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8.01 KB
  • 2022-11-20 发布

《国际经济法导论》ppt课件

  • 10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国际经济法导论张乃根教授国际经济法导论1张乃根教授\n教学安排一、课程性质:主干课中的核心课程1、复旦法学课程体系的传统特色2、国际经济法导论:承上启下二、课程教材:《新编》第2版1、体系、基本内容未变2、反映中国入世与本课程关系,更新有关数据等三、课程要求:1、相对固定座位,便于了解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2、严格请假手续,缺课1/3,不能参加考试3、平时考查、期中论文与期终闭卷考试三结合国际经济法导论2张乃根教授\n第一章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国际经济法导论3张乃根教授\n一、以国际商业交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1、商业交易,要素构成,微观经济学基础2、国际/跨国商业交易,经济动力,国际经济学基础3、政治因素,政治学,国际政治学基础4、主权问题,民法,国际法基础5、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技术因素,科学知识基础6、法律抵触问题,国际私法基础国际经济法导论4张乃根教授\n二、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1、近代以来国际经济关系的五阶段30年战争、拿破仑战争、一战、二战、冷战后2、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三阶段国际经济、全球经济、无边界(borderless)经济3、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特点全球化加速、国际经济关系多样综合化、加强协调国际经济法导论5张乃根教授\n三、国际经济法的制度范畴1、案例的启示:国际经济关系的综合性国际经济合同纠纷;WTO争端解决2、作为国际经济法制度范畴的国内法3、作为协调制度的国际经济法贸易/运输/保险、支付/金融、投资/税收、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海关合作WTO/WEO(GATT/GATS/TRIPS)、区域合作国际经济争端解决:非讼、诉讼、准诉讼国际经济法导论6张乃根教授\n第二章国际经济法学的研究国际经济法导论7张乃根教授\n一、美国的国际经济法学1、AndreasF.Lowenfeld,IEL,1975-1996私人贸易与投资,货币-税收-贸易管制与协调2、JohnH.Jackson,LegalProblemsofInternationalEconomicRelations,1975-2002代表作:《世界贸易体制》1997英文版--2001中文版;2000年论文:“在令人感兴趣的时代的国际经济法”网址:www.jiel.oupjournals.org国际经济法导论8张乃根教授\n3、Jackson的最新观点(2002年2月26日在上海演讲):1)GlobalizationandInterdependent全球化与相互依存性技术发展与全球化;如何管理与协调2)政府管理与国际协调的基本政策考虑:市场机制的优点与市场失灵;制度经济学的考虑;全球化协调制度—IMF/GATT/WTO3)WTO的政治性体制:协调--谈判范围;决策规则;透明度法律性体制:争端解决机制—成绩/问题4)多哈会议:寻求解决措施;受监督的区域安排4、美国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学会:www.asil.orgwww.international-economic-law.org国际经济法导论9张乃根教授\n二、欧洲的国际经济法学1、D.Carreau等合著:DroitInternationalEconomique1976-90王铁崖翻译目录(1980年)绪论: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秩序第一篇:国家间的经济互存第一分篇:货币体系(完全)第二分篇:国际贸易体系(完全)第三分篇:国际公共投资(不完全)第二篇:国家的剩余的经济主权个人定居创业;私人投资;劳务提供;技术转让国际经济法导论10张乃根教授\n欧洲其他学者的观点2、IgmazSeidl-Hohenvendern,IEL,1989-92根据国际公法的框架:主体/主权/渊源/关系/组织/个人国家基本权利/人权/财产权补偿/国家责任争端解决/经济战3、AsifH.Qureshi,IEL,1999国际金融(IMF),国际贸易(WTO),国际发展4、Ernst-UlrichPetersmann:侧重WTO结论:尽管没有标准体系,但是,多侧重公法。国际经济法导论11张乃根教授\n三、中国的国际经济法学研究1、姚梅镇:主张从现实出发,跨国法研究陈安:秉承现实主义的研究,六卷本2、刘丁:《国际经济法》1984年贸易,中外合资,技术转让3、狭义的国际经济法学-公法内容4、国际私法中的统一规范-国际条约结论:各持己见,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国际经济法导论12张乃根教授\n四、国际经济法学的理论基础1、国际经济关系原理以国际商业交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的内在联系技术因素在国际经济关系发展中的作用经济全球一体化:市场的作用与管理利益平衡与实力政策国际经济争端的解决WTO/IMF/全球性与区域性安排的关系国家或地区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作用与制度兼容2、国际经济法的原理研究与实证分析国际经济法导论13张乃根教授\n第三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国际经济法导论14张乃根教授\n一、从GATT到WTO1、GATT产生及其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经济大萧条美国罗斯福“新政”与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布雷顿森林体系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GATT作为国际组织的“夭折”GATT作为国际条约的临时生效国际经济法导论15张乃根教授\n一、从GATT到WTO(续)2、GATT的协议结构前言第一部分第1条普遍的最惠国待遇第2条减让表第二部分第3条国内税和国内法规的国民待遇第4条有关电影片的特殊规定第5条过境自由第6条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第7条海关估价第8条进出口费用与手续第9条原产地标志第10条贸易法规的公布和实施国际经济法导论16张乃根教授\n一、从GATT到WTO(续)2、GATT的协议结构(续)第11条普遍取消数量限制第12条为保障国际收支平衡而实施的限制第13条数量限制的非歧视性管理第14条非歧视原则的例外第15条外汇安排第16条补贴第17条国家贸易企业第18条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援助第19条对某些产品进口的紧急措施第20条一般例外国际经济法导论17张乃根教授\n一、从GATT到WTO(续)2、GATT的协议结构(续)第21条安全例外第22条磋商第23条利益的丧失或减损第三部分第24条适用领土--边境贸易—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第25条缔约方的联合行动第26条接受、生效和登记第27条减让的停止或撤消第28条减让表的修改第28条之二关税谈判第29条本协定与《哈瓦那宪章》的关系第30条修正国际经济法导论18张乃根教授\n一、从GATT到WTO(续)2、GATT的协议结构(续)第31条退出第32条缔约方第33条加入第34条附件第35条本协定在特定缔约方之间的不适用第四部分贸易与发展第36条原则第37条承诺第38条联合行动附件A—H附件I注释与补充规定国际经济法导论19张乃根教授\n一、从GATT到WTO(续)3、GATT的发展八轮多边贸易谈判第一轮发起回合谈判(1947/4-10)第二轮安纳西回合谈判(1949/1-7)第三轮托尔基回合谈判(1950/9-1951/4)第四轮日内瓦回合谈判(1956/1-5)第五轮狄龙回合谈判(1960/9-1962/7)第六轮肯尼迪回合谈判(1964/5-1967/6)第七轮东京回合谈判(1973/9-1979/11)第八轮乌拉圭回合谈判(1986/9-1994/4)争端解决机制的演变GATT的准国际组织性质国际经济法导论20张乃根教授\n一、从GATT到WTO(续)4、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成果建立WTO协议附件1A:货物贸易多边协议1994年GATT(包含了1947年GATT及其解释)农业协议卫生与植物检疫协议(SPS)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反倾销协议海关估价协议装运前检验协议原产地规则协议进口许可程序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保障措施协议国际经济法导论21张乃根教授\n一、从GATT到WTO(续)4、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成果(续)附件1B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附件1C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附件2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附件3贸易政策评审机制附件4数边贸易协议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政府采购协议国际乳制品协议(已于1997年年底终止)国际牛肉协议(已于1997年年底终止)部长决定与宣言1993年12月15日贸易谈判委员会通过的决定与宣言1994年4月15日贸易谈判委员会部长级决定与宣言关于金融服务承诺的谅解国际经济法导论22张乃根教授\n二、WTO的建立1、1994年4月15日《马拉恪什宣言》乌拉圭回合的三大成就建立WTO的重要意义加强与IMF、世界银行的合作发展中国家的作用WTO的正式建立日期2、WTO与GATT的关系从国际条约角度看从国际组织角度看国际经济法导论23张乃根教授\n三、《建立WTO协议》的内容1、WTO的宗旨与目标:前言、第1条2、WTO的范围:第2条3、WTO的职能:第3条4、WTO的结构:第4条5、WTO的地位:第8条6、WTO的决策机制:第9条7、WTO协议的修正:第10条8、WTO的创始成员、加入、退出:第11条、第12条、第15条9、互不适用条款:第13条10、其他重要条款:第16条第1款、第16条第4款、第16条第5款国际经济法导论24张乃根教授\n四、WTO建立后的发展1、第一次部长会议(新加坡)及其成果信息技术协议(ITA)后续成果:基础电信服务协议金融服务协议2、第二次部长会议(日内瓦)及其成果庆祝多边贸易体制建立50周年全球电子商务宣言3、第三次部长会议(西雅图)及其失败会前总干事“难产”,反映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的矛盾环境、劳工等问题难以融入WTO体系,新千年谈判搁浅国际经济法导论25张乃根教授\n四、WTO建立后的发展(续)4、第四次部长会议及其成果中国、中国台北先后加入WTO通过一系列宣言、决定《部长会议宣言》《关于TRIPS协议与公共健康的宣言》《实施相关问题与关心的决定》《欧共体对香蕉进口自动关税税率配额过渡体制决定》《欧共体与洛美伙伴协议的决定》决定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2002年至2004年底结束,大部分有待2003年部长会议决定国际经济法导论26张乃根教授\n五、中国与GATT/WTO的关系1、中国与GATT的关系中国是’47GATT23个原始缔约方之一;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这是一主权国家内政府变更;1950年3月,被推翻的国民政府盗用中国名义,退出GATT;后于1965年又申请加入,取得观察员地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GATT也驱逐台湾当局;中国从1982年11月参加GATT活动,1986年7月提出“复关”,至1994年12月,共进行20次谈判,未成;国际经济法导论27张乃根教授\n五、中国与GATT/WTO的关系(续)2、中国与WTO的关系1995年1月1日,WTO成立后,在“复关”基础上,中国申请入世;从1995年7月至2001年9月,共18次;2001年11月11日签署,12月11日正式入世;3、中国入世法律文件WTO关于中国入世的决定;中国入世协定书:总则(18节)、减让与承偌表、最后规定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与入世协定书的关系:报告第342段明列承偌附件1至9:尤其附件8、9。4、中国入世后的情况争端解决:与欧共体-动物源食品;与美国-钢铁产品201保障措施关税减让/服务市场开放非关税壁垒战-频繁的反倾销国际经济法导论28张乃根教授\n六、中国“一国四域”的特殊关系1、中国与香港特区的经贸关系自由贸易区——类似自由贸易区——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关税:香港自由港,少产业,转口贸易,原产地规则服务贸易:金融、法律服务,服务提供者的确认2、中国与台湾地区的经贸关系三通问题:大三通——台湾本岛与大陆,小三通——台湾离岛(金门、马祖、澎湖)与厦门境外航运中心:回避三通,仅限于离岛,与本岛分隔。3、中国(一国四域)自由贸易区:长远目标4、区(域)际贸易争端的解决国际经济法导论29张乃根教授\n第四章最惠国待遇(MFN)原则国际经济法导论30张乃根教授\n一、最惠国待遇(MFN)概述1、普遍最惠国待遇的含义“普遍”(General)意味着“多边”(multilateral)凡是GATT/WTO的缔约方/成员国(地区),无例外地享受某一缔约方/成员给予任何其他缔约方成员的最惠国待遇2、普遍最惠国待遇的意义使GATT/WTO体制成为“多边”贸易体制(贸易谈判结果)GATT/WTO首要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GATT/建立WTO协议序言,教材“概述”ITO——MTO——WTO国际经济法导论31张乃根教授\n一、最惠国待遇(MFN)概述(续)3、关税与贸易的最惠国待遇Most-Favoured-Nation(MFN)的原意:一国给予他国进口货物以相比任何第三国相同进口货物而言最低,即最优惠的关税,获得这种最优惠待遇的国家被称为“Most-Favoured-Nation”(NationState,如今包括地区——单独关税区)4、国际法上的最惠国待遇联合国《关于最惠国待遇条款的条文草案》受惠国—给惠国—第三国人—事/物国际经济法导论32张乃根教授\n一、最惠国待遇(MFN)概述(续)5、最惠国待遇与正常贸易待遇正常贸易待遇(NormalTradeTreatment):最惠国待遇普遍化后,成为国家(地区)间的正常贸易待遇。6、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无条件(Unconditional):不要求受惠国和其他国家给予相同的关税与贸易待遇。7、普遍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的作用进出口贸易中的非歧视待遇;创造相对公平竞争的国际市场8、MFN的义务性质(Obligation)国际经济法导论33张乃根教授\nMFN示图Aab国际经济法导论34张乃根教授\n二、GATT第1条第1款的分析第1款前半句:GATT/MFN的范围4个“with”:进出口关税和费用;征收方法;进出口规则和手续与国内税和法规的国民待遇有关的事项第1款后半句:普遍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相同产品:同一税号(8位数,国际协调税则,HarmonizedSystemHS)原产地规则问题:从无到有,至今尚无统一规则国际经济法导论35张乃根教授\n三、加拿大诉日本关于云杉松规格木材进口税案1、基本案情如何读GATT/WTO争端解决案原文2、关键问题“相同产品”问题:云杉松与针叶松谁决定“相同产品”?3、结论:根据进口国税则分类TariffClassification国际经济法导论36张乃根教授\n四、巴西诉西班牙关于未烘咖啡的关税待遇案1、基本案情2、关键问题如何认定“相同产品”?如何防止滥用认定,设置壁垒?3、结论:在一定情况下限制进口国的决定权4、比较:“木材案”与“咖啡案”国际经济法导论37张乃根教授\n五、加拿大影响汽车产业的 某些措施案1、基本案情国内法:MVTO1998(CVA要求)、SROs、Letters某些制造商可以进口免关税汽车起源:美加汽车协定(AutoPact):加拿大本国实施(1965)1989年后,不再增加新的免关税进口汽车的制造商(美加自由贸易区协定),1998年后,只有在加拿大的GM、FORD享受免税2、分析相同产品能否免税?MFN的宗旨:非歧视性贸易(法律上、事实上)贸易自由区的例外问题:加拿大未在初审时提出国际经济法导论38张乃根教授\n六、MFN的例外1、GATT第24条关税同盟(CustomsUnion)国家(或地区)之间(单独关税区)——区内取消关税——区外统一关税欧共体(EC):1968年形成,目前15国,实行共同关税税则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FTA)国家(或地区)之间更紧密的经济关系——内外保留关税——区内更大自由2、GATT第四篇:普惠制(GSP)巴西案的意义国际经济法导论39张乃根教授\n七、中国入世后的MFN问题1、一般适用:与其他任何WTO成员一样承担MFN的义务,享受MFN的权利2、特殊安排:仅适用中国反倾销的价格比较的“非市场标准”(15年)特别针对中国产品的保障措施(12年)美国启动421条款,准备对中国基座推进器实行特别保障措施仅限于中国纺织品的配额制(延长4年)国际经济法导论40张乃根教授\n第五章国民待遇原则国际经济法导论41张乃根教授\n一、国民待遇概述1、国民待遇(NationalTreatment)起源国内法起源:《法国民法典》第11条、第13条国际法起源:《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2、3条2、国民待遇的性质国内法的范畴平等、非歧视原则与民商事、贸易的本质联系3、国民待遇的范围对人、对事、对物国际经济法导论42张乃根教授\n二、GATT/WTO的 国民待遇原则1、GATT第3条:国内税与国内法规的国民待遇进出口贸易中的关税/法与国内税/法External(MFN)——internal(NT)国民待遇的最惠国待遇国内税与国内法规的对外效应2、第3条的宗旨:第1款——一般禁止保护主义3、第3条的结构小序言(第1款):宗旨、概述关键款项(第2、4款):国内税、国内法规(与市场有关)一般款项(第5、7、9款):国内数量、最高限价法规例外款项(第3、6、8、10款):税收、数量、政府采购、补贴电影片国际经济法导论43张乃根教授\nNT示图Aabab国际经济法导论44张乃根教授\n三、关于GATT第3条的案例日本酒精饮料税案:对第3条的权威解释“相同产品”的认定:技术认定标准法律认定标准附件1注释与补充规定:Ataxconformingtotherequirementsofthefirstsentenceoftheparagraph2wouldbeconsideredtobeinconsistentwiththeprovisionsofthesecondsentenceonlyincaseswherecompetitionwasinvolvedbetween,ontheonehand,thetaxedproductand,ontheotherhand,adirectlycompetitiveorsubstitutableproductwhichwasnotsimilarlytaxed.国际经济法导论45张乃根教授\n美国汽油规则案与GATT第20条:一般例外GATT第3条第4款:影响进口产品的国内销售的法律法规汽油规则的“基线”规定影响了进口汽油的销售,实际上的非国民待遇。在汽油规则与第3条抵触的前提下,第20条的适用性:第20条的“小序言”:在遵守关于此类措施的实施不在情形相同的国家之间构成“任意”或“不合理歧视”的手段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的要求前提下,缔约(成员)方可采取的例外措施。第20条(b)(g):环保例外国际经济法导论46张乃根教授\n美国海龟海虾案第20条(b)(g)款:环保与资源的可用尽性;再生性与非再生的自然资源第20条“小序言”的重要性:防止“变相的”非国民待遇该案超出国民待遇的例外适用问题,第一次允许国际非政府组织(NGO)参与WTO争端解决程序。环境与贸易的关系:突出反映在国民待遇问题上。国际经济法导论47张乃根教授\n五、GATS与TRIPS协议中的国民待遇原则及其比较1、GATS:第三部分的第17条特点:与服务市场准入的具体承诺结合;整体待遇相同性。2、TRIPS:特别强调—第1条第3款第2条第1款第3条3、MFN与国民待遇的关系关税减让与国内税;国民待遇的广泛性GATT、GATS、TRIPS协议的不同性国际经济法导论48张乃根教授\n七、中国入世法律文件规定的国民待遇1、议定书第3条:非歧视问题—外商企业的国民待遇2、议定书第5条:贸易经营权贸易权范围的国民待遇;主体的国民待遇。3、议定书第8条第2款:许可证的国民待遇4、议定书第11条:进出口产品的税收国民待遇5、报告书第二部分第一节:国民待遇国际经济法导论49张乃根教授\n第六章反倾销法制度国际经济法导论50张乃根教授\n一、反倾销原理1、市场竞争与价格差异(歧视)从经济学角度看——比较(comparative)优势?从道德与法律角度看——公平(fair)竞争?2、自由贸易与滥用自由MFN与国民待遇下的自由贸易与公平竞争3、反倾销与反补贴税的政策基点Anti-dumpingandCountervailingDuties参照国内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Anti-monopoly(trust),Anti-Unfaircompetition国际经济法导论51张乃根教授\n二、反倾销的法律渊源1、反倾销的国内法渊源1904加拿大反倾销法:针对美国钢铁低价进口1916年美国反倾销法:1916年财政收入法第三篇“不正当竞争”禁止国际价格歧视这类商业活动1921年美国反倾销法:GATT第6条的模本2、反倾销的国际法渊源GATT第6条:国际反倾销法的“宪法性条款”(依然有效)GATT1967年反倾销协议GATT1979年反倾销协议WTO反倾销协议——现行国际反倾销法国际经济法导论52张乃根教授\n三、GATT第6条第1款第1项:Thecontractingpartiesrecognizethatdumping,bywhichproductsofonecountryareintroducedintothecommerceofanothercountryatlessthannormalvalueoftheproducts,istobecondemnedifitcausesorthreatensmaterialinjurytoanestablishedindustryintheterritoryofacontractingpartyormateriallyretardstheestablishmentofadomesticindustry.国际经济法导论53张乃根教授\n四、GATT第六条第1款第2项:ForthepurposesofthisArticle,aproductistobeconsideredasbeingintroducedintothecommerceofanimportingcountryatlessthanitsnormalvalue,ifthepriceoftheproductexportedfromonecountrytoanother(a)homemarketprice(b)comparativepriceinthethirdcountry(c)constructivecosts国际经济法导论54张乃根教授\n五、GATT第六条第2款Inordertooffsetorpreventdumping,acontractingpartymaylevyonanydumpedproductananti-dumpingdutynotgreatinamountthanthemarginofdumpinginrespectofsuchproduct.ForthepurposesofthisArticle,themarginofdumpingisthepricedifferencedeterminedinaccordancewiththeprovisionofparagraph1.国际经济法导论55张乃根教授\nAD示图ADD国际经济法导论56张乃根教授\n六、WTO反倾销协议1、适用范围及其原则:第1条、原则;第15条、发展中国家成员2、实体法:第2条、倾销的确定;第3条、损害的确定第4条、国内产业的定义3、程序法:第5条、发起和随后的调查第6条、证据第7条、临时措施第8条、价格承诺第9条、反倾销的征收第10条、追溯效力第11条、反倾销税和价格承诺的期限和复审第12条、公告和裁定的说明第13条、司法审查第14条、代表第三国的反倾销行动国际经济法导论57张乃根教授\n七、美国反倾销法1、美国反倾销法:1930年关税法(已修改)第7篇第731节——739节2、倾销的确定:美国商业部国际贸易处(ITA)3、损害的确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4、程序:国内产业提起反倾销调查请求此后——ITA决定发起调查20天——ITC初步确定损害45天——ITA初步确定倾销160天——ITA最终确定倾销235天——ITC最终确定损害280天——5、司法审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联邦上诉法院国际经济法导论58张乃根教授\n八、中国反倾销法与WTO特别规定1、《反倾销条例》(2002年1月1日生效)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倾销与损害第三章反倾销调查第四章反倾销措施第五章反倾销税和价格承诺的期限与复审第六章附则(司法审查)1997年以来:12起反倾销立案调查:www.cacs.gov.cn2、WTO对中国产品的特别反倾销规定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非市场经济”标准国际经济法导论59张乃根教授\n第七章保障措施制度国际经济法导论60张乃根教授\n一、GATT第19条1、保障措施的由来:对某些产品进口的紧急措施EmergencyActions,SafeguardMeasure,EscapeClauseIf,asaresultofunforeseendevelopmentsandoftheeffectoftheobligationsincurredbyacontractingpartyunderthisAgreement,includingtariffconcessions,anyproductisbeingimportedintotheterritoryofthatcontractingpartyinsuchincreasedquantitiesandundersuchconditionsastocauseorthreatenseriousinjurytodomesticproducersinthatterritoryofthelikeordirectlycompetitiveproducts,thecontractingpartyshallbefree,inrespectofsuchproduct,andtotheextentandforsuchtimeasmaybenecessarytopreventorremedysuchinjury,tosuspendtheobligationinwholeorinpartortowithdrawormodifytheconcession.国际经济法导论61张乃根教授\n二、保障措施协议1、采取保障措施的条件:第2条第1款——正在进口至其领土的一产品的数量与国内生产相比绝对或相对增加,且对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第2条第2款——针对一正在进口的产品实施,而不考虑其来源。2、采取保障措施之前的调查:对所有利害关系方作出合理公告;公开听证会;公布调查报告。3、严重损害或威胁的认定:一国产业的重大全面损害或明显迫切的严重损害。国际经济法导论62张乃根教授\n三、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1、由来:1998年以来,美国钢铁产业严重“滑坡”,31家钢铁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或倒闭,要求政府保护。2、国内调查:2001年1月至10月,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1974年贸易法201条款,调查认定大量进口导致美钢铁产业重大损害,12月建议实行保障措施。3、保障措施:2002年3月5日,布什总统宣布在今后3年对12种进口钢铁征收8%至30%的特别关税。4、欧共体等WTO成员已启动争端解决程序。中国要求成立专家组,2002年6月24日DSB批准国际经济法导论63张乃根教授\n四、针对中国的特别保障1、中国入世议定书关于保障措施的规定第16条:TransitionalProduct-specificSafeguardMechanism——以中国产品为特定对象;由中国采取行动;基于市场搅乱(marketdisruption);特别保障措施,12年过渡期。2、美国准备启动对中国产品的特别保障措施国际经济法导论64张乃根教授\n五、中国保障措施条例1、保障措施条例的基本内容第1章总则第2章调查:申请—立案—外经贸部查进口—经贸委查损害第3章保障措施:—临时保障措施(200天)—终裁(4年)第4章保障措施的期限与复审第5章附则2、中国启动第一起保障措施程序(钢铁)国际经济法导论65张乃根教授\n第八章WTO争端解决机制国际经济法导论66张乃根教授\n一、WTO争端解决的“准司法”体制1、依照程序规则解决争端GATT第22、23条(“宪法”规则)DSU及其附件(基本程序规则)DSU行为规则WTO上诉机构上诉复审工作程序2、争端解决的司法化通过WTO争端解决机构的双边或数边磋商专家组审理的强制管辖上诉复审的强制管辖以授权贸易报复为后盾的实施机制国际经济法导论67张乃根教授\n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行概况国际经济法导论68张乃根教授\n三、WTO争端解决的程序--以美国汽油规则案为例1、争端由来:美国汽油规则违反GATT国民待遇原则2、必经磋商:1995/1/23,委内瑞拉向DSB申诉,要求与美国磋商;3、成立合议庭:前提:1995/2/24,磋商失败;要求:1995/3/25,委内瑞拉要求成立成立:1995/4/10,DSB决定成立-消极一致组成:1995/4/28,DSB组成合议庭,并决定合并审理巴西申诉审理:1995/7/10-12;7/13-15,两次开庭初步报告:1995/12/11,合议庭给当事方初步报告,听取意见最后报告:1996/1/29,DSB通过报告-消极一致上诉:1996/2/21,美国上诉上诉复审报告:1996/5/20,DSB通过报告,基本维持实施:1996/12/3-1997/8/20,美国完成汽油规则的修改国际经济法导论69张乃根教授\n四、中国与WTO争端解决1、中国入世后贸易争端解决的范围DSU第1条第1款“一揽子协议”+中国入世议定书2、如何应对知己知彼:义务范围、法律制度、实施情况等解剖麻雀:深入研究案例3、急需人才国际经济法导论70张乃根教授\n第九章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TRIPS)协议国际经济法导论71张乃根教授\n一、TRIPS协议:由来与概述1什么是知识产权?WIPO的定义TRIPS协议的规定2什么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产生与贸易的关系最初的国际知识产权公约与国际贸易的关系TRIPS协议的产生TRIPS协议的基本内容国际经济法导论72张乃根教授\n二、TRIPS协议规定的国际法义务1国际法义务:WTO协议第2条第2款,第16条第4款2有效实施义务:TRIPS协议第1条第1款第1句3起码义务及其不抵触义务:第1条第1款第2句4适当义务:第1条第1款第3句5实体义务及其追加义务:第2条第1款6实体义务及其不减损义务:第2条第2款7非歧视待遇义务:第3条、第4条8程序义务:第3、4部分第41-62条9透明度义务:第63条10对既有权利的保护义务:第70条国际经济法导论73张乃根教授\n三、《中国入世议定书》载明义务1《中国入世议定书》关于TRIPS协议的规定:附件1A-62报告书第五部分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制度立法方面的国际法义务:252段非歧视待遇义务:255段实体义务:258、259、263、265、270、284、285段程序义务:291、296、299、302、305段透明度义务:入世议定书第2条(C)款国际经济法导论74张乃根教授\n四、通过争端解决理解TRIPS协议1、协议文本与争端解决的关系2、TRIPS协议争端解决的类型磋商解决违约之诉非违约之诉特殊情况之诉3、TRIPS协议争端解决概况4、TRIPS协议争端解决的特点美国为主;发达国家为主;美国被诉不少;美国实施重点国际经济法导论75张乃根教授\n五、印度专利保护案1基本事实:根据TRIPS协议第27条,印度有义务提供药品与农业化学专利的保护,但是,根据TRIPS协议第65条又享有5年的过渡期。TRIPS协议第70条排除了第65条的适用,要求发展中国家提供行政保护(信箱制度)。印度没有充分披露其信箱制度。2意义:“国际立法”的重要性;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国际经济法导论76张乃根教授\n六、加拿大专利期限案1争端事项美国指控加拿大没有根据TRIPS协议对1996年1月1日仍有效的专利给予20年专利期保护;加拿大辩解对1989年10月1日(即TRIPS协议生效前)的授予专利可以沿用17年保护期。2法律解释TRIPS协议第33条:20年专利期TRIPS协议第70条第1款:对协议生效前行政行为无溯及力TRIPS协议第70条第2款:生效之日仍有效的权利适用TRIPS协议合议庭与上诉机构采纳第70条第2款国际经济法导论77张乃根教授\n七、美国版权法案1争端事项美国1976年版权法第106节第5款规定版权作品独占权的商业例外。欧盟指控该条款超出了TRIPS协议允许的例外范围。2法律解释TRIPS协议第9条第1款:遵循《伯尔尼公约》TRIPS协议第13条:版权的限制与例外合议庭与上诉机构认定美国版权法的商业例外不符合TRIPS协议国际经济法导论78张乃根教授\n八、美国拨款法案1、争端事项美国1998年10月21日生效的综合拨款法案第221节规定,凡是与古巴政府1959年1月1日之后没收的商业或资产有关的商标和商号,其转让或许可等交易均须获得隶属美国联邦财政部的外国资产控制署(OFAC)的批准。1999年5月10日,经修改的《古巴资产控制条例》(CACR)规定,与被没收商业或资产有关的商标或商号,未经始初所有人或真正的利益继承人的同意,不准注册或续期。欧共体指控这与TRIPS协议第2条(1)款以及巴黎公约第6条之五相抵触,美国由此违反了其应负的TRIPS协议的义务。2、法律解释巴黎公约第6条之五:各成员国可适用本国法给予商标注册的国民待遇;巴黎公约第8条:TRIPS协议没有排除对商号的保护。第8条的不可分割性。国际经济法导论79张乃根教授\n第十章国际金融体制国际经济法导论80张乃根教授\n一、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关系1贸易与金融的关系A经济学的基本理论B两大完全国际经济法体系2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A货币——币值——本、外币——汇率B融资——银行——存、贷款——监管3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4国际融资活动的发展国际经济法导论81张乃根教授\n二、国际金融法的调整对象及其渊源1国际金融法的调整对象A国际货币法:汇兑安排、外汇管制、国际结算、国际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B国际融资法:借贷资本的国际活动政府间——世界银行(WB)集团;非政府间——国际银团贷款、国际项目融资等C国际银行监管法:跨国银行监管、国际银行合作监管——巴塞尔(BASLE)体系国际经济法导论82张乃根教授\n二续2国际金融法的渊源A国际条约——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协定国际发展协会协定国际金融公司协定B国际惯例——国际银团贷款协定的格式、条款、订立程序C专门一类——间乎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如巴塞尔协定D国内立法——金融“王国”(英国、美国,等)国内法国际经济法导论83张乃根教授\n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宗旨与职能——第1条1)Topromoteinternationalmonetaryco-operationthroughapermanentinstitutionwhichprovidesthemachineryforconsultationandcollaborationoninternationalmonetaryproblems;国际经济法导论84张乃根教授\n三续2)Tofacilitatetheexpansionandbalancedgrowthofinternationaltrade,andtocontributetherebytothepromotionandmaintenanceofhighlevelsofemploymentandrealincomeandtothedevelopmentoftheproductiveresourcesofallmembersasprimaryobjectivesofeconomicpolicy;国际经济法导论85张乃根教授\n三续3)Topromoteexchangestability,tomaintainorderlyexchangearrangementsamongmembers,andtoavoidcompetitiveexchangedepreciation;4)Toassistintheestablishmentofamultilateralsystemofpaymentsinrespectofcurrenttransactionsbetweenmembersandintheeliminationofforeignexchangerestrictionswhichhamperthegrowthofworldtrade;国际经济法导论86张乃根教授\n三续5)TogiveconfidencetomembersbymakingthegeneralresourcesoftheoftheFundtemporarilyavailabletothemunderadequate,thusprovidingthemwithopportunitytocorrectmaladjustmentsintheirbalanceofpaymentswithoutresortingtomeasuresdestructiveofnationalorinternationalprosperity6)Inaccordancewiththeabove,toshortenthedurationandlessenthedegreeofdisequilibriumintheInternationalbalanceofpaymentsofmember.国际经济法导论87张乃根教授\n二续2配额(Quotas)与投票权A配额的概念与作用B配额的变化C投票权:加权投票制最近前十名(2001年)中国3%3组织结构4成员国的基本义务国际经济法导论88张乃根教授\n三、续5提款权——基本权利A一般提款权B特别提款权6运行机制A成员国的指定机构B一般限制条件C一般提款权的使用条件D特别提款权的使用条件国际经济法导论89张乃根教授\n四、世界银行集团1概况2宗旨3成员和资本4组织结构5业务五国际开发协会与国际金融公司国际经济法导论90张乃根教授\n第十一章国际投资体制国际经济法导论91张乃根教授\n一、国际投资1国际投资的概念海外投资、国际私人投资2国际投资的分类外国直接投资(FDI)、外国间接投资3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WTO/TRIMS/GATS4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的关系:WB/MIGA/ICSID5国际投资的趋势:国际并购(M&A)6国际投资中的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Co.国际经济法导论92张乃根教授\n二、国际投资法1国际投资法的调整对象跨国投资法律关系直接/间接投资法律关系2国际投资法的渊源国内法:资本输入国/输出国国际法:双边投资协定多边投资协定WTO/TRIMS/GATS担保/争端解决跨国公司守则(草案)国际经济法导论93张乃根教授\n三、MIGA1MIGA的宗旨2国际地位3成员与资本4承保险别5有资格获得担保的投资6担保合同的签定和履行7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8争端解决国际经济法导论94张乃根教授\n四、ICSID1ICSID的宗旨2管辖范围3调解和仲裁程序4仲裁裁决国际经济法导论95张乃根教授\n五、与跨国公司有关的法律问题1外国直接投资法(外资管理/商业组织)/TRIMS2国际争端解决法/国内诉讼法3原产地法4税法5竟争法/反垄断法6知识产权法与技术转让法7技术标准法/环境法8劳工关系法/人权法国际经济法导论96张乃根教授\n六、联合国跨国公司守则1尊重东道国主权2合法经营3充分合作4有利于东道国社会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法导论97张乃根教授\n第十二章欧盟法国际经济法导论98张乃根教授\n一、欧洲区域一体化的由来1战后西欧各国的历史抉择:英法德等宿敌的联合A欧洲国际关系的演变:1648年-1945年B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欧洲联合的观念2冷战与美国的战略步骤:马歇尔计划A1947-49年:德国分裂与东西方对峙B1947-52年: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3GATT第24条的意义: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根据国际经济法导论99张乃根教授\n二、欧洲一体化的进程11951年巴黎条约(ECSC):一体化的起点21957年罗马条约(EEC/EAEC):一体化的基础31967-68年关税同盟的建立:一体化的经济实质41970-80年代:一体化的扩大,6个成员至12个成员51987年单一欧洲法:统一的欧洲大市场形成61989年-90年:柏林墙倒塌和德国统一国际经济法导论100张乃根教授\n二、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续)7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马约):欧盟正式成立81995年:增加3个成员(现有15个成员)91997年阿姆斯特丹条约:全面一体化101999-2003年-:欧元区(11国)形成112000年12月26日尼斯条约:目的是完成欧盟的机构改革,为欧盟成员的扩大做准备(至27个)。12今后的趋势: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社会一体化U.S.E.?国际经济法导论101张乃根教授\n三、欧盟的主要制度性机构1欧洲议会:由成员国公民直接选举,根据尼斯条约,从626位增至732位(2004年起),咨询与监督,具有一定立法职能2欧盟(部长)理事会:最主要的决策机构,“有效多数议决制”和加权投票制(尼斯条约:从87票至2005年的237票)3欧洲理事会:最高政治决策机构国际经济法导论102张乃根教授\n三、欧盟的主要制度性机构(续)4欧盟委员会:20名,尼斯条约:从2005年开始,每个成员一位,直至27名,5欧洲法院:有权解释欧盟的所有条约,具有欧盟“宪法”法院的职能;15名法官(尼斯条约:今后每个成员指派1名法官),9位法律顾问。欧洲初审法院:经济性质的案件,法律问题可上诉至欧洲法院。6其他:审计院,欧洲央行,经社委员会等国际经济法导论103张乃根教授\n四、欧盟法的渊源1宪法性条约法,一级立法,区域国际法2机构立法,二级立法,A条例:如1998年反倾销条例B指令:如1998年生物技术发明法律保护指令C决定,如1988年建立欧洲初审法院的决定D宣言、建议和意见等(无拘束力)3欧洲法院确定的一般法律原则4与非成员签署的国际条约,如WTO协议国际经济法导论104张乃根教授\n五、欧盟经济法1欧盟统一内部市场法A货物自由流动:关税同盟,国内税的国民待遇B人员自由流动:欧盟公民,就业自由C服务自由提供:自由开业与国民待遇D资本自由流动:欧元的促进作用2欧盟竟争法:禁止企业间协议行为,兼并法3货币法:欧元的作用4对外贸易法:统一关税,反倾销法,等。国际经济法导论105张乃根教授\n第十三章NAFTA与APEC国际经济法导论106张乃根教授\n区域化模式一、NAFTAA自由贸易区模式B从NAFTA到FTAA(2005年)二、大西洋两岸的竞争三、APECA松散性合作组织B环太平洋区域的多元化合作四、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前景国际经济法导论107张乃根教授\n《国际经济法》 课堂交流国际经济法导论108张乃根教授\n国际经济法导论109张乃根教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