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5 KB
  • 2021-06-08 发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2: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领略辛弃疾的悲壮慷慨的豪放词风,感受他壮怀激烈的爱国之心。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反复诵读,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教育学生胸怀大志,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著名作家臧克家曾为济南的辛稼轩纪念馆撰联:“力挽山河,浩气贯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颗。名垂宇宙,文光射斗牛,剩有悲壮词千篇。”在此臧克家高度评价了辛弃疾词作的两个显著特点。 ‎ 提问:哪两个特点? ‎ ‎2.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再转到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二、诵读感知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 ‎2.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疏通词义。  ‎ ‎3.个别学生朗读,学生点评、教师点评。‎ ‎4.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 ‎ ‎5.全班学生齐读。‎ 三、分析典故 ‎“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题目,“怀古”一词显示词人登上北固亭所做的事,即发思古之幽情。‎ ‎1.从全词看,作者立足京口,想到了什么?  ‎ ‎“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辞源》);结合文本注解思考。‎ 上片先后有:①三国时,孙权曾在京口建都,并击败北方曹操的军队;②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京口起事,大举北伐,恢复中原并建立政权。  ‎ 下片先后有:③刘裕之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想以北伐建功立业但因草率而致兵败;④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刘义隆到京口瓜步山并在山上建立行宫;⑤战国时,赵国良将廉颇虽老思用。‎ ‎2.结合词题看,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五个典故?‎ 明确创作背景与典故的联系,为后面分析打基础。‎ 与“此时此地”有关。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但主战派一直将“王师北定中原”当做目标,京口作为抗金前线与金人劫掠后的扬州隔江相望典故①②④在空间上与作者此时立足的京口(镇江)直接有关。  ‎ 与“此时此地的作者”有关。此时,作者率众南归已经三十二年,被投降派排挤而被迫退居江西乡间也已有十多年,但他从未放弃收复失地的愿望;此地,作者此前在濒临抗金前线的镇江任知府,因力促充分准备和得当用人而遭当权者疑忌以致降职,为恢复大业一展才略的愿望再次落空此时此地的作者空怀却又不愿空怀一腔忠贞,报国无门却又不甘心报国无门典故③④⑤所及人物及其境遇与作者此时的情感和抱负直接有关。  ‎ 正因为以上两个“有关”,内心沉郁却又壮怀激烈的作者立足京口想到了这五个典故。 ‎ 雄踞江东孙仲谋;‎ 挥戈北伐刘德舆;‎ 好大喜功刘义隆;‎ 神鸦社鼓佛狸祠;‎ 老骥伏枥廉将军。‎ ‎3.结合全词看,这些典故有哪些特点?  ‎ ‎①典故多全词双调104字,上片两处用典,下片三处用典。  ‎ ‎②内容有侧重上片典故所及侧重“人”——曾在京口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下片典故所及侧重“事”——与北伐抗金的需要和愿望有关的历史事件。  ‎ ‎③感情有侧重上片典故侧重体现出感慨、深沉的情感;下片典故侧重体现了暗讽、慷慨和悲愤的情结。  ‎ ‎④典故有对比成就“风流”的人事和“仓皇北顾”的人事对比,历史上“舞榭歌台”的太平景象与佛狸祠如今异族统治下“神鸦社鼓”的貌似太平对比。  ‎ ‎⑤同典分用,相互照应宋文帝败北与拓跋焘追击并在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实为同史,但词中分用,相互关联却又各表一意。  ‎ 纵观全词,用典较多较灵活,表达的情感丰富而相对集中,并能以一心报国的高尚情怀贯串其中,抒情脉络完整而清晰。  ‎ ‎4.从表情达意看,词中的典故有哪些作用?‎ 讨论并从形象描写或语言形象性入手,化难为易,提取有关“形象”,还原有关“意境”,体味有关“情理”,突破难点。  ‎ ‎①典中塑形象。“凭谁问”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作疑问,展现了廉颇虽老思用的场面,一位须发皆白、忠心依旧、雄心不已的老将形象跃然纸上;联系作者际遇,自况以表报国之心的用意不言而喻以典塑人,以人明志,形象而深刻。  ‎ ‎②典中生意境。“江山”既实指京口之江山,也虚指天下之江山;饰以“千古”,置孙权(“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及其英雄业绩于时空的邈远辽阔之中,既有多娇江山之美,又含英雄豪迈之气,兼有感慨今昔之情,终成雄壮开阔之境因典生境,境中隐情,自然而生动  ‎ ‎③典中寄情理,典中含“情”。例如,上片表现英雄不再的感慨和对英雄业绩的向往之情,下片则表现慷慨中的失望和悲愤中的希望虽然有元嘉北伐“仓皇北顾”和佛狸祠“神鸦社鼓”这样的反面切入,但不难发现和把握词中情感的流动因情用典,以典蕴情,切合词人表情达意的需要,这是本词用典最主要的特点。  ‎ ‎④典中明“理”。例如,上片孙权、刘裕的典故,在“京口”情境下暗含了“有准备才能成功”的道理,而下片廉颇思用的典故,暗含了老臣不仅忠心可嘉而且经验可用的道理。最后,所有典故于情于理都落脚于“忠心报国”这一主旨。  ‎ ‎⑤增强感染力。以内容特定的典故来表情达意,不仅简省精练,还可曲尽其妙;同时,用典与形象、意境和情理有机结合,体现了词的精练性和含蓄性,使词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  ‎ 三、感悟情怀  ‎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尝试背诵全词进一步理解:  ‎ ‎1.这首词包含哪些思想感情?  ‎ 抗金报国的忠义,对英雄人物及其业绩的仰慕,对太平与繁华不再的感慨,对草率出兵的暗讽,对人心安于现状的担忧,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 词人情怀:‎ 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 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 老骥伏枥的坚定志向;‎ 心忧社稷的家国情怀;‎ 深谋远虑的深邃智慧。‎ ‎2.诸多感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 主次分明,因果相关,情理交融。 ‎ 四、整合迁移  ‎ ‎1.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重要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人间词话》中语评“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指辛弃疾的词出自至性真情,能创造阔大的意境,能表现高洁的襟怀和远大的志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很好地诠释了王国维的评语。  ‎ ‎2.关注本词用典质与量兼备、意与境互动、情与理相合的特点。‎ ‎3.结合前面分析,进一步体会“慷慨愤世的词家当以辛弃疾为代表”(宛敏灏《唐宋词》)的特点。‎ ‎4.结合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在用典的特点和作用两方面作简要比较,从词作意境、作者胸襟方面进一步感受豪放派词风。 ‎ 五、总结探讨 总结: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探讨: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如何?‎ 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毛病。它所用的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 典故,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 ‎2.完成配套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