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9.51 KB
  • 2021-06-10 发布

2016年陕西省西安一中高考一模试卷数学文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 年陕西省西安一中高考一模试卷数学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设集合 A={-1,0,1,2,3},B={x|x2-2x>0},则 A∩B=( ) A.{3} B.{2,3} C.{-1,3} D.{0,1,2} 解析:由 B 中不等式变形得:x(x-2)>0, 解得:x<0 或 x>2,即 B={x|x<0 或 x>2}, ∵A={-1,0,1,2,3}, ∴A∩B={-1,3}. 答案:C. 2.若 z(1+i)=i(其中 i 为虚数单位),则|z|等于( ) A. 2 2 B. 3 2 C.1 D. 1 2 解析:∵z(1+i)=i, ∴      1 1 11122 iiiiz iii  , ∴ 2211 2 2 22z    . 答案:A. 3.设 a,b 是实数,则“a>b”是“a2>b2”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本题考查的判断充要条件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此题的关 键是对不等式性质的理解. 因为 a,b 都是实数,由 a>b,不一定有 a2>b2,如-2>-3,但(-2)2<(-3)2,所以“a>b” 是“a2>b2”的不充分条件; 反之,由a2>b2也不一定得a>b,如(-3)2>(-2)2,但-3<-2,所以“a>b”是“a2>b2”的 不必要条件.即“a>b”是“a2>b2”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D 4.已知 51 25()sin   = ,那么 cosα=( ) A. 2 5 B. 1 5 C. 1 5 D. 2 5 解析: 5122225sinsinsincos( ) ( ) ( ) . 答案:C.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n 的值为 3,则输出 s 的值是( ) A.1 B.2 C.4 D.7 解析:由已知中的程序框图及已知中输入 3,可得:进入循环的条件为 i≤3,即 i=1,2, 3.模拟程序的运行结果,即可得到输出的 S 值. 当 i=1 时,S=1+1-1=1; 当 i=2 时,S=1+2-1=2; 当 i=3 时,S=2+3-1=4; 当 i=4 时,退出循环,输出 S=4. 答案:C. 6.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 A. 1 6 B. 1 3 C. 2 3 D.1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锥, 其中 PA⊥底面 ABC,PA=2,AB⊥BC,AB=BC=1. ∴ 21 1 112 2 2ABCS AB BC  = = = . 因此 1111 23323 ABCVSPA . 答案:B. 7.在函数①y=cos 丨 2x 丨,②y=丨 cosx 丨,③y=cos(2x+ 6  )④y=tan(2x- 4  )中,最小正 周期为π的所有函数为(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求出各个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从而得出结论. ①y=cos 丨 2x 丨=cos2x,它的最小正周期为 2 2   , ②y=丨 cosx 丨的最小正周期为 12 21   , ③y=cos(2x+π6)的最小正周期为 , ④y=tan(2x-π4)的最小正周期为 2  . 答案:A. 8.已知 D 为△ABC 的边 BC 的中点,△ABC 所在平面内有一个点 P,满足 PA PB PC,则 PD AD 的值为( ) A. 1 3 B. 1 2 C.1 D.2 解析:如图所示, ∵ PA PB PC , ∴PA 是平行四边形 PBAC 的对角线,PA 与 BC 的交点即为 BC 的中点 D. ∴ 1 PD AD  . 答案:C. 9.已知 a>0,实数 x,y 满足:   1 3 3 x xy yax       ,若 z=2x+y 的最小值为 1,则 a=( ) A.2 B.1 C. 1 2 D. 1 4 解析:作出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 由 z=2x+y,得 y=-2x+z, 平移直线 y=-2x+z,由图象可知当直线 y=-2x+z 经过点 C 时,直线 y=-2x+z 的截距最小,此 时 z 最小. 即 2x+y=1, 由 1 21 x xy    = = ,解得 1 1 x y    = = , 即 C(1,-1), ∵点 C 也在直线 y=a(x-3)上, ∴-1=-2a, 解得 a= 1 2 . 答案:C. 10.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 C 的右焦点为 F(1,0),离心率等于 1 2 ,则 C 的方程是( ) A. 22 134 xy = B. 22 143 xy = C. 22 142 xy = D. 22 143 xy = 解析:由题意设椭圆的方程为 22 221xy ab = (a>0,b>0). 因为椭圆 C 的右焦点为 F(1,0),所以 c=1,又离心率等于 1 2 , 即 1 2 c a = ,所以 a=2,则 b2=a2-c2=3.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2 143 xy = . 答案:D. 11.在△ABC 中,A=60°,BC= 10 ,D 是 AB 边上的一点,CD= 2 ,△BCD 的面积为 1,则 AC 的长为( ) A.2 3 B. 3 C. 3 3 D. 23 3 解析:∵BC= 10 ,CD= 2 ,△BCD 的面积为 1, ∴ 0 12 21 1 sinDCB , ∴ 5 5sinDCB,则 25 5cosDCB, 则 BD2=CB2+CD2-2CD·CBcos∠DCB=4,得 BD=2, 在△BD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4 2 10 22 2 22 cos BDC      , ∴∠BDC=135°,∠ADC=45°, 在△ADC 中,∠ADC=45°,A=60°,DC= 2 , 由正弦定理可得, 45 60 2AC sin sin = , ∴ 23 3AC  . 答案:D. 12.已知函数   2 lnxfxx x ,则函数 y=f(x)的大至图象是( ) A. B. C. D. 解析:由题意可得,函数的定义域 x≠0,并且可得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满足 f(-1)=f(1)=1, 可排除 B、C 两个选项. ∵当 x>0 时, lnx lnxt xx在 x=e 时,t 有最小值为 1 e , ∴函数   2 lnxyfxx x ,当 x>0 时满足   2 1 0yfxe e > , 因此,当 x>0 时,函数图象恒在 x 轴上方,排除 D 选项. 答案: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已知 a 与 b 为两个不共线的单位向量,若向量 ab 与向量 kab 垂直,则实数 k= . 解析:∵向量 与向量 垂直, ∴它们的数量积为零,即:   0a b ka b   . ∴  22 10kakabb …①. ∵ a 与 b 为两个单位向量, ∴ 22 1ab. 所以①式化为:  110kkab 即:  1 1 0k a b   ∵单位向量 与 不共线, ∴ 1 1 0a b a b< . 因此:k=1. 答案:1 14.若曲线 y=ax2-lnx 在点(1,a)处的切线平行于 x 轴,则 a= . 解析:由题意得 y′=2ax- 1 x , ∵在点(1,a)处的切线平行于 x 轴, ∴2a-1=0,得 a= 1 2 . 答案: 1 2 . 15.设数列{an}是首项为 1,公比为-2 的等比数列,则 a1+|a2|+a3+|a4|= . 解析:∵数列{an}是首项为 1,公比为-2 的等比数列,∴an=a1·qn-1=(-2)n-1, ∴a1=1,a2=-2,a3=4,a4=-8,∴则 a1+|a2|+a3+|a4|=1+2+4+8=15, 答案:15. 16.A、B、C、D 是同一球面上的四个点,其中△ABC 是正三角形,AD⊥平面 ABC,AD=4,AB=2 3 ,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解析:由题意画出几何体的图形如图, 把 A、B、C、D 扩展为三棱柱,上下底面中心连线的中点与 A 的距离 为球的半径, AD=4,AB=2 3 ,△ABC 是正三角形,所以 AE=2,AO=2 2 . 所求球的表面积为:4π×(2 2 )2=32π. 答案:32π. 三、解答题(本大题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并把解 答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 17.已知{an}中,a1=1,其前 n 项和为 Sn,且满足 22 21 n n n Sa S  . (Ⅰ)求证:数列{ 1 nS }是等差数列. 解析:(Ⅰ)根据数列的递推关系进行化简结合等差数列的定义即可证明数列{ }是等差数 列. 答案:(Ⅰ)当 n≥2 时, 2 1 2 21 n nnn n SaSS S  , 即 Sn-1-Sn=2SnSn-1, 则 1 112 nnSS  = , 从而{1Sn}构成以 1 为首项,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Ⅱ)证明: 123 1113 232 nSSSS n < . 解析:(Ⅱ)求出 1 nSn 的通项公式,利用放缩法进行证明不等式. 答案: (Ⅱ)∵{ 1 nS }构成以 1 为首项,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1+2(n-1)=2n-1,即 1 21nS n  , ∴当 n≥2 时,     111 2122nSnnnnn  < . 从而 123 111111111313 112322231222 nSSSS nnnn  < ( )< < . 18.截至 2014 年 11 月 27 目,我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突破 3 亿大关,年均增长超过两千万. 为了解我地区驾驶预考人员的现状,选择 A,B,C 三个驾校进行调查.参加各驾校科目一预 考人数如下: 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三个驾校随机抽取 24 人进行分析,他们的成绩如下: (Ⅰ)求三个驾校分别应抽多少人? 解析:(Ⅰ)求出 A、B、C 三个驾校的总人数,根据同一比例求出从三个驾校分别应抽的人数. 答案:(Ⅰ)∵A、B、C 三个驾校的人数分别是 150、200、250, ∴从三个驾校分别应抽的人数是 150246 150200250 , 20024 8150 200 250 , 25024 10150 200 250 . (Ⅱ)补全下面的茎叶图,并求样本的众数和极差. 解析:(Ⅱ)根据表中数据,补全茎叶图,求出样本的众数与极差. 答案:(Ⅱ)根据表中数据,补全茎叶图如图所示: 根据茎叶图,得; 样本的众数是 92, 极差是 99-64=35. (3)在对数据进一步分析时,满足|x-96.5|≤4 的预考成绩,称为具有 M 特性.在样本中随机 抽取一人, 求此人的预考成绩具有 M 特性的概率. 解析:(3)求出满足|x-96.5|≤4 的预考成绩的个数,计算满足条件的概率. 答案:(3)根据题意,满足|x-96.5|≤4 的预考成绩,有 99、99、99、98、97、97、94、93、 93 共 9 个, 在样本数据中随机抽取一人,则此人的预考成绩具有 M 特性的概率是 3 8 9 24P . 19.如图,已知 AF⊥平面 ABCD,四边形 ABEF 为矩形,四边形 ABCD 为直角梯形,∠DAB=90°, AB∥CD,AD=AF=CD=2,AB=4. (Ⅰ)求证:AF∥平面 BCE. 解析:(Ⅰ)AF∥BE,BE 平面BCE,AF 平面BCE,运用判定定理可判断. 答案:(Ⅰ)∵四边形 ABEF 为矩形,  ∴AF∥BE,BE  平面 BCE,AF  平面 BCE, ∴AF∥平面 BCE. (Ⅱ)求证:AC⊥平面 BCE. 解析:(Ⅱ)运用勾股定理可判断 AC⊥BC,再根据线面的转化,AF⊥平面 ABCD,AF∥BE,BE ⊥平面 ABCD,BE⊥AC,得出 AC⊥平面 BCE. 答案:(Ⅱ)过 C 作 CM⊥AB,垂足为 M, ∵AD⊥DC,∴四边形 ADCM 为矩形, ∴AM=MB=2 ∵AD=2,AB=4. ∴AC=2 2 ,CM=2,BC=2 2 , ∴AC2+BC2=AB2, ∴AC⊥BC, ∵AF⊥平面 ABCD,AF∥BE, ∴BE⊥平面 ABCD, ∴BE⊥AC, ∵BE  平面 BCE,BC  平面 BCE,BC∩BE=B, ∴AC⊥平面 BCE. (Ⅲ)求三棱锥 E-BCF 的体积. 解析:(Ⅲ)CM⊥平面 ABEF,VE-BCF=VC-BEF 得出体积即可判断. 答案:(Ⅲ)∵AF⊥平面 ABCD,AF⊥CM, ∵CM⊥AB,AF  平面 ABEF,AB 平面 ABEF,AF∩AB=A, ∴CM⊥平面 ABEF, ∴ 111 242326E BCFC BEFVVBECM . 20.已知椭圆 C:x2+2y2=4. (Ⅰ)求椭圆 C 的离心率. 解析:(Ⅰ)椭圆 C:x2+2y2=4 化为标准方程为 22 142 xy = ,求出 a,c,即可求椭圆 C 的离 心率. 答案:(Ⅰ)椭圆 C:x2+2y2=4 化为标准方程为 22 142 xy = , ∴a=2,b= 2 ,c= 2 , ∴椭圆 C 的离心率 2 2 ce a . (Ⅱ)设 O 为原点,若点 A 在直线 y=2 上,点 B 在椭圆 C 上,且 OA⊥OB,求线段 AB 长度的最 小值. 解析:(Ⅱ)先表示出线段 AB 长度,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小值. 答案:(Ⅱ)设 A(t,2),B(x0,y0),x0≠0,则 ∵OA⊥OB, ∴ 0OA OB  , ∴tx0+2y0=0,∴ 0 0 2 yt x , ∵x0 2+2y0 2=4, ∴         2 2 2 2 20 0 0 0 0 0 222 02 2 200 0 0 022 00 2 20 02 0 222 2 ( 444442 8 4 0 42 ) yAB x t y x yx xyxx y xxx x x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为 2 0 2 0 8 42 x x (0<x0 2≤4),当且仅当 2 0 2 0 8 2 x x ,即 x0 2=4 时等号成立,所以|AB|2≥ 8. ∴线段 AB 长度的最小值为 2 2 . 21.已知函数   1 alnxbfx xx ,曲线 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 x+2y-3=0. (Ⅰ)求 a、b 的值. 解析:(Ⅰ)根据切点在切线上,求出切点坐标;求出导函数;利用导函数在切点处的值为切 线的斜率及切点在曲线上,列出方程组,求出 a,b 的值. 答案:(Ⅰ)    2 2 1 1 xa lnx bxfx xx      = . 由于直线 x+2y-3=0 的斜率为 1 2 ,且过点(1,1) 所以 1 1 22 b a b   = = , 解得 1 1 a b    . (Ⅱ)证明:当 x>0,且 x≠1 时,   1 lnxfx x  > . 解析:(Ⅱ)构造新函数,求出导函数,通过研究导函数的符号判断出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 数的最值,证得不等式. 答案:(Ⅱ)由(I)知   1 1 lnxfx xx , 所以   2 2 11211 lnxxfxlnx xxx     = . 考虑函数   2 1 )20(xhxlnxx x = > , 则      222 22 2112 xx xhx xxx   = = , 所以当 x≠1 时,h′(x)<0 而 h(1)=0, 当 x∈(0,1)时,h(x)>0 可得  2 1 01 hxx > ; 当 x∈(1,+∞)时,h(x)<0,可得  2 1 01 hxx > . 从而当 x>0 且 x≠1 时,   01 lnxfx x  > 即   1 lnxfx x  > . 请考生在 22.23.24 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答,则按做的第一题记分. 22.已知四边形 ABCD 内接于⊙O,AD:BC=1:2,BA、CD 的延长线交于点 E,且 EF 切⊙O 于 F. (Ⅰ)求证:EB=2ED. 解析:(Ⅰ)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可得∠EAD=∠C,进而可得△AED∽△CEB,结合相似 三角形的性质及已知可得结论. 答案:(Ⅰ)∵四边形 ABCD 内接于⊙O, ∴∠EAD=∠C, 又∵∠DEA=∠BEC, ∴△AED∽△CEB, ∴ED:EB=AD:BC=1:2, 即 EB=2ED. (Ⅱ)若 AB=2,CD=5,求 EF 的长. 解析:(Ⅱ)根据切割线定理可得 EF2=ED·EC=EA·EB,设 DE=x,由 AB=2,CD=5 构造方程, 解得 DE,进而可得 EF 长. 答案:(Ⅱ)∵EF 切⊙O 于 F. ∴EF2=ED·EC=EA·EB, 设 DE=x,则由 AB=2,CD=5 得: x(x+5)=2x(2x-2),解得:x=3, ∴EF2=24,即 EF=2 6 . 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以 O 为极点,x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2θ=4cosθ,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2 4 2 2 2 2 xt yt     = = (t 为参数),两 曲线相交于 M,N 两点. (Ⅰ)写出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 l 的普通方程. 解析:(Ⅰ)根据 x=ρcosθ、y=ρsinθ,写出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用代入法消去参数 求得直线 l 的普通方程. 答案:(Ⅰ)根据 x=ρcosθ、y=ρsinθ,求得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y2=4x, 用代入法消去参数求得直线 l 的普通方程 x-y-2=0. (Ⅱ)若 P(-2,-4),求|PM|+|PN|的值. 解析:(Ⅱ)把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代入 y2=4x,得到 2 12 4 02 8tt= ,设 M,N 对应的参数 分别为 t1,t2,利用韦达定理以及|PM|+|PN|=|t1+t2|,计算求得结果. 答案:(Ⅱ)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2 4 2 2 2 2 xt yt     = = (t 为参数), 代入 y2=4x,得到 2 12402 8tt= ,设 M,N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 t1,t2, 则 t1+t2=12 2 ,t1·t2=48,∴|PM|+|PN|=|t1+t2|=12 2 . 24.设函数 f(x)=|x-4|+|x-a|(a>1),且 f(x)的最小值为 3. (Ⅰ)求 a 的值. 解析:(Ⅰ)由条件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可得|a-4|=3,再结合 a>1,可得 a 的值. 答案:(Ⅰ)函数 f(x)=|x-4|+|x-a|表示数轴上的 x 对应点到 4、a 对应点的距离之和,它的 最小值为|a-4|=3, 再结合 a>1,可得 a=7. (Ⅱ)若 f(x)≤5,求满足条件的 x 的集合. 解析:(Ⅱ)把 f(x)≤5 等价转化为的三个不等式组,求出每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取并集, 即得所求. 答案:(Ⅱ) 2114 47347 2117 xx fxxxx xx      , < ( ) , , > ,故由 f(x)≤5 可得, 4 2115 x x   < ①,或 47 35 x   ②,或 7 2115 x x    > ③. 解①求得 3≤x<4,解②求得 4≤x≤7,解③求得 7<x≤8,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