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5.0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2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www.jb1000.com
句式和修辞
【高考目标导航】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教学资源网
【基础知识梳理】
《考试大纲》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选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对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的选择过程。从形式上看,一般用定位选句的形式考查。从所考句式看,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选用是考查的热点。在近年高考中,“选用”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我们在复习时,仍然不可轻视,因为只要高考还在考,就说明它依然有存在的价值。目前,该题型的考查已经和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联合考查,不单纯停留在对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语气不同的各种句式等的考查了。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本能力点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其基本要求是:明确题目要求,服从表达需要,掌握句式特点,参照所仿句式,注意内容连贯,确保文面整洁。句式仿用主要采取“依葫芦画瓢”的形式,从多侧面、多角度考查。对联仿写,诗词仿写,运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的仿写等是近年考查的热点。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都是指操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技能。“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包括三项内容:第一是了解各类不同的句式,学会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第二是仿造列举的一句或几句话,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这是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较新的题型。同时,它又是难度较大的题。这一类题从思维的角度看,是考查考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从语法的角度看,是考查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能力;从表达方面看,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第三是掌握不同句式的变换方法,能根据语境要求,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
【要点名师透析】
句式,通常指的是句子的结构形式。常见的句式有: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常式句和变式句,整句和散句,口语句和书面语句,单句和复句等。可见,汉语句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理解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根据各种表达场所的需要,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高考经常考查的一个能力点,尤其是仿用句式和变换句式,几乎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有所涉及,选用句式考查较少一些。
22
一、 选用句式
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或生动,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感染力,表达的清晰等。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对这些细微区别的考查。
1.从话题保持一致的角度选用
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典例】 填入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________,从床下被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解析】 语段前后的主语都是小明。A项换成主语“妈妈”,与后句不连贯;C项前句与语段前两句协调一致,但后句“终于把他找到”主语与“小明”不一致,故显别扭;D项与语段也不协调。
【答案】 B
2.从情调氛围一致的角度选用
选用句式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情调,或明丽蓬勃,或冷落萧条,或闲适畅快,或悲凄伤感……对于景物描写的语段,要分析语境因素: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分远、近、动、静;色彩有亮丽、暗淡之别;气氛有热情、凄凉的区别;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有褒有贬。所有这些在语段中都应保持和谐一致。
【典例】 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________________。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罗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解析】 原语段的感情色彩基调冷寂荒凉,B项所选景物及其特征与此协调一致,应为此题答案。
【答案】 B
3.从符合内在逻辑的角度选用
22
选用句式所给语段围绕明确的话题,符合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判断时要看是否符合事理。
【典例】 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________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A.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
B.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
C.对虚伪的笑,不必怒目而视,要报之以粲然的微笑;对阴冷的奸笑,也当笑颜相迎。
D.对阴冷的奸笑,为什么不可以还以笑颜?对虚伪的笑,为什么不报之以粲然微笑,而一定要怒目而视?
【解析】 从“虚伪的笑”到“阴冷的奸笑”,语意由轻到重,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
【答案】 B
4.从时间空间一致的角度选用
选用句式所给语段有时从时间上考查其协调一致性,有时从空间上考查。
【典例】 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湛蓝天空上的白云相映成趣。
②汽车颠来荡去,让人很不舒服,放眼窗外,却赏心悦目。
③地势渐渐升高,白杨林荫道不见了,道路变得崎岖不平。
④远方天山雪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林,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
⑤汽车驶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沿白杨夹道的公路向东飞驰,丰饶的原野一如内地。
A.⑤④①②③ B.⑤③②④①
C.⑤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⑤
【解析】 解答此题,可以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句序。④和①是乘车放眼窗外,所看到的是赏心悦目的景色。所以④①在②后面,④句由远及近,由山顶到山麓,山麓是“绿草如茵”,①句恰好写的是草原美景,与④句后面相衔接。①句和④句的顺序是先④后①。
【答案】 B
5.从句式结构一致的角度选用
选用句式考题对句式结构的考查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主要考查:短语类型的一致,句式结构的一致。句式一致能收到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的修辞效果。
【典例】 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养子——
22
进。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解析】 ①句中“两颊微微陷下去”是主谓短语,而b“眉毛粗而黑”也是主谓短语,协调一致,②句b分类合乎事理。
【答案】 D
6.从揣摩语气的轻重和语调的重点角度选用
句式的不同,会使句子的语气相应地发生变化,也会使语调的重点发生转移。选用句式题有时并不是单独地就某一考点进行考查,而是进行综合性的考查,所以应多方面注意思考、分析。
【典例】 根据语境,填入下列两句话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________”好像带着很大的气。(a.出来吧,你们!b.你们出来吧!)
②今天,当我站在古城墙上游目骋怀,才猛然悟到:________,他们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内涵,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形象,并在这创造中重塑了自己。(a.西安人民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他们分明是在创造。b.西安人民分明是在创造,他们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
A.①a②b B.①a②a
C.①b②a D.①b②b
【解析】 ①句考查了倒装句式的运用及其表达的不同语气,“出来吧,你们!”与“好像带着很大的气”相照应,相一致。②“他们分明是在创造”总领“他们创造着……,创造着……,并在这创造中……”,构成总分关系,显得有层次性。
【答案】 B
二、仿用句式
仿用句式要求考生按照规定的话题(或情境),仿照给定的(或暗示的)修辞方法、句式特点,再写一个或一组新句子。这类试题比较综合地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试题往往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内容,综合性较强。仿用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续写式
续写式特点是在所供材料的末尾留出一个空位,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使之与上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
【典例】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22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
【解析】修辞方法、句式都是限制。修辞方法必须用暗喻修辞格,仿写句①,必须用假设的句式,必须是乐观积极的态度。仿写句②,要写出风和某事物的关系,要写出风的消极作用以体现悲观。“悲观者说”、“乐观者说”含有哲理性,既是限制,也是引导。
【答案】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2.填空式
填空式仿写是要求仿写的句子夹在已供语言材料的中间,要求与前后语句的内容、句式搭配得当。
【典例】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①______,②__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③__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解析】运用瞻前顾后法。前有两个喻体(长河、画卷),后有一个喻体(史诗),连同需要仿造的共有四个喻体,所仿造的是第三个喻体,而且喻体都反映出事物的两重性,有变化也有发展。根据例句中“像史诗”的提示,可联想到“像歌曲”、“像乐章”等。
【答案】示例一:①五十年像一首歌曲;②有低音也有高音;③乐曲渐趋高潮。
示例二:①五十年像一条山路;②有平坦也有坎坷;③山路还在攀登。
3.命题式
命题仿写题,指命题者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另外提出新的命题确定内容(即话题),按照例句句式进行仿写。此类试题特点为:一是提供语言材料,明确命题内容;二是语境相对完整,无需考虑前后文,只需注意句子本身意义及形式;三是高度重视仿写感情基调,这样才会形神兼备。
【典例】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句式,以时间为开头,写两句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既要仿造并列的句式又要用“时间”造出两个比喻。比喻句的第一个分句,包括本体、喻词和喻体;第二个分句,是对第一分句的解释,揭示出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及释喻分句。答题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以“时间”为本体;(2)句子的结构必须与例句相同;(3)前后两句话之间要注意衔接;(4)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
22
【答案】示例一:时间好比一把利刀,它能在光滑的皮肤上刻下深深的烙印;时间如同一面明镜,它能使一切是非在此中显出真相。
示例二:时间好比一剂良药,它能抚平人们受伤的心灵;时间如同一盏明灯,它能照亮人生中的每一个足迹。
4.自由式
自由仿写题,是根据命题者所给的一句话,要求考生另外自由选择话题,仿照例句的句式及修辞特点进行仿写。自由式的仿写是近年来仿写重点考查的形式。
(1)提供一个句子作为例句,不限定仿写的内容。
【典例】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对仿写的内容没有作任何限制,但从例子来看,本体和喻体各系统中都存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或领属关系。四个本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意境),四个比喻也要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意境)。选择形象必须符合这个条件,这是此题的难点。另外,仿写时还要组成排比的形式。
【答案】 示例一:山是大地的一首乐曲:岩石是基调,树涛是旋律,溪流是大山的节拍。示例二:天空是一篇美妙诗章:晨曦是开头,晚霞是结尾,飞鸿、归雁是它的标点。
(2)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
【典例】 以“成功”和“失败”为中心,写一段排比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只限定内容,排比的形式可多种多样,比较灵活。如比喻式排比,对比式排比等。主要是要有丰富的联想能力。
【答案】 虚心的人往往成功,骄傲的人常常失败;自信的人往往成功,自卑的人常常失败。
5.对联式
对联续写也是仿写语句的一种变体,对联登陆高考语文试卷,给人“返璞归真”之感,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很好地检测了考生的语言功底,起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作用;同时对联在内容上推陈出新,给人以时代气息,起到引领考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作用。
要求: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词性相同,结构相似,平仄相对;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典例】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22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采用对对联的方式考查仿句能力。在理解对对联的基本要求(一是表达形式方面的对偶、对仗修辞格的运用,二是语言内容方面的正对、反对、流水对的确定)的基础上,用仿写题的一般思路即可作答,对对联题一般对考生的平仄知识不作考查点。
【答案】丹霞南华梅关,同属粤北名胜。或: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
三、变换句式
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它可以以客观选择题的面目出现,也可以以主观表达题的面目出现。
1.长句与短句的变换
长句和短句仅就单句而言,二者是相对的,没有截然的界限。一般而言,用词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反之,就是短句。长句表意严密、精确细致、语意贯通、气势磅礴;短句短小精悍、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能简明扼要地叙述事实,简洁生动地表现人物、事物的迅速变化,表达作者(人物)紧张、激越的情绪或果断、肯定的语气。长短句兼用,方能各尽其妙,错落有致。
要求: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或调整语序,要特别留意句中的否定词“不”“无”“没有”“否则”或“禁止”“推翻”“反对”“主张”等,不要把句意表达反了。
【典例】用“帕格尼尼”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面的长句改成由4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奇人。
答:
解析:原来的句子主干是“帕格尼尼是奇人”,主语与宾语都有丰富的附加成分,特别是宾语的定语很长。要将其改为四个短句,实际就是变一个句子为四个句子。我们将附加成分分解开,重组四个句子即可。
答案:(示例)帕格尼尼是一位世界级小提琴家,他也是一位奇人,他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了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但他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
2.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整”和“散”都是指句子的结构形式。形式整齐匀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叫整句;形式不同,长短不一的,叫散句。整句和散句互换的要点主要是重复性词语的使用与否的问题。
(1)整句变散句
整句改散句就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成细小成分。
(2)散句变整句
22
基本步骤:第一步,从各散句中选定一个标准句;第二步,按照选定的标准句变换其他散句的结构形式。
【典例】将下面的整句变换为散句。
为了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更好地支援农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这一指示。
答:
解析:此题考查句式变换中整句变散句的能力。整句变散句的一般方法是将整句重复使用的词语去掉,使相关内容变为核心部分。此句重复使用的词语是“为了”,转换时可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保留一个“为了”,然后将句子进行调整即可。
答案:为了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支援农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这一指示。
(3)重组句子
重组句子是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造一个新句子。
【典例】以“地上的狮、虎”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
天鹅在水中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所有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而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鹫就不是这样,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
地上的狮、虎,
解析:这是语句重组中“变换语序式语句重组”。解答此题,应先分析整个句子的结构,再分析将作为开头的“地上的狮、虎”在句中的位置。本句总体上看是一个转折句,表明“天鹅”与“狮、虎”“鹰、鹫”的不同,而后面的“狮、虎”“鹰、鹫”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以“地上的狮、虎”开头,也就意味着要把“而”字后面的分句调至前面。
答案:空中的鹰、鹫,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而天鹅就不是这样,它在水中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所有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
四、修辞
1.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
22
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a.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b.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c.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d.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e.词的比喻义不是比喻。修辞中的比喻,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比喻的意义,是临时的运用。比喻义是指通过词的基本义的比喻用法形成的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如“包袱”,例如:你带着这么重的包袱上课,注意力能集中吗?“机械”,例如:这种想法太机械了。前者指思想上的负担,后者指拘泥死板的方式。
(3)种类
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除此之外,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
a.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b.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例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这里“我的思想感情”是本体,“潮水”是喻体)又如:谎言打扮得再漂亮,也害怕事实的镜子。(这里“事实”是本体,“镜子”是喻体)
c.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③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有时博喻是以不同角度的几个比喻来描绘的一个本体。例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前一个比喻是从荷花个体的角度,写它的光泽和颜色;后一个比喻是从荷花整体的角度,写它在荷塘里的分布)
(4)作用
22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④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
(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做人来写(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种类
①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②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3)作用
①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③表意丰富。
(4)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①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②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例如:a.古老的神州是一头沉睡未醒的睡狮,一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
b.桥下的睡莲正沉睡未醒。
解析: 例a是比喻,把“神州”喻为“睡狮”,相似点是力量大而沉睡。例b则是比拟,此处是把物当人来写,是拟人。
3.借代
(1)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特点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3)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解析: 用“黄发垂髫”代老人、小孩。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解析: 用“烽火”代战争。
22
③专有名词代泛称。例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解析: 用“诸葛亮”代聪明有才智的人。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解析:用“鲁迅”代鲁迅的作品。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解析:用“眉”代人的头。
⑥个别代一般。例如:当皇帝或蒋介石出来的时候,街道上便打扫干净,洒上清水;可是,他们的大轿或汽车不经过的地方便永远没见过扫帚与水桶。
解析:用“扫帚”“水桶”代清扫街道的所有工具。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
解析:用“银的”“铜的”代银币和铜钱。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
解析: 用“华尔街”代美国垄断资产阶级。
(4)作用
①以简代繁,②以实代虚,③以奇代凡,④以事代情。
(5)借代的注意点
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4.夸张
(1)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特点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3)种类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4)作用
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③增强联想,营造气氛。
(5)夸张的注意点
22
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扩大或缩小,夸张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②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③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5.对偶
(1)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2)特点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3)种类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某些方面可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承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4)作用
①便于吟咏,易于记忆;②用于诗词,有音乐美;③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5)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
①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②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③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22
6.排比
(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特点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使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3)种类
①成分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②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忍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博大和宽广。
③单句排比。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④复句排比。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够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可以像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4)作用
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7.设问
(1)概念
下面有答案而故意设置疑问的一种修辞方式,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的修辞方式。
(2)特点
设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
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自问自答)
又如: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生活在幸福之中呢?(问而不答)
(3)种类
①一问一答式
例如: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22
②一问两答或数答式
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③两问或数问一答式
例如:我能光向总理诉苦吗?我能空手去见总理吗?不行,谁也别想拦住我。
(4)作用
①引人注意,发人思考;②承上启下,过渡衔接;③波澜起伏,避免呆滞。
8.反问
(1)概念
一般是用否定的问句表肯定或用肯定的问句表否定,作者不作回答而句意确定的一种修辞方式。
(2)特点
从反面提问,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义,答案已由句子本身阐明。正因为“反问”的答案已寓于问句之中,用疑问表感叹,句末也可用感叹号。
(3)分类
①问而无答的反问。包括用肯定句表否定的内容和用否定句表肯定的内容两种形式。
例如:这对于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呢?(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又如: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②问而有答的反问。
例如: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地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4)作用
①加强语气以利论辩。②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③引起思考以求共鸣。
(5)设问与反问的辨析
①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②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9.反复
(1)概念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2)种类
①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讯《记念刘和珍君》)
②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22
例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铁凝《哦,香雪》)
解析: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
又如: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先后让别里科夫四次说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种口头禅式的反复重复,突出了别里科夫顽固与保守的性格,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沙俄爪牙与帮凶形象。
③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鲁讯在小说《祝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次重复以“我真傻,真的”开头的一大段,一方面表达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的痛苦心情,同时也反映鲁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漠,有力地批判了摧残中国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3)作用
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感情、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
(4) 反复与排比的区别
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都含有相同的词语,形式上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其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在不相同的词语上。例如:
①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②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莫泊桑《项链》)
解析: 这句含有相同的词语“她”,但是所要强调的词语不是“她”,而是“认识”“了解”“爱”和“娶”,所以该句为排比。
www.jb1000.com
【感悟高考真题】
1.(2011·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
答:
22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仿句要求有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显性要求就是题干要求的句式和修辞,而隐性要求是“意谐”,即所描写的对象中心突出,语意通畅,内容健康。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示例,看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掌握句式。事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关键是选取的角度。至于自选话题,可以选取熟悉的,以便有话可说。
答案:(示例1)人生如一支笔,应该多一些笔墨的芳香,少一些熏心的铜臭;
人生如一束光,应该多一些光明的欢乐,少一些阴暗的泪水;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出色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示例2)心灵如一方天空,应该多一些灿烂的阳光,少一些灰暗的阴霾;
心灵如一片树林,应该多一些新鲜的翠绿,少一些凋零的枯萎;
心灵如一泓湖水,应该多一些彼此的包容,少一些汹涌的浪花。
内容合理,给2分;比喻贴切,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2.(2011·山东卷)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 个字。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
答:
【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变换句式和语言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广播稿通俗、口语化、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其次要注意避免使用文言词语、易引起歧义的词(同音词)、生僻的词或书面语色彩较重的词语,以及语法关系较为复杂的长句。本题还要注意适合少儿听众的要求。画线句子中的“潺潺”“卵石清晰可见”“长髯老者”“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都不符合广播稿和少儿听众的要求,可改成相应的词语来表达。如“潺潺”可改用拟声词“哗哗啦啦”,“卵石清晰可见”可改成“石子看得清清楚楚”。
参考答案:一条小溪哗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精神啦!
3. (2011·天津卷)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48字。
给力 雷人 粉丝 妙趣横生 山重水复 美不胜收 怡然自得
答: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等能力。选取的4个词语,必须融进某个语境中,恰当地表达一个主题。语意完整,合乎情理,符合字数要求。
答案:略。
4. (2011·
22
新课标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答: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确定需要改变的和不需要改变的地方,然后对需要改变的地方进行替换。句式要一致:……是……,……着……,只要你肯……。修辞要符合要求:使用比喻。话题要一致。
参考答案:梦想是花朵,等待着绽放,只要你用心;梦想是糖果,等待着品尝,只要你努力;梦想是土地,等待着结果,只要你辛勤。
5. (2011·浙江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
答: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式及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形式要相似,所写句子要符合例句的句式及相应辞格的结构特征,例句用了三个分号,即四个分句,并且用了顶真的修辞格;二是内容要恰当,即相应辞格的内容要服从语言表达要求且与上下文和谐一致。
答案:人在,缘去;缘在,情去;情在,爱去;爱在,恋它的人去。
6. (2011·安徽卷)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照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多么华丽,①
② ,③ ,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仿写不但追求“形似”,还要做到“神似”。仿写时首先要在句式上、语气上、修辞上、风格上与例句保持一致,仿写题解答的难度在于正确运用修辞和句式来表达预设的主题,需要有很活跃的思维,还要有开阔的视野,能够在短时间内打开思路,发现灵感,写出优美的句子。要想做好仿写这一类题目,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技巧。
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①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意与原句句意一致。②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③注意原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相同。④注意原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⑤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
22
解答本题要从内容(与学习有关)、结构(我不想知道……,我只想知道……)、修辞(前后构成排比)、意境(鼓励学习)等方面仿写。
答案(示例):①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
②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
③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7. (2011·大纲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答: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仿写要求是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使用比喻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常出现的问题是考生审题时,有的考生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从字数到句式,都考虑到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这道题中的句式只要做到“……是……,能……”就行了。
答案:友情是一把温馨的雨伞,能为朋友遮挡人生路上的风雨;
友情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能为朋友送去严冬季节的暖意;
友情是一汪深深的湖水,能为朋友滋润荒漠一般的心田。(评分标准:内容合理,给2分;比喻贴切,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8. (2011·四川卷)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康桥边城雨巷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答:
22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显性和隐性要求。如本题中的“词语作开头”和三项具体要求,组织答案时都不能忽略。试题所给的这几个意象,都是教材中出现过的,对考生来说很熟悉。“康桥”可联系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边城”可联系沈从文的小说《边城》,“雨巷”可联系戴望舒的诗歌《雨巷》,“蜀道”可联系李白的诗歌《蜀道难》。然后根据对教材中这些意象特征的理解,来组织词句,拟定答案。
答案:示例: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
9. (2010·全国Ⅰ高考)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谦恭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谦恭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答:
【解析】仿例造句是 一个非常陈旧的题型,但是有其能够考查出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能力而在高考中挺立不倒,倍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这类试题完成的时候,要求考生必须注意,答案必须要形似,更重要的是要神似。一般的学生在句式的仿写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在神似方面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分析示例所给的句子,我们会发现是一个由比喻句形成的排比句,这就要求我们要分析排比句内部关系,看看它们是层递还是平行排列,同时还要注意比喻的设喻的角度。例句分别从听觉、味觉和视觉角度进行设喻,并且形成了一个并列的句式。这样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进行造句就可以了。
答案:示例:1、是一种绚丽但不繁杂的色彩;自信是一种响亮但不过早的声音;自信是一种清香但不腻人的味道。
2、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成熟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调;熟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熟是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成熟是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10. (09年江西卷)将下面3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4分)
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抑扬美。
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
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回环美。
【解析】此题材料出自高中第六册《语言与文学》。它提醒我们不要忽视高中五、六册的教学。
答案: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的抑扬美和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
【考点模拟演练】
1.根据所给的文字的意思,将空白处补足。注意内容的彼此衔接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春天最美是黎明。天空染着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的彩云,地上的花儿慢慢醒来,开始了新的一天。
夏天最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山,成群结队的大雁,归心急切,比翼高翔,那叫声感动了多少迁客骚人。
冬天最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写出时间,在写景色或人物的活动时能够运用比拟的手法。
22
答案:示例: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夜色固然美,但在漆黑漆黑的暗夜,成群的萤火虫结伴起舞,也着实迷人。
冬天最美是早晨。遍地白雪,孩子们追逐着,扔着雪球打闹,而成群的麻雀也在空地上或枝桠间喳喳逗趣。
2.(2011·保定模拟)依据画线的句子,在下面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话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美无处不在,聆听大海,浩瀚涛声会激荡你的胸怀;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你嗅到初春的第一缕泥土的气息,青春的花朵便绽放在你生命的枝头;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你有一颗充满诗意的心,生命就会呈现绝美的图景。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形式上仿写句式要与其紧临的上一句保持一致,内容上第一句要侧重“美无处不在”,第二句要侧重“有一颗充满诗意的心,生命就会呈现绝美的图景”。
答案:仰视苍穹 灿烂星空将提升你的境界 当你感觉到冬天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岁月的雨露便浸润你生命的旅途
3.用四个反问句重组下面的语句。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须保留原意,并保持语意连贯。
每个人都是一根蜡烛,既然你被点燃了,就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世界却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意的连贯和句式变换。解答此题,要注意用反问句的句式特点。变换后,语气加强了,语句更富有表现力。反问句的样式,一般为“难道……吗”。
答案:示例:每个人难道不都是一根蜡烛?难道你不该被点燃?难道不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难道世界不会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吗?
4.(2011·濮阳模拟)下面两个句子都写到了“文明”,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分别用“善良”和“慈爱”为开头仿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文明和财富构成进步。沃土育春花,雨露育禾苗,文明育新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目已经确定了陈述对象“善良”和“慈爱”,只需要在内在逻辑关系方面重点考虑。
答案(示例):①善良和宽容提升德性。阳光驱逐寒冷,绿阴驱逐炎热,善良驱逐邪恶。②慈爱和真诚化作至美。花草奉献春色,蜜蜂奉献甘甜,慈爱奉献美好。
5. (2011·黑龙江五校联考)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你制作一个贺卡,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要求: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写两句话,做到内容谐和,句式大致相同。
妈妈,你是我疲惫中的一杯香茗,当我昏昏欲睡时,浓郁的馨香使我神清气爽;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考虑。形式确定为“你是我……的……,当我……时,……使我……”,内容方面要重点围绕“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答案:你是我低迷时的一曲清音,当我意懒神迷时,优雅的旋律使我心旷神怡 你是我迷茫中的一盏明灯,当我徘徊歧路时,璀璨的光芒使我豁然开朗
6.按照例句的句式特点,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从祥林嫂、葛朗台、别里科夫中任选一个对象,仿写句子。
例句:在读者的心目中,阿Q既是一个文学形象,又是一个旧中国落后农民的典型;“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不仅是一句人物语言,更是他精神胜利法的集中体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在读者的心目中,祥林嫂既是一个文学形象,又是旧中国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劳动妇女的典型;“我真傻,真的”不仅是一句人物语言,更是她备受伤害之后心灵麻木的集中体现。
(2)在读者的心目中,葛朗台既是一个文学形象,又是十九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人生就是一笔交易”不仅是一句人物语言,更是他拜金主义灵魂的集中体现。
(3)在读者的心目中,别里科夫既是一个文学形象,又是沙皇专制统治时期顽固守旧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不仅是一句人物语言,更是他害怕新事物思想的集中体现。(任选其一即可)
7.阅读下面的语段,按照语境填写适当的句子。
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座巍巍丰碑,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唐宋诗词歌赋,又是一顶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珍宝。这里,你既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 ①__________;既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②__________;在这里,既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有草长莺飞的忆江南,有春光明媚的蝶恋花,③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分析例句是关键。①处,由“豪放”可联想到“婉约”;②处,由“报国志”“故乡情”可知应写与“愤懑呐喊”不同的方面;③处,“忆江南”“蝶恋花”提示我们需要考虑词牌。
答案(示例):①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
②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
③有斗霜傲雪的一剪梅
8.仿照下面例句,续写两句话。
兰因春而存在,而春也因有了兰的幽美,才多了些温煦,少了些清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仿句形式确定为“……因……而存在,而……也因有了……,才多了些……,少了些……”,内容方面要紧紧围绕句子内部两种事物的逻辑关系进行联想。
22
答案(示例):荷因夏而存在,而夏也因有了荷的淡雅,才多了些凉爽,少了些燥热;菊因秋而存在,而秋也因有了菊的冷艳,才多了些成熟,少了些青涩;梅因冬而存在,而冬也因有了梅的坚韧,才多了些静谧,少了些喧嚣。(任选其二即可)
9.揣摩例句,仿写一个与例句句式相近、修辞手法相同、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句子(不能再使用例句中加点的“调味的盐”“菜”这两个对象)。
例句:人情味就像调味的盐,放多了,公平和正义的菜反而苦涩难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句式”要点:假设。“修辞手法”要点:两处比喻。“道理”要点:暗含掌握分寸有益的意思,说明事情过度了就会适得其反的道理。整体:句子简明通顺。
答案(示例):①人情味就像陪衬蓝天的云,太浓了,公平和正义的天空反而会被遮蔽。②灵活性就像轨距和轮距的差值,太大了,原则的列车就无法运行。(任选其一即可)
10.按要求将下面三个句子重新组成一个由三个分句构成的复句。只能删改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①词作家乔羽和方文山都喜欢创作抒情性的歌曲。
②乔羽喜欢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之类。
③清丽典雅的语言风格,如《青花瓷》,为方文山所喜爱。
(1)分别介绍两位词作家的所爱,保持语意的连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出介绍乔羽的所爱与方文山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中的短句变长句。先了解几个短句表达的意思的共同点确定主干,然后把其他内容用句子的修饰成分的形式表达出来,尤其注意两个小题要求的侧重点不同。
答案:(1)词作家乔羽和方文山都喜欢创作抒情性的歌曲,乔羽喜欢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之类;方文山喜欢清丽典雅的语言风格,如《青花瓷》。
(2)词作家乔羽和方文山都喜欢创作抒情性的歌曲,方文山喜欢清丽典雅的语言风格,如《青花瓷》;但是乔羽喜欢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之类。
22
相关文档
- 高考语文阅读题精练: 在西域读李白2021-06-092页
-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2021-06-09219页
-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抓分天天练基2021-06-0920页
-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语言2021-06-097页
-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分类考点6 2021-06-095页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21-06-0911页
- 2020高考语文难点强化针对练7难点72021-06-095页
-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2021-06-094页
- 课标通用2020高考语文专题跟踪检测2021-06-096页
- 2020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2021-06-0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