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50 KB
  • 2021-06-08 发布

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天壹名校联盟·2020 届高三 12 月大联考语文 本试卷共 8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朿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礼乐是儒家礼治主义者手中两张不可或缺的王牌。在所有的治国之术中,儒家从来都认 为礼乐是最有效的政治手段。礼和乐是一件事中两个相辅相成的不同侧面:一是礼制的设立, 它创造一种外在的社会规范形式,将人们的言行纳入一定的范式之中;二是以乐教为手段, 通过陶冶人的内心情感来促使人们把礼制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 礼是一种外在规范。它首先要求的是言行端庄中正,无过无不及。然而如果单纯从形式 上要 求人们言行端庄中正,那就难免会造成礼仪的程序化而无法将礼化作个体的自觉行动。 此时,乐作为一种内在情感的陶冶方式就显得必不可少。因为儒家所推崇的和乐,从本质上 说是一种符合天道自然的和谐。只有那些内心平和中正,能固持本善之心的人才可能制作出 这种和乐,而组成 这种和乐的一切形式,如适当的曲调、节奏等,都可以感发人的善心,从 而使个体得以在一种愉悦的心态中自觉践礼。从这个意义上说,礼乐在政治教化中有内外之 别,实际上指的就是礼乐分别 教化人们心的不同。 礼制的目的是要建立起一整套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尊尊卑卑的社会等级制度,其实 质是“分”和“异”。但是光讲“分”和“异”,容易导致严重对立,于是需要找到一种使社 会不同等级的人们能够彼此心灵交通,关系协调的手段。古人从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中得到 启示,找到了“乐”作为和同万物的最佳方式。“乐”的实质是“和”,是“同”。《礼记•乐 记》对礼乐在区分与和合社会成员等级关系中的不同作用,作了极为详细的阐述:“乐者为 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礼的作用是“异”,乐的作用为“同”。所谓“异”,指的是一种等级差异。这种等级差异 体现的是一种宇宙秩序,而且这种秩序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和谐的内部环境。造就这种和谐的 - 2 - 内部环境正是乐的功能所在。乐之所以具有这种功能,是因为从本质上说,乐具有“流而不 息,合同而化”的特性,可以直接指向民心之内。因而,为了让人们自觉践礼,统治者就必 须“反情以和其志”,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应该“广乐以成其教”。 在社会等级制度下,礼与乐的政治功能也是完全不同的,正所谓“礼者,殊事合敬者也; 乐者,异文合爱者也。仁近乎乐,义近乎礼”。通过乐的推行,可以从心理上起到调和社会各 等级之间矛盾冲突的作用。处于社会各个不同等级的人们通过乐的奇妙作用,可以实现感情 上的融通,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融和安稳的氛围之中,从而一定程度上减轻因礼义划分等级 亲疏造成的社会成员间的隔阂与不和谐。当礼乐两种手段运用相得益彰时,社会政治就能够 达到“礼义立则贵贱等,乐文同则上下和”的理想境界,于是儒家梦寐以求的社会政治状况 也就真正得以实现了。 (摘编自力行《礼与乐:儒家治国方略中最有效 两张王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礼与乐是儒家治国方略中的两张王牌,被儒家认为是最有效的政治手段。 B. 礼制创造一种外在的社会规范形式,它涉及人们社会活动的语言和行为。 C. 乐教通过陶冶人的内心情感来促使人们把礼制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 D. 礼的作用是“异”,乐的作用为“同”,因此,乐在日常生活中比礼更为重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提出观点,再论述礼与乐不同的职责、作用,最后强调礼乐并用的意义。 B. 第二段围绕教化阐述礼与乐的作用,认为两者在教化中承担的职责并不相同。 C. 文章基于礼、乐分别侧重于形式规范、内心和谐,提出了先礼后乐的施政策略。 D. 作者多处引述古代典籍中关于礼乐的论述,对自己的观点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在音乐的曲调、节奏里,善心都能得到感发,个体也会心态愉悦、自觉践礼。 B. 想让人们自觉践礼,仅靠政治上得民心是不够的,还必须“广乐以成其教”。 C. 乐教不仅能够促成感情上的融通,而且能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隔阂与矛盾。 D. 礼乐运用相得益彰,社会成员贵贱等、上下和,是儒家理想的社会政治状况。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 的 - 3 - 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 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D 项,“乐在日常生活中比礼更为重要”错,结合原文“礼和乐是一件事中两个相辅相成的不 同侧面”可知,礼与乐相辅相成,并没有主次之分。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 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 点和论证的方法。 C 项,“提出了先礼后乐的施政策略”错,原文为“当礼乐两种手段运用相得益彰时,社会政 治就能 够达到‘礼义立则贵贱等,乐文同则上下和’的理想境界”,可见二者并无先后之分。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 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 为正确项。 A 项, “善心都能得到感发,个体也会心态愉悦、自觉践礼”错,“音乐的曲调、节奏”是 感发善心的条件之一,但不是“感发善心、自觉践礼”的充分条件;且原文为“适当的曲调、 节奏等”。 B 项,“政治上得民心是不够的”无中生有,原文是“因而,为了让人们自觉践礼,统治者就 必须‘反情以和其志’,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应该‘广乐以成其教’”。 C 项,“能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隔阂与矛盾”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为“从而一定程度上减轻因 礼义划分等级亲疏造成的社会成员间的隔阂与不和谐”,强调的是“减轻”,而不是“消除”。 故选 D。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 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 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 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 - 4 -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 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 对照,辨明正误。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科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回答“激发想象力”或者“激励人类探索未知”。但科幻的作用又不仅如此。 好的科幻作品,仍然聚焦于“人”。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将科幻定义为“关注科技进步 对人类影响的文学分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科幻作品开始提出一系列“如果”的问题。比如,如果人 类或者你本人在真实世界面临这样的境况,会如何选择?也因此,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帕梅 拉·萨金特将科幻定义为“思想文学”。 该如何避免陷入“我们会一直如此生存”的盲目乐观,或者“反正灾难终将到来”的盲 目消极?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迅猛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和挑战?人类疆 界不断拓展,我们该何去何从这些都是科幻探讨的重要议题。 科幻的“硬核”,并非预言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 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 案。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 战。 (摘编自《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 材料二: 在中国电影史上,《流浪地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作品;即使在北美市场,《流浪 地球》排片率也在节节攀升。《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中国电影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电影 创作能力不断提升、电影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期待已久,《流浪地球》填补了多年来观众的期待。可以说,这 部电影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化征程。相比同期上映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较为轻松 戏谑的戏剧类型,《流浪地球》选择背负更深沉的题材与更宏大的叙事,选择用中国智慧改造 世界、拯救世界,选择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进行深刻思考。 很多观众看完《流浪地球》最直观的感受是:太空何其广袤,人类如此渺小。恰恰是生 - 5 - 命的速朽与有限,为人类追求不朽提供了永恒的意义。唯其如此,科技从物质层面、哲学从 精神层面为人类预期了更加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未来。导演郭帆的硬科幻电影,正是建立在看 似冷峻、冷酷、冷漠的科学理性基础上,对人类生命和宇宙法则进行的审慎思考。原著作者 刘慈欣独特的具有东方式思考的文本,为《流浪地球》提供了宝贵的阐释空间,赋予这部作 品与传统好莱坞商业科幻大片截然不同又弥足珍贵的中国科幻的精神气质。 相较于文学作品的理性和疏离,电影《流浪地球》增加了更多现实关注,增加了人性温 暖与守 望相助。电影也将叙事集中在刹车时代后期和逃逸时代开始阶段,也就是“木星引力 危机”。这样的改编使得电影作品在视觉景观上更加集中地呈现地下城、地球发动机、环境突 难、星际空间站和 木星等神奇景观,从而增强了影片的视觉震撼力和穿透力。父辈牺牲和家 园情愫、人类普遍的人 性与中国式情感、“硬奇观”和“软感动”融合在一起,矛盾更加突 出、更加集中,这是中国式科幻与 好莱坞同类影片的不同之处。 这部电影以情感救赎为核心,对小说的这部分内容进行大幅改编。在电影中,“流浪地 球”的美学意象实际上变成了英雄主义式的“拯救地球”,虽然最终拯救地球的仍然是科技和 理性,但理性背后推动主人公行动的是强烈的情感和意志。《流浪地球》核心特质是将极致的 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相结合,对人类发展和未来命运始终饱含着深沉的关切。电影里的家国 情怀,不仅局限于一家一国,而是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与全人类甚至 整个宇宙严密契合,成就了真正诞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科幻。 (摘编自《中国科幻电影的类型突破》) 材料三: 4 年筹备时间,100 年编年史设计,2000 多个特效镜头,3000 张概念设计图,8000 张分 镜头画稿,10000 多件道具制作……《流浪地球》背后的这些数字,令很多被好莱坞大片“熏 陶”多年的中外观众感叹:中国电影工业竟在不经意间达到如此高度。 文学艺术离不开生长的土壤,科幻电影也不例外。制作科幻电影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 入,还需要科学素养的支撑,反映的是电影工业乃至国家的综合实力。《流浪地球》看似异军 突起,实则厚积薄发。诞生在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的这部电影,还“恰巧”产生 于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从 1999 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到 2007 年嫦娥一 号成功发射,再到 2011 年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2017 年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 进入太空,中国不断向宇宙深处探索。不久前,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被世界称为“了 不起的科技壮举”。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沃土。《纽约时 报》发现了《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联想到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 - 6 - 式跨越的时代背景,指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和科幻片领域都是后来者,但现在这种局面 就要改变了”。 与令人叹为观止的情节和特效同样吸引外国观众的,还有《流浪地球》中体现的中国亲 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很多国外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 影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 类未来的杨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美国科技新闻网站“临界点”表示, 随着中国进军科幻大片,期待看到这个国家如何将自己独特的声音和才能带入全球市场。 《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曾说:“如果生在别的时代,可能不会成为科幻作家。” 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现在的中国充满未来感,也促进了科幻小说的繁荣。显然,这是充满现实 感的未来感,它从现实中来----源自中国国力增强、经济日益繁荣的现实,源自中国科技实 力、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现实。这样的未来感,随着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步伐,能够 不断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和美好。 (摘编自《〈流浪地球〉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套路的突破》) 4. .下列不能说明《流浪地球》的“中国科幻的精神气质”内涵的一项是 A. 《流浪地球》在中国电影体制改革和创作能力不断提升、电影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 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化征程。 B. 《流浪地球》选择了运用中国智慧来改造世界和拯救世界,倡导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 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C. 《流浪地球》题材深沉,叙事宏大,借助原著作者刘慈欣小说中的东方式思考,使电影对 人类生命和宇宙法思考有了阐释的空间。 D. 《流浪地球》将人类普遍的人性与中国式情感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拓 展到对全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关怀上。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意识到地球正面临着环境和资源的严峻挑战,这迫切需要科幻作家担起责任,聚焦于 “人”,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B. 《流浪地球》不仅满足了中国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的期待,而且在北美排片率节节攀升, 主要是因其特效让人震撼,剧情催泪。 C.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套路让国外影评人产生了审美疲劳,使得《流 浪地球》受到国外影评人的一致好评。 - 7 - D. 《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的“巧合”,联想到时代背景,国外媒体指出中国在太 空探索领域即将摆脱“后来者”的身份。 6. 刘慈欣说“如果生在别 时代,可能不会成为科幻作家。”请简要分析他这样说的原因。 【答案】4. A 5. D 6.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面临技术、文化、伦理等挑战,这给作家的科幻创作开拓了视野和 想象的空间,从而提出“另类”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科技的发 展,使“现在的中国充满了未来感”,为科幻作品发展提供了沃土,为刘慈欣们提供了创作的 机遇;同时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有利于作家们在科幻作品中发出独特的声音和才能。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 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 项,答非所问,题干意在强调《流浪地球》不同于西方的、独有的中国特质,此项并不能说 明“中国科幻的精神气质”的内涵,只是在说关于“电影”的问题。 故选 A。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 问的是“对材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 行比对。 A 项,“迫切需要科幻作家担起责任”错,地球和资源面临的问题是科幻作品“探讨的重要的 议题”, 同时只能提出“另类”的方案,并不是只靠科幻作家担起责任。 B 项,“主要是因其特效让人震撼,剧情催泪”分析错误,原因很多,比如“相较于文学作品 的理性和疏离,电影《流浪地球》增加了更多现实关注,增加了人性温暖与守 望相助”“4 年筹备时间,100 年编年史设计,2000 多个特效镜头,3000 张概念设计图,8000 张分镜头画 稿,10000 多件道具制作”等。 C 项,对《流浪地球》受到好评的原因分析不正确。文中没有这个意思,之所以受欢迎主要 《流浪地球》本身的原因,比如故事的现实意义、情感内涵、自作精良等。 故选 D。 【6 题详解】 的 - 8 -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 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 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结合材料一“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另类’解 决方案。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 和挑战”,可概括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面临技术、文化、伦理等挑战,这给作家的科幻 创作开拓了视野和想象的空间,从而提出‘另类’的解决方案”; 结合材料三“诞生在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的这部电影,还‘恰巧’产生于中国科 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沃 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现在的中国充满未来感,也促进了科幻小说的繁荣。显然,这是充 满现实感的未来感,它从现实中来----源自中国国力增强、经济日益繁荣的现实,源自中国 科技实力、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现实”,可概括出“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科 技的发展,使‘现在的中国充满了未来感’,为科幻作品发展提供了沃土,为刘慈欣们提供了 创作的机遇”; 结合材料二“原著作者刘慈欣独特的具有东方式思考的文本,为《流浪地球》提供了宝贵的 阐释空间,赋予这部作品与传统好莱坞商业科幻大片截然不同又弥足珍贵的中国科幻的精神 气质”可概括出“同时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有利于作家们在科幻作品中发出独特的声 音和才能”。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 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 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 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 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铺路 朱祥秋 六月,骄阳似火,商业街人行道上,有一段路被红色路障围了起来,一老一小两个民工 正在更换被踩坏的大方砖。 老民工琢磨过老板的心思:自己年轻时就跟着老板干,之前,一直挑大梁,拿的工资挺 高。现在自己老了,腰也不做主儿,当不了顶梁柱了。老板怎么能出大钱,养不中用的闲人。 - 9 - 本打算回家过完六十大寿,顺着儿女的心,不再出来打工。谁不想老伴孙子热炕头,老哥儿 几个天南海北扯 大天。 小孙子活蹦乱跳的,不知怎么得了难治的病,需要的医药费自己想都不敢想。他听老伴 说儿子到处借钱,打消了告老还乡的想法,还得卖老命挣钱。 老板给他安排的大多是力气活,小工也不给力。他能咋样,自己要多挣钱,也怨不得别 人,只能忍着。想着只要自己多加小心,不让老板挑出刺儿来,老板总不能没来由扒自己的 工钱,让手下人看了寒心。 早晨,刚上手的徒弟调去了别的工地,派来一个毛手毛脚的半大小子。老板把他叫到一 边,嘱咐说这是亲戚,要他照顾着点。他心想,干力气活,要照顾别人,自己就得多干。嘴 上满口答应,心里有了气,对这个刚认的徒弟没了好印象。 一上午,他让这个新徒弟忙得团团转,到处跑,就是想把他累出溜了。皇亲国戚不好伺 候,省得给自己添麻烦。 小民工倒没摆老板亲戚的架子,师傅让干啥,就干啥。干得快,出汗多,消耗就大,早 饿得前心贴后心,干不动了,还是咬牙坚持。 中午吃饭,小民工把女朋友送的鸡翅,分一半给老民工。老民工见小民工的手磨出了泡, 胳膊和腿上有了青紫,不忍心地问小民工:“你是老板的亲戚,为什么来干这力气活?” 小民工听了,不好意思地说没好好读书,别的干不了。” “跟着我干,你要多干好多活。”老民工开始点醒小民工。 “听女朋友说,跟您干能学到真本事。” 老民工吃了一惊,忙问道:“你女朋友认识我?” “当然认识,她是老板的女儿。”小民工脸上有了得意之色。 老民工望着只干了少一半的活,心里起了急,三下两下吃完饭,立马抄起家伙干活。小 民工也学着他,跟着干起来。 老民工知道了小民工的身份,不敢再呼过来,唤过去,活儿都自己动手干。小民工看出 了老民工的顾虑,有了上午半天的学习,凭着自己手脚灵活,总是把体力活抢在老民工前干 了。这一老一小配合默契,活干得快多了。 毒辣辣的太阳对他们没有了威力,老天接着为难他们。一阵急雨,躲得慢了,他俩刚才 还大汗淋淋,瞬间浇了个落汤鸡。站在商家屋角下躲雨,小民工打了一个喷嚏,老民工劝道 别感冒了,你快回去喝点热姜汤水,驱驱寒。” 小民工抹把脸上的雨水,说道:“您要回去,我就回去。” - 10 - “我得把剩下的活干完。” “这也是我要干的活。” “你跟我不一样。我要是干不完,要扣工钱的。” “我比您还惨。” “你可是老板未来的姑爷。” “其实,他反对我跟他的女儿在一起。” “为什么?” “嫌我没能耐。” “那怎么又接受了你?” “那是后话,如果我跟您学不到东西,就得自动走人。” 老民工听到这里,知道了老板的企图,想给他们俩挖个坑,让他们自己跳进去。望着眼 前满脸孩子气的徒弟,他一把搂进怀里,小民工也紧紧地搂着他,彼此心生暖意,有了师徒 如父子的感觉。老民工摩挲着小民工的后背说:“孩子,好好学,明天我教你绝活。” “师傅,我笨,你别嫌弃我。”小民工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急雨过后,天边出现一道难得的彩虹,老民工和小民工无心欣赏,合力抢着活。人行步 道上的大方砖铺得平展展的,没有了一点坑洼。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民工因为想到老板亲戚会不好伺候、会给自己添麻烦、不能帮助做事情等,所以才通过 布置众多的任务想让小民工主动离开。 B. 小民工说的“听女朋友说,跟您干能学到真本事”是一处伏笔,在后文老民工说的“孩子, 好好学,明天我教你绝活”处得到了照应。 C. “一阵急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因为急雨,才有了小民工打喷嚏、后面两人的对话和二 人感情 的升级,有了后面天边彩虹的出现。 D. 作者通过写老民工的心理和老民工与小民工的对话,刻画了老板黑心、势利、冷漠无情的 形象和老板女儿睿智、敢于反叛的形象。 8. 文中的“小民工”有哪些主要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文中大量运用了衬托(正衬、反衬)的手法来增强艺术效果。试从不同的角度举例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①勤奋坚毅,不怕辛苦。大热天,让干啥就干啥,重活抢着干,饿得干 不动了还咬牙坚持;看出了老民工的顾虑,凭着自己手脚灵活,总是把体力活抢在老民工前 - 11 - 干了。②淳朴老实,热情善良。即使老板介绍说自己是他亲戚,也不摆架子,对老民工实话 实说;吃饭时主动把女朋友送的鸡翅分一半给老民工。③忠于爱情。为了通过“未来岳父” 的考验,甘愿来工地学本领,干又脏又累的活。 9. ①单个人物前后的衬托:老民工一开始要把小民工累成逃兵的心理活动,反衬了后来视徒 如子的心理变化。②两个人物之间的衬托:小民工的积极能干正面衬托了老民工在铺路方面 本领高、有“绝活”。③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文末对雨后彩虹的描写,正面衬托了师徒二人的 完美合作。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D 项,“作者通过写老民工的心理和老民工与小民工的对话,刻画了老板黑心、势利、冷漠无 情的形象和老板女儿睿智、敢于反叛的形象”分析错误,“老民工的心理”看不出“老板女 儿睿智、敢于反叛的形象”;且文中没有证据表明老板的“黑心”“势利”“冷漠无情”。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 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 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 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 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题目是,文中的“小民工”有哪些主要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 分析。 结合原文“小民工倒没摆老板亲戚的架子,师傅让干啥,就干啥。干得快,出汗多,消耗就 大,早饿得前心贴后心,干不动了,还是咬牙坚持”“小民工看出了老民工的顾虑,有了上 午半天的学习,凭着自己手脚灵活,总是把体力活抢在老民工前干了”可概括出“勤奋坚毅, 不怕辛苦”; 结合“小民工看出了老民工的顾虑,有了上午半天的学习,凭着自己手脚灵活,总是把体力 活抢在老民工前干了”“中午吃饭,小民工把女朋友送的鸡翅,分一半给老民工”“小民工 听了,不好意思地说没好好读书,别的干不了”“听女朋友说,跟您干能学到真本事”“当 - 12 - 然认识,她是老板的女儿”“其实,他反对我跟他的女儿在一起”“嫌我没能耐”,可概括出 “淳朴老实,热情善良”; 结合“其实,他反对我跟他的女儿在一起”“嫌我没能耐”“那是后话,如果我跟您学不到 东西,就得自动走人”,可概括出“忠于爱情”。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写作特色。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 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象征、烘托、渲 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艺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 的辩证关系,因为手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题目 是,文中大量运用了衬托(正衬、反衬)的手法来增强艺术效果。试从不同的角度举例简要分 析。这是考查衬托的艺术手法,只需要举出例子即可。 比如老民工对待小民工前后态度的对比,“一上午,他让这个新徒弟忙得团团转,到处跑, 就是想把他累出溜了。皇亲国戚不好伺候,省得给自己添麻烦”“望着眼前满脸孩子气的徒 弟,他一把搂进怀里,小民工也紧紧地搂着他,彼此心生暖意,有了师徒如父子的感觉。老 民工摩挲着小民工的后背说:‘孩子,好好学,明天我教你绝活。’”,老民工一开始要把小 民工累成逃兵的心理活动,反衬了后来视徒如子的心理变化。 两个人物之间的互相衬托,比如“小民工倒没摆老板亲戚的架子,师傅让干啥,就干啥。干 得快,出汗多,消耗就大,早饿得前心贴后心,干不动了,还是咬牙坚持”“听女朋友说, 跟您干能学到真本事”,这是用小民工的积极肯干衬托老民工的手艺高超;而“老民工望着只 干了少一半的活,心里起了急,三下两下吃完饭,立马抄起家伙干活。小民工也学着他,跟 着干起来”,老民工的吃苦耐劳也衬托了小民工的不怕吃苦; 环境描写对人物的衬托,如“毒辣辣的太阳对他们没有了威力,老天接着为难他们。一阵急 雨,躲得慢了,他俩刚才还大汗淋淋,瞬间浇了个落汤鸡”“急雨过后,天边出现一道难得 的彩虹”,这是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二人关系的逐步改变,最后的彩虹暗示师徒二人的完美合作。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 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 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 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 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 13 -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及 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 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 关中。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 何关中事。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有 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 汉王大悦。汉五年,既定天下,论功行封。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汉十一年, 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汉十二年秋,黥 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为数问君者, 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 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 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 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 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 “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候/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 B.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候/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 C.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 D.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候/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相国起源于春秋晋国,也称相邦,是战国秦及汉朝廷臣最高职务,后来嬴政因其权力过大 而废除。刘邦即汉王位后,又重新设立,后代为避讳改称相邦为相国。 B. 陈胜起义之后,刘邦集合了三千子弟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沛县,简称“沛”, 因古有“沛泽”而得名,现在是江苏省徐州市的下辖县,位于徐州市西北部。 C.“上”即皇上,臣子称皇上为“陛下”。古代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 - 14 - 台下的侍者而告之,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D. “谧”是指谧号。谧号是我国古代对死去的帝王、诸侯、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 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何善于识人,见识不凡。高祖是平民时,他多次利用自己县吏的职权保护高祖;其他将 领都争抢金帛财物时,他把法律诏令和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 B. 萧何能力出众,深谋远虑。汉王二年,他留守关中,转运粮饷,补充兵员,成为汉王坚实 的大后方;他想法深远,购置偏僻的土地,营造宅第也不修建围墙。 C. 萧何纳谏解危,终得保全。他采纳鲍生的意见,派亲人到汉王营中效力且作人质;采纳门 客的意见,低价强买平民田宅,以示无政治野心,解除信任危机。 D. 萧何举贤任能,胸襟宽广。经他举荐的韩信在关中谋反,他亲自出手杀了韩信;虽然与曹 参不和,但生病期间仍不忘向惠帝极力举荐让曹参行相国之权。 1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 (2)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汉王三年,汉王与项羽两支军队在京索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到关中去慰劳 丞相。 (2)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可以从中学我的俭朴;如果不贤无能,(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势 力的人家所侵夺。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 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 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 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候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 句中“最”作“盛”的状语进行修饰,意思是“最大”,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 BD;“陈豨 反”是主谓句,表意完整,意思是“陈豨反叛”,“高祖自将”是主谓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 思“高祖亲自统率军队”,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 C。 - 15 -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 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 项,“‘上’即皇上,臣子称皇上为“陛下”。古代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 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中“殿下’ 也是对皇上的尊称”的说法有误。一般说来,对太子、亲王、皇太后、皇后都用“殿下”这 一尊称。但是“殿下”主要用于太子、亲王或世子。他们生活起居在宫殿之中,所以有此称 谓。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 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 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 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 项,“萧何举贤任能,胸襟宽广。经他举荐的韩信在关中谋反,他亲自出手杀了韩信;虽然 与曹参不和,但生病期间仍不忘向惠帝极力举荐让曹参行相国之权”中“他亲自出手杀了韩 信”“不忘向惠帝极力举荐让曹参行相国之权”分析错误。 原文说“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 用萧何计,诛淮阴侯”,意思是“淮阴候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 候”,可知他不是亲自出手杀了韩信;“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 死不恨矣。’”意思是,孝惠帝接着问:“曹参这个人怎么样?”萧何叩头说:“皇上您找 到合适的人了,我死而无憾了。”从这个信息来看,萧何并没有向惠帝举荐曹参,而是他知 道曹参的能力可以胜任相国之职。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 16 - 落实。重点词语和句式: (1)“距”,同“拒”,抵抗,对峙;“数”,多次;“劳苦”,慰劳。译为:汉王三年,汉王 与项羽两支军队在京索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到关中去慰劳丞相。 (2)“后世”,后代;“贤”,贤能;“师”,名词活用为动词,学习;“毋”,不会;“势 家”,有权势的人家。译为:我的后代贤能,就学习我的俭朴;后代不贤能,也不会被有权势 的人家夺取。 【点睛】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小技巧 : (1)读文知义(人物、时间、地点、职位、事件、情理志、品质) (2)审题知文(借助试题,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题文比对(试题和原文比对看,注重细节,不可凭模糊的记忆和感觉去答题) 参考译文: 萧何相国是沛县丰邑人。因为他通晓律令,执法公平,没有别人能比得上,所以被任命 为沛县的主吏掾。高祖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萧何屡次利用自己县吏的职权保护他。等到高 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 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 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萧何在关中管理户口,通过水路和 陆路转运军粮,供应前方的军队,汉王在战场上多次损失军队逃走,萧何经常征发关中的士 卒,随时补充汉王军队的损失。汉王因此把关中的事务专门委托给萧何。汉王三年,汉王与 项羽两支军队在京索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到关中去慰劳丞相。鲍生对丞相说:“君 王在外,风餐露宿,却屡屡派人来慰劳您,这是起了怀疑您的心思。为您打算,您不如把自 己子孙兄弟中能够作战的都派到前线军队中去,这样君王一定会更信任您。”于是萧何听从 了他的计策,汉王大为高兴。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 进行封赏。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鄼候,给他的食邑很多。高祖十一年,陈豨 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到达邯郸。战事还没有结束,淮阴候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 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候。高祖十二年秋天,黥布起兵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前去讨伐, 在军中多次派造使者来问相国在做些什么。有个说客对相国说:“您要不了多久就会遭受灭 族的惨祸了。皇上之所以屡次派人来问您的情况,是怕您利用自己的威望动摇关中。如今您 何不多买些田地,并低价赊购、借贷来玷污自己?(如果这样做的话,)皇上对您就放心 - 17 - 了。”于是相国听从了他的计策,高祖很是高兴。高祖平定了黥布的叛乱,撤军返回长安, 百姓们拦路上书告状,控告相国用低价强行购买民间的土地房屋,价值数千万之多。高祖回 到宫中,相国前来拜见。皇上笑着说:“当相国的竟然侵夺民众的财产,为自己谋利!”把 百姓们的控告信全部交给相国,说道:“你自己去向民众谢罪吧!”萧何向来与曹参不和, 到萧何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去探望相国的病情,顺便问他:“您百岁之后,谁可以继代您的 职位?”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孝惠帝接着问:“曹参这个人怎么样?” 萧何叩头说:“皇上您找到合适的人了,我死而无憾了。”萧何购置土地房屋一定选择贫穷 僻远的地方,营造宅第也从来不修建围墙。他说:“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可以从中学我的俭 朴;如果不贤无能,(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孝惠帝二年,相国萧何去 世,谥号为文终候。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①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歛见麒麟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注]①作此诗时,杜甫客居成都草堂,韦偃也流寓蜀中。两人分别时,韦偃在墙上作画,杜 甫为画题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开门见山指出韦偃要离开成都到别的地方去,所以特地到草堂辞行,且概括地对他高 超的画技作出评价。 B. 作画用“秃笔”,且是“戏拈”,成画时间短、速度快,马和珍兽麒麟同时出现在墙上,直 接表现了韦偃技艺高超。 C. 颔联中的“扫”字和“出”字用得十分贴切、形象,把画家挥毫作画、下笔有神的情态, 都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D. 颈联写画中一匹马在低头吃草,另一匹马在昂首长嘶,它们健壮的外形、进取的渴望都惟 妙惟肖,跃然纸上。 15. 题画诗讲究“诗传画外意”。这首诗传达了哪些画外之意? - 18 - 【答案】14. B 15. ①韦偃“知我”,诗人“怜君”,两心相知,友情真挚,流露出不舍之 情。②由画上两匹马,想到“同生同 死”,寄寓了诗人同患难之意。③诗人用骏马比作志士, 希望他们能够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寄托了忧国忧民的感情。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 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 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 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 项,“直接表现”错,颈联是说韦偃一挥而就地画出了千里马,它们形象生动可爱,宛若珍 兽麒麟一样,蓦然间就出现在草堂的东壁之上,作画用“秃笔”,且是“戏拈”,成画时间短、 速度快,侧面表现了韦偃技艺高超。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 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 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 歌情感规范用语。题目是,题画诗讲究“诗传画外意”。这首诗传达了哪些画外之意? 诗人首先用“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两句,开门见山地指出韦偃要离开成都到 别的地方去,所以他特别到草堂来向诗人辞行;而画家也十分清楚地知道,杜甫喜欢他所作 的画。两心相知,友情真挚,流露出不舍之情。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是说,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时,能到哪里去寻找像 画中一样的千里马,同英勇的人们同生共死、匡济时危呢? 由画上两匹马,想到“同生同 死”,寄寓了诗人同患难之意。 作者由画中的两匹马,联想到当时国家时局危急,难以找到画中一样的千里马同英勇的人们 一起同生共死,诗人用骏马比作志士,希望他们能够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寄托了忧国忧民 的感情。表现作者渴望人才被选拔,能够为国效力,匡济时危的思想。这正是诗人忧国忧民、 感时伤怀的爱国主义本色相符。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 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 19 - 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 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 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 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 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3)古人常借酒来抒发情怀,如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写曹操攻破荆州 后在长江边上饮酒作诗,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来写感慨人生而洒 酒祭月。 【答案】 (1). 总角之宴 (2). 言笑晏晏 (3). 角声满天秋色里 (4). 塞上燕脂 凝夜紫 (5). 酾酒临江 (6). 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 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 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宴”“晏”“燕脂”“酾”“酹”等, 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兴机场距离北京市中心比较远,到天安门的直线距离 46 公里,距离北京城市副中心、 雄安新区 50 多公里。( )? 高铁、城际、地铁、高速公路,记者________了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前往大兴机场。最快 的当属打“高的”。旅客可以乘坐设计时速 350 公里的京雄城际铁路到达机场,大兴机场也因 此成为世界上首个高铁下穿航站楼的机场。还有时速 160 公里的地铁大兴机场线、廊逐城际 同步投入使用。 到达航站楼地下层后,可以看到 16 条轨道交通在此汇集设站,换乘十分高效。乘坐站厅 内的大容量扶梯,能直接抵达航站楼的出发层。航空旅客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区域控制在约 500 米左右宽、100 米左右进深的范围内,压缩了换乘距离。 - 20 - 入出发层,________的“凤凰展翅”内部空间________。支撑航站楼的不是普通的直立 柱,而是曲线曼妙的 C 形柱。柱顶是多面玻璃构成的透明采光面,柱身是与屋顶一致的金黄 色,8 根 C 形柱撑起了核心区 18 万平方米的屋面。阳光从柱顶倾泻下来,即使在无人工照明 的情况下,整个候机楼也被照得亮堂________。这背后,是建设者们攻克超大平面材料运输 等诸多世界级难题而实现的。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么远的距离,交通还便捷吗 B. 距离如此之远,有直达的交通工具吗 C. 距离这么远,应该交通不便吧 D. 只要交通方便,距离完全不成问题吧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 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经历 栩栩如生 一览无余 干净 B. 体验 美轮美奂 一览无余 明净 C. 体验 栩栩如生 一望无际 明净 D. 经历 美轮美奂 一望无际 干净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航空旅客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区域控制在约 500 米左右宽、100 米左右进深的范围内,缩 短了换乘距离。 B. 航空旅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的区域控制在约 500 米左右宽、100 米左右进深的范围内,压 缩了换乘距离。 C. 航空旅客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区域控制在约 500 米宽、100 米进深的范围内,缩短了换乘 距离。 D. 航空旅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的区域控制在约 500 米宽、100 米进深的范围内,缩短了换乘 距离。 【答案】17. A 18. B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选填衔接句,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 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括号前的句子强调大兴机场距离北京市中心比较远,承接这个内容,应排除 D, 的 - 21 - 括号后的段落强调交通的便捷,但是没有涉及到关于直达交通工具的内容,所以排除 BC。 故选 A。 【18 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 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 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经历: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据语境说 记者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前往大兴机场,这是通过实践来认识交通的便利,“经历”与下文不 搭配,所以选用“体验”;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 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语境是要表达进入出发层,“凤凰展翅”内部空 间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所以选用“美轮美奂”; 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视野广阔,没有阻碍,把事物或景象都看 在眼里,没有遗漏。也指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环境视野空旷。一望无际:一眼看 不到边,形容辽阔。结合下文语境是说进入出发层,“凤凰展翅”内部空间视野开阔,没有 遮挡,所以选用“一览无余”; 明净:明亮而洁净。干净:没有尘土、杂质等。语境强调整个候机楼的明亮,所以选用“明 净”。 故选 B。 【19 题详解】 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 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航空旅客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语序不当,应 把“换乘”移到“其他交通工具”前; 二是成分赘余,“约”与“左右”重复; 三是搭配不当,“压缩了换乘距离”搭配不当,可以把“压缩”改为“缩短”。 故选 D。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 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 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 - 22 - 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柚子虽好,①___。柚子偏于寒凉,为生冷之物,空腹吃易损伤牌阳。②______,中医认为水 果湿气重,如果无法正常排出去,会导致人体的阳气受困,尤其是脾阳受困,导致脾的功能 失常,运化不利。吃柚子,③________(如午饭后,间隔一段时间更好),一般一天不要超过 1/4 个。而脾胃虚寒的人群或是幼儿、老人,近期出现腹痛、腹泻的人群,更不宜多吃。 【答案】 (1). ①但并不适合空腹吃 (2). ②多吃也不合适 (3). ③应该在饭后食 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先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 然后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 去提炼和概括。 根据上文“柚子虽好”可知,第一空应该是上文的转折,根据下文“空腹吃易损伤牌阳”可 知,第一空的内容应该是不适合空腹吃柚子,所以综合起来第一空可以填“但并不适合空腹 吃”;第二空下文的内容是说多吃水果可能出现的弊端,还有“更不宜多吃”的提示,在内容 上是对上文“不适合空腹吃”的递进,所以第二空可以填“多吃也不合适”;根据“如午饭后, 间隔一段时间更好”的提示,第三空应该是要表达吃柚子的时间,所以第三空填“应该在饭 后食用”。 21.请用简短的话概括下面这段新闻的内容,不超过 35 个字。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 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中明确指出:“毫无疑问,电子烟有 害。”即使是支持电子烟的研究者,也只是强调电子烟相比卷烟危害性低,但究竟低多少并 无明确说法。而纽约大学进行了全球首例实验,以探明电子烟所含尼古丁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电子烟造成老鼠患上肺癌,并面临患上膀胱癌的风险,破坏了它们的 DNA。研 究人员因此得出结论,电子烟对人类也可能“非常有害”。 【答案】世卫组织明确“电子烟有害”,纽约大学研究发现电子烟可致老鼠患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题时,可遵循以下思路:①要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 分几层,层意是什么。②概括层意,抓住要点。③注意设题角度,有时是概括要点,有时是 拟定题目,有时的缩减内容。要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去压缩。要点概括:主要涉及观点、态 - 23 - 度,侧重在思想认识的概要上。拟定题目主要侧重于中心内容,主题把握程度。缩减内容: 主要侧重内容的概要,应多注意对象、时间、事项、程度等。④根据字数要求去概括。 文段内容上可以分成两个层次,开头到“但究竟低多少并无明确说法”是第一层次,从第一 层次中抓关键词句,对象是“世界卫生组织”,事件是“明确指出:‘毫无疑问,电子烟有 害’”;第二层次的关键词句,对象是“纽约大学”,事件是“实验结果显示:电子烟造成老 鼠患上肺癌,并面临患上膀胱癌的风险,破坏了它们的 DNA”。综合以上分析,在字数限制内 概括答案即可。 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国庆阅兵仪式上,“米秒不差”的空中仪仗队、浑然一体的整齐步伐、肉眼难察的车 速误差……受阅部队军威雄壮、气势如虹。现场与屏幕前的观众,无不被这样的“阅兵精度” 所震撼。那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与操作,却有着无比精细的要求,背后是智慧与技能的交融, 更是责任担当与极致追求的飞跃。 精准,是阅兵仪式的“名片”,何尝不是我们干事创业的要求。凡事满足于“差不多”, 最终只会是“不及格”。看大国重器,精度 0.003 毫米的航空产品零件、误差 18 毫米的航天 器手控交会对接怎么来的?正是大国工匠吹影修尘的技艺、航天员精益求精的掌控,刷新着 “中国精度”。非凡的成就,往往缘于对丝毫的较真、对精准的执着。 综合上述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 【答案】精准把握人生关键 国庆阅兵仪式成就了“阅兵精度”,这种精准体现了智慧与技能的交融,更是责任担当与 极致追求的飞跃,大国重器,“中国精度”,非凡的成就,往往缘于对丝毫的较真、对精准的 执着,我们青少年唯有精准把握人生关键,学习、干事秉承精准的态度和精神,方可做出正 确决断,拥有辉煌人生。 精准把握人生关键,应以正确的方向与远大的目标为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的五 四青年节上对新青年们提出了以下八字“爱国”、“求真”、“立志”、“力行”。其中,“立 志”便是一切的前提。谁敢料,一介草民,揭竿而起,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谁又敢料,区 区亭长,竟有神龙之气,建立大一统的大汉王朝?不立鸿鹄之志,焉得意料之外的结果?青 少年们,唯有敢想,敢做,敢拼,以精准的精神做支撑,走出封闭内心的象牙之塔,才能创 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番天地。 - 24 - 精确把握人生关键,应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奋斗精神与不言放弃为信念。漫漫长征, 五岭逶迤,水拍云崖,即使年轻的战士仍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没有长征路上的坚持,哪 有闪闪发光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飘扬?对于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从封闭校园步入复杂社 会,在社会中的磕磕绊绊在所难免,是碰壁痛哭流涕后郁郁寡欢,还是擦干泪水拍拍灰尘, 以精准的精神做指挥,继续前进?答案不言而喻。 精确把握人生关键,应以乐观坦然与积极向上为心态,以精准态度做指导。东坡先生的“竹 杖芒鞋”,即使于“穿林打叶声”中“徐行”,仍敢叹“谁怕!”的豪言;“纵一苇之所如”, 即使先觉“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仍坚信“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 与我皆无尽也”的真理。倘若我辈能有五柳先生般“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淡泊 心态,能有宋荣子般“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淡然心态,那么,青少年 们,必将因了那乐观与积极、坦然与向上的心态而将他们自己的人生关键精确把握,创造新 篇章! 青少年们,当下的青春时光就是人生关键,紧紧抓住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就是对生命 最大的尊重与珍视。精准把握人生关键,才能让生命没有反悔,让人生没有遗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分为两段,第一段写到了国庆阅兵 仪式上 “阅兵精度”,引出了第二段关于“精准”的议论以及事例,可以运用抓关键词句的 方法审题立意。 审题:通读材料,筛选出主要信息是“精准,是阅兵仪式的‘名片’,何尝不是我们干事创业 的要求”,所以本次作文的话题是“精准”。写作时,不能表面上泛泛地谈精准,只写仪器的 精准、科技的精准、一些具体做法要精准,而是应该深入到社会现实和人生,阐释精准对社 会的贡献,对人生的激励,我们应该把握精准人生。《道德经》有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 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大事者必以精准思维、精准做法 为遵循之准则,方见成效。《礼记》也有载:“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做事情一 开始就要慎重,不能马虎大意,哪怕开始只是一丝一毫的差错,其结果也会事与愿违。行文 时,既可以写成议论文,谈论精准的意义,如何才能做到精准等;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写一 个与“精准”有关的事情等。 立意:(1)精准把握人生(2)精准成就完美(3)开启精准的人生历程(4)精准是我们美 好的品德。 相关素材:(1)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很多人 的 的 - 25 - 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工匠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 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把做的事看成有灵气的生命体。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 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 美、精准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 99%提高到 99。99%,其利虽微, 却长久造福于世。 (2)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费时 40 余年,先后造出了五台航海钟,其中以 1759 年完工的“哈氏 4 号”最为突出,航行了 64 天,只慢了 5 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 分 钟)还少,精准完美地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 (3)截止 2012 年,寿命超过 200 年的企业,日本有 3146 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 837 家, 荷兰有 222 家,法国有 196 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 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研究了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精准精神! (4)“精准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 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精准精神的思维和 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精准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 界、成为经典。 (5)徐立平出身航天世家,自 1987 年入厂以来,一直为航天发动机固体动力燃料药面做微 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而火药整形目前在全世界 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由机器操作。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直接 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 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 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 0.2 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 了 20 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6)2015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在 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 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 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 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 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7)扶贫的六个精准是: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 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行文结构:拟定一个精彩而体现观点的题目。开篇简短引述材料引出观点“我们青少年唯有 - 26 - 精准把握人生关键,学习、干事秉承精准的态度和精神,方可做出正确决断,拥有辉煌人 生”。主体部分用并列结构展开,分论点是:精准把握人生关键,应以正确的方向与远大的目 标为前提;精确把握人生关键,应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与不言放弃为信念;精 确把握人生关键,应以乐观坦然与积极向上为心态,以精准态度做指导。论证时采用举事例 和引用的手法。结尾扣住观点深化主题。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 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 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 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 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 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 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 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 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 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 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 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