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50 KB
  • 2021-06-08 发布

高考语文最新精英时文精选素材五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最新高考精英时文精选素材(五) ‎ ‎1.让自己燃烧起来(人民论坛)‎ 康  伟 有位企业家将人分为三类: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介于两者之间的“可燃型”。这样的譬喻,刻画出职场众生相,令人深思。‎ 同样是工作、同样在干事,但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不难窥见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的人志存高远、激情四溢,善于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眼中处处有事,不用点火即能自燃,无需清风也会盛开;有的人相对被动,但只要被激起热情,也能顺势而为、发光发热;有的人则甘当“顽石”,冷漠坚硬、浑浑噩噩,消极应付、麻木不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还会给别人泼冷水。可以想见,不同的行为模式,也将塑造相异的职业人生。‎ 面对工作,究竟该选择怎样的心态与姿态,其实一目了然。然而在现实中,缺少“自燃型”特质的人却并不鲜见。他们总体上欠缺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这样的员工,往往跟工作的要求相去甚远。无论处于何种岗位,如果缺少必要的热情、应有的勤奋和较强的责任意识,都难言做好本职工作。争做一名不需他人督促、勤于主动创造的“自燃型”职员,才能在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赢得更大优势,收获更多成长。‎ 一位企业家曾说:“有两种人永远不会成功,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去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对个体来说,一生碌碌无为还是成就充盈丰满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事的精神状态。飞鸟和白云都在天上飞,鸟儿飞得自由自在,云却始终无法把握行进的方向。差别何在?就是因为鸟儿自己在飞,而云一直被风吹着走。“我要干”与“要我干”,体现着截然不同的价值选择与行为状态,其所对应的结果也自然对比鲜明。‎ 诗人臧克家写过一首诗:“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不待扬鞭自奋蹄”,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照见一种精神与境界。哲人有言:“你要追求工作,别让工作追求你。”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都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牢记自身职责、点燃工作激情,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我们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创造更丰厚的价值,成就更有意义的人生。‎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是话剧《立秋》中,丰德票号自上而下、永世谨记的祖训。“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也应成为所有人干事创业的座右铭。‎ ‎ ‎ ‎2.尊重每一个用心的劳动者 13‎ 在香港大学食堂做了44年的阿姨袁苏妹,2009年获得了港大荣誉院士。11月25日,这位身份特殊的院士去世,港大官方主页放上了她的照片进行深切悼念,很多香港名流得知此事也纷纷发文怀念。同一天,本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7号楼宿管阿姨徐根娣退休之日,结果她所管的寝室楼800多名同学集体“请愿”请她留下来。‎ 被港大学子亲切称为“三嫂”的袁苏妹的确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她被学生们念兹在兹的是:有人“头晕”,她会主动煲药、送粥;学生温习功课至深夜,她会为其预留晚餐;学生遇到烦心事,会去找三嫂倾心交谈……杭电徐阿姨亦无甚丰功伟绩可谈,她宿管十余载所做之事和袁苏妹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认识这幢楼里所有的学生,甚至连他们有什么兴趣爱好,外卖喜欢点什么,女朋友是谁都知道……‎ 这两位普通女性劳动者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平凡,但当所有这些平凡累积到一起,就成了学子心头温暖而不灭的记忆。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唤醒”,她们在以传承人类文化的象牙塔内起到了另一种唤醒作用。就是靠着这样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成了学生们眼中可亲可敬的“三嫂”、“徐阿姨”。她们“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学子们的生命。教识他们敬业乐业,事事尽力,无私,承担责任,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拎出个心来对人。”曾有记者问袁苏妹与学生们保持友情的秘诀,三嫂操着一口广东话这样回答。‎ 我们都会说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事实上不是所有人,不是每所大学,都能把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视为“杰出人士”。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既有拔尖、高素质的精英教育,也不缺乏对平凡人生的承认和敬重。但目前我们的社会很大程度上还存在劳动和劳动者的价值不被承认和尊重的情况。‎ 让普通劳动者更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不止于为她们口头打call,在朋友圈为她们点赞。这种尊重应是对他们从人格到劳动价值、待遇、保障等全方位的肯定和改善。所以无论是社会风气倡导,还是制度设计和制定,都应协调好这种关系。从某种角度说,普通劳动者能否获得应有的成就感,体现的是社会良知的优劣和文明程度的高下。‎ 在我们的身边,不乏三嫂和徐根娣一样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一辈子只坚持做好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我们做不到给每一个辛勤的劳动者一个荣誉院士称号,但可以记住他们的好,给他们一个微笑,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3.不灭胸中万古刀(半日闲谭)‎ 吴画成 互联互通的时代,保持正义感将是一种考验。‎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兴起,改变着社会面貌。网购、共享经济之类且不去说,社会治理也在极大变化中。网上时常洪波涌起,热点一个接一个,舆情一轮接一轮。有的官员,如果还未从旧的治理模式中醒过神来,时不时会觉得疲于奔命,应对无措。许多以前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放在今天,都可能要经受严肃甚至严厉的追问,引发舆论风波。旧经验带不到新时代了。‎ 但话说回来,互联互通场景考验的并不只是这些官员。通过互联网联结着社会、联结着这个世界的,人人都经受着考验。热点一个接着一个,为这些“点”供热的人,同样会疲惫。‎ 13‎ 热点更替得越来越快,疲惫也就越来越深。在这个月的热点、舆情里放声呐喊的人,可能已不记得上个月、上半年或者更往前,曾为哪个热点呐喊,尽管当时可能和今天一样投入。再往后,有一天碰到新的,恍惚想起曾经遇过类似的,渐渐就没有当初的热力了。麻木,时常是疲惫的孪生姊妹。‎ 这种状况,有首诗恰好可以形容:“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胸中万古刀”,并不是把刀,见不平而愤的正义感而已。天亮之后,“事随日生”,就是所谓“人间万事细如毛”。执着正义感的诗人见不平而鸣,却又抵不过日升日落、日日因事而鸣的磨损。‎ 诗人慨叹的,是面对彼伏此起的世事风波,保持长久正义感之难。诗作者刘叉,主要生活在唐代元和年间。对生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而言,这个问题只会更严峻。‎ 过去的年代,我们能关注的,不过是一村一乡的事。邻县的事,都未必能到眼底。更不用说遥远的他乡。但现在,我们关注的事件,已经和地理距离没有必然关系。天下都在掌上设备里,“人间万事细如毛”,在这个年代人们的视界里,早已是数量级的增长。“胸中万古刀”所要经受的磨损,也就更甚于前。‎ 刘叉的《偶书》,偶然“预言”今天我们经历的一大考验。这个名字奇特的诗人,从诗到人,看起来似乎都算得上古典时代的“异类”。他生卒年不详,连行止也分外缥缈。李商隐在《齐鲁二生》一文中有不到三百字的小传曾大略记述,刘叉“字叉,不知其所来”,曾在韩愈门下,但后来因故离开,最后不知所终。连他的名字,在古籍中其实也有不同说法。他更像是一个古典时代神龙似的游侠,“任气重义”,“出入井市”,后来才开始学书、作诗。但诗歌之中,依旧饱含粗粝奇崛的侠义气。所以,李商隐评价他“不在圣贤中庸之列”却“过人无限”。不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却依旧被时人肯定为“过人无限”,可见这个诗人是真的过人。‎ 他的过人处,大概就生发于对“胸中万古刀”有非常的执着吧。正义感是万古流传的,虽然慨叹“磨损”,却并不会轻易磨灭。同时代的诗人孟郊欣赏刘叉,刘叉则有《答孟东野》,似调侃,似自嘲,又似袒露坚定的意念:“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生涩有百篇,谓是琼瑶辞。 百篇非所长,忧来豁穷悲。唯有刚肠铁,百炼不柔亏……”‎ ‎“唯有刚肠铁,百炼不柔亏”——有这样的意念,哪里算“异类”?在诗歌的长河、时间的长河里,简直是再经典不过的一道指路光源。‎ 持守正义感而力不竭,经世事沧桑百炼而不柔亏,当然并不是光靠喊就能做到的。刘叉在另一首诗(《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里“解说”了其中要点:“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友人姚秀才喜爱他的剑。他把剑送了,顺便写上一篇“使用说明”:这剑,就是从古到今那道不曾断的流水——在《偶书》里,它是“胸中万古刀”的“刀”。要怎样保持它的锋芒,“百炼不柔亏”呢?请“勿薄细碎仇”——不要把它用于细碎的私仇,磨损它万古的光芒。言外之意自在公义。‎ 正是所谓——“胸中万古刀”,“勿薄细碎仇”,“百炼不柔亏”。这副刚肠,或许是时间留给我们的那把经过考验的钥匙。‎ 13‎ ‎4.“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人民论坛)‎ 魏 寅 ‎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这是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写下的话。人之伟大,正在于能够省悟人生价值与意义,时常审视自己的生命状态。‎ 觉醒之意识,铸就无悔之青春。青年马克思临近毕业、谋划前途时,决心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后来,即使陷于没钱买面包的境地,他也未曾背弃誓言。“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战争年代,青年贺龙抛弃高官厚禄、青年彭湃舍弃“乌鸦都飞不过”的万贯田产,皆因“主义”而义无反顾。有了精神的觉醒,一个人就不难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就能够从高尚工作中收获快乐,在舍我其谁中成就大写人生。‎ 然而,“觉醒”并不会自动到来。对青年人而言,倘若在应该觉醒的年纪没有觉醒,就难免遭遇内心的“苦闷”。今天,社会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企,一些青年人,或是被房子、车子、票子等压得喘不过气来,常感喟人生与梦想之间的“断层”;或是被富足生活、安定环境麻醉了精神,变得满足现状、安于享乐、不思进取;或是被“失意人的牢骚话、悲观者的厌世谈、讽刺家的夸张语”干扰,消解了奋斗的意志、向上的劲头。青春并非完全由年龄来界定,如果思想守旧、精神困顿、心灵迷失,即便年纪轻轻,也可能暮气沉沉。倘如此,又怎能燃旺生命之火,成就不凡人生?‎ 一个人的青春是平庸无奇还是璀璨夺目,“觉醒”堪称关键变量。觉醒了的青年,就如鲁迅所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即使处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潜心积蓄站起来的力量。反之,如果“立在人生的旁边”迷迷糊糊、蹉跎度日,难免会虚掷稍纵即逝的青春韶华,最终遗憾一生。不觉醒,不仅难以成就“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青春。‎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身边从不缺乏向青春致敬的青年。在“鸟比人多”的孤独小岛上,青年突击队队员奋战在海事工作一线,时刻准备战风斗浪、抢险救援,他们没有一丝怨言;在边陲的“生死路”上,边防连官兵守卫在祖国边境线,常年穿越冰河和雪山进行巡逻,他们笑对万险千难;在灾情紧急的火场中,消防战士向着最危险的地方探索,用背影完成一次次“最美的逆行”,他们总是奋不顾身……是青年,就理当如此:少一些望洋兴叹的徒劳,多一些直挂云帆的勇气;少一些“关我何事”的冷漠,多一些“匹夫有责”的担当。真正把“为什么而活”想明白、想透彻,青年才能奏出雄壮、优美、高亢的青春之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上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以“不可一日无觉醒”警策自己,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青年一代必将在伟大的时代赢得更加出彩的人生。‎ ‎ ‎ ‎5.国家领导人:教育走的太快,请等等落下的灵魂 13‎ 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术层面——我们的教育缺乏的是灵魂的东西!我可以说这么一句话,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个优秀的孩子,又会弹钢琴、又会跳舞,还会画画,学习成绩还好。长大了,读初中了也是什么都会,每次考试前几名,考上重点高中,高考又成为状元或者前几名,考上国外或者国内最好的大学。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几年以后读研究生,再读博士。‎ 你看,父母亲也荣耀了,感觉我的孩子很优秀,不到45岁可能就是一个副处级干部了,不到50岁就是个正处级干部了。亲戚朋友、同学、家人逢人便说我的孩子有出息。‎ 不到55岁他就进监狱里去了,父母亲这个时候还流着一行老泪,“我的孩子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自己的子女刚好长大成人,进去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现在它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了,芮成钢不就是吗?‎ 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要的吗?当年我们追求分数、琴棋书画、那么多才干,最后走向芮成钢这个道路,那我们就要思考了,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1.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引导孩子转向爱、善、智慧 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灵魂出了问题。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那么我请问转向哪?往哪转?引导孩子转向分数、转向才能、转向才干、转向本事?都不是。‎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了一本书《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我研究的结果是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 你学过哲学,在西方哲学里面“爱智慧”就是哲学,那我加一个善,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有爱、善、智慧这三样东西,你说这个人今后差一点技术、差一点才能,又能差到哪里去呢?而恰恰这个东西是我们全世界的普适价值,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忘了。‎ ‎2.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人生就应该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亦如此。我的一位学生的女儿,当年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带到我家里来看望我。她说:“老师,你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瘦小,黄毛丫头,怎么办啊老师?”‎ 我说:“你这孩子多少岁?”“10岁。”我说“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她学习成绩也不行,吃饭也不行,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怎么得了。”我说: “你形象不错,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你不要着急,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养人要慢慢来,你着急她也不会长,拔苗敢拔吗?”‎ 13‎ ‎2014年,高考结束以后,志愿都填报完了,录取通知书来了,她带着一个亭亭玉立,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来,说:“叫师爷爷。这就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我说:“你看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孩子几年工夫,长得比你还高,比你还漂亮,这次还考了一个好大学。”她说:“当时我真的着急,现在还是觉得很自豪 的。”‎ 我从这个例子当中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就是“慢”的艺术,什么叫教育?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我把这句话送给你们两个,子女就要这样养,要慢,不要着急。上帝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就一定要给予他存在的价值体现,你记得我这句话,黑格尔说“存在即价值”。‎ ‎3.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指向 现在的某些学校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都是这样的无聊、矫情的语言,以为这样就能把教育做好了?‎ 不要今天看到我们校园门口上写着“热烈祝贺某某成为文(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北大”,就以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我刚才说了,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说一个孩子为什么有价值?因为他有可能性,他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结论是:第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指向。‎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喜欢弹钢琴,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有无限可能性。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结论,说这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哪有这样的教育呢?‎ 我们现在好多名校干什么事,名校选孩子读书,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有限,选择名校的人就多,于是名校就有资格来进行筛选,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说是对的,但是从做教育的角度来说又是错的,选择人的教育叫“伪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还要考试入学,两科语数,小学低于198分,没有特长,一律不能录取。我所在的学校收的是几十分、120左右的孩子,我们还是要把他们教出来的。‎ ‎4.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 为什么最高领导人说要潜心育人?潜心是一种境界,现在有几个人可以潜下心来做事?我们好多时候都把学生当作了手段,而不把学生当作我们的目的。你看,为什么当作手段了?使劲培养,培养好了以后我得高额奖金,这是他获得奖金的手段、获得名誉的手段,于是难免浮躁。‎ 现在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手段,学这样、学那样、考状元、读名校都是脸面的问题,就是当成一种手段。一旦用孩子的成长来满足我们成年人的某种欲望或者需求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一定出问题。‎ 我说一个简单的教育规律,看看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现在初中老师布置作业,孩子11、12点基本上做不完,高三就更不说了。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 孩子,他的成长规律是怎么样的?这些孩子在深夜11点到3点之间,尤其是1点到3点之间,脑垂体分泌两种很重要的激素,一种叫性激素,一种叫生长激素。有 光照、有压力它不会分泌。‎ 13‎ 所以,孩子如果睡眠不好、压力大,他长得就不好,这就是规律。如果老师懂了这个规律,那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一个要求,最迟10点半孩子必须入睡。因为孩 子入睡两个小时以后才可能进入深睡状态。你看我们现在遵循这些规律了吗?不管,使劲学,为了分数、为了技能、为了才干。‎ 所以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5.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教育怎么做呢?这个问题也是教育的哲学思辨。没有分数(检验)的教育是不成立的,只谈分数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这就是哲学。‎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教育的,最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我个人认为中庸才是人生、乃至做教育的最好的哲学,就是说我们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够,就这么简单。什么叫过头?现在我们就做过头了,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改得我们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领导 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学校教育成了这样子就是过了头,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 第二个,“可能”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现在他所学的,甚至他的才能,他的分数,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但是他现在又必须要分数,所以他又必须要勤奋学习。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 所以这里面有个适当,“适当”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你是博士,说博士的儿子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一定要学这个孩子内心喜欢的东西。‎ ‎6.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我们的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孟子说的,包括蒙田说的,“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你看我们现在做教育都是为了适应外界,很多同学因为要去适应社会,结果就把社会最乱的东西学会了,我们学校教的主流价值全部忘了,所以就是必须要丰富内心。‎ 简单的说,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他通过自己学到的东西再来回馈社会,这是我们的一个附属产品。他为自己学的一个附属产品、客观产品就是他一定是为这个社会做好,他自己如果都不丰富怎么能够为社会好, 他是破坏社会的。‎ ‎ ‎ ‎6.活出让爱你的人因你而骄傲的模样 13‎ 曹林  ‎ 真的,这应该是我上微博以来第一次看到一条微博下面数千条评论都是温暖留言,没有戾气,都是祝福,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人们的祝福善意。‎ 这不是多大的一条新闻,说的是桂林一家米粉店高调的“歇业通知”:送儿子上清华读书歇业5天。近日,桂林全州一家米粉店的隶书体“歇业通知”火了:“各位顾客,本人因送儿子上清华大学读书,8月20日至24日暂停业5天。”据报道,该店老板一家三口逛了故宫,23日和孩子一起报到。这下,全国人民都知道米粉店老板的儿子考上清华了。‎ 值得高兴,值得炫耀,值得分享。网友们的留言都是祝福,多是这样的评论:隔着屏幕都替老板一家感到高兴;这个通知看着好高兴啊,我读着读着都笑了;嗯,老板的字那么俊逸,想必,他读书时也不会很差。很多人都想起自己的父母为自己骄傲的样子。一个网友回忆说:当年我考上大学,我妈卖水果,最后几天把水果都低价卖了,别人问起,她都笑着说卖完就要送闺女去读大学啦。一个“歇业通知”引发这么多温暖的留言,是因为唤起了一种共通的情感,让爱你的人因你而骄傲,这是一件多幸福美妙的事啊。‎ 米粉店老板的幸福,都写在那份“歇业通知”上飘逸的字里面了。我想,一样幸福的是他考上清华的孩子,不仅是考上名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幸福的是,活出了让爱你的人因你而骄傲的优秀模样。‎ 这世界最幸福的事之一,可能就是那种觉得自己努力奋斗了、没有辜负爱自己的人、看到他们为自己骄傲的样子。相对,最让自己难受的事之一,是那种辜负被爱的感觉,是看到他们眼神中对自己抑制不住的失望却又沉默不语的隐忍和死一般的沉寂。一个朋友跟我描述过这种感觉,当年读高中时,贪玩,学习不好,最后考得一塌糊涂。高考成绩没有刺痛他,但父亲失望的眼神,让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正是那个眼神,让他痛下决心努力复习,那一年他瘦了十几斤,跟变了个人似的,第二年考上了一所名校。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高考成绩出来后,他平静地告诉父亲,然后跑回房间关起门大哭了一场。‎ 记得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一个人高中时沉迷网络游戏,时常半夜翻墙出校上网。一日他照例翻墙,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归,表情古怪,问之不语。从此认真读书,不再上网,学校盛传他见鬼了。后来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学问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说:那天父亲来送生活费,舍不得住旅馆,在墙下坐了一夜。‎ 这故事可能是编的,充满说教味和鸡汤味,但故事所表达的镜像却很现实。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实中一定有这样的父亲,也一定有这样的孩子。‎ 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米粉店老板一家的喜悦,却看不到他们的努力。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有一种强烈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愿望,如你我一样。透过米粉店不大的门面,能够想像出这一家人的努力拼搏,父母起早贪黑赚钱,孩子懂事听话,经常在店里伏在桌上写作业,在喧闹声中看书,帮着父母照应客人。让我们感动的不仅是那份洋溢着骄傲的歇业通知,更有没有写出来的那些努力,你我都曾经一样努力,用辛劳、汗水、勤奋去追逐梦想。是的,人总要努力,才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也才能活出让亲人骄傲的样子。‎ 13‎ 人不是为别人活着,可努力真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因为,你过得好一些,优秀一些,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很多人都在为你的优秀在努力,你的父母,还有其他爱你的人。‎ 你不努力,真的对不起别人为你所做的努力。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他们不期待什么回报,他们最想要的回报,就是像这个米粉店老板一样,有资格有机会写这样一份跟别人分享喜悦的“歇业通知”,痛痛快快地为你骄傲一回,他们是在努力争取为你而骄傲的机会。爱你的人能因你而骄傲,这是对他们的爱最好的回报。‎ 那么多爱你的人在努力争取为你骄傲的机会,你没有理由不努力。‎ ‎ ‎ ‎7.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人民论坛)‎ 李慧勇 近日潜心阅读,看到一个令人深思的细节。上世纪60年代,针对大家的撰书建议,周恩来同志回应:“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虚怀若谷、躬身自省的品格,映照着不凡的人格魅力,令人敬仰、感怀。‎ 谦虚谨慎、低调内敛,不仅仅是一种性格特质,也能彰显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胸襟气量。回溯历史,古人常有“吾不如也”的感慨。刘邦坦言自己“不如子房”“不如萧何”“不如韩信”;狂傲不羁如诗仙李白,也曾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见,“不如”他人并不可怕,也不必觉得尴尬。对个体来说,时常省思、认清差距,不仅无损颜面,反而会因冷静清醒而大有裨益。‎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平日严于律己,为人低调谦和。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面对任命提拔要越来越谨慎,甚至连走路都靠墙走,只需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古人云:“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事实证明,无论一个人掌控多大权势、拥有多少财富,只有心存敬畏、戒骄戒躁、平和待人,才能在谦逊中不断长进,赢得尊敬。‎ ‎“做到严和实,最难最核心的是如何对待自己。”判断一个人谦逊与否,关键看其能否认真审视自我,正确摆放自己的位置。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同志成功指挥多次重大战役。当时解放区各界代表抬来绣有“常胜将军”的横匾时,他却婉言谢绝,连连表示“不敢当”。任弼时同志功勋卓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常把自己当作小学生。正因虚心求教、勤勉工作,他最终获得了“党和人民的骆驼”之美誉。山脊分流是因为高耸,山谷蓄水则缘于深沉。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骄傲自满者,最易折戟沉沙;谦虚恭谨之人,常能如有神助。‎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缺乏自谦自省的觉悟,经常自我感觉良好,很容易陷入自大自恋的迷宫。孔繁森有句名言:“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看淡业已取得的成绩与功劳,放低身段、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一个人才能以实际行动诠释奋发进取,累积自身优势。正所谓“‎ 13‎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志存高远、襟怀坦荡,听之于耳、虑之于心,容得下批评,时刻观照内心,凡事反求诸己,就能超越自我,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越丰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人亦如此。弯下腰来、真诚谦逊,注重涵养谦卑之心与进取之志,我们终将行稳致远,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 ‎ ‎ ‎ ‎8.人生立志须趁早(人民论坛)‎ 赵九如 近来读书,历览前人事状,深刻体会到少时立志的重要性。有人说“成名要趁早”,其实,莫如说立志须趁早。‎ ‎“夫志,气之帅也”。对个人而言,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宰相之杰”张居正写下“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躬身改革、不计毁誉,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民族英雄林则徐树立救国为民的高远志向,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安抚叛乱等历史事件中,始终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注重立志,善养“浩然之气”,就能涵养从容内敛的气质,蓄积坚定自信的精气神。‎ 立志非常必要,趁早立志尤为重要。晚清名臣左宗棠青年时代就志向笃定,于23岁时自题对联以明志:“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他也十分注重家风家教,告诫自己的孩子“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小时志趣要远大,高谈阔论固自不妨”。纵观左宗棠的一生,从办理洋务、主持船政到收复新疆、抗击法军,他一以贯之地践行自己的志向;他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报效国家、不辱使命,也与其早立志、立长志的教导密不可分。尽早确立志向,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可以助人避免随波逐流、亦步亦趋,不被诱惑所误导。‎ 当然,美好的愿景不会自动实现,早立志仅仅是成长的起点。人生路途漫漫,如何坚守信念、矢志不渝,是生命历程各个阶段都需要作答的命题。特别是在屡遭挫折或逆境时,更加考验一个人意志和勇气。历史上,司马迁狱中遭受苦难不曾移志,坚韧中写就巨著;苏武异邦牧羊数十载不折其志,最终梦圆归乡。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就的取得,也只有为志向执着付出,才能不断抵近心中的理想抱负。志向引领行动、行动考验志向,两者相辅相成,演绎着立志与逐梦的交响。‎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立志当胸怀宽广、眼界开阔,大胆追求远大的志向。而这背后,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人生如寄,何以才能不枉此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容易迷航。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人感喟人生苦短,主张及时行乐者自成一派;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纵情山水、盛行清谈,逃避现实一时成风;当代西方社会也曾醉生梦死,“垮掉的一代”发人深省。‎ 13‎ 今天,为了“能被知识的亮光照到”,四川凉山州“悬崖村”的孩子曾在峭壁上留下瘦削的身影;为了触碰大山之外的世界,重庆双坪村村民用双手凿出一条“悬崖天路”……那些看不见的理想信念与志向追求,正迸发着强大的能量。‎ 哲人有言,“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样,它时刻都会被狂风巨浪袭击而沉没海底。”扬起理想的风帆、握紧志向的罗盘,不为风雨所阻、不被颠簸所拦,人生这一叶轻舟才能自信驶过万重山。‎ ‎ ‎ ‎9.守望共同的生态家园(人民论坛)‎ 陈  凌 在青海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不远处的一座瞭望塔下,有一片天然的石头滩。上百块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头上面,写满了志愿者和游客的留言,“永远做藏羚羊的保护神”“可可西里:神秘的地方,可爱的家乡”……历经风雨冲刷的“碑文”,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共同心愿:守护好人类“最后一片净土”。‎ 这样的共识,来之不易。时针拨回到20世纪后期,一种名为“沙图什”的藏羚羊绒披肩在西方走俏。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即便是“生命禁区”,也难以阻拦盗猎者的贪婪。他们把枪口对准无辜的“高原精灵”,刺耳的枪声打破了高原的宁静,触目的鲜血染红了圣洁的雪山。倒伏在卓乃湖畔血肉模糊的藏羚羊身影,刻写着“千湖之地”的累累伤痕。‎ ‎“藏羚羊数量锐减”“最少时不足两万只”“濒临灭绝边缘”……昆仑无言,雪山默默,但疼痛却总在提醒人们别忘记这段历史。以至于多年以后,一位作家这样记录道,有个摄影师在可可西里看到一只来打招呼的小藏羚羊,便喂它水喝。突然,旁边的藏羚羊保护队队长凶狠地把小藏羚羊赶跑了。摄影师生气地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你这样会让它们以为人类是善良的。宁愿让它们从此讨厌人类,也不愿哪天被盗猎者偷袭杀害,如此冷肃的回答,道尽了盗猎行为给当地带来的痛楚。‎ 任何一个地方生态的破坏,威胁的终将是人类自身的生存。更何况,相比于平原,高原的生态更加脆弱,一旦破坏,恢复将是难上加难。一位环保工程师便曾指出,在可可西里,“用铁锹随意挖去一块草皮,要想自然地恢复过来,得等300年。”正是觉察到了这一点,20多年前,时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县委副书记的索南达杰在深入了解可可西里以后,他提包里的书,从《工业矿产手册》变成了《濒危动物名录》。促使他走上环保之路,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并不仅仅是对野生动物的朴素感情,更是守护家园的职责和使命。‎ 保护生态、守望家园,成为可可西里守护者的沉甸甸责任。正是因为内心的这份责任,哪怕缺水缺油、没有信号,哪怕要面对冰天雪地、狂风怒吼、流沙肆虐,每年在荒野奔走上万公里,巡山队员依然始终坚守在与盗猎者斗争的一线;也正是因为对可可西里爱得深沉,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来到高原,他们踏水而行、碾过风霜,默默付出、守护净土。他们的努力,就像一座座路标,引导着后来的人守望共同的生态家园。‎ 13‎ 一个多月前,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评估报告中评价说,这里保存着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间的迁徙路线,藏羚羊可以不受干扰地迁徙。某种意义上,成功“申遗”,不仅意味着可可西里“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的自然特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更意味着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拯救藏羚羊、保护自然环境的人文精神赢得了认同、引发了共鸣。‎ 汉学家史景迁曾指出,“一个国家之所以伟大,条件之一就是既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又能够持续保有这种吸引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美丽中国如磁石一样,始终保有吸引力,这是索南达杰们的心愿,也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的责任。‎ ‎ ‎ ‎10.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淬炼智慧的火花 刘忠全 瞬息爆发的闪电,可以照亮静谧的夜空;突然萌生的灵感,激发人们创作不朽篇章。在科学研究领域,偶然迸发的智慧火花,往往能催生意想不到的创新。‎ 回溯科技史,那些曾经点亮文明星空的光亮,至今令人难忘。阿基米德发现浴盆里的水因自己坐入而外溢,顿悟测量王冠中黄金成分的办法,提出浮力定律;瓦特看到壶盖被水蒸气推开,脑海中闪过电光火石般的灵感,继而开创了蒸汽时代。不少真理的探索、创造的诞生,看上去竟然得益于偶然事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想要在科学上有所作为,只需等待偶然迸射的智慧火花呢?‎ 其实不然。智慧之火花,恰恰是长期砥砺实践的结晶。马克思曾对此作过一个比喻,“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例,以往人们总是把它和苹果落地的偶然性联系在一起。其实在这之前,伽利略、开普勒就分别在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领域研究出了斐然成果。“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继承前人成就,悉心钻研力学与天文学,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日渐深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苹果落地的现象才会在他的心中激荡起涟漪。一切偶然因素的背后,都隐匿着容易忽略的必然。‎ 伽伐尼发现电流的故事,令人深思。一次,他无意中把一只解剖的青蛙放在静电机旁的桌上,一位助手用解剖刀触及蛙腿的神经时,发现蛙腿突然收缩,另一位助手则发现静电机突然放出火花。面对奇特未知的现象,助手们也只是感到惊讶而已,但博学多才的伽伐尼却被其中的奥妙紧紧攫住。从此他锲而不舍地钻研,终于为电流和电池的研究开辟了道路。现实中,从火花到燃烧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如果自身不是可燃体,即便四周火花飞溅,也无法持续释放光与热。智慧的火花来之不易,只有及时为它添火加柴,才能点燃梦想和希望,照亮探索科学真谛的道路。‎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点燃智慧的火花,还应保持敏锐,葆有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正因此,面对稍纵即逝的灵思妙想,不少人的办法是“先捉住、再消化”‎ 13‎ ‎。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总是随身带着小本子和笔,随时为作诗储备矿藏;发明家爱迪生,经常记录新鲜题目和见解,然后再回过头来翻阅、思考。苏东坡诗云:“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捕捉智慧的火花并非易事,这离不开枕戈待旦的警觉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勺水渐积成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从经年累月的潜心钻研、电光火石的灵感乍现到熊熊燃烧的智慧火焰,人类取得的累累硕果背后,都历经了一番煅烧、冶炼的过程。笃信实践出真知、勤奋出灵感,积蓄沉潜的韧劲儿,智慧的火花必能在我们身边频频闪耀。‎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