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5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测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花鸟画,是中国画中最富于民族文化特性的表现门类之一,其描绘对象包括花卉、蔬果、草虫、六畜、走兽等各种动植物。
花鸟画的题材起源很早,在远古时代就随着人类文明的孕育而产生。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纹样就已有各式的花叶、虫鱼等。商周时,青铜器、玉石雕刻上出现了龙凤玉蝉等更为复杂的形象。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出现了一般认为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双鸦栖树图》。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花鸟画逐渐独立成科,晚唐五代时已形成不同流派。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的成熟和鼎盛期。北宋前期,崔白对写意技法的拓展,让花鸟画得以进一步表达艺术家的灵性。北宋后期,花鸟画进一步向工笔写实方向发展,笔法细腻娴熟,格调高雅,工笔花鸟画达到巅峰。宋代在理学、文学、科技等领域的拓展,推动着艺术创作、人文交流与艺术鉴赏。一方面,“格物”精神的倡扬,促进画家探究四时花草变化及自然形象背后所蕴含的生命意蕴;另一方面,苏轼、文同等文人士大夫社会地位提升、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水墨花鸟因人文情怀的注入初步形成独特体系。
元代,诗、书、画、印开始融合,“作画贵有古意”“书画同源”的艺术主张,推动了花鸟画向更为注重笔墨、追求意趣的方向发展。明清时期,徐渭、八大山人等将中国花鸟画的写意精神推向巅峰,加之逐渐形成的书画市场以及大众的审美需要,使花鸟画呈现出雅俗共赏的面貌。
花鸟画的民族文化原动力,是以花鸟拟人、表情的寓意性。在它的推动下,中国花鸟画不断发展,在题材之外不断深化其原有的精神内蕴。一方面不断充实自身以适应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另一方面又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和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花鸟画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通过主观的诗性和文学性审美方式抒情达意、托物言志,形象地展现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我们的先民还曾将自然中的花鸟变幻为图腾,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拜。后来图腾信仰逐渐演化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让生活充满文化寓意。这也影响着花鸟画的发展。如花鸟画中常见的石榴、葫芦、蝙蝠等,具有“多子多福”“福禄”等吉祥寓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花鸟画中的题材除了祝福寓意外,也抒发着中国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操守,满足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0世纪以来,中国花鸟画经历了形式、语言和文化观念的现代演变,但其笔墨与写意精神始终没有改变——这其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内涵,更是民族文化精神不断正本清源的体现。花鸟画的写意精神,不仅是中国画的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是跟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法则相统一的。我们向世界展示的中国艺术,应该体现这种具有民族风骨、正大气象的中国精神。也只有当我们树立起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够构建起一种基于中华文明底色、具有中国文化基因的花鸟画现代样式,中国花鸟画才能对世界艺术的发展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马新林《清气满乾坤——花鸟画的中国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花鸟画的描绘对象很广,除了花卉、禽鸟外,还包括畜兽、虫鱼等动物,以及树木、蔬果等植物。
B.随着人类文明的孕育而产生的花鸟画起源于远古时期,东汉壁画《双鸦栖树图》被认为是最早的花鸟画。
C.民族文化赋予花鸟画“以花鸟拟人、表情的寓意性”的原动力,这也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内蕴。
D.花鸟画虽经近百年的现代演变,但其笔墨与写意精神始终没有改变,依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选项,再在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认真比较,分析其异同。B项,偷换概念。“花鸟画起源于远古时期”错误,原文第二段说的是“花鸟画的题材起源很早,在远古时代就随着人类文明的孕育而产生”,并非是“花鸟画”;《双鸦栖树图》是“一般认为最早的独幅花鸟画”,而非“最早的花鸟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先简单介绍了花鸟画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花鸟画的发展历程,但对各发展阶段的介绍详略不一。
B.文章探寻了花鸟画写意精神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花鸟画的民族文化精神及常用的艺术手法等内容。
C.文章具体分析了20世纪以来中国花鸟画的演变情况,并肯定其对世界艺术发展已有的影响与贡献。
D.本文为艺术评论,基本按照层进式的结构谋篇布局,引资料与举例子相结合,材料翔实,论证有力。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先切分选项内容,根据对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的分析,然后判定选项的正误。C项,曲解文意。“具体分析了20世纪以来中国花鸟画的演变情况”错误,文中只是简单提及,并没有具体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没有理学、文学、科技等的拓展、推动以及士大夫的积极参与,花鸟画很难在宋代走向成熟、鼎盛。
B.花鸟画只要适应了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契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就能够雅俗共赏,获得人们的喜爱。
C.花鸟画运用托物言志等手法,借丰富的题材抒发了中国文人的生活情趣,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D.充足的文化自信能帮助我们创作出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现代花鸟画,使其对世界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回答此类问题,注重把握选项的具体内容与原文的对应关系,对比过程中注意分析选项中“只要……就……”“只有……才……”“可见”“还应该”等词语体现的逻辑推断意义。B项,条件不充分。原文第四段说“徐渭、八大山人等将中国花鸟画的写意精神推向巅峰,加之逐渐形成的书画市场以及大众的审美需要,使花鸟画呈现出雅俗共赏的面貌”,其中将“写意精神推向巅峰”对应“雅”的一面,“书画市场”和“大众的审美需要”对应“俗”的一面,选项中只谈了后两点,“雅俗共赏”的条件不充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书院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和教育形式,具有教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在培养人才、创新学术、普及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唐中叶开始至晚清教育改制,书院延续了一千余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价值取向。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嵩山嵩阳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等著名书院,担负着传承道统的使命,也是传统人文教育的重要基地。虽然今天的书院似乎光彩不如从前,但它的历史使命并未结束,其影响力反而刚刚开始。(摘编自《让传统书院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材料二 “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的石鼓书院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它
曾声名远播,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资料显示,自唐代以来,衡州地区先后建造石鼓书院、邺侯书院和船山书院等69所书院。据衡阳市文物局局长吴建波介绍,为了进一步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衡阳市把古书院作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元素,编制了《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书院文化纳入系统性保护工程。在对古书院加大修缮保护力度的基础上,衡阳市还进一步突出了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将古书院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举行研学、表演、祭祀等活动。
古老的书院记忆,正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这座城市走向新的繁荣!
(摘编自《古老书院正在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
材料三 时至今日,岳麓书院现有专职教师近70人,学生300余人,下设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系、哲学系,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
今天的岳麓书院也以发展相关高层次学术研究为要旨,从研究书院本身出发,逐渐扩展研究范围,在书院文化、湖湘文化、经史子学等领域取得了种种成就,现拥有中国历史研究所等10个科研机构,并获得多个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大约占了湖南大学总成果的三分之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肖永明说。
“书院是我们独特的文化学术资源,必须充分地进行挖掘。”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说。他目前在做的,是对现存书院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这在他看来已是迫在眉睫之事。据初步统计,现存书院文献至少在1500种以上,散落各处,大量不为人知或损毁严重。近十几年来,虽然书院研究有日渐兴盛之势,但尚不够深入全面,这也与目前书院文献资料并不丰富有关。
于是,他带领团队花费数年时间,前往全国各地及海外,搜集文献底本,以影印和点校的方式,整理了约1200种文献,同时对书院文献展开基础性研究,力图初步构建书院文献体系的框架,呈现书院文献的全貌,为今后学者们的研究提供方便。
(摘编自《让古老书院活在当下》)
材料四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进行了审视和反思,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新的理解和认识。
近些年来,大量有识之士通过书院的创办或修复,来推动书院文化的相续,甚至还出现了网络书院的形式。新媒体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加速器,也让现代书院的发展有了新的动力和契机。许多书院纷纷利用“互联网+国学”的方式,让传统文化飞出了实体书院的门墙,随时随地都可以鼓舞寻路觅渡之人。
2017年1月,中共中央
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书院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深厚的政策土壤。不久前,白鹿洞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名单,鹅湖书院也成为江西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之一。
传统给了我们辉煌的过去,也必将能给我们灿烂的未来。
(摘编自《书院,中国人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具有教学、藏书、祭祀等功能的古代书院,可以培养人才、创新学术、普及教育,现代书院应保留古代书院教学研究、图书收藏等传统功能。
B.衡阳石鼓书院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年代,为无数纷至沓来的文人墨客求学讲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C.今天的岳麓书院着力发展与书院文化相关的学术研究,在传统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多种成就,因而提升了湖南大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D.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反思,对传统文化更新的理解和认识,人们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升温,书院文化将会得以复兴。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因而提升了湖南大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无中生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中央和地方文件,对当今书院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衡阳市加大对古书院的修缮保护力度,将古书院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突出了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有助于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
C.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前往全国各地及海外,搜集文献底本,整理上千种文献,构建了书院文献体系的框架,呈现书院文献的全貌。
D.网络书院的形式和新媒体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走出实体书院,走进平常生活,使现代书院的发展有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构建了”时态错误,原文材料三最后一段说的是“力图初步构建书院文献体系的框架”。
6.2018年12月8日的《光明日报》称,如何让书院“活”在当下,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贡献,成为当今书院探索的重要方向。应该怎样进行中国书院古为今用的探索与实践?请结合四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 ①
政策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为书院文化的复兴提供保障。②加强宣传教育。将古书院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定期举行相关文化活动,突出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③完善人才培养格局。设立与书院文化相关的从本科到博士后的不同层次的学科专业,为发展相关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拓展书院文化研究范围提供人才。④完善文献资料。将散落各处的书院文献进行搜集、整理,构建书院文献体系,呈现书院文献全貌,以便学生研学、大众了解和学者研究。⑤借助新媒体传播。建立网络书院,采取“互联网+国学”等新媒体方式,让书院文化紧跟时代步伐,走进平常生活。(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通过整体把握四则材料主要内容,可知本题答题区间为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①由材料二中“衡阳市把古书院作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元素,编制了《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书院文化纳入系统性保护工程”和材料四中“2017年1月……为书院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深厚的政策土壤”可知,地方和中央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为书院文化的复兴提供保障;②由材料二中“衡阳市还进一步突出……定期组织举行研学、表演、祭祀等活动”和材料四中“白鹿洞书院成功入选……实践教育基地之一”可知,应将古书院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定期举行相关文化活动;③由材料三中“岳麓书院现有专职教师……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今天的岳麓书院……取得了种种成就”可知,应设立与书院文化相关的不同层次的学科专业,为发展相关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拓展书院文化研究范围提供人才;④由材料三第四段可知,应搜集、整理散落各处的书院文献,构建书院文献体系,呈现书院文献全貌;⑤由材料四第二段可知,应建立网络书院,采取“互联网+国学”的方式,使书院文化能紧跟时代步伐。据此分点作答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喝晃汤
江岸
无论如何,大过年的,总得让老婆、孩子高高兴兴吃上一顿猪肉,一家人总得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包一次饺子!
可是,有一年,快过年了,周全明还没有想好,怎样弄到过年要吃的那几斤猪肉。
大概有十多年了吧,他家过年就没有杀过年猪。黄泥湾这十几户人家,虽然不是家家
户户每年都杀年猪,但多数家庭隔个三年两载也要杀一头。整个湾子十多年没杀过年猪的,只有周全明一家。他上有偏瘫老娘,下有六七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仅凭他和老婆两人在生产队挣工分,粮食都不够吃,还能吃猪肉?如果不是生产队照顾缺粮户,允许他家向集体借粮,他家每年都会饿半年肚皮的。
好在黄泥湾有一个老辈子传下来的好习惯,没有杀年猪的人家,可以向杀年猪的人家赊一块肉来吃,等到自己家杀年猪了,再还上就是了。每一年,周全明点头哈腰地从别人手里接过称好的猪肉,满面笑容地说,今年吃你家的,明年吃我家的。这句话,被他重复说了十多年,但是他家的猪肉什么时候能吃上,还是一个未知数。后来,他再开口赊肉的时候,要么热脸贴了人家凉屁股,人家干脆不理睬他,要么他赊五斤,人家只肯给三斤,而且还是猪后裆处的囊囊膪。
周全明几乎欠了整个湾子所有人家的猪肉,今年找谁借呢?找谁借,都难以启齿。
他到姐姐家串门,他姐不忍心,悄悄塞给他五元钱,对他说,你到公社食品站去买几斤猪肉,给孩子们过年吃吧。
周全明攥紧五元钱,手心里汗津津的,走到食品站的时候,竟将一张钞票都捂湿了。食品站却排着一个长龙似的买肉的队伍,他只好站在队尾,焦急地看着案板上的半扇猪肉被一点点肢解,一点点被人买走。
突然,一个年轻人径直走到肉案前,也不言语,卖肉的赵师傅却挥刀砍下一大块好肉,递给年轻人。
我们排半天队了,凭什么他不排队?
还讲不讲先来后到……
人群里响起纷乱的抗议声。
赵师傅“叭”的一声把刀砍在肉案上,双手往腰间围裙上一叉,傲慢地说,他是我儿子。谁喊我一声爹,我也给他砍一块肉!
大家顿时沉默下来。
周全明慢慢走到肉案前,对着赵师傅清晰地喊了一声,爹!
赵师傅愣了,所有等待买肉的人都愣了。
周全明不由分说,从肉案上拔起刀,三刀五刀下去,砍下一大块好肉,拎起来,大步流星地走了。
分田到户那一年,周全明家田地分得多,打下的粮食堆积如山。他家不仅能吃饱饭了,而且过年要杀年猪了!
黄泥湾人把猪血叫作猪晃子,杀了年猪,往往要开一两桌席面,把每家家长请来坐席,俗称喝晃汤。席上的主菜就是猪肉、猪肠、猪心肺、猪血放在一起的乱炖,就是晃汤。另外还要给每家每户送一海碗炖好的晃汤。这种杂烩为什么不叫别的名字,而叫晃汤,可能和猪血最廉价有关。这应该是乡间的一个俗称。
周全明家终于杀了年猪,也请来了众乡邻喝晃汤。全湾子的狗都挤了进来,在桌子底下打架,争啃人们丢下的骨头。
酒至半酣,有人笑道,老周,你家的猪拱进萝卜地里了吗?
还有一个更促狭的人,竟然抱起自己家的狗,对着席面说,睁开你的狗眼看看,这桌子上还有什么?够不够人吃的?你们还想抢?
虽然是开玩笑,但是周全明的脸立马红到了耳根。他讪笑着,支支吾吾地说,俺家欠大伙儿十多年的肉账呢,还清以后,一头猪就剩下头蹄和下水了。明年一定让大家吃个痛快,保证一块儿萝卜也不兑,全炖好肉。
你还让我们等到明年?我看见你家厨房里还挂着一块好肉呢,怎么不炖上?肯定是留到过年自己吃吧!有人不依不饶。
周全明解释道,这块肉,是留下来还给公社食品站卖肉的赵师傅的。
赵师傅已经退休了。当周全明敲开他家大门时,他问,你找谁?有事吗?
周全明毕恭毕敬地说,我就找您,今天专门过来还几年前借您的猪肉。说着,双手递过猪肉,深深鞠了一躬,转身走了。
赵师傅接过沉甸甸的猪肉,死活想不起来周全明是谁,更想不起来自己何时借给他这么一大块猪肉。
(选自《2017年中国年度作品:微小说》,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首段“高高兴兴吃上一顿猪肉”“热热闹闹包一次饺子”,表现了人们对过年的美好期盼,但“无论如何”“总得”道出了贫苦人家的生活艰辛。
B.众乡邻到周全明家喝晃汤,却不满汤里肉少菜多,这表明尽管周全明还清肉账,还请乡邻喝了晃汤,大家依然瞧不起他。
C.小说通过周全明家过年时前后不同光景的对比,写出了分田到户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改善了生活条件,解决了温饱问题。
D.小说结尾“沉甸甸的猪肉”照应了前文“砍下一大块好肉”,此时“沉甸甸”的不仅仅是猪肉,更是周全明的一份感恩之情。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作品内容、赏析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乡邻只是在热闹之余,顺便开的玩笑,没有“瞧不起他”。
8.“喝晃汤”的情节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出现,作者却以此为题,请结合作品分析其原因。(6分)
答:
答案 ①从情节看:“喝晃汤”是小说重要情节的转折点,代表着周全明一家生活境况的转变;同时,小说用请乡邻“喝晃汤”
这一情节来引出周全明还清村人肉账,尤其是留下一大块好肉还给赵师傅的情节。②从人物形象塑造看:周全明家生活条件改善后,主动请乡邻来“喝晃汤”,表明他知耻感恩,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从主题看:“喝晃汤”是身处贫困与走向富裕的分水岭,作为标题有着重要的寓意,深化了小说感恩与尊严的主题。④从表达效果看:用一个读者不熟悉的黄泥湾风俗作为小说题目,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分析时,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可以从情节、人物、主旨、表达效果等方面考虑。①情节上,“喝晃汤”是黄泥湾的风俗,这是小说重要的情节转折点,说明周全明的生活有所改善,引出下文周全明还肉账的情节。②人物塑造上,周全明请乡邻“喝晃汤”,表明他知耻感恩。③主旨上,“喝晃汤”深化了小说感恩与尊严的主题。④表达效果上,作者用一个读者比较陌生的风俗作为小说题目,可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9.江岸的乡土系列小说极具“黄泥湾风情”,其魅力得益于叙写感人的细节和融入民俗、民风。本文是如何呈现这些“魅力”的?请结合作品赏析。(6分)
答:
答案 ①叙写感人的细节:买肉时周全明“攥紧”五元钱,手心“汗津津”,钞票“都捂湿了”,足见他对五元钱的珍视与对肉的期盼;还肉时周全明“毕恭毕敬”“双手递过猪肉”“深深鞠了一躬”,写出了他对赵师傅的感激与尊重。文章中多次运用细节描写,将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②融入民俗、民风:在黄泥湾,老辈子传下来的过年可以赊肉、杀年猪后请每家家长“喝晃汤”、给乡邻“送晃汤”的好传统,表现出乡邻之间互帮互助、不忘恩不忘本的淳朴品质。这些都体现出了黄泥湾独有的魅力风情——乡土气息浓郁,民俗、民风淳厚质朴。(每点3分,其中明确鉴赏角度1分、举例准确1分、分析恰当1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表达技巧、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可知“这些‘魅力’”主要是指“叙写感人的细节”和“融入民俗、民风”,据此组织答案即可。①从叙写感人的细节看,如周全明的姐姐悄悄塞给他五元钱让他买猪肉后,他“攥紧五元钱”“手心里汗津津的”“一张钞票都捂湿了”,可见他对这五元钱的珍视及对肉的期盼;如周全明在还赵师傅猪肉时“毕恭毕敬”“双手递过猪肉”“深深鞠了一躬”,可见他对赵师傅的感激与尊重。②从融入的民俗、民风来看,“好在黄泥湾有一个老辈子传下来的好习惯……再还上就是了”“黄泥湾人把猪血叫作猪晃子……另外还要给每家每户送一海碗炖好的晃汤”这些传统,都可以体现出黄泥湾乡邻间互帮互助、不忘恩不忘本的淳朴的民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柴绍,字嗣昌,晋州临汾人也。祖烈,周骠骑大将军,历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慎,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绍幼矫捷有勇力,任侠闻于关中。少补隋元德太子千牛备身。高祖微时,妻之以女,即平阳公主也。
义旗建,绍自京间路趣太原。时建成、元吉自河东往,会于道建成谋于绍曰追书甚急恐已起事隋郡县连城千有余里中间偷路势必不全今欲且投小贼权以自济绍曰:“不可。追既急,宜速去,虽稍辛苦,终当获全。若投小贼,知君唐公之子,执以为功,徒然死耳。”建成从之,遂共走太原。入雀鼠谷,知已起义,于是相贺,以绍之计为得。授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大军发晋阳,兼领马军总管。将至霍邑,绍先至城下,察宋老生形势,白曰:“老生有匹夫之勇,我师若到,必来出战,战则成擒矣。”及义师至,老生果出,绍力战有功。下临汾,平绛郡,并先登陷阵,授右光禄大夫。隋将桑显和来击,孙华率精锐渡河以援之,绍引军直掩其背,与史大奈合势击之,显和大败,因与诸将进下京城。
武德元年,累迁左翊卫大将军。寻从太宗平薛举,破宋金刚,攻平王世充于洛阳,擒窦建德于武牢,封霍国公,赐实封千二百户,转右骁卫大将军。吐谷浑与党项俱来寇边,命诏讨之。虏据高临下,射绍军中,矢下如雨。绍乃遣人弹胡琵琶,二女子对舞,虏异之,驻弓矢而相与聚观。绍见虏阵不整,密使精骑自后击之,虏大溃,斩首五百余级。
贞观元年,拜右卫大将军。二年,击梁师都于夏州,平之。转左卫大将军,出为华州刺史。七年,加镇军大将军,行右骁卫大将军,改封谯国公。十二年,寝疾,太宗亲自临问。寻卒,赠荆州都督,谥曰襄。
(节选自《旧唐书·柴绍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于道/建成谋于绍曰/追书甚急/恐已起事/隋郡县连城千有余里/中间偷路/势必不全/今欲且投小贼/权以自济/
B.会于道建成/谋于绍曰/追书甚急恐/已起事隋/郡县连城千有余里/中间偷路/势必不全/今欲且投小贼/权以自济/
C.会于道/建成谋于绍曰/追书甚急恐/已起事隋/郡县连城千有余里/中间偷路/势必不全/今欲且投小贼/权以自济/
D.会于道建成/谋于绍曰/追书甚急/恐已起事/隋郡县连城千有余里/中间偷路/势必不全/今欲且投小贼/权以自济/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会于道”省略了主语并且是状语后置。“建成谋于绍曰”有完整的主谓结构,且“曰”是明显的提示停顿的标志。故排除B、D两项。“追书甚急”有完整的主谓结构。“恐已起事”省略了主语“他们”,且有完整的主谓宾。“隋郡连城千有余里”结构完整。故排除C项,选A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关中:文中指潼关以西的地区。与“沛公欲王关中”中的“关中”所指区域相同。
B.高祖:曾祖父的父亲或者是古代帝王的庙号。文中“高祖微时”指的是后者。
C.实封:臣子按与实际相符的封户来食其所得封户之租税的一种食邑制度。
D.贞观:谓正道示人之意。文中指的是唐朝君主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共23年。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潼关”的说法错误。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更准确地说是东至函谷关、西至散关、南至武关、北至萧关之间的地区,取四关之中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柴绍出身官宦之家,以好身手闻名。柴绍的祖辈和父辈皆非平民百姓,都曾经被帝王加官授爵。柴绍年少时矫健勇敢,以侠义自任而闻名关中。
B.柴绍不惧困难,决断理智冷静。柴绍三人为举义起事长途直奔,囿于现状,建成提出自保之策,柴绍冷静分析复杂的状况,做出了慎重正确的选择。
C.柴绍审时度势,能够料敌如神。作为长官,在部队到霍邑后与宋老生战斗前,柴绍先到对方城前观察敌军的部署情况,据状做出了自信的预先判断。
D.柴绍临危不乱,出其不意大胜。在吐谷浑与党项合力侵边、居高临下、乱箭齐发之时,柴绍仍能以女子跳舞之策迷惑对方,出精锐偷袭对方得手。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在部队到霍邑后与宋老生战斗前”错,原文“将至霍邑,绍先至城下,察宋老生形势”说的是在部队还没有到达的情况下他先去做了侦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投小贼,知君唐公之子,执以为功,徒然死耳。(5分)
译文:
(2)下临汾,平绛郡,并先登陷阵,授右光禄大夫。(5分)
译文:
答案 (1)如果投靠小贼,(他们)知道您是唐公的儿子,捉住(您)当作他们自己的功劳,(您)是白白地送死罢了。
(2)攻下临汾,平定绛郡,都是(他)先攻入敌阵,(因此)任命(他为)右光禄大夫。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关键点:(1)若:如果。执:捉住。徒然:白白地。(2)下:攻下。平:平定。先登:先攻入。陷:攻破。
参考译文
柴绍,字嗣昌,是晋州临汾人。祖父柴烈,在北周时任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为冠军县公。父亲柴慎,在隋朝任太子右内率,封为钜鹿郡公。柴绍小时候矫健敏捷勇敢有力,在关中以打抱不平而闻名。年轻时补任隋朝元德太子千牛备身(陪伴)。高祖地位还很低微时,把女儿嫁给他为妻,就是平阳公主。
义军刚起,柴绍从京城抄小路直奔太原。当时李建成、李元吉从河东前往,在路上相遇。李建成和柴绍商议说:“催我们的书信很紧急,恐怕已经起事。隋朝郡县城池相连有一千多里,从这中间偷偷走,势必不能保全,现在我想暂时投靠小贼,姑且保全自己。”柴绍说:“不行。既然催得紧急,应迅速前去,虽然稍微辛苦一些,但最终能得到保全。如果投靠小贼,(他们)知道您是唐公的儿子,捉住(您)当作他们自己的功劳,(您)是白白地送死罢了。”李建成听从了他的话,于是一起奔向太原。进入雀鼠谷后,知道已经起义,于是相互祝贺,认为柴绍的计策很对。后任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大军从晋阳出发,他兼任马军总管。快到达霍邑时,柴绍先到城下,察看宋老生的形势,报告说:“宋老生有匹夫之勇,我军如果到了,(他)必定出来迎战,一交战就能擒获他。”等义军到了,宋老生果然出来,柴绍奋战有功。攻下临汾,平定绛郡,都是(他)先攻入敌阵,(因此)任命(他为)右光禄大夫。隋将桑显和前来攻击,孙华率领精锐兵力渡过黄河来援助,柴绍带兵直接从后面袭击他,与史大奈联合攻打,桑显和大败,于是和各将领进军攻下京城。
武德元年,多次升迁后为左翊卫大将军。不久跟随太宗平定薛举,打败宋金刚,在洛阳攻打并平定王世充,在武牢擒获窦建德,封为霍国公,赐给食邑一千二百户,改任右骁卫大将军。吐谷浑和党项一起来侵犯边地,高祖命令柴绍讨伐他们。虏兵居高临下,向柴绍军中射箭,箭像雨一样落下。柴绍却派人弹奏胡人的琵琶,让两个女子相对跳舞,虏兵感到诧异,停止射箭而聚在一起观看。柴绍见虏兵阵营已乱,悄悄派遣精锐骑兵从后面攻打,虏兵大败,斩首五百多人。
贞观元年,任右卫大将军。贞观二年,在夏州进攻梁师都,平定了那里。改任左卫大将军,出京任华州刺史。贞观七年,加授镇军大将军,兼右骁
卫大将军,改封谯国公。贞观十二年,患了重病,太宗亲往探望。不久去世,追赠荆州都督,谥号称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献浙东王大夫
方干
出镇当时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尧年。
到来唯饮长溪水,归去应将一个钱①。
吟处美人擎笔砚,行时飞鸟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忧寄,独有东南戴二天②。
[注] ①一个钱:《后汉书》记载,会稽太守刘宠在任时除去苛法,爱民如子,任期结束归去时,百姓送百钱谢之,刘宠难以推辞,就拿了一个钱离开了。②戴二天:“感戴二天”的简写,比喻对他人的帮助感激不尽。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题目中的“献”字暗示本诗对王大夫有赞颂之意,“浙东”二字呼应了首句的“越”字。
B.首联写出了王大夫的功勋:他使皇帝变成了像尧一样的君主,天下因之成了太平盛世。
C.“飞鸟避旌旃”的意思是就连飞鸟都因为对王大夫充满敬佩,在他出行时避开他的旌旗。
D.尾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天下各地都有官吏治理,只有浙东百姓对王大夫爱戴有加。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认真分析各选项内容,与原诗句进行对照。B项,“他使皇帝变成了像尧一样的君主,天下因之成了太平盛世”错误。“致君何日不尧年”的意思应是自从王大夫来了之后,浙东的人民好像生活在尧的治理之下,尾联也表明了这一点。
15.本诗写出了王大夫这一形象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 ①治理才能卓越。诗歌首联中的“移越俗”“尧年”,表明王大夫刚“出镇”就改变了当地的风俗,使当地政通人和;还有诗歌尾联中的“戴二天”,表明当地百姓对王大夫的感激与爱戴。这些都表明王大夫执政有方,有卓越的治理才能。②清正廉洁。诗歌颔联中的“唯饮长溪水”“应将一个钱”
,都表明王大夫清正廉洁,不贪婪。③情致高雅有文才。诗歌颈联中的“吟处美人擎笔砚”一句,表明王大夫闲暇之余喜爱吟诗作赋,颇有文人之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王大夫这一形象的特点,解题时应逐句分析,一个特点一个特点地提取。从首联的“移越俗”“尧年”,可以看出王大夫执政有方,善于治理。尾联的对比也表现了这一点。结合诗歌注释和颔联,可以看出他的清廉。“美人擎笔砚”是说佳人端砚磨墨,这说明王大夫有文学修养,能写作。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写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 。
(2)《行路难》中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诗句: , 。
(3)《逍遥游》中“ , ”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答案 (1)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若乘夫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的刘慈欣凭借其科幻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中国科幻第一次获得世界级的认可。小说讲述了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三体问题本来是个古老的物理学问题,牛顿当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卷“论物体的运动”中就提到过。刘慈欣充分发挥了他科学上的特长, 这个想象中的三体世界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规律。作品讲述了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并进一步让三体世界、地球、甚至更高级的文明,发生猛烈而 的碰撞。小说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含了 的现实性。这部作品既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反省,也是一种超越。
德米特里·比伦琴在《幻想作品的现实主义》中认为科幻作品的题材可以表述为:“面对着未来的人及人类,面对着不可思议的,幻想中的,但却可能是 在进步的地平线后或自然界中的未来的人及人类。”( ),这是科幻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最根本的区别。他认为工业革命使得第一批科幻作家的作品集中在技术发展前景上。 时代在转变,未来世界中人将是什么样子?未来将给人带来什么?在遥远的未来将发生什么和人有关的事情?
我们很清楚地感觉到这种未来是很快就要到来的可能性。在幻想越来越迅速变成现实的当今,即使我们不想象未来,现实本身也将变得不可理解。科幻作品的“科学——技术”这条线,最终会在它的创作中与一般文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哲学”这条线汇合。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赋予 兴味盎然 触手可及 埋伏 所以
B.探索 意味深长 方寸之间 隐藏 所以
C.赋予 意味深长 触手可及 隐藏 但是
D.探索 兴味盎然 方寸之间 埋伏 但是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①赋予:交给重任,使命等。探索:指研究未知事物的精神,或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语境中是说刘慈欣给予了这个三体世界一定的特性。应选“赋予”。据此分析可排除B、D两项。②兴味盎然:形容兴致高,兴趣浓厚。意味深长: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语境中,这个词是用来形容“碰撞”的,应选“意味深长”,据此分析,可排除A项。③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方寸之间:形容可操控的空间范围很小。由需要限制的词“现实性”可知,应选“触手可及”。④埋伏: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秘密布置兵力,等待时机出击;或比喻有所隐瞒的事物。隐藏:隐蔽躲藏,不让别人发现。语境中没有秘密布置兵力的意思,也没有有意隐瞒的意思,只有隐蔽而不会被轻易发现的意思,应选“隐藏”。⑤前句是讲工业革命给科幻作品带来的影响,后面指出未来的不确定性。前后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应选“但是”。分析可知,C项词语都很恰当。故选C。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的关注对象是人,科幻文学关注的是“面对着未来”的人
B.人是被文学关注的,而“面对着未来”的人则是被科幻文学关注的
C.科幻文学关注的是“面对着未来”的人,而文学的关注对象是人
D.“面对着未来”的人被科幻文学关注,人则被文学关注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根据语境,“传统文学与科幻文学”关注的对象分别是人与面向未来的人。主动者是人与面向未来的人。为了与下文句式一致,不需要使用被动句。据此分析可排除B、D两项。因传统文学比科幻文学产生早,应在前面。排除C项。故选A。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很清楚地感觉到,这种未来是很快就要到来的。在幻想越来越迅速变成现实的当今,只要我们不想象未来,现实本身就会变得不可理解。
B.我们很清楚地感觉到这种未来是很快就要到来的可能性。在幻想越来越迅速变成现实的当今,如果不想象未来,我们连现实本身也将变得不可理解。
C.我们很清楚地感觉到,这种未来很快就要到来。在幻想越来越迅速变成现实的当今,如果不想象未来,连现实本身也将变得不可理解。
D.我们很清楚地感觉到这种未来很快就要到来有可能。在幻想越来越迅速变成现实的当今,我们即使不想象未来,连现实本身也将变得不可理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逻辑关系有误,“只要……就”不合句意关系;B项,成分赘余,“可能性”多余;D项,语序不当,“有可能”位置不对。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
与一般动物不同,响尾蛇捕捉猎物时, ① ,而是靠它身上的一个特殊的器官——颊窝来定位目标的。颊窝位于响尾蛇的鼻眼之间,对热十分敏感。当有小动物从它附近经过时, ② ,然后将小动物一举捕获。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一生理特点, ③ 。热定位器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将热定位器安装在导弹上,就可以根据敌机发动机所散发的热量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将敌机击落。
答:①
②
③
答案 ①并不是靠视觉或听觉等感觉器官 ②它会根据小动物散发的热量进行定位 ③模仿它的颊窝发明了热定位器
解析 ①处,根据前文“与一般动物不同,响尾蛇捕捉猎物时”,那么一般动物是如何捕捉猎物的呢?一般动物捕捉猎物依靠的是视觉和听觉等感觉器官,而这里指出响尾蛇捕捉猎物时与一般动物不同,再根据横线后“而是靠它身上的一个特殊的器官——颊窝来定位目标的”,可以推断出此处应填写“并不是靠视觉或听觉等感觉器官”意思的句子。②处,根据前文“对热十分敏感”“当有小动物从它附近经过时”和后文“然后将小动物一举捕获”推断出此处应填写表示“响尾蛇会根据小动物散发的热量进行定位”意思的句子。③处,前文“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一生理特点”中“这一生理特点”是指“颊窝对热十分敏感”“会根据小动物散发的热量进行定位”,再结合后文“热定位器有着广泛的用途”“根据敌机发动机所散发的热量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将敌机击落”,可以推断出此处应填写表示“模仿响尾蛇颊窝发明了热定位器”意思的句子。
21.下面是一位
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请依据律诗的要求将下列标有序号的4句诗分别填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5分)
每逢佳节更情衷, 。 , 。 ,政出和谐方大同。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 ②心多自信得宽广 ③寒霜不减一旗红 ④小字云笺记岁丰
答:
答案 ④①③②(答对一处得1分,全对得满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既然是律诗,则必然要符合律诗平仄、对仗的要求。本题突破口在于“政出和谐方大同”一句,此句为颈联的下句,可据此确定上句。根据平仄相对、词性相同的要求,以及诗意,只有②可作颈联的上句。其次颔联也应当符合上下句词性相同的要求。由①与③中“快意”对“寒霜”,“秋月”对“一旗”,“满”对“红”,可知①③词性相近,为颔联,又根据“仄起平收”的要求,可确定①为上句,③为下句。由此可确定顺序为④①③②。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座书屋,坐落于城郊山谷之中。书与自然的交融,让它获得“最美书屋”的美誉。书屋除了服务当地社区,也开始服务越来越多远道而至的游客。但有心者发现:这家公益图书馆在接受读者捐赠几年后,竟然充斥着大量的盗版书。书屋负责人回应,此前从未意识到书屋会出现盗版书;不少网友“爱屋及乌”,也持宽容体谅的态度。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材料主要讲述了读者为“最美书屋”捐了大量的盗版书,而书屋负责人没预料到会出现这种问题,对此不少网友持宽容体谅态度。写作时,可以针对材料中“读者”“书屋负责人”“网友”的行为进行评价。例如,对于读者捐赠盗版书的行为,我们可以持肯定态度,认为当个人财力有限而又想捐赠图书时,选择捐赠盗版书也可以理解,毕竟这也是一份爱心;也可以持否定态度,认为捐赠盗版书无形中是在支持盗版书,支持盗版市场,打假要从我做起。
虽然材料没有明显的情感倾向,但从价值观念的角度看,考生应该更多地倾向于否定态度,因为虽然捐书为行善,但行善一定不能建立在为恶的基础上,对盗版的容忍就是对恶的纵容。
作文立意:①拒绝盗版,从我做起;②盗版不应进入“最美书屋”;③行不可取,其心可嘉;④面对盗版,可宽容不可纵容。
[佳作展台]
“盗版”书屋何以言美?
当充满人文气息、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最美书屋”出现越来越多的盗版书籍时,书屋负责人一脸无辜,网友对此表示宽容体谅。虽然很遗憾,但我还是要说:如此没有立场的书屋,已经远远配不上“最美书屋”之称。
什么是“最美书屋”?它绝不仅仅是客观环境的精致美好,更重要的是在青山绿水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免费阅读、相互交流的文化栖息之所。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忘却世俗的一切,让自己徜徉于文化的聚集之地,精神的自由之地。而人们出于喜爱自发地捐献图书,则让书屋脱离了世俗意义上的经营模式,变得不功利、不世俗,更加清新雅致。可以说,书屋之美更多地在人文,不在环境。这种美的维持,需要书屋摒弃世俗的熏染。但盗版图书的出现,就像是华美的文化之袍上爬满的虱子,让人再难以欣赏其美。
有些网友“爱屋及乌”,对此持宽容体谅态度,但我从中看到的不是人们对善的体谅,而是对恶的无知和纵容。也许他们对盗版习以为常,所以并未意识到盗版图书意味着什么。盗版是对别人的知识产权的侵害,是在偷窃别人的劳动果实,盗版产品不光在道义上无立足之地,更触犯了法律法规,于法于理皆要坚决摒弃。
盗版对于作者的危害有多大?我国著名作曲家许镜清老先生曾为央视86版《西游记》创作出众多优秀配乐,但不管是手机彩铃还是各大电视节目使用相关配乐时,几乎从未有人向老先生支付过版权费用,直到2014年韩寒因在电影中使用其作品《女儿情》而向其支付版权费时,老先生才知道有人会出钱购买自己音乐的使用权。老先生一生清贫,连举办一场专题音乐会的钱都不够,最后只能无奈向网友众筹。优秀的艺术家陷入如此尴尬境地,折射出的是国民对知识产权的漠视和盗版侵权的泛滥。
人们喜欢“最美书屋”,是因为其蕴藏的人文情怀,但涉及盗版,这已然是原则问题,一个立身不正的书屋无论如何都难以被称为“最美书屋”。这一原则,网友们需要知道,书屋的管理者更要知道。作为书屋的经营主体,拒绝盗版、尊重知识产权是应尽之责。
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真正的“最美书屋”,应该如天堂一般,而天堂里善的彰显,不应该基于对恶的无视。一个充斥着盗版书籍,无视法律,侵犯优秀创作者正当权益的书屋,何以言美!一群对盗版习以为常,不讲原则地“爱屋及乌”
的网友,何以言美!真心希望从书屋管理者到每一个普通读者,都能够拒绝盗版,为书屋营造出一片至美的空间,使其“最美书屋”之称名副其实。
[名师点评] 反问式的题目表达出了作者明确的认知。文章首先对书屋和网友的反应表示遗憾,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论证中首先阐述了对“最美书屋”的理解,用比喻写出盗版对书屋之美的破坏。之后分别从网友和书屋管理者的角度进行批判,指出他们做法的不妥,并借助许镜清的事例论证盗版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与题目和开头呼应,并借博尔赫斯的名言呼吁应当杜绝盗版,打造真正的“最美书屋”。文章有立场,有批判,有思考,有建议,体现出作者思考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