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25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崇明区 2021 届高三上学期一模(12 月)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积累应用 10 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_______________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3)杜甫《月夜》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对面着笔,
刻画了深情伫立,望月怀人的形象。
2.按要求选择。(5 分)
(1)某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下诗句作为宣传标语不合适的一项是( )。(2 分)
A.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B.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C.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D.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 分)
,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旧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
①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
②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
③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有团体合作的时候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②③
二、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
童诗的创作,要听到孩子的各种声音
木汀
①丰子恺在不离其手的烟嘴上,刻着清代“诗僧”八指头陀的诗:吾爱童子身,莲花不
染尘。骂骂唯解笑,打亦不生嗔。对境心常定,逢人语自新。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此
诗固然不是童诗,但诗中的“骂”“笑”“打”“嗔”,读之,一幅孩子“纯粹的真”“无邪的
憨”的画面迅速在眼前浮现。只有爱孩子爱到崇拜的境地,才能成为孩子们群起拥戴的孩子
王,才能寥寥数笔勾画出孩子的童颜、童趣、童味、童道。
②我以为,画画是如此,儿童诗歌创作也当如此——当一个童诗作家真正进入孩子的世
界里,去谛听他们的心声,捕捉他们的心语,才能写出孩子们喜欢的陪伴着他们成长、留在
他们记忆深处的作品。关于儿童诗歌的定义几十年来近乎一成不变,即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
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
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这个定义当属完整和确切的,它明确提
出了儿童诗创作队伍除成人创作群体之外,儿童创作群体也是儿童诗创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
分。
③事实上,现代儿童诗的创作和理论实践,是由成人为主体主导的。也就是说,成人儿
童诗歌作家以及学者实际掌握着童诗创作和理论的话语权。一言以蔽之,儿童诗歌创作和研
究的格局是成人儿童诗歌的创作和研究的格局。这种有意无意中形成的局面或者境况,一直
存在着。我们不自觉地进入庄子的“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的童诗定式定理当中,却
拒绝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提醒和警示。
④不在少数的学者近几年陆续呼吁,儿童诗不必在意作品是否关系着儿童审美认知教育
的功用。这种看似新颖的观点,绝对不是对童诗症状的诊疗方案,也非对童诗陈旧定式的“破
题”。类似这个观点的最大意义,在于使儿童诗创作空间更广袤,理论驰骋的天地更无垠,
但并没有厘清儿童诗的问题本源。笼统地说,儿童诗歌到底是什么,是极其庞大和复杂的学
术问题,非本文所及一二。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儿童诗,涉及作品的审美需要、审美认知、审
美能力的传递。这三种关系是相互的,它们彼此存在和影响,不分先后次第,不标新立异。
⑤儿童哲学开创者及先锋人物马修斯在《童年哲学》中写道:“儿童是人,完全值得拥
有人在道德和智识两方面应当享有的尊重。他们现在是什么,将来会成为什么,均应得到尊
重。其实,我们应当向儿童学习,让儿童丰润我们的生命,更显而易见的是,儿童在向我们
学习,让我们丰润他们的生命。”这段话,无疑是对童诗创作和理论实践“哲学”般的释放。
它侧重而扼要地说明了我们(成人)和儿童的相互依存,强调了相互学习的关系。在我看来,
当年丰子恺对孩童的崇拜,是向孩子学习的具体行动,是丰子恺彻底放下成人居高临下的威
仪,逾越年龄的沟壑,与孩子们友好地“打成一片”,塑造了零距离交流的“学习态”。
⑥应该说,目前我们对儿童诗的儿童创作群体研究是匮乏的,对这一独特的创作群体的
作品研究明显不足,或者说是滞后。就整个创作群体而言,儿童诗的儿童创作群体始终处于
弱势,这是与生俱来的不对等,客观上难以与儿童诗的成人创作群体平起平坐。两者之间的
失调、失衡,是儿童诗的胎记。再一个事实,儿童诗的创作和理论的话语权的砝码,左右在
我们这些成人的手上。一个毋庸置疑的现状是,儿童诗的创作和理论生态,是孩子们一天天
向我们(成人)学习着,而我们少有向孩子学习的胸怀和气度——不可否认,我们确实对孩
子的创作给出过许多的指指点点,但这跟向孩子学习无关,准确地说,是在教,非在学。在
这样的背景下,那些崭露头角的诗歌童星“浪打浪”,然而,他们中大多数作品都是儿童创
作的“成人诗”,是我们教化出来的。
⑦无论是儿童诗歌创作还是理论,我们听不到他们(孩子)的各种声音。不对等的两者
关系,使得儿童诗歌创作和理论所获得的成果,是不充分、不完整的。他们(孩子)在童诗
的阵营里,没有决定权,更谈不上话语权——即便有,也是个案,也是成人启发下的话语权,
是成人逻辑下的话语权。我们可以大胆地设想一下,我们习惯请“权威”编选本该赢得孩子
们青睐的形形色色的儿童诗歌选本,如果把这样的选本尝试着交由孩子来选择,结果会与成
人编选的大相径庭。假设这一种设想得以实现,那就是拿出了向孩子学习的诚意,而不是噱
头。
⑧真正面向儿童诗的儿童创作群体的研究,应该是对儿童本身的研究,即“向儿童学习.....”。
当我们对儿童诗的研究贴近儿童诗的儿童创作群的作品,以及儿童创作群体的个体,学习、
聆听孩子们的需求,进入当下孩子的苍穹,辐辏孩子们的心系,我们就可能拥有全面的儿童
诗歌创作与研究的能力,踏入一条真实的儿童诗歌的激越河流,进而还原儿童诗的无穷魅力。
(有删改)
3.第⑧段加点的“向儿童学习”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4.下列对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由丰子恺爱孩子的程度以及创作的特点引出文章论题。
B.引用八指头陀的诗句意在与下文成人的诗歌形成对比。
C.以丰子恺的典型事例论证童诗作家要崇拜孩子的观点。
D.论述了纯粹的真以及无邪的憨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5.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部分引用内容是如何阐述观点的。(4 分)
6.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 分)
A.儿童诗歌定义的一成不变最终导致童诗创作队伍由成人主导。
B.对儿童创作群体作品的研究可以解决童诗创作成人化的问题。
C.成人逻辑下的话语权只能阻碍儿童诗歌创作及其理论的发展。
D.拥有全面的儿童诗歌创作与研究能力需要切实地向儿童学习。
7.儿童文学社选编《童诗三百首》,请你结合本文内容,提出选编的相关建议。(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 题。(15 分)
鱼腥草
刘群华
①故乡的古拙在一簇茂盛的鱼腥草面前显得那么疲惫和空阔。阳光打望了村头的古柏就
径直晒在吊脚楼的瓦檐上。土坪边的桃花早谢了,梨花也慵懒地落得没了踪影,仅葱翠的鱼
腥草的阔大叶片上滚圆的露珠反射着据说年代久远的太阳表面的光。
②一个差不多人去楼空的村子,作为一簇鱼腥草的繁荣,连森林里喧嚣的鸟都不敢透露
一丝半点的荒芜。老人们在土坪边安详地乜斜着眼,似乎被遗忘在命田村萧条的时光里。
③鱼腥草在命田村的东山最为常见。东山在命田村狭长的东面,纵横的沟壑较深,一条
条像包子上的褶皱,森森树木,杂草丛生,过去是野猪、麂子、兔子和野狼的家园。东山的
山坡和缓,一梯一梯地往上叠。山脚较山腰及山巅平坦些,三十几度坡的样子。这么斜躺的
山脚像个锅底,有条清澈的溪从山顶哗哗放下来,沿山边打了几个圈圈,滋润了好大一片潮
湿的荒地。荒地上的乱石嵯峨,一堆一堆的,鱼腥草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
④与鱼腥草相亲相邻的杂草很多,有钩藤,有络石藤,这些植物都长得绿油油的,比乱
石堆里的泥土还黑褐还肥硕。鱼腥草不似钩藤那么张扬,昂着头攀着树枝探上了树梢,还雄
赳赳地生着一节一节的双钩,企图把那轮泅染了夜的月色勾引下来。它也不似络石藤那么低
调,在裸露的石头上像撒渔网一样捕得一片青翠,最后不见石头的嶙峋。鱼腥草居它们二者
之间,高不过两尺,像一蔸青菜一样抽芽展叶地拔节。它的叶呈椭圆形,但大小不一。
⑤鱼腥草是一年生的植物,在它沧桑的目光里,见过春天万物的复苏,也见过夏天万物
的繁华,更见过秋天万物的衰败。一生的遗憾唯没见过冬天白雪皑皑中万物的养精蓄锐。在
冬天美妙的世界里,冰雪的晶莹捧着鱼腥草的枯茎,在寒风中摇曳。一簇鱼腥草就这么固执、
不屈、英雄地刷着存在感,大自然对它的存在也是卑微的注视,似乎..在万物生存的沟壑里,
鱼腥草只是可有可无地存在罢了。
⑥鱼腥草默默地生长着。在东山,鱼腥草听着蚯蚓和蝴蝶的声响慢慢地长。当它身边的
树绿浓了,花开了,接着就谢了,鱼腥草被小孩的手捏着,用锄头挖进竹蓝里,通过黄昏时
祖父或祖母悠长的呼唤,就会成为桌子上一盘鲜嫩鲜嫩的凉拌菜。这时,鱼腥草的叶茎被摘
了,留下白嫩的细根,它的根像后山掘地行走的竹鞭,像稻田里一摊夏天里开花的藕节,像
一团交错开着茅草花的茅根,像沼泽之地依偎着野鸭的芦根。它们躺在木砧板上被切成寸许
长的一节一节后,放适当的盐和红辣椒即可食用了。
⑦鱼腥草在命田村除了东山有,西山也有。西山的坡陡,六十度以上的坡像人翘起的手
掌,人倘若要爬上去,必须像狗刨地一样累得气喘吁吁,而碎石也沿着人的脚步向下狂奔。
西山的地理环境比东山更严峻,崖头乱生,张牙舞爪。这里的鱼腥草长得瘦小,大概是缺乏
滋润鱼腥草的肥沃厚土和被一条溪清澈环绕的缘故。但是杂树更多更苍虬,大凡村里要些木
质坚硬的木头来做锄头柄或杵棒,便到西山来找。他们认为土地贫瘠的西山,草长得细和矮,
树长得慢而枯黄,但木质纹理紧,坚硬且耐磨。所以当东山的鱼腥草被小孩们挖完了,大伙
很快就抢占西山的山头。
⑧鱼腥草与西山的左邻右舍十分和谐。左邻的草多是败酱草、茅草、鬼针刺,都是一尺
两尺多高,再高也高不过鱼腥草的头。鱼腥草拥抱在这些草的周围,像一团青春的面孔,仰
着头眺望春天和夏天从左边滑过。右邻是木槿树、松树、小栗树,像村庄里乌漆的吊脚楼,
还住着一窝小鸟儿。有时有几条蛇来串串门,有时会是一队远行的蚂蚁,威风凛凛地爬过。
在西山的鱼腥草的世界里,与东山的鱼腥草看的想的都截然不同。一方水土养什么人,一方
水土也养什么植物,甚至连思想也无法雷同。
⑨西山的阳光在早上比东山染得浅,有一段红,有一段不红。这时的西山不再寂寥、空
虚、无趣,鱼腥草也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像一个个奋发的握紧了拳头的人,除了偷闲听些鸟
儿啁啾的鸣叫,还会听到小锄头一锄一锄叩在石头上的砰砰响,及三五个一伙的嬉闹或吆喝。
西山的季节在鱼腥草收购的季节最繁忙,最快乐,它有荒莽之山的广阔和雄伟,它有树木的
荫凉和温暖,呵护着这些父母远在天边打工的小孩。
⑩我也曾经是挖鱼腥草的一员。那些年在东山和西山挖到的鱼腥草,一直维持着我一到
三年级的学费和夏天的凉鞋钱冬天的棉胶鞋钱。或者还可扯一身新布料。那些年能够自食其
力地给父母减轻一些负担,一直是我们命田村小孩的全体愿望。
⑪
有时我想,故乡也是奇怪的故乡,为什么在富裕的他乡总忘不了贫瘠的故乡?或许
在人成长的过程中,那些草木的灵魂早与人的灵魂缠绕在一起,根本切割不开了,像如今有
了这些小孩,鱼腥草才会在故乡踏踏实实地繁衍、繁茂,而故乡有了这些鱼腥草,小孩才会
有童年的无邪和快乐。
⑫
命田村的东山和西山,都是故乡的山。这两座对峙的大山既是我的故乡,也是鱼腥
草生长的故乡。在嶙峋的山脚捧着一条甜蜜的河,由南向北穿过,其间的底蕴,让鱼腥草有
拼命去看外面的动力和豁然宽阔的梦想。
(有删改)
8.本文以“鱼腥草”为题,却着力写“东山”“西山”,分析其在构思上的作用。(4 分)
9.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似乎”别具匠心,请分析其妙处。(3 分)
10.文章多采用拟人化手法描写鱼腥草,请加以赏析。(4 分)
11.有人认为删去第
⑫
段主题表达更集中,你认同吗?请说说你的看法。(4 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2-14 题。(8 分)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
杜甫
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
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
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12.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1 分)
A.《赠别诗选》 B.《古诗菁华》 C.《咏物选集》 D.《律诗集萃》
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2 分)
A.清新雅致 B.刚健豪迈 C.深沉隽永 D.平淡质朴
14.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两句。(5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 题。(19 分)
①张养蒙,字泰亨,泽州人。万历五年进士。选庶吉士,历吏科左给事中。少负才名明
习天下事居言职慷慨好建白。以南北多水旱,条上治奸民、恤流民、爱富民三事,帝嘉纳之。
锦衣都指挥罗秀营佥书,兵部尚书王遴格不行,失欢权要而去,秀竟夤缘得之。养蒙疏发其
状,事具遴传。御史高维崧等言事被谪,养蒙偕同官论救,复特疏讼之。忤旨,夺俸。
②寻迁工科都给事中。都御史潘季驯奏报河工,养蒙上言曰:“二十年来,河几告患矣。
当其决,随议塞,当其淤,随议浚,事竣辄论功。夫淤决则委之天灾而不任其咎,浚塞则归
之人事而共蒙其赏。及报成未久,惧有后虞,急求谢事,而继者复告患矣。其故皆由不久任
也。夫官不久任,其弊有三:后先异时也,人己异见也,功罪难执也。请仿边臣例,增秩久
任,斯职守专而可责成功。”帝深然之。
③有诏潞安进绸二千四百匹。未几,复命增五千。养蒙率同官力争,且曰:“从来传奉
职造,具题者内臣,拟旨者阁臣,抄发者科臣。今径下部,非祖制。”不从。出为河南右参
政。寻召为太仆少卿,四迁左副都御史。
④寻迁户部右侍郎。时再用师朝鲜,命养蒙督饷。事宁,予一子官。三十年,尚书陈蕖
称疾乞罢,诏养蒙署事。会养蒙亦有疾在告,固辞。给事中夏子阳劾其托疾,遂罢归,卒于
家。天启初,赐谥毅敏。
(有删改)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寻.迁工科都给事中( ) (2)帝深然.之(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1)养蒙疏.发其状( )
A.粗略梳理 B.疏远避开 C.分条陈述 D.疏通关节
(2)今径.下部( )
A.途经 B.直接 C.捷径 D.要求
17.第①段画线句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3 分)
少 负 才 名 明 习 天 下 事 居 言 职 慷 慨 好 建 白
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 分)
会养蒙亦有疾在告,固辞。给事中夏子阳劾其托疾,遂罢归,卒于家。
19.第④段中张养蒙被赐谥“毅敏”(刚正果敢),请结合文章第①段内容分析这一谥号是否
确切。(3 分)
20.第②段中张养蒙的进言很有说服力,请简要分析。(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1-24 题。(12 分)
峡州至喜亭记
欧阳修
①蜀于五代为僭国,以险为虞,以富自足,舟车之迹不通乎中国者五十有九年。宋受天
命,一海内,四方次第平,太祖改元之三年,始平蜀。然后蜀之丝枲织文之富,衣被于天下,
而贡输商旅之往来者,陆辇秦、凤、水道岷江,不绝于万里之外。
②岷江之来,合蜀众水,出三峡为荆江。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旋。
顺流之舟顷刻数百里,不及顾视,一失毫厘与崖石遇,则糜溃漂没,不见踪迹。故凡蜀之可
以充内府、供京师而移用乎诸州者,皆陆出;而其羡余①不急之物,乃下于江,若弃之然,
其为险且不测如此。夷陵为州,当峡口,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沥酒再拜相
贺,以为更生。
③尚书虞部郎中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作至喜亭于江津,以为舟者之停留也。且志夫天
下之大险,至此而始平夷,以为行人之喜幸。夷陵固为下州,廪与俸皆薄,而僻且远,虽有
善政,不足为名誉以资进取。朱公能不以陋而安之,其心又喜夫人之去忧患而就乐易,《诗》
所谓“恺悌②君子”者矣。自公之来,岁数大丰,因民之余,然后有作,惠于往来,以馆以
劳,动不违时,而人有赖,是皆宜书。故凡公之佐吏,因相与谋,而属笔于修 。
【注释】 ①羡余:地方官员以赋税盈余的名义向朝廷进贡的财物。 ②恺悌:和乐平易
的样子。
21.填入第③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1 分)
A.耶 B.焉 C.哉 D.乎
22.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交代蜀地五代以来历史发展沿革。
B.点出商旅交通发展变化相关话题。
C.意在突出蜀地富庶引起朝廷关注。
D.拓宽历史地理时空增添人文气息。
23.全文围绕“喜”字展开,请作简要分析。(4 分)
24.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5 分)
三、写 作 70 分
2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人发现自己不停地努力,却很难取得更优
异的成绩。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1)纵豆蔻词工
(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
(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2.按要求选择。(5 分)
2.(1)B
(2)C
3.贴进童诗儿童创作群的作品及个体,谛听儿童心声及需求
4.A
5.引用“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形象地阐明了成人创作童诗过程中以自我创作理论话
语权来创作,揣摩儿童阅读的快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则阐明了作者对儿童主体的
关注,表明童诗创作要考虑儿童的感受。整体上阐述了儿童诗歌创作和研究的格局是成人的
格局的观点。
评分说明:引用“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作用分析 1 分、引用“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也”作用分析 1 分、整体论述观点 2 分。
6.D
7.首先选编过程应该充分关注儿童的感受,建议让儿童读者参与其中,让儿童的快乐、喜爱
成为选编的重要的标准;其次,可以选编儿童创作者的作品,让儿童的创作视野以及作品成
为童诗的一部分。
评分说明:1 点 2 分。
8.通过对东山、西山不同自然环境的刻画,突出鱼腥草不同的生存状态,更好地表达对鱼腥
草适应能力强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故乡命田村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厚的底蕴,孕育出独
特的鱼腥草与人们,更好地表达故乡对于故乡人生命滋养的主旨。
评分说明:“突出鱼腥草不同的生存状态”“表达对鱼腥草适应能力强的赞美”“展示了故乡
命田村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厚的底蕴”“孕育出独特的鱼腥草与人们”“更好地表达故乡对于
故乡人生命滋养的主旨”1 点 1 分,给满 4 分为止。
9.画线句写出表面上看鱼腥草在自然中没有什么存在感。运用“似乎”一词,表现出作者对
这一看法的否定,突出鱼腥草是固执、不屈、英雄的存在。同时,与下文鱼腥草在命田村作
为食物等的存在价值的描述呼应。
评分说明:“表面上看鱼腥草在自然中没有什么存在感”“表现出作者对这一看法的否定”“突
出鱼腥草是固执、不屈、英雄的存在”“与下文鱼腥草在命田村作为食物等的存在价值的描
述呼应”1 点 1 分,给满 3 分为止。
10.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鱼腥草人格、情感,更好地展现它们的特征、品质,如形象地刻画了
鱼腥草生长的不张扬、以沧桑的目光静观岁月、默默成长等。这样的描写更易于作者融入个
人有关生命、故乡等相关的体悟,丰富文章的思想内涵;使鱼腥草具有象征意蕴,从而更加
含蓄地表达文章主旨。同时,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给读者生动形象感受,更容易产生情感共
鸣。
评分说明:“赋予鱼腥草人格化,更好展现其特征”、结合文本具体形象概括分析、“易于作
者融入个人有关生命、故乡等相关的体悟,丰富文章的思想内涵”“使鱼腥草具有象征意蕴,
从而更加含蓄地表达文章主旨”、给读者情感共鸣。1 点 1 分,给满 4 分为止。
11.全文借由对鱼腥草的描述,阐发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贫瘠的故乡带给我们的生命滋养。第
⑫
段进而传达故乡的东山、西山对于鱼腥草,进而对于我的生命的价值意义,是我们生命
的底蕴,它不仅是与我们灵魂缠绕一起的所在,更是我们拼命去看外面的动力和豁然宽阔梦
想生发的地方。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让文章意蕴更加丰富。我不认同删去主题表达更集中这
一看法。
12.参考示例一:
我不认同这一看法。文章①-,段借对故乡鱼腥草的生长过程描述,表达故乡对我们影响深刻,
是我们的生命无法割舍的存在。第
⑫
段进而表达故乡的东山、西山对于鱼腥草,进而对于
我的生命的价值意义,是我们生命的底蕴,它不仅是与我们灵魂缠绕一起的所在,更是我们
拼命去看外面的动力和豁然宽阔梦想生发的地方。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让文章意蕴更加集中
丰富。
参考示例二:
我认同这一看法。文章①-,段借对故乡鱼腥草的生长过程描述,比较集中地表达了故乡对我
们影响深刻,是我们的生命无法割舍的存在。第
⑫
段尽管有承接上文对故乡东山、西山对
于我们生命的价值意义的阐述,但是,有关让“鱼腥草有拼命去看外面的动力和豁然宽阔的
梦想”的论述则与上文主题表达之间契合度不高,影响主题表达的集中。
评分说明:认同与否同等打分,自圆其说即可。全文内容概括 1 分;第
⑫
段内容分析 2 分;
与全文关系分析 1 分。
12.D
13.C
14.诗歌第一联描述了风雪交加的眼前之景,因“朔风”而“烛斜”,雪被吹入船舱,成为近
见之景。第二联写“暗度”“寒深”,暗示时间的推移,因而有“舟重”之刻画,写出大雪覆
盖船舱的景象。尾联点明自己雪夜孤舟无眠怀人,因情感之孤寂、思念之深沉,因而对纷纷
大雪厚积船顶而“竟无闻”。整联展示了作者体察之细微,借助细腻之刻画含蓄地表达羁旅
怀人之愁绪。
评分说明:结合第一联分析 1 点;结合第二联分析 2 点;结合尾联分析 2 点;整体分析 1
点。1 点 1 分,给满 5 分为止。
15.(1)不久 (2)以为……对;同意
16.(1)C (2)B
17.少负才名/明习天下事/居言职/慷慨好建白。
评分说明:标识三处或以内的,标对一处给 1 分。标识三处以上的,多标一处扣 2 分,扣到
0 分为止。
18.恰巧张养蒙也生病告假,坚决推辞。给事中夏子揭发他托病不任,于是被罢免归乡,在
家中去世。
评分说明:“会养蒙亦有疾在告”2 点、“固辞”“给事中夏子阳劾其托疾”“遂罢归”“卒于
家”各 1 点。错 1 点扣 1 分,扣完为止。
19.这一谥号是贴切的。第一段中叙述张养蒙面对锦衣都指挥依靠关系谋取职位,勇于揭发;
面对因言事被贬的高维崧等人,敢于为之直言,专门上疏,不顾惜个人名利,很好地体现了
“毅敏”的特点。
评分说明:判断 1 分;结合内容分析 2 分。
20.张养蒙首先概述二十年来黄河多次告患,历任治理官员只注重一时的堵塞、疏浚,拿自
然灾害推卸责任,以完工接受奖赏,成功后因担心有后患急求离职的现象。进而,点明背后
的根本原因在于治水官员不能久任其职,并指明其三大弊端。最后,提出仿照边防官员办法,
增加俸禄让有经验河工长期专任此职的建议。整体而言,张养蒙由现象出发,挖掘本质,进
而提出可行性建议,很有说服力。
评分说明:概述现象 1 分;点明原因 1 分;指明弊端 1 分;提出建议 1 分。
21.B
22.C
23.文章开篇叙述蜀地由僭国而为惠泽天下之地,此为一喜也;江流湍急,航道险恶,一至
于夷陵则转为平缓,舟人至此而喜;朱公建亭为舟人停留休止之所,且替行人转危为安志喜;
朱公居僻远而能够安于此,展示出和乐平易之态度;朱公治理夷陵,使民以时,地丰民乐,
此乃为政之喜。
评分说明:1 点 1 分,给满 4 分为止。
24.本文赞颂朱公不因夷陵僻远、薪俸微薄、无以闻达而颓唐,而是勤于政事,为民谋福的
高尚品格,表达了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现实生活的思想。这一思想既是作为知识分子的作者
的操守体现,也给我们带来启示,不以现实处境而规避责任,不因一时挫折而放弃自我修养。
评分说明:思想意义概括 2 分;评价 1 分;现实意义 2 分。
相关文档
- 四川省内江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一模2021-06-0827页
- 四川省内江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一模2021-06-0827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21届高三上2021-06-0722页
- 广东省佛山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一模2021-06-077页
- 上海市长宁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一模2021-06-078页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2020届高三2021-06-0627页
- 云南省曲靖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一模2021-06-0625页
- 上海市宝山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一模2021-06-0412页
- 语文卷·2018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第2021-06-0410页
- 上海市崇明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语2021-06-04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