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4 MB
- 2021-10-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2
3
4
5
6
7
8
9
10
特点:
减少图纸量平面表示整体标注
11
目 录
平法图集介绍
1
梁平法
2
柱平法
3
剪力墙平法
4
板平法
5
12
目 录
平法图集介绍
1
13
平法图集介绍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
14
陈青来
被国家科委列为
《 “
九五”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
项目(项目编号:
97070209A
)
建设部列为一九九六年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
项目编号:
96008)
。
平法图集介绍
15
平法图集介绍
11G101
系列图集是指
《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
包括:
11G101-1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1G101-2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11G101-3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承台
我们的纪念
16
目 录
梁平法
2
梁平法----平法规则
2.1
梁平法----配筋构造
2.2
梁平法----钢筋算量
2.3
17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梁内有什么钢筋?
18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钢筋
箍筋
纵筋
其他钢筋
双肢箍
多肢箍
上部筋
下部筋
中部筋
附加筋
吊筋
拉筋
上部通长筋
支座负筋
架立筋
构造钢筋
受扭钢筋
19
目 录
梁平法
2
-------梁平法制图规则
梁平法----平法规则
2.1
20
梁平法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21
返回
●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
集中标注
与
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中,
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
。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22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
23
●
集中标注:
1
、梁编号、梁截面尺寸
2
、箍筋: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及非加 密区、肢数
3
、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4
、梁侧面纵筋:构造腰筋及抗扭腰筋
5
、梁顶面标高高差
(该项为选注)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24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梁编号
集中标注
截面尺寸
箍筋
上部通长钢筋
侧面纵筋
梁顶面相对于楼板面的标高高差
25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原位标注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标注不适合于某跨时标注的数值。
原位标注:
1
、梁支座上、下部纵筋
2
、吊筋、附加箍筋
26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下部受力筋
下部受力筋
下部受力筋
上部受力筋
27
集中标注
——
梁编号
28
考核
JZL2(1A)
KL7(3B)
29
集中标注
——
截面尺寸
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
b×h
表示;
当为
竖向加腋梁
时,用
b×h GYC
1
×C
2
表示,其中
C
1
为腋长,
C
2
为腋高;
当为水平
加腋梁
时,用
b×h PYC
1
×C
2
表示,其中
C
1
为腋长,
C
2
为腋宽,加腋部分应在平面中绘制;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
b×h
1
/h
2
30
考核
JZL2(3) 300*500
KL7(2B) 300*700/500
31
集中标注
——
箍筋
三、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该项为必注值。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
/”
分隔;
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
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
:
Φ10@100/ 200(4)
Φ8@100(4) /150(2)
抗震框架梁
32
集中标注
——
箍筋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 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
13Φ10@150/200
(
4
),
18Φ12@150
(
4
)
/200
(
2
),
33
集中标注
——
通长筋
四、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
(
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对焊接连接的钢筋
)
,该项为必注值。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
+”
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
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例 :
2 22 + (412)
2 22 + 4 20
什么情况下有架立筋?
有什么不同?
34
集中标注
——
通长筋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 ;”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按原位标注处理。
例
3Φ22
;
3Φ20
35
集中标注
——
侧面纵筋
五、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
当梁腹板高度
h
W
≥450mm
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以大写字母
G
打头,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
总配筋值
,且对称配置。例
G4Φ12
。
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以大写字母
N
打头,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
总配筋值
,且对称配置。例
N6Φ22
。
注:
1
、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
15d
。
2
、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
l
l
或
l
lE
(抗 震);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36
集中标注
——
梁顶面标高高差
六、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
粱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对于位于结构夹层的粱,则指相对于结构夹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
37
Φ10@100/ 200(4)
Φ8@100(4) /150(2)
13Φ10@150/200
(
4
)
18Φ12@150
(
4
)
/200
(
2
)
2Φ25+3Φ22;5Φ25
梁平法标注
38
原位标注
——
梁支座上部纵筋
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1
. “
/”
分隔
——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
/”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2
. “
+”
相联
——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
+”
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3
.缺省标注
——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例
6
Φ
25 4/2
,
2
Φ
25+2
Φ
22
39
原位标注
——
梁下部纵筋
梁下部纵筋:
1
.
“
/”
分隔
——
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
/”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2
.
“
+”
相联
——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
+”
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3
.“
—”
不入支座
——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童写在括号内。
例
6
Φ
25 2
(
-2
)
/4
,
2
Φ
25+3
Φ
22
(
-2
)
/5
Φ
25
,
40
Φ10@100/ 200(4)
Φ8@100(4) /150(2)
13Φ10@150/200
(
4
)
18Φ12@150
(
4
)
/200
(
2
)
6Φ25 2
(
-2
)
/4
2Φ25+3Φ22
(
-3
)
/5Φ25
6Φ25 2/4
6Φ25 4/2
梁平法标注
41
梁平法标注
——
例题
G4
Φ10
什么意思?
标注一样,怎么配置钢筋?
42
原位标注
——
梁下部纵筋
梁下部纵筋:
4
、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筋的纵筋值是,则不需要在梁的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5
、当梁设置
竖向加腋
时,加腋部位下部斜纵筋应在支座下部以
Y
打头注写在括号里。
当梁设置
水平加腋梁
时,水平加腋内上下部斜纵筋应在加腋支座上部以
Y
打头注写在括号内,上下部斜纵筋之间用
“
/
”
分隔。
当多跨梁的集中标注中已经注明加腋,而该梁某跨的根部却不需要加腋是,则应在该跨原位标注等截面的
b×h
,以修正集中标注中的加腋信息。
43
原位标注
——
梁下部纵筋
44
原位标注
——
梁下部纵筋
45
集中标注表示:框架梁
KL1
,
3
跨,一端有悬挑
,
截面为
300*600
;箍筋为
I
级钢筋,直径
8
,加密区间距为
100
,非加密区间距为
200
,均为两肢箍;上部通长筋为
2
根直径
22
的二级钢;
原位标注表示:支座
1
上部纵筋为
4
根直径
22
的二级钢,支座
2
两边上部纵筋为
6
根直径
22
的二级钢分两排,上一排为
4
根,下一排为
2
根;第一跨跨距
3600
,下部纵筋为
3
根直径
18
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第二跨跨距
5800
,下部纵筋为
4
根直径
18
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以后类推
。
46
梁支座纵筋的长度规定
1
、为方便施工,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
a
0
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及与跨中直径不同的同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
l
n
/3
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延伸至
l
n
/4
位置。
l
n
的取值规定为:对于端支座,
l
n
为本跨的净跨值;对于中间支座,
l
n
为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
2
、悬挑梁(包括其它类型梁的悬挑部分)上部第一排纵筋延仲至梁端头并下弯,第二排延伸至
3l/4
位置,
l
为自柱(梁)边算起的悬挑净长。当具体工程需将悬挑梁中的部分上部筋从悬挑梁根部开始斜向弯下时,应由设计者另加注明。
47
梁支座纵筋的长度规定
3、当梁(不包括框支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的截断点距支座边的距离取0.1Lni。
48
梁支座纵筋的长度规定
4
、其他
4.1
非框架梁、井字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要求:
当设计按铰接时
,平直段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
0.35L
ab
,弯折段长度
15d
;
当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
,直段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
0.6L
ab
,弯折段长度
15d
。设计者应该在平法施工图中注明采用何种构造,当多数采用同种构造时,可在图注中统一写明,并将少数不同之处在图中注明。
49
梁支座纵筋的长度规定
4.2
非抗震设计时,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支座的锚固长度,本图集的构造详图中按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考虑。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度时,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对于带肋钢筋为
12d
,对于光面钢筋为
15d
。
4.3
非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支座和端支座的锚固长度,本图集的构造详图中规定对于带肋钢筋为
12d
,对于光面钢筋为
15d
。
4.4
当非框架梁配有受扭纵向钢筋时,梁纵筋锚入支座的长度为
La
,在端支座直锚长度不足时,可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
≥
0.6L
ab
,弯折段长度
15d
。
50
目 录
梁平法
2
梁平法----配筋构造
2.2
51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
端支座弯锚
52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
端支座直锚
53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
中间支座
54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
中间支座
55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
上部纵筋
56
配筋构造分析
57
配筋构造分析
58
目 录
梁平法
2
梁平法----钢筋算量
2.3
59
分析在平法中出现的钢筋类型
1
、梁上部贯通钢筋
2
、梁端支座负筋
3
、
架立钢筋
4
、梁下部钢筋
5
、
腰筋
6
、拉筋
7
、
吊筋
8
、箍筋
钢筋算量
60
钢筋算量
61
1
、梁上部贯通钢筋
上部贯通纵筋长度=(通跨净长+两端支座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个数)*根数
端支座锚固长度怎么确定?
搭接长度怎么确定?
62
63
64
65
条件:
柱宽400*400;结构抗震等级一级;砼C25;钢筋接头百分率为50%。
要求:
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
1
、梁上部贯通钢筋
66
计算效果:
67
2.
支座负筋
----
端支座
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锚固长度+伸出支座的长度)*根数
第三排呢?
第一排:Ln/3
第二排:L
n
/4
68
2.
支座负筋
----
中间支座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宽度+左右两边伸出支座的长度
Ln怎么取值?
第一排:Ln/3
第二排:L
n
/4
69
例题:
条件:
结构抗震等级一级;砼C25;钢筋接头百分率为50%。
要求:
计算支座负筋长度。
2.
支座负筋
70
71
2.
支座负筋
习题:
条件:
结构抗震等级一级;砼C25;钢筋接头百分率为50%。
要求:
计算支座负筋长度。
72
计算公式:(
Ln
净跨长 )
上排长度=
Ln/3+
支座宽度+净跨长度+支座宽度+
Ln/3
下排长度=
Ln/4+
支座宽度+净跨长度+支座宽度+
Ln/4
2.
支座负筋
----
跨中支座
73
2.
支座负筋
----
跨中支座
条件:
结构抗震等级一级;砼C25;钢筋接头百分率为50%。
要求:
计算跨中支座负筋长度。
74
3.
架立钢筋
架立筋长度=每跨净长-左右两边伸出支座的负筋长度+150*2
直接取
1/3Ln+150*2
可以吗?
75
3.
架立钢筋
76
4.
下部钢筋
----
通长配置
下部通筋长度
=
(通跨净长
+
左支座锚固
+
右支座锚固
+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根数
77
4.
下部钢筋
----
通长配置
78
4.
下部钢筋
----
通长配置
条件:
结构抗震等级一级;砼C25;钢筋接头百分率为50%。
要求:
计算下部钢筋长度。
79
4.
下部钢筋
----
分跨配置
计算公式:
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
+2*
锚固
(
或
0.5Hc+5D)
(注:
Ln
净跨长; 下部钢筋 不分上下排;)
80
4.
下部钢筋
----
分跨配置
条件:
结构抗震等级一级;砼C25;钢筋接头百分率为50%。
要求:
计算下部钢筋长度。
81
4.
下部钢筋
----
分跨配置
82
4.
下部钢筋
----
不伸入支座
计算公式:
不伸入支座钢筋=净跨长度
-2*0.1Ln
83
5.
侧面纵向钢筋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长度=通跨净长+15d*(接头数n+2)
侧面纵向受扭钢筋长度=通跨净长+左右端支座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数n
84
5.
侧面纵向钢筋
条件:
结构抗震等级一级;砼C25;钢筋接头百分率为50%。
要求:
计算侧面纵向钢筋长度。
85
6
、拉筋
拉筋计算公式
拉筋长度=梁宽
-2*
保护层
+2*11.9d
86
7.
吊筋和次梁加筋
87
7.
吊筋和次梁加筋
计算公式:
吊筋长度=
2*
锚固
+2*
斜段长度
+
次梁宽度
+2*50
框梁高度
>800mm a=60
o
≤
800mm a=45
o
次梁加筋按根数计算
,
长度同箍筋长度
.
88
计算公式:
箍筋单根长度
=
构件截面周长
-8*
保护层厚度
+2*11.9d
(
6.9d
)
箍筋根数计算=
2*
(加密区长度
-50
)
/
加密间距
+
(非加密区长度
/
非加密间距
+1
)
箍筋长度
=
单根长度*根数
8
、箍筋
89
一级抗震箍筋根数计算加密区根数=(
2*
梁高
-50
)
/
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
-
左加密区
-
右加密区)
/
非加密间距
+1
总根数=加密*
2+
非加密
8
、箍筋
90
二
~
四级抗震
箍筋根数计算
加密区根数=(
1.5*
梁高
-50
)
/
加密间距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
-
左加密区
-
右加密区)
/
非加密间距+
1
总根数=加密*
2+
非加密
8
、箍筋
91
8
、箍筋
92
条件:
结构抗震等级一级;砼C25;
要求:
计算箍筋长度。
8
、箍筋
93
目 录
柱平法
3
制图规则
3
.1
配筋构造
3
.2
钢筋计算
3.3
94
柱内有什么钢筋?柱内配筋什么部位最复杂 ?
95
目 录
柱平法
3
制图规则
3
.1
96
柱平法标注
——
概述
柱平法施工图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
列表注写方式
或
截面注写方式
表达。
在柱平法施工图中,尚应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97
柱平法标注
——
列表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
——
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一般只需采用适当比例绘制一张柱平面布置图,包括框加柱、框支柱、梁上柱和剪力墙上柱),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有时需要选择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
柱号
、
柱段起止标高
、
几何尺寸
(含柱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与
配筋
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
柱截面形状
及其
箍筋类型
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98
柱平法标注
——
列表注写方式
柱号
柱段起止标高
尺寸(含柱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
纵筋
箍筋(箍筋类型、配筋值)
99
柱平法标注
——
截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
——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100
柱平法标注
——
截面注写方式
101
柱平法标注
——
柱编号
柱编号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注:编号时,当柱的总高、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对应相同,仅分段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仍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
102
柱平法标注
——
起止标高
注写各段柱的起止标高,自柱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
1
、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根部标高系指基础顶面标高;
2
、芯柱的根部标高系指根据结构实际需要而定的起始位置标高;
3
、梁上柱的根部标高系指梁顶面标高;
4
、剪力墙上柱的根部标高分两种:
当柱纵筋锚固在墙顶部时,其根部标高为墙顶面标高;
当柱与剪力墙重叠一层时,其根部标高为墙顶面往下一层的结构层楼面标高。
103
柱平法标注
——
截面尺寸
矩形柱:截面尺寸
b×h
及与轴线关系的几何参数代号
b
1
、
b
2
和
h
1
、
h
2
的具体数值,须对应于各段柱分别注写。其中
b= b
1
+ b
2
,
h= h
1
+h
2
。当截面的某一边收缩变化至与轴线重合或偏到轴线的另一侧时,
b
1
、
b
2
、
h
1
、
h
2
中的某项为零或为负值。
圆柱:在圆柱直径数字前加
d
表示。为表达简单,圆柱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也用
b
1
、
b
2
和
h
1
、
h
2
表示,并使
d= b
1
+ b
2
;
h= h
1
+h
2
。
104
柱平法标注
——
纵筋
柱纵筋
当柱纵筋
直径相同
,
各边根数也相同
时(包括矩形柱、圆柱和芯柱),将纵筋注写在“
全部纵筋
”一栏中;
除此之外,柱纵筋分
角筋、截面
b
边中部筋
和
h
边中部筋
三项分别注写(对于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仅注写一侧中部筋,对称边省略不注)。
105
柱平法标注
——
箍筋
注写柱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距。当为抗震设计时,用斜线“
/”
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柱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
当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需在箍筋前加“
L”
。
106
KZ1
集中标注:
650*600
:表示柱的截面尺寸
4 22
:表示角部纵筋为
4
根
22
的 二级钢
Ф
10
·
100/200
:表示箍筋为
10
的一级钢和间距。
b
边中部配
5 22
纵筋
h
边中部
4 20
筋
柱平法标注
----
例题
107
目 录
柱平法
3
配筋构造
3
.2
柱的配筋构造
柱配筋构造重点分析
三个节点
两种钢筋
纵筋
箍筋
柱根节点:柱与基础
柱中间节点:柱与柱
柱顶节点:柱与屋面梁
109
柱子基础插筋长度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
+
竖直长度
h
1
+
非连接区
H
n
/3+
搭接长度
L
lE
110
柱子基础插筋长度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
+
竖直长度
h
1
+
非连接区
H
n
/3+
搭接长度
L
lE
柱的纵筋分析
柱的纵筋分析
柱的纵筋分析
柱的纵筋分析
柱的纵筋分析
柱的纵筋分析
柱的纵筋分析
柱的纵筋分析
柱的纵筋分析
120
纵筋长度=
-1
层层高
—
1
层非连接区
H
n
/3+1
层非连接区
H
n
/3+
搭接长度
L
lE
纵筋长度=
-1
层层高
—
1
层非连接区
H
n
/3+1
层非连接区
H
n
/3+
搭接长度
L
lE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是
1/3
净高其余均为(
1/6
净高、
500
、柱截面长边)取大值
-1
层柱子主筋长度
121
1
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首层层高
-
首层非连接区
H
n
/3+max(H
n
/6
,
hc
,
500)+
搭接长度
L
lE
122
中间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
-
当前层非连接区
+
(当前层
+1
)非连接区
+
搭接长度
LlE
非连接区=
max
(
1/6Hn
、
500
、
Hc
)
123
顶层中柱主筋长度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
-
梁高
+
(梁高
-
保护层)
+12d
非连接区=
max
(
1/6Hn
、
500
、
Hc
)
124
顶层边柱主筋长度
1
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
-
梁高
+1.5
锚固长度(
65
%)
2
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
-
梁高
+
锚固长度(梁高
-
保护层
+
柱宽
-2*
保护层
+8d
)
125
顶层边柱主筋长度
4
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
-
梁高
+
锚固长度(梁高
-
保护层
+12d
)
126
柱楼层中钢筋长度的计算
手工计算长度=层高
-
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
+
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软件计算长度=层高
柱的楼层配筋分析
128
基础箍筋根数计算
根数=(基础高度
-
基础保护层)
/
间距
-1
129
-1
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
130
1
层箍筋根数计算
根部根数=(加密区长度
-50
)
/
加密间距
+1
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
/
加密间距
+1
梁高范围根数=梁高
/
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
/
非加密间距
-1
按焊接计算
131
中间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焊接计算
根部根数=(加密区长度
-50
)
/
加密间距
+1
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
/
加密间距
+1
梁高范围根数=梁高
/
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
/
非加密间距
-1
132
顶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焊接计算
根部根数=(加密区长度
-50
)
/
加密间距
+1
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
/
加密间距
+1
梁高范围根数=梁高
/
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
/
非加密间距
-1
133
例题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
、剪力墙制图规则
143
第
3
.
1
.
1
条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示。
列表注写方式
为表达清楚、简便,剪力墙可视为由
剪力墙柱
、
剪力墙身
和
剪力墙梁
三类构件组成。
144
剪力墙柱
145
剪力墙柱
墙柱编号
,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表达形式应符合表
3.2.2a
的规定。
146
在剪力墙柱表中表达的内容,规定如下:
一、注写
墙柱编号
(见表
3.2.2a
)和绘制该墙柱的
截面配筋图
;此外,
1
、对于约束边缘端柱
YDZ
,需增加标注几何尺寸
bc×hc
。该柱在墙身部分的几何尺寸按本图集
YDZ
的标准构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该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
2
、对于构造边缘端柱
GDZ
,需增加标注几何尺寸
bc×hc
剪力墙柱
147
剪力墙柱
148
3
、对于约束边缘暗柱
YAZ
、翼墙
(
柱
)YYZ
、转角
(
柱
)YJZ
,其几何尺寸按本图集
YAZ
、
YYZ
、
YJZ
的标准构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该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
4
、对于构造边缘暗柱
GAZ
、翼墙
(
柱
)GYZ
、转角墙
(
柱
)GJZ
,其几何尺寸按本图集
GAZ
、
GYZ
、
GJZ
的标准构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该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
剪力墙柱
149
剪力墙柱
150
剪力墙柱
151
5
、对于非边缘暗柱
AZ
,需增加标注几何尺寸;
6
、对于扶壁柱
FBZ
,需增加标注几何尺寸。
剪力墙柱
152
二、注写各段
墙柱的起止标高
,自墙柱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墙柱根部标高系指基础顶面标高(如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则为框支梁顶面标高)。
剪力墙柱
153
三、注写各段
墙柱的纵向钢筋和箍筋
,注写值应与在表中绘制的截面配筋图对应一致。纵向钢筋注总配筋值;墙柱箍筋的注写方式与柱箍筋相同。对于约束边缘端柱
YDZ
、约束边缘暗柱
YAZ
、约束边缘翼墙(柱)
YYZ
、约束边缘角墙
(
柱
)YJZ
,除注写图
3.2.2
和相应标准构造详图中所示阴影部位内的箍筋外,尚需注写非阴影区内布置的拉筋(或箍筋)。 所有墙柱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要求同第
2.2.2
条第六款。
剪力墙柱
154
剪力墙身
剪力墙身
155
剪力墙身
156
2.
对于分布钢筋网的排数规定:
非抗震:
当其厚度≤
160
时,
宜
配置双排;
当剪力墙厚度
b
>
160
时,
应
配置双排。
抗震:
当剪力墙厚度
b≤400
时,应配置双排;
当剪力墙厚度
400
<
b≤ 700
时,宜配置三排;
当剪力墙厚度
b
>
700
时,宜配置四排。
剪力墙身
157
各排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与间距应保持一致。 当剪力墙配置的分布钢筋多于两排时,剪力墙拉筋两端应同时钩住外排水平纵筋和竖向纵筋,还应与剪力墙内排水平纵筋和竖向纵筋绑扎在一起。
剪力墙身
158
二、注写各段
墙身起止标高
,自墙身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墙身根部标高系指基础顶面标高(如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则为框支梁顶面标高)。
三、注写
水平分布钢筋、竖向分布钢筋和拉筋
的具体数值。注写数值为一排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规格与间距,具体设置几排已经在墙身编号后面表达。
剪力墙身
159
剪力墙梁
160
在剪力墙梁表中表达的内容,规定如下:
一、注写
墙梁编号
墙梁编号,由墙梁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表达形式见表
3.2.2b
。
剪力墙梁
161
二、注写
墙梁所在楼层号
。
三、注写
墙梁顶面标高高差
,系指相对于墙梁所在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高于者为正值,低于者为负值,当无高差时不注。
四、注写
墙梁截面尺寸
b×h
,上部纵筋,下部纵筋和箍筋的具体数值。
剪力墙梁
剪力墙梁
162
五、当连梁设有
斜向交叉暗撑
时
[
代号为
LL
(
JC
)
××
且连梁截面宽度不小于
400]
,注写一根暗撑的全部纵筋,并标注
×2
表明有两根暗撑相互交叉,以及箍筋的具体数值(用斜线分隔斜向交叉暗撑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
暗撑截面尺寸按构造确定,并按标准构造详图施工,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该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
剪力墙梁
剪力墙梁
163
六、当连梁设有
斜向交叉钢筋
时
[
代号为
LL
(
JG
)
××
且连梁截面宽度小于
400
但不小于
200]
,注写一道斜向钢筋的配筋值,并标注
×2
表明有两道斜向钢筋相互交叉。当设计者采用与该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
剪力墙梁
剪力墙梁
164
墙梁侧面纵筋
的配置,当墙身水平分布钢筋满足连梁、暗梁及边框梁的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要求时,该筋配置同墙身水平分布钢筋,表中不注,施工按标准构造详图的要求即可;当不满足时,应在表中注明梁侧面纵筋的具体数值。
剪力墙梁
剪力墙梁
165
一、 原位注写方式,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
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以直接在墙柱、墙身、
墙梁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
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如图
3.3.3
所示)。
截面注写方式
166
一、从相同编号的墙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标注全部纵筋及箍筋的具体数值(同框架柱)。对墙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的箍筋间距要求同框架柱。
截面注写方式
167
二、从相同编号的墙身中选择一道墙身,按顺序引注的内容为:墙身编号(应包括注写在括号内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墙厚尺寸,水平分布钢筋、竖向分布钢筋和拉筋的具体数值。
截面注写方式
168
三、从相同编号的墙梁中选择一根墙梁,按顺序引注的内容为:
1
、当连梁无斜向交叉暗撑时,注写:墙梁编号、墙梁截面尺寸
b×h
、墙梁箍筋、上部纵筋、下部纵筋和墙梁顶面标高高差的具体数值。
截面注写方式
169
2
、当连梁设有斜向交叉暗撑时,还要以
JC
打头附加注写一根暗撑的全部纵筋,并标注
×2
表明有两根暗撑相互交叉,以及箍筋的具体数值(用斜线分隔斜向交叉暗撑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交叉暗撑的截面尺寸按构造确定,并按标准构造详图施工,设计不注。 当连梁设有斜向交叉钢筋时,还要以
JC
打头附加注写一道斜向钢筋的配筋值,并标注
×2
表明有两道斜向钢筋相互交叉。
截面注写方式
170
当墙身水平分布钢筋不能满足连梁、暗梁及边框梁的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要求时,应补充注明梁侧面纵筋的具体数值,注写时,以大写字母
G
打头,接续注写直径与间距。
例
GΦ10@150
,表示墙梁两个侧面纵筋对称配置为:
Ⅰ
级钢筋,直径
Φ10
,间距为
150
。
截面注写方式
171
截面注写方式
172
无论采用列表注写方式还是截面注写方式,剪力墙上的洞口均可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原位表达
剪力墙洞口
173
洞口的具体表示方法
一、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绘制洞口示意,并标注洞口中心的平面定位尺寸。
二、在洞口中心位置引注:
1
、洞口编号,
2
、洞口几何尺寸,
3
、洞口中心相对标高,
4
、洞口每边补强钢筋,共四项内容。具体规定如下:
1
、
洞口编号
:矩形洞口为
JD××
(
××
为序号), 圆形洞口为
Y D××
(
××
为序号);
2
、
洞口几何尺寸
:矩形洞口为洞宽
×
洞高(
b×h
), 圆形洞口为洞口直径
D
;
3
、
洞口中心相对标高
,系相对于结构层楼(地)面标高的洞口中心高度。当其高于结构层楼面时为正值,低于结构层楼面时为负值。
剪力墙洞口
174
4
、
洞口每边补强钢筋
,分以下几种不同情况;
(
1
)当矩形洞口的洞宽、洞高均不大于
800
时,如果设置构造补强纵筋,即洞口每边加钢筋≥
2Φ12
且不小于同向被切断钢筋总面积的
50%
,本项免注。
例
DJ 3 400×300 +3.100
,表示
3
号矩形洞口,洞宽
400
,洞高
300
,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
3100
,洞口每边补强钢筋按构造配置。
(
2
)当矩形洞口的洞宽、洞高均不大于
800
时,如果设置补强纵筋大于构造配筋,此项注写洞口每边补强钢筋的数值。
例
DJ 2 400×300 +3.100 3Φ14
,表示
2
号矩形洞口,洞宽
400
,洞高
300
,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
3100
,洞口每边补强钢筋为
3Φ14
。
剪力墙洞口
175
(
3
)当矩形洞口的洞宽大于
800
时,在洞口的上、下需设置补强暗梁,此项注写为洞口上、下每边暗梁的纵筋和箍筋的具体数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补强暗梁梁高一律定为
400
,施工时按标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该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当洞口上、下边为剪力墙连梁时,此项免注;洞口竖向两侧按边缘构件配筋,亦不在此项表达。
例
DJ 5 1800×2100 +1.800 620 Φ8@150
,表示
5
号矩形洞口,洞宽
1800
,洞高
2100
,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
1800
,洞口上下设补强暗梁,每边暗梁纵筋为
620
,箍筋为
Φ8@150
。
剪力墙洞口
176
(
4
)当圆形洞口设置在连梁中部
1/3
范围(且圆洞直径不应大于
1/3
梁高)时,需注写在圆洞上下水平设置的每边补强纵筋与箍筋。
(
5
)当圆形洞口直径大于
300
,但不大于
800
时,其加强钢筋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系按照圆外切正六边形的边长方向布置(请参考对照本图集中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设计仅需注写六边形中一边补强钢筋的具体数值。
剪力墙洞口
177
2
、剪力墙钢筋构造
178
剪力墙柱钢筋构造
179
剪力墙柱钢筋构造
180
剪力墙柱钢筋构造
181
剪力墙柱钢筋构造
182
剪力墙柱钢筋构造
183
剪力墙柱钢筋构造
184
剪力墙柱钢筋构造
185
剪力墙柱钢筋构造
186
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
187
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
188
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
189
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
190
注:
1.
括号内为非抗震纵筋搭接和锚固长度。
2.
本图所示拉筋应与剪力墙每排的竖向筋和水平筋绑扎在一起。
3.l
l
、
l
lE
取值见第
34
页。
4.l
a
、
l
aE
取值见第
33
、
34
页。
5.
剪力墙钢筋配置若多于两排,中间排水平筋端部构造同内侧钢筋。
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
191
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
192
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
193
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
194
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
195
注:
1.
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与箍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其中抗震竖向钢筋构造详见第
36
至
38
页,非抗震纵向钢筋构造详见第
42
至
44
页;抗震箍筋构造详见第
40
页,非抗震箍筋构造详见第
45
页。
2.
本图集所指小墙肢为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
3
倍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
3.
所有暗柱纵向钢筋搭接范围内的箍筋间距要求同第
40
页注的第
2
条。
4. L
a
、
L
aE
取值见第
33
、
34
页。
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
196
剪力墙梁钢筋构造
197
剪力墙梁钢筋构造
198
剪力墙梁钢筋构造
199
剪力墙梁钢筋构造
200
剪力墙洞口
201
剪力墙洞口
202
剪力墙洞口
203
剪力墙洞口
204
3
、剪力墙钢筋计算
205
1
、剪力墙钢筋计算
206
纯剪力墙
配筋平面图
配筋立面
207
4-2-2
4-2-3
208
水平筋
209
水平筋
210
4-2-4
211
4-2-5
212
4-2-17
213
4-2-18
214
4-2-22
215
4-3-6
216
4-3-11
217
4-3-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下面就以一个实例来计算墙的配筋:
返回
剪力墙身表达形式为
Qxx
(
x
排),括号内为墙身所配置的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的排数(排数的规定见平法
03G101-1
第
13
页)。
剪力墙身共有三种钢筋,水平钢筋、竖向钢筋和拉筋 。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水平钢筋的计算比较简单,拉筋尺寸及根数要依据具体设计来进行计算。
224
说明
:
1 .
剪力墙
Q1,
三级抗震
,C25
砼
,
保护层为
15
,各层楼板厚度均为
100
2. Lae, Lle
取值按
03G101-1
规定
返回
225
手工计算结果如下:
基础部分纵筋:
b12
L =
基础内弯折
+
基础内高度
+
搭接长度
Lle
= 240+
(
1200-100
)
+1.6*Lae
=240+
(
1200-100
)
+1.6*35*12
=240+1772
根数:
N=
排数*
[Round(
墙净长
-50*2/
间距
)+1]
=2*[ Round (5200-50*2/200)+1]
=2*27
=54
1772
240
返回
226
一层:
L =
层高
+
上面搭接长度
Lle
= 3200+1.6*Lae
=3200+1.6*35*12
=3872
根数:
N=
排数*
[Round(
墙净长
-50*2/
间距
)+1]
=2*[ Round (5200-50*2/200)+1]
=2*27
=54
竖向钢筋:
3872
中间层:
返回
2021/1/12
一层:
L =
左端柱长度
-
保护层
+
墙净长
+
左端柱长度
-
保护层
+2*
弯折
= (400-15)+5200+(400-15)+2*15d
=5970+2*15*12
=5970+180+180
根数:
N=
排数*(墙净高
/
间距
+1
)
=2*[
(
3200-100
)
/200+1
)
]
=2*17
=34
水平钢筋:
5970
180
180
返回
228
一层:
L =
墙厚
-2*
保护层厚度
+2*
直径
= 300-2*15+2*6
=282
根数:
N=
墙高
/
间距*墙净长
/
间距
=
(
3200-100
)
/200*
(
5200/200
)
= 416
拉筋:
二层同一层
282
返回
229
顶层:
L =
层高
-
保护层
+
(
Lae-
板厚
+
保护层)
= 3200-15+
(
35*12-100+15
)
=3185+335
根数同中间层:
N=54
竖向钢筋:
水平筋和拉筋同中间层
3185
335
返回
230
231
232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