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90 KB
- 2021-04-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跨越式发展动力难题调研报告3篇
【篇一】跨越式发展动力难题调研报告
唯有源头活水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需要强劲的内生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的矛盾运动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发展观,努力推动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跨越式发展,使xx尽快成为皖鄂赣交汇处的一个璀璨的明珠,需要深入剖析县域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从而科学地驾驭矛盾,创造性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持续强劲的内生动力。本文试图从选人用人、思想观念和工作机制这三个问题入手,对如何增强跨越式发展的内生动力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坚持选贤任能,人尽其才,不断激发广大干部和各路人才奋发向上、干事创业的激情
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诸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奋力赶超,迫切要求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和激发全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特别是各级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广大干部的激情、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区域强县、实现奋力崛起”的伟大事业中来,让各路人才各展其能,发愤有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真正成为建设美好xx的生力军。近几年来,我县在干部培养、使用和选拔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对于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较好的效应。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县干部资源中蕴藏的潜能仍然巨大,无论是他们的激情还是才干尚需进一步发掘;同时存在结构性矛盾,干部年龄老化趋势日益突出,年轻干部偏少,从事常规性行政工作的干部偏多,精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干部较少。干部潜能的“半休眠”状态和结构性不合理,直接制约跨越式发展的进程。要继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贤任能、唯才是举”的用人导向,进一步刷新用人理念,拓宽用人视野,活化用人机制,努力开创“广纳贤才、唯才是举、各展其才、才尽其用”的崭新局面,让我县的各项建设和事业充满活力,生机勃勃。
(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用人观,全方位激发广大干部的潜能。合肥市为适应大发展、快发展的需要,在用人制度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通过“公开选拔、竞争择优”、“个人志愿、职位公示、双向选择、组织决定”等新举措,选拔、调整和交流了1600多名干部,极大的盘活了干部资源,极大的激发了干部的潜能,有力地推动了合肥市经济社会事业的迅猛发展。他们的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赋予各级干部和各路人才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志愿选择岗位的权利,能够把个人愿望和工作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他们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囿于传统的用人观念和模式,我县干部在乡镇与部门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难以合理流动,“领导干部届满调整、一般干部按兵不动”的局面没有打破,干部与组织之间缺乏正常互动交流的平台。应积极探索新举措、新机制,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突破届期调整的常规模式,摆脱单纯组织意志的固定思维定式,打破影响干部合理流动的掣肘,着眼于xx跨越发展的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用人观,加快建立干部与组织之间正常交流互动的平台,构建“发挥特长选岗位,围绕发展任贤能”用人机制,使各级干部的潜能得以充分的释放,使各路人才的才华得到充分的施展。
(二)要树立“才为我所用”的大人才观,为跨越式发展广纳群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知识化、专业化人才队伍是我县奋力崛起的需要。一是要面向大市场引人才。江苏张家港市早在90年代初就把引进人才作为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的政策措施,使各类优秀人才汇聚张家港,建设张家港,成就了今日的繁荣和文明。要研究新时期人才流动的特点,结合我县发展中的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充分运用市场的手段,以优惠的政治、经济待遇广泛吸纳各路优秀人才,为xx的跨越发展献智出力。二是要面向大中专毕业生选人才。xx籍大中专毕业生历来大量流向外地相对发达的地区,回乡发展的只占很小的比重。一方面是因为本县的发展起步晚、水平低,让他们感到发展的空间小、机会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对他们重视不够,面向大中专毕业生这个群体选招急需的人才,不仅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而且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要面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借人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了很多优势人才。可采取高薪聘任、课题合作攻关、特邀讲座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他们强大的智力资源,为我县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引智兴县,借梯上楼。
二、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促进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更新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表明,每一轮的思想大解放,都推动着新一轮的大发展。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观点,在抓发展、谋全局的实践中具体而又生动的体现,就是要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使我们的思想和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更新和深化,不断适应发展的新形势,审时度势,引领时代,抢抓机遇,推动发展。针对我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必须在“三围绕三突破三树立”上出实招,使实劲,求实效。
(一)紧紧围绕抢抓发展机遇,突破“片面求稳、小步求安”的小农思想,牢固树立“小干慢进就是退,大干快上抢先机”的危机意识和机遇意识。当前,我县面临着跨越发展的良好机遇。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财政信贷支持,解决建设和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沿江经济优势的形成和凸现,为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临江产业园的建设带来更为有利的宏观环境;东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为我县实施强势招商、发挥资源大县的优势,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活第三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同时国家着力实施改善民生,继续推进扶贫开发的战略,有利于我县在落后中反弹起跳,由弱变强,快速赶超。机遇千载难逢,稍纵即逝。解放思想,推动发展,要求全县上下深刻认识并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坚决破除“稳字当头,小步求安”的思想意识,增强抢抓机遇、奋力赶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无功就是过、小干就是错”的功绩观,把早干、快干、大干的思想坚持不懈地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
(二)紧紧围绕破解发展难题,突破消极畏难的思想制约和传统的思维定式,树立“抓发展就是解难题”的新理念和“迎难而上、破难而进”的勇气和魄力。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正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我县在推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难题,如建设资金瓶颈制约问题,跨越式发展的决心不大、干劲不足、环境不优问题,改革改制、征地拆迁中的利益调整问题,部分群众生育观念陈旧固执问题,信访积案执行难问题等等。对待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勇于正视矛盾,把解决矛盾作为推动发展的机遇,大胆创新,突破常规,千方百计解决矛盾,迎难而上,破难而进;另一种是回避矛盾,遇到矛盾绕道走,“难”字当头,无所作为,坐失良机。推动xx跨越式发展,要求我们各级干部以第一种态度积极应对矛盾,树立“的责任就是解决矛盾”,“解决矛盾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敢于破难,善于攻坚,迎难而上,破难而进。
(三)紧紧围绕增强发展合力,突破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的思想痼疾,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协作意识。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是影响我县跨越发展的思想痼疾,它的主要表现是:习惯于以部门利益为中心,大局意识淡薄,有利就干,无利就绕,甚至把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私有化;习惯于权力的运作,而忽视责任,服务意识、协作意识不强,养尊处优,高高在上,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由于我县近几年舆论监督机制逐步建立,特别是县委、县政府每年定期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政府网站开设领导信箱等沟通平台以来,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影响了抓落实、抓发展的合力,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从根本上破除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的思想掣肘,需要从强化执行力、配合力、落实力入手,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建立和完善行风评议制度、考核制度、激励机制和惩戒措施,同时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同心合力、热情服务、紧张快干、奋勇争先”的大局意识和负责精神,在全县广泛深入开展加快发展“效能年”、“服务年”活动,着力营造“众志成城、合力攻坚、九牛爬坡、各尽其力”的浓厚氛围,凝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坚持改革创新,大胆探索,着力优化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机制
体制和机制,是制度化、功能化的方法。良好的体制和机制是推动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建立和优化我县良好的工作体制和机制,有利于党委、政府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转,有利于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有利于凝聚强大的合力,从而推动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从“建设区域强县”的需要来看,我县目前应着力优化三个机制:
一是要着力优化融资投资工作机制。近年来,我县通过成立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强势推进招商引资,积极争取政策性项目投资等举措,为重点建设项目和中小企业筹集了大量的资金,有效地缓解了资金投入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但融资平台不宽、方式单一、渠道不畅的问题仍很突出。要进一步做大融资平台,放大担保功能。在继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产权融入建投公司和担保公司的同时,可选择性地利用政府储备的土地使用权以及国有可养水面使用权进行融资,拓宽融资领域,提升融资能力。要进一步改进融资方式,变单一的政府融资为政府与民间、企业与银行互动融资,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融资的新格局。要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为契机,树立经营国库理念,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促进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积极引导企业组建商会,为企业之间融资搭建平台,鼓励民间发展金融业、担保业,促进资本集约融通;建立企业和金融机构融资信息互通平台,进一步畅通融资渠道。
二是要着力优化狠抓工作落实的执行机制。重要决策、重点工作要落到实处,快速高效推进,关键取决于执行力,而建立良好的执行机制是提升执行力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县的各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和项目仍然是按常规模式来组织推进,执行效果不够理想,尚未形成一种有效的落实机制,虽然采取了重点工作“县干牵头、专班负责、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但仍显粗放,缺乏执行的严肃性、强有力的保证措施和相应的激励措施。优化狠抓落实的执行机制,必须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决策、督查与激励相统筹。责权利相结合,就是在坚持一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明确一个专班来抓的基础上,明确目标任务的时间要求,同时赋予专班相应的权利,强化目标任务的严肃性,充分调动专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决策、督查与激励相统筹,就是在决策执行过程中,要加强定期督查通报,跟踪问效,确保时序进度,对工作执行有力、攻坚克难有功、重点工作推进出色的专班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形成“奋勇争先创一流、真抓实干促发展”的热烈氛围。
三是要着力优化鼓励全社会创新的激励机制。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源。紧紧围绕“建设区域强县”主题,鼓励全县广大干群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是聚集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实现xx跨越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我县在鼓励创新的政策层面上,目前还只是在生产经营领域制订了一些激励措施,未能覆盖到发展的各个领域,不全面、不系统,激励效应存在很大的局面性。有必要组织专班围绕鼓励创新进行专题调研。制订系统化、覆盖广、激励效应强的政策性文件。既要突出鼓励企业和科研人才进行科技、产品的创新,又要鼓励教育、文化界进行教育模式和文化产品的创新;既要重视鼓励优势人才的创新,又注重激发民间的创新热情;既要加强发展模式、执行机制的创新,同时要加大选人用人机制的创新力度。让创新引领全县人民的思想,让创新催生出科学发展、富县惠民的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和巨大活力。
【篇二】跨越式发展动力难题调研报告
市二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紧盯建设大型绿色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系统安排、大干快上,优势资源大规模开发,三农工作大手笔推进,民生状况大幅度改善,全市步入了产业开发加快、经济转型加速、基础建设投入加大、社会事业全面加强、社会和谐稳定的新阶段,呈现爬坡过坎、全面提升、跨越式发展的新格局,是庆阳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城乡面貌变化、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提速发展最快的五年。市二次党代会以来,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呈现庆阳速度,人均水平稳步提高,比重位次不断提升,重大项目接踵而至,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从经济总量看,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171.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12.1%;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0.82亿元,增长13.3%;2015年,国际金融危机将全球经济拉向低谷,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实施宏观调控一揽子措施,经济总量仍保持快速增长,达到248.50亿元,增长14.3%;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市委、市政府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总体要求,抓住国家振兴经济的诸多政策机遇,全市经济继续快速、稳健运行,生产总值又上一个新台阶,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02.22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270亿元的规划目标,增长14.6%;20XX年在全球经济向好,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市场价格波动以及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力克服各种困难,始终抓住率先、创新、绿色、和谐发展的主题不动摇,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7.61亿元,当年增长15.8%。总量比2015年的171.54亿元净增186.07亿元,增长71.9%,年均增长14.5%。
从产业结构看,市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不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由2015年16.5∶57.8∶25.7调整为20XX年14.3∶60.0∶25.7,呈现特色凸显、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良好态势。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有力的助推了农民增收。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业服务业的比例由2015年76.5:2.8:19.3:0.1:1.3调整到20XX年76.8:2.0:13.2:0.1:7.9,南果北草、南牛北羊、山区草蓄、原区苹果、川区瓜菜、全市劳务的大农业格局初步形成,现代农业发展呈现新势头。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15年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70.5%,20XX年达到79.5%。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第三产业创造的增加值由2015年的44.07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91.74亿元,增长48.3%,年均增长10.4%。
从发展速度看,从2015年到20XX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一路走高。生产总值增速在全省的位次由第8位提高到第3位,年均增长14.4%;农业增加值增速由第12位提高到第5位,年均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第7位提高到第5位,年均增长18.4%;建筑业增加值增速由第13位提高到第5位,年均增长14.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由第6位提高到第5位,年均增长49.8%;粮食总产量增速由第10位提高到第1位,年均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第9位提高到第1位,年均增长22.7%;小口径财政收入增速在全省保持了第5的位次,年均增长3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由第7位提高到第5位,年均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由第9位提高到第2位,年均增长13.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呈现高速推进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态势,创造了加快发展的庆阳速度。
从人均水平看,人均gdp由2015年6830元增加到20XX年15095元,累计增加8265元、增长81.5%,净增8265元。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由1093元、3818元、1698元增加到2154元、9070元和3872元,分别净增1061元、5252元和2174元。人均农业总产值由1976元增加到3534元,增长78.8%。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3737元增加到20600元,增长4.5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590元增加到3946元,增长1.5倍。人均大口径财政收入由833元增加到2482元,增长1.9倍;人均一般预算收入由327元增加到1267元,增长2.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590元增加到12453元,增长64.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6296元增加到9693元,增长54.0%。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74元增加到3154元,增长68.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571元增加到2330元,增长48.3%。各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均呈全面提升态势,改善民生的原始积累得到不断蓄势和加强。
从比重变化看,经济总量由2015年全省第4位提升到20XX年的第3位,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份额由7.5%上升到8.9%,上升1.4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由第7位提升到第5位,保持了在全省8.5%的份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第3位提升到第2位,在全省的份额由11.1%上升到13.5%,上升2.4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由第7位提升到第6位,在全省的份额由5.3%上升到5.6%,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由第7位提升到第5位,在全省的份额由4.9%上升到6.0%,上升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保持了全省第2的位次,在全省的份额由9.5%上升到14.4%,上升4.9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由第2位提升到第1位,在全省的份额由11.8%上升到13.3%,上升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第6位提升到第3位,在全省的份额由5.7%上升到6.8%,上升1.1个百分点。大口径财政收入由第3位提升到第2位,在全省的份额由7.3%上升到7.9%,上升0.6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保持了全省第2的位次,在全省的份额由6.0%上升到8.5%,上升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第8位提升到第6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第9位提升到第8位。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的位次或比重不断提升,争先进位、率先崛起的势头进一步显现。
从重大项目看,市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把发展抓项目作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强市富民的重要举措和强大动力,通过不断解放思想谋项目,紧盯政策抢项目,因地制宜抓项目,统筹推进促项目,重大项目建设接续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一是围绕改善基础条件,重点实施了庆阳机场4c级改造、西平铁路、西长凤高速、西雷高速、宁长二级公路等一批交通建设项目,巴家咀水库除险加固、扬黄工程向庆城延伸调水、油区群众安全饮水等一批事关发展全局、人民群众期盼多年的基础性、民生性项目,固塬保沟综合治理、碳汇林、公益林千池百湖工程、污水处理等一批生态建设项目,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一批城镇基础建设项目,进一步破解了瓶颈制约,夯实了发展基础。二是围绕特色产业开发,成功引进华能、中铝、中化、中电投、大唐等国有大型企业和江苏雨润、陕西丽彩等知名民营企业参与庆阳资源开发建设,重点实施了庆阳石化300万吨搬迁改造,华庆、环江、合水、镇北4个产能百万吨以上的超低渗油田开发,核桃峪1200万吨、新庄80万吨、刘园子90万吨煤矿建设,西峰、正宁、长庆桥、沿环江4个工业集中区建设等一批能源化工项目;紫花苜蓿、肉牛、肉绒羊等七个百万工程,驿马出口创汇、西峰农产品加工5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等一批绿色资源开发项目;南梁苏维埃政府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项目;香包刺绣、陇东唢呐、道情皮影等一批民俗文化产业开发项目,加快推进优势资源和产业开发步伐。三是围绕改善民生,重点实施了一批促进就业项目、城市社区服务项目、农村基础教育项目和弱势群体救助项目、医疗卫生项目、文化体育项目,完善公共服务,强化人文关怀,使项目建设更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更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四是围绕资源优势,重点谋划梳理了一批特色产业项目。20XX年,XX市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增长极的步伐加快。庆化300万吨项目建成投产;长庆油田在XX县北部发现了亿吨级的大油田,且加快了低渗透的开发力度;刘园子煤田、核桃峪煤田、新庄煤田等开发速度加快;南、北、中三个大型电厂已进入论证阶段,这一切都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五到十年,庆阳将建成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绿色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和红色革命旅游圣地四大基(圣)地,为庆阳经济大发展增添强大而坚实动力。2015年以来,全市共实施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38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7.28亿元。其中,5500万元项目3546个,完成投资70.06亿元;501000万元项目1382个,完成投资74.14亿元;1010000万元项目2269个,完成投资540.85元;亿元以上项目186个,完成投资502.23亿元。
【篇三】跨越式发展动力难题调研报告
一、我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围绕“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大平台”发展战略和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以及珠三角最宜居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全力实施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但是,由于受欧债危机和国内宏观调控影响,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发展呈放缓态势。据市统计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5.5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同比放缓6个百分点,距全年目标增速13%相差7.5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3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同比放缓13.1个百分点,距全年目标增速15%相差6.1个百分点。全市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保增长的压力加大。经调研,我市目前80%以上企业存在着生产总值和销售额下降、利润减少等情况。
二、我市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用地难问题。用地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一些优质项目因用地指标难以落实而无法如期落地,影响投资和增资扩产,有些企业由于等不及只好转移到外地发展。同时,因报建手续繁琐、审批环节多,影响企业预期发展。据了解,一般企业从征地到规划报建最快的都要2-3年。从市经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XX市已签合同及在谈需要安排用地项目共45个(计划用地面积18180亩),其中,已签合同18个(计划用地面积2188亩),在谈项目27个(计划用地面积15992亩)。
(二)用工难问题。近年来,我市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减少,加上用工成本增加、生活环境缺乏配套设施以及外地人员入户难等问题的影响,导致企业招工困难、用工短缺,特别是引进高、中级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较困难。
(三)融资难问题。有不少企业存在着资金周转困难情况,主要原因有:一是业务量大幅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收窄或接近亏本经营,一些企业经营陷于困境。二是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融资产品局限,过于保守,而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缺少可抵押的不动产,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三是我市引入的担保公司融资平台使用成本较高,中小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难以承受。因此,一些在建项目因资金困难,生产经营或建设步伐被迫放缓甚至暂停。
(四)基础配套和服务滞后。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及管理有待加强和改进。由于投入不足,园区内的交通道路、绿化、路灯、供水供电、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和治安环境不尽人意,如园区内外的公交车未能延长到园区、企业,或公交车班次少,造成企业员工上下班及出行不便,不利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相对稳定。再如明珠工业园区由于投入不足,很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不断完善,如原鳌头镇的聚宝工业园、龙星工业园划归明珠工业园区后,目前供水供电、道路建设滞后,存在脏、乱、差现象,管理的事权不清、工作不到位。
三、对策和建议
(一)用地方面。一是市政府在分配用地指标时,要着重解决那些低耗能、附加值高、效益好并符合“十二五”规划发展的企业,统筹兼顾增资扩产和新上项目,同时要积极指导项目单位争取省市立项、增减挂钩、区位置换以及争取利用“三旧”改造的优惠政策等办法,解决用地指标缺乏问题。二是加快已批回土地的征地结案工作,督促各相关镇(街)尽快完善已批回土地的征地补偿,尽快进入供地程序,促进项目落地。三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现有土地适当提高容积率,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四是政府要切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返还地落实等问题。
(二)企业融资方面。一是根据企业贷款需求情况,适时召开银企供需恳谈会或说明会,增进银企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产业升级转型方向的企业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素质优良、成长性好、产业链条长的企业上市融资。二是运用再贷款、在贴现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银行机构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加快融资担保中心建立。三是适当放宽中小微企业注资、出资时限;四是商业银行应创新借贷管理制度,结合当地企业实际推出与企业相适应的贷款产品,提高借贷率。
(三)工业园区综合治理方面。一是市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市高技术产业园、明珠工业园等重大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高标准建设企业的生产、生活平台,争取建立统一的物流机构,以节约企业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提升企业发展的承载能力;着重加快园区的道路、管网、电力、供水、分布式能源站等基础设施和商贸市场等高品位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二是对符合用地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新办企业、异地迁入我市的企业,由相关职能部门出具有效证明和企业完善权属手续承诺书后,供电部门应积极解决企业用电报装和供电问题。三是对纳入我市“三旧改造”搬迁的企业,优先安排落户工业园区和办理用地手续。四是积极协调交通客运公司,及时调整公交线路及班次,方便企业员工上下班及出行需求。五是市政府尽快理顺鳌头镇与明珠工业园区的体制问题,明晰两者的责权利关系,以更科学、更有效的体制管理好园区。同时也要指导帮助好原聚宝工业园一些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升级。
(四)解决用工难及留住人才方面。一是强化用工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用工服务机制,动态掌握企业用工情况,协助企业做好员工招聘工作,缓解企业用工压力。积极为企业解决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职称、档案等问题。二是加大企业从业人员劳动培训工作。强化企业员工在安全生产、劳动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力度,适当采取送培训上门的方式,切实提高培训教育效果。三是降低人才入户门槛。重点对技术骨干或中层管理岗位以上的人员提供入户便利。
(五)强化为企业服务意识。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应树立主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意识,结合“暖企行动”,采取一些特别措施,促进部门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既要关心新企业,又要关心老企业;既要关心大企业,又要关心中小微企业。一是进一步落实市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重大企业工作机制和制度,加强跟踪服务,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市委、市政府应适时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对企业反映问题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二是各镇(街)、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机制,加大扶持力度,主动向企业传达各级、各部门的帮扶措施,积极组织实施我市扶持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及时指导企业做好政策兑现工作,确保上级以及我市各项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尽快将我市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XX市相关政策汇编成册,并做好“送政策”到企业,指导企业了解政策、享受政策;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我市扶持企业的政策措施,以及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政策措施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扶持企业发展的良好气氛,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四是政府要搭建产销平台,适时开展市内企业产品展销推广活动,促进市内销售,减少企业采购成本。