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51 KB
  • 2021-06-09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9周)周末培优(含解析)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周末培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①虽然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黑猩猩这种与人类基因最接近的亲缘动物会用姿势进行交 流,但一直没有人详细研究清楚它们的每一种姿势究竟在“说”什么。最近,一项新研究破 译出了野生黑猩猩用它们的身体和手所表达的姿势语言,首次为野生黑猩猩的肢体语言编写 了“词典”,也为人类语言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②这一研究是由英国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心理学与神经系统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完 成的,成果发表在日前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他们破译了野生黑猩猩 的 66 种姿势语言,发现这些姿势语言可以表达 19 种意思。该校的查德·拜恩教授表示:“我 们的研究结果展示了一个非常丰富的信息系统,这是在大自然中观察到与人类语言最接近的 体系。” ③他们发现,有些姿势仅有一种意思,有些则有多重意思;有些姿势可以单独使用,而 有些则可以组合起来,用以更为复杂的交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哪只黑猩猩使用这 些姿势,它们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一致的。比如,一点一点地把树叶撕咬成条的确是为了吸引 异性,并且只表示这个意思,而用手背轻推其他黑猩猩的意思确实是说“来,让我过一下”。 但有些动作则表达不止一种意思,比如一只猩猩抓住另一只猩猩的时候,有时是表达“住手”, 有时是“爬到我身上”,而有时则是“走开”。 ④黑猩猩并不是无意义地在使用这些语言,而是有很强的目的性。拜恩教授说,黑猩猩 的姿势语言如果没有获得指向对象的回应,那么它们还会重复做姿势,并根据情况变换姿势, 有时还同时使用其他策略,直至达到它们的目的。并且在社会性的说服与协商,比如调解、 平息争吵、打架和斡旋、谈判等中,为了相同的目的,它们灵活使用一些姿势的频率会更高。 ⑤这项新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野外黑猩猩的大量自然姿势语言进行成功的研究,确 认了除人类之外,还有一种动物也会有目的地使用姿势语言,更在于这一研究结果能够为追 溯人类语言的起源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苏珊·舒尔茨博士认为,这项研究有效填补了我们 在人类语言进化知识方面的空白。但这还远远不够,研究应该继续下去,以便确定黑猩猩是 否还有更多的姿势语言,以及姿势的细微差别是否有意义的不同。 ⑦拜恩教授的同事凯瑟琳·霍贝特博士说,他们还要继续下一阶段的进一步研究。她说: “现在,我们有了基本的黑猩猩姿势语言‘词典’,我们能够开始处理其他有趣的问题了。 比如,是不是一些姿势有与语境无关的非常通用的意思?而另一些姿势则因语境的不同有显 著或细微的区别?不同动作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否对意思也有影响?”此外,霍贝特博士还想 知道,黑猩猩的手势是不是也有“方言”,正如不同的黑猩猩社群会用不同的方式使用工具。 (选自《解读黑猩猩“词典” 探究语言的起源》,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两段概括介绍野生黑猩猩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是有特定含意的,这些“语言” 被英国的科研人员破译出来,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 B.③④两段具体介绍黑猩猩的“语言”内容及特点,第③段举例说明黑猩猩姿势语言的含 意,第④段说明黑猩猩使用姿势语言是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 C.⑤⑥段是并列关系,说明对野外黑猩猩姿势语言研究的意义在于确认了除人类以外还有 一种动物也会有目的地使用姿势语言。 D.第⑦段总结全文,指出目前的研究还要继续下去,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全文条理清晰, 说明逐渐深入,全面介绍了对黑猩猩姿势语言研究的内容。 C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 ①谈起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许多人顿生艳羡之情,认为那是一种平和优雅、含蓄蕴藉 的诗意生活,“贵得适意耳”。 ②在宋代,文人尽得时代之幸,朝廷实行“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经过唐末的藩镇割 据和五代动乱,皇帝对武将的权力心有余悸,这就为“士大夫治天下”的文官制度的出现提 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比上,不像魏晋文人须依附强权且命在旦夕;比下,更不像明清文人 那般动辄文字狱、血光之灾。宋代文人在实现人生理想与政治抱负的同时,还能满足个人的 现实欲望,满足身体与灵魂的多层次需求,享受丰富醇美的人生乐趣,从而使得肉体和精神 都得到空前的释放。 ③除了优待文士、以儒立国的政治环境之外,哲学思潮的流变也为文人的价值和生活品 质奠定了基础。与魏晋不同,儒、道、佛三教渐趋合一,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使士人精神振 奋,热情参政;道家任自然、轻就去和佛家自我解脱的思想又使他们超然对待荣辱得失,不 入“纵欲”与“禁欲”之极端,自如游走在情与理之间,使得他们保持着健全的人格。 ④身为文坛盟主的欧阳修,立身朝廷,积极介入朝政革新和风气开化,他“蓄道德而能 文章”,人格风范令人钦敬;他也流露出性情中多姿多彩的一面,绝非一个伪道学。大文豪 苏轼,才情冠绝一时,心存理想与抱负,有志兴利除弊,在任也多有建树,后因与当政者不 合,频遭贬谪。他仕途多舛,却能于逆境中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正因此,他的词“此心安 处是吾乡”“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才体现他通脱旷达的情怀。 ⑤宋代文人士大夫很多都是艺术家,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而且精通绘画、音乐、书法, 成就斐然,世所公认。面对纷扰的外部世界,他们还多存隐逸之心,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 总喜欢把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从而在创 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再现自然美的精华。 ⑥宋人的精神生活说到底是注重心性的主体修炼,即不放弃世俗之乐,又能不为外物所 役,求取个体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守护和经营心灵深处那片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使得 文人显示出娴雅的气质,而不至沦为俗恶的官僚。 ⑦就社会政治而言,宋代理学盛行,又高度集权专制。文人士大夫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 约束,精神也受到压抑。不过尽管理学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但宋代的文人较好地处理了社会 与个人、政治与人生、情与理等诸多矛盾,因此他们大多能冲破体制的藩篱,在内心生长出 真性情的幼苗。虽然常有“人生如梦”“为欢几何”的感叹,但内心仍不乏道义的担当、兼 济天下的理想。 ⑧我们当前正在极力打造“品质生活”,这是政治昌明、社会进步的表现。但试看今日 官场中人,即便是文化圈内人,也少了文化气息,多少人背负沉重的肉身,沦为物质的奴隶, 得意轻狂、失意颓丧,少有君子坦荡磊落之气,这真是一个时代的缺憾,是精神与心灵的哀 伤。“品质生活”所强调的,除了物质生活丰富之外,更强调提升文化层次,充盈文化精神, 培养情趣。 (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①首先提出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是平和优雅、含蓄蕴藉的诗意生活的观点;②然 后从政治环境、哲学思潮等方面分析宋代文人具有这种精神生活的原因;③接着分析宋代文人 精神生活的表现;④最后得出宋代文人精神生活的现实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议论文往往由“提 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部分组成。然后通读全文,为文章划 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大意。本文第①段为第一层,提出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是一种平和优雅、 含蓄蕴藉的诗意生活的观点;第②③段为第二层,讲述宋代文人具有这种精神生活的原因; 第④⑤⑥⑦段为第三层,讲述宋代文人精神生活的表现;第⑧段为最后一层,讲述宋代文人 精神生活的现实意义。最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关联词语将各层大意串 联起来即可。 名师点睛 论述类文章的结构是指论述类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安排。所谓“各部分内容”是 指开头、结尾、层次、段落等。所谓“关系”,是指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论述类文章 的结构从大的方面看,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横式结构”,指的是根据中心论点安排文章的 层次或段落,各部分内容之间是平行的关系;二是“纵式结构”,指的是按照事理发展的规 律和人们的认识规律安排文章的层次和段落,各个部分之间表现为逐层深入的关系;三是“纵 横交错式结构”,它是以上两种结构形式的综合运用。 论述类文章的结构,从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来看,可分为并列结构关系、对照结构关 系和递进结构关系;从观点和材料的性质、角度来分,可分为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分 —总,分—总)、破立式结构(先破后立、先立后破、边破边立、破中有立等)。 论述类文章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上下文内容间的关系。这些标志词有: 1.关联词。不同的关联词表达不同的关系。如表并列的“和”“并且”“以及”,表 递进的“而且”“甚至”,表转折的“然而”“但是”“不过”“其实”“与其相反”等。 2.顺序词。顺序词能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如“首先,其次,再次, 最后”“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同时”等。 3.总结词。“总之”“由此可见”引出结论,一般表示分总关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 的一派。”“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西汉文艺“助人伦,成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的。如 果说,人的觉醒这个主题是封建前期的文艺新内容,那么,文的自觉则是它的新形式。两者 的密切结合,形成这一历史时期各种艺术形式的准则。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们确乎是魏晋 新风。 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 然而并不。他依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而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产的东西。 “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 优美的辞章并不依赖什么而被人们长久传诵。可见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 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关的。文章不朽当然也就是人的不朽,它又正是人的觉醒的具体 体现。 此时,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在汉代,文学不过是歌功颂 德、点缀升平的玩物,现在文学家意识到文学应表达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 所以曹丕提倡的这一新观念极为迅速地得到了广泛响应和长久的发展。自魏晋到南朝,讲求 文辞的华美、文体的划分、文笔的区别、文思的过程、文作的评议、文理的探求以及文集的 汇篆,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突出特征。为人所熟知的陆机的 《文赋》对文体进行了区划,并对文思做了精彩的描述,鲜明地体现了文的自觉。 自曹丕、陆机而后,南朝在这方面继续发展。钟嵘的《诗品》对近代诗人做了艺术品评, 并提出“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再次把吟咏性情(内 容)的诗(形式)和经世致用的经术儒学从创作特征上强调区别开。刘勰的《文心雕龙》则不 但对风骨、神思、隐秀、情采、时序等创作规律和审美特征进行了专题研究,而且把诗文的 缘起联系到周孔六经,抬到自然之“道”的哲学高度。这可以代表这一历史时期对文的自觉 的美学概括。 从玄言诗到山水诗,则是在创作题材上反映了这种自觉。虽然这时的山水诗如同顾恺之 的某些画一样,都只是一种概念性的描述,缺乏个性和情感。然而通过这种描述,文学形式 自身却积累创造了格律、语汇、修辞、音韵上的种种财富,给后世提供了资料和借鉴。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的自觉与人的觉醒相结合,形成了魏晋时期各种艺术形式的准则,曹丕是这种魏晋新 风的标志人物。 B.曹丕之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因为他认为帝王将相、富贵功名易逝,文章却能流 传千古而不朽。 C.魏晋陆机的《文赋》以及南朝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等著作之中都体 现了文的自觉的思想。 D.因为山水诗只是一种概念性的描述,缺乏个性和情感,所以只能说它在创作题材上体现 了文的自觉。 D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外之间从未中断文化的碰撞。美国学者史景迁在《改变中国》一书中,选取了 17 世 纪 20 年代到 20 世纪 50 年代 300 多年间的 16 位西方人士,看他们与中国有怎样的“文化相 遇”,而中国文明又是怎样在一次次的“刺激”中进行调适。 从汤若望、南怀仁到鲍罗廷、陈纳德,从天文历法、西方医学到国际贸易、现代军事, 这些“洋人顾问”带着专业技术、抱有特定使命踏上中国土地,试图用各自的方式“改变” 中国。然而,历史证明:文明的对话不是为了改变,而在于交融。 马克思曾说:“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 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即便是带着先进理念和技术而来,如果不摸清现状、条件、传统,就一味地想着“以旧换新”, 也容易陷入“两不相宜”的尴尬境地。比如,早期的传教士们希望从历法入手,用科技来劝 服中国人皈依天主,重构中国的政治社会结构,这种“巧思”终告失败。历史事件和人物或 许会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文明的交融同样如此, 中西方如果不能对自己有深入的认识、对对方有全面的理解,“由来已久的误认”还会发生。 文明的交融不是单向的“侵入”,而是双向或多向的“交流”,中国文明也曾在西方投 下巨石、掀起巨浪。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西方正是为了寻 找通往东方的新路,才有了哥伦布的远航,正是为了通往东方而意外发现了美洲。有历史学 家说,这是“被中国发现的欧洲”,而一位西方的诗人也说,如果你听到了东方的召唤,就 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了。在西方的启蒙时代,莱布尼茨呼唤“现在东方的中国,给我们以一 大觉醒”,伏尔泰感慨,“中国是世界上开化最早的国家”。可以说,正是中国和东方的召 唤,推动了西方文明走出中世纪的蒙昧状态、迎来现代文明的曙光。 21 世纪,依旧是世界走进中国的世纪,但更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世纪。留学生、企业、 国际组织、民间交往等,搭起了中外互通互融的桥梁。应该承认的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外 国友好人士的倾力相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中国人的历史传统,设立并颁发包 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等荣誉,也是对文明友好交流的致敬。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因互鉴而丰富,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流互鉴,远非单向的“文化输入”。正如习近 平总书记强调的,“对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我们需要去深入了解”,文明交融、友好传承, 其根基在民众、在每一个人。 “这里不是我的家,我的志趣不在这里,而是在中国。”正如《改变中国》一书中讲述 的美国人伯驾的故事,中国从未失去对世界的吸引力,也不会关上对外开放的大门。伴着东 方古国发展而产生的文明交融新故事,才刚刚开始。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层次。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佛教在唐朝走向了成熟,并初步完成了其中国化进程,《西游记》便是以此为背景创作 的。宋元时期,由于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佛教渐渐走向衰败,但佛教的分支——禅宗却在 北宋有了新的发展,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北宋的社会环境异常复杂,“三冗”问题突出,同时吏治腐败,更加深了百姓的负担。 与此同时,北宋时期西夏、辽等少数民族政权空前强大,与北宋政府之间征战不断,边疆百 姓居无定所,民怨沸腾。偏偏统治阶级只会对百姓加大压榨力度,对侵略势力却委曲求全, 这使国家公信力越来越低。在这种压抑的社会环境中,传统的儒家思想已经无法继续成为人 们精神的寄托。北宋的知识分子于无奈中选择了禅宗作为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宣泄工具,借 此逃避现实的残酷与无奈。同时,北宋的统治者从太祖到神宗,对禅宗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一信仰传统对于从舆论上推动禅宗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北宋处于三教合一的大潮流之 下,禅宗继承了佛教思想中的精义,但自身又对传统有了新的解读和创新,对儒家思想也有 了部分融合,形成了全新的能够使人心灵平和的宗教信仰。禅宗不具备太深刻的现实意义, 但可以让人们修心养性,在精神层面得到解脱。因此,在北宋内忧外患的复杂的社会背景之 下,禅宗成为了从平民百姓到士大夫共同追求的精神避风港,其思想被文人们广泛接受。 苏轼成长的眉山地区与佛教圣地峨眉山相去不远,在一个佛教氛围如此浓郁的地方生 活,不难想象苏轼的成长一定伴随着佛教。苏轼的母亲程氏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的父亲 苏洵对佛教也颇为青睐。此外,苏洵还非常喜欢收藏佛教珍品。家庭中有如此浓郁的佛教氛 围,很难说没有对苏轼产生影响。在生活中,与苏轼交往密切的高僧佛印是对佛教思想领悟 颇为深刻的人,大觉怀琏、玉泉承皓等高僧也是苏轼很好的朋友,他们平时经常在一起以佛 理佛经互辩。在苏轼的生活与成长环境中,处处都有佛教,这些都极为深刻地影响了苏轼的 思想及其诗词创作风格。他在给秦观的诗中写道“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大 有“五蕴皆空”的意味,一种超脱的情怀跃然纸上。同时,苏轼的很多诗词都与佛典相关, 许多意象都来自佛经中的典故,《琴诗》中的“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 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便与佛教经典《楞伽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与他生活中 的佛教浸染是分不开的。 佛教在苏轼的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像空气一样随处皆是,凡目所及处,皆是佛 理。这样的环境和苏轼坎坷的人生经历,共同造就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 和乐观豁达的诗词风格。 (选自张子西《苏轼创作的佛学背景》,有删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父亲苏洵和母亲程氏都对佛教颇为青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的熏陶渐染下,苏轼 的理念中也渗透着佛教思想。 B.虽然禅宗不具有现实意义,但它可以让人们修心养性,让人们心灵平和,它成为从平民 百姓到士大夫文人的精神避风港。 C.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诗词风格,与苏轼坎坷的人生经 历以及他的佛教信仰有密切的关联。 D.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禅宗在文人身上及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文人的思想和艺术 创作受其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受其影响。 1.首先,以对《改变中国》一书的分析引出“文明的对话不是为了改变,而在于交融”的 观点。其次,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观点加以证明和阐释。最后,强调中国与世界的文明 交融将继续。 2.B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虽然禅宗不具有现实意 义”错误,原文说的是“禅宗不具备太深刻的现实意义”。 今 日 收 获 如 何 ? 总 结 一 下 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