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6.50 KB
  • 2021-06-09 发布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堂演练:第八单元14《骆驼祥子》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4 《骆驼祥子》 高 妈 高妈是一个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女仆。乐意帮助别人,历经艰 辛,学会了旧社会最底层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开导祥子, 是一个祥子很佩服的人。她保留了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善良、质朴,学 会了在社会上为自己寻找生路,做事仔细,是适应旧社会的为数不多 的劳动人民。 美 字 体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 惟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 赏美文 品读老舍 年幼的时候,不经世事。不懂得如何去品味老舍先生笔底的波澜,不能体会到 他心中渴望社会大团圆的深切理想。只是很喜欢那情景里老北京悠长的小巷和浓 厚的京韵。而今,却体味到了另一种深意。 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什么可以震撼人心的,我想那无疑该是:文字、精神和生命。 而且当这一切都融汇到一点,便成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心情。 梁实秋欣赏老舍先生,一句“有着超凡的才华”流露着对他全部的肯定。他曾 把细腻和空灵融于趵突泉的流水,他把同情和爱心献给他苦难的人民,他把热情 写满了新生的共和国的红墙碧瓦。然而,在生与死之间你却难把他寻觅,他说:“我 爱我的国啊,但是,谁爱我呢?”然后,自沉于太平湖底。这样的生命在死亡路 上也不忘留下恢宏的一笔,打捞他的人说:他的肉体长久的直立于湖底,流水像 一个个善良的孩子,和他嬉戏,把他看护。我们该记住这个人,共和国该记下这 个名字:老舍。 曾经长久地怀疑那种评论界的批评方式,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不应该左右一个艺 术家的艺术价值,然而当我渐渐地走进山西派的作家,徜徉于李季闻捷的诗里, 我不再怀疑这种批判方式:我们无法想象这些艺术家的苦,他们的心里滴落的血, 他们对生命的爱,他们对自己的才华的压抑!这些人不是没有才华,他们的水远 山长的文字功底完全可以像前人一样“文心雕龙”。他们却没有,那些火一样的文 字温暖着社会最底层的人民,也时刻灼烧着我们年轻的心。老舍就是他们中的一 员,一个值得我们去爱、去深入了解的人。 出于这样的心情,凝结那些许时日的探求,才有了苍凉的心境中无限的遐思和 慨叹,于是,用心来写,解读一种末路的寒怆。 老舍笔下的车夫形象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 的质朴和固执,是老舍先生对生命本质最完美的诠释。也许他不能改变什么,他 手中奔泻的文字不能挽救那个年代,可是他深爱着那些人儿,他不断地续写着那 个时节里最真实的故事。 一路,从探索走向成熟,从忧伤寂寞的消极心态到积极地面对生活,从对人力 车夫的命运的茫然到对品质的肯定再到对他们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同情。作家, 为那群底层的劳动者唱响了一支悲婉的歌。也许,他不是歌者,却又着实唱遍了 那个年代。把人心唱得异常凄楚! 许多年后的今天,不见了故去的为文先者,追访不到曾经的歌者。而时空隧道 处,老北京悠长的胡同里却似乎仍有“咯吱”的车声响起,那是先生无尽的希望 和渴求在绵延…… 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因此,人物的语言描写,能披 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在《高妈》这篇文中有这 样一段文字: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物语言克服一般化、雷同化的弊病。她也劝 祥子把钱放出去,完全出于善意,假若他愿意的话,她可以帮他的忙: “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 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 放秃尾巴鹰。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 一句话,他的差事得搁下,敢!打听明白他们放饷的日子,堵窝掏; 不还钱,新新!将一比十,放给谁,咱都得有个老底;好,放出去, 海里摸锅,那还行吗?你听我的,准保没错!” 是的,要生存就要“眼光、手段、小心、泼辣”,这是高妈从自 己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心得,而这两句话,是很能表现高妈的心得的, 突出高妈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精彩运用 借鉴《高妈》中的语言风格,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写一篇记叙文, 800 字。 【示例】 父 亲 假期时去了一次海货市场找亲戚,就是在那儿我遇见了他,一个 貌似六七十岁的男子。看见他时他正在同一位貌似老板的人交谈些什 么,我走近了一些。 “老板,八块,我给你拉。”他几乎是在乞求地说。 “就五块,不拉拉倒,这么多拉板车的还找不到一个?” “老板,这么长一段距离,我给你搬上,拉过去,再卸下装上车, 八块已经够便宜了。”依旧是乞求的语气。 “五块,我来。”旁边跑来一个板车仔,大声吆喝。 “好,就用你!” 他急了,“老板,五块就五块吧,我给你拉。” 老板轻蔑地斜了他一眼:“再贱,也不用你!” “别这样啊,做生意不就讲个讨价还价吗?”老板哼了一声:“做 生意?你一个拉板车的还谈什么做生意?笑话!”顺势推了他一把,不 知是老板用力太大,还是他太单薄,他倒退了一步,被三轮车车蹬一 绊,跌坐在薄薄的泥浆中。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尴尬地站起来,咧 嘴朝老板努力一笑。 老板走了。 他的脸沉了下来,用手拍了拍沾泥的衣腿,抬头看了我一眼,又 咧嘴勉强一笑。 我走过去,递给他一张面巾纸,说:“擦擦手吧。” “谢谢。” 我正面瞅了他一眼,他脸色黝黑,布满了叶子脉络般的皱纹,他 的背佝偻着,几乎能和大地亲吻,两只枯干的黑手正揉搓着面巾纸, 干而无神的眼四处张望,显然在继续张罗生意。 “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干这苦力活?” “我看上去很老吧,其实我才不过五十岁呢,不干这个还能干什 么,两个孩子上学都花钱呢。”他卷了一根旱烟,边抽边搭言,干涩的 眼里似乎有一点晶莹的东西闪光。 “孩子,得好好学习啊,要不一辈子得听人使唤。” 这句话好像父亲也说过,我“嗯”了一声,想哭,鼻里嘴里咸咸 的,或许是海风的缘故。 我想到了爸爸,也许在外打工的他,也会遇到这种境遇吧,遭人 白眼,他一定也会像这个父亲一样忍着,只是为了赚钱供养自己的孩 子,希望将来他们能有出息,别再走这条老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 们做儿女的不是不懂,只是在寻找一个最好的时机来回报你们,安抚 你们曾经受伤的心。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我知道他们伟大的共 同的名字:父亲! 高妈:《骆驼祥子》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 王俊虎 高妈是曹宅的女仆,“干净、爽快、做事麻利又仔细”,年龄三十 二三,比虎妞小又比小福子大些。关于她的容貌,作品中没有过多地 描写,但至少比虎妞要看得过去,能走到人面前。高妈自丈夫亡去, 就出来独自谋生,由于她的勤劳能干、能说会道,深得曹宅主人的欣 赏。祥子到曹宅拉包月的时候,她已经在曹宅干了快三年,不仅自己 能够糊口,还积攒下了工钱,善于理财的高妈还将自己的钱放给急需 用钱的仆人、巡警以及做买卖的小商人,利钱至少三分。热心肠的高 妈还动员祥子也把钱放出去,虽然祥子有着自己的考虑和想法,并没 有按照她的说法去做,但“他对高妈有相当的佩服,觉得这个女人比 一般的男子还有心路与能力”。高妈与虎妞、小福子相比,客观上更符 合祥子的择偶标准。假如祥子和高妈结合后,首先,经济上会更稳定, 她没有任何家庭拖累,而且能自己独立糊口并积攒工钱,这些工钱数 目上当然不能与虎妞可能带来的金钱相比较,但是毕竟属于劳动所得, 用起来放心,这一点对祥子这个凭力气吃饭的“农民工”来说是至关 重要的。第二,高妈的勤快能干得到大家公认,年长于小福子的她操 持起家务来,肯定要比小福子有经验得多,好吃懒做的虎妞比起高妈 来自然要逊色得多。第三,高妈虽然守寡,算不得“黄花闺女”,但是 相比不明不白失身于未名男人的虎妞、沦为暗娼的小福子来说,要“清 白”得多。客观条件上,高妈与祥子对未来配偶的期待最为契合,但 是主观上,他们是否互有男女之间的好感和欣赏呢?这还要从文本中 寻找答案。 (选自《名作欣赏》,有删节) 【品读提示】 同样是下层小人物,可高妈自有其不俗之处:精 明能干,“乐于”助人,尤其是一位难得的理财高手。其超强能力的获 得,既有自己的天资,更有生活的磨难。逆境方能锻炼人,成就人。 至于高妈的感情世界,可以通过其某些语言、动作去揣摩,文章显得 含蓄蕴藉,这也是本文的高明之处。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烙.饼(lào) 骆驼.(tuo) 打烊.(yánɡ) 天梯石栈.(zhàn) B.合辙.(zhé) 放饷.(xiǎnɡ) 荆杞.(qǐ) 庠.序之教(yánɡ) C.酗.酒(xù) 嘟囔.(nɑnɡ) 忖.度(cǔn) 杀一儆.百(jǐnɡ) D.宽绰.(chuo) 木讷.(nè) 滂.沱(pānɡ) 心宽体胖.(pànɡ) 解析:A 项,“烊”应读“yànɡ”;B 项,“庠”应读“xiánɡ”; D 项,“胖”应读“pán”。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林徽因虽然已经身染严重的肺病,但她仍保持着与生俱来的开 朗和明丽,说起话来喋喋不休....,没人能插得上嘴。 ②一路走来,我不优秀,但我善良不虚伪,我说话直来直去....,做 事坦坦荡荡。 ③老舍的《想北平》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在短短的 几千字里对北平的爱真是一言九鼎....。 ④随着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发布,许多行业 巨头大鳄,不约而同....把总部放在了虹桥商务区。⑤老舍先生的《茶馆》 聚国事家事、世态人情于一室,句句如探骊得珠....,让我们在啼笑中感 知着民众的无奈以及时代的黑暗。 ⑥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国内在册翻译公司近 3 000 家,但大多规模 很小,翻译人员多是兼职,翻译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 义.。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①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感情色彩不当。 ②直来直去:形容性情直爽,说话不绕弯子。使用正确。③一言九鼎: 形容说话分量重,作用很大。用在此处不合语境。④不约而同:事先 没有约定,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使用正确。⑤探骊得珠: 指做文章扣紧主题,抓住要领。使用正确。⑥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 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语境说“翻译人员多是兼职,翻译水平参差 不齐,有的译作……”,这是指翻译不准确。使用错误,望文生义。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忍的精 神,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B.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实施,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 C.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 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D.在大选中,不仅民主党无法在这类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上 过度批评特朗普,而且在这些问题上摇摆不定的立场还成了对手攻击 的靶子。 解析:A 项,成分残缺,应在“饱受”前加“在”。C 项,否定不 当,去掉“不”。D 项,语序不当,“不仅”置于“民主党”之后。 答案:B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人脑的功能单元是神经元,在电脑中则是硅晶体管。________。 这就产生了电脑存储和调用数据的语言。最大的电脑的记忆容量是 1 012 个字节,人脑的记忆容量的字节数则大约为 10 后面跟 8 432 个零。 电脑经历了几代的变革,计算速度和存储能力不断提高,所以在它的 工具功能上,人脑自愧不如。 A.一个晶体管就是一个快速打开和关闭的开关,它在与它相连的 电路中产生电脉冲 B.晶体管在与它相连的电路中产生电脉冲,因为一个晶体管就是 一个快速打开和关闭的开关 C.作为一个快速打开和关闭的开关的晶体管,产生电脉冲是在与 它相连的电路中 D.电脉冲是晶体管在与它相连的电路中产生的,因为晶体管就是 一个快速打开和关闭的开关 解析:按照语句表达流畅原则,横线处以“晶体管”开头符合顶 针规则,即可排除 CD 两项,根据横线后面的代词“这”,可以判定 其是指代前面的“电路中产生电脉冲”,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A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7 题。 祥子买车 老舍 他换了新车。从一换车那天,他就打听明白了,像他赁的那辆—— 弓子软,铜活地道,雨布大帘,双灯,细脖大铜喇叭——值一百出头; 若是漆工与铜活含糊一点呢,一百元便可以打住。大概地说吧,他只 要有一百块钱,就能弄一辆车。猛然一想,一天要是能剩一角的话, 一百元就是一千天,一千天!把一千天堆到一块,他几乎算不过来这 该有多么远。但是,祥子下了决心,一千天,一万天也好,他得买车! 第一步他想好了,去拉包车。遇上交际多,饭局多的主儿,平均一月 有上十来个饭局,就可以白落两三块的车饭钱。加上每月再省出个块 儿八角的,也许是三块五块的,一年就能剩五六十块!这样,希望就 近便多多了。他对自己起下了誓,一年半的工夫,他——祥子——非 打成自己的车不可! 可是,事实并不完全帮助他的愿望。不错,他确是咬了牙,但是 到了一年半他并没还上那个愿。包车确是拉上了,而且谨慎小心地看 着事情;不幸,世上的事并不是一面儿的。他自管小心他的,东家并 不因此就不辞他;不定是三两个月,还是十天八天,吹了!他得另去 找事。自然,他得一边儿找事,还得一边儿拉散座;骑马找马,他不 能闲起来。在这种时节,他常常闹错儿。他还强打着精神,不专为混 一天的嚼谷,而且要继续着积储买车的钱。可是强打精神永远不是件 妥当的事:拉起车来,他不能专心致志地跑,好像老想着些什么。假 若老这么下去,几时才能买上车呢?为什么这样呢?在这么乱想的时 候,他忘了素日的谨慎。皮轮子上了碎铜烂磁片,放了炮;只好收车。 更严重一些的,有时候碰了行人,甚至有一次因急于挤过去而把车轴 盖碰丢了。一搁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点愣头磕脑的。碰坏了 车,自然要赔钱;这更使他焦躁,火上加了油;为怕惹出更大的祸, 他有时候懊睡一整天。及至睁开眼,一天的工夫已白白过去,他又后 悔,自恨。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可是买车的钱数一点不因 此而加快地凑足。 整整三年,祥子凑足了一百块钱! 祥子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整最新式最可心的车, 现在只好按着一百块钱说了。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跟他所期望的车差 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 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 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 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 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 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 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有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 个朋友,车算你的了。”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 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 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 车了。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 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 新车,就算是生日吧,是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 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 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 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 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自从有了这辆车,祥子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 拉散座也好,祥子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 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祥子的 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就又可以买辆车, 一辆,两辆……这样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节选自《骆驼祥子》,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祥子从换了一辆新租赁的新车那天就决定自己要买一辆车,并 想好了通过拉包车的方式,一千天后就可以买到一辆价值百元的车。 B.祥子虽然找到包车的活儿,但由于收入并不是他想象那么多, 虽然连续干了一年半的包车活,但仍然没有能够实现买车的愿望。 C.平素十分谨慎的祥子有事搁着,心中不痛快,便有点愣头磕脑 的,于是在拉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诸如碰坏车、碰伤人之类的事情。 D.买车时,祥子坚持要九十六元买下新车,而车行老板则要价至 少一百元,后来车行老板看到祥子很可怜,于是同意了祥子的要求。 解析:A 项,“一千天后”错误,应是一年半的时间就可买车;B 项,“连续干了一年半的包车活”错误,根据“他自管小心他的,东家 并不因此就不辞他;不定是三两个月,还是十天八天,吹了”可知, 包车活时断时续;D 项,“看到祥子很可怜”不准确,根据“铺主知道 是遇见了一个有心眼的人”可知,车主主要是看到祥子对车的喜爱和 固执的性格。 答案:C 6.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祥子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勤劳能干。为实现买车的愿望而省吃俭用,拼命拉车。 ②有理想和追求,为实现买车的愿望而奋斗,买了一辆车后憧憬买很 多辆车并开车厂。③易满足。把买新车之日当作自己生日,准备吃热 烧饼夹爆羊肉来给自己过生日。 7.对祥子的心理展现是刻画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法, 说说所选文段中是如何展现祥子心理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直接描写祥子的心理活动来展现祥子心理,如第一段中, 心里盘算着如何买新车的描写,就十分细致地展现了祥子买车的急切 心理。②作者直接叙述祥子的心理,如第二段最后“及至睁开眼,一 天的工夫已白白过去,他又后悔,自恨”,表现了祥子矛盾的心理。③ 通过描述祥子的动作、语言、表情来展现祥子心理,如“祥子的脸通 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等动作、语言描 写,展现了祥子激动的心理。 三、语言表达 8.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不超过 30 字。 师父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喊道:“小心,小心!” 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 说:“小心,小心!” 徒弟问:“师父,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 醒我?” 师父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联系上下文语境。首先要理解, 师父的回答是针对徒弟的提问“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 到低处才提醒我”。其次是分析,问题暗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即第一次 没经验时高处小心和第二次有经验时低处小心。最后是概括,概括时 要结合上述两层内容,准确地揭示表象背后的意义。可以同时结合自 己的生活经验得出答案。 答案:(示例)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 出错 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打动无数人,而我却偏偏关注前两 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这两句是不是在暗示“虽然皇帝的恩 泽未涉及我,可我却不管那么多,就是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来”呢?或 许有,但袁枚绝对不会说出来,因为清代的文字狱极为严酷,当然, 追问当年袁枚到底是怎么想的,意义不大。诗也好,文也罢,读经典 诗文的价值不在于理解诗文本身,而是把这些诗文和现实生活结合起 来,和自身的经历结合起来,常读常新,常读常深,让它们为我们所 用。 (1)文中有一处关联词语错误:应将“不在于……而是……”改为 “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中,作者推论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 20 字,不计标点)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 10 字)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逻辑推理的题目,注意分析语句之间的逻辑 关系、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句子“读经典诗文的价值不在于理解 诗文本身,而是把这些诗文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前后不是选择关系, 而是递进关系;然后概括了读经典要结合现实生活与自身经历,为我 所用,论据是读袁枚诗的经历。 答案:(1)不仅在于 更在于 (2)(结论)读经典要结合现实生活与 自身经历,为我所用 (依据)读袁枚诗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