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00 KB
  • 2021-06-09 发布

课标通用2020高考语文专题跟踪检测3实用类文本阅读一含解析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跟踪检测3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建议用时:24分钟)‎ ‎(2020·广东珠海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材料一:‎ ‎(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材料二:‎ 调查数据显示,纸电一起读是受访者阅读的主流。55%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同时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与此同时,随着数字阅读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以电子书阅读为主。19%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主要阅读电子书。‎ 同时,调查还显示,近年来新兴的有声书是纸质书和电子书之外的一个有益补充,有12%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会同时阅读纸质书、电子书和有声书。仅阅读有声书的受访者占比仅为0.24%,有声书仍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从年龄段看,“50后”“60后”和“70后”相比其他年龄段会较多接触有声书。‎ ‎(摘编自任晓宁《数字阅读这些新趋势值得关注 有声书市场 发展空间大》,《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4月25日)‎ 材料三:‎ 获取的便捷性、内容的丰富以及付费水平皆为市民选择数字阅读的重要条件。手机成为市民数字阅读最重要的载体的态势已经形成。针对“数字阅读时使用最多的载体”这一问题,“手机”“网络在线阅读”“IPAD/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仍然是排在前四的选项。自2012年以来,“手机”一直稳居第一,且所占比例总体呈上升态势,今年的比例高达44.55%,比去年的43.59%增加了近1个百分点,逼近总比例的一半。“从不进行数字阅读”选项连续三年都排在最后一位,从反面说明数字阅读几乎是全民参与的。‎ 传统观点曾经认为“数字阅读适合浅阅读,纸质阅读适合深阅读”,但随着数字阅读群体和范围的扩大,数字阅读肯定会不再局限于浅阅读,这可以从“使用数字设备进行阅读的主要对象”中“学习资料”和“专业资料”连续三年的位次都持续上升的调查结果得到佐证。数字阅读因其内容丰富、查询便捷、终端共享、携带方便、成本低廉等给读者带来诸多便捷,但其存在的问题如“容易导致视觉疲劳”“权威性不足”等也成为痼疾。‎ 6‎ 在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的时间分配上,从2012年至今,“纸质阅读>数字阅读”已经连续七年高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与往年略有不同的是,2018年“数字阅读>纸质阅读”的比例略有回升,由2017年的34.13%上升到36.83%,可以看作是数字阅读逐渐走高的讯号。‎ 此外,纸质报纸在新媒体面前继续丧失时效性优势。在每天阅读纸质报纸的时间上,“基本不阅读”从2016年到2018年已经连续三年排于首位,2018年占比41.15%,比2017年骤增10.41个百分点。“基本不阅读”人数的明显增加以及其他阅读时间段人数的减少,反映出新媒介的不断发展、完善、广泛使用,及其在时效性和即时性方面的巨大优点,对纸质报纸这样的传统新闻媒体的打击是致命的;报纸“阅读量”的总体不断下降态势难以逆转。‎ ‎(摘编自包永婷《2018上海市民阅读报告:数字阅读全民参与 ‎ 手机成最重要的载体》,东方网2018年8月21日)‎ 材料四:‎ 纸质书生命力犹存,网店渠道拉动图书零售市场增速回升。《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2016年仍有51%的读者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书阅读,超过倾向于进行手机、互联网在线阅读的读者比例之和。数字化阅读适合快速高效、碎片化的轻度阅读,对于那些呈体系化的深度内容(哲学、经典文学、经济学理论等),传统纸质阅读仍具优势。从图书销售来看,2017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突破800亿元,同比增长14.55%,创下近年新高,销售份额持续领先的网店渠道是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摘编自《2018年中国全民阅读市场现状及发展潜力分析》)‎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纸书方面,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和浙江的阅读指数相对较高;纸书指数较高的省份,其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较高。‎ B.在线阅读方面,除北上广外,西藏、青海、重庆的电子书阅读指数全国领先,其中西藏和青海甚至高于纸书指数。‎ C.北京、上海、青海、西藏这四个省市的电子书阅读指数高于纸书,这表明电子阅读在东西部地区都一样受到欢迎。‎ D.全国大多数省份纸书阅读指数都高出电子书,这表明纸书阅读仍然受广大读者的青睐,纸书仍有市场发展的空间。‎ C 解析 “这表明电子阅读在东西部地区都一样受到欢迎”这一推论于文无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二援引的调查数据表明,纸电一起读成为受访者阅读的主流,新兴的有声书作为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有益补充,已日益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B.材料三从“基本不阅读”纸质报纸的人数骤增以及其他阅读时段人数的减少这两方面分析新媒体冲击下纸质报纸时效性优势日渐丧失的趋势。‎ C.材料四从2016年全国倾向纸质书阅读者占比超过数字阅读者与2017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增长率这两方面说明纸质书生命力之强。‎ 6‎ D.材料二与材料三都指出数字阅读发展加快、全民参与的现状;材料一与材料四则表明传统纸质阅读仍具优势,纸电一起读仍是发展主流。‎ B 解析 A项,“新兴的有声书作为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有益补充,已日益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这一表述于文无据。C项,“2016年全国倾向纸质书阅读者占比超过数字阅读者”错,材料四的表述是“2016年仍有51%的读者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书阅读,超过倾向于进行手机、互联网在线阅读的读者比例之和”,“进行手机、互联网在线阅读的读者”并不完全等同于“数字阅读者”,后者范围更大。D项,“材料二、材料三都指出数字阅读发展加快普及、全民参与的现状”错,材料二说“纸电一起读时受访者阅读的主流”,材料三说“数字阅读几乎是全民参与的”。‎ ‎3.你认为数字阅读有哪些优缺点?它具有怎样的发展趋势?请结合材料三、四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应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析概括。对于数字阅读的优缺点,材料三说“数字阅读因其内容丰富、查询便捷、终端共享、携带方便、成本低廉等给读者带来诸多便捷,但其存在的问题如‘容易导致视觉疲劳’‘权威性不足’等也成为痼疾”,材料四说“数字化阅读适合快速高效、碎片化的轻度阅读”。对于数字阅读的发展趋势,材料三说“随着数字阅读群体和范围的扩大,数字阅读肯定会不再局限于浅阅读”。‎ 答案 数字阅读的优点:①内容丰富、查询便捷、终端共享、携带方便、成本低廉;②数字阅读适合快速高效、碎片化的轻度阅读。数字阅读的缺点:①容易导致视觉疲劳;②权威性不足。‎ 发展趋势:数字阅读群体与范围将不断扩大,数字阅读将由浅阅读向深阅读发展。‎ ‎(2020·安徽合肥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材料一:‎ 我国传统的媒体媒介方式大多为报纸、电视、书刊等。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逐渐受到电子科技的影响,开始使用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等进行信息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协力合作,通过双方的优势互补,来提升整体的适用能力。当前,我国存在的各类媒介自身的发展边缘已经相继模糊,这也足以证明当前媒介的融合发展巧妙地提升了整体运营合作的水平,其“整体划一”的合作理念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信息的传播。各类新型技术要学习传统媒体的语言魅力和发展优势,传统媒体也应该打开思路完成自身发展的相应改革,只有两者协调合作才是当前社会应用的新型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媒体综合运营的发展。‎ ‎(摘编自郭磊《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融合》)‎ 材料二:‎ 历史阶段 传播环境 新技能 社会文化结果 6‎ 古代 口头传播、肢体语言传播、手写文字传播 口头表达技能、肢体语言的掌握、识文断字 知识系统的建立和保护、哲学和科学的起源 第一次工业革命 印刷技术发展、报业出现 文字素养、报刊素养 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子媒介出现 影视素养、广播素养 媒介社会的形成、消费文化的流行 信息社会 数字媒介、互联网 数字素养、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 全球信息化、知识爆炸、知识社会 表1 人类文化和媒介素养发展过程 ‎(摘编自张开《媒介素养理论框架下的受众研究新论》,《现代传播》2018年第2期)‎ 因素 题项 评估能力 明星代言产品广告是因为他们喜欢该产品(反向提问)‎ 广告里描述的商品都是值得购买的好商品(反向提问)‎ 媒体呈现的信息都是现实环境完全真实的反映(反向提问)‎ 分析能力 我能很好地鉴别媒介上的不良内容 在关注新闻时,我总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我常常能用批判的思维去看待各种新闻报道 创造能力 我曾经参加过媒体组织的线上或线下活动 我经常在媒介上发表文章,上传图片、视频等 我曾经向媒体提供过新闻线索 我曾经以投稿、投票、留言等方式参与过媒体互动 获取能力 看新闻时,我会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验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关注新闻时,我会在不同媒体上寻找同一事件的报道来相互比较 表2 受众媒介素养各维度的题项分布 ‎(摘编自马超《数字媒体时代城乡青年的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研究》)‎ 材料三:‎ 目前,虚假新闻泛滥,网络暴力事件频繁出现,究其原因,除了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社会各界拥有更多新闻传播渠道而受众媒介素养普遍较低等因素之外,还有现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空白和漏洞等因素。只有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并加以大力宣传和普及,才能够让大众明辨是非。‎ 在当今信息泛滥的媒介环境下,社会受众必须具备正确的是非观和判断能力,这便需要对社会受众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各社区的宣传栏、政府官方网站、各大媒体等,定期发布信息筛选方法、网络防毒要点等相关知识,让大众能够对不正当信息加以科学判断,并且规范个人行为,从根本上尽可能地减少虚假信息、垃圾信息和同质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 6‎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要想避免新闻内容同质化,必须重视内容的创新,懂得依照目标受众的价值定位和社会立场,决定媒体在信息采集、处理以及话语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新闻策划、采访、产品制作以及广告营销等环节当中做好统筹规划工作,让采集到的信息资源在不同媒体中实现合理分配,以打造适应不同媒体特质的新闻产品。‎ ‎(摘编自张淇鑫《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材料四:‎ 在网络占据主导地位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所领导的舆论传播已经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地位;而媒介融合这种新形式,更是占据了舆论引导的半壁江山,使得每一个网民都变成了舆论传播的主体。但是在网络传播中无疑也掺杂着各式各样、亦真亦假的信息,这破坏了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环境,所以,如何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审核和引导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强把关,才能形成一个好的舆论场。传统媒体需要积极与新媒体舆论进行互动,使用多重效果、多种手段来引导舆论,如通过官方公众号等方式对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解释,增强引导效果。‎ ‎(摘编自王卓焱等《媒介融合与舆论传播》)‎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媒体媒介主要是报纸、电视、书刊等,而新媒体媒介则包括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等,新媒介方式的产生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 B.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有优势,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双方优势互补,协调合作,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媒体整体运营能力。‎ C.数字媒介、互联网构成了信息社会的传播环境,促进了媒介社会的形成,同时对应具备的与之相匹配的数字素养、媒介素养等也提出了新要求。‎ D.数字媒体时代受众媒介素养维度包括获取、分析和评估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包括提供新闻线索、与媒体互动等创造信息的能力。‎ C 解析 “促进了媒介社会的形成”错,由材料二表1可知,媒介社会的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媒介融合时代,各类媒介自身发展边缘的模糊证明当前媒介的融合发展提升了整体运营合作的水平,也更加有效地推动了信息传播。‎ B.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开始占据舆论传播的主导地位,每一个网民都能借助网络变成舆论传播的主体,传统媒体已经没落。‎ C.要形成一个好的舆论场,需要多方面共同付出努力,而传统媒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则是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审核和引导。‎ D.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受众媒介素养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社会文化结果也必定会越来越丰富。‎ 6‎ C 解析 A项,“各类媒介自身发展边缘的模糊……更加有效地推动了信息传播”错,材料一说的是“其‘整体划一’的合作理念能够更加有效推动信息的传播”。B项,“传统媒体已经没落”于文无据,材料四只说“传统媒体所领导的舆论传播已经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地位”。D项,“社会文化结果也必定会越来越丰富”说法绝对。‎ ‎6.如何解决媒介融合环境下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干要求和材料内容可知,本题答题区间为材料三、材料四。根据材料三第一段“只有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明辨是非”和第二段“在当今信息泛滥的媒介环境下……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可知,政府部门要规范、宣传并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并对社会受众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根据材料三第二段内容可知,社会受众应具备正确的是非观和判断能力,对不正当信息加以科学判断,规范个人行为,尽可能减少不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根据材料三第三段和材料四内容可知,新闻媒体要注重内容创新,对网络不良信息加强把关,注重形成好的舆论场。‎ 答案 ①政府部门:规范、宣传并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不良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责任,对社会受众实施媒介素养教育。②社会受众:增强对不正当信息的判断能力,规范个人行为,尽可能减少不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③新闻媒体:注重内容创新,对网络不良信息加强把关,注重形成好的舆论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