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0 KB
- 2021-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优案2 费孝通《乡土中国》(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甲]“我就是要个说法,怎么把人给抓走了?”从《秋菊打官司》的戏剧性结尾入手,苏力建构了“秋菊的困惑”的基本命题。根据(西方)法律原则构建的当代中国法律制度无法回应秋菊的“讨说法”,反而损害了乡土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社会互惠关系,造成悲剧性结局。“秋菊的困惑”提出了一套与主流法治大相径庭的叙事模式:[乙]秋菊“讨说法”的目的并不是通过法律实现个人权力,(无论是民事赔偿还是刑事惩罚)她要的是让村主任道歉,并能继续为西沟子村服务。从乡公安到市人民法院的法律程序并没有给秋菊一个“说法”,但是村主任救助难产的秋菊和秋菊的顺利生产,已经让西沟子村一度紧张的官民冲突得以“自然弥合”。[丙]然而在影片结尾,国家法律机关介入,村主任被带走,这反而破坏了乡土社会的互惠秩序。
1.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 B
解析 乙句“无论是民事赔偿还是刑事惩罚”是对前文“个人权利”的解释,应放在第一个逗号之前。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而 B.大相径庭
C.权力 D.弥合
答案 C
解析 C.“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此处应用“权利”。
3.在下面文段中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乡土”指进行小农业生产的农村, ,他们依附土地,自给自足。农村的基层组织依靠礼俗进行管理, :这种管理使社会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A.绝大多数的中国居民居住在那里 礼是典章制度,俗是风俗习惯
B.那里居住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居民 俗是风俗习惯,礼是典章制度
C.那里居住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居民 礼是典章制度,俗是风俗习惯
D.绝大多数的中国居民居住在那里 俗是风俗习惯,礼是典章制度
答案 C
解析 第一处,“那里”指代上句结尾的“农村”,放在句首与上文衔接更紧密,
5
排除A、D。第二处,上句说“依靠礼俗”,故此处应先“礼”后“俗”,排除B。故选C。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就所述内容进行评论。
在“无讼”章节,作者提出,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礼就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简直就是个道德问题,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规矩。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因为一切都按照祖先留下来的规矩进行,政府的统治以教化为主,“苛政猛于虎”;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儿自有父母教化他们适应这些规矩。这就实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
对此,你怎么看?
答:
答案 在乡村,很少有争端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家务纠纷或者两家发生了争执,一般都是找村里能说会道的“明礼人”来“评理”。很少有人想到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打官司被认为是“丢人”的,不管你有理还是无理。但时过境迁,当今这个时代,随着人口大规模的流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经远远跳出了家庭的范围。人与人之间、人与团体之间、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愈发密切。随之,矛盾和问题也更加突出。我们需要按照既有的法律、法规来行事,有了矛盾和纠纷必须依靠法律来解决,以此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打官司已不再是丢人的事,这已是解决矛盾和纠纷的重要途径。而“无为而治”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社会而存在。
二、试分析乡土社会与现代司法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
答案 (示例)在都市社会中个人不明白法律,要去请教别人,并不是件可耻的事情,事实上普通人在都市里居住,求生活,很难知道有关生活、职业的种种法律。法律成了专门知识。如果有非打官司不可的情况,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是从小就熟习的,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现在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的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民间,也因之使现代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现行法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在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的。因为这样才能破坏原有的乡土社会的传统,使中国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5
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是并不能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来实现。重要的还得看人们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说,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
三、根据下面有关老子、孔子与“无为政治”的材料,比较其与费孝通《无为政治》所谈的“无为政治”的异同。
材料一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材料二 《论语》中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又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于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前人的解释虽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何晏集解:“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邢昺曰:“帝王之道,贵在无为清静而民化之。”朱熹说:“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独称舜者,绍尧之后,而又得人以任众职,故尤不见其有为之迹也……恭己者,圣人敬德之容。既无所为,则人之所见如此而已。”显然,何晏、邢昺和朱熹的注释都集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只要“任官得其人”(条件),经由“民化”(过程),便可以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结果),这也是孔子无为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答:
答案 (示例)相同:二者都是基于人民的政治管理方式,都是为了更好地团结人民,都是从人民利益角度出发的适当方式。
不同:费孝通的“无为政治”认为,中国乡土社会表面上看是“专治”“独裁”的,但是从人民的实际生活看,却又是松弛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这是无为的政治理想。老子、孔子的“无为而治”认为,治国安邦,管理国家无非是“顺从民意”,顺民而无为;就会无为而无不为。按照人民的意愿制定政策和法律、按照人民的意愿选举官员、按照人民的意愿管理社会事务,人民就会满意,人民就会拥护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土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又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
——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5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学,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于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试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地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苗,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她不慌不忙的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一两天果然好了。这地方有这种病,每个孩子都发生,也因之每个母亲都知道怎样治,那是有效的经验。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敢不必问理由了。
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我们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
(节选自《乡土中国之八:礼治秩序》,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所谓“无法”,只是针对国家法律而言的一种相对观点。
5
B.礼不需要有形的政治权力机构来维持,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国家权力的作用显得很薄弱。
C.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D.传统是社会经验的累积,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
答案 B
解析 “国家权力的作用显得很薄弱”错,文中无此表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作诠释的手法说明了“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主体不一样。
B.文章引述印度和缅甸的一些例子,阐明了礼治社会的“野蛮性”,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文质彬彬。
C.文章引用“言必尧舜”的名言,是为了证明缺少流动性的中国乡土社会依靠传统解决生活的问题。
D.作者通过讲述自己在昆明乡下的事例,进一步解释了传统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灵性”。
答案 A
解析 “作诠释”指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作用是具体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由文中第四段的“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与“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两句话可知,文中运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乡土社会是“无法”的社会,不需要国家权力,靠“礼”就能解决问题。
B.中国的传统是依靠若祖若父的经验沿袭下来的,改朝换代对其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
C.从文中表述来看,在中国乡土社会的秩序维持上礼和法是并存的,两种规范维持着社会的沿袭。
D.中国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对于传统有敬畏感,因为往往依着传统,生活就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答案 A
解析 “不需要国家权力,靠‘礼’就能解决问题”错,文中并无此表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