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50 KB
  • 2021-06-08 发布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监测考试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72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周易》产生的历史渊源最为悠久,可追溯至传说中的伏羲时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周易》由原始的八卦符号演变为六十四卦,直到西周初期卦辞、爻辞才编定完成。《周易》经文的形式和内容确定之后,其象征意蕴与卜筮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同时也逐渐渗透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道德文化观念,但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真正促使《周易》从占筮之书转为义理之学,从趋向巫术占卜功用转向探讨伦理教化功能的,则是《易传》(十翼)的出现,这也标志着《周易》经典最终完成。‎ 从春秋时期诸多历史典籍中《易》占卜功能的记载、微言义理的发挥,再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蜂出并作、激荡相摩,《易传》堪称先秦时期中国思想之集大成者。当时各家各派之所以重视《周易》,正是从中领悟到了“《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看到了其中深藏的“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内在力量,进而试图贯通自然秩序与人事秩序。也恰恰是《周易》“弥纶天地之道”的这一本质特征,使其在先秦时期包括儒家经典在内的众多典籍之中无出其右,卓然不群。‎ 以“六艺”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了无以撼动的正统地位,兴儒学、重教化的形势则不断把易学推向当时思想文化舞台的前沿。从汉代开始《周易》被尊崇为群经之首,这一地位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 25 -‎ 经传合编本《周易》作为儒家特別重要的五种经典之一,因其特有的教化功能,满足了汉代政治与文化方面的需要,受到了统治者的大加推崇。汉儒大都精通易学,同时又热衷探讨掺杂以阴阳、五行、灾异思想的天人之学,“借天象以示儆”来劝勉君主,使其怀有忧惧、敬畏之心,《周易》中“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蕴含的天人之道不仅是汉代天人之学内在的思想渊源,同时也关乎汉儒通经致用之术。汉儒通经致用正是建立在深谙《春秋》与阴阳等灾异学说的基础之上的,体现了汉代经学的重要特色。而《周易》通过“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恰恰迎合了汉儒借通经致用而享有干禄地位之资的需要,遂成为他们不断引经立说的理论根据。‎ ‎(摘编自任利伟《<周易>何以成为群经之首》,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形成《周易》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传说中的由伏羲氏创立八卦的时期。‎ B. 《周易》成为经典,使其从占卜之书转化为义理之学从而具有伦理教化功能。‎ C. 春秋时注重《易》占卜义理功能的发挥,到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则竞相述作。‎ D. 《周易》受到汉代统治者大力推崇,与其作为儒家特别重要的经典地位有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追溯《周易》形成的历史,指出《易传》在《周易》发展史上的地位。‎ B. 文章概述春秋到战国对《易》的发挥述作,认为《易传》是先秦思想集大成者。‎ C. 文章认为汉代易学走向思想文化舞台的前沿,缘于儒家思想取得了正统的地位。‎ D. 文章分析汉代推崇《周易》,一是政治统治的需要,一是汉儒借经义实现致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后世社会《周易》被看成卜筮之书,这与《周易》具有巫术占卜功用有一定的关系。‎ B. 《易》能“弥纶天地之道”,借其“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力量就能贯通自然与人事。‎ C. 汉儒糅合天人之道产生的天人之学“借天象以示儆”君主,旨在其心存戒惧敬畏。‎ D. 汉儒推崇《周易》从自身来讲,有借“推天道以明人事”之能为自己谋取俸禄之意。‎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 25 -‎ B项,“《周易》成为经典,使其从占卜之书转化为义理之学从而具有伦理教化功能”因果倒置。根据文本第一段末说“《易传》的出现促使《周易》从占卜之书转化为义理之学、从趋向巫术占卜功用转向探讨伦理教化功能,从而使之成为经典”可知,题干因果倒置,表述错误。‎ C项,“春秋时注重《易》占卜义理功能的发挥”曲解文意,表述错误。根据文本中表述并无“注重”之意。‎ D项,“与其作为儒家特别重要的经典地位有关”因果不当,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可知:《周易》受到汉代统治者大力推崇的原因是“其特有的教化功能”。‎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 C项,“文章认为汉代易学走向思想文化舞台的前沿,缘于儒家思想取得了正统的地位”因果不当。根据文本可知,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是历史背景,直接原因是“兴儒学、重教化的形势”。‎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B项,“《易》能‘弥纶天地之道’,借其‘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力量就能贯通自然与人事”说法过于绝对化。‎ 故选B。‎ - 25 -‎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月10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就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经济日报记者的联合采访。‎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5商用步伐。56将带来什么?如何推动?‎ - 25 -‎ 苗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日益凸显,5G具备更高速率、更低时廷、更大连接的特点,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进步深入到各行各业,加快生产活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激发出如智能网联汽车、远程医疗手术等各类创新应用,改变我们的社会。50将构筑万物互联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成为社会数字经济和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我们不仅要建好5G,更要想方设法解决好5G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加快促进5G终端成熟。5G芯片、终端的研发进程正在全力加速,力争5G终端尽快与用户见面,部分企业有望2019年中推出供用户测试使用的手机。加快网络建设进程。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放了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下一步将开展5G规模试验,着力打造城市级的高质量5G精品网络。加快培育5G融合应用。不断深化基于C-V2X的车联网标准体系、产业协同和示范应用,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和5G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推动5G与农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领域的协同创新,集各方力量共促5G应用发展。‎ ‎(摘自《中央发布未来动向:城市级5G网络成为发展重点》《人民日报》2019年1月11日)‎ 材料二:‎ 中国、美国、欧盟、日本、韩国5G商用时问表和路线图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以后 中国 ‎5G技术研发试验 ‎5G产品研发试验 ‎★5G商用 美国 Verizon固定宽带无线接入 ‎★5G商用 欧盟 ‎5G技术试验 ‎★5G商用 日本 ‎5G技术试验 ‎★5G商用 韩国 KT应用演示 ‎★5G商用 ‎(资料公开资料整理)‎ - 25 -‎ 材料三:‎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政府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美国三大政府机构司法部、财政部和商务部正对华为展开调查,调查后者是否违反了美国的制裁令,向伊朗出口含有美国技术的产品;华为已经收到来自美国商务部和司法部的行政传票。如果找到华为违法出口的不利证据,美国政府可能会对华为进行行政处罚和商业制我。继制裁中兴之后,美国对中国科技行业巨头华为不断进行打压,可一直拿不出证据。‎ 美国为什么要在科技领域制裁中国?无非就是因为中国在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的速度越来越快。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在快速增长,用不了10年就将超过美国,这让美国意识到按这种速度发展,中国在科技领域超越美国是早晚的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开始借贸易战打击中国的科技产业。与过去相比,中国在5G技术中已经获得国际领先地位,和美国已经可以分庭抗礼。然而,美国的制裁没有让中国停步。据媒体报道,我国有关部门已批准联通、电信、移动在北京等部分城市试点建设5G网络。从我国三大运营商的实验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在5G网络的商业布局已经展开,现在已经开始进行网络布网测试。‎ ‎(摘自《美国制裁也没用,中国的5G即将到来!》,2018年4月网络新闻)‎ 材料四:‎ ‎5G的未来很美好,但在具体应用时遇到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网络实施方面,4G从标准提出到完成经历了4到5年的时间,而5G标准的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从时间上看,网络实施任务艰巨,需要大家一起携手克服困难。投资效益也是摆在运营商面前的重要挑战。5投资需要大规模投资,未来5G基站量将是4G基站量的2倍,5G网络建设对运营商的投资要求至少是4G的1.5倍。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回报,是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在行业融通方面,5G要赋能各行各业也是难题。5G的发展实现了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的阶段,但是垂直行业和20市场完全不一样,怎样去洞察行业需求?我们的解决方案需要完全定制化,用户认同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尤其是我们需要跟行业本身共同投入、联合创新。这和4G以及过去的3G完全不一样。范式变革也是面临的挑战之一,目前通信行业技术体系在变革,而技术的变革也要求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做出相应变革去适配。无论是运营商公司内部,还是合作伙伴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价值体系可能都需要发生变革,不发生变革就难以应对5G的发展。‎ ‎(摘自《5G商用四重门:美好未来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财经日报》2019年1月3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5 -‎ A. 5G以其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大连接的优点,能加快生产活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激发各类创新应用,从而改变社会。‎ B. 从材料二可知,所列国家和欧盟在启动5G商用的时间安排上比较接近,在全球运营商加快5G布局的情况下,欧盟将在2020年正式启动。‎ C. 继制裁中兴之后,美国政府机构司法部、财政部和商务部对中国科技行业巨头华为开展调查,企图进行行政处罚和商业制裁,可一直拿不出证据。‎ D.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向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放了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5G精品网络打造、5终端使用、5G融合发展都处于大规模试验阶段。‎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5G若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深入到各行各业,构筑起万物互联,必将成为数字经济和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 B. 通过对材料二的分析就能发现,中国5G发展路线图为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和商用三个阶段,而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均没有产品研发试验阶段。‎ C. 中国的经济规模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的速度越来越快,在5G技术方面更是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已经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 D. 联通、电信、移动三大运营商已在部分城市试点建设5G网络,5G网络的商业布局竞争全面展开,布网测试已经开始,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6. 5G在具体应用时将遇到哪些困难?破解这些困难有怎样的举措?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D ‎ ‎6. 将遇到的困难:①网络实施任务艰巨;②投资巨大,效益承压;③行业融通需要各方助力、联合创新,光靠运营商统筹各行各业有难度;④运营商与合作方在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都要做出相应变革,双方改革的步伐难协调。‎ 举措有:①加快促进5G终端成熟;②加快网络建设进程;③加快培育5G融合应用;④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并统筹协调相关行业齐心协力、联合创新。‎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D项,“5G精品网络打造、5G终端使用、5G融合发展都处于大规模试验阶段”表述错误,根据原文“下一步将开展5G规模试验”,并且“力争5G终端尽快与用户见面,部分企业有望2019‎ - 25 -‎ 年中推出供用户测试使用的手机”可知,题干曲解文意,表述错误。‎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 D项,“5G网络的商业布局竞争全面展开”的分析错误,原文只是说“我国在5G网络的商业布局已经展开,现在已经开始进行网络布网测试”,“布局竞争”没有依据。‎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 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原文“在网络实施方面,4G从标准提出到完成经历了4到5年的时间,而5G标准的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从时间上看,网络实施任务艰巨,需要大家一起携手克服困难。”可知,5G在具体应用时将遇到网络实施任务艰巨;由原文“投资效益也是摆在运营商面前的重要挑战。5G投资需要大规模投资,未来5G基站量将是4G基站量的2倍,5G网络建设对运营商的投资要求至少是4G的1.5倍”可知5G在具体应用时将遇到投资巨大,效益承压;由原文“我们的解决方案需要完全定制化,用户认同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尤其是我们需要跟行业本身共同投入、联合创新。”可知5G在具体应用时行业融通需要各方助力、联合创新,光靠运营商统筹各行各业有难度;根据原文“无论是运营商公司内部,还是合作伙伴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价值体系可能都需要发生变革,不发生变革就难以应对5G的发展。”我们可知运营商与合作方在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都要做出相应变革,双方改革的步伐难协调。根据遇到的这些困难,运营商要采取想用的措施,政府部门也要大力支持并统筹协调相关行业齐心协力、联合创新。‎ ‎【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 - 25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匠心 侯发山 上门提亲的不少,这个来了那个走了,似乎要把春花家的门槛踩断。娘不敢拿主意,说只要闺女满意,她没意见。‎ 父亲早几年去世了,把秤店留给了春花,女承父业,她自然要在父亲的徒弟中物色一个。‎ 父亲生前,选择徒弟十分苛刻,从家风到人品,全方面考察。父亲一辈子也就收了二十来个徒弟,跟春花年龄相仿的八九个,也就是说,春花要在这八九个徒弟中选择一个作为上门女婿,有田青,二贵,吴福,等等。‎ 这是终身大事,马虎不得。老实讲,对田青几个,春花心里也没底,决定考考他们。店铺是祖传下来的,有一副对联,遗失了下联。春花说,谁要能对出下联,算是过了第一关。‎ 上联:老秤一斤十六两。横批:天下太平。老秤是指古时的秤,当时一斤等于十六两,秤杆上每表示一斤就有十六点秤花,每一点表示一两。可别小看小小的秤花,还是有讲究的:七颗星代表北斗七星,三颗星代表福、禄、寿三星,为的是告诫商人,缺一两折福,缺二两折禄,缺三两折寿。横批的“天下太平”是说如斤两不够,必然惹起事端,就不太平了,‎ 田青说,象棋半副二八颗。‎ 二贵说,新春一年十二月。‎ 吴福说,仁德百世万千年。‎ 还有对“上善七句廿一言”、“新婚二人百年合”,等等。‎ 春花没有一个中意的。她虽不知道正确答案,但认为这些下联还缺点什么,没有祖辈要表达的意思。‎ 还有一个徒弟,名叫秋实,平时木讷,老实。他对春花说,师父在世时常说,做的秤一头是货物,一头是良心。所以,我对的下联的是“匠人良心重千钧”。‎ 春花两眼一亮,觉得秋实对的还在点子上。‎ 这只是第一关,春花还要进行第二关的考验,就是微服私访,暗中打听田青师兄弟的技艺。‎ - 25 -‎ 县城就这么大,用秤来做买卖的就那么多家,这些秤也都出自父亲的徒弟之手。走进一家店铺,春花先看秤,看做工,验精度,然后问问人家秤是谁做的,多少钱买来的。有田青做的,有二贵做的,有吴福做的,也有秋实做的……真不愧是父亲的徒弟,春花愣是没瞅出毛病来。‎ 田青这天来找春花告状,说秋实的老娘舅在临县偃师县城开了一家“赵家米店”,原来生意不景气,在秋实那里订做了一杆秤后,生意做得很是红火。田青怀疑这杆秤缺斤少两,不然,生意不会这么好。‎ 春花便来到偃师县城,通过打听,得知原来这里有六家米店,只有“赵家米店”生意萧条,不知道啥原因,近两年生意特别火爆,大有吞并其他米店的意思。‎ 春花就到店里买了五斤米,私下称了称,竟多出了整整一两!春花向县城的老百姓打听,他们都说,“赵家米店”斤两足,都愿意到这家店里买米吃。‎ 春花又到店里看卖米的那杠秤,看到秤确实出自父亲徒弟之手,因为秤上有祖传的记号——在秤尾处用细铜丝掐上了一个心形图案,之所以这样做,一是用来平秤,二是时刻提醒做秤人和用秤人要讲天地良心!春花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发现这杆秤的心形要大一些,所以,每卖出一斤东西要多出两钱。‎ 春花的脸上洋溢出笑意,心里有了自己的选择。‎ 洞房花烛夜,新房里传出了新郎新娘的悄悄话:‎ ‎“舅舅说自己生意不好,让我给他做一杆秤,每一斤少两钱。毕竟是自己的舅舅,我想来想去,就把那个图案做大,每卖一斤东西就多了两钱……”‎ ‎“薄利广销,所以生意就大了……舅舅至今还被蒙在鼓里是不是?”‎ ‎“嗯”。‎ ‎“把话挑明也没事,让舅舅明白,做生意,只有心大了,生意才能做大。”‎ ‎(选自《北京文学》,2019年第2期,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围绕“老秤一斤十六两”和“天下太平”,有意对传统老秤的秤花做了详细的介绍,富有文化的味,又起到为主旨服务的作用。‎ B. 田青知道自己的对联比不过秋实,眼看就要落败,因此特意来春花那边告状诋毁,然而结果峰回路转,他的告状最终反而帮了秋实。‎ C. 春花到偃师县城私访时,先打听,再去买米私下称,最后到店里仔细观察那杆秤,从容而细致,这件事充分地展示了春花的形象。‎ D. 文本最后,写洞房花烛夜春花和秋实的对话,为那杆秤揭开了谜团,也印证了心心相印、有共同追求是成就这段美好姻缘的基础。‎ ‎8. 为什么小说中的重要人物秋实很晚出场?请简要分析。‎ - 25 -‎ ‎9. 结合文本,谈谈如何理解题目“匠心”。‎ ‎【答案】7. B 8. ①情节上,先写其他师兄弟为秋实出场做铺垫和衬托,也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和趣味性。②人物上,更符合秋实木讷、老实的特点。他不主动靠前,却对上联理解得最恰切,体现了一种诚实稳重的君子之风。 ‎ ‎9. ①“匠心”不仅是指有高超的技艺,而且还要有作为工匠的良心。②“匠心”既是个人人品的体现,也是经商者追求童叟无欺、正当盈利的优良传统的体现。③“匠心”不但可以给个人带来幸福美满的生活,也会使事业兴旺发达。‎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田青知道自己的对联比不过秋实,眼看就要落败,因此特意来春花那边告状诋毁”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可知田青并不知道自己的对联比不过秋实,他特意来春花那边告状诋毁,只是怀疑秋实缺斤少两,从而也想自己胜出。‎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重要人物作用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它对情节、对人物形象、对主题的作用来分析概括。‎ 从情节的角度考虑,其他师兄弟出场在先,而小说中的重要人物秋实很晚出场,是为秋实出场做铺垫和衬托。‎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考虑,秋实是一个木讷、老实、讲诚信的人,通过他的对联和后来給舅舅作称的行为都能够体现出来。他不主动靠前,却对上联理解得最恰切,体现了一种诚实稳重的君子之风。 从主题的角度考虑,也是突出了生意人的 “匠心” ,不仅指技艺更指良心。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探究标题内涵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表里两个方面理解标题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其次还要看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与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的联系等。‎ - 25 -‎ 原文“他对春花说,师父在世时常说,做的秤一头是货物,一头是良心。所以,我对的下联的是‘匠人良心重千钧’”通过秋实的话可知,“匠心”不仅是指有高超的技艺,而且还要有作为工匠的良心。原文“春花就到店里买了五斤米,私下称了称,竟多出了整整一两!春花向县城的老百姓打听,他们都说,‘赵家米店’斤两足,都愿意到这家店里买米吃”通过春花的考查,得知“赵家米店”的秤不仅足秤,而且多出了整整一两,所以“匠心”既是个人人品的体现,也是经商者追求童叟无欺、正当盈利的优良传统的体现。由秋实的话“把话挑明也没事,让舅舅明白,做生意,只有心大了,生意才能做大”可知,“匠心”不但可以给个人带来幸福美满的生活,也会使事业兴旺发达。‎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文,字千之,初名强,束鹿人。永乐十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持廉奉法,为都御史顾佐所称。宣德末,奉命治彰德妖贼张普祥狱。还奏称旨,赐今名。‎ 英宗即位,迁陕西按察使。遭父忧,命奔丧,起视事。正统三年正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五年召为大理寺卿。明年与刑部侍郎何文渊录在京刑狱,寻迁右都御史。九年出视延绥、宁夏边务。劾治定边营失律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罪,边徼为肃。明年代陈镒镇守陕西,平凉、临洮、巩昌饥,奏免其租。寻进左都御史。在陕五年,镇静不扰。‎ 景泰改元,召掌院事。文为人深刻有城府,面目严冷,与陈镒同官,一揖外未尝接谈。诸御史畏之若神,廷臣无敢干以私者,然中实柔媚。给事中林聪等劾文、镒畏势长奸,下诏狱。二人俱伏,乃宥之。‎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循举其乡人萧维祯,谷遂举文。而文得中官王诚助,于是诏用文。寻自江、淮还朝,改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直文渊阁。二品大臣入阁自文始。寻遭母丧,夺哀如前。文虽为谷所引,而谷迟重,循性明决,文反与循合而不附谷。其后以子伦故,欲倾考官,又用谷言而罢。由是两人卒不相得。‎ 五年进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再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英宗复位,即日与于谦执于班内。言官劾文与谦等谋立外籓,命鞫于廷。文力辩曰: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廷臣遂坐谦、文召敬谋未定,与谦同斩于市,诸子悉戍边。敬亦坐知谋反故纵,减死,戍铁岭。文之死,人皆知其诬。以素刻忮,且迎驾、复储之议不惬舆论,故冤死而民不思。成化初,赦其子还,寻复官,赠太保,谥 - 25 -‎ 毅愍。‎ 节选自《明史·王文传》(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 B. 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速车驾主事/沈敏按问无迹/‎ C. 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 D. 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是科举考试最高功名。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B. 视事,即考察政事,明代通常会派遣廷臣管理地方事务和对原有机构进行视察、改革以整饬吏治、革除积弊。‎ C.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大学士中居首者,号称首辅,其权最大。‎ D. 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但亦有“私谥”,即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的谥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王文保持廉洁,遵守法律。宣德末年,奉命处理案件,使皇帝很满意;弹劾处理不遵法纪官员的罪行,使边境上吏治得到澄清。‎ B. 王文胸有城府,审时度势。林聪等人弹劾他,他认罪,朝廷反而原谅了他;高谷虽引荐他,但其反而和陈循投合却不依附高谷。‎ C. 王文严峻冷酷,刻薄强悍。御史们都像忌惮神明一样忌惮他;因为他向来的刻薄强悍,以致含冤死去而百姓并不思念他。‎ D. 王文治理有方,历任多职。代陈镒镇守陕西,王文上奏免去发生灾荒的地方的田租;进升左都御史,地方上安定不乱。‎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25 -‎ ‎(1)文为人深刻有城府,面目严冷,与陈镒同官,一揖外未尝接谈。‎ ‎(2)其后以子伦故,欲倾考官,又用谷言而罢。由是两人卒不相得。‎ ‎【答案】10. C 11. B 12. C ‎ ‎13. (1)王文为人深沉刻薄,心中很有城府,面貌严峻冷酷,和陈镒同在官位,见面只是作个揖,没有交谈过。‎ ‎(2)那以后因为儿子王伦的缘故,想设计陷害考官,又因高谷进言而罢黜。从此两人终于不相合。‎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这段化是说“‘征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派人必须有马牌,这在内府和兵部可以验证。’言辞激昂壮烈。于是逮捕了车驾主事沈敬讯问,查无实证”,重点关注动词、名词、代词以及语气词等,根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金牌信符”为并列短语,都是“用”的宾语,此处不能断开,这就排除BD两项;“车驾主事沈敬”为“逮”的宾语,“车驾主事”是“沈敬”的官职,不能断开,这就排除A项,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B项,“视事,即考察政事……”错误,“视事”非考察政事,而指“官吏到职办公”。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因为他向来的刻薄强悍,以致含冤死去面百姓并不思念他”错误,选项对他死去而百姓并不思念他的原因概括不全面,从原文看,他含冤死去而百姓并不思念的原因除其平常刻薄强悍外,还有“在奉迎英宗及景泰帝复储等事的议论与舆论相反”。故选C。‎ - 25 -‎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第一句,“深刻”,深沉刻薄;“严冷”,严峻冷酷;“同官”,同在官位;“揖”,揖;“尝”,曾经,“未尝”,未曾;“接谈”,交谈。第二句,“以……故”,因为……的缘故;“倾”,使动用法,使……倾倒,此处引申为陷害;“用”,因为,“言”,进言,“罢”,(被)罢黜,动词包含被动;“由是”,从此;“卒”,最终;“相得”,契合、投机,互相投合,相处得很好。‎ ‎【点睛】文言文断句,可以提供以下参考:(1)借助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2)根据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断句,抓住这个特点,常能断开一处,接着可以断开几处。(3)根据前后内容的关系,尤其是总领句或分承句。(4)根据韵文的特点断句,把握一定的用韵规律。(5)借助一些标志性词语断句,文言对话常用“日”、“云”等,句首常用如下语气助词“夫、盖、盍、若夫、嗟夫”等,句末常用如下语气助词“者、也、矣、乎、哉、耶、耳、而已、欤(与)”等,(6)借助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何异于……”等。‎ 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文,字千之,起初名叫王强,束鹿人。永乐十九年进士,被任为监察御史。他保持廉洁,遵守法律,被都御史顾佐所称道。宣德末年,奉命处理彰德妖贼张普祥案件。还京奏报,使皇帝很满意,赏赐他名为文。‎ 英宗即位,王文升任陕西按察使。遭逢他父亲的丧事,朝廷命令他回家奔丧后,回来再上任。正统三年正月,升为右副都御史,为宁夏巡抚,正统五年,被征为大理寺卿。第二年,他和刑部侍郎何文渊审问京城中的狱案,不久,被升为右都御史。正统九年,出去视察延绥、宁夏边防事务。弹劾处理定边营不遵法纪的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人罪行,边境上吏治得到澄清。第二年代陈镒镇守陕西。平凉、临洮、巩昌等地发生灾荒,王文上奏免去这些地方的田租。不久,进升左都御史。在陕西五年,地方上安定不乱。‎ - 25 -‎ 景泰帝即位后,王文被征召入京掌管都察院事务。王文为人深沉刻薄,心中很有城府,面貌严峻冷酷,和陈镒同在官位,见面只是作个揖,没有交谈过。各御史都像忌惮神明一样忌惮他,朝中官员没有敢以私事求他的,然而王文内心却柔顺温和。给事中林聪等人弹劾王文、陈镒畏惧权势助长邪恶,关他们到诏狱。二人全都认罪,朝廷反而原谅了他们。‎ 这时,陈循最放纵,喜欢刚愎自用。高谷与陈循不相和睦,因为王文强悍,高谷想引荐(王文)入阁共同理政来对付陈循,于是上疏请求增加阁员。陈循举荐了他的同乡萧维祯,高谷于是举荐了王文。而王文得到了宦官王诚的帮助,皇帝下诏招王文入内阁。不久,王文从江、淮回朝,改任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执掌文渊阁。二品大臣进入内阁正是从王文开始的。不久,遭母丧,“夺情”和以前一样。王文虽然是被高谷引荐的,但高谷迟疑慎重,陈循却明朗决断,王文反而和陈循投合却不依附高谷。那以后因为儿子王伦的缘故,想设计陷害考官,又因高谷进言而罢黜。从此两人终于不相合。‎ 五年升少保,兼任东阁大学士。再升为谨身殿大学士,仍兼职东阁。英宗复位,王文当天就和于谦一起在朝中被捕。御史们劾奏王文和于谦等想迎立藩王,命令在朝廷中审问。王文竭力辩驳说:“征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派人必须有马牌,这在内府和兵部可以验证。”言辞激昂壮烈。于是逮捕了车驾主事沈敬讯问,查无实证。朝臣就判于谦和王文召来沈敬计议未定,因此把王文和于谦一起斩于市上,他的儿子都被充军到边地。沈敬也被处以知道谋反而故意纵容不报的罪名,免死,充军到铁岭。王文之死,人们皆知道他是被冤枉的。只因他平常刻薄强悍,而且在奉迎英宗及景泰帝复储等事的议论与舆论相反,所以含冤死去而百姓并不思念。成化初年,赦免他儿子回来,不久恢复其官职,追赠太保,谥为毅愍。‎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陆畅 其一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①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其二 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②诗酒人。‎ - 25 -‎ ‎[注]①禁漏:漏刻发出的声响,②谢公:南齐诗人谢眺,唐李白《秋登宜城眺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此诗中“谢公“应指崔大夫。‎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诗中,首句雄奇磅礴,“压”字写出北楼之高,“满”字则写出北楼上视野之开阔。‎ B. 前诗写因为楼高,故而诗人觉得“风清水凉”也正因如此,所以诗人才难以入眠。‎ C. 后诗中,“别”“笑”二字写出诗人近几年羁旅漂泊的生活状态,达观里有一些苦辛。‎ D. 两首诗角度不同,前诗从空间切入,侧重写景;后诗从时间切入,侧重写人。‎ ‎15. 两道诗都写了“月”,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前诗以景结情,写秋月从城头经过,渲染出清凉幽静的氛围,衬托出诗人欣赏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悦;②后诗采用拟人手法,借唯有明月识得“我”是与“谢公”一同吟诗品酒之人,既称许了崔大夫的高雅,也委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因为楼高,故而诗人觉得‘风清水凉’也正因如此,所以诗人才难以入眠”错误,难以入眠不是因为天凉,而是因为景美,不忍心睡觉。故选B。‎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意象的作用的能力,要求分析文中“月”这一意象的作用,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分析其在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作用,第一首“秋月城头过” 写秋月从城头经过,结合上文“谁忍卧”可知是渲染出清凉幽静的氛围,以景结情,衬托出诗人欣赏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悦;第二首“识是谢公诗酒人”。由“识”可见是“拟人”手法,唯有明月识得“我”是与“谢公”一同吟诗品酒之人,写出既崔大夫的高雅,结合前面的“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可知此句借“月”又委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向任安解释自己收集史料、分门别类编撰《史记》原由的初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 ‎(2)《过秦论》中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孤弱。‎ ‎(4)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2). 通古今之变 (3). 成一家之言 (4).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5).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6).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7). 人生代代无穷已 (8). 江月年年望相似 (9). 我欲因之梦吴越 (10). 一夜飞度镜湖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执,鞭笞,僮。‎ 第Ⅱ卷(表达题,共78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海岛陆沉,这绝非是_____________,国际气候变化专家组的一份科研报告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海平面已上升了10到25厘米。斐济以北的图瓦卢正因此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地等待着沉沦的命运。像图瓦卢这样面临海水威胁的岛国绝不止一个,(    )因为近年来,正是气候变暖、海面上涨的现实,让这些汪洋中的_____________饱受了海水侵城略地之苦。仍以图瓦卢为例,虽然海水上涨速度极慢,但由于地势太低,此间居民仍能切身感受到海水对家园的滋漫侵犯。这些由珊瑚礁形成的海岛近20年来已被海水侵蚀得_____________;海水通过这些孔隙侵蚀上来,使土壤加速盐碱化,粮食和蔬菜现已很难正常生长。此外,因海水升温,环岛珊瑚也会萎缩死亡,因而使海岛失去一道天然防波屏障,风暴海潮一旦来,势将凶猛无阻地长驱直入,给岛民造成惨烈的损失。图瓦卢并非惟一一个面临被海水吞没的厄运的国家,其他低地岛国,如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等国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西萨摩亚的居民说,他们已明显地感到海岸正在向他们的家门悄悄逼近。国际气候变化专家组的这份报告证实说,海岸正以每年半米的速度向后退缩,大约已持续了90年之久。‎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顶是(  )‎ - 25 -‎ A. 许多岛国和濒海国家,包括日本在内的,他们近年来都希望能够通过某些手段防范或是应对这一悄然逼近的威胁,十分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B. 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岛国和濒海国家,他们近年来都十分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希望能够通过某些手段防范或是应对这一悄然逼近的威胁。‎ C. 许多岛国和濒海国家近年来都十分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希望能够通过某些手段防范或是应对这一悄然逼近的威胁,包括日本在内。‎ D. 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岛国和濒海国家,他们近年来都希望能够通过某些手段防范或是应对这一悄然逼近的威胁,十分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海水升温,环岛珊瑚也会萎缩死亡,因而使海岛失去一道天然防波屏障,风暴海潮一旦袭来,势将凶猛无阻地长驱直入,给岛民造成惨重的损失。‎ B. 因海水升温,环岛珊瑚也会萎缩死亡,因此使海岛失去一道天然防波屏障,风暴海潮一旦袭来,势将凶猛无阻地长驱直入,给岛民造成惨烈的损失。‎ C. 因海水升温,环岛珊瑚也会萎缩死亡,从而使海岛失去一道天然防波屏障,风暴海潮一旦袭来,势将凶猛无阻地长驱直入,给岛民造成惨重的损失。‎ D. 因海水升温,环岛珊瑚也会萎缩死亡,从而使海岛失去一道天然防波屏障,风暴海潮袭来,势将凶猛无阻地长驱直入,给岛民造成惨烈的损失。‎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骇人听闻 六神无主 弹丸之地 千疮百孔 B. 骇人听闻 六神无主 立锥之地 满目疮痍 C. 耸人听闻 束手无策 立锥之地 满目疮痍 D. 耸人听闻 束手无策 弹丸之地 千疮百孔 ‎【答案】17. B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句子顺序是否合理,话题是否一致,前后是否照应,格式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等。‎ ‎“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希望能够通过某些手段防范或是应对这一悄然逼近的威胁”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两者不可颠倒,排除AD;文章前后文都没有单独提及日本,所以“包括日本在内的”不需要重点强调。排除C。‎ - 25 -‎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原句存在的问题为:“惨烈的损失”搭配不当;排除BD,“环岛珊瑚也会萎缩死亡”和“使海岛失去一道天然防波屏障”都是“海水升温”带来的结果,两者之间不能用“因而”,排除A。‎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词语填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词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惊奇的话,使人惊动,强调有意为之。‎ ‎“骇人听闻”只是客观事实,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非常吃惊震动。‎ 本语境指“海岛陆沉”不是夸大事实,该用“耸人听闻” 束手无策:好像手被束缚住了,无法解脱。现在泛指对遇到的麻烦没有办法解决,一筹莫展的情况。‎ 六神无主:形容心慌意乱,没有主意。‎ 本语境指斐济以北的图瓦卢正因此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沉沦的命运。故选“束手无策”。 弹丸之地:指弹丸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 立锥之地: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常用于否定句。‎ 本语境强调这些汪洋中的小岛非常狭小,肯定句,该用“弹丸之地”。 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很严重。‎ 满目疮痍: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本语境强调这些由珊瑚礁形成海岛近20年来已被海水侵蚀、破坏的程度很严重,故选“千疮百孔”更合适。‎ 故选D。‎ - 25 -‎ ‎【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长江中学200届学生将举行一次毕业十周年纪念会,班长将作为学生代表在聚会上作书面发言,下面是他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找出四处并作修改。‎ 十年之后,我们终于拨冗回到了母校。当年各位老师对我们关爱有加,那时我总是迟到,老师却没有咒骂,而是给我写了一幅字,至今我还惠存在家。现在我的工作还算人模狗样,大家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拨冗”改为“抽空”, (2). ②“咒骂”改为“训人”, (3). ③“惠存”改为“保存”, (4). ④“人模狗样”改为“小有成就”,⑤“鼎力”改为“尽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长江中学200届学生将举行一次毕业十周年纪念会,班长将作为学生代表在聚会上作书面发言,下面是他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找出四处并作修改”,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 本题中,“我们终于拨冗回到了母校”中“拨冗”不当,“拨冗”指对方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不能用于自己,可改为“抽空”。“老师却没有骂娘”中“骂娘”不当,这是粗俗用语,语体不合,应改为“训人”。“至今我还惠存在家”中“惠存”不当,“惠存”是敬辞,表示请对方保存,应改为“保存”。“现在我的工作还算人模狗样”中“人模狗样”不当,“人模狗样”形容举止、形象不像样的人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含讥讽或诙谐意,可改为“小有成就”。“我一定鼎力相助”中“鼎力”不当,“鼎力”是敬辞,用于请求或感谢别人的帮助,可改为“尽力”。‎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 25 -‎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全面普及,年轻人热衷自我调侃、自我解嘲文化氛围的形成,一些流行热词也在不断刷新词库。最近新鲜出炉的热词是——“隐形贫困人口”。他们能买戴森吸尘器就不用扫帚了;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了;100块钱一张的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一有健身冲动,就非得去办张年卡……他们也被称为新时代的“新穷人”。为什么给它加上了“新”字呢?因为他们并不像曾经我们口头常说的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人,他们往往成长在吃穿不愁的家庭,毕业于优秀的大学,从事着高等脑力工作,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同龄人收入平均值,但是他们往往“手比心快”,在不做任何预算计划的情况下,能毫不犹豫地掏出一万块钱买一台iPhonex。于是,每次到月底,他们的存款数字就会急剧降为负数,此刻他们会进入“冬眠”状态。那是因为他们把钱花光了,正在眼泪巴巴地啃着馒头,刷着iphone,盼望着老板早点发工资。‎ 请根据上述信息概括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不超过25个字。‎ ‎【答案】有较高收入却不进行消费规划(日常消费无节制)、开销大于收入的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提炼语意的能力。 “提炼语意”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或图表,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或句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解析语段,弄清语段结构,理清语段层次,然后按照要求概括并得出答案。‎ 本题中,要求概括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注意字数限制不超过25个字。首先细读文本,寻找答案区间,可以发现“隐形贫困人口”毕业于优秀的大学,从事着脑力劳动,有较高的收入,即收入较高。但他们往往“手比心快”,在没有任何预算的情况下,能任性掏出壹万元买一台iphoneX,没有任何消费节制。即无预算,因此,他们的开销大于收入,往往一月到底,他们的存款数字就会急剧降为负数,此时他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可见开销大于收入。故答案为:是有较高收入却日常消费无节制、开销大于收入的人。‎ 四.作文(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作家到一个酿酒的葡萄园参观。‎ ‎“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的夏天天气干燥,生长的葡萄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作家不解地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新藤也不怕,而被放任而自由生长的就怕。”‎ ‎“为什么?”作家问。‎ - 25 -‎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一干,就受不了了。”园主慢慢地说。‎ 作家陷入了沉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成功需要脚踏实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只有当你脚踏实地的努力了,才能在舞台上走得从容。‎ 在美国的一个城市,有一家公司招聘职员。大学毕业生汤姆和杰瑞一同前去应聘。老板让他们从基层做起。汤姆心里觉得不服气,觉得大材小用,于是离开了。杰瑞欣然接受了,并想踏踏实实的好好做下去。十年后,汤姆仍然没有找到向往的工作,而杰瑞已经是这家公司的ceo。自命清高的汤姆天天梦想着天上掉馅饼给他,这样想走捷径的人往往一事无成,碌碌终生。可见,成功需要脚踏实地。‎ 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我要贴在地面前行,不在云端跳舞。”纵观古今,凡有建树之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一位影响了两个世纪的男人,可谁又知晓,飞黄腾达的背后是怎样的辛酸,终日泡在电脑前,承受巨大的辐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研究出了dos甚至今日多数人使用的windows。如果不是比尔盖茨的呕心沥血,我们的信息时代不知会推迟多久到来。‎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资助之下在陕西名师周桐门下习武,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报国志向。寒暑冬夏,苦练不辍,一个动作可以练到成百上千遍,以求精准。在名师周桐的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枪,并率领王贵等伙伴投身于抗金爱国的爱国洪流之中。满腔抱负,一心救国,脚踏实地,立志不移,终成民族英雄。‎ 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发奋,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终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张海迪立志成才,自幼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但她不放弃。20年来她学会四门外语,翻译著作16万余字,还自学针灸,治疗病患10000余人;李时珍发现以前的医书中有多处错误,决心写一部医书。他读了800多种书,写了上千万字的笔记,游历7个省,收集了上千万单方,为了了解草药效果,他甚至亲自吞下,就这样用了31年著成《本草纲目》;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先天口吃,为了实现演说家的梦想,每天口含石子练习发音,终成口若悬河演说家。‎ 如果不是脚踏实地,苏洵可能只是芸芸众生;张海迪可能郁郁而终;李时珍可能重蹈覆辙,一样写一部错医书;德摩斯梯尼可能永远被别人笑话。可见,成功需要脚踏实地。‎ - 25 -‎ 脚踏实地,生命旅程上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脚踏实地,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脚踏实地,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园鲜花。‎ 成功需要脚踏实地。‎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构思立意。这则材料可以抓住老藤“扎根”行为,立意为:想要成功,需要脚踏实地,夯实基础;需要沉潜下去,在“钻、精、深”上下功夫;从新藤角度,可以抓住“修剪”一词,谈成长需要去除缺点;也可以抓住“放任它生长的怕”谈必要的约束对人成才的重要性;当然,也可以抓住“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来谈“戒除贪欲”的问题。如果从综合角度来看,既谈“基础”,也谈“约束”亦可。参考立意:脚踏实地,生命力才能长久;适当的约束,有利于成才。要注意拟一个出彩的题目。‎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 ‎ - 25 -‎ ‎ ‎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