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9.97 KB
  • 2021-06-09 发布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同步课时练习 第十八课 琵琶行并序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学年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同步课时练习 第十八课 琵琶行并序 【基础知识】 1.下列句中的“言”字,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诗言志②凡六百一十六言③复驾言兮焉求④东船西舫悄无言⑤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A.①言语②字③助词④表达⑤说 B.①言语②字③表达④声音⑤助词 C.①表达②字③言语④说⑤助词 D.①表达②字③助词④声音⑤说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的情景。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3.《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里写的乐曲旋律的变化是( ) A.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B.由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 C.由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 D.由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畅快 B.歌.以赠之 歌:作歌 C.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走了以后 来:助词,无义 D.如闻仙乐耳暂.明 暂:暂时。 5.对下列诗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 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C.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 【文本阅读】 一、阅读《琵琶行》一诗的小序,完成下面小题。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 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 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湓.浦口(pén) 琵琶.(pá) B.贾.人(jiǎ) 遂.命酒(suì) C.悯.然(mǐn) 转徙.(xǐ) D.恬.然(tián) 迁谪.(zhé) 2.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的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听其.声; 问其.人 ②遂命.酒; 命.曰《琵琶行》 A.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B.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C.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D.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3.“左迁”“出官”“迁谪”等词涉及古代官职制度。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三个词都表示白居易被贬官降职。 B.“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是“升迁”“拜”“除”等。 C.“出官”是外出做官,不涉及官职升降。 D.“迁谪”是贬官的意思。“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谪”是被罚流放或贬职的意思。 二、阅读《琵琶行》语段,完成小题。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 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 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 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 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 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 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 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 衫湿。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琵琶女人生三个阶段的特点,每点不超过 7个字。 2.“春江花朝秋月夜”本是美好时光,诗人为什么此时却倍感悲伤? 3.结合诗歌中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原因。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 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 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1.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①明年秋 ②委身为贾人妇 ③曲罢悯然 ④今漂沦憔悴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整顿衣裳起敛容 ⑦恬然自安 ⑧因为长句 ⑨暮去朝来颜色故 ⑩去来江口守空船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⑦ C.①③⑧⑨ D.④⑤⑨⑩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例:歌以赠之 A.浔阳江头夜送客 B.遂命酒 C.问君西游何时还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3.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感斯人言 B.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 C.转徙于江湖间 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 ②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 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 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 疏切谏,疏入不报。 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 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 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 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 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 袖:名词动用,袖中藏着 B.箴.时之病,补政之缺 箴:针砭,规诫 C.而士君子多.之 多:多于 D.而往往流闻禁.中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示白居易勇于进谏的一项是( ) ①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②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 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④上令 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 ⑤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 也 ⑥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 A.②④⑥ B.①②⑥ C.①②③ D.②⑤⑥ 3.下列叙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白居易由“翰林学士”而“拜左拾遗”,属于越级提拔,所以白居易打算用生平所有学问报答皇上给予 的恩惠。 B.对元稹的被贬,白居易曾多次上疏,恳切地劝谏皇上,他的奏疏虽然送入宫中,但却无人向皇上报 告。 C.白居易不论大事小事都敢冒死劝谏,先后打 消了皇帝封河东王锷为宰相的念头、请罢河北用兵等,这 些正是他报答皇上恩遇的表现。 D.因为白居易急切地劝谏皇帝不可提拔承璀做招讨使而惹得皇帝不高兴,经李绛一番解释,皇帝对白居 易的嫌隙才涣然冰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习凿齿,字彦威。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江夏相袁乔深器之, 数称其才于温,转西曹主簿,亲遇隆密。 时温有大志,追蜀人知天文者至,夜执手问国家祚运修短。星人曰:“无忧虞,至五十年外不论耳。”温 不悦?乃止。异日,送绢一匹、钱五千文以与之。星人乃驰诣凿齿曰: “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 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凿齿问其故,星人曰: “赐绢一匹,令仆自裁,惠钱五千,以买棺 耳。”凿齿曰:“君几误死!君尝闻干知星宿..有不覆之义乎?此以绢戏君,以钱供道中资,是听君去耳。”星 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 不如一诣习主簿。” 累迁别驾。温出征伐,凿齿或从或守。所在任职,每处机要,莅事有绩,善尺牍论议,温甚器遇之。时 清谈文章之士韩伯、伏滔等并相友善,后使至京师,简文亦雅重焉。既还,温问:“相王何似?”答曰:“生 平所未见。”以此大忤温旨,左迁..户曹参军。时有桑门释道安,俊辩有高才,自北至荆州,与凿齿初相见。 道安曰:“弥天释道安。”凿齿曰:“四海习凿齿。”时人以为佳对。 是时温觊觎非望,凿齿在郡,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起汉光武..,终于晋愍帝。及襄阳陷于苻坚,坚 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既见,与语,大悦之,赐遗甚厚。临终上疏曰:“或问:‘魏武帝功盖中夏, 文帝受禅于汉,而吾子谓汉终有晋,岂实理乎?’答曰:‘昔汉氏失御,九州..残隔。至于武皇,静汉末之交 争,定千载之盛功者,皆司马氏也。’” (选自《晋书・习凿齿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 B.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 C.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 D.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栽/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星宿,文中指星象,指星体的明暗、位置等现象,迷信的人借观察星象,推测人事的吉凶。 B.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通常有褒贬之意,如文中的“光武”。 C.左迁,文中指贬官,降职。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D.九州,传说我国上古时期有冀州、兖州、青州、徐州等九大行政区,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习凿齿才干突出,深受赏识。他从小立志,博学多闻,文笔好;他妙答释道安,被人称好;他被袁乔器 重,得到桓温的优厚待遇。 B.习凿齿思维敏捷,机智过人。桓温向占星人咨询后送给占星人钱物,占星人向习凿齿请教桓温送钱物的 用意,习凿齿点拨后救了占星人。 C.习凿齿格尽职守,刚正不阿。他在桓温手下,常常担任要职,办事有成效;在看待君王一事上,他的看 法违背桓温的意旨。 D.习凿齿劝谏权臣,忠于朝廷。桓温有非分之想时,习凿齿写《汉晋春秋》来劝谏桓温;他临终上疏,为 晋朝天下的正统性辩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以绢戏君,以钱供道中资,是听君去耳。 (2)及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序洛诗 白居易 ①《序洛诗》,乐天自序在洛之乐也。 ②予历览古今歌诗,自《风》《骚》之后,苏、李以还,李陵、苏武始为五言诗。次及鲍、谢徒,迄于 李、杜辈,其间词人闻知者累百,诗章流传者巨万。观其所自,多因谗冤谴逐,征戍行旅,冻馁病老,存殁 别离,情发于中,文形于外。故愤忧怨伤之作,通计今古,什八九焉。世所谓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于 斯见□。又有以知理安之世少,离乱之时多,亦明矣。 ③予不佞,喜文嗜诗,自幼及老,著诗数千首。以其多矣,故章句在人口,姓字落诗流。虽才不逮古人, 然所作不啻数千首。以其多矣,作一数奇命薄之士亦有余矣。今寿过耳顺,幸无病苦,官至三品,免罹饥寒, 此一乐也。大和二年,诏授刑部侍郎。明年,病免归洛,旋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居二年,就领河南尹事。 又三年,病免归履道里第,再授宾客分司。自三年春至八年夏,在洛凡五周岁,作诗四百三十二首。除丧朋、 哭子十数篇外,其他皆寄怀于酒,或取意于琴。闲适有馀,酣乐不暇。苦词无一字,忧叹无一声,岂牵强所 能致耶?盖亦发中而形外耳。斯乐也,实本之于省分知足,济之以家给身闲,文之以觞咏弦歌,饰之以山水 风月。此而不适,何往而适哉?兹又以重吾乐也。 ④予尝云:“理世之音安以乐,闲居之诗泰以适。”茍非理世,安得闲居?故集洛诗,别为序引,不独记 东都履道里有闲居泰适之叟,亦欲知皇唐大和岁有理世安乐之音。集而序之,以俟夫采诗者。甲寅岁七月十 日云尔。 (选自《白居易文集校注》) 1.以下虚词填入第②段方框处,最恰当的是( ) A.也 B.矣 C.乎 D.焉 2.以下对文中提及的“洛诗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集中的诗歌多为愤忧怨伤苦叹之作。 B.集中的诗歌为诗人情感的忠实表达。 C.集中的诗歌皆为闲适酣乐寄怀之作。 D.集中的诗歌皆为采诗者观民风而作。 3.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作用。 4.白居易在这篇序中提出了“情发于中,文形于外”的创作原则。结合《琵琶行》,分析作者是如何体现 这种创作观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昌,字.公明,汴州开封人也。出自行.间,善骑射。史朝义遣将围宋州;城中食尽。刺史李岑计蹙昌为 之谋曰廪中有数千斤曲可以屑食计援兵不二旬日当至岑听之昌遂被铠持盾登城,陈逆顺以告谕贼,贼众畏 服。后十五日,救军至,贼乃宵溃。 李希烈陷汴州,人心震恐。时昌以三千人守宁陵,希烈率五万众阵于城下;昌深堑以遏地道,凡四十五 日,不解甲胄,躬励士卒,大破希烈。希烈解围攻陈州,昌从刘玄佐 ① 率兵救之,西去陈五十里,薄贼军, 大战破之。擒贼将翟曜,希烈退保蔡州。 贞元..三年入朝,委昌北出五原。岁余,授泾州刺史。昌躬率士众,力耕三年,军食丰羡,名闻阙下。七 年,受诏城平凉,以扼弹筝峡口。旬余而毕。平凉居北地之要,分兵援戍,遏其要冲,遂以保宁边鄙。 昌初至平凉劫盟之所,收聚亡殁将士骸骨坎瘗之,分为大将三十人,将士百人,葬于浅水原。建二冢, 大将曰“旌义冢”,将士曰“怀忠冢”。昌盛陈兵卫,具牢醴 ② ,率诸将素服临之,边兵莫不感泣。 昌在边十五年。及婴疾,约以是日赴京求医,未发而卒。年六十四,赠.司空。 注:①刘玄佐,人名。②牢醴,古代祭祀用的牲品和美酒。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刺史李岑计蹙/昌为之谋曰/廪中有数千斤曲/可以屑食/计援兵/不二旬日当至岑/听之 B.刺史李岑计蹙/昌为之谋曰/廪中有数千斤/曲可以屑食/计援兵/不二旬日当至/岑听之 C.刺史李岑计蹙/昌为之谋曰/廪中有数千斤/曲可以屑食/计援兵不二旬日当至岑/听之 D.刺史李岑计蹙/昌为之谋曰/廪中有数千斤曲/可以屑食/计援兵不二旬日当至/岑听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旧指男子冠礼女子及笄礼时取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自称称名,称人称字。 B.行,古代户籍编制,在古代户籍编制中,五户为一伍。五伍为一行。“行”在这里泛指百姓,《琵琶行》 的“行”即是此意。 C.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 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 D.赠,加封官职、爵位,朝廷对已逝功臣本人或功臣的先人追封爵位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昌精忠报国,大义凛然。宋州被困,危在旦夕,刘昌身披铠甲率军出战,苦战十五日,终于打退了敌 军。 B.刘昌骁勇善战,功勋卓著。李希烈进攻陈州时,刘昌随同刘玄佐率军驰援,军队坚持四十五日,大败敌 军,活捉敌将翟曜。 C.刘昌尽职尽责,戍边有功。他任泾州刺史时,亲率土兵耕作,保障了军粮供给;他奉命修筑平凉城,并 派兵把守,保障了边地的安定。 D.刘昌体恤将士,心怀仁爱。他初到平凉之时,将收集到的一百多位官兵的骸骨安葬好,并举行了隆重的 祭奠仪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昌从刘玄佐率兵救之,西去陈五十里,薄贼军,大战破之。 (2)昌盛陈兵卫,具牢醴,率诸将素服临之,边兵莫不感泣。 【片段写作】 1.请你发挥想象,将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扩写成散文。 要求: (1)用第一人称。 (2)侧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感情和景物意境要忠实原诗。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4)不少于 200字。 2.根据要求写作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近行人。”这是一首白居易于邯郸 驿舍中思家的诗,但诗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思念家人,而是想象家人如何思念自己。清代学者浦起龙评价这 种诗歌手法说:“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 请借鉴这种手法,写一段表达你自己某一种情感的文字。要求:(1)有描写和抒情;(2)结构相对完整, 语言简明、生动作;(3)不少于 150字。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一词多义的能力。①项,句意为:是个表达志向、抱负。言:表达。②项,句意为: 共六百一十六个字。言:字。③项,句意为:(我)还出游啊去追求什么呢?言:助词。④项,句意为:东船 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没有声音。言:声音。⑤项,句意为: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 城东南的虾蟆陵。言:说。故选 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手法的把握和效果的分析。A项,“衬托音乐前奏昂扬” 说法不当。B项,“反衬音乐前奏成功”说法不当。D项,“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说法不当。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分析词人的情感首先要知人论世,其次要抓住词句中的关键 词语进行分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是舒徐流畅;“间 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是逐渐沉咽;“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 时无声胜有声”是间歇停顿;“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是激越雄壮。故选 A。 4.【答案】D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 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题中 D项,“暂”,诗中应该解释为“忽然,一下子”。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了解常考的几种修辞,明确各种 修辞的定义和特点,然后分析题干,看题干有无选择的指向,如考查某种修辞的指向,如选择正误的指向, 如本题“对下列诗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本题中,D 项,“夸张”这一判断错误,“铁 骑突出刀枪鸣”意思是“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这是形容琵琶女的琵琶声达到高潮,此处是把琵琶 声比作“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故应为比喻。故选 D项。 【文本阅读】 一、【答案】1.B 2.B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言文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逐项识别 字音正误。本题 B项,“贾人(jiǎ),应该改为“gǔ”。故选 B。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 理解文言文中虚语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本题要求选择“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的词,判断 正确的一项是”,然后逐项对比。第一个“其”代听到的琵琶声,第二个“其”代琵琶女。所以两个“其” 指代对象不同;第一个“命”是命令或叫的意思;第二个“命”是命名或提名的意思。所以两个“命”意思 不同。故选 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 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 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 项,错在“‘出官’是外出做官”,“出官”应该指古代京官调任地方官。 故选 C。 二、【答案】1.(1)年少红极一时(2)年轻闲度风月(3)老大独守空船。 2.解答此题,首先要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考虑抒情方式,“美好时光”“倍感悲伤”应为乐景衬哀情; 然后结合诗人的处境分析。 3.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方面:①感伤琵琶女的身世,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 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已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琵琶女对苦楚身世的倾诉,更是激起诗人深深 的怜悯。②感伤自己的遭遇。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 感孤寂难耐。“江州司马青衫湿”既是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不注重人才的抗议与 控诉。 【解析】1.在节选部分的第一节中,可以看出琵琶女少年时“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青 年时“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老年时“老大嫁作商人妇”。 2.这句诗采用了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这句诗由“春江”“花朝”“秋月夜”三个名词短语组成,每个短 语都是一种美好景象,每到此时,诗人联想到家人的团聚、朋友的欢宴等,更加感到自己的孤独凄凉。所 以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3.根据课文内容可知,白居易泪湿青衫有两方面的原因:同情琵琶女的处境、身世,感伤自己的遭遇、 处境。符合这两点即可。 三、【答案】1.B 2.B 3.C 4.①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②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 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③于是创作了这首七言诗,作歌行来赠送给她。 【解析】1.B 项②③④⑦都是古今同义的词语,其它几个词语都是古今异义词。①“明年”古义为第二年, 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⑤“突出”古义为撞击、冲突,今义为表现比平均水平优秀;⑥“整顿”古义为整理, 今义为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⑧“因为”古义为“因”有表因果、趁机、于是等意义,“为” 有做、当等意义,要具体分析。今义:表因果的关联词;⑨“颜色” 古义为脸色、女子的姿色,今义为色 彩、颜料;⑩“去来” 古义为去了以后,今义为去和来。 2.本题考查词类活用,例句与 B项加点字都是名词作动词;ACD三项的加点字都是名词作状语。 3.C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句;ABD三项都是省略句。 4.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关键字①命酒”指命人摆 酒;“快”指畅快的;“悯然”指闷闷不乐的样子;②“斯”这个人;“是”这;③“因为”指趁机作了, “歌”指作歌。 【拓展阅读】 一、【答案】1.C 2.A 3.B 4.(1)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2)况且天地之间,事物各有各的主宰,如果 不是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3)大概是因为要报答您大力提拔的恩泽罢了,绝不是轻易进谏 啊。 【解析】1.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 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 义等。C.文中没有“比较”的意思,“多”应该译为“称赞”。故选 C。 2.此题考核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 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还有某人的什 么做法、某人做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景物或物象特征的分析等,答题方式和人物性格分析类似。 ①是别人对其诗文的赞赏;③是说白居易对皇上的感恩;⑤是别人替白居易陈情的言论,这三项和“勇于进 谏”无关,排除。故选 A。 3.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 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 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B.“他的奏疏虽然送入宫中,但却无人向皇上报告”错误,原文“疏入不报”, “报”是“回答,答复”的意思。故选 B。 4.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 翻译。第(1)句,假:借助;水:游泳;绝:横渡;第(2)句,且夫:况且;苟:如果;虽:即使; 第(3)句,盖:大概因为;酬:报答;拔擢:提拔;耳:罢了;轻言:轻易进谏。 二、【答案】1.C 2.B 3.B 4.(1)这是用绢跟您开玩笑,拿钱给你做路费,这是准许你离开罢了。(2)等到襄阳被苻坚占领,苻坚造 就听说他的声名,用车(把他)与释道安一起请来。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家在益州 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这句话的含义是“我家住益州,受命远道而 来,现在让我自杀,我的骸骨没办法送回家乡,因为您仁义厚道,请为我备买棺木立碑碣”。根据理解句中 “今受旨自裁”的意思是“现在让我自杀”,因此可以排除 AB选项。根据理解“无由致其骸骨”是“我的骸 骨没办法送回家乡”不能断开,所以排除选项 D。故答案选 C。 2.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 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 避讳的说法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 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选项 B,文中的“光武”是谥号,而 不是庙号。故答案选 B。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 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 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 对比,即能发现问题。选项 B,“占星人向习凿齿请教桓温送钱物的用意”与原文不符。原文,占星人拜访 习凿齿是请求他帮忙,不是请教习凿齿桓温送物的用意。故答案选 B。 4.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 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 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戏”开玩笑、“资”费用、“听” 准许。(2)“及”等到、“舆”车、“致”请来。 三、【答案】1.B 2.B 3.以自己这五年的官职变迁,一方面印证上文所说的“官至三品、免罹饥寒”,过着身闲家给的生活;另一 方面通过“旋”“再”等词,突出了皇恩浩荡,自己身处理安之世,也为后文的论述做铺垫。 4.《琵琶行》的序中就交代了文章的创作缘由,诗人听了琵琶女的曲子和悲惨身世之后,触动了自己被贬漂 泊的身世经历,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受,于是创作了这首寄寓了因无故被贬而愤懑不平的诗歌。 【解析】1.本题考查虚词的选用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熟悉常用虚词表达的含义及用法,判断时要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前后句的关系,辨别句子的语气,从而准确选用虚词。“世所谓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 薄,于斯见□”,大意是“这就是世人所说的文人命运大多坎坷,诗人命运尤其不好,由此可以看出了”。此 处需要一个表示肯定的陈述语气的词语。A 项,“也”字一般表判断语气;B项,“矣”字一般表肯定的陈述 语气;C 项,“乎”字一般表感叹语气;D项,“焉”字一般表反问语气。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结合“闲适有馀,酣乐不暇。苦词无一字,忧 叹无一声”可知“多为愤忧怨伤苦叹之作”错。C项,结合“除丧朋、哭子十数篇外,其他皆寄怀于酒,或 取意于琴”可知“皆为闲适酣乐寄怀之作”错。D项,结合“集而序之,以俟夫采诗者”可知“皆为采诗者 观民风而作”错。故选 B。 3.本题考查对句子作用的分析能力。画线句是“大和二年,诏授刑部侍郎。明年,病免归洛,旋授太子宾 客分司东都。居二年,就领河南尹事。又三年,病免归履道里第,再授宾客分司”,从内容上看,这是概括 自己这五年的官职调动情况。用“旋”“再”等词,突出了皇恩浩荡,自己的感激之情,表现身处太平之世 的幸运。从结构上看,这句话照应了上文的“官至三品,免罹饥寒”;又为下文抒发“茍非理世,安得闲居?” 的感慨和感悟做铺垫。 4.本题考查对文本观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情发于中,文形于外”意思是“内心产生了情感,通过诗文表 现出来”。考生要分析出《琵琶行》创作的缘由。可结合诗前的小序来分析。“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 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 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 六言,命曰《琵琶行》”,这篇小序集中交代了文章的创作缘由,诗人听了琵琶女的曲子和悲惨身世之后,触 动了自己被贬漂泊的身世经历,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受,于是创作了这首寄寓了因无故被贬而愤 懑不平的诗歌。这正引证了作者的观点:“情发于中,文形于外”。 【参考译文】 《序洛诗》,是白居易自叙在洛阳的快乐生活。 我遍览古今诗歌,自《诗经》《离骚》之后,苏武、李陵以来,李陵、苏武开始写五言诗,依次而及鲍照、 谢朓等人,直到李白、杜甫等,这中间闻名的词人有好几百个,流传的诗章极多。看它们所写的缘由,大多 因为受谗言被冤,被贬谪放逐,远行屯守边疆,受冻忍饥,生病年老,生死别离,内心产生了情感,通过诗 文表现出来。因此愤忧怨伤之作,总计而言,在古今作品中占十之八九。世人所说的文人命运大多坎坷,诗 人命运尤其不好,由此可见。因此又知道政治修明安定的时代少,战乱的时代多,这也很明白了。 我不才,喜好诗文,从小到老,写了几千首诗。因为诗文多,所以我的诗句被人吟诵,我的名字落入诗 人之列,虽然我的才华赶不上古人,但是我所写的不止几千首,正因为诗文写得多,我做一个命运不好的读 书人是绰绰有余了。现在我已经年过六十,所幸没有痛苦,官至三品,免于遭受饥寒,这是一大快乐。大和 二年,皇上下诏授予我刑部侍郎。第二年,因生病免去官职回到洛阳,不久被授予太子宾客的官职分管东都。 过了两年,就任河南尹事。又过了三年,因生病免去官职回到履道里居所,第二次被授予太子宾客分管东都。 从大和三年春到大和八年夏,我在洛阳总共五周年,写了四百三十二首诗。除去悲悼朋友、哭悼儿子等十几 篇之外,其他都是在美酒中寄托情怀,或在琴瑟中采取情意。闲适之余,总是饮酒游乐。没有一字为表达痛 苦之词,没有一声为表达忧虑之音,这难道是能勉强得来的吗?也是内心产生情感,通过诗文表现出来而 已。这种乐趣,其实本源于明白本分自知满足,再以家庭富足生活闲适辅助,以饮酒赋诗歌咏修饰,以赏看 山水风月装饰。这还不感到舒适,到哪里才会感到舒适呢?这又让我的快乐更进了一层。 我曾经说:“安定时代的文辞安闲快乐,闲居时候的诗歌安宁闲适。”假如不是安定的时代,怎么能过上 闲居的生活?因此收集在洛阳所作的诗歌,另外为它做一篇序文。不只是记叙洛阳履道里有一个闲居安适的 老头,也想要大家知道大唐大和年间有安定的时代安乐的文辞。汇聚成集,为它做序,以待那些采诗的人。 甲寅年七月十日。 四、【答案】1.D 2.B 3.A 4.(1)刘昌跟随刘玄佐救援陈州,向西距离陈州五十里,与贼军相遇(靠近),经过激战大败他们。(2)刘 昌隆重陈列军队,备办祭品,率领各位将领穿素服到场祭祀,边地兵将,无不感动哭泣。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题中,“岑”指的是刺史李岑,所以“听之”的主语是“岑”, 因此,“岑”前应断开,由此排除 A、C项;“曲”是指酒曲,“廪中有数千斤”的是酒曲,因此“数千斤”和 “曲”之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 B项。故选 D。 2.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 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 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B 项,“‘行’在这里泛指百姓,《琵琶行》的‘行’即是此意”说法错误,《琵琶行》 的“行”不是“五伍为一行”的“行”,而是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 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故选 B。 3.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文本内容的能力。A项,“刘昌……苦战十五日,终于打退了敌军”说法错误,原文 中说的是“后十五日,救军至,贼乃宵溃”,可见并不是刘昌苦战十五日终于打退了敌军,而是过了十五天, 援兵到来,这才打退了敌军。故选 A。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本题翻译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从”:跟随;“救”:救援;“西”:向西; “去”:距离;“薄”:靠近;“破”:打败;“盛”:隆重;“陈”:陈列;“牢醴”:祭品;“临”:到;“边兵”: 边地兵将;“感”:感动。 【参考译文】 刘昌,宇公明,汴州开封人。军人出身善于骑马射箭。史朝义派遣大将包围宋州的时候,城中粮食用尽。 刺史李岑无计可施,刘昌为他谋划说:“本城仓库中尚有数千斤酒曲,可以弄碎食用。估计援兵不到二十天 就应到达。”李岑听了刘昌的话,于是让刘昌披上铠甲手持盾牌登上城楼,向贼军陈述逆顺的道理来晓谕他 们,贼军敬畏拜服。过了十五天,救兵到来,叛贼于是趁夜晚溃散逃走。 李希烈攻陷了汴州,人心震撼,惊恐不安。当时刘昌率三千人守卫宁陵,李希烈率五万军队在城下列阵, 刘昌深挖壕沟来防止敌军利用地道进攻,共四十五天,不脱甲胄,亲自激励士兵,大败李希烈。李希烈解围 进攻陈州,刘昌跟随刘玄佐救援陈州。到陈州西五十里处与贼军相遇,大败他们,活捉敌将翟曜,李希烈退 守蔡州。 贞元三年,皇帝委派刘昌北出五原。一年多后,提任泾州刺史。刘昌亲率士兵,勤苦耕作三年,军粮丰 足,声名传闻朝廷。贞元七年,皇帝下诏命他修筑平凉城,来控制弹筝峡口。十多天就完成了。平凉位居北 方的要冲,刘昌分兵援守,把守住交通要道,于是安定了边疆。 刘昌初到平凉,收集阵亡将士的遗骨挖坑下葬。分为大将三十人,普通将士百人,葬在浅水原。修建两 座墓冢,大将的叫“旌义冢”,普通将士的叫“怀忠冢”。刘昌在墓地隆重陈兵列将,备办祭品祭祀。并率领 将士们穿素服到场,各路兵将,无不感动哭泣。 刘昌在西部边地待了十五年。等到他患病,定下日期赴京求医,没有动身就去世了。时年六十四岁,追 赠为司空。 【片段写作】 1.【参考例文】 绵绵细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还没有止息。撑伞步出居所,漫步来到江边,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 瑟瑟秋风下的夜晚,诗人和朋友来到江边,望着江水不舍昼夜的奔流,遥望那向东流去的河水,让人们感受 到了似水流年,时光飞逝。古人对此也有不少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逝者如 斯夫,不舍昼夜”,在这深秋的夜晚,秋风吹拂着枫叶荻花,和友人的离别就在眼前!送客,本来就是离别, 离别充满了伤感! 【写作指导】交代地点:浔阳江头。交代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交代景色,枫叶飘零,荻花瑟瑟。 2.【参考例文】 快要过年了,等爸妈忙完工作上的事,已经到了腊月 30了。好在我们已经买好了回家车票。我告诉 了爷爷奶奶我们回家的车次,6个小时以后,我们就回到故乡了。我们坐在风一般速度的动车上,望着车 窗外雪花纷飞,我的心早已飞到了老家。我家的春联贴好了吗?奶奶已经在准备年夜饭了吧,爷爷一定也 坐在窗前,正等着我们吧。 【写作指导】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运用的能力。这类题,首先需要学生认真审题,看清要求;然后结 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语文素养进行创意解读;最后也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其中最为关键的 是学生要注重平常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字数限制。解答时先要理解题中诗句的表现手法,即悬 想法。自己在思念着对方,不直接这样写,而写对方在思念着自己。运用悬想法写一段情感文字。如以“思 乡”为主题,突出思乡的内涵,选取比较典型的物象进行具体描写,设想对方的情景,表达思念亲人的情感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