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5 MB
  • 2021-05-14 发布

房屋建筑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培训

  • 2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房屋建筑平法知识培训 二 0 一四年六月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基础知识 平法基础知识 一、“平法”基本原理 “平法”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 基础结构、柱墙结构、梁结构、板结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和相对完整性。 1 、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2 、关联性: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 ;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板以梁为支座→板与梁关联; 3 、相对完整性:基础自成体系,柱、墙自成体系,梁自成体系,板自成体系。 谁是谁的支座 4 基础(或者基础梁)是柱子的支座 柱子是梁的支座 特点: 支座内箍筋连续通过,基础板同理 二、“平法”应用原理 1 、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非创造性)设计内容两部分,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 2 、设计工程师以数字化、符号化的平面整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其创造性设计内容部分; 3 、重复性设计内容部分:主要是节点构造和杆件构造以 《 广义标准化 》 方式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 正是由于“平法”设计的图纸拥有这样的特性,因此我们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首先结合“平法”的基本原理准确理解数字化、符号化的内容,才能正确的计算钢筋工程量。 三、钢筋计算原理 我们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其最终原理就是就算钢筋的长度。如(图 1 ) (图 1 ) 锚固 : 为了使钢筋不被拔出就必须有一定的埋入长度使得钢筋能通过粘结应力把拉拔传递给砼,此埋入长度即为锚固。最小锚固长度: La; 抗震锚固长度 :Lae [Lae ≈ 35d ] 钢筋的锚固长度 为此构件中的纵筋伸入彼构件内的长度,以彼构件的完整边线起算。 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础中;墙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 锚固长度 ” 应成为钢筋工的第一概念。 锚固长度是图集中的固定值。在 《 平法 》 各本图集中均有列表。 弯钩:为了保证可靠粘结与锚固光圆钢末端做成的弯钩,有 90 、 135 、 180 度。  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时外侧伸长,内侧缩短,轴线长度不变。因弯曲处形成圆弧而量尺寸又是延直线外,量外包尺寸,因此弯曲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叫弯曲调整值。 算量按钢筋外皮计算长度和重量, 施工现场下料时,钢筋按中轴线长度计算长度和重量。 锚固长度在 101-1.3.4 图集中总分两种:非抗震与抗震,内容是不同的。 选择锚固长度的前提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然后参照钢筋种类决定。 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 250mm 。 非框架梁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12d ; 非框架梁包括:简支梁;连系梁;楼梯梁;过梁;雨蓬阳台梁;但不包括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 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另有规定。 当边柱内侧柱筋顶部和中柱柱筋顶部的直锚长度小于锚固长度时,可向内或向外侧弯 12d 直角钩。 当柱墙插筋的竖直锚固长度小于规定值时,需按照 101-3 图集 32 页右下角的表或 45 页右上角的表加弯直角钩。 框架梁上下纵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0.4laE +15d 直角钩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前提条件是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保护层厚度在图纸的结构说明页中均有详细规定。 一般情况下,无垫层基础是 70mm ;有垫层基础是 35mm ,柱是 30mm ,梁是 25mm ,板是 20mm ,薄板是 15mm, 图纸中 均有具体规定。 混凝土保护层 : 纵向 受力钢筋 的外表面到截面边缘的垂直距离。作用有三:减少砼开裂后纵向钢筋的锈蚀、高温时使钢筋的温度上升减缓、使纵筋与砼有较好的粘结。 板钢筋保护层 钢筋绑扎搭接 搭接:钢筋长度不够需要接长所发生的驳接。 1、绑扎搭接; 2、焊接接头; 3、机械连接。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是以锚固长度为先决条件,再根据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给出 3 个修正系数来计算。 在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300mm 。 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各类构件各有具体要求。 钢筋机械接 1.s 叫钢筋保护层? 1.** 答: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2. 箍筋在梁柱保护层的里边还是外边? 2.** 答:箍筋是含在纵筋保护层的里边。   3.. 框架梁纵筋的保护层一般应该是多少毫米? 3.** 答:应该是 25 毫米。 4. 为什么说框架梁纵筋的保护层规定为 25 毫米而不是 30 毫米? 4.** 答:因为框架柱承受压力,框架梁承受拉力,保护层太小会降低梁的有效高度,减少梁纵筋的受力性能。 5..Lae 表示什么?通常叫做什么? 5.** 答:抗震锚固长度,通常叫直锚长度。   6..Lle 表示什么?在搭接范围内绑扎不少于几扣? 6.** 答:表示抗震搭接长度,绑扎不少于 3 扣,   7. 锚固长度与搭接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7.** 答:锚固长度 × 修正系数才是搭接长度 。 8. 修正系数分哪几种? 8.** 答: 100%×1.6 ; 50%×1.4 25%×1.2 。 1.2 ; 1.4 ; 1.6 共三种。 9..50% 钢筋搭接面积百分率是什么意思? 9.** 答:一半搭接一半无搭接。   10. 对于 25% 面积百分率, 8 根钢筋允许几根在同一区段连接? 10.** 答:允许 2 根在同一区段连接。 项目二 梁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 一、框架梁上部钢筋计算 上部通长筋 ●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 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下面以一个实例具体介绍梁配筋的计算规则: ● 集中标注包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箍筋、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 ● 原位标注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标注不适合于某跨时标注的数值。 返回 集中标注表示: 框架梁 KL1 , 3 跨,一端有悬挑 , 截面为 300*600 ;箍筋为 I 级钢筋,直径 8 ,加密区间距为 100 ,非加密区间距为 200 ,均为两肢箍;上部通长筋为 2 根直径 22 的二级钢; 原位标注表示: 支座 1 上部纵筋为 4 根直径 22 的二级钢,支座 2 两边上部纵筋为 6 根直径 22 的二级钢分两排,上一排为 4 根,下一排为 2 根;第一跨跨距 3600 ,下部纵筋为 3 根直径 18 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第二跨跨距 5800 ,下部纵筋为 4 根直径 18 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以后类推。 返回 梁配筋图如下: 说明: 1. Lae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 250mm) Ln : 梁净跨 ; Hc : 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2. 一级抗震加密区 >=2Hb ,二至四级 >=1.5Hb 返回 手工计算结果如下: 上部通长筋 2b22: L= 各跨长之和 + 悬梁跨长 + 左支座左半宽 -2*BHC+max(Lae- 支座宽 +BHC,15d)+12d = 3600+5800+3600+2800+200-2*25 + 35*22-400+25 + 12*22 =15950+395+264 支座 1 右端上部一排筋 2b22 : L=Ln/3 ( Ln 为净跨值) + 支座宽 -BHC+ max(Lae- 支座宽 +BHC,15d) = (3600-200*2)/3+400-25 + 35*22-400+25 =1442+395 支座 2 两端上部一排筋 2b22 : L=Ln( 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 )/3+ 支座 +Ln/3 = (5800-200*2)/3+400+ (5800-200*2)/3 = 4000 15950 395 1442 395 4000 264 返回 支座 3 两端上部二排筋 2b22 : L=Ln( 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 )/4+ 支座 +Ln/4 =(5800-200*2)/4+400+(5800-200*2)/4 =3100 支座 2 两端上部二排筋 2b22 : L=Ln( 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 )/4+ 支座 +Ln/4 =(5800-200*2)/4+400+(5800-200*2)/4 =3100 支座 3 两端上部一排筋 2b22 : L=Ln( 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 )/3+ 支座 +Ln/3 = (5800-200*2)/3+400+ (5800-200*2)/3 = 4000 3100 4000 3100 返回 第二跨下部纵筋 4b18 : L=Ln+max(Lae,0.5Hc+5d)*2 =(5800-200*2)+2*35*18 =6660 第一跨下部纵筋 3b18 : L=Ln+ 支座宽 -BHC+max(Lae,0.5Hc+5d) +max(15d, Lae- 支座宽 +BHC) = 3600-2*200+400-25+35*18 + 15*18 =4205+270 支座 4 两端上部一排筋 2b22 : L=Ln/3 ( Ln 为净跨值) + 支座宽 + 悬梁长 -BHC = (3600-200*2)/3+400+2800-200-25 = 4042 4042 4205 270 6660 返回 箍筋尺寸: L1=300-2*25+2*8=266 L2=600-2*25+2*8=566 右悬梁下部筋 3b18 : L= 悬梁长 -BHC+15d =(2800-200)-25+15*18 =2845 第三跨下部纵筋 3b18 : L= Ln+max(Lae,0.5Hc+5d)*2 =(3600-2*200)+2*35*18 =4460 4460 2845 266 566 返回 第一跨箍筋根数: N=2*Round(1.5Hb-50)/ 间距 +Round(Ln-2*1.5*Hb)/ 间距 +1 =2*Round[(1.5*600-50)/100]+Round[(3600-400-2*1.5*600)/200]+1 =2*9+7+1=26 根 第二跨箍筋根数: N=2*Round[(1.5*600-50)/100]+[Round(5800-400-2*1.5*600)/200]+1 =2*9+18+1=37 根 第三跨箍筋根数: ( 同第一跨 ) N=26 根 右悬梁箍筋根数: N=Round[(2800-200-2*50)/100] +1 =26 根 箍筋根数计算: 总根数: N=26+37+26+26=115 根 返回 一、框架梁上部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上部通长筋 长度= 总净跨长 + 左支座锚固 + 右支座锚固 03G101 - 1P54 抗震楼层框架梁 KL 纵向钢筋构造 GB50010-2002P186 图 10.4.1 梁上部纵向钢筋在框架梁中间层端节点内的锚固 注:如果存在搭接情况,还需要把搭接长度加进去 图 49 梁 37 上部通筋长度 = 总净跨长 + 左支座锚固 + 右支座锚固 +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 hc -保护层 ( 直锚长度 )>LaE 时,取 Max(LaE ,0.5hc+5d) 当 hc -保护层 ( 直锚长度 ) ≤ LaE 时 , 必须弯锚,这时有以下几种算法: 算法 1 : hc -保护层 +15d 算法 2 :取 0.4LaE+15d 算法 3 :取 Max(LaE ,hc -保护层 +15d) 算法 4 :取 Max(LaE ,0.4LaE+15d) 当纵向钢筋弯锚时锚固长度最终取值:(图 50 ) 根据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P186-189 、 306-307) 中第 10.4.1 条中不难得出,当梁上部纵向钢筋弯锚时,梁上部纵向筋在框架梁中间层端节点内的锚固为: hc -保护层 +15d 较为合理。 梁 41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一排) =1/3 净跨长 + 左支座锚固 梁 42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 =1/4 净跨长 + 左支座锚固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端支座负筋 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 /3+ 锚固; 03G101 - 1P54 抗震楼层框架梁 KL 纵向钢筋构造 注: 1 、锚固同梁上部贯通筋端锚固; 2 、当梁的支座负筋有三排时,第三排钢筋的长度计算同第二排。 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 /4+ 锚固; 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钢筋长度= 2*Ln/3+ 支座宽度; 第二排钢筋长度= 2*Ln/4+ 支座宽度; 03G101 - 1P54 抗震楼层框架梁 KL 纵向钢筋构造 注: Ln 为相邻梁跨大跨的净跨长 架立筋 长度=本跨净跨长-左侧负筋伸入长度-右侧负筋伸入长度 +2* 搭接 注:当梁上部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时,搭接长度为 150mm 梁 44 架立筋长度=净跨 - 两边负筋净长 +150*2 构造腰筋=净跨 +15d*2+ 弯勾* 2 梁 45 抗扭腰筋=净跨 + 锚固长度* 2+ 弯勾* 2 拉接筋长度同前 拉接筋根数一般按箍筋间距的 2 倍计算 单箍筋长度计算 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 4 号箍筋长度=( h- 保护层* 2+d*2+d*2 ) +1.9d*2+max ( 10d , 75mm )* 2 梁 47 下部通筋长度 = 总净跨长 + 左支座锚固 + 右支座锚固 +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梁 48 边跨下部筋长度 = 本身净跨 + 左锚固 + 右锚固 梁 49 中间跨下部筋长度 = 本身净跨 + 左锚固 + 右锚固 二 框架梁下部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下部通长筋 长度=各跨长之和 - 左支座内侧 a2- 右支座内侧 a3+ 左锚固 + 右锚固 注: 1 、端支座锚固长度取值同框架梁上部钢筋取值; 2 、如果存在搭接情况,还需要把搭接长度加进去。 下部非通长钢筋 长度=净跨长度 + 左锚固 + 右锚固 03G101 - 1P54 抗震楼层框架梁 KL 纵向钢筋构造 注:端部取值同框架梁上部钢筋取值;中间支座锚固长度为: Max {LaE , 0.5Hc+5d } 下部不伸入支座筋 净跨长度- 2*0.1Ln(Ln 为本跨净跨长度 ) 03G101-1P60 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向钢筋断点位置 三、梁附加钢筋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 当 hw≥450mm 时,需要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 a≤200 ; 长度=净跨长度 +2*15d 03G101 - 1P24 、 62 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分为一级抗震和二至四级抗震等级 注: 1 、 hw 指梁的腹板高度; 2 、梁侧面构造纵筋和受扭纵筋的搭接与锚固长度取值可参见 (03G101-1P24) 第 4.2.3 条第五款的注 1 与注 2 ,即:梁侧面构造钢筋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 15d ,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其搭接长度为 Ll 或 LlE ,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图 53 拉筋 长度=梁宽- 2* 保护层 +2*11.9d+2*d 当梁宽≤ 350mm 时,拉筋直径为 6mm ,梁宽> 350mm 时,拉筋直径为 8mm. 根数计算 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竖向错开设置。 吊筋 长度= 2*20d+2* 斜段长度 + 次梁宽度 +2*50 03G101-1P62 注:斜段长度取值:当主梁高 >800mm ,角度为 60 度;当主梁高≤ 800mm 角度为 45 度 当主梁高≤ 800mm 角度为 45 度 次梁加筋 次梁加筋箍筋长度同箍筋长度计算 在次梁宽度范围内,主梁箍筋或加密区箍筋照设 加腋钢筋 长度=加腋斜长 +2* 锚固 03G101-1P60 当梁结构平法施工图中加腋部位的配筋未注明时,其梁腋的下部斜纵筋为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根数 n 的 n - 1 根 ( 且不少于两根 ) ,并插空放置,其箍筋与梁端部的箍筋相同。 梁 54 箍筋长度计算同前 箍筋根数计算 一级抗震 加密区根数=(( 2* 梁高 -50 ) / 加密间距 +1 非= (净跨长 - 左加密区 - 右加密区) / 非加密间距 -1 总根数=加密* 2+ 非加密 梁 55 箍筋长度计算同前 箍筋根数计算 二 - 四级抗震 加密区根数=(( 1.5* 梁高 -50 ) / 加密间距 +1 非= (净跨长 - 左加密区 - 右加密区) / 非加密间距 -1 总根数=加密* 2+ 非加密 四、框架梁箍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箍筋计算 长度计算同柱箍筋计算 03G101-1P35 、 62 、 63 根数= 2*[( 加密区长度- 50)/ 加密间距 +1]+( 非加密区长度 / 非加密间距- 1) 箍筋加密区长度取值: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 Max(2* 梁高, 500) 当结构为二 ~ 四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 Max(1.5* 梁高, 500) 屋面梁 57 边支座上部钢筋锚入梁底 五、其它梁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屋面框架梁 端支座锚固长度= hc -保护层 + 梁高-保护层 03G101 - 1P55 抗震屋面框架梁 WKL 纵向钢筋构造 ( 一 ) 非框架梁 端支座锚固长度:上部钢筋端支座锚固同框架梁 03G101-1P65 主要介绍非框架梁与框架梁配筋不同的地方 端支座负筋延伸长度=净跨长 /5+ 锚固 下部钢筋长度 = 净跨长 +12d 注:梁下部肋形钢筋锚固长为 12d ,当为光面钢筋时为 15d , La 用于弧形梁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独立悬臂梁 上部第一排钢筋长度= Ln1/3+ 支座宽 +L -保护层 +Max{ 梁高- 2* 保护层, 12d} 03G101 - 1P66 上部第二排钢筋长度: Ln1/4+ 支座宽 +0.75L 下部钢筋长度= L -保护层 +12d 梁下部肋形钢筋锚固长为 12d ,当为光面钢筋时为 15d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悬臂梁 上部第一排钢筋长度 =L -保护层 +Max{ 梁高- 2* 保护层, 12d}+ 锚固; 03G101 - 1P66 注: 1 、通常为角筋 , 且根数不少于第一排纵筋的二分之一; 2 、当悬挑梁的纵向钢筋直锚长度≥ La 且≥ 0.5hc+5d 时,可以不必往下弯锚;当直锚伸至对边仍不足 La 时,则应按图示弯锚;当直锚伸至对边仍不足 0.4La 时,则应采用较小直径的钢筋。 当 L≥4hb 时,第一排钢筋需要设置为弯起筋,长度= L -保护层 +0.414*( 梁高- 2* 保护层 )+ 锚固; 上部第二排钢筋长度= 0.75L+ 锚固; 下部钢筋长度= L -保护层 +12d 注:梁下部肋形钢筋锚固长为 12d ,当为光面钢筋时为 15d 1. 箍筋尺寸按外包算合理还按里皮算合理?为什么? 1.** 答:按里皮算合理,因为按外包算还得另加箍筋直径,费事又麻烦。 2. 箍筋的弯折半径规定不小于多少? 2.** 答:不小于 2d 。 3. 箍筋弯钩规定为多少角度? 3.** 答: 135 度。 4. 箍筋的钩长指哪部分 ? 4.** 答:弯后平直部分。 5. 箍筋的钩长规定为多少? 5.** 答:非抗震为 5d ;抗震或抗扭 10d 与 75 毫米较大值。 6. 箍筋的尺寸如何测量? 6.** 答:在两条平行边的里面垂直量尺 7. 梁箍筋的弯钩一般朝哪? 7.** 答:朝上,主要朝向非受拉力的一边,朝含混凝土板的一侧。 8. 在什么情况下梁箍筋的弯钩朝下? 8.** 答:上反梁,板在梁的下部时。 9. 柱子箍筋的弯钩都在一个角上对吗? 9.** 答:不对,应该 4 个角错开。 10. 箍筋在梁上起什么作用? 10.** 答:起固定和约束纵筋的作用和承受一部分剪力的作用。 第三章 框架柱钢筋计算 一、“平法”柱的标注方法 现行柱钢筋“平法”设计的表达方式有列表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两种。 平法柱配筋计算 回总目录 下面结合实例来学习柱配筋的计算: 返回 柱钢筋主要分为纵筋和箍筋。 柱纵筋分角筋、截面 b 边中部筋和 h 边中部筋;相邻柱纵向钢筋连接接头要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 50% ;柱纵筋连接方式包括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 柱箍筋按钢筋级别、直径、间距注写,当为抗震时用斜线“ /” 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柱身非加密区内箍筋不同间距。如柱全高 为一种间距时则不用“ /” ;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需在箍筋前加“ L” 。 注 :KZ1 为边柱, C25 砼 , 三级抗震 , 采用焊接连接,主筋在基础内水平弯折为 200 , 基础箍筋 2 根,主筋的交错位置、箍筋的加密位置及长度按“ 03G101-1 规范”计算 返回 手工计算结果如下: 6b25: L1= 底部弯折 + 基础高 + 基础顶面到上层接头的距离 ( 满足 >=Hn/3) =200+ (1000-100)+(3200-500)/3 =200+1800 考虑相邻纵筋连接接头需错开,纵筋要分两部分计算: 基础部分: 6b25: L2= 底部弯折 + 基础高 + 基础顶面到上层接头的距离 + 纵筋交错距离 =200+ (1000-100)+(3200-500)/3+Max(35d,500 ) =200+2675 1800 200 2675 200 返回 二层 : 12b25: L1=L2= 层高 - 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 上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3200-Max(Hn/6,Hc,500)+Max(Hn/6,Hc,500) =3200-550+550 =3200 三层: 12b25: L1=L2= 层高 - 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 上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3200-Max(Hn/6,Hc,500)+Max(Hn/6,Hc,500) =3200-550+550 =3200 12b25: L1=L2= 层高 - 基础顶面距接头距离 + 上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3200-Hn/3+Max(Hn/6,Hc,500) =3200-900+550 =2850 2850 3200 3200 一层 : 返回 2b25: L1= 层高 - 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 梁高 + 柱头部分 =3200-Max(Hn/6,Hc,500)-500 + Hb-BHC +1.5Lae-(Hb-BHC)) = 3200 –550-500+ (500-30) + 1.5*35*25-(500-30) =2620+843 顶层: 2620 843 2b25: L2= 层高 - (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 本层相邻纵筋交错距离) - 梁高 + 柱头 =3200-(Max(Hn/6,Hc,500) +Max(35d,500))-500+Hb-BHC +1.5Lae-(Hb-BHC)) = 3200-(550+35*25)-500+(500-30) + 1.5*35*25-(500-30) =1745 +843 1745 843 柱外侧纵筋 4b25: 返回 4b25: L2= 层高 - (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 本层相邻纵筋交错距离) - 梁高 + 柱头 =3200-(Max(Hn/6,Hc,500) +Max(35d,500))-500 + Hb-BHC +12d = 3200-(550+35*25)-500+(500-30) +12*25 =1745 +300 1745 300 B 边 550-2*30+2*8=506 H 边 550-2*30+2*8=506 506 506 箍筋尺寸: 柱内侧纵筋 8b25: 4b25: L1= 层高 - 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 梁高 + 柱头部分 =3200-Max(Hn/6,Hc,500)-500 + Hb-BHC +12d = 3200-550-500 +500-30 + 12*25 =2620+300 2620 300 返回 箍筋加密区范围 (03G101-1 ) 返回 箍筋根数: 一层:加密区长度 = Hn/3+Hb+max( 柱长边尺寸, Hn/6 , 500) =(3200-500)/3+500+550=1950 非加密区长度 = 层高 - 加密区长度 =3200-1950=1250 N=Round(1950/100)+Round(1250/200)+1=27 二层:加密区长度 =2*max( 柱长边尺寸, Hn/6 , 500) +Hb =2*550+500=1600 非加密区长度 = 层高 - 加密区长度 =3200-1600=1600 N=Round(1600/100)+Round(1600/200)+1=25 三、四层同二层 总根数: N=2+27+25*3=104 根 返回 柱子基础插筋长度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 a+ 竖直长度 h1+ 非连接区 Hn/3+ 搭接长度 LlE 二、基础插筋的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基础插筋(基础平板中) 当筏板基础≤ 2000mm 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 - 保护层 + 基础弯折 a+ 基础纵筋外露长度 Hn/3+ 与上层纵筋搭接 llE(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1 、 04G101 - 3P45 柱插筋构造一 2 、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 图 2 当筏板基础> 2000mm 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 /2- 保护层 + 基础弯折 a+ 基础纵筋外露长度 Hn/3+ 与上层纵筋搭接 llE(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3 、 04G101 - 3P45 柱插筋构造二 图 3 基础插筋(基础主梁中) 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 - 保护层 + 基础弯折 a+ 基础钢筋外露长度 Hn/3+ 与上层纵筋搭接 llE(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1 、 04G101 - 3P32 柱插筋构造一 图 4 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 - 保护层 + 基础弯折 a+ 基础钢筋外露长度 Hn/3+ 与上层纵筋搭接 llE(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2 、 04G101 - 3P32 柱插筋构造二 图 5 弯钩长度 a 的取值表: 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 竖直长度 弯钩长度 a ≥ 0.5laE(≥0.5la) 12d 且≥ 150 ≥ 0.6laE(≥0.6la) 10d 且≥ 150 ≥ 0.7laE(≥0.7la) 8d 且≥ 150 ≥ 0.8laE(≥0.8la) 6d 且≥ 150 三、柱根的判断 ( 03G101 - 1P41 、 GB50010-2002 P178 ) 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 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 1/3 ; 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 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1. 无地下室有基础梁 1 柱根:指的是基础梁面; 2 柱高: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 板。 3 底层柱净高: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的高度。 2. 无地下室无基础梁 1 、 1 柱根:指的是基础顶面 2 柱高:指的是从基础顶面至首层顶板, 3 底层柱净高:从基础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的高度, 3. 有地下室时 1 柱根: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 面和首层楼面位置 2 柱高:相邻基础层和首层, 3 底层柱净高: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至相邻基础层的顶板梁下皮的高度和首层楼面到顶板梁下皮的高度, -1 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 -1 层层高 —1 层非连接区 Hn/3+1 层非连接区 Hn/3+ 搭接长度 LlE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是 1/3 净高其余均为( 1/6 净高、 500 、柱截面长边)取大值 四、地下室纵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 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 Hn/3+ 首层楼层净高 Hn/3+ 与首层纵筋搭接 llE(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03G101 - 1P36 注:当纵筋采用绑扎连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1 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首层层高 - 首层非连接区 Hn/3+max(Hn/6 , hc , 500)+ 搭接长度 LlE 五、首层纵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首层柱纵筋长度 长度=首层层高 - 首层净高 Hn/3+max{ 二层楼层净高 Hn/6 , 500 ,柱截面长边尺寸 ( 圆柱直径 )}+ 与二层纵筋搭接 llE(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03G101 - 1P36 注:当纵筋采用绑扎连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中间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 - 当前层非连接区 + (当前层 +1 )非连接区 + 搭接长度 LlE 非连接区= max ( 1/6Hn 、 500 、 Hc ) 六、中间层纵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 长度=二层层高 - max{ 二层 Hn/6 , 500 ,柱截面长边尺寸 ( 圆柱直径 )}+ max{ 三层楼层净高 Hn/6 , 500 ,柱截面长边尺寸 ( 圆柱直径 )}+ 与三层纵筋搭接 llE(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03G101 - 1P36 注: 1 、当纵筋采用绑扎连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2 、变截面柱钢筋连续通过。 七、顶层纵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角柱纵筋长度 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 max{ 本层楼层净高 Hn/6 , 500 ,柱截面长边尺寸 ( 圆柱直径 )} -梁高 +1.5LaE 以常见的 B 节点为例 (03G101 - 1P37) :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 3 根角筋, b 边钢筋总数的 1/2 , h 边钢筋总数的 1/2 ,内侧钢筋根数为: 1 根角筋, b 边钢筋总数的 1/2 , h 边钢筋总数的 1/2 。 内侧纵筋长度=顶层层高- max{ 本层楼层净高 Hn/6 , 500 ,柱截面长边尺寸 ( 圆柱直径 )} -梁高 + 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C20 ,板厚 >=80mm 时,边柱外侧纵筋 100% 锚入梁及板内。 情况 C 、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率大于 1.2 时,边柱外侧纵筋分两批锚入梁内, 50% 根数锚固长度为 1.5LaE,50% 根数锚固长度为 1.5LaE+20d 单箍筋长度计算 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 4 号箍筋长度 =( h- 保护层* 2+d*2+d*2 ) +1.9d*2+max ( 10d , 75mm )* 2 单箍筋长度计算 只勾住主筋 4 号箍筋长度 =( h- 保护层* 2+d*2 ) +1.9d*2+max ( 10d , 75mm )* 2 箍筋长度 大箍筋长度= [ ( h- 保护层* 2 ) + ( b- 保护层 * 2 ) ]*2+1.9d*2+max(10d,75mm)*2+8d 箍筋长度 小箍筋长度= [ (间距 j*2+D ) + ( h- 保护层 * 2 ) ]*2+1.9d*2+max(10d,75mm)*2+8d 间距 j = ( b- 保护层* 2-D ) /6 八、箍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箍筋组合形式 常见的箍筋组合型式有:非复合箍筋和复合箍筋 03G101 - 1P46 3×3 箍筋长度 外箍筋长度= (B-2* 保护层 +H-2* 保护层 )*2+8d+2*Lw 内箍筋长度= H-2* 保护层 +2*Lw+2d( 横向、纵向各设置一道 ) 4×3 箍筋长度 外箍筋长度= (B-2* 保护层 +H-2* 保护层 )*2+8d+2*Lw 内矩形箍长度= ((B-2* 保护层 -D)/3*1+D+(H-2* 保护层 ) )*2+8d+2*Lw 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 H-2* 保护层 +2d+2*Lw 4×4 箍筋长度 外箍筋长度= (B-2* 保护层 +H-2* 保护层 )*2+8d+2*Lw 内箍筋长度= ((B-2* 保护层 -D)/3*1+D+(H-2* 保护层 -d)/3*1+d))*2+8d+2*Lw( 横向、纵向各一道 ) 5×4 箍筋长度 外箍筋长度= (B-2* 保护层 +H-2* 保护层 )*2+8d+2*Lw 内横向箍筋长度= ((B-2* 保护层 -D)/3*1+D+(H-2* 保护层 ))*2+8d+2*Lw 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 ((B-2* 保护层 -D)/4*1+D+ (H-2* 保护层 ))*2+8d+2*Lw 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 H-2* 保护层 +2d+2*Lw 5×5 箍筋长度 外箍筋长度: (B-2* 保护层 +H-2* 保护层 )*2+8d+2*Lw 内横向矩形箍筋长度: ((B-2* 保护层 ) + (H-2* 保护层 -D)/4*1+D))*2+8d+2*Lw 内横向一字型箍筋长度: B-2* 保护层 +2d+2*Lw 内纵向矩形箍筋长度: ((B-2* 保护层 -D)/4*1+D+(H-2*bh))*2+8d+2*Lw 内纵向一字型箍筋长度: H-2* 保护层 +2d+2*Lw 6×6 箍筋长度 外箍筋长度: (B-2* 保护层 +H-2* 保护层 )*2+8d+2*Lw 内横向箍筋长度: ((B-2* 保护层 )+(H-2* 保护层 -D)/5*1+D))*2+8d+2*Lw( 设置两道 ) 内纵向箍筋长度: ((B-2* 保护层 -D)/5*1+D+(H-2* 保护层 ))*2+8d+2*Lw( 设置两道 ) 箍筋弯钩长度 Lw 03G101-1P35 , 1.9d 的来源 GB50204-2002 弯钩计算 5.3.1 、 5.3.2 条 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 135 度时: 抗震 (I 、 II 、 III 、 IV 级 ) : Lw = max(11.9*d , 75+1.9*d) ;普通箍筋: Lw = 6.9d ; 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 180 度时:抗震: Lw = 13.25d ;普通箍筋: Lw = 8.25d ; 当箍筋、拉筋端部弯钩为 90 度时:抗震: Lw = 10.5d ;普通箍筋: Lw = 5.5d 。 注:其余箍筋长度计算就不一一列举了,可参见上述箍筋长度公式进行计算 常见的箍筋组合型式有:非符合箍筋(图 10 )和符合箍筋(图 11 )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箍筋根数计算 基础层箍筋根数:通常为间距≤ 500 且不少于两道水平分布筋与拉筋 04G101 - 3P32 、 45 首层箍筋根数= Ceil((Hn/3)/ 加密区间距 ))+Ceil( 搭接长度 / 加密间 )+Ceil(max(Hn/6 , 500 , hc)/ 加密区间距 )+Ceil( 节点高 / 加密区间距 )+Ceil( 柱高度-加密长 ) / 非加密间距 )+Ceil( 节点高 / 加密区间距 )+1 03G101 - 1P40 注: 1 、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 5d(d 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 ) 及≤ 100 的间距加密箍筋; 2 、图中所包含的柱箍筋加密区范围及构造适用于抗震框架柱、剪力墙上柱、梁上柱。 -1 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 -1 层箍筋根数计算 根数=(基础高度 - 基础保护层) / 间距 -1 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 1 层箍筋根数计算 根部根数=(加密区长度 -50 ) / 加密间距 +1 按焊接计算 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 / 加密间距 +1 梁高范围根数=梁高 / 加密间距 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 / 非加密间距 -1 中间层箍筋根数计算 根部根数=(加密区长度 -50 ) / 加密间距 +1 按焊接计算 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 / 加密间距 +1 梁高范围根数=梁高 / 加密间距 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 / 非加密间距 -1 顶层箍筋根数计算 根部根数=(加密区长度 -50 ) / 加密间距 +1 按焊接计算 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 / 加密间距 +1 梁高范围根数=梁高 / 加密间距 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 / 非加密间距 -1 变截面 c/hb≤1/6 情况 主筋计算同前 变截面 c/h b > 1/6 情况 上筋下插 1.5La E 下筋上弯折如图 九、柱变截面处理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柱纵筋绑扎搭接 当 c/hb≤1/6 时,可以忽略变截面导致的纵向钢筋长度变化; 03G101 - 1P38 图 14 图 15 当 c/hb>1/6 时: 1 、柱变截面下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 - 下层钢筋露出长度 max{Hn/6 , 500 , hc( 圆柱直径 )}- 节点梁高 + 锚固 (0.5*la 或 ( 梁高-保护层 )+200+ 截面宽度差值 C- 保护层 ) ; 2 、柱变截面插筋长度= 1.5LaE+ 本层露出长度 + 与上层钢筋搭接。 机械连接或焊接 当 c/hb≤1/6 时,可以忽略变截面导致的纵向钢筋长度变化; 图 16 图 17 当 c/hb>1/6 时: 1 、柱变截面下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 - 下层钢筋露出长度 max{Hn/6 , 500 , hc( 圆柱直径 )}- 节点梁高 + 锚固 (0.5*la 或 ( 梁高-保护层 )+200+ 截面宽度差值 C- 保护层 ) ; 2 、柱变截面插筋长度: 1.5LaE+ 本层露出长度。 1 柱的列表注写方式与截面注写方式有什么区别? 列表注写方式是用表格的方式将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在图纸上注写出来。 而截面注写方式是在统一编号的柱选择有截面,直接注写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 2 柱的集中标注包括那些因素?分别是什么意思? 包括柱名称、截面尺寸、配筋内容、 3 箍筋类型 5×4 是什么意思? 竖直 5 肢箍 , 水平 4 肢箍 . 4 柱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1) 纵筋{基础插筋,中间层纵筋,顶层纵筋 ( 中柱情况,边柱情况,角柱情况 ) 交截面纵筋(斜通上层,当前层锚固)} 2) 箍筋 3) 拉筋 5 请写出柱插筋长度的计算公式?柱插筋拐头 a 是由那些因素决定的? 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 情况 1 :基础板厚小于 2m 基础插筋 = 弯折长度 a+ 竖直长度 h1+ 非连接区 hn/3+LIE 情况 2 :基础板厚大于 2m 基础插筋 = 弯折长度 a+ 竖直长度 h1+ 非连接区 hn/3+LIE 柱生根于基础梁上 情况 1 :下平上不平(基础梁底和基础板底平) 基础插筋 = 弯折长度 a+ 竖直长度 h1+ 非连接区 hn/3+LIE 情况 2 :上平下不平(基础梁顶和基础板顶平) 基础插筋 = 弯折长度 a+ 竖直长度 h1+ 非连接区 hn/3+LIE a 的判定条件 垂直长度 h1 弯钩长度 a 当 h1≥0.5 LaE≥(0.5La) 时 12d 且≥ 150 当 h1≥0.6 LaE≥(0.6La) 时 10d 且≥ 150 当 h1≥0.7 LaE≥(0.7La) 时 8d 且≥ 150 当 h1≥0.8 LaE≥(0.8La) 时 6d 且≥ 150 6 哪些层柱纵筋的下部非连接区是 hn/3 ?哪些层柱纵筋的下部非连接区是 max ( hn/6,500 , hc )? 基础层 一层柱纵筋的下部非连接区是 hn/3 ,其它层柱纵筋的下部非连接区是 max ( hn/6,500 , hc ) 7 分别写出绑扎情况和机械连接情况中间层柱纵筋的计算公式。 绑扎情况: 中间层主的纵筋长度 = 层高 - 当前层非连接区长度 + 上 1 层非连接区长度 + 搭接长度 机械连接情况: 中间层主的纵筋长度 = 层高 - 当前层非连接区长度 + 上 1 层非连接区长度 分别写出绑扎情况和机械连接情况顶层中柱、边柱和角柱纵筋的计算公式? 顶层中柱计算: 情况一、当直锚长度 < LIE 时 顶层中柱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长度 - 梁高 + (梁高 - 保护层) +12d 情况二、当直锚长度 < LIE 时,且顶层为现浇板,其强度等级 >=C20 ,板厚 >=80mm 时 顶层中柱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长度 - 梁高 + (梁高 - 保护层) +12d 情况三、当直锚长度 >=LaE 时 顶层中柱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长度 - 梁高 + 锚固长度 LaE 顶层边柱计算: 情况 A 、当顶层梁宽小于柱宽,又没有现浇板时,边柱外侧纵筋只有 65% 锚入梁内 1 号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长度 - 梁高 +1.5LaE 2 号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长度 - 梁高 + (梁高 - 保护层) + (与弯折平行的柱宽 -2* 保护层) +8d 3 号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长度 - 梁高 + (梁高 - 保护层) + (与弯折平行的柱宽 -2* 保护层) 4 号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长度 - 梁高 + (梁高 - 保护层) +12d 5 号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长度 - 梁高 + (锚固长度 LaE ) 情况 B 、当顶板为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板厚 >=80mm 时,边柱外侧纵筋 100% 锚入梁及板内。 1 号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长度 - 梁高 +1.5LaE 4 号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长度 - 梁高 + (梁高 - 保护层) +12d 情况 C 、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率大于 1.2 时,边柱外侧纵筋分两批锚入梁内, 50% 根数锚固长度为 1.5LaE,50% 根数锚固长度为 1.5LaE+20d 1 号纵筋长度(外侧根数一半) = 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长度 - 梁高 +1.5LaE 1 号纵筋长度(外侧根数一半) = 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长度 - 梁高 +1.5LaE+20d 4 号纵筋长度 = 顶层层高 - 顶层非连接区长度 - 梁高 + (梁高 - 保护层) +12d 顶层角柱纵筋计算 7 请写出 c/hb>1/6 情况变截面柱纵筋和插筋的计算公式 某层变截面柱纵筋长度 = 某层层高 - 某层非连接区长度 + 上层非连接区长度 + 搭接长度 LaE 变截面上层柱插筋长度 =1.5LaE+ 上层非连接区长度 + 搭接长度 LiE 8 分别推导 1~4 号箍筋按外皮长度和按中心线长度的计算公式 按箍筋中心线长度计算 1 号箍筋长度 = ( b-2* 保护层 +1/2*d*2 )* 2+ ( h-2* 保护层 +1/2*d*2 )* 2+1.9*d*2+max ( 10d , 75mm )* 2 2 号箍筋长度 = (间距 j+1/2D*2+1/2d*2 )*间距 j 数* 2+(h-2* 保护层 +1/2*d)*2+1.9d*2+max ( 10d , 75mm )* 2 3 号箍筋长度 =( 间距 j*2+1/2D*2+1/2d*2)* 间距 j 数 + ( b- 保护层* 2+1/2d*2 )* 2+1.9d*2+max(10d,75mm)*2 4 号箍筋长度情况一 = ( h- 保护层* 2+d*2+1/2d*2 ) +1.9d*2+max ( 10d , 75mm )* 2 4 号箍筋长度情况二 = ( h- 保护层* 2+1/2d*2 ) +1.9d*2+max ( 10d , 75mm )* 2 按箍筋外皮计算长度 1 号箍筋长度 = ( b-2* 保护层 +d*2 )* 2+ ( h-2* 保护层 +d*2 )* 2+1.9*d*2+max ( 10d , 75mm )* 2 2 号箍筋长度 = (间距 j+1/2D*2+2d )* 2+(h-2* 保护层 +2d)*2+1.9d*2+max ( 10d , 75mm )* 2 3 号箍筋长度 =( 间距 j*2+1/2D*2+2d)*2+ ( b- 保护层* 2+2d )* 2+1.9d*2+max(10d,75mm)*2 4 号箍筋长度情况一 = ( h- 保护层* 2+d*2+2*d ) +1.9d*2+max ( 10d , 75mm )* 2 4 号箍筋长度情况二 = ( h- 保护层* 2+d*2 ) +1.9d*2+max ( 10d , 75mm )* 2 9 柱在梁相交部位是否布置箍筋,如果要布置,是按加密区布置还是按非加密区布置? 布置箍筋,按加密区布置箍筋 10 基础层箍筋是复合箍筋还是非复合箍筋? 是非复合箍筋 11 -1 层柱基础根部非连接区是多少 ? Max(hc 、 hn/3 、 500) 12 绑扎连接情况那些地方是加密区?哪些地方是非加密区? -1 层为什么是全高加密? 加密区:根部、搭接范围、梁下部位、梁高范围 非加密区:层高 - 加密区(如果 >0 则有加密区, <=0 无加密区) 全高加密:加密长度大于层高 1 层柱子根部非连接区是多少? Hn/3 更改混凝土等级, 1 层纵筋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发生变化,因为搭接长度 2 层柱基础根部非连接区是多少? Max(hc 、 hn/6 、 500) 第一根箍筋离 2 层楼面的距离是多少? 一层层高 -50mm B 边一侧钢筋 5B25 是什么意思? 5 根直径为 25 的二级钢 怎样判断柱纵筋是在当前层锚入还是斜插到 上一层? c/hb≤1/6 情况 , 斜插 角柱是否设置外侧纵筋?怎样设置? 要设置外侧纵筋 中柱纵筋在什么情况下时直锚?什么情况下时弯锚? 直锚长度大于 l ae 怎样计算柱的弯锚长度? 15d . 上下柱截面不同时,柱纵筋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弯折通过? 答:在梁高与柱变截面宽度差之比小于六分之一时,可以弯折通过。 柱变截面时,纵筋不能弯折通过时,该怎样处理? 51.** 答:下柱筋弯锚入上柱边内 200mm ,上柱筋直锚入梁内 1.5 倍 Lae 。 平法剪力墙配筋计算 回总目录 1 、剪力墙需要计算哪些钢筋? 剪力墙主要有墙身、墙柱、墙梁、洞口四大部分构成, 其中墙身钢筋包括水平筋、垂直筋、拉筋和洞口加强筋; 墙柱包括暗柱和端柱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 墙梁包括暗梁和连梁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 2 、计算剪力墙墙身钢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础型式、中间层和顶层构造;墙柱、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下面就以一个实例来计算墙的配筋: 返回 剪力墙身表达形式为 Qxx ( x 排),括号内为墙身所配置的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的排数(排数的规定见平法 03G101-1 第 13 页)。 剪力墙身共有三种钢筋,水平钢筋、竖向钢筋和拉筋 。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水平钢筋的计算比较简单,拉筋尺寸及根数要依据具体设计来进行计算。 说明 : 1 . 剪力墙 Q1, 三级抗震 ,C25 砼 , 保护层为 15 ,各层楼板厚度均为 100 2. Lae, Lle 取值按 03G101-1 规定 返回 手工计算结果如下: 基础部分纵筋: b12 L = 基础内弯折 + 基础内高度 + 搭接长度 Lle = 240+ ( 1200-100 ) +1.2*Lae =240+ ( 1200-100 ) +1.2*35*12 =240+1604 根数: N= 排数* [Round( 墙净长 -50*2/ 间距 )+1] =2*[ Round (5200-50*2/200)+1] =2*27 =54 1604 240 返回 一、墙身竖向筋计算 见教材 139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基础插筋(基础平板中) 当筏板基础≤ 2000mm 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 - 保护层 + 基础底部弯折 a+ 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 + 与上层钢筋连接 04G101 - 3P45 墙插筋构造一 弯折长度 a 与框架注相同 图 19 当筏板基础> 2000mm 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 /2- 保护层 + 基础弯 a+ 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 + 与上层钢筋连接 04G101 - 3P45 墙插筋构造二 图 20 基础插筋(基础主梁中) 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 - 保护层 + 基础底部弯折 a+ 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 + 与上层钢筋连接 04G101 - 3P32 墙竖向钢筋插筋构造 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图 21 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 - 保护层 + 基础底部弯折 a+ 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 + 与上层钢筋连接 图 22 一层: L = 层高 + 上面搭接长度 Lle = 3200+1.2*Lae =3200+1.2*35*12 =3704 根数: N= 排数* [Round( 墙净长 -50*2/ 间距 )+1] =2*[ Round (5200-50*2/200)+1] =2*27 =54 竖向钢筋: 3704 中间层: 返回 一层: L = 左端柱长度 - 保护层 + 墙净长 + 右端柱长度 - 保护层 +2* 弯折 = (400-15)+5200+(400-15)+2*15d =5970+2*15*12 =5970+180+180 根数: N= 排数*(墙净高 / 间距 +1 ) =2*[ ( 3200-100( 板厚)) /200+1 ) ] =2*17 =34 水平钢筋: 5970 180 180 返回 一层: L = 墙厚 -2* 保护层厚度 +2* 直径 +2*11.9*d = 300-2*15+2*6+2*11.9*6 =282+142.8=424.8 根数: N= 墙高 / 间距*墙净长 / 间距 = ( 3200-100 ) /200* ( 5200/200 ) = 416 拉筋: 二层同一层 424.8 返回 见教材 140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中间层竖向钢筋 长度=层高-露出本层的高度 + 伸出本层楼面外露长度 + 与上层钢筋连接 04G101-3P48 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图 24 图 25 顶层: L = 层高 - 保护层 + ( Lae- 板厚 + 保护层) = 3200-15+ ( 35*12-100+15 ) =3185+335 根数同中间层: N=54 竖向钢筋: 水平筋和拉筋同中间层 3185 335 返回 见教材 141 页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顶层竖向钢筋 长度=层高-露出本层的高度-板厚 + 锚固 lae(la) 04G101-3P48 图 26 二、墙身水平筋计算 ( 见教材 138 )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内侧钢筋 长度=墙长- 2* 保护层 +2*15d 03G101-1P47 剪力墙钢筋配置若多于两排,中间排水平筋端部构造同内侧钢筋 (03G101-1P47 注 5) 外侧钢筋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则水平筋伸至墙对边,长度=墙长- 2* 保护层 03G101-1P47 根数 基础层:在基础部位布置间距小于等于 500 且不小于两道水平分布筋与拉筋 04G101-3P32 、 45 楼层: ( 层高-水平分布筋间距 )/ 间距 +1 03G101-1P47 钢筋的做法 有端柱剪力墙转角水平筋锚固 墙身水平筋计算 钢筋的做法 无暗柱剪力墙水平筋锚固 剪力墙厚度较小时水平筋锚固构造 钢筋的做法 有端柱剪力墙水平筋锚固 水平筋锚固长度≥ Lae 可直锚 水平筋锚固长度< Lae 可弯锚 钢筋的做法 斜交墙水平筋锚固 钢筋的做法 剪力墙可设多排筋 纯剪力墙 配筋平面图 配筋立面 基础水平筋长度计算 内侧长度=墙外侧长度 - 保护层* 2+ 弯折长度* 2 外侧长度=墙外侧长度 - 保护层* 2 三、墙身拉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拉筋 长度=墙厚- 2* 保护层 +max(75+1.9d , 11.9d)*2+2d 04G101-3P48 根数= ( 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所占面积-暗梁面积-连梁所占面积 )/( 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 当剪力墙竖向钢筋为多排布置时,拉筋的个数与剪力墙竖向钢筋的排数无关。 四、暗柱钢筋计算 剪力墙墙柱包括 1 约束边缘暗柱 YAZ 、 5 构造边缘暗柱 GAZ 、 2 约束边缘端柱 YDZ 、 6 构造边缘端柱 GDZ 、 3 约束边缘翼墙柱 YYZ 、 7 构造边缘翼墙柱 GYZ 、 4 约束边缘转角柱 YJZ 、 8 构造边缘转角柱 GJZ 9 非边缘暗柱 AZ 和 10 扶壁柱 FBZ 共十类, 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只需要考虑为端柱和暗柱即可。 1 、纵筋计算( 03G101-1P12 、 18 、 49 、 50 ) 由于剪力墙可视为由 1 剪力墙柱、 2 剪力墙身 3 剪力墙梁三类构件构成, 因此暗柱纵向钢筋构造同墙身竖向筋。( 03G101-1P48 )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暗柱钢筋 基础插筋长度同剪力墙身 04G101-3P32 、 45 中间层钢筋如图 03G101-1P49 、 50 顶层构造:同剪力墙竖向钢筋顶层构造 03G101-1P48 所有暗柱纵向钢筋搭接范围内的箍筋间距要求同 (03G101-1P40) 注的第 2 条,即: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 5d(d 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 ) 及≤ 100 的间距加密箍筋。 03G101-1P40 五、端柱钢筋计算 通常情况下端柱、小墙肢 ( 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 3 倍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 ) 的竖向钢筋与箍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其中抗震竖向钢筋构造详见 03G101 - 1P36 至 P38 页,箍筋构造详见 P40 ;非抗震竖向箍筋构造详见 03G101 - 1P42 至 P44 页,箍筋构造详见 P45 页。( 03G101-1P48 ) 六、剪力墙端为暗柱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墙端为暗柱水平筋 L 形: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 - 保护层;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 - 保护层 +15*d*2 。 当外侧钢筋有连续通过节点和搭接通过两种节点构造要求,水平筋通常布置在暗柱纵筋的外侧 T 形:伸至墙对边-保护层 +15*d 一字形:长度=墙长-保护层* 2+15*d*2 斜交: 内侧:墙净长 + 锚固 Lae(La)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连续通过 水平筋根数: 基础层:在基础部位布置间距小于等于 500 且不小于两道水平分布筋与拉筋 楼层: ( 层高-水平分布筋间距 )/ 间距 +1 04G101-3P32 、 45 竖向筋根数计算 根数 = 墙身净长- 1 个竖向间距 ( 或 2*50)/ 竖向筋间距 +1 七、剪力墙端为端柱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附图 水平筋长度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伸至墙对边,长度 = 墙长 - 保护层 内侧钢筋锚入端柱内,长度 = 墙净长 + 锚固 锚固取值: 当柱宽-保护层≥ Lae 时,锚固 =Lae ; 当柱宽-保护层 700 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 10mm ,间距应 ≤ 200 ;当跨高比≤ 2.5 时,侧面构造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应≥ 0.3% 。 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 时为 6mm ,梁宽 >350 时为 8mm ,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竖向沿侧面水平筋隔一拉一;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竖向筋长度: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连续穿越边框梁和暗梁,因此暗梁和连梁不影响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计算。 水平筋根数:剪力墙水平钢筋连续穿过暗梁和连梁 拉筋根数= ( 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所占面积-暗梁面积-连梁所占面积 )/( 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 拉筋构造见 03G101-1P35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说明 竖向筋计算 墙身变截面下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 - 下层钢筋露出长度-板厚 + 锚固 Lae(La) 竖向钢筋构造如图 03G101-1P48 墙身变截面插筋长度: 1.5LaE+ 本层露出长度 + 与上层钢筋进行搭接 (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 竖向筋根数:墙身净长- 1 个竖向间距 ( 或 2*50)/ 竖向布置间距 +1 十一、剪力墙变截面钢筋计算 加门 配筋平面图 配筋立面 加洞口后钢筋构造 加门窗 配筋平面图 配筋立面 加暗柱 配筋平面图 暗柱剖面 暗柱立面 加连梁 基础插筋 长度计算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 a+ 锚固竖直长度 h1+ 搭接长度 1.2LaE 根数同垂直筋 焊接时的基础插筋构造 基础水平筋根数 根数=(基础高度 - 基础保护层) / 间距 -1 基础拉接筋根数计算 根数=(墙中线线长度 / 间距 +1 )*排数 -1 层钢筋计算 9 号筋外侧长度= 6300-15*2 9 号筋内侧长度= 6300-15*2+15*12*2 -1 层钢筋计算 9 号筋内外侧根数= (窗上到层顶高度 - 保护层) ÷ 间距 +1 -1 层钢筋计算 8 号筋外侧= 6300-600-1800-15*2+15*12 8 号筋内侧= 6300-600-1800-15*2+15*12*2 -1 层钢筋计算 8 号筋内外侧根数=( 8 号筋布筋范围 - 保护层) / 间距 -1 层钢筋计算 5 号筋外侧= 2150+150-15*2+15*12 5 号筋内侧= 2150+150-15*2+15*12*2 -1 层钢筋计算 5 号筋内外侧根数= 5 号筋布筋范围 / 间距 -1 层钢筋计算 6 号筋外侧= 1800+600+400-15*2+15*12 6 号筋内侧= 1800+600+400-15*2+15*12*2 -1 层钢筋计算 6 号筋内外侧根数=( 6 号筋布筋范围 -s/2- 保护层) / 间距 +1 -1 层钢筋计算 1 号筋非顶层长度= 层高 + 搭接长度 1 号筋根数=( 门到右外皮 - 保护层 - 暗柱宽 -s/2 ) / 间距 +1 -1 层钢筋计算 1 号筋顶层长度= 层高 - 板厚 + 锚固长度 1 号筋根数=( 门到右外皮 - s/2 - 暗柱宽 -s/2 ) / 间距 +1 每层拉筋长度计算 长度=墙厚 - 保护层* 2+2d+1.9d*2+max ( 75 , 10d )* 2 根数=(墙总面积 - 门洞面积 - 窗洞面积 - 暗柱占墙面积 - 连梁面积) / (间距*间距) 暗柱 暗柱插筋长度计算方法同墙插筋 暗柱插筋根数按图示 暗柱层垂直筋长度计算方法同墙,根数按图示 暗柱层箍筋长度计算方法同柱,根数按图示 暗柱层箍筋根数=根数=(层高 -50 ) / 间距 +1 中间层连梁 边支座纵筋长度=洞口宽 + 锚固 + (支座宽 - 保护层 + 弯折 15d ) 中间支座纵筋长度=洞口宽 + 锚固* 2 ) 中间层连梁 箍筋计算方法同柱 箍筋根数=根数=(洞口宽 -50*2 ) / 间距 +1 中间层连梁 纵筋计算方法同中间层 顶层连梁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同柱 根数=(洞口宽 -50*2 ) / 间距 +1+ (左锚入墙内长度 -100 ) /150+1+ (右锚入墙内长度 -100 ) /150+1 顶层连梁 增加暗梁 暗梁纵筋长度=墙中心线长 - 暗柱宽 - 门洞宽 - 窗洞宽 + 锚固* 2 根数按图示 增加暗梁 根数=(暗梁净长 -50*2 ) / 间距 +1 暗梁箍筋长度同前 作业练习 1 、请计算 6 号筋内外侧钢筋 2 、请计算 5 号筋内外侧钢筋 3 、请计算 2 号筋内外侧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