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10 KB
- 2022-03-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三篇与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三篇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三篇【篇一】近年来,**县自然资源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加快转变职能,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平台,努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管理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好更快服务。(一)强化资源要素服务保障。一是掌握新法规,用活新政策。新土地管理法已于2020年1月1日实施,按照省厅市局要求,今年新组织的报件一律按新土地管理法规定的程序实施。针对新土地管理法的变化,认真研究新政策,做好衔接,做好新形势下的用地保障工作。二是服务项目建设,加快用地报批进度。做好疫情防控特殊用地政策落实,全力保障在建和新建项目用地需求。对国家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提前介入、跟踪督导,严格征地程序,
缩短组卷时间,提高报批效率,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同时按照分类指导、急用先行、“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实行差别化用地政策,优先保障符合疫情防控先行用地政策的项目、单选址项目和民生项目,其余项目按轻重缓急有序保障,确保重点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及时保;三是提升用地审批的质量和效率。积极解决报件差错率高的问题,要加强用地报件的审查,坚持程序的合法性、标准的一致性、材料的真实性,提高认识,坚持严、细、慎、实的要求,保证材料的完整、准确、符合各方面的要求;四是推进增存挂钩和增减挂钩工作开展。经营性用地、商业、住宅以增存挂钩为主,严控新增计划指标使用,把有限指标用于保障政府急需用地项目。加大盘活存量力度,用足用活城乡增减挂钩政策。在盘活存量方面,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优先安排使用存量土地;有效盘活批而未供土地,释放计划保障潜能;在增减挂钩方面,找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复垦潜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拆旧复垦实施方案,做好增减挂钩拆旧复垦项目实施管理,做好拆旧复垦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复核工作。
(二)强化土地供应管理与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一是规范土地供应行为,规范全县土地出让工作秩序,加大对各类土地供应不规范行为予的检查、督导、纠正;二是抓好产业园区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排查和处置工作。盘活、处置和综合利用闲置、低效土地,提高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土地的闲置率,要利用各种手段,对使用的每一宗地,都要建档立卡,一宗一策,进行全面的核查,逐宗弄清情况,逐宗制定办法,做到情况清、措施明、强力度,全面处置低效闲置土地。(三)扎实做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一是加强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重点从业务流程简便化、窗口服务规范化、承诺事项公开化、历史遗留问题规范处理等方面规范不动产登记业务,提高不动产登记队伍素质建设,打造规范、高效、便民的不动产登记队伍;二是推进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成果运用,实现与相关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全面完成地籍测绘等补充调查工作,满足优化登记流程需求,达到不动产登记提速增效的目标。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与政府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有序衔接,及时同不动产登记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强协同联动和信息集成,实现信息互通共享;三是深化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服务。重点在深化便民利民、优质服务方面下功夫,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使办事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依托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采用信息化技术,将不动产登记服务向村镇延伸,在乡镇建立服务窗口,方便农民群众申请不动产登记和领取不动产权属证书;四是进一步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力争在2020年10月前实现“3211”的目标。即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完成;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完成;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当天办结;查封、解封、异议、抵押注销、查询等登记业务即时办结。(四)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力度,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做好审批
服务便民化,对审批流程进行全面清理。按照县政府的要求,全面压缩各类线上、线下流程及办理时间,对自然资源系统行政审批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检视,真正做到减时间、减事项、减环节、减流程,实行并联办理、合并办理、容缺办理、豁免办理,全面压缩线上、线下办理时间,大幅降压减各类线上、线下流程,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篇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性经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始终受到党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就业增加、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财政增长、推动本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近几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先后制定了“强县”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经济结构调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有力促进了全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市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谋划不够、发展滞后、水平不高等急需破解的难题。一、县域经济的发展新方向
1、县域经济应是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是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县域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没有国界,更没有县界。县域经济是现代经济,不是“诸侯经济”,必须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跳出县域范围发展经济,确立竞争优势,不能画地为牢,在小圈圈里搞“鸟笼经济”。经济发达的县有一条普遍的经验:发展县域经济应把培育支柱产业、培育专业市场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型经济的思路来提高区域块状经济的发展水平。2、县域经济应是特色多样化经济。县域是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并与其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实际上,经济活动的特色化,既是县域生产要素差异所自然形成的本质特征,也是县域经济得以超越常规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全市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我们看到县域经济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各地特色的不同,县域经济必然呈现多样化。每一个成功的县域经济都有各自的显著特点:一县一品,或一县多品;或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等等。经验告诉我们:发展县域经济应结合县域实际,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上下功夫,建立具有产业优势的特色经济。
3、县域经济应是民营化经济。发展县域经济要以民营经济为主导。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具有竞争性、灵活性、广泛性、多元性的特征。民营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多数县域经济国有成分比重都很小,民营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县域经济民营化,是一种机制灵活、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激活生产要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县域经济水平的发展战略。可以说,富县先要富民,富民要靠民营。县域经济民营化主要体现为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利益分配要素化、生产经营社会化、产品生产标准化等等。4、县域经济应是城乡一体化经济。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加强城乡统筹,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县作为连接城乡的结合部,集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于一身,是城乡统筹的基点,也是城乡统筹的落脚点;是城乡统筹最直接的操作平台,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和突破口。一个县的经济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要看城乡经济是否实现良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人与自然是否实现和谐发展。因此,发展县域经济,要改变传统思维,打破城乡壁垒,按照城乡统筹思路确立发展战略,确立经营县域经济的新理念。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抓住当地区域的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将农村的资源、城市的消费和支柱产业、农民就业等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城乡协调、良性循环的区域经济。
5、县域经济的最终目标应是现代化经济。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县域将是生产生活资料加工最理想的环境和基地;县域经济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将全面提高;创造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将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目标。因此,我们现在必须以现代化眼光来总揽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局。二、当前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从总体情况看,全市近几年县域经济总量和结构有了明显提高和改善,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1、三次产业全面增长,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年全市十县(市)共实现生产总值17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比上年高0.3个百分点,比全市高5.0个百分点,比区域高6.8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9%、20.1%、13.7%。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9.5%,拉动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4个百分点。2、产业结构继续改善,县域比重不断提高。**年,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30.4%,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县域生产总值的27.7%,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42.9%,提高0.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2∶30.2∶42.6调整为26.7∶30.4∶42.9。县域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比重不断提升,分别比上年提高1.7、3.8、0.7、0.1个百分点。
3、“工业立县”战略焕发活力,工业生产势头强劲。**年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49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4%,高于全市10.9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256.2亿元,增长37.4%,占全市比重达到33.4%;实现利税113.2亿元,增长44.5%。县域规上工业企业突破500户,达660户,比上年增加143户,增长27.6%;新增户数占全市新增户数的62.7%。比**年增长81.8%。由**年占全市的34%提升到**年的47.8%,提高13.8个百分点。五常、宾县、双城、尚志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突破40亿元。4、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年县域财政总收入为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县域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5亿元,同比增长21.0%,高于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个百分点,高于县域生产总值增速7.1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4%提高到3.6%,提高0.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县域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5、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十县(市)深入实施强县战略,紧紧抓住“项目落实服务年”契机,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县域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达到1095.9亿元,增长29.1%,高于全市4.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45.2亿元,增长39.7%,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县域省级重点项目208个,是上年17.3倍。其中省级重点项目建成投产121个,完成投资额169.3亿元,是上年6倍。140个亿元以上工业大项目在各县市落地,222个新建产业项目,总投资519亿元创历史新高。
6、园区建设进展加快,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全市县域9个重点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98平方公里。启动开发面积6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工业集中区为核心、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产业基地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3亿元(不含国家级),同比增长47.8%,占全市园区的90%。其中双城经济开发区有规模以上企业3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79亿元,占双城市工业总产值的75.4%。三、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新问题近几年,全市县域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比较落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跨越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1、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竞争力不强。从总体上看,全市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有较大提升,经济结构得到明显变化,发展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但同先进地区和“百强县”相比,全市县域经济总量较小,规模不大,竞争力较弱,发展相对较慢,居全国中下游水平。目前,全市还没有一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年,全市县均地区生产总值178.1亿元,仅为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27.5%;全市县均地方财政收入6.4亿元,仅为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14.3%。全市双城市地方财政收入列全市首位,仅为全国百强末位的**仪征市的40.8%。
2、经济增长基础还不牢固,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6.7∶30.4∶42.9,仍然呈现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的格局。其中:第一产业比重分别高于全市、全国平均水平14.9个、1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低于全市、全国4.4个、1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市10.5个百分点。从产业内部结构看,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例相对较大,畜牧业仍不够强;第二产业中骨干企业少,产业链短、带动能力差;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仍很弱。3、占比较大的工业弱县传统工业比重过大,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基本处于空白。大部分县(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规模较大的立县型大企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明显。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产业处于低端和配套加工,资源消耗大、企业利润率低。产业链条短,产品结构层次低,多为“原字号”和下游产品,名优产品少,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较弱。以宾县为例,全县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1%,传统产业占六成之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主打品牌少,附加值低。
4、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信息平台、营销网络等产业服务体系相对薄弱,缺乏足够的资源集聚和要素保障能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园区要获得快速发展,就必须有各类要素平台来支撑。目前,全市园区的人才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土地市场等还不够完善,为入区企业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如信息中心、咨询中心、物资配送中心还十分匮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热情。县域大部分企业存在生产流动资金短缺,企业所有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另外,企业员工工资、厂群关系、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均呈上升之势,结构调整压力进一步加大,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同时,金融改革尚未破解难题,服务全县发展的金融保障体系亟待建立。5、建设用地规划指标不足,制约项目落地。产业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普遍反映,由于土地指标限制,有些大项目、好项目很难落地。以宾西开发区和双城市为例,宾西开发区原规划的18.56平方公里的土地已基本用完。哈东新城战略提出后,将土地规划调整为68.56平方公里,虽新增5平方公里用地,但还有45平方公里土地仍然没有落实到位。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指标不足,可用的剩余土地指标几乎没有。续建的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三期项目用地30万平方米,奥特莱斯城用地30万平方米,如果城市功能体和碧桂园项目洽谈成功启动建设,则土地规划指标调整和用地指标的用量将超过160万平方米。6、科技投入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技术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由于全市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地方财政收入不多,绝大多数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虽然认识到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但苦于经费困难,无力增加投入。农业科技不足,制约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应用高新技术进行名优特新产品的开发和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缓慢,靠低科技含量的传统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路子越走越难。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把经济发展重点正逐步从城市向农村转移,诸多有利的政策和优惠条件也正向县域倾斜,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为实现全市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各县(市)应从全局的高度,以统筹的理念,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在增长方式、发展路径、产业选择、经济布局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全市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县域经济发展的始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不仅明显加快,而且发展质量也明显提升。要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优化经济结构放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位置,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内部调整。只有结构优化了,才能保持发展的高速度,实现高效益;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的中心环节。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推动县域经济上水平、上台阶。
2、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3、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4、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经济发达县(市)的实践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市场,特色就是竞争力。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多是“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人们称之“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球、全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5、要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从实践中看,一些发达的县市,近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县城的发展与膨胀,包括两个方面要素:一个是资本要素,一个是人力资源要素。当前,要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同时,特别注意抓好人力资源的引进与膨胀。要千方百计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将本县域内尽可能多的农民转化成市民;要千方百计吸引外来人口来本县域投**业、落户发展,尽快的膨胀城市人口,形成自己的人力资源优势。有了人这个生产力中最积极的因素,才能谈得上县城的繁荣和活跃。6、要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只有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项目的竞争,谁拥有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产品质量的项目,谁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要想靠有限的资金投入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先导,选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层次盲目重复建设。在项目建设上,政府应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强化引导:引导现有企业通过联合等方式,尽最大能力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设备更新,加速产品研发作为投入重点;千方百计激活民间力量,聚集有限的资金,集中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空间大的优势项目;引导规模企业不断健全和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强化诚信意识,以良好的形象取得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更大支持;要加强投融资促进工作的研究,充分利用上市融资、项目融资、股权私募、企业债券等形式,缓解企业发展的资金困局,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7、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从县域经济的竞争基础来看,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目前,县域经济已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新形势,区域间争夺资源、争夺市场、争夺效益的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在竞争中把握机遇,通过自身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成为关键因素。只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才能形成“磁场效应”,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优化环境要通过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在服务领域上,要从适应企业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由单一搞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断完善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健全机制入手,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发展的环境障碍。【篇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讲话时强调推进东北振兴必须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破解矛盾深化改革。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指出要把解放思想贯彻始终,作出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的重大决策部署。宝清县域经济发展,新旧矛盾交织,新情况新问题靠老办法不管用,解放思想是发展的总开关,没有思想上的解放,就没有行动上的突围。惟有从解放思想破题,用新思想引领新实践,改革创新,勇闯新路,才能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放思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凝聚起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政治力量。**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对**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推进我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纲领性文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阶段的宝清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传统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主观与客观相符,做到实事求是。思想理论的独立性和能动性与实践过程和时代变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则构成了解放思想的逻辑必然,因此说解放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灵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首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把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凝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上来,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投入到推动宝清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事业中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消除保守畏难、懈怠情绪,克服僵化、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在深化县情认识基础上,找准坐标站位,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讲话对标对表,以新视野新思维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改革,推动宝清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放思想要以结合县情为基础破解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焕发起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结合县情实际,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短板”和“三偏”问题,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照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客观研判县情,清醒认识到前进道路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着力从五个方面推动思想解放。一是围绕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思想解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当老的办法不能解决时,必须进行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过去计划经济思维,传统思想观念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思想包袱,努力用改革打开发展新局面,用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从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善于在开放市场中找办法、找出路,优化县域营商环境,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以有效的、高质量的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着力破解高质量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二是围绕产业强县推动思想解放。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换发展动能,持续激活发展动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经济高质量的重要抓手,确立高质量发展导向。**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6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8340元、16769元,同比增长7%、6.2%,规上企业增加值增长9.8亿元。但也清楚地认识到我县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精深加工不足,工业经济低位运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优势没能全部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高质量缓慢。作为高质量根本抓手的项目建设落地生根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新兴产业和新型商业模式有了长足发展,但可持续发展的产品标准化质量瓶颈还没有突破。要进一步从片面铺摊子的传统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加快构建县域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三是围绕民生改善推动思想解放。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确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传统的重物不重人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我们更多地是重视如何把蛋糕做大,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物质因素而对分好蛋糕统筹较少的问题。推动思想解放,就要明确发展是为了谁的初心,牢固树立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宝清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更多地关注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是围绕人才“引、进、留”推动解放思想。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人既是高质量发展的目的,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省时曾指出创新人才偏少的问题,创新人才偏少也是制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打破身份、职称、地域的条条框框限制,创造公平竞争的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是第一资源但也是流动资源,该引进的一定要引进,实现人才有进有出,让人才结构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匹配。围绕我县优势产业,特别是绿特名优农产品生产加工,冰雪产业,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优势领域,引进高层次有用人才。好的经济环境是引进人才的基础,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五是围绕绿色生态可持续推动思想解放。破除过去单纯追求GDP不问出处的粗放发展思维,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注重粮食生产安全,充分发挥宝清地域自然资源的先天优势,在绿色农业和有机绿色种植上下功夫,端牢中国“饭碗”;加强生态保护,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旅游产业上做文章,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厚植后发优势,加速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协调统一。
解放思想要以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目标整顿作风,激发起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内生动力就是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就是要克服内部的阻力,积极主动地解放思想,要有强烈的自觉愿望,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宝清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已经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越是爬坡过坎,闯关夺隘,越要有优良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干部思想解放的尺度,与广大群众改革创新的空间成正比;干部的思想解放程度越高格局就越大,一个地区的发展空间就会越大。解放思想就要从患得患失、畏难怕事的心态中解放出来,确立勇于担当作为的发展风尚;解放思想就要从思想僵化、机械教条的陋习中解放出来,确立勇于改革创新的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就要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怠惰中解放出来,确立勇于开拓进取的发展动力;解放思想就要从等待观望、被动作为的消极中解放出来,确立勇于抓住机遇的发展态势。领导干部是干部中的关键少数,尤其要摒弃“老守园田”的想法,反思不想为、不愿为的思想,对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标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工作,解放思想,形成思想观念创新的激情,产生思想行动的觉醒和高度自觉。解放思想要有体制机制上保障,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动干部积极性鲜明提出“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鼓励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破旧立新、先行先试,激发和保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紧绷作风建设这根弦,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能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要降低对假把式、软把式、歪把式的容忍度,对在工作中长期打不开局面,放任经济下滑、束手无策,还无所作为,听之任之,心安理得的干部,要加大追责力度。在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县域经济面对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广大干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内生动力,真抓实干,“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转变作风,重塑环境,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宝清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三篇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篇一】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及县域监测(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县域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等综合能力,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和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二)县域监测范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是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评价,县市和城区分别进行,全省共107个县市区,**年为24区83县市,我市为1区(**区,高新区和经开区包含在**区)10县市(**、**、**、**、**、**、**、**、**、**,**包含在**);**年为25区82县市,我市仍为1区10县市;**年为27区80县市,我市为2区9县市,**撤县设区成华州区,列入城区监测范围。(三)县域监测指标体系
监测指标体系分经济发展指标、经济结构指标、民生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社会和谐指标五大类,其中县市93项基础指标33项考核指标,城区71项基础指标28项考核指标。指标涉及市卫计局、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综治办、市水务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农发办、市统计局、人民银行渭南支行14个部门或单位。二、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一)“**”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期间,全市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年10个县市生产总值达到1145.62亿元,是**年的1.83倍,其中工业增加值538.78亿元,是**年的1.92倍,占生产总值的47.0%,较**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年**区生产总值306.81亿元,是**的1.77倍,其中工业增加值83.64亿元,是**年的1.46倍,占生产总值的27.3%,较**年下降5.7个百分点。2、投资规模再创新高。五年来,在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及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县域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投资总量持续扩张,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期间,10个县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46.97亿元,是“**”的4.39倍;**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3.71亿元,是“**”的3.59倍。
3、消费市场日趋活跃。“**”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各县市区紧紧围绕一系列惠民促消政策,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着力激活农村市场,挖掘消费潜力,居民消费持续升温,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期间,全市10个县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1.79亿元,是“**”的2.24倍;**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14亿元,是“**”的2.38倍。4、民营经济蓬勃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各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加快发展,活力显现,结构趋优的发展态势。“**”期间,全市10个县市非公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年的43.6%提高到**年的48.6%,提高了5个百分点;**区非公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年的44%提高到**年的49.4%,提高了5.4个百分点。5、城乡居民收入提高。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各项惠民政策的逐步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年11个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不足**0元,**年县市区均超过23000元,**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个县市区超过5000元,为5854元,**年11个县市区均超过7000元。6、财政收入继续增加。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加上价格和政策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县域财政收入持续增加。“**”期间,全市10个县市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5亿元,是“**”的2.95倍;**区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7.94亿元,是“**”的3.39倍。(二)“**”县域监测综合排位情况
1、综合排位偏后,且呈后退之势。从下表可以看出,**年外,其它各年排在40位以后的县市均在5个及以上,县市在全省综合排位整体偏后,且呈后退之势,**年,我市10个县市在全省82个县市中排在60位以后的有6个(**、**、**、**、**、**),**年仅**排60位后。**区**年在全省排19位,**年上升到13位,之后连续下降,**年又降到19位(表一)。2、个别县市退位幅度大。**年,**县在全省排70位,较**年后退17位,退位幅度居全省第2,**县排64位,较**年后退15位,退位幅度居全省第4(表二)。(三)**年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年9个县市实现生产总值1064.16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工业增加值423.74亿元,增长7.1%,非公增加值552.1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2.74亿元,增长1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22亿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250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8000元以上。2个区实现生产总值420.9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工业增加值139.04亿元,增长6.3%,非公增加值188.0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0.82亿元,增长1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6亿元,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260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9000元以上。三、县域经济发展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县市差异较大,发展两极分化严重。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以及改革开放力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市发展差异较大。一是从综合排位来看,**年我市排位最好的**在全省排第2位,排位最差的**排第74位。和**年比较,渭南进位最多的是**,前进了3位,进退位居全省第21位,退位最多的是**,后退了17位,其次是**,后退了15位,退位幅度分别居全省第2位和第4位,按进退位分别居全省81位和79位。二是从经济总量来看,**年生产总值最高的县市达311.29亿元,而最低的仅为36.55亿元,二者相差274.7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县市超过18亿元,最低的刚过2亿元,相差16亿元以上。三是从发展速度来看,**年生产总值增速最快的县市增长10.5%,最低的县市仅为6.0%,相差4.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最高的县市增长13.3%,最低的县市下降12.5%,相差悬殊。四是从**年主要数据来看,GDP增长最快的**增长11.7%,最慢的**仅增长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快的**增长31.6%,最慢的**下降30.9%,**下降3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29784元,**最低,仅25495元,相差428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12400元,**最低,仅8302元,相差4098元。
2、发展思路不清,特色经济未成规模。一些县市对特色产业的发展没有做出规划,缺乏具体的产业政策导向,忽视区域特色经济的基础,目前各县市发展特色不明显,生产经营的基本方式仍然是以“初加工—销售”为主的粗放式经营,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仍占渭南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新的特色产品、优势产业不多,产品单一,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产品少,具有县域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和品牌少且规模小,经济发展缺乏特色。3、产业结构不优,转型升级步伐缓慢。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较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较强,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在逐步减少,经济发展将面临资源枯竭的现实。一方面,服务业占比偏低。**年全市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6:50.6:33.8,一产占比偏高,三产占比较全市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县域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滞后。第一产业中,设施农业起步较晚,附加值偏低的种植业占比较高,工业中以资源为主的重工业占比较大,工业对资源的依赖性过强,产业链短,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传统服务业占比较多,现代服务业占比偏少。
4、产业类重大项目少,发展资金保障不力。项目方面,一是特大项目少,特别是影响当地生产力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投资额在10亿以上的特大型项目不多,产业类的大项目就更少;二是科技项目少,普遍存在创新力度不够、科技含量不高、自主开发不强的问题,表现为自主品牌不多、终端产品不多、产品附加值不高,高新技术企业少。资金方面,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财力不足,投入主要依赖于国家政策性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县乡两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压力较大,用于发展的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大,保障程度不高;二是县域企业“贷款难”和“难贷款”现象依然普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县域企业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而农村信用社又难以满足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民的贷款需求。5、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城镇化水平整体偏低。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工业化,没有工业化发展,城镇化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工业化又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缓慢发展,使城镇化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虽然城市扩容及撤乡并镇使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从整体来看,渭南的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一方面,渭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属典型的大市弱中心,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另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镇区规模偏小,基础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对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拉力与推力不足,城镇对农村的辐射、集聚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年全市县市城镇化率为40.8%,较全市水平低1个百分点,10个县市中,城镇化率最高的为60.16%,其次为54.67%,其它8个县市均在40%左右,城镇化整体水平偏低。6、**年度部分指标完成情况很不乐观。近两年,我市部分县市县域监测综合排位靠后,个别县市排位大幅度下降,而且从**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部分指标不理想,如,**年全市6个县市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5%),其中**仅增长1.4%,**仅增长0.1%;3个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其中**、**降幅超过10%;7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较上年下降,其中6个降幅超过20%,**降幅超过50%;3个县市区污染物排放未减反增,等等,这些都将影响**年监测排位,受其影响,部分县市排位可能下滑,应引起高度重视。
7、一些县市和部门对县域监测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县市领导对县域监测工作不够重视,心中无数,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思路不清,放任自流。一些部门的领导对县域监测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县域监测工作是统计部门的事,和本部门没有关系,不重视监测工作;个别部门指派一些不懂业务的人员来应付,业务人员业务不精通,报表差错多;有的业务人员缺乏责任心,对数据查询不理不睬,直接影响监测工作。四、抓好县域监测考评工作、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建议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夯实责任。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县域监测工作,相关部门要明确负责县域监测工作的领导和具体报表人员,并严格执行县域监测报表制度,认真填写监测报表,准确及时地上报监测报表。各县市区要认真分析本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监测考评中的排位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要积极督促本县市区相关部门,认真完成县域监测报表,确保监测工作顺利进行。2、建立完善制度,推进监测工作。一是建立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协调解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搞好县域监测考评工作,推进我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建议建立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尽快出台加强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的意见。为了进一步搞好县域监测考评工作,实现追赶超越,建议尽快出台加强县域监测考评工作的意见,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切实加强县域监测考评工作。
3、立足县域实际,发挥各自优势。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发展县域经济要立足县情,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少我多、人多我特上下功夫,整合利用县域内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从资源利用到产业发展、从城镇开发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规划体系,突出特色,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到“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做亮特色经济。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区域联合,努力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全力以赴抓招商、抓项目,吸引更多优势资源和资金投入,招大引强,以强带弱,以大促小,引进更多的外部资金和产业类重点项目。二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改善银企关系,规范担保行为,夯实融资平台,激活民间资本,充分发挥金融、担保、城投及民间资本的潜能,突破资金瓶颈。加快重点项目进度,对于已开工的项目,协调好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加快建设进度;对处于报批审批阶段的项目,要加快完善手续;对年内应开工而未开工的项目,要加强督查,促使其尽快开工,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6、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效益,发展与民生、环境的关系,按照根本在特色、做大在规模、做强在品牌、关键在提升的发展思路,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一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农民增收,以一村一品为抓手,积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集群化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县域工业的发展,要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其资源优势兼顾自身的条件与特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彻底改变矿产资源依赖型工业发展模式。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现代交通物流、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研发会展、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发展,重视发展文化休闲、职业培训、健身娱乐、社会养老、中介服务等生活服务业,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镇化进程。【篇二】**年**市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大力加强项目建设,加快转型创新发展,切实抓好县域地区的增长,**市县域经济呈现筑底企稳的态势。一、县域地区经济运行主要特点(一)县域经济稳步增长
**年**市县域地区(**区、**区、**县、**市、**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2.4亿元,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05.3亿元,比上年下降2.6%,所占比重为14.4%,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72.5亿元,比上年增长7.5%,所占比重为36.4%,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4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所占比重为49.2%,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二)县域投资进一步加大**年**市县域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369.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61.5亿元,比上年减少36.2%。**年**市县域地区亿元以上新建续建项目达361个,其中**县海螺型材项目实现当年建设、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区中德工业园五期、卓达建材产业园等新建亿元以上项目就多达46个。长发构件、瓮福产业园,全民健身中心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的强的项目相继开工。(三)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年**市县域地区公共财政收入完成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快于全市6.5个百分点。其中,**区完成7.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区完成26.9亿元,增长15%;**县完成14.3亿元,比上年增长8.3%;**市、**市完成10.0亿元和10.8亿元,分别增长了7.5%和11.3%。税收收入完成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区完成4.9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区完成22.8亿元,增长12.9%;**县完成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市完成6.5亿元,下降了12.2%;**市完成8.5亿元,增长11.8%。(四)工业发展企稳向好
**年**市县域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为880个,总产值为204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和9.8%。在**,**热电厂并网发电,金冠电气、修正药业等一批技改扩能项目有效实施,区属规上工业企业达68个,总产值为7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8.8%和25.9%;在**,规上工业企业达286个,总产值为75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7%和16.8%;在**,规上工业企业达210个,总产值达46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20.7%。在**,规上工业企业达206个,比上年增长32.1%,成功推动大成、德大、达利、都邦等一批骨干企业改造升级,扩大产能,总产值实现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五)农业生产稳中有降**年**市县域地区农业生产总体呈平衡的发展态势,去年由于干旱少雨等自然灾害的原因,对农业生产略有影响。县域地区一产增加值实现205.3亿元,下降2.6%,其中种植业占55.2%,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林业占0.7%,比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畜牧业占43.2%,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渔业占1%,比上年增和长0.1个百分点。(六)服务业、消费市场快速增长
**年,县域地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44.6亿元,同比增长14%,高于全市增幅5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现增加值8.5亿元,同比增长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0.5亿元,同比增长19.9%,高于全市增幅9.6个百分点。其中**区76.8亿元,增长10.2%;**区152.6亿元,增长10.1%;**县158.6亿元,增长18.9%;**市160.1亿元,增长10%;**市162.4亿元,增长54.4%。二、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今年以来,全市县域经济虽然快速发展,但经济总量占比较小。**年,**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2122.4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仅为32.5%,所占比重比**年减少0.4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9.4亿元,占比仅为15.4%,所占比重比**年增加0.4年百分点。基本上都与上年持平,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促进**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两点建议(一)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决定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工业,要坚持工业强县、特色兴县。工业园区发展要引入新思路,要在继续围绕“工业强县”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突出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和创新的理念,狠抓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现有的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县域特色,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上下企业的带头作用,带动专业突出、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助推城镇化。
(二)大力发展服务业。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各种相关资源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对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合理性地域功能、改善农村面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有效途径,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大力发县域旅游产业无疑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篇三】摘要:当前我国迎来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关键时期对于**的县域经济来说既是一个发展契机,也是一项重大挑战。本课题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深入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瓶颈,继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如何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深入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市6县1市(**、**、**、**、**、**、**)县域人口425.1万,占我市常住人口的近八成,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的54.5%。提高县域经济实力,对增强**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期,**市委党校成立专门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近几年,全市上下坚持“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战略目标,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工作主线,坚持把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各县市充分利用本地优势,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机制,采取灵活多样措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发展外向型和民营经济,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实力稳步提升,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年,**市县域完成社会生产总值1764.8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54.5%,与“**”之初的**年相比,是当年县域GDP的1.6倍(见表1)。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350.12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8.7%,是**年的3倍。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28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0.1%,是**年的2.1倍。(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各县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趋于上升。**年,**市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322.0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33.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09.52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8.2%、35.9%、45.9%,与**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6.5个百分点[①]。**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时期28.4:34.1:37.5调整为18.2:35.9:45.9,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比重趋向合理且内部结构持续改善。(三)工业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通过园区攻坚战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帮扶十条、“1115”工程等“组合拳”持续发力,工业经济在艰难环境中逐步回升。园区平台不断夯实。**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42.2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为258.11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实现税收11.11亿元(见表2)。**工业集中区获批为省级高新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烟厂、金健米业、恒安纸业、**烟机等重点企业运行平稳,飞沃新能源、德人牧业、溢多利等成长性企业来势喜人。工业项目进展顺利。**年开工建设重点项目500多个,烟厂易地技改、中联重科起重机械等项目加快建设,中锂二期、力元新材、昊晖光伏、晋煤金牛等项目建成投产。
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同时,**农业逐步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年,**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12.7亿元。全市有四个园区进入“国家队”,分别是西湖西洞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产品供给区域布局明显优化。西湖西洞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进入省级项目库,**有序推进富硒产业园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生物谷科研中心封顶,**获批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全市现有较大规模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100个以上,其中省级示范园达36个[②]。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跟过去相比,**市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基础仍较薄弱,与全省水平相比还有差距,与国内省内经济发展强县市相比,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从**年全省县域经济强县排名来看,全省十强县中,**有**县、**市、**市3个,全部进入了全国50强[③];经济总量小于**市的**有**县和**市2个,**有**县、**市,**有**市,**市有**县,**市有**市[④]。目前,**市没1个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年排名最靠前的**,居全省第16位。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偏低。**年,全省GDP过300亿县(市)22个,我市只有**、**2个[⑤]。其中,**县GDP1431.1亿元,相当于近4个**的总量。**年,**市3个县完成GDP4020.65亿元,而**市7个县市完成GDP1764.84亿元,远远低于**市。无论是在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还是在工业总产值、园区工业产值方面,都远远低于全省前三强县(见表3)。由此可见,县域经济是**市经济的“软肋”,与**市经济总量全省第三的位置极不相符。我们经常讲“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市与标兵比,差距在于县域经济,与追兵比,压力也来自于县域经济。(二)县城经济发展不足
县城是县域发展的核心平台,县域的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县城,包括县城建成区和开发区。从县域经济发达的地区看,县域的工业发展主要靠开发区,商贸发展主要靠城区的大型综合体。比如昆山开发区,**年完成GDP1600亿元、工业产值5184亿元、进出口总额近657亿美元,面积只占昆山的1/9,却贡献了全市45%的GDP、57%的工业产值和79%的进出口总额[⑥]。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年成交额1493.2亿元,成交额为全球小商品市场最大[⑦]。县城工业和商贸的发展,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科技流“五流汇聚”,带动了县域的发展。从**市来看,差距还比较大。第一,园区经济总量偏小。**年,7个县(市)工业园区完成产值1142.2亿元,而**一个县的园区生产值就达到1224.45亿元。总量最大的**县园区产值215.1亿元,只相当于**县园区产值的18%,远远不能相比(见表2)。第二,消费市场需求不活。7个县城都还没有大型商业综合体,整个社会消费的总量也不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大的**为164.27亿元,只相当于**县的52%、**县的34%(见表3)。由此可见,**市的县域经济发展乏力,主要原因就是县城经济的总量不大、首位度不够,辐射力和带动力不强。(三)县城城市化步伐不快
县城这个核心平台要做优做强,必须首先加快县城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承载能力,吸引投资,拉动消费,繁荣经济。从**市来看:一是县域城镇化率低。据统计,**年**市城镇化51.6%,远远低于全国58.52%[⑧]、全省54.62%[⑨]。而县域城镇化率中如**城镇化率是41.2%,**城镇化率是46.5%,**县的城镇化率是44%,显然县域城镇化率低是影响我市的短板。二是县城规模小。目前7个县市城区建成区面积没有一个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集聚度低,没有一个县县城常住人口超过20万人。三是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弱。在市政公用设施上市政管网建设还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现在我们国家迎来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关键的时期对于**的县域经济来说既是一个发展契机,也是一项重大挑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关键,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才能提高全县居民的收入,实现“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战略目标。(一)准确把握宏观政策,实现战略对接具体化国家针对长江经济带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要主动搞好政策设计和对接,用政策杠杆撬动地方发展。一是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对接长江经济带。纵观整个长江流域,其产业落差明显,具备产业转移的强大势能。**各县要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积极承接沿江产业尤其是长江下游的产业转移,并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双赢之路。
二是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近期可借用**直达欧洲和中亚的国际物流新通道——“湘欧快线”扩大出口;中长期可在重庆设立联络处,并依托“渝新欧”国际大通道,利用重庆这个经济“带”的战略支点走出国门。与此对应的,在**市域范围内,还可以依托**的德国工业园和德国汉诺威的**中心,加强**与欧洲各国的联系与经贸往来,力求在开放的视野中去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三是积极申报对外开放平台。加快申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桃花源临时航空口岸,争取开通**到韩国的国际包机,谋划建设泛湘西北地区航空产业园。在申报国家开放平台同时,充分利用全省对外开放平台,进一步发挥**和德山现有公共保税仓功能,并对出口企业给予一定的物流成本补贴。(二)加快园区建设,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改革创新的实验田,是产业转型升级和财政税源培植的重要抓手。因此工业园区兴则县兴,工业园区强则县强。
一是培育产业“主心骨”。产业错位发展是特色园区形成的先决条件。各县市应对自己工业园区的产值进行数据分析,重新对园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行长远性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相应的特色产业主导工程,制定专门的政策措施,扶持县域内骨干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建议新上工业重点项目无特殊情况一律向园区集中,在园区发展。各区县市要重点围绕骨干龙头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培育龙头带动型集群和小企业群生型集群,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配套协作,加强项目引导。二是引入资金“造血剂”。针对“土地财政”背景下,开发经营公司融资举债空间小、难度大的客观实际,加快推进园区资源资产化步伐。园区应以工业地产和商业地产开发为抓手,通过土地二级开发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滚动发展,有效提高公司盈利偿贷能力,逐步由“财政输血”走向“自主造血”。地方政府和管委会要积极对闲置的标准化厂房进行清理整顿,作为固定资产划拨至园区开发经营公司,将闲置的发展资源转化为公司的优质资产。三是构建项目“大动脉”。强力推进项目,进一步完善领导联系产业、联系项目制度。对有眉目的项目尤其是签约项目一定要抓好跟踪、抓好落实、抓好对接,确保更多的项目、更多的产能落户。同时,围绕机场,着力发展临空产业,积极向省政府申报空港经济开发区。围绕高铁,打造万户新居工程。对事关市与县、县与县交通连接的重大项目,比如**铁路,都要加快推进。围绕高速,加快城市路网建设。积极争取一批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加快推进**快速干线项目;各个县(市)城区要按照“长藤结瓜”的模式,围绕**干线来规划县城骨架和交通网络,真正把**干线建设成为产业长廊、绿色通道、城镇集群。(三)创新发展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发展环境包括经济发展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就是水、路、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软环境包括法制、政策、政府效率等多方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创新发展环境,以经济环境创新的吸引力来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县域的聚集,是增强**县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一是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以项目建设促进县城城市化,加强项目策划、项目开发、项目推介和项目落地。细分城市经营性项目,公益性项目,建立项目库,进行项目发布、项目运作和项目招商。抓紧谋划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超前谋划一批集贸市场、交通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积极谋划建设一批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供水供气等民生项目,量力而行谋划一批标志性建筑和特色街区建设项目。推进“完美社区“建设,让市民在县城住得下,住得好,住得舒心。二是提升县城创新创业活力。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入改革户籍制度,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和农民、集体、投资者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收益合理分配机制。创新城建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公益性项目由政府直接提供,建立政策激励机制,面向社会公开选择建设和管护主体;经营性项目按照“政府统一规划、企业运作经营”的思路,鼓励社会力量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投资建设和经营,国有融资公司按照市场规则参与竞争;准经营性项目要积极推进向经营性项目转化。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加强人才兴县,让城市成为市民创业,兴业的平台。
三是提升县城聚散能力。聚散能力即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集聚主要依靠平台,辐射主要依靠交通。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商贸流通市场建设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另一方面,优化县城对外交通组织体系。重点是:城内城市交通干线,尤其是县城环线建设;出入城交通节点建设;县城与**市城区通道建设;县城与中心镇通道建设,真正做到以交通保证流通。(四)推进县城城市化,振兴县域经济发展县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极核。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加速推进县城城市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突围的主路径和动力源。抓县域经济必须抓县城经济,抓县城经济必须抓县城城市化。一是加强城市设计,打造特色县城。当前县城城市化的普遍问题是个性丢失、特色丢失、传统丢失,归根到底是城市设计缺失。要树立城市设计指导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建设的工作理念,用城市设计引领特色县城建设,重点是县城城市空间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轮廓设计。二是改善城市风貌,打造靓丽县城。县城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与自然生态,与存量城区的关系。加大对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力度,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对老城区重新塑造,赋予新的品位。要高度重视整个县城城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防止脱离资源环境条件盲目开发建设。
三是挖掘城市记忆,打造故事县城。县市要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特点,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城市文化的历史传承,让城市记得住乡愁,讲得了故事。比如,绍兴市在历史街区改造保护利用中,创造了“绍兴模式”,深度挖掘和保护名人故里,碧水绕城,古桥连绵的古城记忆,推进了绍兴“城旅一体化”。在**所辖区县,有桃花源、城头山、壶瓶山等旅游品牌。**可以统筹规划,打造休闲度假胜地。结语: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础。在经济新常态下,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瓶颈,加快发展**市县域经济,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是当前**市“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将对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幸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 精选 某县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2-03-289页
- 小学数学精讲教案6_2_4 经济问题(一2022-02-157页
- 小学数学精讲教案6_2_4 经济问题(一2022-02-125页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分数应用2022-02-129页
-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经济问题(学生2022-02-119页
- 小学数学精讲教案6_2_5 经济问题(二2022-02-119页
-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经济问题(讲师2022-02-1116页
- 小学数学精讲教案6_2_5 经济问题(二2022-02-117页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提升:经2022-02-115页
- 人教历史九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2021-11-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