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0 KB
  • 2021-04-13 发布

数学计划总结之九年级数学复习课比赛总结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计划总结之九年级数学复习课比赛总结 ‎ ‎   历时四天的讲课和说课比赛,凝聚了全县数学教师的聪明才智,展现了一十五位教师的个性特色,这是英山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直观阐释,这是英山数学教学改革的汇报演出。盘点这十五节课,确有余音绕梁之韵味,秀色可餐之俊美。下面我受段主任的安排从三个方面做个简单而又肤浅的总结,敬请在座的各为领导和数学同仁不吝赐教!‎ ‎  第一个方面:这次比赛课的主要特色 ‎  一、奉守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 ‎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课程改革的最根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是这次比赛课中最突出的特点。‎ ‎  如方咀中学夏鹤翔老师的《探索以矩形为背景的动态问题》、孔坊中学汪盛生老师的《分类讨论在几何中的应用》、雷店中学柯晓月老师的《不等式(组)的应用》、雷店中学张彩虹老师的《方案设计专题》等课,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构建模型、探求方法、理清思路、明白道理,整堂课以活动为主线、以例题为中轴,以题引题、以题论题、借题发挥,学生相互合作、自主探究,从感知到认知、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张弛有度、抑扬合理,真正使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学生情感、知识、能力的增长点。‎ ‎  二、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  “探究式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的教学方法,它的根本出发点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师生的教学地位、课堂的教学模式、知识的教学目标三大根本性转变。十五节课基本拼弃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灵活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展现了我县课程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如长冲中学姜细权老师的《反比例函数》、南河中学程杏婵老师的《二次函数的应用》、实验中学饶健老师的《函数的应用》、金铺中学谢良民老师的《几何的应用》、草盘中学曾习林老师的《不等式的应用》、杨柳中学方世昌老师的《分类讨论》等课,分别通过“创设情景,激趣引入”、“自主探究,归纳发现”、“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变式延伸,拓展思维”、“巩固练习,提高技能”、“归纳总结,升华知识”等活动环节,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归纳——运用”‎ 的全过程,从代数角度感知,从几何角度认知,从逻辑角度形知。整堂课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是学生相互合作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  三、主重鲜明的教学个性,充分展现个人的教学特色 ‎  教学特色,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风格。它包括教师的气质、仪表、语言、动作、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教师长期探索、研究、修养,水到渠成的一种自然表现,二决不是东仿西效、刻意苛求出来的矫揉造作。迅速能够从富有特色的教学中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知识的浩淼、人格的魅力,并为之神往。特色的教学,符合所教学科的教学规律,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如长冲中学张罕老师的《分段函数的应用》、红山中学肖军老师的《函数的应用》、石镇中学吴航老师的《动态问题》、陶河中学汪超老师的《一次函数》、三门河中学方炎生的《不等式组的应用》等课,新课标拿捏准确,抓住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体差异,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迁移。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到位的三向互动,有张有弛的教学环节,条理清楚的学习点拨,知识与情感、过程与方法并重的教学安排,让人心悦诚服。他们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流畅,教学语言精练,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教学与春雨润物无声,让全体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学有所乐,绿色的课堂、人文的课堂,怎不叫人拍手叫绝!‎ ‎  第二方面:这次比赛课存在的突出问题 ‎  十五节课,十五台精妙绝伦的演出,这是我县课程改革的结晶,这是我县教研教改的硕果。‎ ‎  但这十五节课并不是完美无缺,下面就愚人之见,提出来与各位同仁商榷。‎ ‎  一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受到制约 ‎  学生的学习仍受着老师的所谓“指导”、“设问”、“启发”的制约,学生不能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探究、去思考、去讨论。特别是对于过程性、规律性、结论性的重要知识,老师都不愿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去总结、去类化,还是依靠“讲”来突出教学的重点。因而课堂教学总难免有“灌输”之嫌。‎ ‎  二是教师角色的转换还不够到位 ‎  新课程教学,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原来是“讲”,现在是“导”;原来是“教”,现在是“学”;原来是“巡视”,现在是合作;原来是“提问”,现在是“设置问题情境”。等等,在我们的这几节课中,仍然出现了较多的讲、教、巡视和提问,虽然在形式上做得接近于新课程,但实质上没有吃透新课改的精神。‎ ‎  新课程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几种角色:一是探究情境的创设者。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新观念,从指导学生“学会”转化为引导学生“会学”,变“学习知识”为“探究知识”。二是实践活动的促进者。学生自行探究,获取知识的活动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研究过程,教师要保证和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三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复杂探究、实验、交流的过程,教师要以学生的身份与学生一同进入学习的各个环节。‎ ‎  三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没有得以高度重视 ‎  美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引导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百个问题还有价值。”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十节课中,存在的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把问题控制在教师手里,100%的问题都是由老师设计好,学生只有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权力。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基点,应通过老师的引导教给学生“问什么”、“怎么问”,才能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也就是说,教师很少注重设置问题台阶,把学生引入到设疑的境界,新课程的教学要把学生引入到设疑、质疑的情境之中,以发现者的姿态进入学习者的角色。‎ ‎  四是教学过程的设计缺乏创新 ‎  新课程教学所倡导的基本教学理念: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二是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三是要优化学习方式。基于新课程的教学过程的特点其一是:教学过程是内容活化,创生的过程;其二是学生思考、体验的过程;其三是师生互动、发展的过程。因此,新课程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不能只关注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流程的程式化、细节化,要注重对课程的二次开发,在深入挖掘学科育人价值的基础上重组教学内容。‎ ‎  评选课中,很多的表现是照本宣科,不落俗套,教学的过程循规蹈矩,不是把学生带进教材,而是把教材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也只能按教材的程式化进行。‎ ‎  五是教学情境的设计形式单调 ‎  教学情境化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情境是师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交流的背景氛围或具体环境。教学情境分为兴趣性情境,探索性情境,问题性情境,竞争性情境,情感性情境。‎ ‎  而评选课中的情境设计大都注重的是兴趣化情境,情境设计也注重导入情境而忽视学习探索环境。情境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内容来设计,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来设计。如问题情境,至少有两个层面,先是山重水覆,后是柳暗花明;探索性情境先是一片茫然,后是豁然开朗;兴趣性情境先是漠不关心,后是欲罢不舍等等。概而言之,如果把情境设置只定位于上课前的开头,那就是对情境化的歪曲,教学情境化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动态的艺术过程。‎ ‎  第三方面:关于复习课的探讨 ‎  一。中考复习的基本理念 ‎  (1)构建初中数学知识框架:所谓知识框架,是指所学的知识点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联系。构建知识框架就是帮助学生把所学过的知识形成系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  (2)归纳初中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的思想方法,即数学意识,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的。初中数学思想主要有: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又是解题手段的基本方法,所以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表现,基本步骤是十分必要的。‎ ‎  (3)积累数学解题经验,提高学习能力:解题经验来自于解题实践,在解题中学会理清解题的基本思路,种类型题,能够归纳出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形成积累并进而升华。‎ ‎  二、中考复习课的几点探讨 ‎  从十五节课来说,都是进入第二轮—专题复习。参赛的十五节课可划分为三类:(1)知识综合型专题;(2)重点题型专题;(3)数学思想方法专题。‎ ‎  1、专题复习的基本要点是:把握重点、抓住考点、训练思维。‎ ‎  2、专题复习的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发散提高。‎ ‎  3、专题复习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  一是教师、教材与学生的关系: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作为复习课又有它的特殊性,复习的知识都是过去学过的,就全班而言,有的学生学得好,有的学生学得不好;就知识而言,有的内容学得扎实,有的内容学得不扎实。教师就应当具体地,深入地了解哪些学生学得不好,哪部分知识学得不扎实,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课上有目的,有准备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  二是讲与练的关系:初中数学复习阶段应该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 的原则。复习课上要给学生提供练的机会,练的内容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练的题目要精选,不要重复;练的方法要灵活多样,不要死板单一;练习的题目既要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也不排斥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法的题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训练要循序渐进,章节练习突出基础,单元练习突出重点,全面练习突出综合。‎ ‎  三是课本与资料的关系:在复习中要立足课本。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离开课本的复习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课本中的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教给学生通过类比,延伸,拓展出一些新颖的变式题,并加以解决,从中归纳整理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掌握教材中的通性通法,达到熟练程度,从而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一定的发散能力,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 ‎  4、后段复习的几点建议 ‎  中考复习已进入模拟阶段,这一阶段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查露补缺、调适心态。作为教师我想建议:‎ ‎  一要通读课标研究纲要。《课标》和《中考纲要》是中考命题和复习备考的依据,应认真研究,确保目标合理、方向正确,深度、难度把握?确,确定复习的重心。特别是《课标》(修改稿),完善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学生培养目标提出了“四基”和“两能”;具体内容做了适当的增减等。研究《中考纲要》将有助于我们明确考试性质和命题依据、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及内容、考试的方式及试卷的结构。从而加强复习的指导性、计划性、针对性。特别是《中考纲要》:(1)例证性试题试题所蕴含折射出的有关信息。(2)考试内容《知识与技能》要求的深层次研究知识条目、考试要求与往年相比有何变化,考试要求中的“知识、能力”水平有哪几条。(3)《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描述等。‎ ‎  二要抓住根本研究教材。新课程下的教材淡化了数学知识之间的一种逻辑演绎体系,知识点比较分散,几乎分布在初中三年的学习当中,这给我们的复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每年教材都在修改和完善,呈现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  对教材的研究要做到:(1)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系统性。现行数学知识,可以分为四大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各板块知识之间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数形结合——三个“一次”、“二次”‎ 间的关系,复习时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沟通。(2)抓好双基教学,掌握通性通法。纵观我省近年来的中考试题,考查学生双基内容的试题占到60%以上,因此,数学复习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形成,明确常规题型的通用方法,掌握通性通法。‎ ‎  三要把握动向研究试题。‎ ‎  (1)关注几类试题近三年来的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近几年来的本省市中考试题,近两年来的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和全国中考试题的新动向。‎ ‎  (2)研究中考试题努力做到:①明确试题特点,把握考试方向。如“方程与不等式”的考法一般可分为如下的三大类:技能层面上的题目——多以考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为主;能力层面上的题目(“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多以情境化的形式出现;“方程思想”层面上的应用——以“横向”联系、“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或变化过程的即时性(阶段性)问题”为主。②发现试题的地方特色。③关注试题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些热点问题。‎ ‎  (3)我省中考数学试题的特点考查基础,注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鼓励创新。我省中考数学试卷从试题结构到内容设计,图文并茂,别具匠心。题型活泼,情景新颖,精心设计考查核心内容和基本能力的试题,不在计算技巧和知识立意的试题上过分纠缠,注意各种题型的结合和题量的适度;深化能力立意,出现很多探究性、操作实践性、阅读理解和开放性等考察创新能力的好试题。这些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4)预测命题方向的研究,中考试题中的基础题大部分是源于教材的原题或改编,中档题活于教材,但原型一般是相关资料中的引用、变形或组合,而创新题型将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理念。压轴题是猜不到的,因其是原创题;基础题可重复考,年年如此。但应抓好“双基”题,重视生活背景题、动手能力题、评价标准(不唯一)题,关注初高中衔接题、趣味题、和创新能力题。‎ ‎  四要讲究效益研究方法。摈弃题海战术,注重学习反思,提高复习效率。根据近三年来课改区中考试题可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定位以水平考试为主,兼顾选拔功能,因此试题重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不要过分追求难度与深度,不要人为拨高要求,更不要学生进行大量简单重复、机械模仿性的训练。‎ ‎  在最后一段时间内,要选做一些能代表命题方向的题目,要引导学生对解题后的反思,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试题结构,以便形成迁移、举一反三;(2)解题过程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哪步易错,原因何在?如何防止?(3)对解题的方法重新评估,以期找到最优解法;(4)对题目的重要步骤进行分析,抓住关键,考虑难点之处如何突破;(5)对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变换,使问题系统化,结论加以引申、题型加以更新、解法加以推广,形成一个题目涉及的各部分知识目标。总之,把培养能力作为复习的主攻方向是有效的应试策略。‎ ‎  研究应试技巧。中考答题技术即“知识+心理素质+考试技术”。(1)基本建议——保持内紧外松的临战状态,使用适应中考的答题策略,运用适应选拔的考试技术。(2)分段得分的解题策略——分解分步、以退为进、正难则反、扫清外围。(3)学生自我整理知识,查漏补缺,心理辅导。‎ ‎  五要以人为本研究学生。以学定教,落实新课程理念。给学生创设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和潜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做题习惯,具备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总?反思优化解法,提炼解题规律,形成数学思想。‎ ‎  在复习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制定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练习题和考试卷。可以通过上课反馈、作业检查、考试成绩、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研究。特别要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