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50 KB
  • 2021-06-08 发布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佳木斯一-中2019——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学段 高二语文试题 ‎(时间: 150 分钟总分: 150分)‎ 命题人:王长玲霍旺 一、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年多来, 面对美方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 中国政府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当前,舆论战已成为贸易战的一部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爱国主又精神,尤为重要。‎ 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性。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血脉。泱決五千年的文明史和中国共产党近百年之奋斗史,书写了中华民族奋进途中的艰辛与血泪。可以说,中华民族奋进的历史进程,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形成,积聚与升华的历史进程。历经岁月洗礼,爱国主义精神深深镌刻在华夏文明的血脉中,铸刻在每位华夏儿女的心灵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 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极强的传承力与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描述在抗击侵略中的中国人民:“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爱国主义精神在国家遭受危机时能够引领思想、集聚力量、凝聚人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号召力。我们面对美国霸凌主义不会屈服与退缩,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出强大而深远的传承力与感染力。‎ 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坚韧性、顽强性与理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面临无数风险与考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中华民族在多灾多难中磨炼而出的斗争之坚韧、拼搏之顽强与奋争之理性,是支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中华民族在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下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美国一些政客所谓美国施舍的,而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下,用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拼搏的汗水与出类拔萃的智慧干出来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美方发起贸易战不会阻断中国发展之路,任何恫吓和威胁伎俩只会激发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的勇气、砥砺奋进的士气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硬气。‎ - 26 -‎ 中国人民在中美贸易战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并不是民粹主义,而是一种天然质朴的情感流露。面对美方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素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的中国人民在言论和行动上同国家的立场和行动高度一致,这是再朴素自然不过的情感,再正常不过的态度,再合理不过的行为。给这样淳朴的爱国主义插上民粹主义的标签,显然是错误的。‎ 中国人民在中美贸易战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也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一种理性开放、成熟求是的心态。在美方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的情况下,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坚定支持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维护民族尊严之表现。同时,面对美方打压,中国政府和人民特别强调要“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并没有出现情绪化、排外性的行为。将这种理性成熟的爱国主义视为民族主义,显然是混淆是非的奇谈怪论。‎ 毫无疑问,面对汹涌而来的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我们更需弘扬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反对情绪宣泄式的非理智“爱国”行为,防止各种形式的民粹主义行为和极端民族主义行为,维护中国的道义形象,彰显中国的坚韧力量,传播中国的积极主张,努力赢得国际社会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反对贸易霸凌主义的支持。‎ 中美经贸摩擦不仅是贸易之战,更是一场持久的综合角力。我们需认清贸易战的实质,坚持以爱国主义为引领,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定力、自力更生的能力与爱国奋斗的动力,做好全方位应战。‎ ‎(摘编自张彦《岂能把爱国情怀视为民粹主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美贸易摩擦已升级为舆论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尤为重要。‎ B. 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性,极强的传承力感染力,因而具有了坚韧性、顽强性和理性。‎ C. 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奋进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积聚与升华而成的。‎ D. 面对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中国政府和人民最重要的是“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对照式结构,不仅说明了爱国主义“是什么”,也回答了“怎么做”问题。‎ B. 文章主体部分破立结合,重点阐释了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并批驳了两种错误观点。‎ C. 文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是为了论述爱国主义精神在国家遭受危机时能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D. 文章最后强调要弘扬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认清中美贸易战实质,准备全方位应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6 -‎ A.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血脉,从来就是支撑中华民族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精神脊梁。‎ B. 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是靠侥幸的机遇、他人的施舍,而是靠爱国主义精神引领的。‎ C. 英方发起贸易战,进行恫吓威胁,可能会给中国发展带来困难和影响,但更加激发中国人民的勇气、士气与硬气。‎ D. 不能把质朴、理性的爱国主义视为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同时应防止各种形式的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行为。‎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A项,“中美间的贸易战已升级为舆论战”错误,根据文章第一段可知,舆论战只是贸易战的一部分。‎ B项,“……因而具有了坚韧性、顽强性和理性”错误,因果关系错误,“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极强的传承力与感染力”“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坚韧性、顽强性与理性”,可知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性,极强的传承力、感染力,以及坚韧性、顽强性和理性,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D项,“最重要的”于文无据,文章第六段只是说“面对美方打压,中国政府和人民特别强调要“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 故选C ‎【2题详解】‎ 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 - 26 -‎ 项,“文章采用对照式结构”错误,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不仅说明了爱国主义“是什么”,也回答了“怎么做”的问题。‎ 故选A。‎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C项,“英方发起贸易战”错误,美方发起贸易战,原文“一年多来, 面对美方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一定读懂。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飓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院里清凉如水,月光下,小枣儿红了,石榴熟了,指甲草、茉莉花在窗下开成一片,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墙根儿底下,草棵子里,蛐蛐儿轻轻地唱着:“如——知——”好像也在催促着那美好的时光早些到来。‎ 琢玉坊的窗纸也透着灯光,在“沙沙”的磨玉声中,梁亦清手捧着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正在加紧精雕细刻。合同期限迫在眉睫,他自己也在等着这艘宝船竣工的时刻,患难老妻和两个女儿在等着他。三年,一次多么艰苦卓绝的航行,他像一名久经沧海的老舵工,稳稳地把着舵,已经看见了近在咫尺的彼岸!‎ - 26 -‎ 他想象着,宝船出现在洋人亨特先生面前,将会是怎样的惊讶、赞叹!他还想象着,要是英国人亨特先生把这件宝船拿到什么万国博览会上去展览一下,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赞赏!这不是胡思乱想。民国十五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什么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北京的象牙雕刻不就得了个金奖嘛!当然,他梁亦清不是为这个才做宝船的,这宝船上凝聚着他一生的心血和信仰,只要这宝船能够周游四海,让天下的人知道中国玉雕艺人有怎样的手艺,他就知足了,就算没有辱没“玉器梁”世世代代的声誉!他进一步设想,那成千上万的观看宝船的人,一定也有穆斯林[注],如果他们知道这宝船出自中国的穆斯林之手,一定感到无上的光彩!不,这办不到,宝船上没刻着他梁亦清的名字,谁也不会知道他!‎ 梁亦清感到一种莫名的遗憾。艺人毕竟是艺人,不能和著书立说的文人、挥毫作画的画家相比,不能在自己的心血化成的“活儿”上题款、盖章。但遗憾只在梁亦清的心头闪了那么一闪,也就自生自灭了。手艺人,想这些干什么?普天下三百六十行,千古留名的能有几人呢?那紫禁城里的宫殿,颐和园里的万寿山,天坛的圄丘台、祈年殿,卢沟桥的狮子,居庸关的云台,还有那万里长城,不都是木匠、石匠、泥瓦匠造的吗?‎ 坨子又转起来,梁亦清摒弃一切杂念,重新又投入到专心致志的创作中去,在三保太监郑和那饱经风霜的眉宇之间做画龙点晴的镂刻。郑和,这位杰出的中国穆斯林,在他手执罗盘、眼望麦加,指挥着宝船与风浪搏斗的时刻,一定是镇静沉着、胸怀坦荡的,人间的苦难,自身的荣辱,都置之脑后了,他大概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身后,会在全世界航海史、中国穆斯林功业史上占据光辉的一页,留下显赫的姓名吧?梁亦清怀着崇高的敬意,紧紧盯着郑和那穿透万里云天冲破万顷碧波的眼睛,惟恐自己睫毛的一闪、心脏的一跳都会影响雕刻的精确,有损于那双眼睛的神采……‎ 韩子奇一直守在旁边,目不转睛地领受师傅那精湛到极致的技艺,这是他至高的艺术享受和外人无缘分享的殊荣。突然之间,他感到师傅的神色有些不大对头。‎ 梁亦清双脚停止了踏动踏板,微微闭了闭疲倦的眼睛,笑笑说:“这活儿,越到画龙点睛的时候越费眼啦!”‎ 韩子奇默默地看看师傅的眼睛。那双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眶之中,上下眼睑重叠着刀刻一般的三四层纹路,眉毛和睫毛上被玉粉沾染,像冰雪中的树挂,像年代久远的古迹上的霉斑!‎ ‎“师傅,我来接着做,您歇会儿,瞅着我就成了。”‎ 梁亦清坚决地摇了摇头:“子奇,不是师傅信不过你,这三年,你的手艺已经学成了,比师傅我差不到哪儿去,这宝船其实就是咱爷儿俩做的,只不过我做得多点儿。眼下,这活儿到了画龙点睛的时候了,怕万一有个闪失,还是由我来做完了它吧!我这辈子琢了多少玉,最可心的也就是这个大件儿,这是我的压轴戏,唱完了这出戏,我梁亦清也就称得上一个琢玉高手了!往后,我就光支支哈儿,瞅着你也唱成个名角儿!”‎ 坨子又转动起来,梁亦清北时完全忘却了自我。‎ - 26 -‎ 突然,这一切都在剥那间停止了,梁亦清两手一松,身躯无力地倒了下去,压在由于惯性还在转动的坨子上……‎ ‎“师傅!师傅!”韩子奇呼喊着扑倒在地,扶起四肢松软的师傅……‎ 梁亦清在徒弟的怀抱中吃力地睁开了双眼。“宝船,宝船!”他气力微弱地呼叫着。‎ 宝船遭到了意外的灭顶之灾!三保太监郑和遥指远方的右臂被摔断了!这是《郑和航海图》中至关紧要的一笔,整座玉雕的核心部位,七下西洋的方向所指,一臂断裂,前功尽弃了!‎ ‎“啊!”梁亦清发出一声撕裂肺腑的惨叫,一口鲜血飞溅出来,染红了那雪白的宝船!生命在迅雷不及掩耳的一瞬中结束了,他倒在那残破的宝船上,滚热的鲜血把琢玉人和碎玉连成一体!‎ 月光下,静静的小院纷乱起来……‎ ‎(节选自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注]穆斯林: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伊斯兰”一词的派生名词。‎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端的环境描写为下文梁亦清雕刻玉船即将峻工渲染了温馨、静谧的氛围,与结尾月下小院的纷乱构成对比,首尾呼应,结构圆合。‎ B. 梁亦清与徒弟对话时的眼睛描写,与曹雪芹对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眼睛描写,虽同样是描写眼睛,但用意不同。‎ C. 玉雕作品将郑和塑造成镇静沉着、胸怀坦荡、不计荣辱的形象,一方面表现梁亦清对英雄的崇拜,另一方面也表现雕刻郑和形象难度极高。‎ D. 小说主要运用叙述语言,人物对话不多,但肃穆凝重,如“往后,我就光支支哈儿,瞅着你也唱成个名角儿!”就是师傅对徒弟的郑重承诺。‎ ‎5. 小说是如何具体塑造一代工匠梁亦清的?‎ ‎6. 小说以雕刻《郑和航海图》玉雕的宝船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①心理描写。描写他创作时的自豪、遗憾和坦然等心理活动,体现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郑和的崇拜。②语言描写。他与徒弟的对话,体现老艺人的艺术追求和人生理想。③动作描写。对梁亦清琢玉的动作描写,体现他的专注、敬业。④肖像描写。描写梁亦清的眼睛,体现他对艺术的执著和年老体衰,为艺术耗尽心血。⑤侧面描写。通过韩子奇的所见所闻,展现师傅的形象。 ‎ ‎6.‎ - 26 -‎ ‎ ①脉络分明(结构清晰)。全文以雕刻宝船为线索,以雕刻宝船,摔坏宝船为主要故事情节,情节集中紧凑。②展现人物形象。借助雕刻宝船这一中心事件,刻画了老一辈工匠技艺高超、品德高尚、献身艺术的形象。③揭示主题。小说正是通过雕刻宝船的主要事件,来赞扬中国民间艺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肃穆凝重,如‘往后,我就光支支哈儿,瞅着你也唱成个名角儿!’就是师傅对徒弟的郑重承诺”鉴赏错误,“肃穆凝重”“郑重承诺”分析不正确,结合选项所举的对话,应该是“口语化色彩浓厚”,如“光支支哈儿”“瞅着”等。‎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以及塑造形象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是如何具体塑造一代工匠梁亦清的”,然后回顾塑造形象的常见手法有哪些,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主要包括如下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正面描写包括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侧面包括他人或环境。‎ 先看正面描写,如三、四、五段写梁亦清雕刻宝船时,“他想象着,宝船出现在洋人亨特先生面前,将会是怎样的惊讶、赞叹!他还想象着,……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赞赏!……只要这宝船能够周游四海,让天下的人知道中国玉雕艺人有怎样的手艺,他就知足了”“不,这办不到,宝船上没刻着他梁亦清的名字,谁也不会知道他”“手艺人,想这些干什么”“郑和,这位杰出的中国穆斯林,在他手执罗盘、眼望麦加,指挥着宝船与风浪搏斗的时刻,一定是镇静沉着、胸怀坦荡的,人间的苦难,自身的荣辱,都置之脑后了,他大概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身后,会在全世界航海史、中国穆斯林功业史上占据光辉的一页,留下显赫的姓名吧”,这些都是梁亦清内心的活动,使用心理描写,展现出人物由自豪到遗憾再到坦然的心理变化。如七、九、十三段主要是写梁亦清与徒弟之间的对话,这是语言描写,展现出他的艺术追求和人生理想。如雕刻的过程中对梁亦清的动作描写,这些动作展现出他的专注和敬业。如文中还有对他的肖像描写,重点突出他的眼睛,“那双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眶之中,上下眼睑重叠着刀刻一般的三四层纹路,眉毛和睫毛上被玉粉沾染,像冰雪中的树挂,像年代久远的古迹上的霉斑”,体现他对艺术的执著和年老体衰,为艺术耗尽心血。‎ - 26 -‎ 再看侧面描写,文中除了写梁亦清,还写到他的徒弟韩子奇,通过韩子奇的眼睛来写梁亦清,这属于侧面描写。‎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以雕刻《郑和航海图》玉雕的宝船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然后分析雕刻《郑和航海图》玉雕的宝船这一事件与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主旨之间的关系。‎ 首先分析小说的情节,这篇小说的中心事件是雕刻《郑和航海图》玉雕宝船,从雕刻到船毁,全篇围绕“雕刻宝船”展开,由此可知,以雕刻《郑和航海图》玉雕的宝船为中心谋篇布局让文章的脉络分明,结构清晰。‎ 然后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的主人公是梁亦清,他是一位工匠,在雕刻宝船的过程中借助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展现出人物的高超技艺,高尚的品德以及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最后分析小说的主旨,这篇小说通过塑造梁亦清这一老一辈工匠的形象赞扬了民间艺人精益求精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是在雕刻宝船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何充。字次道,庐江灊人。充风韵淹雅,文义见称。初辟大将军王敦掾,转主簿。敦兄含时为庐江郡,贪污狼藉,敦尝于座中称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威称之。”充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傍人皆为之不安,充晏然自若。由是忤敦。左迁东海王文学,寻属敦败,累迁中书侍郎。‎ 成帝即位,迁给事黄门侍郎。出为东阳太守,在郡甚有德政,荐征士虞喜,拔郡人谢奉、魏顗等以为佐吏。王导、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由是加吏部尚书,进号冠军将军,又领会稽王师。及导薨,转护军将军。寻迁尚书令,加左将军。充以内外统任,宜相纠正,若使事综一人,于课对为嫌。乃上疏固让。许之。‎ 庾冰兄弟以舅氏辅王室,虑易世之后,戚属转疏,谋立康帝①,即帝母弟也。每说帝以国有强敌,宜须长君,帝从之。充建议曰:“父子相传,先王旧典,忽妄改易,惧非长计。故武王不授圣弟,即其义也。昔汉景亦欲传祚梁王。朝臣成以为亏乱典制。据而弗听。今琅邪践阼,如孺子何!社稷宗庙 - 26 -‎ ‎,将其危乎!”冰等不从。既而康帝立,帝临轩,冰、充侍坐。帝曰:“朕嗣鸿业,二君之力也。充对曰:“陛下龙飞,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议。不睹升平之世。”帝有惭色。‎ 俄而帝疾笃,冰、翼意在简文帝,而充建议立皇太子,奏可。及帝崩,充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穆帝,冰、翼甚恨之。献后临朝。诏曰:“骠骑任重,可以甲杖百人入殿。”复加侍中,羽林骑十人。‎ 充居宰相,虽无澄正改革之能,而强力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凡堑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些重之。然所昵庸杂,信任不得其人,而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数,糜费巨亿而不吝也。亲友至于贫乏,无所施遣,以此获讥于世。永和二年卒,时年五十五,赠司空,谥曰文穆。‎ ‎(节选自《晋书•何充传》)‎ 注:①时为琅邪王。‎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 B. 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 C. 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 D. 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掾,即“掾史”,原为佐助的意思,后成为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根据分管事务的不同,可分为户曹掾史、水曹掾史、比曹掾史、仓曹掾史等。‎ B. 征士,指的是不就朝廷征辟的士人。可见,魏晋以后,选择人才方面虽有九品官人法,但自汉代起存在的征辟制也没有完全被废除。‎ C. 宗庙,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宗庙制度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D.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古代等级森严,天子之死谓“崩”或“驾崩”,诸侯、皇室成员等之死谓“薨”,士之死谓“不禄”,庶人之死谓“卒”。‎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6 -‎ A. 何充风韵宽宏儒雅,凭借文章道义著称,为人正直,因王敦之兄王含之事开罪于王敦,又因拥立皇帝之事得罪了康帝,故屡遭贬谪。‎ B. 何充认为一些重要职位应分人统管,这样可以互相纠正错误,否则就会造成让事务专管于一人的局面,而且对此人的考核也难以公正。‎ C. 康帝病重期间,庾冰、庾翼想立简文帝。然而何充提出了立皇太子的建议,并在康帝驾崩后奉遗诏,立皇太子为帝,这便是晋穆帝。‎ D. 何充酷爱佛典,大修寺庙,供养的和尚以百计,浪费亿万而不吝惜。然而亲戚朋友贫困,他却没有任何施舍馈赠,世人对此颇有微词。‎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昔汉景亦欲传祚梁王,朝臣咸以为亏乱典制,据而弗听。今琅邪践阼,如孺子何!‎ ‎②以社稷为己任,凡所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 ‎【答案】7. D 8. D 9. A ‎ ‎10. ①从前汉景帝也打算传位给其弟梁王,百官都以为毁乱典章制度,不能接受。如今琅琊王继位,年幼的太子怎么办? ‎ ‎②把国家兴旺作为己任,凡是选任官职,都把功臣放在前面,不因为私人情义提拔内亲外戚,谈论的人因此敬重他。‎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在通读语句的前提下,要抓住四点:①名词或代词作主语时在其前停顿,作宾语时在其后停顿;②利用好动词谓语这一标志,文言文中主语、宾语省略的现象很普遍,谓语省略的现象很少,断句时可以抓住谓语动词,在其前找主语,在其后找宾语;③利用对称、对偶、排比等修辞断句;④利用特殊句式,如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后面必须停顿。‎ 本题句意“何充才识度量过人,严谨而公正,有万夫所归的声望,必能掌管朝政,为老臣之助手。老臣辞世之日,愿陛下接受何充为近侍,天下将会安定,社稷无忧了。”‎ ‎“何充器局方概”一句,主语是“器局”,谓语是“方概”,意思是:何充器量端正而有节操。句意完整,不宜断开,排除AC;‎ ‎“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句中“总录”“为”是谓语动词,意思是:一定能掌管朝政,做老臣的助手,“为”之前要断开,排除BC。‎ 故选D。‎ - 26 -‎ ‎【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天文地理、目录辞书、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古代纪时、音乐娱乐、学校设置等。‎ D项,“庶人之死谓‘卒’”错误,《礼记·曲理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故选D。‎ ‎【9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A项,“又因拥立皇帝之事得罪了康帝,故屡遭贬谪”错误,一是得罪康帝,于文无据;二是屡遭贬谪错,文中只有得罪了王敦,降职为东海王文学。‎ 故选A。‎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祚”,帝位;“咸”,都;“以为”,认为;“如孺子何”,年幼的太子怎么办。(2)中“以社稷为己任”,把国家兴旺作为己任;“以”,把;“树”,提拔;“重”敬重。‎ ‎【点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 参考译文: ‎ - 26 -‎ 何充,字次道,庐江郡。县人庐江府淆城县人。何充风韵深沉高雅,以文章德行著称。最初任大将军王敦的属官,转任主簿。王敦之兄王含当时为庐江太守,贪污腐败,行为不检,王敦曾于座中向众人称道:“家兄在郡为官,肯定清廉,庐江人士倍加称赞。”何充正色道:“我何充就是庐江人,所听到的与大将军所言不同。”王敦默然不语。旁人都替何充深感不安,何充泰然自若。由此得罪了王敦,降职为东海王文学。不久适值王敦叛乱失败,何充便升职为中书侍郎。‎ 成帝即位后,何充迁职为给事黄门侍郎。出任东陽太守,在郡为官,颇有德政,举荐不应朝廷征召之士虞喜,选拔郡里贤达谢奉、魏岂页等为郡府佐吏。王导、庾亮一起向成帝进言说:“何充才识度量过人,严谨而公正,有万夫所归的声望,必能掌管朝政,为老臣之助手。老臣辞世之日,愿陛下接受何充为近侍,天下将会安定,社稷无忧了。”由此何充升为吏部尚书,晋封冠军将军,又兼任会稽王师。王导逝世后,何充转任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参与总领尚书事。诏令何充、庾冰入宫可各带披甲执杖的卫士五十人至停车门。不久何充升迁为尚书令,封左将军。何充认为内外要职分人统领,可以互相纠正对方缺点,如果让事情专管于一人,那么对此人的考核就难以公正,于是上疏坚决辞让尚书令等职务。朝廷许可。 ‎ 庾冰兄弟以国舅身份辅佐朝廷,权势等同天子,担心新帝即位之后,自己与皇帝的关系疏远,将遭到外臣攻击,因而策划拥立康帝,就是成帝的胞弟。常劝说成帝,说国家面临强敌威胁,必须立年长成熟的君主,成帝听从其主张。何充建议说:“父子传位,是先王既定的法典,忽然妄加改变,恐怕不是利国的良策。所以武王不传位给有圣德的弟弟,是遵循大义。从前汉景帝也打算传位给其弟梁王,百官都以为毁乱典章制度,不能接受。如今琅王牙王继位,年幼的太子怎么办!国家社稷,灾祸将至!”庾冰等不听。不久康帝继位,康帝来到殿前,庾冰、何充两边侍坐。康帝说:“朕继皇位,是二位爱聊之力。”何充说:“陛下即位,是庾冰一人之力。若依愚臣的主张,陛下就不能君临天下了。”康帝面有愧色。 ‎ 不久康帝病重,庾冰、庾翼意在立简文帝,而何充建议立皇太子,被康帝采纳。及至康帝驾崩,何充奉遗诏,立太子为帝,这便是晋穆帝,庾冰、庾翼十分怨恨何充。献后临朝听政,下诏曰:“骠骑将军何充责任重大,允许带甲杖卫士百人入殿。”又任命何充为中书监、录尚书事。何充自陈说既然已总领尚书省,就不宜再做中书监,朝廷答应了他的要求。又加封何充为侍中,赐羽林军骑士十人。 ‎ 何充身居宰相,虽无修正改革之能,但刚强果敢,才识度量过人,执掌国政,正气凛然,以国家兴旺为己任,凡是选任官职,无不以功臣为先,不为私人树立亲戚党朋,人们因此敬重他。然而他所亲近的多有平庸乱杂之人,信任也不得其人,而且酷爱佛教,大修寺庙,供养的和尚以百计,浪费亿万而不吝惜。亲戚朋友贫困短缺,他却没有任何施舍馈赠,由此遭受世人的讥议。 ‎ 何充于永和二年(346)去世,终年五十五岁。朝廷封赠为司空,谥号为文穆。‎ - 26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自贻 杜牧 杜陵萧次君,迁少去官频。‎ 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 饰心无彩缋,到骨是风尘。‎ 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注]①萧次君:《汉书》记载,萧育,字次君,为人刚直严猛,做官常被免职,很少升迁。②彩缋:彩色的绘画。‎ ‎1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的题目是“自贻”——自己写诗赠送给自己。诗人需要写诗来自我宽慰、排解,全诗透露出凄苦的味道。‎ B. 本诗开端即以刚直而屡遭贬斥的萧次君自比,借其“迁少去官频”的遭遇,抒发对自己命运的感喟。‎ C. “寂寞怜吾道”意为“怜吾道寂寞”,诗人坚守自己的信念,却难被世道认同而感“寂寞”,自生哀怜。‎ D. 诗人遗憾自己没有以“彩缋”般的锦绣前程作为内心追求,以致为官四方,充斥身心的只有世俗的扰攘。‎ ‎12. 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包含着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答案】11. D 12. ①对自己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愤懑;首联引用萧次君的典故,表明自己仕途与他一样坎坷,升迁次数少,离职却非常频繁,内心深感不平;②对自己坚守正道,却不被重用的悲叹;颔联写自己像古代圣贤一样,坚守自己的“道”,却无法实现人生价值,内心感到悲伤;③对自己人生志向的执着坚守;颈联写自己虽到老仍遭受奔波劳碌之苦,但还是不愿矫饰自己的内心,违心改变志向;④对自己无法掌控命运的痛苦和无奈;尾联用比喻的手法,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布匹一般,任人裁剪,不由自己,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之情。‎ ‎【解析】‎ ‎【11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诗人遗憾自己没有以……”错误,“遗憾”理解错误,应是诗人“不愿”矫饰自己的内心,违心改变志向。‎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者表达情感的理解分析;结合诗句中的意象,从意象到意境全面把握诗歌的情感,同时注意抒情主人公的活动及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这是一首写给自己的诗。贻,致送、赠送。“自贻”则是“赠给自己”。诗中写出自己的秉性和遭际,发抒了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握的郁闷。结合注释二可知,首联“杜陵萧次君,迁少去官频”,是借萧次君的典故来暗喻自己,抒发自己“迁少去官频”的不满;颔联“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写“吾道”“似古人”,是为了表达自己坚守正道,然而“寂寞”二字可见同道甚少,无法实现人生价值;颈联“饰心无彩缋,到骨是风尘”,写“饰心无彩缋”,是指自己坚持本心,不用花言巧语等来伪装自己,尽管最终“风尘”仆仆,奔波劳累,却仍旧不愿改变志向;尾联“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这两句又用比喻描写自身:我这洁白之身就如一匹素绸或素布啊,把它剪裁成什么样子只凭刀尺而不由我自己呀!自嫌,说自己不以“匹素”自负,乃谦词。用比喻表达自己命运不能自主的痛苦无奈。诗人借与自己类似遭遇的古人点出自己的刚直;又用“寂寞”的典故写出自己的守道;再用“无彩饰心”说出自己的坦诚……就是由于这诸方面因素构成的性格,才使他“迁少去官频”、“到骨是风尘”、“刀尺不由身”。诗人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写得这样冷静、平和,最后那个比喻用得那样贴切、新颖,就足以证明他透彻地认清了人生的这一规律,从而达到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哲理境界。‎ ‎【点睛】诗歌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三)名篇名句默写(3个小题,共5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26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_________”。‎ ‎(3)《将进酒》中表达作者的豪迈与自信,被后世仕途失意者用作自慰之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 天生我材必有用 (5). 千金散尽还复来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誉”“沮”“材”“散”的书写。‎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33分)‎ ‎14. 下列加点的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盘盘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 邯郸为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D. 多于在庾之粟粒 其势弱于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D项相同,于:介词,比。A项,焉:语气助词。/焉:兼语,于此。B项,为:动词,成为。/为:动词,治理。C项,之:结构助词,。/之:代词,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赵尝五战于秦 B. 惟兄嫂是依 C. 农人告予以春及 D.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答案】B - 26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由于古今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古代汉语中存在与现代汉语整体不同或有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就是所谓的文言特殊句式。它包括被动句、省略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要解答此类型的题,要在积累的基础之上,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找出句子与现代汉语句子的差别所在。‎ A项,句意为:赵国曾经和秦国五次交战。状语后置。‎ B项,句意为:只依靠兄嫂。宾语前置。‎ C项,句意为:农人把春天到来的消息告诉了我。状语后置。‎ D项,句意为: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状语后置。‎ 故选B。‎ ‎【点睛】文言句式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作“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作“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作“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作“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1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图久远者,莫如西归③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⑤而木之性日以离矣⑥素善留侯张良⑦眄庭柯以怡颜⑧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A. 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B. ①⑥⑧/②④⑤/③⑦‎ C. ①⑥⑧/②⑤/③⑦/④ D. 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后面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 ‎①项,句意为: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完,保全,形容词做动词。‎ ‎②项,句意为:作长期打算,不如回到西边的故乡。西,向西,名作状。‎ ‎③项,句意为: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夭,使……夭,使动用法。‎ ‎④项,句意为:你纯洁聪明应当继承家业。业,继承……的事业,名词活用为动词。‎ ‎⑤项,句意为:然而树木的本性就一天天的偏离了。日,一天天的,名词作状语。‎ - 26 -‎ ‎⑥项,句意为: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善,与……交好,形容词做动词。‎ ‎⑦项,句意为: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神色。怡,使……现出愉快,使动用法。‎ ‎⑧项,句意为: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远,远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故选C。‎ ‎【点睛】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主要有:‎ ‎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做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 ‎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 ‎3、形容词用做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 ‎4、数词的使动用法。‎ ‎17.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而后乃今培风 B. 此小大之辩也 C.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D. 字而幼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 A项,句意为:然后才能乘风。无通假字。‎ B项,句意为:这是大和小的分别。“辩”通“辨”,区别。‎ C项,句意为:派建中从远处赶来,备办时鲜食品为祭品。,“羞”通“馐”,美味的食品。‎ D项,句意为:养育好你们的小孩。“而”通“尔”,你们的。‎ 故选A。‎ ‎【点睛】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 ‎18.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可怜光彩生门户 B. 思厥先祖父 C.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D.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答案】C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古今异义词做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义不同,学习过程注意识记,解题注意调动知识积累、结合句意辨识。‎ A项,句意为:杨家门楣光耀令人羡慕。可怜:古义,可爱、可羡;今义,令人怜悯,哀悯。‎ B项,句意为:想到他们去世祖辈父辈。祖父: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亲,亦称爷爷 C项,句意为:燕国和赵国的国君,开始有远大的谋略。远略:古今同义,深远的谋略。‎ D项,句意为:却跟从古代六国破败灭亡的旧事。故事:古义,先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故选C。‎ ‎【点睛】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古今异义常见的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等。词义扩大就是某些词原来应用的范围比较窄,原有意义比较狭窄,后来它应用的范围变得宽泛了,意义也有所发展了。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词义转移就是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新词产生后,旧词就不存在了。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词义强化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感情色彩变化指有些词,古今意义的不同,不仅表现在范围的变化,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有差别。或者是褒贬意义的不同,或者是词义轻重的不同。‎ ‎19.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辞赋。 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五言七言为主,可以错落参差。一般都比较讲究文采,内容以抒情为主。‎ B. 古人纪年中,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依次两两相配来纪年。“乙已岁十一月”中的“乙已”采用的就是干支纪年法。‎ C. 古人纪月日,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如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中的“仲秋”即指八月。‎ D. 汉代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了三条小路,只与隐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此外,代表隐士住处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答案】A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A项,“句子以五言七言为主”错误,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 ‎ 故选A。‎ ‎【点睛】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自微信开启“三天朋友圈可见”功能后,有朋友用实际行动支持着这一功能——把自己三天之前的生活动态隐藏起来,只向外界展示最近三天的内容。 ‎ 社会学里有“自我呈现”的理论:人们在社交网络里希望展现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不同。换个角度(   )去想:我有自己的隐私,不想透露给别人太多个人信息。 ‎ 换言之,“展示”本身很复杂,不同人会选择不同维度的呈现方式:有人(   ),喜欢炫示自己,或者的确有一些值得炫示的资本,或财富或才华,或者是高颜值和曼妙的身材,哪怕是在网上插科打诨的能力,都会被一些人当成展现自身魅力的渠道,而朋友圈自然就是最好的展示窗口。 ‎ 但对更多人来说,______,或出于现实的考虑,或与低调的性格有关,他们不愿意让外人看到自己生活更真实和全面的信息。他们会认为朋友圈是真的“朋友圈”,只有真正的朋友才能分享自己生活里的苦乐悲欣,其他人只是“外人”。他们设置“三天可见”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合情合理, (    )。 ‎ 近年社交网络已经纳入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对社交网络更为熟悉乃至依赖,平台也表现出“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因此,“三天朋友圈可见”的本质是在网络和现实生活趋于合流的前提下进行自我保护的方式。毕竟,几乎没人希望自己成为橱窗里展示的“模特”,成为并未深交的“朋友”(        )的对象。‎ ‎20.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身临其境 意气飞扬 毋庸置疑 津津乐道 B. 身临其境 志得意满 毋庸置疑 评头论足 C. 设身处地 意气飞扬 无可厚非 评头论足 D. 设身处地 志得意满 无可厚非 津津乐道 ‎21. 下列在文中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6 -‎ A 生活本身并无太多值得炫示之处 B. 生活本来就是精彩纷呈、令人心动的 C. 生活原本就没有值得炫示的东西 D. 生活本身就充满着神秘色彩,引诱人一窥究竟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近年社交网络已经纳入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对社交网络更为熟悉乃至依赖,平台也呈现“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 B. 近年社交网络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社交网络尤其对年轻人更为熟悉乃至依赖,平台也呈现“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 C. 近年社交网络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社交网络尤其对年轻人更为熟悉乃至依赖,平台也表现出“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 D. 近年社交网络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对社交网络更为熟悉乃至依赖,平台也呈现“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 ‎【答案】20. C 21. A 22. D ‎【解析】‎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段,把握语境含意,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①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设身处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根据语境中“换个角度”的提示,可知应用“设身处地”。②意气飞扬: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志得意满:志向实现,心满意足。由语境中“喜欢炫示自己”等提示,可判定应选“意气飞扬”。③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毋庸置疑:不必怀疑,根本没有怀疑的余地。由语境中“合情合理”“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可判定,应选“无可厚非”。④评头论足:泛指对人或事物随便议论,百般挑剔。津津乐道:形容对某事兴趣浓厚,乐于谈论。由语境中“几乎没人希望自己成为橱窗里展示的‘模特’”可判断,应为“评头论足”。故选C。‎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B - 26 -‎ 项,与语境中“或出于现实的考虑,或与低调的性格有关,他们不愿意让外人看到自己生活更真实和全面的信息”“只有真正的朋友才能分享自己生活里的苦乐悲欣”不相符。C项,与语境中“只有真正的朋友才能分享自己生活里的苦乐悲欣”自相矛盾,并且与其过于绝对化,说明尚有能够“分享”之处。D项,由“但”可知,括号内容与前文形成转折关系,与“朋友圈”分享“三天可见”的具体语境不相符合。故选A。‎ ‎【2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判定选项中句子的成分,看有无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然后关注上下文,确定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否与上下文保持一致,从而选出最佳选项。A项,“纳入”“生活”搭配不当。B项,“社交网络”与“年轻人”主客颠倒。C项,“社交网络”与“年轻人”主客颠倒;“表现出”“局面”搭配不当。故选D。‎ ‎23.下面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的片段。请筛选其中的信息,仿照已给示例,概括2019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上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2019年全国1卷作文试题“热爱劳动, 从我做起”要求考生“西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 II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规定了5个具体写作任务,要求考生任选其一,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特定的身份、特定的文体展开想象与思考,完成写作: III卷作文试题“画里话外,师生情长”直接取材于每个考生都深有感触的场景,引导 考生感受师生情谊、体验情感温度、思考教育主题。这些写作任务紧扣“立德树人”这一命题根本,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引导考生在创设的特定生活情境中展现其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回应写作要求。‎ 如:聚焦学科素养① ② ③‎ ‎【答案】①规定写作任务 ②紧扣立德树人 ③创设生活情境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基本能力。这种题一般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详细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完成这种工作,答题者需首先提取相关信息,然后重新组合成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本题语段关键句子有“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特定的身份、特定的文体展开想象与思考,完成写作”“这些写作任务紧扣“立德树人”这一命题”“引导考生在创设的特定生活情境中展现其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此进行整合压缩作答,意思对即可。‎ ‎【点睛】提炼要点“三关注” ‎ - 26 -‎ ‎“提炼要点”即提炼出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内容。这类题型的压缩题目,能更好的考查概括、筛选、提炼的能力。 ‎ ‎(1)关注话题 ‎ 任何语段,总是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体现话题的句子或词语往往是要点之一。 ‎ ‎(2)关注中心句或关键句 ‎ 语段中的有些句子起到关键的作用,或提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或总领全篇。抓住这些句子,就能理出关键信息的方向,顺蔓摸瓜,就能找出相应的要点。至于那些为了说明某些必要信息,不得不加上的一些说明性、修饰性的内容,则应予以删除,以便凸显出主要信息。 ‎ ‎(3)关注同类信息或高频词语 ‎ 有些语段,其中较多相同词语或内容相近的语句,我们要将其逐一合并,提炼要点就方便多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重要内容会在语段中反复强调,或多方论述,或全面介绍,关键词语亦必然会反复出现。‎ 四、写作(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一篇关于“华为年薪百万聘用8名博士”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这8位2019年应届毕业的顶尖博士生,最高年薪201万,最低年薪89.6万。其中有两位出身寒门,一位来自乡村。这引得网友们纷纷留言。有人感叹说:“知识就是力量,值!"也有人说:“华为牛,正是因为它拥有了一群实力超群的牛人。”也有人说:“没伞的孩子啊,你当努力奔跑,真正的实力是你拼命的努力!”也有人质疑说:“博士能拿高薪,普通人就不能拿高薪吗?”‎ 这些留言,也许会引发你对“真正的实力”进行深入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你的思考写成一篇文章,分享给网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实力与凭借 ‎“华为年薪百万聘用8名博士”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引发我们思考,这些顶尖博士生拿高薪,凭的是实力!什么成就了实力?凭借的是出类拔萃的学习、凭靠的是真正的知识!他们顶尖博士的身份就是明证!华为凭什么有很牛的实力?靠的是一群实力超群的牛人!‎ 故实力需要凭借努力,获得学识、成为人才等,而这些凭借可以增强实力!‎ 在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高新,而严峻的现实却阻断了人们想要朝前飞跃的梦想。面对优胜劣汰的社会,如何让自己成为成功者?实力和凭借!‎ - 26 -‎ 实现成功需要有所凭借,比如扎实的功底、比如良好的学识。‎ 话剧《父亲》是瑞典戏剧大师斯特林堡的名作,中国版由赵立新执导,金星在当中饰演一位与丈夫“较量”20年,最后为争夺女儿抚养权不择手段的妻子……面对世人的质疑,金星自信表示:“我敢跟任何女演员叫板。从舞台魅力、气场、肢体语言、票房号召力、流量、社会话题性等方面,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比我好的,而且中国女演员有几个比我外语好的,我会五门外语,所以我为什么敢在大家面前侃侃而谈,因为我有实力储备”。你看,凭借她扎实的功底、良好的艺术素养,相当好的语言能力等,金星成就了自我实力!‎ 实现成功需要有实力作证。‎ 三国蜀相诸葛亮初出茅庐时,连刘备军中都有许多怀疑他的人,在曹操、孙权等人看来更是一个“山野莽夫”,甚至有人嘲笑刘备不会用人。而历史作证,诸葛亮后来的火烧新野、智取益州、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取荆州等计,以及蜀治安定后七擒孟或、六出岐山,乃至他死后军队全部安全撤退都使得他的成功成为历史长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实现成功需要有实力与凭借相得益彰。‎ 上一届奥运会中,我国男子射击队中一员小将的成功就是这一点最好的证明。他在前几次射击中总比排位第一的选手少一环,积累下来到最后一次射击,总的总分排名第二,但几分的差距似乎使得他与金牌无缘了。当所有人都在准备安慰他下次还有机会时,奇迹发生了,那位“准冠军”在最后一次射击中脱靶,当即“准冠军”丢下汽步枪抱头痛苦(痛哭)起来。而我国的这位小选手以强劲的实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最终获得金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所以实力与凭借,二者是缺一不可的。空有实力而无所凭借,只能成为“光杆司令”,而只靠外物而没有真才实学,只是个“绣花枕头”,都无法成就大业。只有二者兼备,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并“得道多助”,成功才能在奋斗的路途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本作文是时评类材料作文,属任务驱动型。解答此题,考生要先通读材料,用关键词句法、以果溯因法、情感倾向法等把握材料中心内容和出题人的观点态度,确定出恰当的立意后才能更好地作文。‎ - 26 -‎ 本材料要求“真正的实力”。联系“华为年薪百万聘用8名博士”的文章,这8位2019年顶尖博士生为什么能拿高薪?肯定是因为实力强,是否出身寒门不重要,只要自己足够努力,有扎实的知识,有超群的实力。华为什么是牛?因为唱的员工都有超群的实力,所以成就了企业的实力。普通人能不能拿高薪?可以啊,只要足够努力,铸造出自己非凡的实力。考生思考“真正的实力”,可以思考是什么实力?软实力还是硬实力?可以思考谁的实力,是个人的?企业的?学校的?国家的?还可以思考用什么方式铸造实力,高远的理想?长期的积累?艰苦的奋斗?创新与超越?考生思考好以上问题便容易立意。‎ 立意:‎ 拥有实力才能拥有世界;‎ 今天的努力,明天的实力;‎ 实力是追逐梦想的翅膀;‎ 铸造实力,实现价值;‎ ‎……‎ 素材:‎ ‎1. 靠实力,不要靠派系。派系不是永远的,实力才是你一生最好的依靠。‎ ‎2. 台上的光鲜,需要台下几十年的努力,谁也不可能随便就成功的,李小龙的自负,傲骨,是中国人的最好体现,敢于抗争,敢于打拼,坚持自己的路,脱离束缚于自身的枷锁,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为自己,也为国人,争得一口气,赢得尊重。这靠实力,实力靠千百日的拼搏,血与汗的洗礼,才能成就铁骨铮铮的真英雄。‎ ‎3. 读书,也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厚的储蓄。这储蓄,是发现未来的钥匙,是追求真理的阶梯,是超越前贤的基础,是参与竞争的实力。‎ ‎4.比尔·盖茨在大三时离开环境优越的哈佛,和自己的好友一起创办了微软,在当时无人涉及的领域中打出了一片天空,世人只看到了比尔的成功,却往往忽视了支持他成功的条件——实力: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大三时编出一种计算机语言,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一种专业中拥有自己的领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中处于领导者地位。这就是他的实力!‎ 结构:‎ 本作文要求围绕“真正的实力”,考生要选择自己有所感悟的角度准确立意。如果写“拥真实力,获真成功”这个立意,考生开篇要简析材料,引出观点。然后以“拥有真正的实力,需要努力的态度”“ 拥有真正的实力,需要坚定地意志”“ 拥有真正的实力,需要拼搏的精神”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可以用贾玲、中国女排、马云、斯坦门茨在电击上划一根线收费1万美元等事例来论述,然后联系现实思考贸易战中的中国,特别是华为和中兴两家企业的对比。最后再次呼吁要铸就真实力,方能获得真成功!‎ - 26 -‎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①一个响亮的标题;②正文第一段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③分点分层阐述理由,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展示思维的深度广度;④进一步深入阐述可行的解决方法,可“横向拓展”“纵向挖掘”,简易反驳或委婉劝说,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⑤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余味无穷。‎ ‎ ‎ - 26 -‎ ‎ ‎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