积分的创造,26岁就成了著名科学家,对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5. 茅以升 他在11岁那年看到文德桥压塌的悲惨情景,就立下了大志,要为人们造一条结实的桥。为了实现愿望,他刻苦学习,考上了桥梁建筑专业。后来他实现了自小的理想,造了著名的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6. 霍金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牛津大学。毕业后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肌肉萎缩病。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对于青年来说,只要路对,就不怕路远。无论青年将要面对的是一马平川还是崇山峻岭,是康庄大道还是崎岖弯路,只要能始终以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指导,青年的人生之路就会像将要远航的航船有了指路灯塔一样,不仅能始终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更能在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不会迷茫,不会迷路。
7. 是非明则方向清,方向清则路子正。所以青年要养成正确价值观,必须要明辨。信息时代给当代青年带来了前所未有宽广视野,也让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诱惑和挑战。当前,各种正确与错误的信息和思潮相互激荡,形形色色的诱惑和陷阱相互交织,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的多方面考量,青年必须要认清,一时的疑惑、彷徨和失落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掌握正确价值观这把人生“总钥匙”,以敏锐的双眼、理性的思维、从容的心态、足够的定力,明辨是非,认清方向,选准正道,坚定不移地沿着“向上、向善”的人生轨道成长。
8. 作家柳青曾说:“人生之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只有几步,尤其当人年轻的时候。”西方也有一句谚语:“人生有怎样的开始,就有怎样的结束。”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怎么扣,青年时代的第一步怎么走,决定着一个人能否走好一生的路,同时也是每一代青年都必须答好的一道人生考题。
9. 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西塞罗
结构:文章开头先点明称呼,明确演讲的题目;然后引用马克思的话明确观点,青年人在择业时,不仅要考虑自我,更要关注国家需要;接着从反面指出只考虑自我的需求,视野太狭隘;接着引用何塞·马蒂的话和林则徐、鲁迅、于敏等人的事例论证“以祖国需求为重”的择业观,能使人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用秦玥飞、黄文秀等人的事例论证“以祖国需求为重”的择业观,也是我们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追求;然后再从反面批驳只追求一己之私而不关注国家需求的择业观,注定要栽跟头;最后回扣观点青年人择业时心系国家,方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相关文档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021-06-0816页
- 2006高考语文试卷:天津卷(含答案)2021-06-0815页
- 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2021-06-0812页
-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共美联2021-06-0817页
-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2021-06-0813页
- 语文卷·2018届黑龙江省五常市雅臣2021-06-0818页
-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武冈市第一中2021-06-0814页
- 2020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讲2021-06-084页
-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届2021-06-0823页
-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2021-06-08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