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00 KB
  • 2021-06-09 发布

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语 文 试 题 卷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产业中创新力实现价值转 化、激励再生、产权明晰的前提。“互联网+”背景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知 识产权新问题,我们首先要厘清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迅速发展的数字信息技术促生了文化产品创造、传播、交易等新经营形态,文化产业链 不断细化和延伸,产业类型错综交织,知识产权复杂化。例如基于 VR 和 AR 虚拟信息技术的 文化产业新业态,在影视、娱乐、主题公园以及博物馆等艺术展馆已广泛应用,除了给消费 者提供沉浸互动式体验外,还在向社交应用、内容拓展、硬件开发等产业模式渗透和延伸, 未来发展空间更大。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激发了大众无限的创新热情,碎片化、分散化、 数量庞大是新业态下文化产品的创造态势。 新业态激增,带来文化产品创造的聚集和离散,知识产权线索杂乱。文化产品创造聚集 表现为核心 IP 的强吸引力,这种核心 IP 具备可供持续挖掘的文化内涵和对固定消费群体的 吸引力,并且具有产业开发的无限潜力,需要知识产权提供“强保护”。文化产品创造离散则 表现为集群区域内文化创造的“去职业化”和“分散化”。传统集群区域内由特定创意人才承 担的工作转向大众化,形成“万众创新”的分散式创新态势,大量碎片化的创意成果需要知 识产权的“散保护”。文化产业聚集区域内既有核心 IP,又包括大量的小微创新成果,知识产 权保护线索怎能不杂乱? 开放式创新仍存在跟风、模仿、抄袭等问题,且逐渐复杂化。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和侵 权制裁力度的加大,产业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规范已大为改善,但跟风、模仿和抄袭等问 题仍层出不穷。一方面,集群区域内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存在较为明显的“头羊效应”,文化 产品开发路径单一,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模仿、抄袭行为手段愈发“高明”,越来越隐蔽 和复杂。近年来自媒体平台中频发的“洗稿”行为就是利用了著作权只保护表达、不保护思 想的法律原则打擦边球,判断抄袭与否的复杂性给辨别和打击此类侵权行为带来极大困扰。 - 2 - 文化产业集群的融合创新使知识产权界限不清、知识财产流失等问题加剧。文化产业集 群发展从“联合”走向“融合”,文化企业主体横跨不同产业、行业进行跨界融合的趋势越来 越明显。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各种类型的跨界合作广泛开展,知识产权的各类权 属混杂其间,界限难辨。越是追求分散式、开放式创新,产权界限不清的问题也就越严重, 这里存在一种发展悖论。一方面,权利主体希望严守界限,任何人越权都需经权利主体认可。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激烈竞争中需要迅速推陈出新,最大限度解除限制,释放创新力—— 而这就会导致企业对自己所有的知识财产权的掌控能力减弱,知识财产流失风险增加。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 良性发展。这些问题虽然杂乱纠结,但也绝非完全无法应对,只是仅靠企业自身是很难解决 的。只有政府加快出台更加严密细致的法律法规,同时利用近几年兴起的诸如具有可追溯、 不可篡改特点的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或许会有助于促进这一问题的早日妥善解决。 (摘编自乔瑜《“互联网+”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探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文化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B.基于 VR 和 AR 虚拟信息技术的新业态已广泛应用,并向一些产业模式渗透和延伸。 C.新业态下文化产品呈现出分散化、碎片化的创造态势,需要知识产权提供“强保护”。 D.权利主体希望严守界限,产业创新却需要最大限度解除限制,这是一种发展悖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化产业的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入手,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采用举例论证,说明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产权变得复杂化。 C.文章在分析文化产品创造呈现出聚集和离散的特征时,采用了并列论证的方法。 D.文章逐层深入地论述了新时期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激发出“万众创新”的发展态势,出现了大量的小微创新成果。 B.文化产业聚集区域的“核心 IP”,具备可供持续挖掘的文化内涵并能吸引固定消费群体。 C.“洗稿”行为,钻了法律空子,虽然违背知识产权保护法,却无法追究法律责任。 D.解决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才能更好促进产业集群良性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 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据国务院扶贫办介绍,2013 年至 2018 年,我国农村贫困人 口从 9899 万减少到 1660 万,每年减贫人数都保持在 1200 万以上,全国 832 个贫困县已脱贫 摘帽 436 个,全国 12.8 万个贫困村有 10.2 万个脱贫。 - 3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9 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中显示,据世界银行研究 报告,“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 760 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 万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参 与国贸易增长 2.8%至 9.7%、全球贸易增长 1.7%至 6.2%、全球收入增加 0.7%至 2.9%。 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以来,在 2020 年高质量脱贫目标的约束下,出现了大量的扶贫创新 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扶贫实践。比如,土地流转、“扶贫车间”、旅游扶贫、电商扶贫 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中国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 2030 年 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他认为,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 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摘编自《习近平的拳拳为民情:“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2019 年 10 月 17 日人民网) 材料二: 在精准扶贫的具体方法上,各地都推出了因地制宜的方法。比如福建、浙江等地大力推 进旅游扶贫,开发的“乡村主题游”与“农家乐”项目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旅游扶贫为乡村 产业兴旺和农业多功能化提供了方向。 据《印度教徒报》近日报道,中国提出了 2020 年消除绝对贫困计划,这意味着中国剩下 的 1000 多万贫困人口将走上通往更加美好生活的道路,其中,“红色旅游”起到了助力作用。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年来,一些苗族地区凭借优美的自然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苗族刺绣店已成为游客的必游之地。据马来西亚媒体 Star Online 报道,乡村旅游、电子商 务等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帮助贫困人口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据国家乡村旅游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设在全国 25 个省(区、市)的 101 个扶贫监测点(建 档立卡贫困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人数为 4796 人,占脱贫人数的 30.4%,监测点贫困人口人均 增收 1123 元。在 2020 年高质量脱贫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各地依托旅游业开展扶贫工作、助 力脱贫攻坚的景象方兴未艾。 (摘编自《旅游扶贫应当有可持续性》,新华社 2019 年 12 月 23 日) 材料三: 脱贫攻坚实施以来,中央在此基础上,实行“第一书记挂帅”的集中统一领导体制,通 过以党的领导权威超越行政治理的规范的方式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性,从而为克服各种结 构性制约提供了制度和资源供给,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的各种资源迅速投向最为需要的贫困 地区和贫困人口。 为了准确识别农村贫困人口,中国政府采用了不变的收入标准,同时附加容易识别的非 收入性贫困指标,从而从技术的角度解决了识别穷人的方法问题。为了确保建档立卡农户的 精准性,中国政府对已识别的建档立卡农户进行了反复的核查,扶贫标准设置在技术上的可 识别性以及相应的核查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挤入和漏出,从而确保了真正穷人的覆盖度。 同时,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进行了分类并做出了“五个一批”的具体部署。从扶贫的角 - 4 - 度看,分类施策有助于直接瞄准已经发生的贫困问题,从而避免扶贫资源使用的偏离,确保 扶贫效果。 (摘编自《扶贫新实践:新阶段的超常规策略》,2019 年 9 月 4 日搜狐网) 4.下列对材料中“精准扶贫”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准扶贫”最早由习总书记于 2013 年提出。材料一的数据表明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突 出成绩,它使全球贸易和收入都呈增长趋势。 B.国外多家媒体的报道都证明:在扶贫工作中,旅游业因其良好的发展潜力,成为产业 扶贫的重要抓手,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 C.面对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精准扶贫是当前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科学方法。 D.精准扶贫的目标要求不能落下一个人,中国政府通过改进识别技术和使用核查机制的 方式来确认扶贫对象,从而确保了真正穷人的覆盖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准扶贫把资源投向最为需要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 B.中国减贫模式与经验,可以作为其他国家脱贫的范例,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 C.中国不断探索和创新减贫方法,精准减贫方略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D.中国的扶贫工作已取得非常重大的成就,中国 2020 年将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 6.近年来我国的扶贫实践有哪些举措?请简要概括,并结合材料说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那幅“银与福”羊皮画 毕淑敏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有一座魔鬼城。它是雅丹地貌形成的沟壑,被飓风的利刃和 雨水的指甲还有岁月的剪刀雕刻镂空,造就了千奇百怪的城骸和猛兽的残肢。最近它被正式 辟为地质公园,引来零散游客。 有一处地貌类似“无敌舰队”,无数高大的雅丹(雅丹是维吾尔语,意即陡峭的丘陵)层岩, 昂首挺胸,好像被天庭的巨鞭抽打着,中规中矩地朝着一个方向航行,虽悄无声息但一往直 前。每一座舰艇都似五层楼雄伟,朋友们隐入其中玩耍照相。工作人员一个劲儿叮咛,万万 不可走远误入深处,此地渺无人烟,距彭加木和余纯顺的遇难地只有几十公里。 我因脚踝扭伤,无法走进波涛起伏的沙砾,只有坐在一旁看着瀚海发呆。忽然背后有幽 灵般的声音响起:客人,买一幅羊皮画吧,它会带给你好运。猛回头,见一老媪披着黄色的 袍子悄然移近我,枯瘦的手爪挥舞着一卷画轴。 我吓了一跳,觉得这老太简直就像是魔鬼城的常住人口,揉眼看不远处的越野车和天上 - 5 - 的昏黄太阳俱在,胆子才壮了一些,问,你的羊皮画上都画了些什么? 什么都有,要什么有什么。它能保佑你。老女人说着,打开了她的包袱。羊皮画卷在一 起,散发着令人昏昏欲睡的气味。我一幅幅展开来看,每幅有脸盆底大小,四周缀满了憔悴 的草珠子,用细而韧的羊肠线编织成网状,古朴中透着不可捉摸的空灵。画上多半写着各类 经文,绘着炫彩的符咒,完全看不懂。有一幅很特别,周缘挂着木质流苏,沉甸甸地拉直了 薄薄的羊皮,使画上的图案像少女的面颊平展而悦目。羊皮画分两面,一面染作宝蓝色,一 个长相如史前岩画上走下来的小人儿,手舞足蹈,快乐得几乎摔了跟头。另一面是不均匀的 漆黑底子,仿佛百年老灶的坑灰胡乱涂抹而成,其上用某种矿物粉,描了三个歪歪斜斜的汉 字——银与福。 我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不解,问,什么意思? 老人的目光在稀疏的睫毛下浑不见底,好似注满沙粉的小潭,说,银子,你懂吧,就是 钱。它能保佑你有钱。 看看同伴归来还早,我就同老人聊起来,说,银子是个好东西啊,在城里,有了银子就 有了一切,可以有水,有大房子,有汽车…… 一股沙漠上的焚风刮来,下唇顿时就崩开了口子。我吐掉牙上的唾沫说,还可以买到空 调和游泳池……想想老人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什么叫游泳,就闭了嘴。 老人在风沙中一动不动,说,银子就是银子,银子不是所有的东西。如果银子是一切, 羊皮上就不会写着再送你“福”了。银子和福是两样东西,你可以有了银子,但是你没有福。 福是另外的赐予。 我说,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呢?我没有银子,可是我有福。 老人好似一尊沙漠中的石像,说,行的。你没有银子,可是你能有福。 我说,不见得吧?如果真是那样,就该写着福与银了,而不是现在的顺序。 老人并不恼,说,细细看,看它的四周是什么? 我这才注意到羊皮画周边的木流苏,并非普通的纹饰,而是一把又一把的吃饭勺子。它 们由树根雕成,平浅单薄,要是用来舀汤,可真要费不少功夫。 老人说,福的根是要有饭吃,要是没有饭吃,人就成了干尸。干尸你懂吧? 我不住点头。干尸,当然懂,在魔鬼城,人和干尸只有一步之遥。 老人继续说,有了吃,人就有了福底子。有银子比有福容易,有人有了银子,可是没有 福。有福是最难的。你要先有了吃饭的勺子,再有了锦上添花的银子,然后,你还要去找福。 银子永远不能骑在福上头。 我从老人手中买下了“银与福”的羊皮画,目送她淡黄色的袍子消失在魔鬼城“无敌舰队” 的旗舰之后。若不是羊皮画玄妙的气味直冲鼻根,我非得认定方才的情形是海市蜃楼。 直到今天,我还不时拿出这幅羊皮画抚摸端详。每一次,都会有金米样的沙粒掉出,又 会被我精心地填回羊皮的皱褶。心中始终存有疑问,这画是谁的工笔?那老人吗?她如何会 - 6 - 写汉字?她躲在魔鬼城,飘然而出,瞬忽而遁,就是为了向被城市腌得两眼发黑的我们展示 这古老的箴言吗?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通过回忆的形式,讲述了作者在一次到“魔鬼城”旅游的经历中,深刻地体会到雅 丹地貌的神奇,并意外地邂逅了一位卖羊皮画的老媪的故事。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却 耐人寻味。 B.那个向“我”兜售羊皮画的老媪飘然而出,瞬忽而遁。她对“银与福”断断续续的讲述, 玄妙深邃,引发了“我”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C.老人关于“银”与“福”的叙说,不仅散发着神秘和古朴的味道,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 理,也给现代人诸多的人生启示。 D.本文语言古典雅致,主题含蓄,让读者领略了沙漠风光的奇特,领略了地域文化的厚 重。 8.从全文看,那幅“银与福”羊皮画究竟给作者展示了什么古老箴言?(6 分) 9.文章以“那幅‘银与福’羊皮画”为题有什么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 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 在席,皆服其工。累迁为尚书殿中侍郎。入隋,为东宫学士,迁太常博士。炀帝..议改宗庙之 制,亮请依古七庙,而太祖、高祖各一殿,法周文、武二祧,与始祖而三,余则分室而祭, 始祖二祧,不从迭毁。未及行,坐与杨玄感善,炀帝矜己嫉才,因是亦贬西海司户。时博士 潘徽贬威定主簿,亮与俱,至陇山,徽死,为敛瘗,人皆义之。后为薛举黄门侍郎。举灭, 秦王谓曰:“寡人受命而来,嘉于得贤。公久事无道君,得无劳乎?”亮顿首..曰:“举不知天 命,抗王师,今十万众兵加其颈,大王释不诛,岂独亮蒙更生邪?”王悦,赐乘马、帛二百 段,即授王府文学。高祖猎,亲格虎,亮恳慆致谏,帝礼纳其言。王每征伐,亮在军中,尝 预秘谋,有裨辅之益。贞观中累迁散骑常侍,封阳翟县候,老于家。太宗征辽,子遂良从, 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意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 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亮顿首谢。及寝疾,帝遣医,中使..候问踵相逮。卒,年八十 - 7 - 八,赠太常卿,陪葬昭陵,谥曰康。初,武德四年,太宗为天策上将军,寇乱稍平,乃乡儒, 宫城西作文学馆,收聘贤才。以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文学禇亮等, 并以本官为学士。 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命阎立本图象,使亮为之赞, 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藏之书府,以章礼贤之重。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列传第二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 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 B.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 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 C.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 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情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 D.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 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后主,始自《三国志》称刘禅,后来用于称与其经历相似,被俘的割据政权末代君主。 B.炀帝,“炀”乃谥号,属于批评类的。谥号属于批评类的国君还有“赵武灵王”“汉献帝” 等。 C.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奏表中作为敬词。 D.中使,即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文中的“中使”是奉皇帝之命问候褚亮的宦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褚亮少时博闻强记,颇有才华。他博览图书史籍,过目不忘,年少就很有才华,受到 徐陵的赏识,受陈后主召见时所作诗歌,受到江总等人的赞赏。 B.褚亮为官知无不言,慷慨重义。炀帝议论改革宗庙制度时,奏请依照七庙制度,未及 实施,因与杨玄感友好遭贬,同行者潘徽途中去世,褚亮将其入棺埋葬。 C.褚亮侍君忠心耿耿,深受信赖。高祖打猎时,亲自与老虎格斗,禇亮诚恳地劝谏,高 祖采纳了他的话;后来高祖每次出征,都带着褚亮,让他参预秘谋。 D.褚亮因才充任学土,受帝赏识。禇亮曾被太宗聘请到文学馆,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 以本官充任学士,太宗命画家阎立本为学士们画像时,让褚亮写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举不知天命,抗王师,今十万众兵加其颈,大王释不诛,岂独亮蒙更生邪? (2)太宗为天策上将军,寇乱稍平,乃乡儒,宫城西作文学馆,收聘贤才。 - 8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4~15 题。 秋夜曲 王维 桂魄①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①桂魄:即月亮。相传月中有桂树,又月初生时的微光日魄,故称初生之月为桂魄。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诗的首句写景,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 B.王诗的三、四句抒情,主人公殷勤弄筝,沉浸于所弹乐曲之中而忘记归房。 C.杜诗中的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D.杜诗中的二、四句写宫女,虽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的话,但情蕴其中,耐人寻味。 15.简析两首诗的尾句表达的感情有何共同之处?在表达感情上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手法?(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疫情爆发后,很多人谈“鄂”色变,几乎忘了湖北之美,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 的长江三峡便是盛景之一。《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了精妙的描写:“______, ______”。黄州赤壁更是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名扬天下,其中,“______,______”写出 了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壮阔景观。除了自然景观,湖北还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 蕴,屈原更是生长于此。如果屈原目睹疫情之下百姓的生活,必然会伤心感叹“______,______” (《离骚》)。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关,不要说 ,只是这个名字就让人心潮起伏、感慨万端。这里曾是中原与塞 外的 点。站在最高处的雁塔下,整座关城可以 。东西两座关楼,与环形的城墙 一起,勾画出这里地势的险峻与气势的雄浑。高高的烽火台,矗立在蜿蜒起伏的长城上,被 崇山峻岭间的风呜呜地吹响。三千年来,雄才大略在这里交锋,历史激情在这里上演。 - 9 - 据说,原有的关城早已倾颓倒塌,整个雁门关一直是破败不堪,如今的官署、城角楼都 是重修过的。这不过是画蛇添足而已,相对于三千年的 ,相对于历朝历代的风风 雨雨,( )。 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来说,雁门关是他们进入中原的不二选择。正因为这样,雁门关就成 了中原王朝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咽喉要塞。雁门关的历史,也几乎成了一部绵延不断的战争 史。汉击匈奴,唐防突厥……雁门关自有以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竟然达到了约 1700 次以上 之多。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不知道有多少忠勇的将士,不知道有多少 鲜活的生命,在冲锋中前赴后继,在拼杀下血流成河。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身临其境 交接 一览无余 色彩斑斓 B.身临其境 交界 一览无余 波诡云谲 C.设身处地 交接 一应俱全 色彩斑斓 D.设身处地 交界 一应俱全 波诡云谲 18.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一个断砖碎瓦的雁门关,可能比一个修旧如新的雁门关更给人一种历史的真实之感。 B.一个修旧如新的雁门关,可能比一个断砖碎瓦的雁门关更给人一种历史的真实之感。 C.相比一个修旧如新的雁门关,一个断砖碎瓦的雁门关亦能给人一种历史的真实之感。 D.雁门关的断砖碎瓦,与雁门关的修旧如新一样都能给人一种历史的真实之感。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雁门关自古以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竟然达到了约 1700 次以上之多。 B.雁门关自古以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竟然达到了 1700 次之多。 C.自有雁门关以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竟然达到了 1700 次之多。 D.自有雁门关以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竟然达到了约 1700 次之多。 20.下面是某位高三毕业生发给班主任的一则短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 出并作修改。(5 分) 张老师好,我在高三几次考试中成绩都不理想,能在高考中有所建树,成功卫冕,这都是您 慧眼识金并鼎力相助的结果。您精湛的教学技艺,超凡入圣,令同学们刮目相看。今日分别,谨 祝教祺!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④ 改为 ⑤ 改为 21.下面这幅图画是某漫画比赛的获奖作品,请从构图和表达的思想两个方面简要解说漫画 获奖的具体原因。不超过 70 字。(6 分) - 10 - 当年的爱 杨礼杰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隔几分钟要看一眼手机,不断刷新着微博、微信、QQ,看好友在干什么,那些飘在风 中的代码时时刻刻左右着我们的情绪。岂止是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放眼望去,载人航天, 载人深潜,北斗导航……科技已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它可以让千里之 外的陌生变为熟悉。然而我们在为此狂欢的时候,对身边的人与事又知多少?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 语文试题答案 【解析】 1.选 C。(C 项,“强保护”错,应为“散保护”。根据原文第三段“大量碎片化的创意成果 需要知识产权的‘散保护’”可知。故选 C。 ) - 11 - 2.选 D。( D 项,“新时期”错,文章并未提及“新时期”,文章论述的应该是“‘互联网+’ 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故选 D ) 3.选 C。(C 项,“虽然违背知识产权保护法”错,根据原文第四段“‘洗稿’行为就是利用 了著作权只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的法律原则打擦边球”可知,“洗稿”并不一定违法。故选 C。) 4.选 A。(A 项,张冠李戴,原文是“‘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 760 万人摆脱极端贫 困、3200 万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 2.8%至 9.7%、全球贸易增长 1.7%至 6.2%、 全球收入增加 0.7%至 2.9%”,可见材料一中使全球贸易和收入都呈增长趋势的是“一带一路”。 故选 A。) 5.选 B。(B 项,“可以作为其他国家脱贫的范例”,扩大范围,原文是“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 家提供有益借鉴”;“尤其是”“要”于文无据。故选 B。) 6.①创新模式增加扶贫渠道。比如,土地流转、“扶贫车间”、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模式。 ②注重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性。中国各地依托旅游业开展扶贫工作,为乡村产业兴旺和农业多 功能化提供了方向。 ③制度供给和资源供给奠定脱贫基础。中央实行“第一书记挂帅”的集中统一领导体制,进一 步强化政府的主导性。 ④建档立卡帮助精准扶贫。为了准确识别农村贫困人口,政府建档立卡,对已识别的建档立 卡农户进行了反复的核查,从而确保了真正穷人的覆盖度。 ⑤分类施策保证扶贫效果,避免了扶贫资源使用的偏离。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进行了分类并 做出了“五个一批”的具体部署。(答一点给 2 分,任答三点给满分,注意:一定是概括+分析 模式。意思对即可。) 7、选 C(A.“深刻地体会到雅丹地貌的神奇”理解有误。B.“引发了‘我’对自己生活的思考”错, 文中并无此内容,应是引发“我”对老媪是否向“我们”展示古老箴言的追问。D.“古典雅致”错, 本文的语言风格应是平实自然。) 8、①“银”指物质(金钱),“福”指精神(幸福、快乐),物质是精神的基础,但并不决定生活的幸 福与快乐。(或:活着是幸福的前提,懂得生活才能拥有幸福)。②金钱能给我们带来幸福,但 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并不能代替幸福。③活着比金钱更重要。 9、①标题具有古老神秘的色彩,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②标题在文章中起到了 线索的作用,贯穿买羊皮画,谈论羊皮画寓有的人生哲理,回味羊皮画的哲理内容。③暗示 文章的主旨,文章通过“银与福”的羊皮画指出了拥有物质金钱并不是真正的拥有福气,人活 着的福气跟物质财富的关系并不大。 10.选 D。(“俯仰”一词,联系《兰亭集序》中“俯仰一世”不难理解,故“俯仰岁月”中间不能 断开,排除 B 和 C 项;原文“眷言及此我劳如何”,意思是回顾往事,您为了我是何等的辛劳, “及”连接“言”与“此”,故“眷言及此”应为一个整体,在“眷言及此”后断开,排除 A 项。故选 D。) 11.选 B。(B 项“武灵”属于有褒有贬的谥号,“献”是赞扬类的。故选 B。) 12.选 C。(C 项,“后来高祖每次出征,都带着褚亮”错误,根据原文上下文语境可知“王每 征伐”中的“王”应为秦王即后来的唐太宗,而非高祖。故选 C。) 13.(1)薛举不知道天命,抗拒您的军队,如今十万兵众已来到面前,大王您下令释放而不予 诛杀,难道唯独我褚亮蒙恩获得重生了吗? (关键词:“抗”,抗拒;“蒙”,蒙恩;“更生”,获得重生。每个关键词各 1 分,句意 2 分) (2)太宗任天策上将军,流贼叛乱稍稍平定,就尊重儒学,在宫城的西边建起了文学馆,接纳 和聘请贤才。 - 12 - (关键词:“乡”,尊重;“作”,建造、建起;“收”,接纳。每个关键词各 1 分,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 褚亮,字希明,是杭州钱塘人。曾祖褚湮,父亲褚玠,都在梁代、陈代时有名声。褚亮 年少时机警敏捷,博览图书史籍,一旦过目就牢记在心中。十八岁时,他去见陈朝的仆射徐 陵,徐陵和他交谈了一番,认为他很奇特。陈后主召见他,叫他作诗,江总等诸位词人也在 坐,都佩服他诗作得好。多次升迁任尚书殿中侍郎。进入隋朝后,褚亮任东宫学士,升任太 常博士。隋炀帝议论改革宗庙制度,褚亮奏请依照古代的七庙制度,而太祖、高祖各自为一 个殿,效法周文、武二祧庙,与始祖并列而成为三个殿,其余的则分室祭祀,始祖二祧庙, 不必随着迭加拆毁。他的建议还未来得及施行,便因与杨玄感友好而受到牵累,炀帝骄傲自 大又妒恨才能,因此也就贬他为西海司户。当时博士潘徽被贬为威定主簿,褚亮和潘徽一同 上路,走到陇山,潘徽去世,褚亮将潘徽入棺埋葬,人们都说他重义气。后来褚亮在薛举手 下任黄门侍郎。薛举灭亡,秦王(李世民)对他说:“寡人我奉上天之命而来,高兴得到了贤才。 您长期以来侍奉无道之君,难道不辛劳吗?”褚亮以头叩地说:“薛举不知道天命,抗拒您的 军队,如今十万兵众已来到面前,大王您下令释放而不予诛杀,难道唯独我褚亮蒙恩获得重 生了吗?”秦王大喜,赐给他四匹马、二百段布帛,当即授任他为秦王府文学。高祖外出打 猎时,亲自与老虎格斗,褚亮诚恳地劝谏,高祖便礼貌地采纳了他的话。秦王每次出征讨伐, 褚亮都在军中,曾经参预秘谋,有辅佐补益的功劳。贞观年间多次升迁任散骑常侍,封阳瞿 县候,后退休在家。大宗征辽时,褚亮的儿子褚遂良跟随太宗前往,大宗下诏给褚亮说:“往 日率军出征,您没有不在军中的。如今又要征伐,而您已经退休了。转眼之间。将近三十年, 回顾往事,您为了我是何等的辛劳!如今要带着褚遂良远行,想您于联不会吝惜一个儿子吧。 希望您注意起居饮食。”褚亮以首叩地致谢。到褚亮病重时,太宗派遣医生为他诊治,还打发 宦官相继前往问候。去世,终年八十八岁,追赠大常卿,陪葬昭陵,谥号康。当初,武德四 年,太宗任天策上将军,流贼叛乱稍稍平定,就尊重儒学,在宫城的西边建起了文学馆,接 纳和聘请贤才。以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文学褚亮等,都以本官充 任学士。 每有空暇,太宗便询问他们政事,讨论典籍,商讨前史,没有什么固定的礼法。太宗还 让阎立本为他们画像,让褚亮为各位的画像写评语,并题上名字爵位和乡里,称为“十八学 士”,收藏在书库中,来显示礼贤下士的重要。 14.选 B。(B 项,“沉浸于所弹乐曲之中而忘记归房”错误,应为“似迷恋乐曲,实际上以乐曲 寄情”,“忘记归房”应为害怕空闺冷寂不敢(愿)归房。故选 B。) 15.思想感情:都抒发了女子独守空房的孤独寂寞之情。(2 分)手法:王诗是直抒胸臆,直言 “心怯空房不忍归”(或王诗运用心理描写,来展示女主人公独守空房的孤独与悲苦)(2 分); 杜诗是通过动作描写婉曲达意,以女子卧看牵牛织女,委婉曲折地表达渴望夫妻团圆的愿望 (2 分)。 附:《秋夜曲》翻译: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漫 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忍进屋睡觉。《秋夜曲》是唐代诗人王维 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是写景,写得颇为悠闲,秋夜微凉,景物凄清;末两句是写情, 主人公寂寞难寝,殷勤弄筝。末句画龙点睛,通过正面抒情,对思妇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生 动地刻画,顿觉无限幽怨之情跃然于纸上。 《秋夕》翻译: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 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 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 - 13 - 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宫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 闷心情。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 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 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 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 情的向往。通过动作描写婉曲达意,以女子卧看牵牛织女,委婉曲折地表达渴望夫妻团圆的 愿望。 16、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赤壁赋》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17.选 B。(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身临其境:亲 自面临那种境地。两者区别在于,设身处地是想象自己在某种境地。而身临其境不是想象, 是真的到了某种境地。这里应选择“身临其境”。交界:相连的地区,有共同的边界。交接: 指交往;互相接触。这里强调的是相连的地区,应选“交界”。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 景物全看见了。形容视野广阔,没有阻碍,把事物或景象都看在眼里,没有遗漏。一应俱全: 一切齐全,应有尽有。这里强调视野好,全都看得见,所以选择“一览无余”。波诡云谲:形 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波浪和云彩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色彩斑 斓:形容灿烂多彩。语境中没有绚烂夺目的意思,取事态变化莫测之意,选择“波诡云谲”。 故选 B。) 18.选 A。(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 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根据上文,“重修过的雁门关,不 过是画蛇添足而已”可知“断砖碎瓦的雁门关比修旧如新的雁门关更给人一种历史的真实之 感”,排除 BD;“亦能”不如“更”具有强调后者的意味,排除 C。故选 A。) 19.选 C。(A 项,“雁门关自古以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中途易辙;“约”与“以上”前后 矛盾。B 项,“雁门关自古以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中途易辙。D 项,“约”与“之多”前 后矛盾。故选 C。) 20、.①建树—— 提高 ②卫冕—— 考上大学 ③慧眼识金—— 不放弃 ④超凡入圣 —— 超越别人 ⑤刮目相看—— 非常敬重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 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此 题要求修改短信的内容,重点是用语不当,“建树”“超凡入圣”词义太重;“卫冕”应用不当;“金”谦 敬失当;“刮目相看”不得体,改为“非常敬重”。 21.①倒影构图,对比强烈。突出人物身份的互换。②构思巧妙,主题突出。用推车的动作 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孝顺。(每点 3 分) 【解析】获奖的原因无外乎三个方面:构图、画法和表达的思想。从构图的角度分析,与我 们常见的漫画比较,是使用了倒影的构图;从画法的角度分析,是剪影式的;从表达思想方 面,体现的是“父慈子孝”。题干要求从构图和思想两个方面分析,可以明确倒影和关爱的答 案。 22、【审题指导】 材料从现代人离不开的手机谈起,引出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等国之重器,表 明科技已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它可以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但 题目的重点并不在此,“然而”后的内容是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然而我们在为此狂欢的时候, - 14 - 对身边的人与事又知多少”,即提示我们不能将自己异化为科技的奴隶,从而失去身边的美好。 这句话隐含着命题者对科技的深思,引导考生辩证地看待科技。考生要在此情景下进行思考, 完成写作。 考生可以从微博、微信、QQ 如何左右着我们的情绪,手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等角度 切入,也可以从科技将世界缩小,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让千里之外的 陌生变为熟悉的角度切入,但都要辩证分析,理性看待科技的利弊。如需指出不要因过分依 赖科技而忽略传统生活中的一些要素,如身边的事和最亲的人,以及科技高光下日益消解的 传统文化内涵等。辩证思考,方能写出最佳立意。 考生在论证时,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比如谈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时,可以正面联想 移动支付、网上直播授课等,反面联想因为每个人都在玩手机,而使面对面变成了世界上最 遥远的距离。可以正面联想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等高科技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 立变为联系的整体,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的例子,反面联想无人商店、无人驾驶等事 物让世界变得冷冰冰等。总之,以正反联系思考,方可见出思辨能力。透过材料本身探究其 本质时,考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尽相同。 【立意参考】1.关注科技,勿忘本心。2.科技利弊,审慎对待。3.莫被科技绑架。 【偏题杂说】 1.勿让网络左右情绪。(不能整体审视材料,只关注到“狂欢”,未关注“然而”之后的内容) 2.世界变小,你我关联。(片面立意,未体现题目强调的重点) 3.只谈科技的日新月异或否定科技的异化(未能真正读懂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