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 M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试卷
选文
文体
/
主题
名师讲评
2019
·
全国卷
Ⅰ
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文学评论
·
创作源泉
1.
材料选取:近三年全国卷均为
900
字左右的社会科学类文本,以文学评论、学术论文、史学论文、政论与时评为主。
2.
命题方式:延续了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
3.
考点设置:第
1
题侧重对原文内容的把握,第
2
题侧重对文本论证方面的分析,第
3
题侧重对文本观点的迁移推断运用,体现由内容到形式、由文内到文外的命题动向。
2018
·
全国卷
Ⅰ
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学术论文
·
传统文化
2017
·
全国卷
Ⅰ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政论
·
法学
2019
·
全国卷
Ⅱ
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文学评论
·
健全才性
2018
·
全国卷
Ⅱ
“
被遗忘权
”
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学术论文
·
大数据
试卷
选文
文体
/
主题
名师讲评
2017
·
全国卷
Ⅱ
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史学论文
·
古代文明
1.
材料选取:近三年全国卷均为
900
字左右的社会科学类文本,以文学评论、学术论文、史学论文、政论与时评为主。
2.
命题方式:延续了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
3.
考点设置:第
1
题侧重对原文内容的把握,第
2
题侧重对文本论证方面的分析,第
3
题侧重对文本观点的迁移推断运用,体现由内容到形式、由文内到文外的命题动向。
2019
·
全国卷
Ⅲ
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学术论文
·
文化传承
2018
·
全国卷
Ⅲ
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学术论文
·
城市文明
2017
·
全国卷
Ⅲ
留住乡愁
时评
·
文化传承
趋势一 优秀传统文化
[
预测依据
]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的源泉,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载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儒道文化为主体的中国约
5 000
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因此,这类题材的论述类文本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儒家思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向不缺答案。但无论
“
仁
”“
和
”
还是
“
中庸
”
,都仅仅部分地反映了儒家的思想观念;综合起来,只有
“
责任
”
,才是儒家思想的内核,尽管孔孟等人并未做此概括。以
“
责任意识
”
为根本指针的儒家思想,拒绝道家那种
“
高大上
”
式的玄远,拒绝墨家
“
草根
”
式的琐屑,拒绝法家
“
狱吏
”
式的苛细,人性化地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人性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儒家对
“
人
”
(
而不是
“
神
”
)
有着极高的定位:
“
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
这种把人看作
“
天地之心、五行之端
(
首
)
”
的观点,决定了儒家的
“
人生
”
设计十分严肃
——
至少要对得起
“
人
”
在天地间的这种地位。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就其本能而言,人总是倾向于膨胀私欲、挤占他人权力空间。若不加以约束,必然导致冲突,引发社会危机。为避免这种情况,儒家认为,在刑法等硬性制度之外,还需要一套软制度,来教化人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不忘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他们把这套
“
文化
”
(
文明的教化
)
的软制度归纳为
“
礼
”
。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
关于“礼”,大部分典籍散佚了,现存的
《
礼记
》
,是对古典“礼仪”的解释,可谓“礼”的冰山一角。
《
礼记
》
说圣人“为礼以教人,使人有礼”,首要的是为了将人与“能言”的猩猩鹦鹉区别开来
——
发扬人的社会性、抑制人的动物性,确保人的言行像个人而非禽兽,是礼的底线。由
《
礼记
》
等书可知,礼的规矩是非常详备的。规范人的言行,教导人们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礼本质上是一份责任清单。在儒家看来,习礼,最重要的是通过“修身”,完善自我,弄清自己的角色,并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恰当地为人处事。
对己对人对社会
“
尽责任
”
这种活法,不是儒家凭空设计出来的,是孔子
“
述而不作
”
、从
“
先王
”“
先贤
”
那里梳理出来的。那些
“
先王
”“
先贤
”
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
楷模
”
,是
“
责任意识
”
的绝佳体现。尧舜协和万邦天下为公,被孔子视为不可超越的标杆。大禹治水,非常辛苦,其实他完全可以弄条
“
方舟
”
,只给自己喜欢的人发船票,一走了之。孔子对大禹也
“
无间然
”
,没什么可批评的了,因为他尽了作为君主的那份责任。
用两个字来概括儒家思想,是
“
责任
”
;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
家
”
。不爱家的人,很难说他能爱国。长期以来,自西方流入的形形色色的
“
解放
”
,严重破坏了人们的家庭观念。魏晋时期,儒家思想被抛弃,信仰大厦崩塌,导致了三百年战乱。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更强大的思想武器
——
唯物辩证法,但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围绕它形成的责任文化与家国情怀,依然是现实社会重要的支点和动能。
(
摘编自荆培运
《
儒家思想的本质是
“
责任
”
》)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关于儒家思想的本质问题,答案有
“
仁
”“
和
”“
中庸
”
等看法,但其合理内核应是
“
责任
”
。
B
.儒家看重
“
人
”
在天地间的地位,与这高定位匹配的是儒家对待
“
人生
”
设计的严肃态度。
C
.儒家认为,刑法对人的私欲的约束,不如礼的约束力大,所以儒家特别强调礼的教化作用。
D
.现存的能供我们研究儒家
“
礼
”
的资料并不多,
《
礼记
》
一书至少能让我们知晓礼的底线。
解析:
“
刑法
……
不如礼的约束力大
”
说法错误,文中说
“
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
”
,文中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方法,并没有力度大小的区别。
答案:
C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文章基于人性具有复杂性这个前提,探讨儒家的
“
礼
”
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B
.文章指出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并就两者的价值取向进行论述。
C
.文章运用了例证法,以
“
尧舜
”“
大禹
”
为例,揭示了儒家思想本质的来源。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作者对儒家思想本质的全新见解。
解析:
“
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
”
有误,文中强调的是人应具有社会性。
答案:
B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的思想都没有的人性化特征。
B
.儒家的
“
礼
”
的规矩十分详备,除了
“
先王
”“
先贤
”
外再无人能达到
“
礼
”
的要求。
C
.文中用一个字
“
家
”
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实际上是对
“
责任
”
的进一步补充。
D
.无论是个人修身,还是国家治理,儒家的
“
责任
”
思想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解析:
A
项
“
其他的思想都没有
”
,于文无据;
B
项
“
除了
‘
先王
’‘
先贤
’
外再无人能达到
‘
礼
’
的要求
”
有误,在儒家看来,一般人只要尽到自己的角色相应的责任就能达到了儒家的要求;
C
项
“
是对
‘
责任
’
的进一步补充
”
有误,用
“
家
”
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不是
“
补充
”
。
答案:
D
趋势二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预测依据
]
大数据号称
“
网络时代的科学读心术
”
,它的价值就在于能把人的特征、行为、选择等信息化,反过来为人类生活提供某些便利。而人工智能是接地气的科技力量,只有面向需求、面向数字经济、面向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激发正能量。走进大数据时代,了解人工智能,可以培养考生的科学精神,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发端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大数据研发,如今早已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麦肯锡公司的相关报告指出,大数据将会成为未来创新力、竞争力和生产力的关键基础:
“
运用大数据进行决策
”
,也被列入了未来影响人类发展的
23
项技术变革之一。然而,对大数据发展的
“
负面性
”
,近年来不乏反思的声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英国
《
卫报
》
分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本身就已经变成了可被出售的产品。在反映人被科技操纵的英国电视剧
《
黑镜
》
中,有一集讲的是根据用户的社交网络数据评分,来预测一个人是否靠谱、是否有资格租房、坐飞机。评分高受人尊重,评分低则被轻视。大数据所延展出来的种种特性,令它多少显得有些技术性的
“
冷酷
”
。
人们害怕大数据的发展,会使自己在未来被控制或被替代,这样的担心不能说是多余的。据欧盟统计,目前
90%
的工作都需要人们具备某种数字技能,而
65%
的欧盟新入学儿童长大后将从事目前尚不存在的职业。不过这一尚处于青年时期的
“
新技术
”
是复杂的多面体,因此观察也需要更丰富、多元的角度。
事实上,没有大数据时的人类社会,组成历史进程的每一个个体是极易
“
消逝
”
的。竹简、纸张被毁,一段历史也许就此被遗忘。影像也有被永久消除的可能性。而现在,当个体数据被一一抓取、储存、上传、记录,人们的生活和记忆就此定格为历史进程中的永恒坐标。
每
5
名中国网民就有一人追赶过
“
韩流
”
;
《
舌尖上的中国
》
播出时,美食类商品的购买高峰从白天变到夜晚
……
此前电商企业推出的
“
淘宝时光机
”
,通过大数据分析,清晰呈现了十年来用户的消费状况。诚如网友所言,
“
大数据骨子里是有温情的
”
。历史的发展潮流沉淀而来的大数据,同时又在精确地记录和塑造着历史,填补着个人记忆和情感消逝的遗憾。这或许可以说明,看似冰冷的数字,一旦和生活相融,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温暖。
“
一个世纪前,最有价值的商品是石油,今天则是数据。
”
福布斯网站发表文章预测,
2018
年将在技术领域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大数据不再仅仅是纯技术,会更多地应用于管理与实践。科技发展的初心是造福于人,摸清大数据的
“
脾气
”“
习性
”
,有效推动其和实体经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我们才有可能畅享数字红利。
(
摘编自
《
人民日报
》
,有删改
)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尽管大数据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但其发展势头仍锐不可当。
B
.大数据容易泄露个人隐私,又容易被当成产品买卖,所以让人们心生恐惧。
C
.用大数据帮助人们记录一些重要信息,比其他任何方式都要来得持久和温情。
D
.对大数据产品价值的认知角度、认知程度,都会影响我们对其温度的感受。
解析:
A.
不合文义。原文
“
负面性
”
是加引号的,文中二、三段所谓的
“
负面性
”
都是人们的担心,而非确凿的事实。所以
“
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
不符合文意。
B.
因果不当。第三段说
“
人们害怕大数据的发展,会使自己在未来被控制或被替代
”
。
C.
“
比其他任何方式都要来得持久和温情
”
无中生有。原文说
“
影像也有被永久消除的可能性
”
,说明并不确定影像保存信息是否持久;而且竹简、纸张、影像也并非不温情。
答案:
D
2
.下列对原文论证方面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文章用电视剧剧情作为论据,充分证明了大数据的运用有不近人情的冷酷性。
B
.文章从价值和隐忧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大数据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C
.文章谈大数据的角度很独特,立足于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大数据产生的心理反应。
D
.对于大数据,文章先交代其发端和发展,然后分析其冷暖两面,最后倡导其有效运用。
解析:
“
充分证明了
”
不恰当。文章用电视剧剧情作为论据本身就不能起充分论证的作用,文中
“
令它多少显得有些技术性的
‘
冷酷
’”
也说得委婉而不绝对。
答案:
A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大数据本身是复杂而多元的,人们不必因害怕而拒绝它,应该多加观察和反思。
B
.如果能不断反思大数据的发展,就能使该技术在未来的管理与实践中造福于人。
C
.大数据有时是冰冷的数字,有时是温暖的记忆,未来会是最有价值的商品。
D
.我们既可以利用大数据留住历史的印记,又可以借助它创造美好的未来。
解析:
假设关系不成立。文章结尾说
“
摸清大数据的
‘
脾气
’‘
习性
’
,有效推动其和实体经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我们才有可能畅享数字红利
”
,所以仅反思是不够的。
答案:
B
趋势三 城市文明和留住乡愁
[
预测依据
]
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趋势。城市是多样异质文明的空间化聚集。文明多样性是城市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机制和动力。村落不是一个人的家园,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的不是个人的
“
乡愁
”
,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
“
乡愁
”
。记住这样的乡愁,并不意味着抗拒城市、回避城镇化的时代潮涌。关注当代文化生活,有助于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
城市、乡村、自然环境,是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生存的三类主要空间。比较而言,城市是多样文明要素高密度聚集的空间,乡村是文明要素低密度聚集的空间,自然环境是还没有人去干预或人类不去干预的空间。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空间是文明生成的先决条件,没有同自然空间的和谐,也就没有城市和乡村的存续、发展。这是思考、推进城乡发展,改善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的一个根本性前提。推进城乡融合,需要对城市、乡村、自然环境这三类空间的合理关系进行伦理反思与确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在历史与现实中,人们所理解和推进的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其一,用二元思维理解、营建城乡关系。其实,城乡关系不只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更是城市、乡村、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城乡关系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乡村不等于传统,城市也不等同于现代。乡村与城市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城市与乡村中都有代表人类文明本性与非文明的要素与内容。这样,推进城乡融合就不是简单地把乡村城市化或者把城市田园化的问题,而是具体厘清现有城市与乡村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营建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其二,以经济利益至上逻辑理解、推进城乡融合。经济利益至上逻辑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简单地以经济利益至上为主导原则,则会导致城乡空间价值的单一化。漠视城乡关系的复杂伦理内容,其结果可能是城市与乡村的双重破坏、城市与乡村的新型对立。
推进城乡融合,需要超越二元思维,营建有利于城乡融合的空间伦理理念。城乡融合是一个综合的空间转换过程。推进城乡融合,首先需要处理好城市、乡村、自然环境三类空间之间的关系,营建三者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其次需要处理好物理、社会、心理空间的关系,在城市与乡村同时营建环境美好、社会和谐、心理健康的发展态势;再次,需要处理好历史、现实、未来空间的关系,注重城乡中的传统建筑等历史空间的保护,注重运用新技术为当代人营建更好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并注重为未来发展预留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推进城乡融合,需要改进运行机制,营建有利于城乡融合的空间伦理规范。原来城乡分立式的空间权利结构,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城乡融合的良性推进。一方面,城市土地与乡村土地的空间权利存在巨大差异;另一方面,城市与乡村在诸如交通、医疗、社保、教育等基本公共权利以及工作机会、社会流动性等发展权利方面存在重大差异。虽然国家出台了新的户籍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但城乡在发展权利方面依然差异明显。差异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其改善也不会一蹴而就。调整城乡分立性的公共资源投入机制与公共服务配置方式,推进城市权利与乡村权利的均等化、平等化,对可持续地推进城乡融合,具有方向引导及基础保障作用。
(
节选自陈忠
《
城乡融合的空间伦理特质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自然空间不具有文明要素,却是文明生成的先决条件,决定着城、乡的存续与发展。
B
.城市与乡村都有文明与非文明要素,只是城市文明程度更高,而乡村的历史更悠久。
C
.以经济利益至上逻辑推进城乡融合,使城乡均遭受破坏,造成了二者之间的新型对立。
D
.推进城乡融合要保护传统建筑等历史空间,也要营建适合当代人的生活与工作空间。
解析:
A
项扩大范围,原文为
“
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空间是文明生成的先决条件
”
;
B
项
“
城市文明程度更高
”“
乡村的历史更悠久
”
无依据;
C
项或然变必然,原文为
“
结果可能是
”
。
答案:
D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文章从城市、乡村、自然环境三者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推进城乡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B
.文章分两点阐述如何推进城乡融合:一是突破二元思维的伦理;二是改进运行机制。
C
.文章第二段与三、四两段之间构成了总与分的关系,阐述了推进城乡融合的整体构想。
D
.文章提出了城乡融合的空间伦理营建问题,反思了历史与现实,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解析:
“
总与分的关系
”
错,应是递进关系。
答案:
C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只有对城市与乡村的优势与问题有清晰认识,才能营建有利于人类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B
.在城乡融合中,为未来发展预留生存与发展空间,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C
.城乡之间形成巨大差异的原因非常复杂,改善这种状况需要做大量工作,并长期坚持。
D
.改进现有运行机制并营建合理的空间伦理规范,就能够保障城乡融合持续地推进。
解析:
原文是起到
“
基础保障作用
”
,还应有其他条件,前者不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答案:
D
[
阅读反思
]
1
.关于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推断题,你是否还存在着某些困难?
2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障碍有哪些?平时学过的阅读文本的方法是否能运用到实际做题中?
突破点一 论证分析题
——
探误因,抓要素,知流程
论证类选择题作为全国卷热点题型,直接体现论述类文本中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考查考生对文本三要素的把握能力和对文本说理逻辑的把握能力。反复阅读文本,厘清论证关系,深入分析选项,把握解题流程,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必由之路。
一、失误探因
题干示例
失误原因
(2019
·
全国卷
Ⅰ
,
T2
-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因不明论证思路,判断不准而失分
(2019
·
全国卷
Ⅰ
,
T2
-
C)
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因不明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而失分
(2019
·
全国卷
Ⅲ
,
T2
-
C)
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因不明论证方法的运用而失分
二、得分指导
解答论证分析题
“
3
步骤
”
第
一步:通读全文,找出题源。概括文章段意、层意,梳理文本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论证分析题四个选项的命题源头。
第二步:抓住要素,剖析选项。抓住三要素,从立论前提、论证角度、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等角度剖析各选项。
第三步:分析误因,确立答案。确定重点排查的选项,找出失误的主要原因,深入细致分析,最后确定错误选项。
[
典题印证
]
(2019
·
全国卷
Ⅰ
)
阅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
——
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
“
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
②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
“
更深层的东西
”
是什么呢?
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
——
“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④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
20
世纪
80
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⑤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
摘编自铁凝
《
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
.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
.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
.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
“
以人民为中心
”
的根本体现。
结合文本及选项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
全文
②④
③
⑤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
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作者在第③段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回应了第①段提出的问题,又强调了下文
“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
”
的重要性,也对全文观点的论证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与
C
项的表述一致,该项正确。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D
项应为重点排查的对象。
第三步:分析误因,确立答案
文章末段中说
“
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
”
,并没有明确说是
“
正面人物
”
,这里明确是偷换概念。另外,
“
根本体现
”
也于文无据。由此可以判定
“
不正确的一项
”
应为
D
项。
答案:
D
三、对点训练
1
.请认真阅读原文,看看下列选项对它的论证分析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说明理由。
①
那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的两极式的人生意义赋予方式,在现代中国的启蒙者一连串不切实际的运动带来幻灭之后,导致民众普遍的迷茫,特别是自我的失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狂热,财富的诱惑,曾几何时让人忘掉了意义的需求。如今
“
无公德个人
”
的盛行,再次表明了个体面临着深层的意义危机。
②
启蒙的根本,其实是意义体系的重建。但意义体系必是依托于相应的文明秩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个意义危机,就是国家的危机。今天依然还有国家真正强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但个人自主和个性解放确也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觉醒的自我如何安顿?相互的关系如何协调?具有奠基性作用的意义体系的重建,无疑是最大的挑战。这种意义体系的重建,不可能是完全新创,而必定是扬弃既往的积淀,顺应未来的趋向,同时能够满足深层的期待,耦合微妙的情感结构。
③
中国人的意义体系的重建,儒家精神是不可能缺席的元素。当然,儒家本身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复合体。历史上展现的儒家,都是特定权力结构从这个复合体中择取了与之亲和的要素进行组合的产物。不少当代学人就是在反思儒家的社会历史建构中,萃取出儒家的精神。譬如,杜维明将儒家精神总结为学以成人、现世精神、内在超越和人际关系。这种解读显然基于现代视域而让儒家能在现代文明中继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为曾由西方主导的现代文明注入中国的内涵和活力。
④
在所谓的后现代处境中,儒家自我是否可以超越西方伦理自我与审美自我之间的矛盾而另辟一条启蒙的出路?一种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基本取向的儒家文化,确实主要致力于心力的建设,而不太措意制度性安排。这种直指人心的学说及其实践,当人心迷失于权势和利益之中的时候,经常颇为无奈。但当时机成熟,机缘巧合,又如当头棒喝,可以激发和焕发出勃勃生机,别开生面。
⑤
中国传统儒家,在制度上一直放任法家的渗透和收编,固化为三纲五常而最终跟专制权力合谋,将一颗活泼泼的仁心,安放在庞大官僚躯体之中。但道德的强心剂,并不总能将易于麻木不仁的机体唤醒。
20
世纪初的中国启蒙者眼中的儒家,事实上成了专制压迫和社会麻木的替罪羊。但将罪恶归咎于遮羞布,显然是找错了标靶,何况这块遮羞布还不是原本的底色。如何将这一颗自强不息的活泼泼的仁心,经过现代理念的启蒙后,安置在体现这种理念的文明框架之中,也许是儒家应该追求乃至应有的归宿吧。当然,这颗仁心必定也会给这个文明秩序带来自己特有的韵律。
(
摘编自成伯清
《
自我与启蒙:儒家精神的现代转化
》)
(1)
选项信息:
文
章以个体面临的深层意义危机为事实背景,论证了意义体系重构中的儒家精神与文明秩序之间的关系。
(
)
(2)
选项信息:
第
②段先后论述了意义体系重建的重要性、方法与作用以及面临的新问题。条理清晰,论述严谨,逐层深入。
(
)
答案:
(1)√
(2)×
因
不明论证思路而失误。从文中看,第②段的论述思路是先谈历史与现实问题,后谈方法和作用。
(3)√
(4)√
突破点二 推理判断题
——
把握观点,确定关系,细加分析
观点推断题的选项重在对全篇的考查,主要根据对段意、主旨的把握推断相关的结论;选项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甚至有时是跳出选文,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让考生根据文意来判断。解答此类题要善于捕捉选项中表条件、因果、假设关系的敏感词,依据文本揣摩句间关系,最终确定选项是否有误。
一、失误探因
题干示例
失误原因
(2019
·
全国卷
Ⅲ
,
T3
-
A)
传
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
“
雅化
”
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因不明推论,结论说法绝对而失分
(2019
·
全国卷
Ⅰ
,
T3
-
D)
我
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因无法判定结论无中生有而失分
(2018
·
全国卷
Ⅰ
,
T3
-
D)
“
新
子学
”
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
“
照着讲
”
逐渐过渡到
“
接着讲
”
。
因理不清句间关系而失分
二、得分指导
判断观点类选项要
“
3
看
”
[
典题印证
]
(2019
·
全国卷
Ⅱ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
——
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
《
戏为六绝句
》
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
《
饮中八仙歌
》《
曲江三章
》《
同谷七歌
》
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北征
》
及
“
三吏
”“
三别
”
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
“
飘然思不群
”
,写空谷佳人之
“
日暮倚修竹
”
;写丑拙则
“
袖露两肘
”
,写工丽则
“
燕子风斜
”
;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
《
北征
》
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
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
“
戏为
”“
戏赠
”“
戏作
”
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
摘编自叶嘉莹
《
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
.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做出革新。
C
.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
.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第一步:读选项,定角度
A
项,由选项
“
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
可以看出,该项属于
“
趋势预测
”
;
B
项,
“
谨守传统
”“
则做出革新
”
可以看出,该项属于
“
结论表述
”
;
C
项,由
“
一视同仁
”
可以看出,该项属于
“
结论表述
”
;
D
项,由选项中
“
部分
”
字样可以看出,该项属于
“
趋势预测
”
。
结合文本及选项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
第二步:抓
“
三看
”
,细分析
A
项,
“
”
于文无据,原文第一段只是说
“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
”
,并没有说杜甫之前的诗人不能二者兼备。
B
项,
“
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
”
曲解文意,由原文第二段
“
而自其
《
饮中八仙歌
》《
曲江三章
》《
同谷七歌
》
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
”
可知,杜甫在七言律诗上并不是
“
谨守传统
”
。
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C
项,
“
”
理解错误,由原文第三段
“
我以为每一位诗人
……
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
可知,作者对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的态度是不同的。
D
项,杜甫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主要在于他有
“
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
”
,部分也源于
“
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
,选项表述符合文义,该项正确。
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答案:
D
三、对点训练
2
.请认真阅读原文,看看下列选项的观点是否与原文观点一致,不一致的请说明原因。
这个概括来源于徐志摩,在
《
默境
》
中他写道:但见玫瑰丛中,青春的舞蹈与欢容,只闻歌颂青春的谐乐与欢踪。轻捷的步履,你永向前领;欢乐的光明,你永向前引,我是个崇拜青春、欢乐与光明的灵魂。
这里青春、欢乐、光明是三位一体的,
“
五四
”
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
“
青春教
”
。
“
五四
”
作家不是将欢乐当成是一种消费和闲暇来对待的,
“
五四
”
作家不是简单地将光明当作外在于个人的目标来认识的,他们是将欢乐、光明融合在个体的人的生命形态
——
“
青春
”
之中,
“
五四
”
作家的青春教又是光明教和欢乐教。正因如此,
“
五四
”
文学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
“
五四
”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
“
五四
”
青春型文化的。
1915
年陈独秀创办
《
新青年
》
杂志
(
第一卷名
《
青年杂志
》
,第二卷起改名
《
新青年
》)
,在其发刊词
《
敬告青年
》
中竭力赞美青年。
《
新青年
》
杂志将
“
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
”
作为自己的天职;
1916
年李大钊在
《
新青年
》2
卷
1
号上发表
《
青春
》
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成为
“
青春之历史,活青年之历史
”
。
“
五四
”
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由此
“
五四
”
文学运动在这一背景中是与整个
“
五四
”
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
五四
”
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新文学的创作主体这一角度来说,将
“
五四
”
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以
1918
年时
“
五四
”
作家的年龄为例,陈独秀、鲁迅两人算是比较大一些的,其余李大钊
29
岁,周作人
33
岁,钱玄同
31
岁,刘半农
28
岁,沈伊默
35
岁,胡适
27
岁,都是很年轻的,至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陶晶孙、冯沅君、庐隐、石评梅、冰心、丁玲等冲上
“
五四
”
文坛时许多人只
20
出头。他们的出现给现代文坛带来一股青春风,一扫中国文坛的暮年气。以哪些作家为主体往往会决定一种文学的性质,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是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
“
五四
”
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
……“
五四
”
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
“
五四
”
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
“
五四
”
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梁启超的
“
新文体
”
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梁氏文章
“
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
”
,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
1900
年他的
《
少年中国说
》
表达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前文提到的李大钊
《
青春
》
一文与之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也说,
“
五四
”
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是
“
年轻的祖国
”
,
“
五四
”
作家的青春气息是如此富有感染力量,主体的气息投掷于对象的身上,使得对象也变成青春勃发的了。祖国在更生,是年轻的祖国;时代在变化,是年轻的时代。这种整体的青春气息在
“
五四
”
时代的文学杂志的名称上也可以明确地看出,
《
新青年
》《
新潮流
》《
少年中国
》《
猛进
》《
创造
》《
狂飙
》
等等都是一种青春风格的命名。
“
五四
”
文学审美心理上的青春气息几乎是不证自明的。
(
摘编自葛红兵
《
正午的诗学
》)
(1)
选项信息:
作
者开篇引述徐志摩的诗句,主要目的是引出青春、欢乐与光明这个话题,为论述
“
五四
”
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这一主旨服务。
(2)
选项信息:
中
国封建时代的作家群以士大夫为主体,体现出一种老年心态,因此李大钊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
(3)
选项信息:
“
五
四
”
新文学运动与
“
五四
”
新文化运动是两个平等并列的不同的概念,二者是相应和的。
(4)
选项信息:
“
五
四
”
新文学的创作主体是青年,
“
五四
”
文学是青年的文学,那么,
“
五四
”
新文学的读者群自然是青年。
答案:
(1)
一
致
(2)
不一致 强加因果关系
(3)
不一致 混淆二者关系,不是
“
平等并列
”
,而是从属关系
(4)
不一致
“‘
五四
’
新文学的读者群自然是青年
”
说法绝对
突破点三 筛选整合题
——
先筛选标疑,后细处比对
筛选整合题重在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从全国卷命题看,命题者所设置的选项有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直接转换,有的是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度的整合或迁移。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时,常采用
6
种设误手段。要想快速解决此类题目,需要根据题目设置特点,灵活运用比对方法。
一、失误探因
题干示例
失误原因
(2019
·
全国卷
Ⅰ
,
T1
-
A)
作
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因不明句间关系而失分
(2019
·
全国卷
Ⅰ
,
T1
-
C)
人
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因对文意理解错误而失分
(2019
·
全国卷
Ⅲ
,
T1
-
C)
传
统表演艺术进行
“
二度创作
”
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因把握不准对象而失分
信息筛选题五大比对角度
1
.
比对范围
命
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解答时要关注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表范围、程度的关键词,如:全部、都、全、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等。
二、得分指导
2
.比对对象
命
题者往往在有关联的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把甲事物说成乙事物,或把甲人的事迹、言论、成绩说成是乙人的。选项句对原文中的
“
指代内容
”
有误,或是类别上的,或是程度上的,或是陈述对象方面的。解题时要特别关注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代词,如:之、其、此、这、那、它等。
3
.比对时态
命
题者故意把
“
未然
”
(
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或推测
)
说成
“
已然
”
(
既成事实
)
,或者把
“
或然
”
(
可能发生的情况
)
转述为
“
必然
”
(
必定发生的情况
)
。也可能反之。要判断
“
混淆时态
”
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句时,要特别注意表推测和表时间的词语。
4
.
比对是非
命
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比对时,要特别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更要格外关注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
5
.比对时空
命
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成是另一时间、地点。需要圈出陈述对象,要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因为
“
冠
”
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
[
典题印证
]
请
用比对范围的方法判断下列选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选项表述
]
(2018
·
全国卷
Ⅱ
,
T1
-
C)
“
被
遗忘权
”
和
“
隐私权
”
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答案:
×
以
偏概全。
“‘
被遗忘权
’
和
‘
隐私权
’
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
”
不准确。原文说
“
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
,指的是
“
被遗忘权
”
是对
“
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
,而不是对抗大数据。
请用比对对象的方法判断下列选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选项表述
]
(2017
·
全国卷
Ⅱ
,
T1
-
C)
明
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
文本信息
]
如
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
比对结果
]
(
)
答案:
×
该
项中
“
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
”
错。原文说
“
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
”
,由此可知,被认为保守的是
“
明初
”
,而不是
“
明代社会
”
,此处属于偷换概念。
请用比对时态的方法判断下列选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选项表述
]
(2018
·
天津卷,
T6
-
A)
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
文本信息
]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
[
比对结果
]
(
)
答案:
×
选
项采用
“
改变
”
的命题手段设误。原文
“
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
,说明了信息化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并未说已经
“
实现了
”
;而选项
“
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则是说
“
已经实现了
”
,将未然当成了已然,属于
“
混淆时态
”
的错误类型。
请用比对是非的方法判断下列选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选项表述
]
(2018
·
全国卷
Ⅰ
,
T1
-
D)
不
同于以往诸子之学,
“
新子学
”
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
文本信息
]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
“
无
”
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
“
接着讲
”
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
[
比对结果
]
(
)
答案:
×
混
淆是非。
“
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
错误,原文是
“
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
”
,而不是
“
脱离
”
。
请用比对时空的方法判断下列选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选项表述
]
(2017
·
天津卷,
T7
-
A)
为
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
文本信息
]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
11
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
13
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答案:
×
选
项张冠李戴。将原文
“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
,说成
“
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
。这里属于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
三、对点训练
3
.请用你所学习的知识,判断下列选项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1)
(2019
·
全国卷
Ⅱ
,
T3
-
C)
对
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
文本信息
]
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答案:
×
“
然
而
”
是表转折,说明杜甫与前两种态度不同,不是
“
一视同仁
”
。
(2)
生物电池输出的电力十分微弱,只能用微瓦来计算,短短几分钟后便会因血淋巴耗尽而引起断电现象。
[
文本信息
]
在那里,电子与血淋巴中的氧反应形成水。输出的电力很微弱,在微瓦的量级上,而且在数分钟后会因葡萄糖耗尽而断电。
[
比对结果
]
(
)
答案:
×
该
项对象被偷换,命题者故意将
“
葡萄糖
”
换成了
“
血淋巴
”
。
(3)
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十分成熟、可靠性高,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
文本信息
]
国家近年出台了一些关于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其中
《
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
》
已公布实施,
2013
年更是加快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和相关基础能力建设的步伐,体现了国家政策对正在起步阶段的光伏发电技术研发的扶持和鼓励。
[
比对结果
]
(
)
答案:
×
混
淆时态。由原文
“
正在起步阶段的光伏发电技术
”
可知,
“
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
”
不可能
“
十分成熟
”
。
(4)
(2016
·
全国卷
Ⅱ
,
T2
-
C)
现
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
文本信息
]
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
……
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
,
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
。
在这些小说家笔下
,
故事成了幌子
,
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
。
……
这时
,
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
“
成色
”
如何
,
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
。
[
比对结果
]
(
)
答案:
×
由
原文信息可知
“
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
……”
并非
“
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
”
。该项存在混淆是非等错误。
(5)
(2016
·
山东卷,
T8
-
C)
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
文本信息
]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
……“
杜陵有布衣
,
老大意转拙
,
许身一何愚
,
窃比稷与契
”
。
[
比对结果
]
(
)
答案:
×
该
项属于
“
张冠李戴
”
。
“
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
不准确,引用的诗论部分,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
[
对点强化
·
核心考点再加强
]
判断下列选项的正误,如果有误,请简要分析理由。
1
.古典戏曲剧目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感情和趣味,也有宣扬神仙道化、为封建王朝歌功颂德的作品。
原文信息:
古典戏曲剧目中,有些确实出自士大夫之手,而且主要反映统治阶级的思想、感情和趣味,最著者如明代礼部尚书丘潜的
《
五伦全备记
》
等
“
令人呕秽
”
之作以及朱权、朱有
燉
等皇亲国戚宣扬神仙道化、为封建王朝歌功颂德的作品。
答案:
×
从
比对范围的角度来看,该选项扩大了范围。原文的说法是
“
有些
”“
主要反映
……”
2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现在我们要宣传古人法显与玄奘怀着谦卑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的做法。
原文信息:
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然而我们需要学习古人法显、玄奘的精神,怀着谦卑的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而不是盲目的自信自大。
判断:
(
)
答案:
×
从
比对对象的角度来看,选项
“
宣传
”
说法错误,原文是
“
学习
”
。
3
.中国用平等包容态度挖掘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就能与之共同营造
“
一带一路
”
文明圈。
原文信息:
中国要用一种平等和包容的态度跟
“
一带一路
”
国家进行近似或共性文化圈的探索,挖掘和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让中华文化与沿线国家近似的共生或共性文化创造性地进行大融通,共同营造
“
一带一路
”
文明圈。
判断:
(
)
答案:
×
从
比对添加内容来看,原文是
“
中国要用一种平等和包容的态度
……
挖掘和讲述
……
共同营造
‘
一带一路
’
文明圈
”
,选项表述强加条件关系。
4
.伟大诗人的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碰撞出动人的诗情,就能滋养出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
原文信息:
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与创作主体的品性、修养密切相关。诗品即人品、诗如其人的例证不胜枚举。一方面,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感召力在诗歌中得到充分释放、展现;另一方面,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又可以激荡出动人的诗情,滋养诗歌乃至人类的文化品格。如此,才有了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今天步入
“
微时代
”
,信息庞杂纷纭,泥沙俱下,商业娱乐日渐盛行,消费至上理念广受追捧,种种诱惑与压力之下,很多诗人渐离诗心轨道,失去了对诗歌精神和旷达志向的追求,也失去了书写和表达的价值标杆。诗人主体精神的建构因而成为当下提振诗歌风气的关键。
答案:
×
从
比对范围来看,
“
滋养出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
”
,原文有两个原因,选项只提到了一个。
5.
宋代政府一律不给官员分房,不管是在朝廷还是在地方任职的官员,若无房产,就只能租房。
原文信息
:
那些没有房产的城市居民和游学的士人、商旅等外来人口,必须租房居住。连朝廷百官也多是长期在开封租赁住宅,在地方州县,甚至官衙、驻军也租用民房。
判断:
(
)
答案:
×
从
比对添加内容来看,从原文所说的
“
朝廷百官租赁住宅
”
,
“
地方州县
”“
官衙、驻军
”“
租用民房
”
,并不能推出
“
宋代政府一律不给官员分房
”
,
“
无房产
”
的
“
任职的官员
”“
只能租房
”
的结论。
[
综合提能
·
模拟高考精准练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
8
题。
文化的创新需要创新性的文化作为必要条件。但创新性的文化也是历史性生成的,并不具有自然的或天赋的性质。创新性文化的生成既受客观的历史进程的制约,也与人们的主观自觉密切相关。
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中是否蕴含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首先取决于一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处于农耕文明发展阶段上的民族较之处在工业文明发展阶段上的民族,就其一般性与总体性的文化性质而言,前者呈现出保守性,后者呈现出创新性。中外不少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常得出的结论是,西方文化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富于张力。中国人看重的是知识的积累与文化的传承,西方人看重的是知识的批判与文化的创新。这种看法如果仅就中西方文化的近代史的比较而言,的确是有道理的,但若从全部中西文化史的比较而言,这种看法难以成立。在西方近代以前的中世纪,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与代表的西方文化,不仅与中国的儒家文化一样,经历了一个长达千年的文化冰冻时期,而且在文化运行的方式上,儒学与基督教也遵循着相似的轨迹,尊经重典、信而好古、述而不作是其主要特征,学者的主要使命是对经典的诠释与论证。
所有的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都具有保守性,无论东西方,概无例外。深刻的原因是,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中,
“
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西方文化,尤其是自然科学在西方文艺复兴与
18
世纪工业革命后之所以发生了深刻性的质变,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对立与冲突,以及中国在自然科学发展上的明显落后,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以机器为生产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取代了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在商品经济社会中,
“
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地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是其基本特征。正是生产方式不断要求变革的驱动,才使得西方文化取得了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
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但不是唯一性的因素。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这样的现象,处在大致相同发展阶段与相同发展水平的民族,在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创新性的文化是生成的,它既受自发性因素的影响,但也需要人们自觉地倡导与培育。首先是倡导,应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营造一种文化创新的氛围,鼓励人们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新的文化内容与形式。文化的创新是一项群众的事业,只有当全体国民都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新。其次创新性文化的形成也需要培育。创新文化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只要我们放弃文化保守主义,持续不断地推进创新性文化的建设,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再一次辉煌,再创造出一座新的文化高峰。
(
节选自林剑
《
论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
》)
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
B
.不少从事中西方文化研究的学者认为,中国人注重文化传承,西方人重视文化创新。
C
.在生产方式不断要求变革的驱动下,西方文化才得以从长达千年的文化冰冻期突围而出。
D
.如果我们拥有开放的心态,始终不移地建设创新性文化,定能为中华民族文化再谱新篇章。
解析:
“
文化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
”
应为
“
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起着决定性作用
”
。
答案:
A
7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从文化创新与创新性文化的关系入手,重点阐述了创新性文化是如何生成的。
B
.文章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论证了
“
西方文化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富于张力
”
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C
.文章能够由表及里,从历史的文化现象的角度分析中西文化的对立与冲突形成的深层原因。
D
.文章先论述创新性文化的生成受客观因素驱动,再论述创新性文化与人们的主观自觉有关。
解析:
深层原因并非
“
从历史的文化现象的角度分析
”
,而是从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角度分析。
答案:
C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创新性的文化能孕育出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又会促进创新性的文化诞生,二者相辅相成。
B
.儒学与基督教尽管在文化运行的内容上各不相同,但就文化运行的方式来看是基本一致的。
C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是导致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具有保守性的根本原因。
D
.如果在全社会的范围营造出一种文化创新的氛围,全体国民就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解析:
A
项
“
文化创新又会促进创新性的文化诞生,二者相辅相成
”
属于无中生有;
B
项原文指的是
“
在西方近代以前的中世纪
”
,而不是所有时期;
D
项说法片面,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不是光靠营造氛围就能实现的。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