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4.5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福建省宁德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佩缤纷其繁饰兮, 。(屈原《离骚》)
(2)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3) ,黄芦苦竹绕宅生。(白居易《琵琶行》)
(4)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5)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游武彝山日记
二月二十一日,出崇安南门,觅舟。西北一溪自分水关,东北一溪自温岭关,合注于县南,通郡省而入海。顺流三十里,见溪边一峰横欹,一峰独耸。余咤而瞩目,则欹者幔亭峰,耸者大王峰也。峰南一溪,东向而入大溪者,即武彝溪也。
……
登楼南望,九曲上游,一洲中峙,溪自西来,分而不之,至曲复合为一。洲外两山渐开,九曲已尽。是岩在九曲尽处,重岩回叠,地甚幽爽。岩北尽处,更有一岩尤奇:上下皆绝壁,壁间横坳仅一线,须伏身蛇行……已而渐低,壁渐危,则就而伛偻;愈低愈狭,则膝行蛇伏,至坳转处,上下仅悬七寸,阔止尺五。坳外壁深万仞。余匍匐以进,胸背相摩,盘旋久之,得度其险。岩果轩敞层叠,有斧凿置于中,欲开道而未就也。半晌,返前岩。更至后岩,方构新室,亦幽敞可爱。出向九曲溪,则狮子岩在焉。
……
已而至架壑舟①,仰见虚舟宛然,较前溪中所见更悉。大藏之西,其路渐穷。向荆棘中扪壁面上,还瞰大藏西岩,亦架一舟,但两崖对峙,不能至其地也。忽一舟自二曲逆流而至,急下山招之。其人以舟来受,亦游客初至者,约余返更衣台,同览一线天、虎啸岩诸胜。过余泊舟处,并棹顺流而下,欲上幔亭,问大王峰。抵一曲之水光石,约舟待溪口,余复登涯,少入,至止止庵。望庵后有路可上,遂趋之,得一岩,僧诵经其中,乃禅岩也……岩在峰半,觅徐仙岩,皆石壁不可通;下梯寻别道,又不可得;蹑石则峭壁无阶,投莽则深密莫辨。佣夫在前,得断磴,大呼得路。余裂衣不顾,趋就之,复不能前。日已西薄,遂以手悬棘,乱坠而下,得道已在万年宫右。趋入宫,宫甚森敞。
14
(选自《徐霞客游记》,有删节)
【注释】架壑舟:悬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合注于县南 注:流入
B.登楼南望九曲上游 南:向南
C.须伏身蛇行 蛇:像蛇一样
D.岩果轩敞层叠 果:通“裸”,赤露
3、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徐霞客不畏旅途艰险品质的一组是( )(3分)
①见溪边一峰横欹,一峰独耸 ②壁渐危,则就而伛偻 ③余匍匐以进,胸背相摩 ④余裂衣不顾,趋就之 ⑤得道已在万年宫右 ⑥趋入宫,宫甚森敞
A.①②⑥ B .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介绍了武彝溪周围的地理环境,主要的山峰的形态、溪水的流向。
B.九曲溪的尽头有一处岩石留下前人斧凿的痕迹,从侧面说明此处的狭窄和难以通行。
C.徐霞客在一曲游玩的时候,一曲的很多地方道路还没有修通,寻找道路也很难。
D.雇来的挑夫仔细精明,走在前面探路,找到中断的石蹬,大叫说找到了路。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更至后岩,方构新室,亦幽敞可爱。(2分)
译文:
(2)已而至架壑舟,仰见虚舟宛然,较前溪中所见更悉。(4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6分)
出 塞
马 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1)第二句“马头冲雪过临洮”中的“冲”字如果换成“冒”字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3分)
14
(2)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的人物形象。(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拿侬听到小姐的哭声,飞快地跑到大厅,她惊呆了。于是,二人一起恳求葛朗台把太太送到医院。最后,葛朗台妥协了。他吩咐驾车的拿侬向西边的医院奔去,因为他知道那儿有一家便宜的医院。
三天后的傍晚,葛朗台太太带着悲伤去世了。临死前,她告诉欧也妮:“幸福只在天上,将来你会知道的……”
B.老葛朗台的葡萄园这一年收成非常好,他十分高兴,于是从太太的衣柜里挑了一件十分漂亮的衣服,送给了一直为主人效忠的拿侬。这是老葛朗台送给拿侬少有的礼物中最贵重的一件。
C.荣府贾政生了一个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了一块玉来,就取名宝玉。贾宝玉周岁时,贾政想试一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各种物件摆了无数,让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贾政大怒,说他“将来酒色之徒耳”,但贾母还是把他当命根一样看待。
D.元春在其父贾政生日那天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全家喜气洋洋,贾母率众人去宫里谢恩。更值得庆贺的是,皇帝恩准元春回家省亲,并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于是贾府上下便开始忙于置办采买,修盖省亲别院。
E.由于秦氏去世,宁府人手不够,事务又极其繁忙,贾珍便拄着拐杖去请凤姐来协助办理丧事。凤姐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心里十分乐意,征得王夫人同意后便应承下来。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简述“宝黛初会”的情节。
(2)请简述梳妆匣的来历。
答第( )题
答:
14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①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②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③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第20章)
【注释】①弟:同“悌”。敬爱兄长。②硁硁(kēng)然:小石坚确貌。形容浅薄固执。③斗筲(shāo):盛饭用的小竹器,饭筐。斗、筲容量都不大,引申来形容人的见识短浅,器量狭小。
(1)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己有耻”是指立身行事有廉耻之心,也就是说,在道德上要“有所不为”。
B.“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说的是在能力上的“有所为”。
C.第一个标准达不到,孔子说,退而求其次要做到“宗族称孝,乡党称弟”,也就是宁可才不足而德有余,不可才有余而德不足。
D. 孔子认为,从政者因为是地位比较高,所以不能列入“士”。
(2)为什么说“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硁硁然小人”?(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现实版的梁山有复杂的权力格局:被火并掉的旧梁山、智取生辰纲的晁盖集团、宋江的江州集团、二龙山集团、桃花山集团、少华山集团……这个权力格局浮在上面的是“义”,藏在下面的是“利”。多少机谋诡诈,多少樽俎捭阖,最后通向一块石碑――刻着一百零八个名字的石碑。那不是上天的鉴示,而是权力的博弈。
在这个江湖里,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的快乐。梁山的开拓者杜迁、宋万在角落里卑微地讨生活;被灭了满门的扈三娘沉默无语,如同行尸走肉;呼风唤雨的公孙胜随时准备逃离;无法逃离的晁盖,孤单地冲在队伍的前面,被一箭射死在曾头市。
14
即便梁山的胜利者宋江,又何尝不是过着惨毒的人生?他殚思竭虑,呕心沥血,才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带着一支大军和朝廷达成了交易:招安。但等他把手里的牌一张一张打光,直到无牌可打的时候,才知道一切不过是浮梦一场。他喝下御赐的毒酒后,又把最忠心的家奴李逵毒死。李逵对着他大喊一声:“反了吧!”回答李逵的却是无可奈何的一句话:“军马尽都没了,兄弟们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此时宋江的心中,不知该是何等苍凉。
但在梁山之外,又何尝不是一个黑暗江湖?没有外面那个大丛林世界,也就不会有梁山这个小丛林世界。在梁山外,高太尉早准备好了空荡荡的白虎堂,董超、薛霸早准备好了杀人的水火棍。这个世界里,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公义良心――但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权力。最终的结果是暴力的螺旋上升,最终没有人能觉得安全。驰名河北的富户卢俊义,转眼就家破人亡。享有高级公务员身份的林冲,瞬间就沦为阶下之囚。一心替政府出谋划策的黄文炳,夜半之间就被土匪拖走,活生生被一块肉一块肉地脔割……
这样一个野兽世界,又怎能长得出黄金般纯洁的忠义堂呢?
少年心中的梁山,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武侠江湖。那里的人们千金一诺,正邪分明。它是童话般的英雄世界。而十年砍柴给我们解构的梁山,却是《笑傲江湖》里的血腥王国。主宰这个王国的是暴力与权谋:正与邪模糊不清、君子与小人转瞬移位。
但是《笑傲江湖》里终究有啸歌天涯的令狐冲。同样,《水浒传》中也有人间的坦荡赤诚。在勾勒诡谲江湖的同时,十年砍柴也花了许多篇幅去描写一颗颗挚诚的心灵。林冲和鲁智深之间超越世俗的友谊、燕青对卢俊义毫无保留的忠诚、顾大嫂博大的母性光辉……这是暗夜里的一束光,冰雪中的一份热。
在漫无尽头的黑暗江湖中,照亮我们、温暖我们的,不正是这样一份从人性中洋溢出来的光与热么?
10、下列对“但在梁山之外,又何尝不是一个黑暗江湖?”一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高太尉为享有高级公务员身价的林冲,早已准备好了空荡荡的白虎堂。
B、由于暴力的螺旋上升,驰名河北的富户卢俊义,也难于幸免,转眼就家破人亡。
C、梁山的开拓者杜迁、宋万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只有在角落里卑微地讨生活。
D、一心替政府出谋划策的黄文炳,活生生被一块肉一块肉地脔割。
1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现实版的梁山有复杂的权力格局,因为“利”,而暗自进行着权力的博弈。
B、梁山的胜利者宋江最终达成了自己和大军被朝廷招安的目的,至死也未想过反叛朝廷。
C、少年心中的梁山和“十年砍柴”解构的梁山,是《射雕英雄传》的武侠江湖和《笑傲江湖》的血腥王国的分别。
D、《水浒传》中也有人间的真善美:人与人的坦荡赤诚、
14
超越世俗的友谊、毫无保留的忠诚等等。
12、联系上下文,解释“最忠心”的内涵。(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戴墨镜的书法家
陈亦权
刘三的字写得实在太差太难看了,差得几乎让每一位老师都无法轻易认出来他在作业本上究竟写了一些什么。
刘三已经被老师批评过无数次了,但丝毫不起作用,似乎他的手天生就与写字无缘。那天放学前,他因为作业本上的字太糊涂而被班主任胡老师罚抄写5遍课文。
第二天一早,刘三走进胡老师的办公室,但胡老师并不在,里面坐着一位戴墨镜的中年男子。
“老师您早,请问胡老师什么时候过来?”刘三怯怯地问。在学校,他把任何一位不相识的人都称为老师。
“胡老师?她去食堂了,有什么事吗?”那位戴墨镜的中年男人说。
“她罚我抄的课文我抄好了,想交给她!”刘三再次怯怯地说。
“罚你抄课文?为什么?”那位中年男子问。
“因为我的字写得太差了,所以胡老师处罚我!”刘三说。
“能让我看看你写的字吗?”中年男子边说边把手伸了过来。
刘三把作业本递到了他的手上,中年男子仔细地看了看后,惊诧地说:“不!这字不差,反而很有自己的特点!来,你过来!
“不差?而且很有自己的特点?”刘三惊喜地走到了中年男子的身边后,那人接着说:“你看,你的撇和捺都非常稳,还有你的钩也非常有劲,这些都是你自己的特点,非常耐品!你写的字非常有重心,很结实!不过,有一个不足的地方。”
“哪儿不足?”刘三急切地问。
“就是你没有用心!你在抄写文章的时候只想着把课文抄完,而不是想着把字写好!”中年男子认真地说,“我说得对吗?”
14
这样一想去,刘三倒确实觉得他说得对,他开心极了,原来他的字写得并不差,而且很有自己的特点!在这一刻,他深信只要再用心一点,他的字一定会写得更漂亮!在离开办公室之前,刘三问那位中年男子:“请问,您也是老师吗?”
“不,我是一位书法家!”戴墨镜的中年男子回答说。
刘三简直无法相信,他的字竟然得到了一位书法家的表扬和赞赏!在刹那间,刘三觉得他完全可以写出更好的字来,于是他决定把本子拿回来重新再抄一遍!那一天里,他放弃了所有的课外活动时间,终于在放学前再次完成了这次罚抄的作业,最为重要的是,刘三在抄的时候,总是想起那位书法家的点评,他认认真真地写着每一个字,发现他原来可以把撇和捺写得更加好,可以把钩写得更加有力,把字的重心写得更稳……
当刘三把重抄的本子交给胡老师时,她竟然有些惊诧地问:“这些是你自己写的吗?我早就说过,你不是真正写不好字,而是你不认真写!”口气中带着几丝宽慰。
从那以后,刘三在写字的时候总是会多想想该怎么样把字写得更好,渐渐地,他再也不怕写字了,而同样的,胡老师也不再处罚他抄写课文了。最为重要的,刘三的学习兴趣也因为爱上写字而变得更浓,特别是写作!一年后,刘三的作文被胡老师当作优秀作文贴在了班级后面的学习园地上,他兴奋极了,那是他曾经想不也敢想的事情!
三十年后,刘三成为了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和书法家,于是对当初那位戴墨镜的书法家产生了几分特别的感激之情。确实,如果不是他伯乐识马,刘三的内心哪会升起足以改写一生的信心?
有一年,刘三回到老家探亲,几经周折终于来到胡老师家,胡老师和她的老伴坐在客厅里陪他聊天。她的老伴,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家里而且还是在招待客人的时候,竟然还戴着一副墨镜,这让人很难理解,但正因这样,他对这位老人多留意了几分,刘三蓦然间觉得眼前这位戴墨镜的老人似曾相识:“您就是三十年前我在胡老师办公室里见过的那位书法家?您还记得我吗?”
“我老伴哪是什么书法家啊,他是一位先天性的盲人,所以他走到哪儿都爱戴一副墨镜,真是失礼了……”胡老师笑着说。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开篇写“刘三的字实在写得太差太难看”,主要作用是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与刘三后来成为书法家形成鲜明的对比。
B、刘三因“作业本上的字太糊涂而被班主任胡老师罚抄写5遍课文”,这里含蓄地批评了胡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
C、中年男子仔细地看过刘三抄写的课文后“惊诧”的表情是装出来的,因为他是先天性盲人,他根本看不见刘三写得怎样。
D、刘三听了中年男子的评价后,惊喜地走到他身边接受教育,表现了刘三突然受到表扬,既惊奇,又喜悦的心理。
E、刘三通过一个先天性盲人的临时“老师”的教导,三十年后成为“非常有名的作家和书法家”,小说极具戏剧性的情节,表达对当今教育的讽刺和批判。
14
14、这篇小说的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15、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选择一个人,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戚发轫:简版中国航天史
如果有人为戚发轫立传,这部传记看起来一定像一部简写版的新中国航天史。
这位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总设计师,几乎从未错过任何一个航天事业的重大节点:新中国第一发导弹“东风一号”,新中国第一枚三级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新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新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新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据说,他的名字是辽宁复县西瓦村一个私塾先生起的,等他上了中学之后才知道,“发轫”的意思是“新事物开始出现”。
2010年,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4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戚发轫的发言最长。“很多人准备了稿子,我没准备。”他记得当年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可以连续讲几个小时,说到关键处,会有泪盈于睫。
1957年,北航毕业、刚刚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中国首个专门研究导弹和火箭的研究院)的戚发轫,从来没见过导弹。
“当时没有学导弹专业的人啊,只能找学航空的人。我们是搞导弹的单位,但很少有人见过导弹。”这个百十人的导弹骨干队伍里只有一个人见过导弹、研究过导弹,这就是五院(今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一任院长钱学森。 一个简陋食堂成了教室,老师是钱学森,学生是包括戚发轫在内的新分配大学生,课本是钱学森自编的《导弹概论》。除了自力更生,当时还有援助中国的苏联专家在,也算是一个“拐棍”。虽然创业艰难,但是干劲无穷。
1958年,好消息来了——研究导弹的年轻人可以到莫斯科茹可夫斯基航空军事工程学院学习!只是苏联人不接受军人到军事学院学习,他们只好脱下军装,准备通过高教部去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但不久,一个坏消息也来了——苏联方面再次通知,别人都可以去,只有戚发轫不能去!
“我都准备好了——婚也结了,衣服也做好了。但是不能去。因为什么呢?因为我是学总体的,其他搞强度的、搞工艺的、搞材料的、搞气动的都可以去,只有搞总体技术的人不能去——怕获取核心技术。”
所谓“总体技术”
14
,在航天技术里是指用最可靠的技术、最少的代价、最有利的配合、最有远见的前瞻性,制定出最可行方案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通俗地说,学总体的人就是准备干总设计师的人。导弹技术涉及国家核心利益,苏联人怎么会让一个中国人去观其全局,然后再研制出自己的系统呢?戚发轫受的打击不小。
但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不久苏联专家也全部撤出了中国,并带走了有关资料。当时首枚导弹“东风一号”已经在研制中,这种不负责任的突然“撒手”,从小处讲是要留下一个“烂尾工程”,从大处讲是想人为切断中国的导弹研究进程。
“这件事对我个人、对我们航天战线来讲是莫大的刺激,既是一种屈辱,也是一种激励。‘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就从那时候开始——靠别人靠不了啊,只能靠自己。”
苏联专家曾留下这样的警告:作为推进剂的“液氧”,必须用苏联的,中国的“液氧”杂质太多。中国人不服,“液氧”的沸点是-183℃,怎么从苏联运?如果不全程高压就变成“气”了,这是在设障。他们坚持用自己生产的“液氧”发射,到底把“东风一号”送上了天。
“东风一号”用了苏联的图纸资料,“东风二号”就完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用了。“东风二号要加大射程、提高运载能力。但我们当时确实没有经验,1962年去酒泉基地发射时,点火不久就掉下来了。那时候对我们刺激特别大,你说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上去眼瞅着就掉下来了。当时我们觉得无地自容,觉得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党。”这次发射失败在当年是机密,戚发轫和同事带着政治和技术上的双重压力回到了北京,再接再厉。两年后,“东二”成功发射了。
“东二”算是中国人自主研制的第一枚导弹。过了这一关,中国导弹和火箭研制之路才开始顺利起来。“东二”发射的同年十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戚发轫接着就参加了“两弹结合”。1966年十月份,两弹结合成功。接下来的“东风四号”、“长征一号”,他负责了结构和总体设计工作,都顺利发射成功。
13、下列对这篇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戚发轫是“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总设计师,他的传记看起来一定像一部简写版的新中国航天史。
B、辽宁复县西瓦村一个私塾先生给戚发轫起名,“发轫”的意思是“新事物开始出现”,寄托了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
C、时间过去了40年,戚发轫还记得“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虽有夸张,但正体现了他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D、钱学森是中国首个专门研究导弹和火箭的研究院,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他是当时导弹骨干队伍里唯一见过导弹、研究过导弹的专家,他也是戚发轫等新分配大学生的导弹理论的教师。
E、“东风一号”虽然用了苏联的图纸资料,但戚发轫等中国科学家还是坚持用我国自己生产的杂质多的“液氧”,把“东风一号”送上了天。
14、“东风二号”
14
点火不久就掉下来了,为什么对戚发轫和同事们刺激特别大?请简要分析。(4分)
15、“苏联专家也全部撤出了中国”,是“屈辱”,也是“激励”,还留下了“警告”。请你结合文章,就“屈辱”、“激励”、“警告”三个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在城市建筑艺术中,巷是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_________A_____________。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丢人现眼。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她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雅娴静的风度。如果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俯首行吟一阵,你一定会_________B_____,怡然自得,物我两忘。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
(1)按照前面一句的形式,在A处仿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根据文意在B处填写一个恰当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文中有个词语使用不当,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1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故宫博物院日前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感谢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而一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引起网友质疑,称“撼”为错别字,正确用字应为“捍”。面对质疑,接受媒体采访的故宫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撼’字没错,显得厚重。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的‘撼’字使用是一样的。”此举引发外界更大的质疑,有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表示,“撼”字在这里肯定是错别字。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3分)
(2)对上述事件,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6分)
14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一位雕刻家将一块石头雕成奔腾的骏马,一旁观看的小男孩十分惊奇:“你怎么知道这块石头里藏着一匹马呢?”雕刻家莞尔:“我只是把心中的马唤醒了。”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4
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
(一)1、(1)芳菲菲其弥章 (2)以手抚膺坐长叹 (3)住近湓江地低湿
(4)蓝田日暖玉生烟 (5)羽扇纶巾 (6)赢得仓皇北顾
(二)2、D(果然) 3、C(①是写两峰的形态;⑤是写找到道路;⑥是写宫里的景象。)4、D(挑夫并不仔细精明,他找到中断的石蹬以为是路,其实并没有路。)
5、(1)又重新回到后岩,刚刚构筑好的新房屋,也很幽静、宽敞而令人喜爱。(“更”、“方”各一分。)
(2)随后走到有架壑舟(悬棺)的地方,仰望半悬于虚空的架壑舟,非常清楚,较以前乘游船漂流于溪水中所看见的更为全面。(“宛然”、“溪中”、“悉”各一分,通顺一分。)
【参考译文】
二月二十一日,走出崇安县南城门,寻觅乘坐的船。西北面一条溪水从分水关流来。东北面一条溪水从温岭关流来,汇合后流注于县南,通过郡、省而流人大海。船顺流而下三十里。见溪边一座山峰横斜,一座山峰独立高耸。我感到惊诧而注目,那横斜的就是幔亭峰,高耸的就是大王峰。山峰南面有一条溪流,向东而流人大溪的,就是武彝溪了。
随后走到有架壑舟(悬棺)的地方,仰望半悬于虚空的架壑舟,非常清楚,较以前乘游船漂流于溪水中所看见的更为全面。大藏峰西边的路,渐渐穷尽了。走向荆棘丛中,扳附着岩壁朝上攀登,回头俯瞰大藏峰西边岩壁上,也有一架壑舟,但是两崖相对屹立,不能够到达那里。忽然见一条游船从二曲逆流到达,急忙下山招呼船过来。那乘舟人把船划靠岸接我上船,他也是刚来此地的游客,邀约我返回更衣岩,一同游览一线天、虎啸岩各处胜景。经过我停泊游船的地方,两只船一同顺溪流而下,计划攀登幔亭峰,探寻大王峰。抵达一曲的水光石,约定游船在溪口等待。我再登上岸边,稍向前行,到了止止庵。看见庵后有路能上山,于是快步上路而去,到了一石岩,其中有僧人在念诵佛经,这就是禅岩了。……山岩在山峰的半腰上。寻觅徐仙岩,四面都是石壁,不可以通过。走下梯子重新寻找其他道路,又没有找到。要攀涉石岩则都是峭壁,没有石阶;投身荆棘,草莽又深又密,不能辨别方向。雇来的挑夫走在前面,找到中断的石蹬,就大叫说找到了路。我不顾衣服被荆棘、乱石撕裂,跑去靠拢他,结果又不能往前走。太阳已经西沉,于是用手攀悬着荆棘,胡乱悬空坠落下来,找到道路时已在万年宫右边了。快步走入万年宫里,万年宫很森严、宽敞。
14
采奕奕的风姿;“马头冲雪过临洮”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来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卷旗夜劫单于帐”以“卷旗”的细节,写出了将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乱斫胡兵”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一)10、C(解析:杜迁、宋万在角落里卑微地讨生活是“在这个江湖里”,并非“在梁山之外”。)
11、B(解析:从宋江临死时发出的无军马、兄弟,“无可奈何”的感叹,可以看出并非“至死也未想过反叛朝廷”。)
12、明知是毒酒,也喝下去,像家奴陪葬主子一样,但得同日死。
13、B、E( B项,“私塾先生给戚发轫起名”,是“据说”,未必是真的。E项,“杂质多的‘液氧’”,这是苏联专家对中国的蔑视。)
14、①让外国,特别是苏联小看,有损国家尊严。②辛辛苦苦地干了几年,心血白流了。③觉得辜负了党和国家的重托。
15、观点一:苏联专家对中国的蔑视,是中国人的一种耻辱。
①苏联人为地切断中国导弹研究进程,不相信中国人能研究出导弹,这是对中国的蔑视;②苏联专家瞧不起中国的“液氧”。
14
观点二:苏联突然不负责任的“撒手”,是对中国科学家的激励。
①苏联专家全部撤出了中国,并带走了有关资料,激励了中国人“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的铸就。②“液氧”的沸点低,激励中国人必须用自己生产的“液氧”发射。
观点三:苏联专家的警告是对中国的蔑视。
①苏联专家认为即使中国的首枚导弹“东风一号”研制成功也无法发射。②中国要发射导弹还得突破他们设置的“液氧”障碍。
五、写作
[写作导引]首先,要弄清楚文题要求我们写什么。很显然,这道作文题要求我们写的是心中的马。人的心中是不可能有马的,因此,“马”在这里是一种象征。象征什么呢?可以是善良,也可以是勇敢,还可以是……,只要是心中的,都可以。
其次,要明白文题要求我们怎么写。稍加思索,我们不难把握这篇作文的写作重点应该放在“唤醒”上,整篇作文一定要体现出一个比较清晰的“唤醒”过程。
用什么“唤醒”呢?怎样的过程才算“唤醒”的过程呢?比如:
一个咬着笔头写不出作文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有的家长喜欢“激将法”:“你看看人家×××,作文回回都得优!”“你笨得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还不好好努力?”这种方式没有“唤醒”的成分。
有的人通过诱导,让孩子发现“我可以”,这个过程就是“唤醒”的过程。
有的人对他人和自己,用鞭策和自励来唤醒。有的人,一句温暖的话、一个动人的表情、一个奇异的场景,就能唤醒“心中的马”。
再次,材料里雕刻的骏马是奔腾着的,说明雕刻家心中的马已经变成了成果,因此在写作中,我们还要写出“唤醒”的结果。这样,文章就会更显丰富。
14
相关文档
- 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2021-06-0927页
- 【语文】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1-06-0916页
- 吉林省榆树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2021-06-0924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2021-06-0936页
-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2021-06-0929页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2021-06-0917页
- 【语文】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1-06-0913页
-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0届高三下2021-06-0913页
-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2021-06-0921页
- 全国版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021-06-0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