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87 KB
  • 2021-06-08 发布

云南省大姚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模考题(二) Word版含答案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云南省大姚一中2020——2021年高三十月语文模考题(二)‎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歌史上,盛唐诗歌何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究其原因,关键之处便在于殷潘所说的“声律风骨兼备”。何谓“风骨”? “风骨”既含有道德修养、人格气质方面的内涵,亦成为诗歌辞章的一种审美标准,被盛唐诗人所崇尚与延续。在历史的变迁衍化中,“风骨”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凝结为一种延续下来的“传统”,构成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和主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与发扬“中国风骨”应有之义,这也是新时代语境下每位诗人需要思考的新课题。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界充斥着大量低俗、恶俗、粗俗、媚俗之作,扰乱了诗坛的审美秩序与标准。因此,新诗应该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继承与发扬风骨的关键在于诗人要有风骨,具体而言则是指诗人应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古语云:“诗者,天地之心。”当下很多诗人都沉溺于写“小我”的日常琐碎、鸡毛蒜皮,缺少大情怀大境界,更有甚者为出版、发表、出名或赚取眼球、点击量、关注度,批量生产媚俗之作,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作为诗人的使命感与责任心。诗人本应怀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应有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正气,应有杜甫虽居茅屋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然而当下许多诗人都缺少这种“风骨”。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华诗瑰”的艾青一生心系大堰河那样的劳苦大众,曾发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感叹,写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忧国忧民的诗作,正是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体现,是中国风骨在现代诗人身上的延续。‎ 诗歌在内涵上需要建构中国风骨。凤骨首先属于道德范畴,如古代“风”所蕴含的教化之义,是对诗歌所拥有的诗教功能的肯定。曾卓《悬崖边的树》一诗中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食指《相信未来》一诗中蕴含的坚定信念,吉狄马加《我,雪豹……》中对人类生态、人与自然关系的此虑,李少君的诗句“我会日复一日自我修炼”中那种慎独自省,都具有深刻的教化和启迪作用,是现代风骨的典型特征。新时代的新诗需要延续中国风骨的血脉,创作出充满正气、崇高,具有神圣内涵的佳作,建构新时代的诗歌风 骨。‎ 新诗在语言文辞方而亦需要有“风骨”。“风骨”不仅属于内容层面的诉求,更是审美范畴的艺术标准。自从一些诗人提出“拒绝隐喻”“诗到语言为止”等口号,一些诗人便不再讲究文辞、技巧,虽然形式上采取了新诗的分行形式,却不过是将一句话分行排列,如梨花体的“一只蚂蚁又一只蚂蚁”、乌青体的“白云真白啊真白”等,用词直白随意,失去了汉语诗歌的美感,风骨显然早已荡然无存。诗的语言如跳舞,是要讲究舞姿与步法的,新诗语言依然需要以跳跃性、非逻辑性、写意性、含蓄、凝练、雅致等作为诗歌语言的特质,需要在不断的锤炼、锻造和打磨中形成。唯其如此,新诗才不会被质疑为“口水诗”“废话诗”,才能重新建构诗歌的语言风骨,传达出内在的精神风骨和新时代气韵。‎ 总之,新时代诗歌需要重塑李白所说的“蓬莱文章建安骨”,需要继承与发扬古典诗歌传统与中华传统精神延续下来的“中国风骨”,从而向新的诗歌高峰挺进。‎ ‎(编摘自罗小凤《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盛唐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关键在于诗人们对“风骨”的内涵与审美标准的崇尚与延续。‎ B. 现代诗歌中那些低俗、恶俗、粗俗、媚俗之作显然缺乏“风骨”,不能滋养民众,也不能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诗歌气韵。‎ C. 诗人缺失使命感与责任心,便很难拥有大情怀大境界,甚至会为了利益或博取公众的关注而批量生产媚俗之作。‎ D. 当下许多诗人缺少不慕荣利、清正刚直的正气,缺少心怀天下、关忧民生的襟怀,而艾青一生心系劳苦大众,是有风骨的诗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由唐代诗歌鼎盛的原因引人,针对新时代诗歌创作中存在的低俗、恶俗、粗俗、媚俗现象,提出了新诗需重建风骨的论点。‎ B. 文章从诗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诗歌的内涵、诗歌的语言文辞三个层面论述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国风骨,论证结构清晰。‎ C. 文章以梨花体、乌青体的具体诗句为例,批判了部分新诗用词的直白随意,旨在论证新诗创作须讲究语言形式的观点。‎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综合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因果论证、正反对比 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曾卓、食指、吉狄马加和李少君的诗作都具有深刻的教化和启迪作用,彰显了现代风骨的典型特征。‎ B. 新时代的新诗创作,只有充满正能量,具有神圣的内涵,才能延续中国风骨的血脉,建构新时代的诗歌风骨。‎ C. “风骨”是审美的艺术标准,语言平易的新诗风骨早已荡然无存,我们需要在审美层面对诗歌的语言风骨进行建构。‎ D. 反躬自省,重塑风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才能让新时代诗歌向新的诗歌高峰挺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教育信息化分为技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三个阶段。技术化是让显示达到极致,以AR技术为标志;智能化是让算法达到极致,以情感计算为标志;智慧化是让理解达到极致,以人机交互为标志。我国教育信息化道路,自1978年广播电视大学探索开始,经过40年的建设,基本完成了技术化,目前已进入教育信息化的中级阶段——智能教育阶段。‎ 智能教育AIEF(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依据教育大数据,精准计算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科倾向、思维类型、情感偏好、能力潜质AI,结合习得规律和教育规律EF,合理配置教育教学内容Fusion,科学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智能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近期目标是减负担、激活力、强能力,就是减轻教师简单重复性劳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水平,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生存能力。远期目标是科学实施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开辟依据教育大数据TruthID选拔学生升学的新途径。‎ ‎(摘编自周建设《语言智能,在未来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光明日报》2019年3月2日)材料二:‎ 人工智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将深刻而全面地改变人类社会。语言 和文字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至关重要的标志,它一方面促进了人类的协同合作,另一方面帮助人类完成了世代之间的文化传承。语言智能的目标是实现自然语言与机器语言的连续交互,是人工智能的高级阶段,在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横空出世,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同时,对人工智能的过度宣传也引起了社会大众的一些恐慌,担心自己的职位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随着业界对人工智能的理性反思,又有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的泡沫终将破灭,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遥遥无期。对此,我们的看法是:语言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还有很多难题没有突破,距离完全取代人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同时语言智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未来的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挺、丁效《语言智能的目标:实现自然语言与机器语言的连续交互》,《光明日报》2019年3月16日)‎ 材料三:‎ ‎“智能+教育”浪潮已在高校悄然生根,高等外语教育呼唤新技术、人工智能加持下的智慧教学环境、全新教学模式和综合智能评估,这就离不开大数据支持。覆盖750余所院校,拥有200余万师生用户,收集学习数据超过1200万小时,积累10亿条数据的“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简称“U校园”)为这一构想提供了坚实基底。那么,这些教学数据背后有什么规律?又将如何助力高等外语教育踏入更深的智慧领域?‎ 外研在线Unipus首席内容官徐一洁女士解析了U校园大数据价值,并描绘了“数字力量”赋能下的外语教学新图景。她首先介绍了公司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团队依据U校园大数据进行的学习分析项目——基于学习建模发展的人工智能,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能从三个方面帮助院校进行学情监测和教学干预,提升教学精准度和个性化。‎ ‎(摘编自《Unipus人工智能再升级:赋能教育因材施教》,《中国教育报》2019年3月2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信息化有三个阶段,从1978年开办广播电视大学开始,经过40年的不断建设,现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已基本完成了技术化,走入智能化阶段。‎ B.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掌握学生基本情况,依靠教育规律,科学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C.阿尔法围棋(AlphaGo)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使各国政府、相关企业乃至社 会大众对之高度关注,因为还有很多难题没有突破,短时间还不会取代人工,所以大可不必为之恐慌。‎ D.在高校里,“智能+教育”浪潮已悄然来临,高等外语教育方面,U校园大数据能在几个方面帮助进行学情监测和教学干预,提升了教学的精准度和个性化。‎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智能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可以对教育对象的知识基础、学科倾向、思维类型、情感偏好等能力潜质做精准计算。‎ B.人工智能最关键要在语言智能上突破,语言文字是人类区分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只有实现自然语言与机器语言的交互,才能实现人工智能。‎ C.人工智能的过度宣传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也有人认为它遥遥无期,确实人工智能还有很多路要走,但语言智能化的发展是前景可期的。‎ D.U校园是在高等教育对新技术、人工智能加持的智慧教学环境、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综合智能评估的需求下建立起来的,对教育发展很有意义。‎ ‎6.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之下,智能教育应如何开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爱 的 牺 牲 欧•亨利 乔和德丽雅在一个画室里见了面,那儿有许多研究美术和音乐的人经常聚会。乔和德丽雅一见倾心,短期内就结了婚。夫妇租了一层公寓,那是一个寂静的地方,单调得像是钢琴键盘左端的A高半音。可是他们很幸福;因为他们有了各自的艺术,又有了对方。家庭只要幸福,房间小又何妨。乔在伟大的马杰斯脱那儿学画,德丽雅在罗森斯托克那儿学习钢琴。‎ 可是没多久,艺术动摇了,该付给马杰斯脱和罗森斯托克两位先生的学费也没着落了。‎ 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于是,德丽雅说,她得教授音乐,以免断炊。她在外面奔走了两三天,兜揽学生。一天晚上,她兴高采烈地回家来。‎ ‎“乔,亲爱的,”她快活地说,“我有一个学生啦。爱•皮•品克奈将军的小姐克蕾门蒂娜,住在第七十一街。她只有十八岁。我一星期教三次课;你想想看,乔!每课五 块钱。等我再找到两三个学生,我又可以到罗森斯托克先生那儿去学习了。”‎ ‎“德丽雅,”乔说,“我能让你忙着挣钱,我自己却在艺术的领域里追逐吗?决不能够!我想我可以卖卖报纸,搬石子铺马路,多少也挣一两块钱回来。”‎ 德丽雅走过来,勾住他的脖子。‎ ‎“乔,亲爱的,你真傻。你一定得坚持学习。我并不是放弃了音乐去干别的事情。我一面教授,一面也能学一些。我永远跟我的音乐在一起。何况我们一星期有十五块钱,可以过得像百万富翁那般快乐。你绝不要打算脱离马杰斯脱先生。”‎ ‎“好吧,”乔说,“可是我不愿意让你去教课,那不是艺术。你这样牺牲真了不起,真叫人佩服。”‎ ‎“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德丽雅说。‎ ‎“我在公园里画的那张素描,马杰斯脱说上面的天空很好。”乔说,“可以卖掉一张。”‎ ‎“我相信一定卖得掉的,”德丽雅亲切地说。“现在让我们先来感谢品克奈将军和这烤羊肉吧。”‎ 周末,愉快自豪可是疲惫不堪的德丽雅,得意扬扬地掏出三张五块钱的钞票,扔在那,“有时候,”她有些厌倦地说,“克蕾门蒂娜真叫我费劲。”接着,乔带着基督山伯爵的神气,掏出一张十元、一张五元、一张两元和一张一元的钞票——全是合法的纸币。把它们放在德丽雅挣来的钱旁边。“那幅方尖碑的水彩画卖给了一个从庇奥利亚来的人。”他郑重其事地宣布说,“他另外预定了一幅勒加黄那货运车站的油画,准备带回家去。我的画,加上你的音乐课!呵,我想艺术还是有前途的。”‎ ‎“你坚持下去,真使我高兴,”德丽雅热切地说,“你一定会成功的,亲爱的。”‎ 下一个星期六的晚上,乔先回家。他把他的十八块钱摊在客厅的桌子上,然后把手上许多似乎是黑色颜料的东西洗掉。‎ 半个钟头以后,德丽雅来了,她的右手用绷带包成一团,简直不像样了。‎ ‎“这是什么?”乔轻轻地握住那只手,扯扯绷带下面的几根白线,问道。‎ ‎“那是涂了油的软纱。”德丽雅说,“喔,乔,你又卖掉了一幅素描吗?”她看到了桌子上的钱。‎ ‎“可不是吗?”乔说,“只消问问那个从庇奥利亚来的人。你今天下午什么时候烫痛手的,德丽雅?”‎ ‎“大概是五点钟,”德丽雅可怜巴巴的说。“熨斗,我是说奶酪,大概在那个时候烧好。你真该看到品克奈将军,乔,他……”‎ ‎“先坐一会儿吧,德丽雅,”乔说,他把她拉到卧榻上,在她身边坐下,用胳臂围住了她的肩膀。‎ ‎“这两个星期来,你到底在干什么。德丽雅?”他问道。‎ 她带着充满了爱情和固执的眼色熬了一两分钟,终于垂下头,一边哭,一边说出实话来了。‎ ‎“我找不到学生,”她供认说,“我又不忍眼看你放弃你的课程,所以在第二十四街那家大洗衣作坊里找了一个烫衬衣的活儿。乔,你怎么会疑心我不在教克蕾门蒂娜的音乐课呢?”‎ ‎“到今晚为止,我始终没有起疑。”乔说,“本来今晚也不会起疑的,可是今天下午,我把机器间的油和废纱头送给楼上一个给熨斗烫了手的姑娘。两星期来,我就在那家洗衣作坊的炉子房烧火。”‎ 他们两个都笑了,乔开口说:“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可是德丽雅用手掩住了他的嘴。“别说下去啦,”她说,“只需要说‘当你爱的时候’。”(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讲叙了一对热爱艺术的年轻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因生活拮据,为成全对方的艺术追求而撒谎去做工,偶然的烫伤手腕的事故使真相大白,夫妻爱得更深的故事。‎ B.夫妻两人明明是艰辛挣钱,却都做出颇有成就的样子,德丽雅“得意扬扬”,乔“带着基督山伯爵的神气”,这表现出他们在苦涩的生活中怀有一种虚荣心。‎ C.小说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爱的牺牲”,乔佩服德丽雅为家庭的付出,一直没有让德丽雅发觉他在骗她,这说明他是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好男儿。‎ D.由于烫伤了手,在乔的追问下,德丽雅“终于垂下头,一边哭,一边说出实话来了”可见德丽雅在洗衣店里从事的工作非常辛苦,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委屈。‎ E.作者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讲述一个沉甸甸的故事,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风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达到“含泪的微笑”的效果。‎ ‎8.小说结尾采用了“欧•亨利笔法”,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 说明。(6分)‎ ‎9.小说在刻画德丽雅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汪世显字仲明,巩昌盐川人。仕金,屡立战功,官至镇远军节度使。金平,郡县望风款附,世显独城守,及皇子阔端驻兵城下,始率众降。皇子曰:“吾征四方,所至皆下,汝独固守,何也?”对曰:“臣不敢背主失节耳。”又问曰:“金亡已久,汝不降,果谁为耶?”对曰:“大军迭至,莫知适从,惟殿下仁武不杀,窃意必能保全阖城军民,是以降也。”皇子大悦,承制赐世显章服,官从其旧。‎ 即从南征,断嘉陵,捣大安。田杨诸蛮结阵迎敌世显以轻骑驰挠之宋曹将军潜兵相为掎角世显单骑突之杀数十人 黎明,大军四合,杀其主将,入武信,遂进逼资、普。乘胜定资州,略嘉定、峨眉。进次开州。时方泥潦,由间道攀缘以达。宋军次万州南岸,世显即水北造船以疑之。夜从上游鼓革舟袭破之,宋师大扰。追奔至夔峡,过巫山,与宋援军遇,斩首三千余级。明年,师还攻重庆,会大暑,乃罢归。觐太宗,赐金符,易其名曰中山,且历数其功。世显拜谢曰:“此皆圣明福德所致,臣何预焉!”‎ 辛丑,蜀帅陈隆之贻书请战,声言有众百万。皇子集诸将议之,咸谓隆之可生擒也。世显曰:“顾临敌何如,无庸夸辞为!”军薄成都,隆之战屡却,坚壁不出。其部曲田显约夜降,隆之觉之。世显曰:“事急矣!”亟梯城入救显,得与从者七十余人出。获隆之,斩之。世显复简精锐五百人,捣汉州。三日,大军薄其城,又三日,克之。‎ 癸卯春,皇子第功,承制拜便宜总帅,秦、巩等二十余州事皆听裁决,赐虎符、锦衣、玉带。世显先已遘疾,至是加剧,皇子遣医,络绎往疗,竟不起,年四十九。中统三年,论功追封陇西公,谥义武。延祐七年,加封陇右王。[来源:学.科.网Z.X.X.K]‎ ‎(选自《元史·汪世显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杨诸蛮结阵/迎敌世显/以轻骑驰挠之/宋曹将军潜兵相为掎角/世显单骑突之/杀数十人/‎ B.田/杨诸蛮结阵迎敌/世显以轻骑驰挠之/宋曹将军潜兵相为掎角/世显单骑/突之杀数十人/‎ C.田/杨诸蛮结阵迎敌/世显以轻骑/驰挠之/宋曹将军潜兵相为掎角/世显单骑突之/杀数十人/[来源:学科网ZXXK]‎ D.田/杨诸蛮结阵迎敌/世显以轻骑驰挠之/宋曹将军潜兵相为掎角/世显单骑突之/杀数十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殿下,是对诸王或皇太子等的尊称。阔端是当时元朝皇帝的儿子,故汪世显称其为“殿下”。‎ B.制,指皇帝的命令;“承制”指秉承皇帝旨意,也是古代官名。文中“承制”是官职名称。‎ C.辛丑为干支之一,在古代可用于纪年、月、日及时辰,此处用于纪年,其前一年是庚子年。‎ D.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汪世显恪守节操,能顺势而为。金朝灭亡后,他据城顽强自守;因慕元朝皇子阔端仁爱英勇而投降元朝。‎ B.汪世显作战勇猛,谦虚谨慎。他先后平定了资州、嘉定、峨嵋、重庆,立下赫赫战功,却不居功自傲。‎ C.汪世显见识不凡,处事果断。陈隆之的部下约降,被隆之发觉,汪世显立刻架梯入城救下田显,俘获隆之。‎ D.汪世显功勋卓著,备享恩宠。他为元统一立下大功,获得赐名、赐衣、赐虎符等恩宠,死后也极尽哀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方泥潦,由间道攀缘以达。宋军次万州南岸,世显即水北造船以疑之。‎ ‎(2)世显复简精锐五百人,捣汉州。三日,大军薄其城,又三日,克之。‎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木兰花   ‎ 欧阳修 ‎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①何处问?    ‎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 故攲②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 ‎   [注]①鱼沉: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沉,谓无人传言。②攲:倚、依。③烬:火烧剩余之物,此指灯花。 ‎ ‎14.下列对本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 B.“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 ‎ C.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 ‎ D.笔调细腻委婉,语言华丽,情感奔放;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 ‎15.作者说“万叶千声皆是恨”,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恨”的原因有哪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慨叹世人投机取巧,任意胡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为琵琶女出场设伏,也与下文“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两人因为“_____________”的相似遭遇产生了情感共鸣。‎ ‎(3)《游山西村》中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表现民风质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毛笔——“文房四宝”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文化的发展,毛笔被赋予很多。毛笔虽然是一种书写工具,但是它所衍生出来的毛笔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体现在了“用笔之道”上。“用笔之道”便是“做人之道”,‎ 简单来讲,就是外柔内刚。毛笔的毛很软,蘸上墨后则要写出力度,要,这就叫以柔克刚。毛笔的毛是个柔软的东西,写出来的字却很有风骨,这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学。把那么多柔软的毛 集中在一起,体现了君子的文化理念。每个人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是都朝着相同的目标努力前进,彼此尊重,形成合力。那么在我们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17.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毛笔——‘文房四宝’之一”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吱——前面一个紧急刹车,我自行车的前轱辘差点顶住了那辆车的尾灯。‎ C.一首优美而真挚的小诗可能长久地波动人们的心弦——只要人们的心中还存有诗意。‎ D.“娘娘!”——这种叫法,是我们地方上对年龄长于自己母亲的女人的昵称。‎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内涵 大笔如椽 同而不和 都 B.内含 入木三分 和而不同 虽然 C.内涵 入木三分 和而不同 都 D.内含 大笔如椽 同而不和 虽然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所以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能让它散,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B.所以在我们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C.那么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能让它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D.那么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20.从《水浒传》《红楼梦》《雷雨》《祝福》《哈姆莱特》中任选三个人物,仿照例句,续写三句话,构成组排比句。(6分)‎ 要求:符合名著内容,句式基本-致,每部作品只能选择一个人物。‎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生动地刻画出许多复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是可惜又可敬;或是可气又可爱;或是可恨又可悲;或是可怜又可叹。正如诸葛亮,出师未捷的结局让人觉得可惜,而鞠躬尽瘁的精神,又让人觉得可敬; (1)________; (2)_______ ; (3)___________。‎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50个字。(5分)‎ ‎《自然》发表了一项关于自然界中“相变成核”现象的研究成果。来自中科院化学所和国科大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通过实验证实了水结冰过程中临界冰核的存在,并给出了临界冰核的尺寸。这一成果与经典成核理论高度契合。美国物理化学家吉布斯等人100多年前基于热力学原理,提出的相变“经典成核理论”认为,水结冰这类相变需要经过一个成核过程。临界冰核具有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可能出现的偶然性、存在寿命小于纳秒的瞬时性以及纳米级尺寸的微观性,使得现有的微观探测技术很难捕捉到它。这也成为数十年来的研究难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写作(60分)‎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首《插秧歌》,既写出了农民插秧时的生动情景,又蕴含了深刻质朴的人生道理。诗中的“六根”既指秧苗的根,也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知觉。插秧时,要把其根洗干净,秧苗才更易成活;六根清净,方能圆满的完成插秧,且插秧是边插边退,退进自如就能完成工作。‎ 这则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发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答案】1. A 2. C 3. D ‎【1题详解】A项,“关键在于诗人们对‘风骨’的内涵与审美标准的崇尚与延续”说法错误。根据第1段“盛唐诗歌何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究其原因,关键之处便在于殷潘所说的‘声律风骨始备’”,所以,盛唐诗歌成为中国古代诗歌高峰的关键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声律”,二是“风骨”。选项以偏概全。故选A。‎ ‎【2题详解】C项,“旨在论证新诗创作须讲究语言形式的观点”说法错误。根据第5段“新诗语言依然需要以跳跃性、非逻辑性、写意性、含蓄、凝练、雅致等作为诗歌语言的特质,需要在不断的锤炼、锻造和打磨中形成。……才能重新建构诗歌的语言风骨,传达出内在的精神风骨和新时代气韵”,旨在论证的是新诗在语言文辞方面亦需要有“风骨”,需在审美层面对诗歌风骨进行建构。‎ 故选C。‎ ‎【3题详解】A项,“曾卓、食指、吉狄马加和李少君的诗作都具有深刻的教化和启迪作用”说法有误。根据第4段,作者列举的是曾卓《悬崖边的书》,食指《相信未来》,吉狄马加《我,雪豹……》,李少君的诗句“我会日复一日自我修炼”,这些诗作具有深刻的教化和启迪作用,但不能由此推断出这些作家的诗作都具有深刻的教化和启迪作用。选项扩大范围。B项,“只有……才能……”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新时代的新诗需要延续中国风骨的血脉,创作出充满正气、崇高,具有神圣内涵的佳作,建构新时代的诗歌风骨”,选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语言平易的新诗风骨早已荡然无存”说法错误。根据第5段“如梨花体的‘一只蚂蚁又一只蚂蚁’、乌青体的‘白云真白啊真白’等,用词直白随意,失去了汉语诗歌的美感,风骨显然早已荡然无存”可知,是那些用词直白随意,失去了汉语诗歌的美感的诗歌风骨早已荡然无存。选项扩大了范围。故选D。‎ ‎4.C(原文说的是“语言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还有很多难题没有突破,距离完全取代人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里偷换了概念。)‎ ‎5.B(说法绝对化,语言智能是人工智能的高级阶段,但不能说只有实现语言智能的突破才能实现人工智能。)‎ ‎6.①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学生学习的各种情况准确评估,以辅助教学管理。②利用智能教育,变革教育模式,达到减负担、提能力和真正因材施教。③充分利用建模发展的人 工智能,提升教学的精准度和个性化。(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BD【解析】此题综合考核文章的情节、手法等。B项,“一种虚荣心”错误,应该是“乐观坚强”;D项,“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委屈”分析错误,是德丽雅感到自己不应该撒谎。‎ ‎8.结局出乎意料:①妻子德丽雅以“教授音乐”为名在洗衣店烫衬衣;②丈夫乔以“到公园画画出售”为名在洗衣店做烧火工。(2分)‎ 结局合乎情理:①德丽雅挣钱回来“疲惫不堪”,德丽雅说手上的绷带是“涂了油的软纱”,这些都为后文她交代自己在做烫衣工埋下伏笔。(2分)②乔说不能让德丽雅忙着挣钱,自己也想挣一两块钱回来,在一个星期六晚上乔回来把手上黑色的东西洗掉,这些都为后文他交代自己在做烧火工埋下伏笔。(2分)‎ ‎9.①朴实善良。在艰难生活中为丈夫的艺术追求而去做工;尽管被烫伤却因骗丈夫而哭泣。②温柔体贴。对丈夫说话亲切,关心并鼓励丈夫追求艺术。③坚强乐观。在生活困窘中相信生活会变美好,对美好生活和艺术追求保持着积极态度,挣到钱和丈夫庆祝。(每点2分)‎ ‎10.D(A、B、C三项各有一处错误。A项,“结阵迎敌”是“田、杨诸蛮”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世显”属下句,是“以轻骑驰挠之”的主语。B项,“突之”属上句,“单骑”是“单枪匹马”,“突之”是突破敌军,二者之间不能断开;C项,“以轻骑”是“挠”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原文标点:田、杨诸蛮结阵迎敌,世显以轻骑驰挠之。宋曹将军潜兵相为掎角,世显单骑突之,杀数十人。)‎ ‎11.B(此处“承制”不是官名。前文主语是“皇子”,所以全句的意思是皇子非常高兴,秉承皇帝旨意便宜行事,赐给汪世显章服,仍担任旧官职。)‎ ‎12.B(并未攻下重庆。原文说:“明年,师还攻重庆,会大暑,乃罢归”。迷惑项是C、D。C项主要难点是需判断田显是不是陈隆之的部下。从前文“隆之战屡却,坚壁不出”及后文“亟梯城入救显,得与从者七十余人出”可判断。D项需判断“赐名”的正误。从上文“赐金符,易其名曰中山”可判断。)[来源:Z,xx,k.Com]‎ ‎13.见“参考译文”中画线处。(1)“方”(副词,正当,表示所处的状态)“间道”(小路)“次”(屯驻)各1分,句意2分。(2)“简”(挑选)“捣”(攻打)“薄”(迫近)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汪世显,字仲明,巩昌盐川人。在金朝为官,屡立战功,官至镇远军节度使。金朝灭亡,各郡县相继投诚蒙古,而汪世显独守城不降,直到皇子阔端兵临城下,他才率众出降。皇子问他:“我征讨四方,攻无不克,而独你一人固守,是什么原因呢?”汪世显回答说:“我不敢背弃君主失掉做臣子的节操。”又问:“金亡已久,你不降是为了谁?”汪世显回答说:“大军不断地来,我莫知所从,只有殿下仁慈勇武,不滥杀,我私下里认为能保住全城军民的生命,因此投降。”皇子大喜,秉承皇帝旨意,赐给汪世显绣有图案的礼服,仍令他官居原职。汪世显即随大军南征,阻断嘉陵,攻打大安。田、杨诸蛮族联合抵抗,汪世显率轻骑部队飞驰阻止他们,宋曹将军暗中与他们互为应援。汪世显单骑冲入敌阵中,杀几十人。第二天清晨,蒙古大军四面包围,杀敌主帅,攻入武信,接着进逼资州、普州。汪世显乘胜平定资州,攻占嘉定、峨嵋,进抵驻扎在开州。当时道路正泥泞难行,汪世显从小路攀援才到达。宋军屯驻万州南岸,汪世显就在北岸造船以迷惑敌军。夜间却从上游乘皮革船而下,击破宋军,宋军大乱。追至夔峡,过巫山,与宋援军相遇,斩首三千余级。第二年,蒙军回头进攻重庆,恰逢盛夏炎热,才罢兵回师。汪世显朝见太宗,太宗赐给他金符,为他改名为中山,还历数其战功。汪世显拜谢道:“这都是皇上圣明福德所致,臣有什么功劳!”辛丑年,宋蜀帅陈隆之送战书来挑战,声言他有百万大军。皇子召集诸将商议,都说可活捉陈隆之。汪世显说:“临敌后再看形势如何,不要事先夸口!”大军逼进成都,陈隆之屡战屡败,回军城中,坚守营垒不出战。他的部属田显约定夜间开门投降,被隆之发觉。汪世显说“事情很紧急了!”立刻登梯入城去救田显,救出田显及其随从七十余人。还擒获陈隆之,杀了他。汪世显又挑选精锐部队五百人,攻打汉州。三天后,元朝大军迫近汉州城下,又过了三天,元军攻克了汉州。癸卯年春天,皇子评定功劳等次,秉承皇帝旨意,授予汪世显便宜行事总帅,秦、巩等二十余州事皆听他裁定决断,赐虎符、锦衣、玉带。汪世显在这之前生病,到这时越发严重,皇子派遣太医络绎不绝地前去诊治,最终重病不起,四十九岁去世。中统三年(1262),根据功劳追封他为陇西公,谥号义武。仁宗延佑七年,加封陇右王。‎ ‎14D(D语言浅白感情质朴)  15.(1)与君分别之后,再也不知到行踪。(2)书信渐渐减少,最后书信不通,音讯全无。(3)希望入梦,梦中寻找,可是“梦又不成”,灯花燃尽,最后一点希望也成了泡影。16.(1) 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规矩而改错(2)举酒欲饮无管弦 同是天涯沦落人 ‎(3)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17.D【解析】题干中的破折号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A.转变话题;B.声音的延长;C.强调被引出的下文;D.解释说明。‎ ‎18.C【解析】第一处,内涵:语言、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内在的涵养。强调逻辑外延。内含: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内容;含蓄。偏客观内在。这里是毛笔被赋予了很多的深层含义,应用“内涵”。‎ 第二处,入木三分:书法极有笔力,也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深刻。大笔如椽: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辞。前面说到毛笔的毛很软,蘸上墨后则要写出力度,强调写字要有力,应用“入木三分”。‎ 第三处,和而不同:和睦相处,不盲目苟同。同而不和:惯于迎合别人,但内心不抱友善的态度。这里体现的是君子不苟同,应用“和而不同”。‎ 第四处,都:起强调作用。虽然:连词。用在上半句,表示让步,下半句说出正面意思,常用“但是”与之呼应。这里应该强调的是每个人无一例外地“都”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应用“都”。‎ ‎19.A【解析】根据句意,应为因果关系,排除CD。B.滥用介词主语残缺。“在”放到“我们”之后。另外是“用笔一定不能让它散”。“这”指代用笔的方法,与“中华民族”搭配不当,应是“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20. (6 分) (给分建议:每小题2分。①句式:“正如……,……让人……,而……又让人……” 来写;②人物特点符合要求。两点都做到即可给满分。)‎ ‎(1)正如贾宝玉,风流多情的行为让人觉得可气,而温柔善良的天性又让人觉得可爱;‎ ‎(2)正如周朴园,冷酷无情的作风让人觉得可恨,而家破人亡的结局又让人觉得可悲;‎ ‎(3)正如祥林嫂,身不由己的人生让人觉得可怜,而愚昧无知的思想又让人觉得可叹。‎ ‎21.【答案】①中国首次发现临界冰核,②这一成果与经典成核理论高度契合,③捕捉临界冰核是研究难点。‎ ‎【详解】本段文字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1、2句,事件是中科院化学所和国科大等单位的研究人员证实了水结冰过程中临界冰核的存在。第二层是3、4句,交代“这一成果与经典成核理论高度契合”,并用论据论证。第三层是5、6句,交代临界冰核成为数十年来的研究难点。据此可以概括出三个要点:①中国首次发现临界冰核,‎ ‎②这一成果与经典成核理论高度契合,③捕捉临界冰核是研究难点。‎ 四、写作(60分)‎ 参考立意:可从四个方面进行立意:(1)忘掉过去,轻装前进,快速适应新的环境。理由:“把其根洗干净”“才更易成活”,选净自身,全身心投入到新的环境中,才能很快适应;否则,新旧相冲,阻碍发展,会错过发展良机。如,沉浸在过去的荣誉中沾沾自喜或沉浸在过去的失败里不能自拔,都会给未来的发展增加阻力,影响人对新环境、新岗位的适应;(2)心无杂念,心无旁骛,用心一也,专心致志,俯下身去,埋头做事。理由:六根清净,方为道,才能高效的完成工作;(3)做事要讲方法,以退为进也是道。理由:“退步原来是向前”,这是从插秧中悟出的哲理。其实,这种道理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得较为广泛。这是一种智慧,适合于人生的方方面面,工作、学习、做人等,都是可写的内容。进退自如,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客观实际。理由:退进自如,进还是退,由具体事件来决定。百米赛跑要努力向前,而插秧则需以退为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什么方法要看面对什么事,这也是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