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6 MB
- 2021-02-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一、课题介绍
1
、
工程概况
天津某工程项目位于天津市小白楼商务区,毗邻极具天津地域风貌特色的“五大道”历史风情区。
本工程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占地面积
9588.1
㎡,建筑面积为
180220㎡
。其中地上建筑
150000㎡
,地下建筑
30220㎡
。地下四层由车库、设备用房组成;地上由三层商业裙房及一栋
48
层办公楼、一栋
54
层公寓楼组成;建筑檐高
214.9m
;交竣后成为天津小白楼商务区新地标建筑。
2
2
、课题简介
本项目设计劲性钢管砼柱
30
根,钢管劲性混凝土柱自地下
-8m
向上呈现变截面变化,其中公寓楼部分钢管混凝土柱
16
根至
54
层,办公楼钢管混凝土柱
14
根至
47
层,累计浇筑混凝土约
3185m³
;设计要求:钢管柱作为结构柱一是在工程中起到支撑作用,二是作为工程结构地下工程及主体工程同进施工。
钢管砼柱
1000*28
管内砼
C40
,
-8.00
~
-1.20
Q345
居中放置
栓钉
14⊙19
竖向间距
200
管外砼,正做时剔除
劲性钢管柱截面示意图
钢管柱现场安装实景
3
天津某工程劲性钢管混凝土柱分布图
公寓楼塔楼区域
办公塔楼区域
钢管混凝土柱
4
二、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天津某
QC
小组
课题名称
攻克天津某劲性钢管混凝土柱质量难题
活动时间
2011.03.01
至
2011.06.01
课题类型
攻关型
小 组 成 员 名 单
序号
姓 名
职 务
年龄
职 称
小组分工
TQM
教育
1
某某某
项目总工
36
高级工程师
总体策划
人
均
受
教
育
60
小
时
以
上
2
杨浩
技术员
31
工程师
组织实施
3
明锡忠
技术员
30
工程师
交底、现场实施
4
毛树生
材料员
46
工程师
市场采购
5
郝建
预算员
35
工程师
经济分析
6
秦进林
质量员
34
工程师
质量检查
7
严金时
试验员
35
工程师
实验测试
8
高丕鑫
技术员
40
工程师
技术分析
9
陆卫忠
资料员
54
工程师
资料收集
2011
年度,本
QC
小组被评为天津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制表人:某某某 日期:
2011
年
03
月
01
日
5
后张法预应力框架梁施工质量控制
提高劲性钢骨柱安装一次合格率
提高大型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
八万立方高大模板支撑
2010
年
:
被评为市级优秀
QC
小组
2014
年
:QC
小组活动力争达到国家级水平
2012
年:被评为集团级优秀
QC
小组
2011
年:被评为集团级优秀
QC
小组
A
P
D
C
A
P
D
C
A
P
D
C
A
P
D
C
2013
年:被评为市级优秀
QC
小组
攻克钢管混凝土柱质量难题
A
P
D
C
我小组开展
QC
活动从未间断,近年连续荣获国家级
QC
成果奖。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小组历年荣誉
6
三、选题理由
1
、
技术难度
钢管采用逆作法施工
,
钢管柱作为结构永久柱;通过利用地下室结构板作为基坑支撑体系板
,
与地下室和上部结构同进施工。为满足逆作阶段结构受力要求
,
采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上插钢管柱存在技术难度。
2
、施工要求
设计对劲性钢管混凝土技术性能要求高(
C40
)
,
而混凝土的浇注是从地下
-8m
开始,因钢管柱长度与直径限制,无法按照常规方法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施工,这就对浇筑钢管柱混凝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高强混凝土配合比一般是按照高层建筑施工进行设计,无法满足地下免振混凝土施工要求。
7
3
、
测量标准
钢管柱测量定位的质量标准垂直度:误差小于
3‰
;轴向定位:误差小于
5mm
;而钢管柱累计高度与建筑物持平,无论是在建筑规模、结构形式、技术含量、施工难度均为国内工程所罕见。
唯此,
集团公司要求把“
攻克天津某工程劲性钢管混凝土柱质量难题
”作为本次小组活动课题。
8
四、设定目标
针对天津某工程
劲性钢管混凝土柱质量难题
确保
30
根超高、变截面劲性钢管混凝土柱
混凝土结构均匀密实、自由收缩率<
0.15%
要求。
9
关于泵送顶升钢管砼施工,此方法技术含量高,由于采用了从柱根向上顶升逆向浇注砼方法,可以依靠顶升挤压自然密实,
针对劲性钢管混凝土技术难度、施工要求及测量标准,
我QC小组
邀请相关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对现场试验样板进行了会诊和研究,从观感、实测的
500
条数据中找出
73
条问题,归纳为
7
大类。
调 查 表
序号
施工质量情况
频数
累计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钢管柱内混凝土收缩超标
31
31
42.46
42.46
2
钢管柱内混凝土结构不密实
22
53
30.13
72.59
3
钢管接头焊缝夹渣
6
59
8.21
80.8
4
钢管柱加工精度超差
4
63
5.47
86.27
5
钢管柱中心线偏移轴线
2
65
2.79
89.06
6
其他
8
73
10.94
100
合计
:73
制表人:某某某 日期:
2011
年
3
月
10
日
五、目标可行性分析
10
排列图
砼收缩超标
砼结构不密实
钢管焊缝夹渣
加工精度超差
中心线偏轴
其他
累计频率
%
从排列图可以看出钢管砼收缩超标、砼结构不密实是影响劲性钢管混凝土柱的主要质量问题。
0
20
40
60
80
100%
频数
N
=
73
0
12
24
36
48
73
●
●
●
●
●
●
31
22
6
4
2
8
42%
73%
81%
86%
89%
制图:某某某 日期:
2011
年
3
月
10
日
五、目标可行性分析
11
从排列图看出钢管砼收缩超标、砼结构不密实两项问题占检测数据
10.6%
;不合格数据累加起来整体合格率仅为
85.6%
,低于规范要求近
10
个百分点。
五、目标可行性分析
经过计算:
[1-
(
73-53
)
/500]*100
%
=96%
如果把这两项质量问题全部解决,合格率就能达到
96%
。
查阅历史资料:
本公司于
2009
年在天津中惠熙元项目施工中,劲性钢管混凝土柱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
95
%。
公司重视
创造市场信誉、巩固市场地位,公司加派领导、技术人员亲临现场把关。
结论
攻难关
破难题
完成
目标
没问题
12
六、原因分析
钢管内
砼收缩超标
砼结构
不密实
设备故障
材料准备不充足
管道布置安装
不合理
交底不清
砼塌落度
控制不好
未执行
施工方案
作业人员经验不足
标高控制不好
输送管连接不牢靠
砼输送泵压力不足
设备选择不当
钢管接口错位
砼和易性差
原料计量不准确
顶升过程中断
砼可泵性不良
关联图
制图:
某某某 日期:
2011
年
3
月
15
日
1
、
小组针对钢管内砼收缩超标、砼结构不密实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13
序号
末端因素
确认方法
确认人
完成时间
1
作业人员经验不足
现场调查
明锡忠
2011.3.17
2
技术交底不清
现场检查
杨浩
2011.3.20
3
材料准备不充足
现场调查
毛树生
2011.3.25
4
设备选择不当
现场测试
毛树生
2011.3.17
5
顶升过程中断
现场调查
高丕鑫
2011.3.20
6
砼输送泵压力不足
现场分析
秦进林
2011.3.20
7
砼可泵性不良
现场分析
严金时
2011.3.19
制表人:
某某某
日期:
2011
年
3
月
15
日
六、原因分析
2
、要因确认计划
小组通过原因分析出
7
个末端因素,制定了要因确认计划表。
14
确认人
明锡忠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时间
2011.3.15-2011.3.17
确认地点
施工现场
确认内容
作业人员是否经验不足
确认标准
工艺标准
/
岗位技能标准
验证情况
小组人员通过对现场施工班组
26
个操作人员面对面交谈,
20
个操作者不熟悉工艺流程和操作要领,之中
18
个操作人员新入行,需要培训。
结论
要因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一
作业人员经验不足
制表人:
某某某
日期:
2011
年
3
月
15
日
15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二
技术交底不清
确认人
杨浩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时间
2011.3.20
确认地点
施工现场
确认内容
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确认标准
企业管理手册
验证情况
小组人员对现场带班人员进行资料检
查,有具体交底资料和交底记录,但
是带班人员没进行传达,技术人员也
没检查,要求立即整改。
结论
非要因
制表人:
某某某
日期:
2011
年
3
月
15
日
16
确认人
毛树生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时间
2011.3.23-2011.3.25
确认地点
施工现场
确认内容
所需施工物资是否准备充足
确认标准
施工材料计划
/
实物验证
验证情况
小组人员对施工材料计划
和库存予以核准,施工材料按
计划进场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结论
非要因
要因确认三
材料准备不充足
七、要因确认
制表人:
某某某
日期:
2011
年
3
月
15
日
17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四
设备选择不当
确认人
毛树生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时间
2011.3.20
确认地点
施工现场
确认内容
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确认标准
企业管理手册
验证情况
小组人员对施工所需设备标识、
合格证书、运行记录进行检查并
依据设备运行参数测试其功率,
检查其功能。通过实际检查和测
试所选用设备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结论
非要因
制表人:
某某某
日期:
2011
年
3
月
15
日
18
要因确认五
顶升过程中断
确认人
高丕鑫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时间
2013.3.20
确认地点
施工现场
确认内容
查验施工设备输送管道
确认标准
设备及辅件安装说明书
验证情况
输送管固定不稳,泵送时,
泵压使输送管发生震颤,尤其在
输送管连接的管卡处,导致管卡
断开,输送功能减弱不能满足设
备对混凝土顶升要求。
结论
要因
制表人:
某某某
日期:
2011
年
3
月
15
日
七、要因确认
19
要因确认六
砼输送泵压力不足
确认人
秦进林
确认方法
现场分析
确认时间
2011.3.20
确认地点
施工现场
确认内容
查验输送泵及辅件是否达到混凝土输送压力要求
确认标准
输送泵操作规程及辅件安装说明书
验证情况
小组对照输送泵
操作规程对开启、
运行、功率进行比对
,对空载及实际输送
过程进行观察,并对
以往运行记录进行核
准, 输送泵能够满
足工程需要
结论
非要因
制表人:
某某某
日期:
2011
年
3
月
15
日
七、要因确认
20
要因确认七
混凝土可泵性不良
确认人
严金时
确认方法
现场分析
确认时间
2011.3.20
确认地点
施工现场
确认内容
查验输送泵及辅件是否达到混凝土输送压力要求
确认标准
输送泵操作规程及辅件安装说明书
验证情况
现有的高强混凝土配合比一般是按照
高层建筑施工进行设计,无法满足免振混
凝土和易性、流动性、自填充性、不离析
、不泌水及混凝土结构均匀密实且有较小
的自由收缩率要求。
结论
要因
制表人:
某某某
日期:
2011
年
3
月
15
日
七、要因确认
21
通过小组对末梢原因逐一进行分析论证,最后确认三条要因:
找到要因了!
七、要因确认
序号
要因内容
1
作业人员经验不足
2
顶升过程中断
3
混凝土可泵性不良
22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时间
负责人
1
作业人员经验不足
实施专项培训
操作人员熟悉设备操作规程,熟练掌握设备应用
1
请技术人员讲述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2
请优秀操作能手讲解操作技能;
3
组织人员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学习
施工现场
2011
3.25
杨浩
2
顶升过程中断
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布置输送泵及相关辅件
固定、可靠联接辅件,确保输送管道顺利输送砼
1
严格遵守设备安装规程,确保各部件联接严密;
2
采用工具式固定架体固定管段及支撑
施工现场
2011
4.1
高丕鑫
3
混凝土
可泵性不良
与天津建科院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实施技术合作
保证混凝土自流平,均匀密实,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1
邀请专家论证,研究开发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
2
安排专人实施跟踪;
3
调整设备的性能参数及顶升压力,输送时间让设备充分发挥作用。
施工现场
2011
3.22
-
4.20
严金时
八、制定对策
对策表
制表:某某某 日期:
2011
年
3
月
20
日
23
九、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一:实施专项培训
1
、请专业技术人员讲述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为逆作法施工,钢管柱按照必须在主体施工前进行安装,即施工完钻孔灌注桩后立即进行钢管柱的定位安装施工。针对工程的实际施工特点,确定钢管柱施工工艺流程:
桩柱地面测量定位→钻孔操作平台安装→成孔护筒安装→钻机成孔→灌注桩钢筋笼及钢管护筒安装→浇筑桩混凝土→排除护筒内泥浆→剔凿桩顶超灌部分混凝土→安装定位器→钢管柱安装→浇筑钢管柱混凝土→浇注钢管柱外围混凝土。
工艺讲述 钢管定位安装 钢管外围
24
九、对策实施
2
、请优秀操作能手讲解操作技能
小组人员通过对现场施工班组
26
个操作人员面对面交谈,
20
个操作者不熟悉工艺流程和操作要领,之中
18
个操作人员新入行,需要培训。为把施工工艺贯彻到每个工人中去,由工长,召集相关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工人完全掌握并经过考试之后再进行施工作业。
操
作
能
手
讲
解
技
能
新入行员工培训
新入行员工考试
25
九、对策实施
3
、组织人员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学习
为确保钢管混凝土柱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满足施工方案要求,不能有任何施工工序质量缺陷,因此我
QC
小组在
2011
年
03
月
25
日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前召集所有的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培训、技术交底,全方位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坚决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及质量评定。
结果:
1
、经过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了
50
人次的进场教育和
3
次专业培训,通过考核、口头问卷调查了解到:使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提高质量意识,工人考核合格率
100
%。
2
、通过工序中的过程控制,保证了整个工艺质量得到提高,并总结编制了作业指导书和工法等。
26
对策实施二、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布置输送泵及相关辅件
九、对策实施
(
1
)泵机停放位置按砼管出口与浇注钢管最近距离≮
9m
,以减弱砼回流的冲击力。(见管道布置图)
(
2
)将输送管与周围可靠的构筑物进行固定或拉结。比如:用导链将钢管柱与输送管拉在一起,以更好的固定输送管。
管道布置图
与近邻的构筑物进行固定拉结
1
、严格遵守设备安装规程,确保各部件联接严密
27
九、对策实施
(
3
)泵送顶升钢管砼时,严禁使用任何振捣机具。当砼从钢管顶部卸压孔溢流槽满出后,保持稳压停止泵送
5
分钟后方可插入止回阀的闸板。(见止回流闸门图)
28
九、对策实施
2
、采用工具式固定架体固定管段及支撑
(
1
)输送管固定牢靠,尤其是在与泵车输送连接的弯管处。在输送管连接处下垫木方或枕木,并用
12
#铁丝将输送管与枕木绑扎牢固。
输送管与输送管通过管卡连接。方法:先在输送管接口处套入橡胶密封圈,将两管对接,保证接口处密封圈严实,再将管卡套在密封圈上,并用小锤轻敲管卡,使半圆卡环与输送管接口卡紧,并保证两个半圆卡环卡口对齐无缝隙、管卡螺丝紧固。(见图一、图二)
图
-
、图二
:
与泵车连接输送的弯管固定连接方式
29
九、对策实施
(
2
)各管路保证联接牢固、稳定、严密,弯管处加设固定点,以免泵送时管路产生摇晃、松脱。(见图三)
(
3
)泵机
3-5m
处的输送管路浇注一个体积为
1m3
砼基座固定输送管,以吸收泵送砼流动时的反作用力,使泵机平稳和减少输送管路的振动。(见图四)
结果:
经过现场质量员检查,
各管路连接牢固、稳定、严密,为钢管柱内砼顶升法浇筑提供了安全保证。
图三
:
弯管固定点
图四
:
固定基座
30
实施三:与天津建科院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实施技术合作
九、对策实施
混凝土浇筑难度分析
天津某钢管柱内混凝土的配合比存在以下难点:①泵送距离长、坍落度损失大,施工作业时混凝土泵送总高度达
214m
、泵送距离最长超过
150m
,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坍落度的泵送损失;②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和易性要求高,泵送顶升工艺要求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和易性才能被顺利顶入钢管柱内的各个空腔; ③如何使混凝土长时间地保持高流动性由于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考虑到混凝土的运输时间、现场等待及顶升浇筑过程的时间,需要混凝土能够保持
4h
以内因此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尤为显得十分重要。
31
本项目经过混凝土浇筑难度分析,决定召开针对本项目特点的专家论证会议,会议聘请了天津市著名的混凝土专家对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进行论证,专家提出,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一步优化,建议首先做模拟试验。
对此,我们与天津市混凝土研究机构
——
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进行技术合作,对于钢管柱
C40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设计、施工,并由我小组抽出专人与建科院共同对混凝土的施工与质量进行控制,为满足可泵性要求,使配比达到最佳状态,由供应商进行比对试验;在塑性砼中同时掺加减水剂和膨胀剂,从而满足泵送要求。
九、对策实施
实施三:与天津建科院
签订
技术服务协议,实施技术合作
1
、邀请专家论证,研究开发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
专家论证会
专家论证会议内容
技术服务协议
32
(
1
)按照相关图纸、规范要求,钢管柱混凝土技术指标要求为塌落度
240±20mm
,扩展度控制在
600mm±50mm
。
九、对策实施
为保证混凝土技术指标达到要求,我们与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进行技术合作进行配合比设计。
C40
自密实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自填充性,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工作性能良好,混凝土结构均匀密实且有较小的自由收缩率。
33
(
2
)经过配合比设计与方案论证,接下来,为保证本工程的钢管混凝土柱浇筑一次成优,保证混凝土的供应满足施工质量要求,我
QC
小组本次选择供应商时通过两家混凝土供应商进行模拟试验的方式确定:(见
C40
钢管柱混凝土试件示意图)
九、对策实施
34
九、对策实施
(
3
)预选合格的供应商参与混凝土模拟试验
甲乙两家进行模拟试验
甲家砼供应单位的砼配合比
(
坍落度:
240
+
20mm
、初凝时间:
4
小时)
项目
P.O42.5
水泥
细度模数
2.8
中砂
(
5-25mm
)碎石
自来水
外加剂
矿粉
膨胀剂
每
m3
砼用量
350
285
665
175
10.3
200
54
配合比
1
2
3.34
0.56
0.03
0.5
0.18
乙家砼供应单位的砼配合比
(
坍落度:
240±20mm
、初凝时间:
4
小时)
项目
P.O42.5
水泥
细度模数
2.8
中砂
(
5-20mm
)碎石
自来水
外加剂
矿粉
膨胀剂
每
m3
砼用量
325
300
700
180
20
160
60
配合比
1
2.4
2.15
0.55
35
九、对策实施
(
4
)两家混凝土供应商的测试情况
我
QC
小组为全面掌握混凝土的施工工作性能是否符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要求选择的两家的供应商同时对
C40
混凝土的缓凝时间、塌落度、强度、扩展度,其中,经过历时
3
个月的配比实验,共完成了
64
组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施工性能和强度试验
,
通过比较
,
初步选定混凝土配合比
(kg/m3) :P·O42·5
水泥∶细度模数
2.8
中砂:(
5-20mm
)碎石:自来水:外加剂
∶
矿粉∶膨胀剂
= 350∶285∶665∶175∶10.3∶200:54
模拟构件共选择
2
根
,
其中
1
根选择浇筑难度最大的钢柱
,
即
10
米高;其中钢管内径、隔板的数量、大小及位置等均与原设计相同。
1
根按同样原则选择相同楼层的
12m
长的外框柱。
结果:
经本
QC
小组评定确定了甲单位混凝土达到的性能要求
:
①强度达到
40MPa
以上; ②坍落度达到
260mm
,扩展度大于
600mm
; ③坍落度经时损失
4h
不大于
10mm
,
150m
的泵送损失不大于
10mm
;④扩展度经时损失
4h
不大于
100mm
混凝土模拟试验桩
36
九、对策实施
2
、安排专人实施跟踪
(
1
)
QC
小组在组长的领导下,指定专人负责技术工作,专职质检员全程进行监督检查,责任落实到个人,顶升混凝土之前,必须经过技术员、测量员、施工员、质量员三方检查,并签字后方可浇灌混凝土。在每个施工阶段用摄像机照相机记录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大钢管制作及标高检查力度:
我小组成员将检查数量由检验批规定的数量提升为
100%
检查合格,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情况要求班组立即整改。检查及整改完毕后钢管标高数据如下:
钢管柱标高
37
九、对策实施
检查情况
规范要求
严重超标
超标
符合要求
合格率
点数
0
1
79
96.75%
制表:杨浩 制表时间:
2011
年
5
月
10
日
38
九、对策实施
2
)加强钢管焊接检测过程检查:
钢管组焊时的纵、环缝,现场对接焊缝、节点连接焊缝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确定焊接工艺流程。根据焊缝位置设计不同焊缝坡口,方便焊接、减少焊接应力采用焊前预热、焊后后热、部件热处理等方法,消除焊接应力,避免焊缝裂纹。钢管柱的焊接采用气弧焊,焊接完成后先进行超声波检测自检,自检合格后要求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外侧螺栓紧固
钢管外侧焊接
39
九、对策实施
3
)加强钢管垂直度过程检查:
在安装钢管柱时应在两个垂直方向架设二台经纬仪,同时观测柱的两条控制母线,指挥操作人员校正钢管柱的垂直度。随着建筑物高度增加及平面形状、尺寸的限制,用于垂直观测的经纬仪只能放在安装层的楼板上,部分柱观测的角度、距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应将经纬仪架立在尽可能远离被观测柱的位置,使观测的水平距离达到最大,垂直度不能超过
5mm
。
40
九、对策实施
3
)加强对
C40
混凝土塌落度过程检查:
顶升混凝土施工中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避免堵泵和堵管的发生,是现场管理的重点之一 现场管理原则是必须确保入泵的每车混凝土流动性和和易性达到工艺设计要求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对每一车混凝土均进行坍落度和扩展度的测量,并观察是否有离析现象,检查最大粗骨料粒径不能超过配合比设计标准,只有这些指标均达到了工艺要求才能允许混凝土入泵
41
九、对策实施
3
、调整设备的性能参数、顶升压力、输送时间,让设备充 分发挥作用
通过对本项目主塔楼钢管柱直径高度以及安装分
段因素的考虑,分析了各段顶升的混凝土时间数量压力及管内隔板的复杂性,最后确定了塔楼15层以下采用2层一顶的浇筑方式,塔楼15层以上采用3层一顶的浇筑方式
(
1
)砼输送泵机的选择
①砼垂直静压力(按
φ1000
钢管柱顶升高度
15m
)计算为
5.5Mpa
;
②砼输送管道压力损失(含
135
弯管及止回阀)合计为
5Mpa
;
③垂直静压力与管道压力损失合计为
10.5Mpa
,考虑顶升过程中其它不可预见因素,泵送顶升
φ1000
钢管砼高度在
15m
时,选用砼管出口压力≥
22Mpa
的砼输送泵。
42
(
2
)泵管布置示意
本项目主塔楼施工中采用了
2
台超高压泵,混凝土地泵出口压力最小为
22MPa
,泵压是通过理论计算和模拟试验的方法确定的,泵管布置时,为了减少竖向管内混凝土的回流压力,在首层和
31
层分别设置了较长的水平段作为缓冲
(
见图
)
,同时在地泵的出口近设置了止回阀,泵管的厚度也是经过强度验算后确定的,为了节约成本,采用了分区段布置耐压力不同的泵管,泵管的竖直段与钢管柱牢固连接,水平段与 楼板牢固连接,尤其是在转弯段采取了加强措施。
九、对策实施
43
通过对要因所采取的实施和施工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保证了每项工作均处于受控状态,实现了小组活动课题
—
攻克天津某工程劲性钢管混凝土柱质量难题
钢管柱的各项施工指标,经检验验证,均达到了设计图纸中垂直度误差小于
3‰
,定位误差小于
5mm
的要求;混凝土密实度经检测与钢管壁结合严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合格达
96.7%
。
十、效果检查
效果
1
:质量成果
44
十、效果检查
效果
2
:工期与经济成果
采用泵送顶升施工技术施工,
5
根钢管柱均在
1
小时内完成顶升施工;与传统施工工艺对比可缩短工时
3
倍多,施工用工少,作业效率高,受到业主的高度赞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于工期提前完成,按每提前一天节约了工程成本
2.9
万元,共计节约
29
万元,经济效果显著。
45
效果
3
:社会成果
十、效果检查
在钢管柱施工过程中,我
QC
小组勇于创新,严格要求,本工程获天津市科技委员会专家组和建设单位的一致好评,已荣获天津市“结构海河杯奖”,并获业主、监理的认可。
十、效果检查
效果
4
:无形成果
通过本次活动,使我
QC
小组全体成员又得到了一次锻炼,施工经验和施工水平都有所提高,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增强了攻克难关的自信心,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加强了集体的团队精神。
项 目
自我评价
活动前
活动后
质量意识
7
分
9
分
个人能力
6
分
7
分
QC
知识
6
分
8
分
解决问题的信心
7
分
8
分
团队精神
8
分
9
分
活动前
团队精神
质量意识
个人能力
解决问题的信心
活动后
QC
知识
10
8
6
4
2
10
8
6
4
2
10
8
6
4
2
10
8
6
4
2
10
8
4
2
雷达图
6
十一、巩固措施
本次
QC
小组活动结束后,对基础底板的施工方案进一步整理,报总公司主管部门审核总工批准纳入我企业的操作规程,并已完成了
《
钢管混凝土柱顶升法施工作业指导书
》
的编制工作和通过了江苏省的工法
《
钢管混凝土柱顶升法工法
》
(
JSGF-
76
-2013
)的审核,以便在公司内各项目部的其他工程再进一步应用推广和验证。
48
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
总结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小组还将继续深入施工现场加强管理和学习交流,运用现代工具,适应日新月异的“四新技术” ,将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作为攻关对象,解决难题,在以后的工程中继续发挥
QC
小组活动的力量,下轮活动,我小组在本工程中将以
“
提高
SMW
工法桩及钢格构柱施工质量”为课题继续进行
PDCA
循环,增强全体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及管理水平,坚持走科技创新、质量兴业之路
。
49
成果发布完毕!
谢谢大家!
哀心祝愿此次发表会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