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 M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2
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
4
文言文阅读
600
分基础 考点
&
考法
应试必备清单
应试基础必备
700
分综合 考法解析
综合考法
1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综合考法
2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方法
综合考法
3
筛选信息的答题技巧
综合考法
4
文言文断句的答题技巧
综合考法
5
古代文化常识题的解题技巧
综合考法
6
归纳概括的答题技巧
综合考法
7
文言文翻译的答题技巧
综合考法
8
史传类文言文文本的阅读方法
600
分基础 考点
&
考法
应试基础必备
1
文言字音和字形
2
文言实词
3
文言虚词
4
文言句式
1
常考文言实词(
120
个)
2
常考文言虚词(
18
个)
3
文言文常见双音节词(
100
个)
4
常考通假字(
100
个)
5
常考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
110
个)
6
常考文言固定句式
7
高中教材重要古代文化常识
8
高考常考重要古代文化常识
应试必备清单
应试基础必备
1
文言字音和字形
文言字音
多音字
【
锲而不舍(
shě
);求田问舍(
shè
)
】
异读字
破音异读
【
雨(
yù
)雪霏霏
】
通假异读
【
赢粮而景(
yǐng
)从
】
古音异读
【
夏无且(
jū
);大月氏(
zhī
)
】
文言字形
古今字
【
至莫夜月明(莫
—
暮)
】
异体字
【
泪
—
涙;遍
—
徧;群
—
羣
】
通假字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
—
早)
】
2
文言实词
一词多义
本 义
引申义
比喻义
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意义
(本:树木的根)
词的最常用的意义
(兵:兵器)
又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道:方法、道理)
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意义
(爪牙:坏人的党羽)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古今词义的变化
偏义复词
词义扩大(江、河、好)
词义缩小(臭、饿、让)
词义转移(涕、去、牺牲)
感情色彩变化(卑鄙)
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组成
,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
其中一个语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词的意义
,
而另一个语素仅仅作为陪衬
,
这种复音词叫作偏义复词。
(备他盗之
出入
与非常也)
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2.
名词用作动词
3.
形容词用作动词
4.
动词用作名词
5.
形容词用作名词
6.
使动用法
7.
意动用法
8.
为动用法
1.
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
,
凡谓语动词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
,
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
1
)表示时间。如:
朝
济而
夕
设版焉。
(在早上
/
在晚上
)
(
2
)表示方位。如:
上
食埃土,
下
饮黄泉。
(向上
/
向下
)
(
3
)表示处所。如:而相如
廷
叱之。
(在朝廷上
)
(
5
)表示工具。如:
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用箕畚
)
(
6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如:吾得
兄
事之
。
(像对待兄长一样
)
(
7
)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
面
刺寡人之过者。
(当面
)
(
4
)表示比喻。如:常以身
翼
蔽沛公,庄不得击。
(像翅膀一样
)
2.
名词用作动词
(
1
)名词+宾语。如:籍吏民,
封
府库。(登记
)
(
2
)名词+补语。如:浴乎沂,
风
乎舞雩,咏而归。
(吹风乘凉
)
(
3
)能愿动词+名词。如:假舟楫者,非能
水
也,而绝江河。
(游泳
)
(
4
)副词+名词。如:小信未孚,神弗
福
也。
(赐福
)
(
6
)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的组成部分。如:卒中往往语,皆指
目
陈胜。
(用眼睛看
)
(
7
)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如平地三月
花
者,深山中则四月
花
。
(开花
)
(
8
)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或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左右欲
刃
相如。
(杀
)
(
5
)所+名词。如:置人所
罾
鱼腹中。
(用网捕
)
(
9
)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
权
,
然后知轻重。
(称量
)
3.
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
如果带宾语
,
而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
,
且与宾语构不成修饰关系
,
那么该形容词就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素
善
留侯张良。
(友善、交好
)
(
《
鸿门宴
》)
有时
,
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
,
也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则其好游者不能
穷
也。
(走到尽头
)
(
《
游褒禅山记
》)
4.
动词用作名词
当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时
,
即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
有时前边有“其”字或“之”字。
如:盖其又深,则其
至
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
)
(
《
游褒禅山记
》)
5.
形容词用作名词
当形容词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
它已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
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时
,
即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
,
而以形容词为定语。
如:小学而
大
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的方面
/
大的方面
)
(
《
师说
》)
6.
使动用法
(
1
)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外连衡而
斗
诸侯。(使
……
相斗
)
(
2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如
:焚百家之言
,
以
愚
黔首。(使
……
愚昧
)
(
3
)名词的使动用法
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
……
为王
)
令尹
南
辕反旆。(使
……
向南行
)
(
1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如:
吾妻之美我者
,
私我也。(以
……
为美,认为
……
美
)
(
2
)名词的意动用法
如:
侣鱼虾而友麋鹿。(把
……
当作伴侣
/
把
……
当作朋友
)
7.
意动用法
8.
为动用法
(
1
)动词的为动用法
如:
等死
,
死
国可乎?(为
……
死
)
(
2
)名词的为动用法
如:
使民养生
丧
死无憾也。(为
……
办丧事
)
(一)代词
3
文言虚词
1.
人称代词
(
1
)第一人称:
吾、予、余、我。
(
2
)第二人称:
女、汝、而、尔、若、乃。
(
3
)第三人称:
之、其、彼、厥、渠。
(
4
)人称复数:
“属”“辈”“侪”“族”
“徒”
等词放在人称代词后表多数。
2.
指示代词
3.
疑问代词
(
1
)近指代词:
是、此、斯、兹、之、然。
(
2
)远指代词:
彼、夫、其。
(
3
)旁指代词:
他。
(
4
)虚指代词:
或、某。
(
5
)无定指代词:
莫、无。
(
1
)代人:
谁、孰。
(
2
)代事物:
何、胡、奚、曷。
(
3
)代处所:
安、恶、焉。
(二)副词
1.
程度副词
(1)
轻微度:
少、稍、略。
(2)
加深度:
愈、益、弥、更。
(3)
极高度:
最、极、甚、殊、太、至、绝、特等。
2.
范围副词
(1)
表总括:
俱、毕、凡、皆、咸、举、悉、
尽、率。
(2)
表仅限:
但、唯、止、仅、独、徒、特、
第、直。
(3)
表共同:
共、同、并、相。
3.
时间副词
(1)
表示“已经”“曾经”:
既、已、曾、尝。
(2)
表示“以前”“当初”“过去”:
向、初、曩、始、昔。
(3)
表示“常常”“经常”“向来”:
常、素、雅、恒。
(4)
表示“正在”“恰逢”:
方、正、适、会。
(5)
表示“一会儿”“片刻”:
俄、旋、寻、须臾、未几、无何、既而、斯须。
(6)
表示“突然”“急忙”“立刻”:
急、遽、猝、立、即。
(7)
表示“将要”“接近”:
将、且、行将。
(8)
表示“终于”“最后”:
终、卒、竟。
4.
语气副词
(
1
)表肯定、确认:
必、诚、信、固、果。
(
2
)表否定:
不、弗、未、匪、非、靡、亡、
否。
(
3
)表禁止:
毋、勿、莫、无。
(
4
)表推测、估量:
殆、盖、庶、其、得无、
无乃、庶几。
(
5
)表反诘:
岂、其、庸、独、宁。
5.
频率副词
(
1
)表示“常常”“往往”“一再”“再三”“多次”:
屡、数、辄、每、频、累。
(
2
)表示“再”“也”“还”“第二次”等:
复、更、再、又、亟。
6.
谦敬副词
(
1
)表恭敬:
请、敬、谨、幸、惠、敢。
(
2
)表谦卑:
窃、忝、猥、伏惟。
7.
指代性副词
(
1
)相:
指代第一、二、三人称
,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
2
)见:
用在动词前
,
有人称代词的作用
,
相当于前置的“我”。
(三)介词
(
1
)引出动作的工具、方法、凭借:
以、因。
(
2
)引出动作的对象:
于、与、因、为、乎。
(
3
)引出动作的原因:
于、以、为。
(
4
)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
于、乎、自、从、缘。
(
5
)引出主动者
,
表示被动:
于、乎。
(四)连词
(
1
)表示并列关系:
与、及、且、而、且
……
且
……
、载
……
载
……
。
(
2
)表示递进关系:
而、且、尚
……
况
……
、非惟
……
抑亦
……
、非独
……
亦
……
、以。
(
3
)表示选择关系:
如、抑、其、或、非
……
则
……
。
(
4
)表示承接关系:
而、以、乃、则、遂、即、于是、然后。
(
5
)表示转折关系:
而、然、则、但、乃、顾、虽。
(
6
)表示因果关系:
以、为、因、故、是故、是以。
(
7
)表示假设关系:
若、苟、今、使、虽、则、向使、假令。
(
8
)表示修饰关系:
而、以。
(五)助词
1.
结构助词
:
之、所。
2.
语气助词
(
1
)陈述语气词:
也、矣、焉、耳。
(
2
)疑问语气词:
乎、与、欤、耶、邪。
(
3
)感叹语气词:
哉、夫。
(
4
)句首语气词:
唯、夫、盖。
3.
音节助词
:
之、者、其、言、有、止。
叹词是表示强烈的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常见的有:
唉、嘻、呜呼、嗟乎、噫吁嚱。
(
1
)诸:“之”和“于”的合音
,“
之”是代词
,“
于”是介词。
(
2
)焉:用在动词后
,
相当于“于之”
,“
于”是介词
,“
之”是代词。
(
3
)盍:相当于“何不”。
(七)兼词
(六)叹词
4
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
1
)用“
……
者,
……
也”表示判断。
如:陈胜
者
,
阳城人
也
。
(
2
)用“
……
,
……
也”表示判断。
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
也
。
(
4
)用“
……
,
……
者也”表示判断。
如:莲
,
花之君子
者也
。
(
3
)用“
……
者,
……”
表示判断。
如:四人
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
,
长乐王回深父
,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
5
)用“为”“是”表示判断。
如:如今人方
为
刀俎
,
我
为
鱼肉。
(
6
)用副词“乃、即、皆、本、必、亦、诚、则”等修饰谓语,
来帮助判断。
如:当立者
乃
公子扶苏。
(
7
)无标志的判断句。
如:七略四库
,
天子之书。
(二)被动句
(
1
)用“于”表示被动。
如:而君幸
于
赵王
,
故燕王欲结于君。
(
2
)用“见”“见
……
于
……”
表示被动。
如:①秦城恐不可得
,
徒
见
欺。②吾长
见
笑
于
大方之家。
(
3
)用“为”“为所”“为
……
所
……”
表示被动。
如:①身死人手
,
为
天下笑者
,
何也?
②
不者
,
若属皆且
为
所虏!
③
贾家庄几
为
巡徼所陵迫死。
(
4
)用“被”表示被动。
如:仍更
被
驱遣
,
何言复来还!
(
5
)无标志的被动句。
如:永元中
,
举孝廉不行
,
连辟公府不就。
(三)倒装句
1.
谓语前置
古今汉语里
,
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
,
有时为了强调谓语
,
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种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
如:甚矣
,
汝之不惠!
2.
宾语前置
(
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
,
这个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
如:
不、毋、未、莫
等
。
(
2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时,这个宾语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如果作介词的宾语
,
这个宾语一般放在介词的前面。
如:
何、安、谁、孰、胡、曷、焉、奚、恶
等。
(
3
)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
4
)用“
……
之谓也”或“其
……
之谓也”“其
……
之谓乎”句式表示总结性的判断。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
,
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在文言文中
,
定语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
,
我们称它为“定语后置”。
4.
介词结构后置
(
1
)介词结构“于
……”
置于谓语动词后。
(
2
)介词结构“以
……”
置于谓语动词后。
(
3
)介词结构“乎
……”
置于谓语动词后。
3.
定语后置
(四)省略句
1.
省略主语
(
1
)承前省略。
(
2
)蒙后省略。
(
3
)对话中省略。
2.
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
(
1
)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
2
)蒙下文谓语而省略。
(
3
)共喻省略
,
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 是什么。
3.
省略宾语
(
1
)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
2
)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4.
省略兼语:
“
使、命、令
”之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
,
这个词就被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
,
文言文中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
,
所省多为代词“之”。
5.
省略介词:
于、以、自。
应试必备清单
1
常考文言实词(
120
个)
2
常考文言虚词(
18
个)
3
文言文常见双音节词(
100
个)
4
常考通假字(
100
个)
5
常考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
110
个)
6
常考文言固定句式
7
高中教材重要古代文化常识
8
高考常考重要古代文化常识
以上内容详见
《600
分考点
700
分考法
》
一书第
116
页至
147
页。
考例
[课标全国
Ⅰ2018·10~13,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选文类型
】
人物传记(史传)。
【
文本主旨
】
本文通过写传主鲁芝潜心学习典籍、捍卫边境、审时度势、劝谏曹爽等内容,赞颂其勤勉好学、治政有方、洁身自好、清廉忠诚的优秀品质,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榜样,对考生的成长有积极导向作用。
高考真题 解法实例
【
重点虚词
】
以、为。
【
特殊句式
】
省略句、倒装句。
【
重点实词
】
别驾、更造、挟、坐、履正、作、塞。
真题文本
+
阅读点拨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爽懦惑不能用
/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
/
下狱
/
当死
/
而口不讼直
/
志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而不诛
/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B.
爽懦惑不能用
/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下狱
/
当死
/
而口不讼直志
/
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而不诛
/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C.
爽懦惑不能用
/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下狱
/
当死
/
而口不讼直
/
志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而不诛
/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D.
爽懦惑不能用
/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
/
下狱
/
当死
/
而口不讼直志
/
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而不诛
/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答案】
C
【考点】
文言文断句
【应考思路】
对于考查文言文断句的选择题,首先,
把四项备选答案比较一下,找出断句区别点。
在本题中,对比四个选项后可发现,有两处断句存在差异,分别是“芝坐爽下狱当死”和“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其次,分析断句不同处,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坐爽”意为因为曹爽而获罪,“下狱”是其结果,两者语意紧密相连,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A
、
D
两项。“口不讼直”与“志不苟免”结构相同,句式工整,应在“直”后断开,排除
B
项。
再次,通读正确选项,理顺文意,确定答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三坟
》《
五典
》
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
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
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
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答案】
C
【考点】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应考思路】
对于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选择题,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顺利完成。有时也可以根据文本意思进行推断。
本题
C
项,“践”意思是踩、践踏;“阼”意思是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践阼”指帝王即位,并不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
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
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
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答案】B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应考思路】
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思路是“题文对照”。首先,快速浏览选项,抓住选项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官职、事件等关键信息,锁定其在原文中对应的区域。
大体上,选项的顺序与原文的顺序是一致的。
其次,细读选项内容,并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判断选项的概括、分析与原文中的表述是否一致。
通过对比可知,
A
、
C
、
D
三项的表述与原文一致。
B
项的错误是张冠李戴,根据原文“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可知,“饱受侵扰,人口减少”的是“天水郡”,而非“蜀地”。
注意,审读选项对人物性格与行为事件的概括是否准确,两者是否匹配。虽然命题者较少在这个方面设置错误选项,但是这一方面也不容忽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
2
)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
【应考思路】
对于翻译题,首先要字字落实。
(
1
)第一个“以”:凭借。以为:作为。先驱:先锋。(
2
)以:因为。履正:躬行正道,行为端正。素:一向。
其次,理顺句式。
(
2
)“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应为“使军兵为(之)作五十间屋”
参考译文
鲁芝字世英,是扶风郿人。世代有名望德行,是西州豪族。父亲被郭氾杀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才迁居到雍州,潜心学习典籍。后来被郡守举荐为上计吏,被州官征召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是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举荐鲁芝为孝廉,任命他为郎中。后鲁芝被授为骑都尉、参军事,代理安南太守,升任尚书郎。曹真出京到关右督察,又任(鲁芝)为参大司马军事。曹真去世,宣帝代替曹真督察,便引荐鲁芝为参骠骑军事,后(鲁芝)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多次被进犯掠夺,人口减少,盗贼横行,鲁芝尽心镇守捍卫,修建城市,几年间恢复了旧时边境。(鲁芝)调任广平太守。
天水各族百姓敬慕(鲁芝的)德行,老幼入朝上书,请求留下鲁芝。魏明帝答应了。曹爽辅佐朝政,引荐鲁芝为司马。鲁芝多次有正直的言论和高明的谋略,曹爽未能采纳。等到宣帝起兵讨伐曹爽,鲁芝率领残部攻破城门,驰兵而出,赶赴曹爽所在,劝告曹爽说:“您身居伊尹、周公之位,一旦因罪被罢免,即使想过悠闲自得的日子,又怎么可能办到!如果挟制天子保住许昌,倚仗天子威势以羽檄征用四方兵马,谁敢不听从!舍弃这些离去,欲赴刑场,难道不令人痛惜吗!”曹爽懦弱疑惑,不采用鲁芝的计谋,于是身受杀戮。鲁芝因曹爽而获罪下狱,论罪当死,但他不争辩曲直,不存苟且赦免之念。宣帝赞赏他,赦免而不杀他。
不久(鲁芝被)起用为并州刺史。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诸葛诞被平定,鲁芝升任大尚书,掌管刑理。武帝即位,(鲁芝)调任镇东将军,晋爵为侯。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鲁芝因年已七十,退休让位,上奏章表十多次,于是被征为光禄大夫,赐位特进,配给吏卒,门前像官署一样设置木栅。羊祜任车骑将军,于是让位给鲁芝,说:“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与人和睦而不盲从苟同,做官做到头生白发,以礼贯串始终,没有受到这样的任命,我反而超越他(任此职),怎能满足天下人的期望呢!”皇上不依从。鲁芝就是如此被人敬重。泰始九年(鲁芝)去世,享年八十四岁。皇帝为他高声号哭以哀悼,谥号为“贞”,赐百亩坟地。
700
分综合 考法解析
综合考法
1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综合考法
2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方法
综合考法
3
筛选信息的答题技巧
综合考法
4
文言文断句的答题技巧
综合考法
5
古代文化常识题的解题技巧
综合考法
6
归纳概括的答题技巧
综合考法
7
文言文翻译的答题技巧
综合考法
8
史传类文言文文本的阅读方法
综合考法
1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1.
代入检验法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
,
考查实词的主要题型是选择判断四个选项中的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
这时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义项代入各自的语句中去
,
看这一解释能否使语句表意通顺。
例
[北京2017·9D]
不能
易
也
易:交换
【
解析
】
在原文中,“不能易也”前讨论的是“宗元之论”,说的是即使圣人再出现,“宗元之论”也不能改变,如将“易”翻译为“交换”代入,则语句明显不通顺,故“易”应解释为“改变”,而非“交换”。
2.
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应的语言现象有很多
,
在这样的对应句中
,
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对。这样
,
通过对已知对应词语的词性、词义的分析
,
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和词义。
例
[
山东
2016·9B
]
土事不
文
,
木事不镂
文:花纹
【
解析
】
“土事不文”和“木事不镂”是并列结构,根据“镂”可推断,“文”在此处应为动词,而不是名词,故应翻译为“装饰花纹”才正确。
3.
语法分析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
,
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
,
谓语常由形容词、动词充当
,
定语常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
,
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因此,可以根据实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
,
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例
[
山东2017·9A
]
从舅尚书王筠
奇
其有佳致
奇:稀奇
【
解析
】
句中的“奇”如翻译为
“
稀奇
”
,则是形容词,而在本句中,
“
奇
”
为动词才能说得通,故此句中的
“
奇
”
为意动用法,应翻译为
“
以
……
为奇
”
。
4.
语境推断法
语境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
,
就是指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
,
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
,
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有些句子中的实词含义
,
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例
[山东
2015·9C
]
军皆定
次
,将乃就舍
次:次序
【
解析
】
根据整句话的语境可知,“次”的意思应与行军打仗有关。同时联想初中课文
《
陈涉世家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一句中的“次”,可推断此处的“次”是“旅行或行军途中停留,即临时驻扎”之意,解释为“次序”不正确。
5.
通假字音推断法
这种方法是在实词用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的情况下
,
试着借助通假关系
,
找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
也就是根据音同、音近字求得该词的意思。
例
[江西
2014·10C
]
家之六雄鸡勿敢独
校
焉 校:较量
【
解析
】
根据句中的语法关系可推知,“校”在此处作动词。如果将“校”的动词常用义“校对”等代入原句,明显讲不通;结合上下文语境,可联想到与“校”同音的“较”字,解释为“较量”时,整句话就通顺了。可见,句中的“校”通“较”,二者是通假关系,选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6.
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
,
加以印证
,
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例
[福建
2014·2A
]
绳
吏之法尤峻
绳:捆绑
【
解析
】
原文中此句之前的半句是“闽中法令严核”,由此可推知“绳”作“捆绑”之意是错的
,
而联系成语“绳之以法”
,
即能推断出其意应为“约束,制裁”。
7.
课文联想法
高考试题中
,
考查实词的含义
,
其基础其实源于考生对教材课文中实词含义的理解
,
考生可通过对课文有关语句的对照确定实词的含义。当然这要求考生一定要立足课本
,
熟悉所学课文。
例
[天津2017·8A]
岁
凶
,横道杀伤
凶:凶险
【
解析
】
联系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可判断“凶”应解释为“谷物收成不好,荒年”,而非“凶险”。
综合考法
2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方法
1.
代入筛选法
如果熟知某个虚词的意义及其用法
,
在阅读和解题时
,
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中去理解
,
选择其中讲得通的一项
,
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例
[山东2017·10B]
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
解析
】
首先将“若”的主要意义和用法列出:
①假如;②或;③与,和;④而(表承接);⑤至于;⑥乃,才;⑦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⑧助词,用在句首,无义。将以上义项代入,两句中的“若”均解释为“假如、如果”。
2.
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
,
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等
,
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
……
所”等
,
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
,
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
,
只要判断出是哪种标志
,
就能找到它的意义和用法了。
例
[浙江
2015·17D
]
贤
之
不可已也如是夫
/
夫晋,何厌
之
有
【
解析
】
前一句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一句的“何厌之有”很明显是宾语前置句,“之”在此处也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
结构分析法
(
1)
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
。
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
,
抓住这一点
,
可从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2)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
。
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例
木欣欣
以
向荣
,
泉涓涓而始流。(
《
归去来兮辞(并序)
》
)
【
解析
】
句中的“而”是连词
,
表修饰关系
,
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
,
作连词
,
表修饰关系。
4.
语境推断法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
,
要确定一个虚词的意义及其用法
,
就必须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
即联系具体语境来推断。
例
晋侯、秦伯围郑
,
以
其无礼于晋
,
且贰于楚也
【
解析
】
推断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
首先要了解整句话的大意。此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起因
,
即郑国对晋国无礼
,
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
,
晋侯、秦伯共同出兵围困郑国。由此可知
,
这里的“以”为连词
,
表示原因。
5.
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和意义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成语绝大多数来源于古诗文
,
因此其中许多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
,
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例
孜孜焉唯进修
是
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
解析
】
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
,
就可根据成语“唯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
,
判断出“是”是助词
,
宾语前置的标志。
6.
句例比对法
平时熟读课文
,
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
,
阅读文言文或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从而顺利解题。
例
[安徽
2014·5B
]
御制诗
以
纪其事
/
日削月割,
以
趋于亡
【
解析
】
前一句中的“以”
,
可以根据
《
岳阳楼记
》
中结构相同的句子“属予作文以记之”
,
推知其为连词
,
表示目的;后一句出自课文
《
六国论
》
,“以”在句中是连词,表示结果。
综合考法
3
筛选信息的答题技巧
1.
阅读,就是要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整体阅读。
2.
查找,就是要审清题干,依据题干要求,判明信息的指向,带着问题去理解、辨析。
3.
辨别,就是要辨明信息的边界。
4.
判断,就是判断正误,选出准确的答案。
综合考法
4
文言文断句的答题技巧
1.判断文中语句断句是否正确
就选文中的几个句子,提供四种断句方式,判断哪种断句方式正确。
2.直接给语段断句
从选文中挑选几个未断句的句子,或直接另选一段未断句的材料,要求考生用“/”为之断句,有时还限制具体标注几处。
(一)文言文断句的题型
(二)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1.读文段,通文意
拿到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材料,反复推敲,然后根据内容,将大的层次划分出来,把有把握的地方先断开。
2.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代词和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代词和名词在句中常作主语或宾语,将它们标出,有助于梳理语句的结构,判断语气停顿的所在。
3.看虚词,找位置
(
1
)“曰、云、言、谓”等词是对话的标志。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断句的位置。
(
2
)引出议论的词语“夫、盖、至若、若夫、唯、斯、凡、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
3
)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
4
)表疑问语气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
5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
6
)“以、于、为、则、而”等词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开。
【特别注意】
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灵活性
①“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③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④“夫”有时可作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几种情况都不能点断。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4.明语法,辨句式
(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断句。如:“其……乎”“孰与……乎”“见……于……”“何……之有”等。
(2)
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如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只要抓住谓语,根据其位置及和前后词语的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的准确率。
5.明修辞,巧判断
古人写文章讲究修辞技巧。有的讲究句式的整齐、音律的和谐,有的讲究对偶、对比、排比、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充分注意到这些修辞现象,将利于断句。
6.懂文史,定句读
了解一些重要的古代文史常识,如名号、称谓、职官、科举、礼仪、地理等,无疑会对断句有帮助。
综合考法
5
古代文化常识题的解题技巧
1.通读选项,排查明显错误
2.联系语境,通过语意判断
3.联系课文或成语,联想判断
综合考法
6
归纳概括的答题技巧
1.
整体阅读
,
总体把握
,
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2.
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
,
理清文章的层次。
3.
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
,
分析判断所提供选项的正误。
4.
回原文查对
,
将选项中用现代语言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5.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
,
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一)解题步骤
1.
张冠李戴
2.
无中生有
3.
曲解文意
4.
强加因果
5.
以偏概全
6.
时序错位
7.
夸大其词
(二)设题陷阱
综合考法
7
文言文翻译的答题技巧
(一)翻译原则
1.
直译为主
,
意译为辅
2.
做到“信、达、雅”
3.
找准、译准句中的关键词
(二)翻译方法
1.
顺
,
即顺语言环境
2.
断
,
即断句
3.
留
,
即保留特殊的名词
4.
删
,
即删去不译的词语
5.
补
,
即补充省略成分
6.
换
,
即替换
7.
调
,
即调整句序
8.
扩
,
即扩展
(三)如何落实文言文翻译中的“采分点”
1.
关注古今异义( “中国”古指
中原地区)
2.
关注一词多义
3.
关注词类活用
4.
关注重要虚词(表示时间、范围、程度、频率、目的等意义的虚词)
5.
关注通假字
6.
关注特殊句式
7.
关注固定结构
综合考法
8
史传类文言文文本的阅读方法
阅读史传类文言文文本时,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
1.
理脉络,抓住时间节点
(
1
)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
(
2
)年号及皇帝变动情况。
(
3
)泛指时间变动的词语。
2.
明关系,把握传主时世
“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传主是主要人物,其地位与价值是在与其他人物的关联中显示出来的。
由于进入正史的人物绝大部分是官员,
这就决定了他有三个主要的关系:①他与底层民众的关系;②他与其他官员之间的关系;③他与皇帝的关系
。
3.
辨褒贬,明晓春秋笔法
人物传记以事实说话,在对人物事迹的介绍中蕴含了对人物的评价。中国又是一个以道德立国的国家,这种评价往往以道德评价为主。中国古代的史家,下笔如刀,往往一字以寓褒贬,这被称为“春秋笔法”。
相关文档
- 专题24 翻译(古诗文阅读)-2019年高考2021-06-0915页
-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2021-06-098页
-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2021-06-097页
- 2019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2021-06-094页
- 古诗文阅读 学案332021-06-0911页
- 2020_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2021-06-0821页
- 山东省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2021-06-0819页
- 山东省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2021-06-08154页
- 2020_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2021-06-0862页
- 专题25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古诗文2021-06-08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