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92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要做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类题目,考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准确判断。要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作出客观周全的判断,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主次颠倒,不可主观臆断。文本的主要观点是隐藏在文本的材料之中的,基本倾向是隐含在作者对材料的处理和评说之中的,因此,对文本材料的准确解读是获取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的基础。
2.独立思考。在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再参照自己平时对真善美的评判标准,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进行评判,同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积累进行分析,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具有个性色彩的评价。
3.尊重事实。在强调个性评价的同时,考生绝对不可以纯粹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进行评价。强调个性化评价必须以尊重人类的共同情感和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取向为前提,必须建立在对文本本身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否则,做出的评价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域 外
林语堂
1.文章开头一段的具体作用:
(1
海南岛那时是在宋朝统治之下,但是居民则大多是黎人,在北部沿岸有少数汉人。苏东坡就是被贬谪到北部沿岸一带去的,这中国文化藩篱之外的地方。元祐大臣受苦难折磨的有数百个,只有他一个人被贬谪到此处。朝廷当政派为防止元祐诸臣卷土重来,在那一年及以后数年,决定惩处或贬谪所有与前朝有关联的臣子。苏东坡贬谪到海南岛不久,司马光后代子孙的官爵一律被削除,好多大官都被调了职,其中包括苏子由和范纯仁,调往的地方不是南方就是西南。甚至连老臣文彦博,已经九十一岁高龄,也没饶过,不过只是削除了几个爵位。对苏东坡打击最甚的就是凡受贬谪的臣子,其亲戚家族不得在其附近县境任官职,其子苏迈原在南雄附近为官,现在也丢了官职。
现在苏东坡所有的,几乎只有那一栋房子①了。按照他名义上的官阶计算,朝廷三年来欠他两百贯当地的钱币,按京都币值计算,是一百五十贯。所欠的官俸既未发下,苏东坡写信给好友广州太守,求他帮忙请税吏付给他。这个朋友王吉曾经听苏东坡的话兴建过医院,周济过贫民,可是不久即以“妄赈饥民”的罪名遭上方罢斥了。苏东坡的欠薪发下与否,已不能稽考。
他现年六十岁,到底以后还在外流放多久,颇难预卜,生还内地之望,甚为渺茫。两个儿子将家室留在惠州,陪伴他同到海南。为了到达任所,苏东坡必须溯西江而上,船行数百里到梧州,然后南转,从雷州半岛渡海。他一到雷州,便听说他弟弟子由前往雷州半岛贬谪之处,刚刚经过此地。据揣测说,苏氏兄弟被贬谪到这个地方,是因为他俩的名字与地名相似(子瞻到儋州,子由到雷州),章惇觉得颇有趣味。子由也带了妻子、第三个儿子和三儿媳妇,他们几年前一直和他居住在高安。
苏东坡到了梧州附近的藤州,与弟弟子由相遇,境况凄凉。当地是个穷县,兄弟二人到一个小馆子去吃午饭。子由吃惯了讲究的饭食,对那粗糙麦面饼实在难以下咽。苏东坡把自己的饼几口吃光,笑着向弟弟说:“这种美味,你还要细嚼慢咽吗?”他们站起身来走出去,带着家人慢慢向前走,尽可能慢走,因为他们知道一到雷州,就要立刻渡海了。
雷州太守一向仰慕苏氏兄弟,他对二人的到来予以盛大接待,结果第二年因此遭受弹劾,被调离任所。子由在雷州的住处,后来被改为一座庙,是他兄弟二人死后,人们用以纪念他们的。
苏东坡必须出发了,子由送他到海边。离别的前夕,兄弟二人及家人在船上过了一夜。苏东坡的痔疮又发,甚为痛苦,子由劝他戒酒。二人用一部分时间一同作诗,苏东坡试探出子由最小的儿子的诗才。这次离别是生离死别,真是令人黯然销魂。
)交代海南岛的特点,居住的多是黎人,没有教化。
(2)介绍当权者对前朝大臣的贬谪情况。为了防止元祐诸臣卷土重来,统治者对与前朝有关联的臣子都进行了贬谪等处罚。
(3)交代苏迈丢官的具体原因。
(4)为全文定下悲凉的感情基调,引出下文对苏东坡流放海南岛的描述。
2
在绍圣四年六月十一日,苏氏兄弟分手,苏东坡携幼子和雷州太守派的沿途侍奉他的几个兵上了船。航程很短,在此晴朗的天气,看见岛上山峦的轮廓矗立于天际,他心中思潮起伏。大海对他来说不像对西方诗人那么富有魔力,实际上,他已经是“眩怀丧魄”了。一路平安无事,登岸之后,苏东坡父子向西北岸的目的地儋州前进,七月二日到达。
在当时人看来,海南岛根本不适于人居住,夏天极其潮湿、气闷,冬天雾气很重,秋雨连绵,一切东西无不发霉。据苏东坡说,在岛上可以说要什么没有什么。他写信给朋友说:“尚有此身付与造物者,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故人知之,免忧煎。”
这次到海南岛,以身体的折磨加之于老年人身上,这才是流放。
(原文有删改)
【注】①一栋房子:指苏东坡流放到惠州时自己修建的“白鹤居”(今称“朝云堂”)。
作者为什么说“这次到海南岛,以身体的折磨加之于老年人身上,这才是流放”?请做简要分析。
文本中的几处自然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海南岛不适于人居住,但朝廷却把六十岁的苏东坡贬谪到这个地方,这表现了朝廷对苏东坡的刻意打压等。(2)流放到海南岛的苏东坡经历了艰难的跋涉,这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到海南岛需要坐船溯西江而上到达梧州,然后南转从雷州半岛再坐船到儋州。(3)这次流放不仅是针对苏东坡本人,也牵扯到了苏东坡的家人和朋友。家人中,儿子苏迈丢官;弟弟苏子由被贬谪等。朋友中,广州太守王吉因为听从苏东坡的话建立医院、周济百姓遭到罢斥;雷州太守因为迎接苏东坡,第二年遭到弹劾等。(4)表现作者对当权者的不满和对苏东坡的无限同情。海南岛是蛮荒之地,而朝廷却把他贬谪到这里。
.文章详细阐述了苏东坡辗转去海南岛的过程,看似琐碎的记叙,却将年迈的苏东坡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眼前出现了一位垂暮之年仍千里奔波的老者,表达了作者对苏东坡的无限同情。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关注点有:
1.注重客观公正。
2.注重个性思考。
3.注重评述结合。
评价=我认为×××(亮出观点)﹢理由(①文本中的依据;②自己的分析与理解;③现实生活中的论据)+结论。
一、(2018届吉林省高三10月阶段性统一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半个世纪前的一天,法国巴黎市民从当天报纸上看到一个十分醒目的消息:昨天,法国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作为新当选的法国科学院院士,出席了科学院院士例会。按照老规矩,院士第一次参加例会,要宣读一篇高水平的论文。不过,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夏里·法布里教授没有宣读自己的论文,而是宣读了在他指导下的一位中国年轻的物理学家的论文。教授自豪地告诉与会者,这位年轻的中国物理学家由于出色的研究成果,将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位荣获这一荣誉的中国人。
巴黎的报纸还刊登了夏里教授和这位中国年轻科学家的大幅照片。这一消息使巴黎人惊奇异常,因为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又愚昧的国家,而今天,竟然有一位年轻的中国人登上了法国神圣的科学殿堂。要知道,即使是法国科学家,要获得法国国家级科学博士学位,也是不容易的。
这位令巴黎人大吃一惊的中国人,就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
严济慈出生在浙江东阳县的一个小村庄,他是农民的儿子。7岁时,进入严家祠堂的蒙馆读书,读四书五经,但他对那些艰涩的圣贤之言没有兴趣。有一次,他父亲到杭州去办事,无意中在一个书摊上发现一本《笔算数学》,便买回来给了严济慈,严济慈高兴极了。当时,村子里谁都没有学过高深的数学,也找不到可以请教的老师。严济慈硬着头皮自己“啃”,硬是“啃”下了这本书。
14岁时,严济兹考上了浙江东阳县立中学,成绩是所有考生中最优秀的。家里省吃俭用,把这个“严家几辈子才出的读书人”送进了中学的大门。严济慈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刻苦用功,每学期的成绩都在班上名列前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中学学业。
这年夏天,他来到省城杭州报考大学。考虑到家里经济困难,他决定报考离家最近的南京高等师范,因为师范不仅免交学费,还免费提供食宿。在等候发榜的日子里,有一天,他看见南京河海工程学校张贴的招生告示,心想:反正没事,不如再去考考看,于是,又报考了河海工程学校。
不久,考试揭晓,严济慈两所大学都考上了,而且名列全省第一。这一来,轰动了杭州城,也速速传到他的家乡东阳县。为此,浙江省教育厅把东阳中学列为全省的重点中学。
从南京高等师范毕业后,严济慈远涉重洋,到法国留学,把目标选定在著名的巴黎大学理学科。按校规,20多门主课,考试通过一门即可得到一张文凭,考取8张文凭就可毕业。但由于课程艰深,考试繁难,考取一张文凭并非易事,不少学生在校多年,一张文凭也没拿到。
巴黎大学一年举行两次考试。这次勇敢尝试的结果,成绩优等,使他一进校就获得了第一张巴黎大学的文凭。巴黎有令人流连忘返的名胜古迹,也有令人难以抗拒的物质诱惑。严济慈对于一切不为所动,每天从下榻的旅馆,到教室,到图书馆,到实验室,四点一线,从不偏离。一年之后,夏天的考试又来临了,严济慈以惊人的记忆力和扎实的知识功底,通过了3门主课的考试,夺得了3张主凭,这是巴黎大学的校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
获得硕士学位以后,严济慈在巴黎大学著名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的著名实验室做工程师,研究当时物理学的一个难度极大的课题——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压电效应)。面对难题,除掉不能再减少的睡眠,分分秒秒都用来研究,最后终于成功了。他的论文《石英在电场下的特变和光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夏里教授在第一次出席科学院院士的例会时拿到会上宣读,轰动了巴黎。
(摘编自《中外著名科学家小传》)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法国报纸刊登消息,法国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新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他将在科学院院士例会上宣读自己的一篇论文。
B.在法国巴黎人的眼里,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又愚昧的国家,竟然有一位年轻的中国人登上了法国神圣的科学殿堂,这令他们非常惊愕。
C.严济慈出身农家,他对古代经典作品没有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笔算数学》,他靠自己钻研读通了这本书。
D.严济慈抵御住了巴黎的名胜古迹的吸引力和巴黎令人难以抗拒的物质诱惑,每天在旅馆、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穿梭,从不偏离。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A.严济慈从南京高等师范毕业后留学法国,以优异成绩考入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连续通过3门主课考试,获得了3张文凭。
B.严济慈先后报考南京高等师范和河海工程学校,都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中,轰动杭州;因此东阳县东阳中学被列为省重点中学。
C.严济慈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经过艰苦努力,课题研究取得成功,完成了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硕士学位。
D.夏里·法布里教授打破惯例,没有宣读自己的论文,而是宣读严济慈的论文,轰动巴黎这表现法国人已经改变了对中国的偏见。
E.本文主要选取严济慈学业生涯中的事迹,选材典型,突出表现他认真、刻苦学习的品质赞扬他永不知足、奋发向上的精神。
3.这篇人物小传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二、(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12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世博网8月25日消息:8月的上海世博园烈日当空、人潮涌动。过去的3个多月里,累计已有4400万人次参观者,感受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滚滚车轮”。
“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成为来自五大洲的世博会参展方所共同关心的问题。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成为人类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场”。
经济转型给危机城市带来“新生”
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与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相遇,在全球各经济体经受危机考验的同时,中国与其他国家相似,都希望在世博会上探寻新一轮的经济转型之道。
8月的上海黄浦江畔,夜色醉人,水光旖旎,这座正在建设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的中国特大型城市,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改造,一个百年外滩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在新建地下车行道的同时,还休闲空间于民。
40年前,相似的一幕在德国港口城市杜塞尔多夫发生。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杜塞尔多夫案例告诉人们,这座传统的“钢铁之都”是如何把握时机转型为服务型城市的。
上世纪70年代,面对工业萧条,港口不再盈利的重重困境,杜塞尔多夫政府决定转变港口职能,引导当地居民回归莱茵河边。新建的莱茵河岸隧道总长2公里,每天有55000多辆车能够从地下隧道行驶。在隧道之上,新建的莱茵散步长廊每年举办各种展览,令游客流连忘返。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一些“老牌”大型城市,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能源、交通、生态等要素的局限性逐步突显。增长模式的转变成为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传统工业化城市如何转型、新兴城市的快速扩张如何变得科学、产业结构如何调整等,都是处于快速工业化、后工业化过程中各国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世界许多城市的转型经验也表明,新兴产业对城市转型至关重要。”华东师范大学世博研究院院长林拓说。
城市从来就与乡村密不可分
上海世博会瑞士展区总代表乌利˙希克对记者说,城市的每一个“自我循环”,都离不开乡村的支持;今天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所关注的经济转型问题,与良好的城乡互动也有着紧密关联。
城乡之间的良好互动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美好愿景。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专门开辟了一方“乡村”小天地——来自中国浙江宁波的滕头村在此展示。它代表9亿中国农民和32亿世界各国农民所在的农村,诉说“融城之梦”。
走进宁波滕头案例馆,不仅可以在岁月走廊上,聆听到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到大寒的“天籁之音”,还能欣赏到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切身体验乡土生活的真朴闲趣。
“村庄”入选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本身就预示着世人对城市命题的反思。无独有偶,西方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希腊在本届世博会上也展示了其对农耕文明的重视。
希腊驻上海总领事馆官员海恩富说,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没有乡村,没有乡村对城市的供给,人类的生存、生活将停滞。“希腊在本届世博会上,展示国家对于乡村的尊重,希望带给更多人启迪。”
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城市化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脚步而来。在中国,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18%,而到2010年,将超过48%。而在全球,到2030年,世界城市人口可能将占总人口的60%。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在高速融入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面临如何摆脱“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处理好“城乡二元结构”等一系列挑战,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世博会,是一个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经验和教训的好地方。”经济学家樊纲说,尽管世界各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期盼更高质量的生活”是人类追求城市化的动力所在,这是应该肯定的。
世博会期间,前来上海参加书展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强调,在推进经济转型、二元结构等问题时,必须摆脱“把GDP当作政绩”的惯性思维。
在世博园,人们所看到的宁波滕头村案例,就试图摆脱城市化进程中的“唯GDP论”。为保持“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模式,近年来当地已拒绝了50多个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合作项目。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还是要依靠人的思想转变,进而带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王战曾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本届世博会对于孕育人类新的生活方式,意义深远。”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新闻报道没有对上海世博会的盛况作过多交代,而是通过典型案例和专家评论着重探讨了世博会提出的问题,使文章更具深度。
B.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如何转型,这既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也是拥有许多新兴城市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
C.在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东西方国家却不约而同地表示出对乡村的重视,这说明城乡互动逐渐消除城乡差别,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
D.文章通过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多处对比论述“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既体现出这一问题的历史性,也体现出这一问题的普遍性。
2.文章开头两自然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结构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3.从这篇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弊端。结合文本谈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
1.A
【解析】A项,错误,从原文来看,“他将在科学院院士例会上宣读自己的一篇论文”不是报纸消息的内容,报纸消息只是提到“夏里·法布里教授,作为新当选的法国科学院院士,出席了科学院院士例会”。
2.BE
3.①特点:开篇部分用倒叙方式,叙述严济慈成为第一个获得法国国家科学院博士学位的中国人这件事,然后主体部分叙述他自蒙馆、中学、大学,再到法国留学的求学历程,用的是顺叙方式。②好处:倒叙是为了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了突出强调传主的杰出成就;顺叙则脉络清晰地呈现出传主的求学历程,易于读者阅读理解。
【解析】解答本题,应当注意分析“叙述方式”的特点,即指本文的结构特色,可以从结构安排魚度分析,通过分析可知,本文的一个特点是采用了倒叙、顺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即使分析其作用,可以从表达效果、表现传主形象等方面作答,意思对即可。
二
1.C
【解析】C项,“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的说法太绝对。
2.属于导语部分。主要作用有:内容上,介绍了上海世博会的盛况,指出世界城市化的背景。结构上,引出本篇新闻的要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新闻文体的基本结构有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的作用是简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内容。这两段属于导语,起到简要介绍新闻内容、引出下文、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
3.①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陈旧)使经济发展停滞:“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破坏生态环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生活质量。②转变城市功能和经济结构;增强城乡互动;注重生态环境;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